病句修改教学反思(精选16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病句修改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病句修改教学反思 篇1
在准备病句修改这一复习专题时,我确定选6种病句类型作为主要内容,分别是: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合理、不合逻辑、重复累赘、句式杂糅。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而根据学生语文考试的情况分析,我发现“修改病句”这类题目已经成为学生考试失分的重要部分。为此,我精心准备了一节“病句修改”的专题课。
这堂课的可取之处是,首先,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着重引导学生归纳病句的错误类型,掌握方法、促成能力,练习并加以巩固,比较好地体现了专题复习课的一般模式。先让学生清楚修改病句的一些规则、方法,再练习。
其次,本节课所选的每个例句都非常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基本上都是中考常出现的考点。例句也是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带领学生由简单易改的到复杂难改的病句。每个病句由学生自主尝试划分句子成分,修改,评判。
第三,这节课使用课件,加大了容量,思路清晰,学生易于接受。
本堂课的不足之处:
首先,本堂课所归纳的六种错误类型基本能概括病句的一般错因,但这样的归纳未免太笼统、太含糊。如例题的第八题,归纳为“用词不当”当然无可厚非,但用词不当实际有感情色彩不当、词义轻重不分、词性误用、错用近义词、生造词语之分,本题错因是属于感情色彩不当。对于初三学生的专题复习,不宜过于浅显,没有深度的归类是没有实效的,只有将学生对病句错因的感性认识向理性的知识系统上引领,学生头脑中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知识框架才能形成解题的能力。
其次,在上本节课之前,我就已经教授过学生如何划分句子成分,但是这节课上他们运用我讲的划分句子的方法并不熟练,说明训练的还不到位,如果句子成分划分我再引导学生反复练习,进一步强化,那这节课病句修改的效果会更好,病句修改中的各个难点会迎刃而解。通过本堂课我发现,学生不会修改病句的原因在于他们平时的阅读量不够多,语感不够强和缺少训练。
第三,在本堂课教授过程中,我还发现有些学生找不到句子错误的地方,出现了乱改的现象。找不到病因。针对这个现象,我想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句子读得少,只重视修改的过程,缺乏读的过程,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缺乏大脑的静心思考,这说明我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还是不到位的,没有让他们养成反复读题,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另外,也说明了学生头脑中的语言积累比较浅薄,如果有了大量的语言积累,我相信学生一定能轻松找到语病。
第四,我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太少了,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忽略了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的机会也少了。
通过这次复习课,我发现了学生要加强训练的薄弱环节。我感到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病句修改教学反思 篇2
三年级对句子的复习主要在于:比喻句、拟人句、“把字句”、“被字句”、把句子写具体、把句子简单化、改反问为陈述句和修改病句了,其中对学生来说最难得就是修改病句了。但其实修改病句很简单,修改病句,首先要找出毛病在什么地方。在小学阶病句的类型很少,主要是一下几种:
一、成份残缺
成分残缺就是句子不完整。
例:
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买了什么?)
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勤学好问。(培养什么?)
二、重复累赘
重复累赘就是句子中用的词重复啰嗦,应删去其中的一个或几个。
例:这是一朵很美丽很好看的花。(“美丽”和“好看”重复)
这是一件有意思的趣事。(有意思和趣重复)
三、词序颠倒
句子中的词语的位置排的不对,结果产生了语法上的错误或者引起意义上的混乱。
例: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各式各样过去”)
四、搭配不当
指句子中相关的成份不符合语言习惯
例:
1、王丽十分爱护时间。(爱护时间改成爱惜时间)
2、这学期,李明的学习成绩大大的增加了。(增加成绩改成提高成绩)
修改病句应该尊原意,少改动。具体步骤是:读、划、改、对。先认真的读一读,揣摩一下原句所想表达的意思,找出并病句的类型。然后铅笔在病句上划出需要修改的地方;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移。即删去多余或错误的词语。最后把修改好的句子和原句对照一遍,看是不是正确。
病句修改教学反思 篇3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小学阶段常见的几种病句类型,掌握用符号修改病句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快速、准确地修改病句;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时,首先让同学们在实践中练习修改8个病句,找找错在哪里,怎么修改,并渗透修改的原则与步骤。然后总结病句的类型;接着回忆修改病句的步骤,认识修改符号,强调修改病句的原则;然后练习用符号修改病句;最后修改一段话,知道不但要注意单个句子有没有语病,还要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有没有毛病;最后让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平时的习作中去。这样根据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达到学以致用。
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而根据学生语文考试的情况分析,我发现“修改病句”这类题目已经成为学生考试失分的重要部分。为此,我精心准备了一节《修改病句》的复习课。
这堂课的可取之处是:首先,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着重引导学生归纳病句的错误类型,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步骤,了解修改病句的原则,练习并加以巩固,比较好地体现了专题复习课的一般模式。
其次,本节课所选每个病句都由学生自主尝试寻找病因,修改,评判。如有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同桌或四人合作交流讨论。在修改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和技巧的引导。
本堂课的不足之处:
首先,通过本堂课我发现,学生不会修改病句的原因在于他们平时的阅读量不够多,语感不够强和缺少训练。
其次,在本堂课教授过程中,我还发现有些学生找不到句子错误的地方,出现了乱改的现象。找不到病因。针对这个现象,我想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句子读得少,只重视修改的过程,缺乏读的过程,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缺乏大脑的静心思考,说明我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还是不到位的,没有让他们养成反复读题,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另外,也说明了学生头脑中的语言积累比较浅薄,如果有了大量的语言积累,我相信学生一定能轻松找到语病。通过这次复习课,我发现了学生要加强训练的薄弱环节。我感到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病句修改教学反思 篇4
根据归类复习的内容,我准备了一堂“修改病句”复习课。这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修改病句进行句子训练,掌握用符号修改病句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快速、准确地修改病句;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发展思维。这堂课的可取之处表现在:
一是了解了修改病句的一般步骤,首先要理清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然后找出句子的病因,再“对症下药”,最后还要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有没有违背原意。
二是明确了几种基本的病句类型。
重现复习册和单元测验卷及相关练习题病句修改,学生再次了解了病句的几种基本类型:成分残缺、语序颠倒、重复啰嗦、搭配不当、用词不当、前后矛盾,分类不当和表意不明等。在此基础上,掌握修改方法。如成分残缺———加(体育课上,有的打球,有的.跳绳……)重复啰嗦——删(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语序颠倒————换(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具有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
如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这次数学考试,全班同学普遍成绩提高了。
B、小刚的肩头被沉重的担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C、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爷爷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D、尽管天气多冷,亮亮每天早晨都锻炼身体。
再如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21世纪初又举办了一次全球盛会——上海世博会。
B、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D、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这节课也有些遗憾,虽然通过形式多样练习,学生有参与热情,但是城中村的学生平时的阅读量不够多,语感不够强和缺少训练,以至有些学生找不到句子错误的地方,出现了乱改乱选的现象。
病句修改教学反思 篇5
我认为: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我根据学生语言考试的情况分析发现修改病句这类题目已经成为学生考试失分的重要部分,经过研究思考,学生不会修改病句的原因,在于他们平时的阅读量不够多,语感不够强和缺少训练,为此我精心准备了一节修改病句的复习课。
这一节课我用了新的“五学”课堂模式,先让学生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再让学生通过自学,回忆平时在上课时所学的常见几种病句类型。然后通过小组交流让大家对病句类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的展示达到复习的效果。
复习完了病句类型后,我用了同样的模式复习了修改符号和修改病句的步骤,从自学——互学——展学等方面,我都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完成,效果良好。
为了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我让孩子们最后来完成修改病句的“闯关练习”,他们都来做“病句医生”,给病句诊断病因后再对症施药,孩子们兴趣很浓,达到了预期目的。
在这一节课中,我发现了有些同学找不到句子错误的地方就出现了乱改的现象,找不到病因,那么针对这个现象,我想主要原因在于平时学生对读书读的少,对句子的逻辑缺乏思考,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随便乱改。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通过这次复习课,我感到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和探究合作达到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病句修改教学反思 篇6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新课标对我们的要求。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试题大都涉及病句修改,其形式不外乎两种:一是客观题,即选出有(或没有)语病的一句;二是主观题,即直接给出病句让考生修改,或潜藏在语段中,让考生找出并修改。针对中考病句题型,本课时进行了集中训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病句,让学生达到如何修改病句的目的。
本课训练的内容较多,主要从什么是病句、中考病句回顾、病句的基本类型、修改病句的技巧及修改步骤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训练。
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明白了病句修改的基本技巧,能准确把握病句“病”在何处。
本课时所涉及的病句覆盖面广,在理论的指导上比较到位。选择的训练题目也有针对性,课堂上大多数学生的练习反馈也较好。
因为容量比较多,所以个别地方讲得不够仔细。一些中下生只是由老师牵着鼻子走。在训练过程中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但大多数学生找到了理论上病句修改的方向。基于中考的病句题型不是必考题目,所以在难度上没有做更多的深入,只是让大多数学生明白什么是病句,如何修改病句。所以在上课时没有更积极的去拓展他们的思维,这一点是教学中的不足。
另外,本课在导入时由学生日常生活的谈话说起,大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病句修改教学反思 篇7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中考语段阅读中的必考项,在专题复习语段阅读时,我分成三节课,第一节课复习词性、短语类型;第二节课复习句子成分划分、标点符号,第三节课复习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在准备复习病句修改这一专题时,我首先确立两个目标,一是知道常见的病句类型,能准确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有语病。二是针对病句,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按要求对病句进行修改。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收到实效。课堂以六种常见的病句类型为重点,即:成分残缺与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让学生知道这六种类型,就不会在解题时无从下手,接着交给他们辨析的四种方法,即:找主干、理枝叶、会语意、理关系。然后分类举例,让学生判断病句的类型并试着修改,进行小结后,设计了“小试牛刀”
环节,目的是通过练习掌握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还交给学生注意遵循的原则——通顺准确、句意不变、不添新病,复习了常见的修改符号的运用;在“链接中考”环节,准备并多媒体展示了陕西省近三年来中考语段阅读题目,让学生更清楚这一考题题型;最后结合《新突破》课堂演练。
这节复习课根据《中考说明》考点设定目标,做到目标明确,复习思路清晰,着重引导学生辨析病句的类型,掌握辨析病句的方法,课堂知识点与练习相结合,课堂容量大,知识复习全面、系统,符合一般复习课的模式。
综观这节课,我认为在这些方面还需改进提升:一是课堂上归纳的六种错误类型基本能概括病句的一般错因,但这样的归纳未免太笼统,比如用词不当类型,用词不当包括感情色彩不当、词义轻重不分、词性误用、错用近义词、生造词语,有时句子中的病因不止一处,对于专题复习,我处理的比较浅显,缺乏深度的归纳。没有将学生对病因错因的感性认识向理性的知识系统上引领,只有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规范的知识框架才能形成解题的能力。二是修改病句时涉及到句子成分的划分,学生方法并不熟练,说明先前训练还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强化,假如对一个句子的成分能做到一眼辨别,无疑对于病句的辨析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这更多的是来自于语文平常的语感训练和语言积累,今后这方面也需加强。三是学生在看到病句时,往往找不到句子错误的地方,出现了乱改的现象,更辨不了病因。我认为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对句子读的少,只重视修改的过程,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修改,缺乏静心思考,这些足以提醒我要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广泛阅读、深入阅读、思考着阅读,增强阅读语感。四是课堂模式较单一,主要就是讲和练,练习题目较多,但都落实得不够细致,以至于在课堂后期没有时间进行总结提升、强化训练,学生再遇到病句时仍是无从下手,所以,后期还要规范训练、反复强化。
病句修改教学反思 篇8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型,同时也是学生复习备考的难点,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反思。根据语文考试的情况分析,这类题型已经成为学生考试失分的重要部分。学生的得分情况不很乐观,得分率比较低,究其原因:一是学生语感能力较差,语言材料积累不够。二是由于语法知识教学的淡化,致使学生不能凭借这些知识发现其细微的语病。根据以上学情,我认为帮助学生理清病句的错误类型无疑是很重要的。为此,我精心准备了“辨析并修改病句”的复习课。
这一专题的复习课最大的特征就是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着重引导学生归纳病句的错误类型,掌握方法、促成能力,并以练习加以巩固,比较好地体现了专题复习课的一般模式。
这堂课的可取之处表现在:病句辨析课课堂教学过程主要是带领学生按照“划分句子主干”的方式来重新明确病句类型,教学反思《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反思》。在一般的病句中我们通常所见的有六个病句类型,每堂课主要针对一种类型的病句题型。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以下模式:一是自学体悟,给出同一类型的例句,让学生辨析以后,由他们说出此句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整理同一类型病句的不同种类。再是巩固练习,给出10句左右这种类型病句的题目,学生修改交流。通过讲解举例,让学生明白只要抓住几个关键点,即使语法不好也能做对一些题。最后是高考病句真题综合练习演练提升。课堂的主导思想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要加深学生对此类问题的印象。在课程进行中,学生反映稍微有点慢,没能准确抓住关键点;后来逐渐进入了状态,而且还能主动提出一些问题,这也说明学生真正的进入到了“病句”之中,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然而在病句题的授课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辨析并修改病句对高中生来说是个重点,同时也是个难点,虽然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有参与热情,但是我的学生平时的阅读量不够多,语感不够强,加之缺少训练,以至有些学生找不到句子错误的地方,出现了乱选乱改的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信心,导致课堂偶尔气氛沉闷,学生自主练习巩固的时间也就会延长,从而影响了教学进度。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有针对性地去改善这种现象,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从而帮助学生攻克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一难关。
病句修改教学反思 篇9
我上了一节公开课(复习课)《有话好好说——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现将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1.按学校要求设计了导学案,并且结合病句难度大、要反复练习的特点,设计了“微题库”。这种创新设计,不仅为以后的教学作了准备,也为“吃不饱”的学生准备了“加餐”。
2.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本节课中,小组活动比较多。这种“多”,不在于活动表面的热闹,而在于让“小组”真正发挥作用。比如:小组在组长带领下,一对一、多对一地讲评、纠错;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讨论结果,组长主讲,组员补充。这种形式比老师一对几十讲解的效果更细致、更落实,还能调动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学习、竞争的积极性。
3.教学过程的设计能贴合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特点。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一个令老师、学生都头疼的问题,教起来难,学起来也难。所以,我先安排学生课前预习,自己复习病句的种类及特点等知识,并将各类病句的a例句作详细分析,用符号标注,有什么疑难问题上课时提出来。
课堂答疑,解决学生预习时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回顾学过的知识,为下面正式的复习作准备。
复习环节,首先归纳辨析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步骤,各用一个字概括。然后进行实战演练。演练中,我由易而难地安排题目,修改题和选择题题型兼顾。完成后,老师公布答案,小组内讲评、分析,小组长要结合组员的错误给出建议,让组员尽量避免再犯类似错误。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体师生共同解决。然后,小组长把小组内错得比较集中的题拿上台展示,讲分析提建议,组员谈收获体会。
为强化能力,我又安排学生第二轮演练,过程相似。
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事物、学习知识的心理特点,而反复进行的“练习,纠错,总结,练习”的模式,又在学生的大脑里反复敲击,达到巩固、掌握知识的目的。事实上,通过本次复习练习,学生的确对病句相关知识掌握更牢固,做题正确率更高,自信心也大大增强。
4.课堂小结。
小结分学生小结和组长小结、老师小结。学生根据自己做题情况总结得失,掌握方法;组长根据组内讲评情况给组员提出指导意见,帮助同学提高答题能力。这个环节能充分发挥小组的优势,起到引导提高的作用。
5.本节课的不足是:
①预习答疑环节耗时过多,占用了小组小结的时间。可改为小组内讨论解答,小组内不能解答的,老师讲解。
②对学生估计过高,练习题量稍多,练完后没有讲解时间。
③小组活动还需引导,组长能力还要提高。
④教学设计总体不错,但还不够精致,需进一步优化。
教研组长点评(安余琦):
毛彦薇老师这堂晋职教师课堂展示课,确乎让听课者感受到了一位成熟而优秀的语文教师的风采:教学设计精心打造,教学过程明晰婉转,教学姿态大方得体,教学语言亲切而富于启发。
毛老师选择“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这一教学内容,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找了块难啃的骨头,诚哉斯言!组内评课时有初三老师也说:“不要说初一学生,即使是初三的学生这也是个难点呀!”而毛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她能化繁就简,引导学生深入浅出,让多数学生对病句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与判断。
本次课堂展示,学校明确要求使用导学案,体现小组活动。毛老师这堂课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不仅有学习有借鉴,更有创新,而这才是更令人推崇的。我本人特别偏好那些灵动的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不仅老师讲更有学生讲,有学生充分的学习活动,这样的课堂才像有春风吹来,有花朵与绿叶的拂动,而毛老师的课让我置身课堂,有了这种感觉。
而问题依然是,预设的教学内容过多,真正圆满达成的有限。所以,当我们已然做了太多加法的时候,不妨做些减法。我也想以此与各位同仁共勉。
病句修改教学反思 篇10
中考复习遇上病句,最忌讳老师在台上纯粹讲语法知识,口若悬河,自我陶醉,而学生在台下雨里雾里,呼呼大睡。因此,我便思考,采用何种教学,让学生掌握方法,并且喜欢修改病句,做到立足致用,不忘致趣。
一、立足学情,明确学习起点
二、关注课标,制定复习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语法的考查一般为病句的辨识与修改。常见的语病有: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由此,我确定了两个复习目标:一是学会在生活情境中辨析病句;二是了解病句的常见类型,学会修改病句的方法。
三、研究真题,明确教学内容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真题,病句的考查趋于简单化。于是,我在讲解时,去除了难而偏的例子,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把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放到情境中去讲解与考查。
四、创新策略,设置学习情境
学生没有耐心读材料,是因为他对这些材料不感兴趣;他们发现不了病句,是因为他们不会辨析;他们不会修改病句,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修改的方法。最终,他们不喜欢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复杂的语法知识,他们也没有收获修改病句的成就感。课堂上,教师的灌输,学生的被动接受,不会激起任何波澜。
《课标》里提到,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由此可见,在复习时,也应该强调活动的重要性,以学习活动的形式展开复习教学。
首先,设置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对病句材料阅读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是,我就地取材,以学生最近亲身经历的一次20公里远足拉练活动设置情境,从学生的应用文写作中发现语病,以此精选并组织材料。在修改病句时,学生体验着语言的精准美;在阅读材料时,学生感悟着迎难而上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其次,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性。自主思考,同桌交流,四人小组讨论,学生上黑板修改。学生动起来,学生多体验,多思考,多感悟。遗憾的是,这个环节做得不好。学生们发现听课老师的人数是班级人数的两倍时,他们开始紧张了。讨论时,他们不敢放开讨论,上黑板操作时,对鼠标指针标注操作不熟。在这个时候,我也没用很好地舒缓学生的压力与紧张。整节课学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甚至,课程结束,学生还久久不能释怀。
病句修改教学反思 篇11
教学时,老师首先让同学们温故知新,自己运用学过的四种符号修改三个病句,找找错在哪里,怎么修改,并渗透修改的原则和步骤。接着认识新学的四种修改符号,强调修改病句的原则;然后练习修改一段话,知道不但要注意单个句子有没有毛病,还要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有没有毛病;最后鼓励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平时的习作中去。这样根据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达到学以致用。
这堂课的可取之处是:
1、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着重引导学生归纳病句的错误类型,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步骤,了解修改病句的原则,练习并加以巩固,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本节课所选每个病句都由学生自主尝试寻找病因,修改,评判。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同桌或四人合作交流讨论。在修改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和技巧的引导。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要上好语文课,提高学习效率,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方法,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从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病句修改教学反思 篇12
这周模拟试卷测验后,发现学生存在基础不扎实,审题不仔细,答题不规范,卷面不清晰等问题,尤其是中考必考病句题,全班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做对,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蒙对的。因此本堂课在对试卷作简要分析后,着重就病句题为例再看中考病句辨析,以提高学生对病句题的解题能力。现在就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以下反思:
一、细化考点的知识,优化方法的归纳
辨析病句的方法很多,在梳理知识方法时尽可能细化。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寻找、揣摩、归纳、运用有效的方法。
在课堂上,我再次引导学生了解了语病辨析方法,概括了中考常考六大语病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前后矛盾、句式杂糅、介词误用),也明晰了解题思路,先找主干(主谓宾)——再析枝叶(定状补),更是总结了语病辨析诀窍,看到介词不放过、看到动词不放过、看到否定词不放过、看到两面词不放过、看到关联词不放过、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看到数量范围程度词不放过。
通过梳理知识,明确方法,使得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做到有例可循,有“法”可依。
二、加强实际操作的有效性
以“解决问题,寻找规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堂课我把“解决问题,寻找规律”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同时也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当学生明确病句的表现及特点后,我便设置练习,把老师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寻找、归纳辨析病句的方法规律,这些方法的形成由学生来判断归纳,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解题方法。
近年来,在中考命题中,命题者往往故意回避练习中常见的典型病例,或者利用典型病例,编制一些特例,设置一些陷阱来迷惑考生。这样,对学生的要求就更高了。这就要求学生在运用方法解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修正完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病句修改教学反思 篇13
根据归类复习的内容,觉得“修改病句”虽不是试卷中很重要的题目,但学生一旦碰到还是会失分多多的。为此,我就准备了一堂“修改病句”复习课。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小学阶段常见的几种病句类型,掌握用符号修改病句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快速、准确地修改病句;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时,首先让同学们回忆几种病句类型,在实践中练习修改几个病句,找找错在哪里,怎么修改,并渗透修改的原则与步骤;接着回忆修改病句的步骤,让学生上台板画修改符号,认识修改符号,然后练习用符号修改病句;最后修改一段话,知道不但要注意单个句子有没有语病,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有没有毛病,还要注意这段话中的思想内涵有没有毛病;最后让同学们把自己平时的习作中出现的病句找出来修改一下。这样根据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达到学以致用。
修改病句的关键是找病因,即错在哪里。其实,有的句子,让老师把病因归类,有时也要搞混起来,不好把握,对于学生来说就更难了。罗列一下自身的毛病:一是说话有些含糊,造成讲解不是很清楚;二是有些知识点自己没把握好,如修改符号都画错了一个;三是没提醒学生按修改步骤仔细读题,造成没读懂题意。虽然通过形式多样练习,学生有参与热情,但是学生掌握的熟练度还是不怎么高。有些学生找不到句子错误的地方,出现了乱改的现象。当然,有的练习题难度有些大,学生修改起来是有些困难。希望通过以后的练习,学生能掌握得更熟练。
病句修改教学反思 篇14
我执教的是小学五年级复习课《修改病句》。下面进行反思。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修改病句的基础,因此我设计让学生自主搜集各种类型的病句,自己做出答案。之后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比赛学习,这样学生不仅主动学到知识,而且互相之间的交流又使资源共享。
课前复习环节,我设计“我出题考你”。这个环节有学生自己出题,放在题库中,采取小组竞赛,个人与个人之间竞赛,等形式。学生找出许多新颖的、典型的、有难度的题考其他组的学生。我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点拨指导,学生对此兴致勃勃,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
接下来是回顾学法,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回顾修改病句的基本知识。学生总结出:诊断病句的方法:
1、找出主干;
2、理清枝叶;
3、体味语言;
4、弄清关系。
修改原则:改动要小,原意要保。
病句类型:
1、重复啰嗦
2、成分残缺
3、不合逻辑
4、语序不当
5、搭配不当
6、结构混乱
7、表意不明
修改方法:增、删、调、换。
修改符号等。之后学生按照这些方法修改各种类型的病句。
总结这节课,我发现成功之处在于:
1、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喜欢竞赛这种形式,对所学内容更加关注。
2、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每个小组成员都为小组争光,用心去答每一道题。一个人答不对,亲友团帮忙。
3、在快乐中学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不足之处:题库中的题有的偏难,有的学生掌握不了。
今后我会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完善自己。
病句修改教学反思 篇15
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而根据近几年来根据学生语文考试的情况分析,我发现“修改病句”这类题目已经成为学生考试失分的重要部分。经过研究思考,学生不会修改病句的原因在于他们平时的阅读量不够多,语感不够强和缺少训练。为此,我精心准备了一节“修改病句”的复习课。
首先让同学们一起回忆几种病句类型,其次认识修改符号,掌握修改病句的步骤,最后老师加以归纳,多媒体出示了八个病句,也就是病句的八种类型,再对各种类型的病句逐一攻破,为了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我让孩子们都来做病句医生,给病句诊断病因,再对症下药,孩子们兴趣很浓,达到了预期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方法的运用上。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修改练习,来提高他们修改病句的能力。这种复习方法因为是师生共同活动,打破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整个复习的过程中,始终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树立信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疑难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我还发现有些学生找不到句子错误的地方,出现了乱改的现象。找不到病因,再好的药也起不到作用。针对这个现象,我想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句子读得少,只重视修改的过程,缺乏读的过程,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缺乏大脑的静心思考,这说明我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还是不到位的,没有让他们养成反复读题,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通过这次复习课,我感到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病句修改教学反思 篇16
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重要的知识点。通过这节课的病句归类复习,希望让学生明白句子的错误类型,掌握修改方法及符号,在实际的练习中,学生能学以致用,学会修改各种病句,提升语文能力。
在上课导入,我先讲几个病句的笑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修改,让他们讲出病因。学生对修改病句做过很多练习,但是系统的复习却比较缺乏,所以这节课我准备全面地和学生一起学习修改病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重点和难点是寻找病因,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首先要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于是我请学生回忆一下,病句常见的病因有哪些类型?成分残缺,用词不当,词序颠倒,重复啰嗦,分类不当。每讲一个病因,就辅以一道题目作为练习。每做完一道题就总结修改方法。
学习完这几种病句的病因及修改方法后,我让学生小结修改病句的步骤: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因此,修改前必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判断病因,回忆各种病因的“治疗药物”(修改方法),下笔修改,修改后还要细致检查,看句子是否通顺合意。学习完修改病句的方法,关键是运用,于是我结合习题,让学生用刚才学习的方法去修改病句,从练习的反馈中看,大部分学生过关。在课后作业布置上,我布置学生把自己写过的作文找出来,修改其中的病句,达到学练结合。反思这节复习课,能把知识点落实了,而且能达到学练结合,在练习中,学生也能有较大的积极性,但是对于一些比较难判断的病因,如“这节班会课,我明白了人生的道理。”这种类型的病句,学生判断病因不清,需要时间慢慢消化。
如何上好复习课,如何在复习中唤起学生的记忆,如何能做到温故而知新,这一连串问题不仅是我目前感到困惑的,也是我今后想继续探索的问题。
【病句修改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修改病句》教学反思03-02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反思02-24
小学修改病句教学反思05-29
《修改病句》教学反思范文03-24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教学反思01-21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反思范文08-09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反思4篇11-24
《修改病句》教学设计09-09
《修改病句》的教学设计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