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21 17:21:0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语文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语文教学反思 篇1

  在青年教师课堂大比武活动中,我欣赏到了一节节精彩纷层的课,也让选择在靠后时间上课的我有些忐忑,翻看了教参后的实录,又上网欣赏了一些优秀课例,我终于确定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痛失父亲”部分的语句。围绕着教学目标我详细设计了教学过程,可临上课了,我却总觉得没底,于是请谢老师和组里老师帮我听了一遍。课刚上下来,谢老师问了我一句:“你第二课时准备上什么呀?好像第一课时都上完了?”其实新课标一直强调课时目标的设定问题,而我为了体现教学的连贯性和所谓的“精彩”,我还是身陷囫囵,无法明晰自己该做的。

  回到办公室,又和钱老师聊了好一会,对于“第一课时该上什么”,心中已有了一些主意。回家后,我重新审视教材,明确了两个课时的目标,“忍痛割爱”将第一课时的目标就定位在“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痛失父亲’”部分。这样的一个目标设定,反而让我有了“拨云见日”的明朗。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感情交融在一起,怎样将儿童的情感推向高潮,我在体会作者痛失亲人这教学环节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一、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身处地想像雷利当时的心境,想象雷利的爸爸凯旋归来的幸福画面。设计这个环节是不动声色地让学生与雷利的情感产生共振,也为后来体会雷利失去父亲那种深切的悲痛作好铺垫。学生动情的述说,使曾经的幸福与而今的物是人非的痛形成鲜明的对比,孩子们对战争的恨也就油然而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文本,披文入情,从而达到以情促读,读中悟情的教学目标。

  二、“落差”感悟,入情入境。为了指导学生感悟雷利“痛失父亲”的巨痛。在朗读指导方面,我通过“想象相聚画面——痛失父亲”“回忆父亲为人——痛失父亲”“想象父亲有所作为——痛失父亲”,通过这样一步步的指导,次次的回读,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感人至深。

  三、媒体的及时应用使学生动情,刺激学生情感。情境的设置渲染课堂气氛,多媒体出示“万人送英雄,鲜花赠英模”的画面,配上哀乐,指导学生体会雷利看到爸爸的灵柩时,心情是多么悲伤啊!黑色蜡烛的课件背景很好的切合了当时的场景,课堂教学也会因为情感的交融而变得高潮迭起,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回想这节课,自己的潜心钻研,学生真情的流露,使本节课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但本节课也还存在不足之处:结题部分没有很好地整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反思、不断尝试,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语文教学反思 篇2

  实习到今天,几位同学已经都讲了一轮课了,感觉他们比以往的实习生要强很多,无论是备课讲课,钻研教材,还是对待实习的态度上,都体现了认真负责,勤奋敬业的精神。小刘是实习组长,备课上课尤其用功。第一次讲精读课文,备课的过程她几乎把课文背熟了,教案也是烂熟于心,整节课就没有见她看教案。

  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就是要读好书、写好字。第一课时,小刘特别重视了这一点。各种方式引领学生是把课文读熟读好,生字词写好,课文大意读好,课前我对她强调要十分注重写字。在课堂上要把生字词写一遍,初步学会,课下再进行巩固。但最后留给学生的写字词时间比较少,学生还没有写完就打下课铃了。主要原因是在讲解本课的生字词用的时间比较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需要讲解识字方法,记忆字形的方法,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则不必过多讲解。

  多音字没有抓住重点,例如“呼吁”的“吁”是一个重点多音字,或许因为“吁”没有出现在课后的生字词中吧,重点学习了出现在课后生字词的多音字。在课文中,没有标注拼音的要不就是没学过,要不就是不重要。实习生没有教学经验,对知识点把握不准是正常的。课后的点评我向小刘传递了这个常识。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语文教学反思 篇3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感悟能力,但对文本的内涵还不能深刻解读,因此我采取多种策略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细细品读。再者,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内容有较大差距,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悟情、动情,激励学生大胆去想、去说、去品、去读。

  一、创设情境,悟读交汇,深入文本。

  在教学之前,播放视频《孩子眼中的战争》,创设情境,引发谈话。根据学生的谈话,我觉得学生对战争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也为后面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在教学“痛失父亲”这一部分时,我运用语言创设这样的情境:雷利是多么爱他的爸爸啊!当爸爸去国外执行任务时,他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爸爸带着蓝盔凯旋!到那一天,他要捧上最美的鲜花,还要和爸爸深情地拥抱! 可是当“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出示相关文段,交给学生有感情朗读)。在学生饱含深情地接读之后,让学生说说雷利这时会怎么做?会说些什么?这一创设,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被激活。教学这一板块,我通过语言情境引导学生把自己融入语境,化成文本主人公去进行朗读实践,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学生的“读”因“悟”而更动人心弦,学生的“悟”因“读”而更启人心扉。

  二、广泛利用教学资源,将语文与生活结合

  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战争,了解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何等的深重,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课前我收集了大量有关战争的资料及图片,通过自己的解说,从感官上予以学生刺激。在教学中,我创造性地还原课文的本真,创设情境,才易于学生感知、感受、感悟,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语文教学反思 篇4

  这篇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信中饱含着一个孩子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情感。由于距离孩子的生活较远,较难体会这种情感。因此教学时我注意联系生活的实际,联系当前世界的局势,通过多幅画面让学生亲身感受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引导学生体会理解,并在充分的感情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感悟书中的这种情感。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不仅有声情并茂的“读”,还有潜心会文的“悟”,学生或“读”中“悟”,或“悟”中“读”;或“读”后“悟”,或“悟”后“读”。因为悟读交汇,学生的“读”因“悟”而更动人心弦,学生的“悟”因“读”而更启人心扉。在教学“痛失父亲”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想象爸爸凯旋的情景,再配上一段沉重的音乐《tears》,整个教室沉浸在悲哀气氛中,我抓住契机,再次让学生想象此时的情景,随着思维的积极活动,学生联想、想象的翅膀随之展开。还有一个成功之处就是让学生通过课前收集有关资料来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如“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还不太平!”这些语句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课前我布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课堂上学生谈起战争滔滔不绝,且提起战争的危害性,学生们更是深恶痛绝。

  回顾上完的这节课总感觉应该更精彩。不是老师,而是我的学生们,他们应该更出色些。仔细考虑:教和学是一个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这个重要的过程属于学生,我要根据情况把更多的权利还给学生们。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语文教学反思 篇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篇书信体文章。文章作者用饱蘸情感的笔墨抒写了自己失去父亲之后的悲痛心情,并自然地从心底发出强烈的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文章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内容浅显易懂,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可重点让学生通过美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本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谈战争和战争的危害。我的初衷是: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无情,才能让他们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让他们也由衷地发出“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吁。而本文对战争的描述仅仅是这样几句话。“他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查找有关战争的资料,让他们在课前就了解战争,为课堂朗读酝酿感情基础。这一点做得还是很及时、到位的。课堂上学生谈起战争滔滔不绝,且提起战争的危害性,学生们更是深恶痛绝。“太可怕了!”“我们要远离战争!”这发自学生内心的呼唤是那么强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当然得益于课前的准备。

  但是,课堂上学生朗读并不“美”,仔细想想,原因有二个。一是,开始时老师的范读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总是处在模仿状态,没有去认真体验、感悟。因而朗读时缺乏感情,不能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二是没有注重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对文本缺乏感情,对文中的主人公缺乏同情心,没有将自己融入文章的情境中去。自然,在朗读中学生不能充满激情,因而不能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看来备课时不仅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而且要充分的备好学生,只有“以学生为本”的课才是最成功的课。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语文教学反思 篇6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篇书信体文章,文章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表达他对父亲深切地缅怀,并展现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心声!

  在选择上课的文章过程中,读到了这篇文章,就被深深地感染,它以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用他的内心的悲痛倾诉着家庭的不幸,世界的不幸,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我想,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怎能不打动那些善良的孩子们的心?应该说这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但是通过课堂教学,我却感受到课堂上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气氛,孩子们没能真正走进文本,没与作者产生共鸣。

  课堂上我能创设一些情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比如当上到:他们一家人手捧鲜花,满怀喜悦地来到机场迎接爸爸,看到的.确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此时此刻,望着灵柩上的蓝盔,雷利想起了什么;望着被鲜血染红的征衣和浸满了凝固的血的手表,雷利又想起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很多孩子的回答都很深情,可以看得出她们已经感受到了雷利内心的痛苦。

  反思自己的课堂,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多,首先课堂上,在学习体会失去父亲的痛苦的部分时,我渲染了气氛,但是学生的个性化朗读不明显,而我却没去指导,如果这时候老师能够做出适当的朗读指导,相信学生会更好的体会的雷利失去父亲的那份痛苦。其次:我们强调对文章的“感悟”,“感”是对文章的感受,“悟”是对文章重点词句的理解。而要让孩子们能更好的感悟,就需要读,而整体上,在我的课堂上,我却忽略了朗读的训练与指导,只是一味地按自己的教案匆匆地进行,这样学生就没有情感上的变化,由悲转化为恨,也就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

  上完这篇课文给了我深深的思索,在一次次磨课,一次次讨论中,我感受到了“上好一节课真难”,但我想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尝试,让每一节课都精彩纷呈,让我的课堂也充满激情与灵动,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充分发挥,让每个孩子的个性都尽情张扬!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语文教学反思 篇7

  文章内容感人至深,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融入文章的情境,融入作者的心境,激起共鸣的火花。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心”读书,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教学“雷利的爸爸是怎样的人?”部分,我引导学生把自已融入语境,将自己的角色替换成主人公去进行朗读实践。当学生一次又一次用慷慨激昂的语调来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时,全班同学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但遗憾的是,这次课堂上读的形式还单一了些,我主要采用了自由体会读和齐读,没有广泛地采用抽学生读,相互评议的形式,不利于全面促进和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课堂应该是学生表达与交流的乐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多元反应,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的,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这一点。如:我设计了 “你们读懂了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收获;小组探讨学习,质疑问难,解决问题;等等。

  语文即生活,生活实际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地还原课文的本真,创设情境,才易于使学生感知、感受、感悟,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我们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是生活的再现和提高,应该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生活的过程。唯有此,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所以,在教学“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这两段话时,我让学生拿出自已课前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已的感想。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语文教学反思 篇8

  以前总以为课上到学生流泪,那里面作秀的水分一定很大,因为我固执地认为教学和表演是完全两码事,太煽情了只会冲淡课堂上的学习气氛。

  然而,最近我在课堂上意外地与眼泪相遇了。那天,我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前研读课文时,感觉这文章挺浅显的,读读讲讲就可以了,也无需刻意将文章的内涵深入地发掘出来。没想到学生自读课文后,教室里的气氛竟然有点凝重。我像往常一样,我把认为好的地方范读了一遍。说心里话,这种稚嫩的文章,是不可能在我的心里漾起多少涟漪的,所以我仅用比较平缓的语调读着,技巧性地让语调低沉,感觉稍有点压抑。

  刚读完,我发现前排一个小女孩莫名其妙地流泪了,起初我还以为方才她遇到了伤心事,于是,我过去轻轻地抚了一下她的头。可是,当我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时,那个小女孩居然泣不成声起来。一种悲戚的情绪很快地在教室里蔓延开去,流泪的越来越多,甚至有学生啜泣着读不下去了。课上到这个份上,再纠缠本课教学效果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课文中所表露出来的伤感、愤懑、渴求,已渗入学生们的眼泪,融入他们的情感世界中了。眼前这种情景不禁让我感动起来,记得那节课我的脸上没了习惯性的笑容,心里堵得慌。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师,这是我头一回被学生如此深深地感染了。下课后,我在办公室里静坐了良久,却始终不能平抑内心的激动。

  也许以前我太轻看学生了,以为总角之童天真幼稚,不会有太深沉的见解,我习惯于高高在上,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想当然地认为这样便是成功的教学,笑谈还得意地把教书比作做饭,唱曰:顿顿四菜一汤,天天有营有养,足矣!可是细细反思一下,其实这种想法是大大地错了!用纯技术的教学手法,去机械地面对可爱的孩子,要求他们呆板地向着老师指定的方向努力,绝不允许出半点偏差。而这样做了,我还自以为在尽心尽力呢。假如学生只能教条地运用评议语言文字,忽略了语言文字传情达意的作用,轻视了语言文字的情感因素,这是教学的一个绝大缺憾。

  这一回,学生们实实在在地用他们的眼泪给我上了一课,教学中情感的交流可能是学习的催化剂。即使是煽情,也是为了学习的化学反应来得更强烈一些。

  这,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语文教学反思 篇9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 这篇文章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次读完,我都能体会到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同时也唤起我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我想,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怎能不打动那些善良的孩子们的心?但是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我却感受到孩子们没能真正走进文本,没与作者产生共鸣。

  这与孩子们远离战争有关,更与老师的引导有关。反思自己的课堂,该如何加以改进呢?我们强调对文章的“感悟”,“感”是对文章的感受,“悟”是对文章重点词句的理解。怎样让学生感悟呢?就应该让学生去读,从文本中感受作者的心声。老师首先要悟,“要把自己当成一个不会读书的孩子去悟”,去寻找文章中的字眼,比如文中作者三次提到了鲜花,两次提到“蓝盔”,我都没有加以引导,只是一味地按自己的教案匆匆地进行,这样学生就没有情感上的变化,由悲转化为恨,也就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呢?

  比如可以让学生想象,当他们一家人手捧鲜花,满怀喜悦地来到机场迎接爸爸,看到的确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雷利,你会想什么?说什么?我想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和作者产生共鸣。再如,学完第一部分,可以这样问:“假如没有战争,假如爸爸还活着,他会取得哪些成就?”引导学生感悟到就是这样一位热爱和平的勇士、一个可爱可敬的爸爸、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生命,再也不能回来了,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

  我想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情再去读书,学生就很容易动情。另外对于世界并不太平这一部分的教学,我自己补充了资料,还应该让学生补充资料,这样才能感悟,使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到读透。今天的课给了我深深的思索,“上好一节课真难”是我最大的感受。但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尝试,不断提高。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语文教学反思 篇10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用情、用心倾诉着家庭的不幸,世界的不幸,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联系生活的实际,联系当前世界的局势,通过多幅画面让学生亲身感受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引导学生体会理解,并在充分的感情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感悟书中的这种情感,感受和平的可贵。

  一、确立适合于学生的导学思想

  要调动学生的潜能,还要确立正确的导学思路,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为此这节课我确定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读,通过读中感悟、读中体会,来理解课文的内容,进而达到感情的升华。围绕这一主题,我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1、自读,初步体会文中的情感。

  2、再读,感知课文内容,在读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以读促感,以感促读,达到与小作者情感的共鸣。

  3、让学生抓重点词句读,读的同时联系具体实例理解课文内容。

  4、多种形式比赛读,激发学生读的积极性,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是说,让读贯穿本节课的始终,体现读中感悟,读有所思,读有所得的思想。不仅学生不感到乏味,乐“读”不疲,而且,课文的内容在读的过程中已经不知不觉的理解了。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在教学“痛失父亲”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想象爸爸凯旋的情景,有的说:“我一下子扑进爸爸的怀抱,在爸爸的脸颊上亲了又亲。”有的说:“爸爸,你真棒!你真了不起!”还有的说:“爸爸,我一定向你学习,长大了也当一名维和战士。”就在学生饱含激情的赞美声中,我一下子把话题拉到爸爸牺牲,学生的感情从颠峰一下子跌入低谷,我抓住契机,再次让学生想象此时的情景,随着思维的积极活动,学生联想、想象的翅膀随之展开。学生们从心底里喷发出对和平的渴望,“和平!和平!和平!”铿锵有力的呼声响彻整个教室。

  三、收集资料,加深理解

  课前收集有关资料来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如“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还不太平!”这些语句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课前我布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课堂上学生谈起战争滔滔不绝,且提起战争的危害性,学生们更是深恶痛绝。在学生听到这些骇人的新闻,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之后,再谈自己的感受,这一环节不但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同时还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如何处理收集到的信息。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教学反思11-09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03-28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01-07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10-18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教学反思09-11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07-21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08-28

语文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教学反思07-20

有关《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教学反思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