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21 17:14:1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苏教版六上《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六上《观书有感》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六上《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朱熹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给我们诸多启示,他的一首小诗《观书有感》,也告诉了我们,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啊!教学这首诗时,我是这样这样设计的,待学生已经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让他们从诗的内容(描写方塘)与题目(《观书有感》)表面的不相关提出问题——题目是《观书有感》,而诗的内容怎么一点都没有写有关“书”的内容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理解诗歌所要说明的`道理。我估计学生都能说到“一个人的聪明来自于他不断学习”这一层意思。然后我就引导学生联系前两行领会“开豁”这一层意思。

  课堂教学中,学生按我的预设提出了上述问题:题目是《观书有感》,而诗的内容怎么一点都没有写有关“书”的内容呢?并通过讨论明确了这首诗是要我们“多读书学习”,可“清如许”对应的意思——心智开豁、敏锐却怎么也说不上来了。于是,我问学生曾经在哪里看见过或者听到过这句诗,是跟什么人、什么事情关联起来的?哪知道全班只有几个学生很模糊地讲了与诗句只有些许关联的一点意思,其他学生都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哈!看来学生就是“没有源头活水”啊!但这意思是我现在写反思的时候感悟出来的。在课堂上,我并没有利用好这一生成的“资源”,而是习惯性地采取了“填鸭式”教学法,把“标准答案”一股脑儿地“塞”给了学生。当时只是感到有些遗憾,没有想出好的方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诗歌要说明的道理。现在想来,只要把当时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一现象与诗句联系起来,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的。

  我对学生的学情估计不足,课堂上出现了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没有敏锐的反应,只是想着赶快把知识“给”学生,将来能够应付考试。由此我想到,我也缺少“源头活水”。看来必须要去寻找些活水了呀!

【六上《观书有感》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06-01

六年级语文上《观书有感》的教学反思07-26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10篇04-01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10篇)04-01

《观书有感》教案及反思12-06

六年级语文《观书有感》教学反思04-01

六年级语文《观书有感》教学反思12-28

六年级语文《观书有感》教学反思06-26

关于观《观书有感》教学实录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