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18 10:12:5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第一周教学反思(精选22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一周教学反思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周教学反思(精选22篇)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1

  星期五我执教了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叙述了北宋大文豪苏轼创作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属于“文包诗”类文章。课文用词丰富传神,意境深远而富有美感,字里行间流露出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广阔胸襟。文中的故事是词意的具体展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深远意境。对于本文的教学,我有几点体会。

  一、铺陈意象,进入文境

  课始出示一幅幻灯片:圆圆的月亮高高高地挂的天空中,你联想到什么?在遥远的古代,山重水隔,人们望着那一轮或圆,或缺的月亮,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呢?你会背诵哪些写月亮的古诗词?由此介绍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进入文章学习。

  二、抓点悟情,传递阅读策略

  文章以苏轼的情感变化“思念——埋怨——宽慰”为点贯穿文章始终。在教学时,围绕这三处情感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学生读完第二自然段很快就感受到他内心思念亲人的情感。我引导学生探究表达情感的词句。从“心绪不宁”、“形影不离”等词句中可以感受到对弟弟的思念之情。由第二小节学生联想到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恰恰表达了苏轼当时的情感。在教学“形影不离”时,文中一句“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解释了这个词的意思,我又让学生进行了联想:“他们在一起还会干些什么呢?”学生浮想联翩,有的说:“在一起吃月饼、赏月”,有的说:“过年在一起包饺子,放鞭炮”等。学生的联想一方面加深了对词意的感悟,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苏轼于弟弟苏辙的手足情深。第四自然段教学时,苏轼的情感由思念变为埋怨,教学时主要抓住了文中的反问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读等多种形式体验他当时复杂的内心体验。同时我也引导学生抓住后面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进行了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加深了对文本的体验。最后两小节,主要引导学生体会苏轼宽慰的内心体验。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感受到了他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牵线品读,开阔视野

  古往今来,很多文学家、诗人喜欢借月亮抒发内心的情感,所以我在教学时,以月亮为线索,引导品读感悟。教学开始以中秋节导入,说到中秋节,班上多数学生并不清楚,很多学生将他与重阳节混淆,我向学生介绍了一下中秋节,重点突出了它是合家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人们常常望月思乡,怀念亲人,盼望亲人团聚。导入课题后我和学生共同欣赏了王菲的一曲《但愿人长久》,优美的旋律将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调了上来。接下来,围绕月亮让学生背诵了一些经典诗句。第二自然段“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一句,学生读到这儿自然想到这正是亲人团聚的时候,苏轼也正是由这明月激发起思念亲人的痛楚,触景生情。所以指导学生朗读时,读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脑海里仿佛浮现出与弟弟一起生活时的快乐情景。月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此时的苏轼看着月光,不由得产生了怨月的心理。一阵感慨后转念又想到,人的悲欢离合如同月儿的阴晴圆缺,心里又宽慰了许多,教学时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宽大胸襟的表露。最后在一起吟诵文中的五行诗结束了文章的教学。

  四、巧设练笔,加深领悟

  课堂中学生想像比较丰富,课后我设计了个小练笔,让学生继续他的想像之旅,在想像中和苏轼兄弟相会:苏轼的这首词很快传到弟弟手里,当弟弟苏辙捧着这首饱含着一片真挚情感的词时,他的心情如何,是惊喜?是悲叹?请发挥想像把它写下来。让孩子们把自己当一回苏辙,进入角色之中,我想这也是课堂中的情感和语言的延续吧!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2

  刚刚接了八年级历史,针对实际情况,不断思考:怎样才能提高效率。

  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值得我们学习和领会,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巴班斯基指出,最有效、包罗万象的教法是根本不存在的,每种教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这是普遍的教学法原则。他认为,在选用教学方法上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材难易程度、全班学生的程度、各种教学方法的效用和长短处、教师本人的特点和能力等。巴班斯基的这一观点,实际上是指出了运用教学方法的真谛所在。

  教学是一种具有复杂性的活动,“掌握教学的艺术,其困难和复杂性产生于各种各样需要人们制定决策的复杂情境,因为教学正在这种情境中进行。”作为一线的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的过程时,就要具体分析教学的实际情况,以确定最为适当可行的教学策略,而在选用教学方法时,要认真考虑教法的适用性问题,尤其是要着重思考以下三个方面:是否适合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学。是否适合教师的教。

  总之,教法的运用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灵活多变的,这正是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体现,很值得我们的教师来探索。注重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才能发挥出教法的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3

  新学期刚开始不久,在一天晚上8点左右时。我接到一个来自昆明的电话。第一感觉我认为是家里人打来的。却是我班上梅婷家长打来的。他向我说了因为要找钱给一家人生活。在家找不到钱。因此到昆明收垃圾。供孩子们读书生活。但听孩子说我很关心他的孩子,特意打电话来感谢的!我对他说:关心每个孩子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职责。最后在电话里说回来时要请我喝一杯酒以表谢意!

  接完电话后我首先想到的是。每一位家长为了养家糊口,供孩子读书。不远千里的去外面打工。哪怕一天只赚到几十元钱。他们总是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把钱积攒下来,凑少成多。孩子!当你乱花钱买零食吃时,要想想那可是父母的血汗钱。作为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学校做个乖孩子,在家要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做个听话孝顺的好孩子。要学会体贴关心父母,孝敬他们。

  其次,我们中电话中找到了欣慰。教师在学生家长心目中是有地位的。家长说回来要感谢我!是因为我的教学和管理得到了家长的肯定。他认为我关心他的孩子,就连孩子差一个文化户口编号我都帮忙查找。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如果作为一个教室没有职业道德,误人子弟。得到的可能是家长的批评和抱怨,以及社会的舆论。

  现在是21世纪,家长们很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他们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太多。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尽心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国家培养有真正才干的接班人。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4

  从事教育工作的第一年就任教一年级,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因为一年级是学生的起点,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这个基础如果不扎实以后学生的学习会更吃力。已经教学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我灰心过,气馁过,但更多的是鼓起勇气向前进,因为只有向前进我才能成长,才能进步。下面就我一个月来的教学,谈一谈在组织教学上的几点反思。

  刚开学学生完全没有进入到小学学习的状态,上课听课的习惯都不好,说话的说话,要站起来就站起来,坐也坐不好,不认真听讲,做自己的事因此刚开始的教学一节课大多时间都是又来组织教学的,要让学生能够听你上课。

  开始时,我采用了说小口令的方法时刻提醒学生认真听讲。“123,坐坐好”,“小眼睛,看老师”,“停笔,抬头”,“抬头,挺胸”等等这些小口令训了几天后,学生就没有兴趣了,我再说这些口令已经没有几个学生理睬我了,只有将声音提高几个分贝后学生才有一些反应,所以一节课上下来基本嗓子已经冒烟了。

  经过老师校长的指导后,我采取奖励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认真听讲,开始效果还是很好的,“小星星”对一年级的小朋友还是很有诱惑的。当他们得到老师的“小星星”后都会当做“宝贝”一样保管,小朋友们真是很可爱。但好景不长,发现他们渐渐对“小星星”也不感兴趣时,我又采取了另一个激励方法,在班级里将好学生的榜样形象树立起来,多表扬表现好的学生,让其他的学生向他们学习,这个方法确实很有效果,当我一说“表扬某某某,某某某做得真端正,听得真认真”这些话时,其他学生就会端端正正坐好认真听课了,有时还要严厉地批评一些表现不好的学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

  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渐渐养成了认真听课的习惯,但不排除还是有一两个“捣蛋”分子,上课还是会乱讲话,不认真听讲,对于这些学生就是要和他们单独谈谈,问问他们上课为何不认真听课,究其本源,对症下药。但实施起来确实还是有难度的,学生的自觉性还是要慢慢养成的。

  这一个月下来,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辛苦,老师不仅要把课上好,最重要还是要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人、成才。最后用一句话来勉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状态。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把课堂教学看作一门艺术,我追求着一种境界:让生物课堂像诗一样激情飞扬,像诗一样蕴涵丰富,像诗一样意境优美,像诗一样充满想象和创造。

  一、作业的检查。

  作为教师应该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所以第一周检查了同学们的作业,使同学们明白作业一定要认真完成。并及时讲解了作业中的疑难点。

  二、新课的讲解

  使用多媒体动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感染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识记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当然也有一些不足,如多媒体使用时造成有些学生直盯着大屏幕对课本陌生,上第一节课由于饭后血糖高有时犯困等,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以学生为主,多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多活动,其他方面我也会积极改进,也欢迎同学们及时和我沟通,多提宝贵意见,使咱们师生合作愉快!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6

  一、“自主”与“自流”

  “你喜欢学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课堂上的主要学习方式。的确,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当新的课文还没有让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时候,甚至学生对阅读文本还很陌生,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还有,在汇报问题时,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自己没主见,教学无主次,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如此教学如何能有益有效?自主学习的确需要宽松的教学氛围,但为了让学生去自主,教师不去组织学生学习,而成为一个旁观者,这实质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了放任自流。例如,有位教师教学《落花生》,在学生初读后问学生:“此刻你心中有什么滋味?”接着让学生说感受,谈体验。学生一会儿说酸,一会儿说甜,一会儿说苦,东一榔头西一棒,杂乱无章,学生说到哪儿,教师就跟到哪儿,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主导权,对教学无组织,对学生不引导,弄得学生也糊里糊涂。我们既反对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也反对教师跟着学生走。教师应该确实担当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二、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目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式。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活动的展开、等有些主观随意。只要教师觉得该合作学习了,即使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毫无探究欲望,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即使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流,合作学习也必须戛然而止。合作学习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学习的组织等。不要大题小题必合作。课堂教学中以下几种情况比较适宜使用合作学习:一是出现了新知识,需要培养探索时;二是遇到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依靠个人能力又不能实现时;三是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论时。

  总之,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有必要、有价值,否则这种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7

  不知不觉开学近一周了,刚才查看了一下自己的成长博客,又是杂草丛生了,该除除草了。

  上个周军训,自己不当班主任,自然无事,整天上网,无意发现了一些好的视频——凤凰卫视血色黄昏李鸿章办洋务,趁闲暇时,看了三集,今天下午又看了第四集,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看历史题材的电视、电影了,真的很喜欢视频中主持人的风格,对于历史的解读比较有味道,引人入胜,历史的沉淀特别有益于身心健康,读史明智,读史能照亮一个人前行的道路,深信无疑。

  一周来,坚持选择性的使用课件,集合了一些课件的精华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教学,发现了一定难度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益,但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可能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情况,这在后面的实践中能看到的。

  我对于历史教材的把握有了一定的进步,能结合课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讲课时学生的注意力较集中,而初一的学生要好于初二的学生。能大胆地对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

  近期,想把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看一遍,里面的主人公李大本事对于我有些启发,教历史其实也是需要多种方法的,李大本事的故事能让人思考怎样从困境中找到出口,并学会战胜眼前的困难。

  心情略有些浮躁,不能静心去认真读书,可能与环境的改变有关吧,学会适应新的环境,做一个有思想有激情有责任感的历史老师仍然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做一个名师是我本年度的打算,以后也要坚持下去。

  坚持前行,勇敢地面对挑战,多学习、坚持就会有收获。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8

  这学期,仍旧带九年级的语文。与去年相比,明显熟练了许多,但未必是好事。

  首先,感觉教学内容的取舍上有所变化,说好听点是学会了化繁就减,合理整合,不好听点是功利性极强,太紧扣考点了。九上第一单元是歌颂大自然的诗歌,本应多给学生诵读时间,训练一下朗诵能力的,但实际处理过程中,我大大简化了现代诗的审美能力的培养。除了第一课按部就班地指导了诗歌的鉴赏方法,训练了独诵、小组及全班的合诵外,后面的三课只拎出意象让大家自读后揣摩情感,然后默写生字词,不到一节课就结束了,走马观花,学得很是肤浅。

  其次,调整了课文学习顺序。因为学生的资料书还没买来,手头没有习题,和同组的老师商量,干脆先学《词五首》,一是这几首词是重要考点,学了可以让学生先背;二来和第一单元的诗歌衔接;三呢诗歌的练习题相对简洁明晰,即使暂时没配套的资料也影响不大。这一课的学习常常会把诗歌分成婉约和豪放两类,今年也不例外,我仍然打算把《望江南》和《武陵春》放在一起对比阅读,用一个主问题“这两首词中的‘愁’有什么不一样?”来贯穿课堂,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比较愁的对象、愁的程度、愁的表现方式的不同来深入理解鉴赏,感觉思路还算清晰,还没上呢,不知道明天实践的效果怎么样。

  再者,名著阅读一开学就把阅读任务布置下去了,但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并不对他们的整本阅读抱太大希望。于是,我先选了《水浒》中的重要人物及相关故事让课代表每天给大家抄一两个积累,又是典型的急功近利。

  九年级,升学的任务摆在那里,时间紧迫,我有些不自觉地上课就直奔主题,简单粗暴,感觉还是该慢的时候得慢下来,细细咀嚼、静静思考的语文课才会有语文味。所以,还是不要太急了。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9

  感恩学校给我们青年教师一次“微课”的机会去展示自我,从这次活动中,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成长,但更多的是发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这些不足就是我以后成长的空间。

  这次各位领导指出了我的优点是“进步快,有赏识意识,不断强调常规,行动力和学习力强,重难点突出,课堂调控好,有激情,有趣味性”,说起来,这些优点我自己都觉得很惭愧,觉得在这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下面我重点来说说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学生安静地看题或者预习提纲时,我会时不时地提醒学生坐姿,幸好胡校及时提醒我,这个时候不应该用语言去干扰学生,而是应该让学生安安静静地看,免得干扰学生认真思考的思维,这也启发了我,在很多时候,教师不要过多干预课堂,把课堂还给它真正的主人——学生。

  (2)其次,在做完小游戏引入教学主要内容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小结,进行这个环节的反馈。引申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在环节结束后及时地进行小结,反思目标是否达成。

  (3)教师的仪态仪表非常重要,当教师站在讲台上说话时,不要一边说话一边走动,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被教师的走动所打断,必定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实际意图。

  (4)另外,我必须经常练习书法,板书要更规范,更整洁,我写在黑板上的“准”字,结构还不是很好,这会对学生造成一个很不好的示范,教师必须言传身教,我决定每天都要认真练习书法,认真练习粉笔字,把“每日一字”践行得更彻底。

  (5)胡校一针见血地指出,教师强化常规可以用多种方法,并不一定要用语言,可以用眼神,动作去示意学生,也一样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6)在语言上,我的还显得比较零碎,应该把语言组织得更精简。

  (7)在环节与环节的过渡时,我的教学设计还显得比较僵硬,过渡语太少,不过自然,以后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多考虑怎样设计过渡语,让教学环节更加自然。

  回顾专家们的这些提点,我是不胜欣喜,从中我又找到了很多前进的空间,我认真地学习这些真知灼见,把这些观点运用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 在学生安静练习和看题时,我就不再开口说常规或指点学生,而是用其他的多种方式去强调常规,我发现,在课堂上少了我的干扰后,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也更加高效了。

  (2) 这几天,一有空暇我就勤练书法,在课堂板书时,也特别注意了板书的工整性,课堂上对学生的书写也起到了更加积极的作用。

  (3) 在课堂说话的时候,我也注意了不再随意走动,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

  在这次的“微课”后,我觉得自己的各个方面的细节都得到了完善,我也会更加地多关注自己的课堂细节,多请人来听我的课,给予我更多的指点和教诲,让我的课堂更上一层楼!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10

  本周我主要采用让学生看直播课和在优教信使中做作业、微信班级中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相结合。这就要求学生在一周的学习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在这样的课堂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本周我还让学生尝试,自己为自己一节课中的收获打分,学生的诚实、信心也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在学生本周的学习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部分家长对优教信使的使用不够重视,没能充分利用优教信使及时上传作业。

  2、部分学生家长操作不熟练,作业不会提交。

  3、个别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监管不到位

  下周采取措施:继续督促家长和学生充分利用优教信使资源完成预习作业,网上作业,离线作业等,并及时督促学生按时提交,教师及时批改反馈。对于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的同学打电话通知到人,确保学生作业全员保质保量的完成。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11

  近来我公司陆续加入几位新的学科教师,为集大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他们身上似乎看到了十几个月前的自己,那份冲劲,那份热情,也有那么一点点的无助。有几位老师问过我关于一对一备课和授课的相关问题,我个人经验不是很多,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第一,熟悉课本,总结各年级的知识板块。

  既然我们是课外辅导,那我们的目的就很明确,就是提高学员学科成绩,因此我们的教学不同于兴趣班,我们绝不能脱离课本,但又要区别于学校教学,那就会有人问怎么区别呢?其实这个不难,只要掌握每单元的知识点,由这些知识点进行外延,然后总结相应答题、写作方法给学员,因为学校小学老师不同于初高中老师,他们是很少归类,我们的归纳总结就是帮助学员巩固和应用的过程。

  第二,因人而异,确定备课内容难易度。

  来我们这种机构的学员形形色色,有些成绩突出,有些一塌糊涂,那么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就要仔细思考,是要基础内容多一些还是提高内容多一些,尤其是针对学习较好的学员,课程内容必须饱满,宁多不少,以防课讲到一半就没有内容了。那针对基础较差的学员备课内容可稍微简单些,这些学员想要提高成绩不只是在平时的上课中,前期在陪读也要付出较大努力。

  第三,多样备课,互动教学,提升趣味性。

  一对一教学不同于大班大班教学,所以课堂的趣味性很重要,因为如果长期都是两人面对面,你说我听的状态会产生审美疲劳,甚至觉得这两个小时比较煎熬,但如果加入一些多元素的东西,比如:小游戏,小奖惩,成语故事,积分等等,那么学员不但参与到课堂中,提高了课堂注意力的集中度,而且老师也不会很疲惫,并且能够达到不错的授课效果。针对不同年级学员,所采备课方法不同,低年级趣味性强一些,高年级知识总结系统、授课生动有激情,对学员的帮助才能够更大。

  第四,善于引导,及时鼓励。

  很多学员自信心缺乏,在学校长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在家里得不到家人的肯定,所以作为辅导机构的我们必须弥补孩子的这一感情缺失,上课过程中多采用引导的方式,培养学员思考的能力,同时要对学员的回答给出反馈,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也要给出肯定和鼓励,这样我们就会与学员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许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成绩。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小小经验,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不断总结,争取得到更大的提升。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12

  本周幼儿园大一班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其中有讲故事引导幼儿学会排除同伴之间的矛盾、比个子排序引导幼儿认识数、设置秋游的画面以及画鱼训练幼儿的艺术素养、还有展示植物的种子让幼儿走进大自然等等,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我在这些活动中有一种新的教学体验。

  从这些活动中,有效地训练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走进大自然的观察能力,尤其是画鱼和设置秋游的画面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幼儿园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借助绘画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其作用应该主要体现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教师应在激发幼儿自由表达和个性创造方面多作研究和努力,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的示范与引导幼儿的观察尤为重要,示范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绘画的简单技巧,提高短期内作画水平;观察是幼儿学习绘画的重要方法,在教材确定之后,课前或课堂上有目的的观察,引导幼儿注意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特点,体验活动的感受,欣赏美好的事物,把绘画内容变成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感受深的东西,幼儿就“有物可画”;在和幼儿交谈的同时为幼儿创设宽松开放的环境,将绘画构思先表达出来,将绘画情景描述出来,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提高绘画兴趣,而且能使幼儿相互学习和借鉴,资源共享,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捕捉幼儿闪光点,发现并纠正谈话中的不足,从而使幼儿“有物想画”。幼儿绘画能力千差万别,教师应及时进行个别示范,帮助其树立信心,勇敢地拿起画笔。对于绘画操作过程中遇到暂时困难的幼儿,教师应成为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评价与幼儿评价相结合。评价作品的过程,也是幼儿再学习的过程。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只有和幼儿评价相结合,才能防止片面和偏颇,起到尊重幼儿创作成果,全面教育幼儿的作用。一幅作品完成后,幼儿往往会根据题材内容和创作经验,迫不急待地将作品中的一笔一画绘色绘色地讲出来,语言被分配在图画中的每一个角落。幼儿的自我表述,激发了大胆表现的欲望,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孩子们的许多奇思妙想也会让你叹为观止。

  因此,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时刻注意保护幼儿的创意,尊重幼儿的情感处理,每一幅画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不同幼儿表现水平之别。只要作品有独到的创造个性,能表达作者的天性和对生活的感受,哪怕只是其中一点,教师都要及时捕捉并给予赞赏和鼓励,要让鼓励的语言“普洒”每个孩子身上。

  总之,自由创作空间的扩大,可有效提高幼儿绘画积极性,促进孩子们手脑并用,随心所欲,大胆表现,较大限度地发掘幼儿内在创造力和表现力。也只有创作空间的不断拓展,孩子们手中的五彩笔才能画出更加富于创意的、五彩缤纷的神奇画卷!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13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传授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探索。下面我把《桃花源记》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首先、学习文言文要激发学生兴趣。文言文是我国古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点很重要。我在课前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一些有关桃花源的图片,在学生的脑海里,在观看图片的时候同学们都很入神,效果不错。

  第二、在自学的环节中,我让学生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和时代背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自学环节争取做到静、专、思。

  第三、加强文言文学习的语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自己的大声朗读,老师再加以指导,这些环节我认为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点评不是很到位。

  第四、课堂展示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梳理课文大意,文言文教学学生最感枯燥的往往是疏通文意环节,对于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更重要。我校高效课堂充分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翻译第1、2段,然后各小组在质疑相关的字词句,教师加以点拨,设置此环节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效果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好,学生活动还不够积极。

  第五、本文的重点就是感悟桃花源的环境美、生活美,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我先让学生感悟桃林美景,出示了桃林的图片,学生们都踊跃发言,形成了思维碰撞,说出了桃林美景。再次感悟桃源的美及感情时,我认为这是较难的。为了进一步的启发引导,我也出示了相关的图片,但这些图片所起到作用不大。同学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时,我启发引导她们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去分析理解,学生就很顺利的回答出来。

  第六、在拓展迁移的环节,学生们畅谈现在美好的生活,但由于剩下的时间已经很短,最后一个组的展示参与面不是很广。

  第七、由于课堂时间后半节课比较紧张,学生配合又不是很好,反馈测评环节丢掉了,这也是本节课最大的失误!

  总之,本节课突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但由于驾驭课堂的能力还不强,显得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把课堂的细节做好,在平时的教学中,调高自己驾驭高效课堂的能力!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14

  假期结束了,我们都教育学生要收收心,我们老师也要收收心,把已经懈怠的心收回来,认真对待教学,一心扑到教学上。在新的学期里,我也有新的计划和打算。比如,在上个学期,我感觉我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学水平仍需加强,有时候对待工作也有些懈怠。这个学期我就要和这些坏毛病说再见,人只能越干越好,不能只看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看不到不好的地方,而且,我也有信心在新的学期里,给大家一个惊喜,有一个全新的改变。

  《热爱生活,从点滴做起》教学反思

  新课标的设计理念抛弃过去强迫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强调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主体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新知。本节课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故事案例的方法,努力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质疑中探索问题,在启发、讨论的活动中脑力激荡,理解新知识;并且注重贴近日常生活的现实,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力求让学生自主感悟、合作学习,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的理念。

  《让社会投给你赞成票》教学反思

  《让社会投给你赞成票》这节课从全国的模范人物、典型事迹入手,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承担好自己的责任。本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做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正确把握课标要求,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比如让学生通过实例去理解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应担负什么责任;在灾难面前,通过让学生说出自己献爱心的方式,总结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形式有哪些。注意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的选取相关教育资源。如利用漫画等材料,不仅具有说明力,增加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也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

  在教学活动设计上,我贯彻“三贴近”原则,注重创设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材引领教学活动的功能,整个课堂设计结构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活动进展有序、自然流畅。

  本节课,充分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明确了积极承担责任不仅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而且也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内心需要。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15

  不知不觉开学近一周了,刚才查看了一下自己的成长博客,又是杂草丛生了,该除除草了。

  上个周军训,自己不当班主任,自然无事,整天上网,无意发现了一些好的视频——凤凰卫视血色黄昏李鸿章办洋务,趁闲暇时,看了三集,今天下午又看了第四集,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看历史题材的电视、电影了,真的很喜欢视频中主持人的风格,对于历史的解读比较有味道,引人入胜,历史的沉淀特别有益于身心健康,读史明智,读史能照亮一个人前行的道路,深信无疑。

  一周来,坚持选择性的使用课件,集合了一些课件的精华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教学,发现了一定难度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益,但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可能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情况,这在后面的实践中能看到的。

  我对于历史教材的把握有了一定的进步,能结合课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讲课时学生的注意力较集中,而初一的学生要好于初二的学生。能大胆地对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

  近期,想把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看一遍,里面的主人公李大本事对于我有些启发,教历史其实也是需要多种方法的,李大本事的故事能让人思考怎样从困境中找到出口,并学会战胜眼前的困难。

  心情略有些浮躁,不能静心去认真读书,可能与环境的改变有关吧,学会适应新的环境,做一个有思想有激情有责任感的历史老师仍然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做一个名师是我本年度的打算,以后也要坚持下去。

  坚持前行,勇敢地面对挑战,多学习、坚持就会有收获。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16

  前几日杜郎口中学的孙校长来我校指导师生文本诵读,针对我校学生的诵读现状做了报告。他的报告让我深思良久,让我感触颇多。

  平日里我也注意到自己的诵读,并多次要求学生在诵读时注意普通话的正确运用,注意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深刻理解文意的情况下抑扬顿挫地诵读。但并未过多强调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也并未真正告诉他们读出神韵的方法。孙校长的指导提醒了我。

  以后我要多给他们播放诗歌朗诵的磁带或视频,想当初我上中文系时才系统地学习普通话,那时我就经常买磁带听很多名家的诗歌朗诵,不仅学习了普通话而且喜欢上了诗歌喜欢上了朗诵。如今我为什么不让把我的经验传授给我的学生呢?老师指导是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自己多练多听多揣摩多感悟。另外多看视频也能慢慢地揣摩出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声情并茂的自然结合,神韵的巧妙融合。多看视频也能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文,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全班学生个个上台展示文本朗诵的比赛,我也发现了四五名平时极少引起老师注意的“深藏不露”学生,看来我平时的课堂展示波及的面还是小,一些特别不善言谈的默默无闻耕耘的学生无论老师怎么启发怎么鼓励他平时就是喜欢默默地学习,所以我们在他不影响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加之有一大部分喜欢主动展示的学生遮着显不着他们时就无意中忽视了他们。由此看来,我也要多举行这样的比赛,让每个学生都有上台的机会,锻炼胆量勇气,同时也会增强他们的自信,然后再注重培养他们朗读时应该注意的声形情神韵等问题。

  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就是进步!希望下一次诵读比赛时我班学生能出彩。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17

  开学第一课分为了几个板块:新学期寄语、科学课要求、职位分配及竞选、奖惩细则、新学期新内容以及科学家的故事钟扬。主要的部分是讲了课堂要求,这学期小组分组有变化。从六人一组改为四人一组。如果人太多,部分学生参与度大大降低,某些学生的任务量会过重。人太少,例如两到三个学生,思路不会特别开阔,想法碰撞少,所以我觉得四人一组比较合适。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通过引领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认识到种子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认识到尽管种子的外部千差万别,但内部基本结构基本相同。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让学生们提前在生活中去收集种子并带到学校,上课之前请他们分享了自己带的种子,学生兴趣浓厚。我为每个小组提供了种子,但PPT上只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示了种子的名称:蚕豆、稻谷、小麦、绿豆、向日葵种子。课后我反思了一下学生并不是很能区分稻谷和小麦,颜色相近,大小相似。所以我后面在PPT上加入了两这五个种子的图片,学生会更直观。

  学生观察种子的时候没有强调要放在白纸上用放大镜观察,有的学生直接就拿起来观察。后面上课的时候强调了一下要好一些。还是要让他们能够注重像科学家一样的去观察以及操作规范的重要性。

  解剖蚕豆种子的时候要注意给学生详细讲解如何剥去种子的种皮,和如何将种子沿着裂缝分成两半,大部分学生完成的较好,只是比较费时。尤其是剥去干蚕豆种子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完成的效果不是很好。

  前面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所花时间过多,导致后面的时间非常紧凑,所以前面观察的一些环节我也省略了一些。例如让学生选择一种种子,写下它的名称、颜色、形状、大小、光滑程度等。后面只是选择学生来发言回答。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18

  这是一个非常之年,在每个人的人生记忆中注定是难忘的。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们延长假期,停课不停学。要知道,越是在特殊时期,对孩子的教育越要抓紧。

  学校在程校长、耿书记的带领下,相继召开了数次全体老师视频会议,班主任视频会议,级主任、教研组长视频会议,研究如何开展“停课不停学”的工作,如何上报疫情,学生情况工作。我们五年级组更是召开多次视频会议,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如何开展工作能让家长们更好地接受,能让学生有效的进行学习,真正做好停课不停学。

  我们通知每位家长为学生准备网络学习需要准备的硬件设施,就投入到平台选用的准备工作之中,为了保证每位学生能够参与到网上学习之中,不落下一名学生,我们就在微信群里不止一次的发送信息,对没回复信息的也要单独联系上,直到确定家长为孩子们做好听课学习的准备。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网络教学,对于没有接触过此种方式的我们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我们五位语文老师分配任务,每人准备一节课,然后在一块儿讨论、交流,确定最后的方案。我们不止一次的视频讨论,怎么发起集体备课,怎么录课,怎么上直播课……我们在钉钉群建了一个教研群,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直播,互相提出优缺点,然后去改进,要给学生呈现一个好的课堂。

  第一周的课程我们是以钉钉群的直播为主,给学生讲授新课,有时,也推荐网络直播课,学生听得很认真,直播后,我们在优教信使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把好的作业推荐给家长,对没有及时听直播,及时交作业的学生,我们会在微信群里一一催促,让他们及时完成作业。但是由于是刚开始采用网络教学,有着种种不足,有时信号不好,家长表示直播时太卡,影响学习效果,有的家长不在身边,孩子没法看等。我们与家长利用微信或打电话沟通,尽我们最大的能力,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

  迎春花已经开了,春天已经到来,让我们一起加油,共渡这个特殊的时刻!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19

  在七下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我尝试了课堂教学中对主问题的设计,试图突破新课程实施以来风靡一时的问题模式的局囿,如“你最欣赏(喜欢)的语句是……”,“文中最使你感动的一个细节是……”等,因为此类问题缺乏指向性,易形成“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收获寥寥”的浮夸现象。以下是我在第一单元1—3课的教学中所做的主问题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以“你认为鲁迅先生更喜欢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为主问题展开课文研读和课堂讨论,依次解决了“百草园的乐趣在于”,“三味书屋的乐趣在于

  ”,“作者撷取这两个回忆片段的用意是什么”这样三个子问题。其中既有语言品味(如百草园的色香味之趣、雪地捕鸟之趣),又有人物赏析(先生的形象分析),也有主旨探究(即写作意图的探究)。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的主问题是“文章为什么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标题?”,这样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思考“爸爸的花儿落了有几层含义”、“文章回忆了爸爸与我的哪些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事件”,问题涵盖解题、概括、细节品读、写法赏析。

  《丑小鸭》是一篇自学课文,学生始终围绕“假如丑小鸭生来就是一只真正的丑小鸭,而非天鹅,故事会怎样发展”进行思考与讨论。学生的回答有三种情况:一、丑小鸭永远是一只被同伴讥讽的鸭子,可能某一天会想不开,承受不住压力而轻生。这一回答马上遭到学生的质疑,认为与原著中丑小鸭的性格不符。二、丑小鸭的努力终于感动了上帝,把它变成了高贵的天鹅。这一回答被认为是想象丰富,体现了童话的艺术特点。三、丑小鸭仅管不是白天鹅,但它内心对美的追求和不屈的奋斗会使它成为一只丝毫不亚于天鹅的美丽的鸭子。课堂上,学生们为这一看法喝彩的人居多。我让学生进一步设想丑小鸭是天鹅蛋的条件不变,但缺少了对美的追求和奋斗之心,故事又会怎样发展?学生在两个问题的对比中,终于真正理解了作者这样设置情节的意图——不论你出身如何,后天的努力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三课的教学尝试证明,课堂教学需要重视主问题的设计,有效的主问题能使课堂走出“满堂问”的传统误区,也能使课堂避开“万能问”的尴尬模式,从而起到“牵一发即可动全身”之效。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20

  8月27日—28日,学校举办的全区教师暑假新课标培训大会。通过此次暑期培训,让我对于新课标新课改又有了新的认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语文课程标准简化头绪,突出重点,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整合知识与能力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把多读多写提到重要位置,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求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为加强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了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

  三、对识字与写字的评价,要求从音、形、义的结合上,全面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重视评价学生识字和写字的兴趣与习惯

  对阅读的评价,要求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在口语交际方面,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对于写作的评价,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总之,新课改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21

  在开始新的教学内容前,我花了两节课进行开学第一课。

  我希望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而喜欢上科学,所以安排了两个小实验,在塑料瓶口吹乒乓球,你能把它吹进去吗?将皮球反向套在,你可以吹大气球吗?结果都与我们认为的相反。

  科学小故事分享会。假期做的科学小实验、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或者看书看电视学会的新的科学知识,都可以跟老师同学分享,在这个活动中,我发现三年级孩子特别会发现,而且敢说敢做,对科学也是抱着极大的热情。

  学科学,怎样学。请孩子们来梳理,从教学常规的课前准备,课中要求,再到课后拓展积累。从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再到科学记录。针对上学期课堂纪律不好的班级,我是将学生梳理的科学公约,请他们抄写在科学活动手册第一页,每堂科学课的课前一分钟,全班大声朗读,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去科学课堂。

  学什么。由于孩子们拿到科学书都是喜欢先翻看,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我花十分钟时间让孩子整体浏览本学期科学书,你对什么内容感兴趣听?或者有什么疑惑?都请学生来简单交流下。最后通过学生讲述、课件视频补充让学生了解了科学书封面蓑羽鹤的故事以及科学活动手册封面东方大苇莺和杜鹃幼鸟的故事。

  换科代表,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所以我在班上组织了两名科代表的选举,主要由学生来组织投票、唱票。

  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22

  随着新课改在我校的进一步推行,我们高二年级语文组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全员参与,语文教学一反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异彩纷呈。但怎样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实现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呢?我们做了一些尝试,也有了一些思考,下面简要表述。

  一:明确教学环节,力求规范教学

  导学案是新课改的学习路线图,学生主动参与是新课改的关键,教师的课堂引导是师生力求和谐的保障。我们高二年级语文组在现实的教学中全体力求做到教学环节的明确和规范:课前有预习,课堂有讨论,上课有评价,课后有反思,下节课有改进。这是我们所认同的基本模式。

  二:主导主体和谐,巧抓四个基础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因素。上好一堂课,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备教材、备学生、指导预习、组织学习、布置作业等,但并非“教师中心”;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掌握学习主动权、积极预习、主动发言、按时完成作业等,但并非“学生中心”,只有将主导和主体保持和谐一致,方能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教法学法同步,实现四个转变

  在教学中,要注重实现四个转变。其一,实现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知识能力全面提高”的转变。其二,实现由教师一讲到底的“一言堂”向学生参与的“群言堂”的转变。 其三,实现由“气氛沉闷、思维呆板”的闷课式教育向“气氛活跃、充满情趣”的活课式教育的转变。其四,实现由”强制硬塞、只讲教法不讲学法”向“学法教法同步并进”的转变。

  实践证明,只有“四个转变”得以实现,才能有效地促进新课改目标任务的完成,才能有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也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以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四:教学程序合理,注重情感引导

  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不管是在备课上,还是在上课中,都要精心合理的安排好每一节课。首先要分配好时间,充分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保证课时高效率、高质量。其次要在课堂中营造和谐融洽的教与学的氛围,注重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再次要把握好基调。语文课本中选编的课文大多精致优美、脍炙人口,从各个方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领悟和感觉,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和人情美于一身。作为教学者,要抓准贯穿于每篇课文中的基本情调,营造和谐优美的课堂情境,控制教学过程中的感情传导,使学生接受正确的感情体验,与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用真情打动学生稚嫩而单纯的心灵。在此基础上,学生会逐渐找回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找到自我、认清自我、校正自我、发展自我,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情境中,自由快乐地遨游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完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提高。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

  我相信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作为新时期人民教师的我们只要巧抓主导主体的和谐共处,注重基础,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程序,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处处有爱心、时时有细心、事事有耐心,那么心到功自成,教师的“苦心”经营,必将赢得学生的“归心”似箭。

【第一周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第一周的教学反思08-03

第一周教学反思08-10

第一周教学反思11-14

第一周体育教学反思范文07-05

第一周教学反思15篇07-20

开学第一周教学反思(精选15篇)08-29

第一周教学工作反思06-13

初中语文第一周教学反思10-08

第一周网上教学反思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