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反思 1
整堂课有三个步骤:学习、强化、运用。
分为六个板块:整体感知、探究新知、强化认知、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各版块分别设置一个主问题或主活动。
在整体感知环节,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和课文旁批,分析课文内容,筛选文中信息,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发现文中信息是由主到次排列的,这正是消息常用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接下来,通过微课《新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迅速理解这一结构特征。在探究新知环节,提高难度,揣摩消息的语言,让学生先自我研读再合作探究,让每位同学都能深入研读文本,再来表达观点,碰撞观点,在合作探究中分析并总结出消息的语言特点。
在强化认知环节,利用课外新闻《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与课文进行对比阅读来加深学习印象,进一步把握消息的一般结构及语言特点,为后面写新闻做准备。在拓展延伸环节,播放一段校园活动小视频,以校报小记者的身份,运用刚学过的知识,写一篇校园短消息。
最后,利用课堂小结来总结所学,收束全课。再在课后作业当中,鼓励学生试着采访同学,挖掘更多的校园活动相关信息,既能完善学生的作品,又可以为后面通讯与特写的学习提供素材。整堂课由易到难,梯度明显。初入课时,学生入手容易,既训练学生用阅读新闻的方式去速读课文,又能让学生运用之前所学知识快速筛选信息。探究新知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设置的问题探究方式既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又可以在合作探究中启迪智慧,锻炼能力。学生的回答也是精彩纷呈,角度各异,亮点颇多,让人惊喜。强化认知环节,难度升级,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挑战自我。拓展延伸中,学生独立动笔,将口头收获转化为实际能力。在学生互评互改后,呈现出了合格的消息,说明这堂课是成功的。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教学目标合理,活动设计简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只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参与者,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突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反思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所在单元是新闻主题的活动探究,这个单元的单元目标是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一定的新闻阅读能力,学会撰写新闻作品。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该单元的第二篇消息,八年级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新闻的专业知识,充满了强烈好奇心、探索欲。虽然通过对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新闻的几个基本知识,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是初学这种文体的文章,学生学起来还是缺少章法,为了让学生更快掌握消息的特征,本课将从消息的基础知识入手,了解消息的内容,理清消息的结构,让学生找到自信心,激发学生对消息的语言做更深层次的探究,让学生掌握新闻这种体裁,并能写出简短的消息。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聚焦人类文化的重要事件——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典范的`消息。本文堪称“倒金字塔结构”的样板。从写作方法来看,本文选取最普通的报道角度,正面直接报道,属于标准的常规写法,非常注意信息的全面、准确、详尽,充分发挥了消息结构中各个部分的作用。本文的语言客观、准确、简练、平实,是标准的消息语言。特别是在可能涉及主观评价的地方,作者的遣词造句非常严谨。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保护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合作探究,通过多次的不同形式读,让学生勇敢地说,大胆地写。
首先从认识莫言和屠呦呦两位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导入,从而引入到首次诺贝尔奖颁发的现场,接着诠释课题,让学生明白标题非常简洁地告诉了我们新闻事件,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学习新知环节,分为了理层次、学导语、学主体、学背景、知结构五部分,学生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和课文旁批,分析课文内容,筛选文中信息,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发现文中信息是由主到次排列的,点明这正是消息常用的倒金字塔结构。
品析语言的环节,教师先作适当引导,接着让每位学生通过品读深入研读文本,然后让学生合作探究再来表达观点,在合作探究中品析消息的语言特点,从而引导出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迁移运用环节,让学生通过研读,知道了这则消息的结构,知道了这则消息的语言特点,趁热打铁,当堂写作。
不足之处:虽然整节课由易到难,但是觉得教师的干预还是较多的,应该多留给学生展示的时间。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反思 3
第一课学习了两则关于人民解放军渡江的消息,本节课要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一则外国消息。课前复习消息的一些文体知识简单串讲复习,进入课文正文的学习。
关于诺贝尔以及背景材料我先让学生进行简介,而后以讲故事的形式给学生进行补充呈现,让学生们体会到诺贝尔用自己创造的巨额财富,给那些为世界作出贡献的人提供了物质奖励和科研奖金。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金钱是生活的条件但并非,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健康的金钱观。
本节课主要训练学生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所以在速读的时候就布置给学生任务,让他们将本篇课文作为一个练习,寻找出消息的六要素,明确消息的五部分。经过学生讨论,明确消息的导语交代了诺贝尔奖的颁发部门和奖项,采用引述资料的方法,既准确又具有权威性。第二,三自然段是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列举了获奖者,并提出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第四自然段是消息的背景部分,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项的来源和资金管理权与评议权的分离,歌颂了诺贝尔的奉献精神,两权分离是为了诺贝尔奖的公平公正性。这些都充分的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从结构上,学生可以发现本则消息主要有标题,主体,背景,没有明确的结语,可以和前面一课进行对比学习,让学生明确在结构的五部分中,标题、导体、主语是不可省略的,而背景和结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略作调整或省略。
在语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出本文语言简洁简洁明了,主题突出的特点。从导语中就可以明确的看出这一点来。其实第二段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主要成就,报道准确详实,让人一看就懂。
在材料安排上,比较合理,新闻先报道了颁发诺贝尔奖,然后再列举获奖者,再明确颁奖机构,交代新闻的背景,资金来源,最后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评奖权分离,安排井然,条理有序。表达了作者对诺贝尔及获奖者为人类作出贡献的高度赞美。
在课堂的拓展延伸部分,用课件展示20xx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xx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将文本当做训练题目,在学习中加强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性指导,这样的课堂也是很有成效的,今后可继续采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反思 4
《诺贝尔》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历程。要引导学生从诺贝尔身上学到对科学研究的坚持不懈和对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
本节课我进行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主要学习诺贝尔研究炸药的三个阶段,本课教学中,我抓住“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整个生命”一句话,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章的第五至九小节,从而体会出“整个生命”所包含的深层含义。
在课堂上,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学生在书上画出令自己最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感想。在交流过程中,主要抓住诺贝尔发明炸药的三个过程中的三句话进行探讨,逐步体会出诺贝尔崇高的精神品质。
1.要抓关键句。几年的教学、听课经验让我感受到,文本教学应抓住关键句或关键词、字。因此在上课时,我就抓住文中的“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整个生命。”这句话来贯穿课堂。但是,一开始,学生并不能深层次地体会“整个生命”的含义。仅仅知道这表示一辈子。后来我就穿插在交谈读书体会时进行讲解。
(1)诺贝尔的实验室毁了,弟弟死了,父亲也残了,但是诺贝尔没有放弃。因此,“整个生命”里包含家破人亡;
(2)四年几百次的失败。这时的“整个生命”又包含了他失去了他所有的业余时间,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3)他紧盯燃烧的导火线,期待着炸药爆炸的那一刻,他守候的不仅仅是炸药,还忘记了死亡。
(4)除此之外,“整个生命”还包含着他在研究过程中要忍受着疾病的折磨,忍受着周围亲戚朋友的不理解而产生的排斥,等等。但是,我觉得学生在体会的时候并没有如此深刻地体会出来。一来可能由于我的引导过于表面,只是停留在语言表面的理解。二来,学生的预习也不够充分,对于诺贝尔的'拓展性知识了解太少,所以课文以外的内容几乎不太知道,也许即使知道,也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地运用进讨论中来。
2.课堂中要灵活应变。我觉得这点其实挺难做到,尤其是在公开课中。当学生的回答跟自己的预期不一样时,该如何处理?在引导学生把答案向自己预设的答案靠拢的过程,势必又要说许多预设之外的话,哪一句话说错,就会让自己很难“圆”。因此,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灵活应变能力。课后,我想了想,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什么一定要把学生的答案引到预设答案上呢!完全就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去进行教学。不过,学生的回答就像珍珠项链上的珍珠,而教师就像穿起珍珠的绳子。学生无论以何种顺序来探讨文中的语句,教师都应具备把它们“穿”起的能力。
课上完了,但是,等上课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后,我觉得还有更多不完善处留给我思考。尤其是对于这一类挖掘人物品质的文章,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透彻,说到位的。学生的课外积累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要找准一个突破口,打开学生的思路,去思考,去联想。把课外读物中的人物和课内的相联系。这样才能更全面,更深层地去了解文中主人公的品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反思 5
诺贝尔-这篇文章叙述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让学生真切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启发学生学习他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文章语言朴素。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学生通过预习已能搜集了很多材料。这对于课文的学习很重要。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感受诺贝尔在发明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了解他为何在即将辞世之际,立下了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他在遗嘱中还写道:“把奖金分为5份:
一、奖给在物理学方面有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
二、奖给在化学方面有最重要发现或新改进的人;
三、奖给在生理学和医学方面有最重要发现的人;
四、奖给在文学方面表现出了理想主义的.倾向并有最优秀作品的人;
五、奖给为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废除使用武力与贡献的人。”
为此,诺贝尔分设了5个奖。1969年,诺贝尔奖新设了5个奖。1969年,诺贝尔新设了第6个奖----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且根据这些资料,指导学生为诺贝尔写一个小传,这也是教材课后的要求。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反思 6
从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到中国古代的谈迁,古今中外,学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精神的洗礼,原本平静的心灵激起了一层层的波澜。当又一位科学家——诺贝尔出现在他们眼前时,学生的眼前更是一亮,因为这位科学家是那么与众不同——他把自己的财产全部存入银行,用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们。学习这篇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深刻领悟诺贝尔在科学研究上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态度。
课文5至9自然段就集中表现了诺贝尔在科学研究上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学这一部分,我大胆尝试放手让学生潜心自读,找出触动自己心灵的地方认真体会,然后再读读议议,力求读出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从发明出“诺贝尔爆炸油”到“黄色炸药”的成功制造,其中诺贝尔历经的艰辛,要引领学生用心感受。实验室的不慎爆炸,弟弟炸死,父亲炸残,面对这样的代价,这样惨痛的后果,诺贝尔内心会是怎样的呢?
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亲戚朋友会怎样劝慰他呢?邻居们会如何地反对他,政府会怎样阻止、干预他?不妨让学生设身处地想象他当时的处境。遭受了这样的灾难,诺贝尔却“毫不气馁”,从而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科学家为造福人类奋不顾身的'可贵精神。这种伟大精神在课文的8、9两个自然段中得到了更淋漓尽致地体现。
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这种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可歌可泣啊!这两节很值得引导学生品读,读出对诺贝尔的敬仰之情。诺贝尔的无私奉献更表现在他立下的遗嘱中,可以在学生默读后交流,“通过这份遗嘱,你读懂了什么?”以进一步感受诺贝尔那博大的胸怀、奉献的精神和对全人类的热爱,感受他伟大的人格力量!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反思 7
教学《诺贝尔》第二课时后觉得从课文内容的角度来说文本还是比较简单的,这一单元以来一直是写人的文章,《天火之谜》中富兰克林,《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的谈迁,一到这一课的时候忽又觉得不知道如何去教了。“诺贝尔”应该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让学生了解这一词汇的相关意义是教学的一个目标,比如颁奖的五大领域、颁奖的时间、颁奖的地点等都作为常识教给学生,要理解诺贝尔这个人,还是应该从他发明并改进炸药的描写中去体会。
为此,我让学生带着“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的问题去默读课文,在令自己心动的句子旁边写上自己感动的理由。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一、失去了什么。
他的“实验室化为乌有”,失去了弟弟,父亲也成了残废,这可都是全部的家当和休戚与共的亲人啊!此时此刻,他的母亲会怎么对他说?他的妻子又会怎么对他说?他又会怎么对自己说?
这就是什么样的诺贝尔?——坚强、执着……
痛苦让他毫不气馁,血的教训令他更为细心,租船在湖上实验这又是为了什么?为了安全。
这又是什么样的诺贝尔?——细心、谨慎……
二、得到了什么。
实验之中,诺贝尔是怎么做的?“盯”让我们想到了什么?盯的是实验的过程,盯的是实验的`成败,这是一种专注,更是一种献身。
“近了!近了!火星即将靠近炸药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读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连用了三个“!”这又是为了什么?这是什么样的激动?这是失败了两百多次实验的期待!这是失去了亲人后悲痛所积聚的力量!
没有写激动,但激动却跃出纸面!我们学校的“冬季三项活动”在即,你如何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
文章之中还有写诺贝尔激动的句子吗?“成功了!成功了!”这是什么样的呐喊?是声嘶力竭的,是百感交集的,是欣喜若狂的!
一生的探索、实验,失败、努力让诺贝尔得到了一个又一个成功,他还得到了什么了?200万英磅他真的`得到了吗?这是什么样的诺贝尔?——无私、奉献……
也正因为如此,最贫穷的诺贝尔却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他得到了全世界的尊敬!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反思 8
《小诺贝尔》这篇课文通过写著名科学家小时候的一件事,来表现他从小爱动脑筋,聪明、机智、冷静的好品质。既然是用事件来突然人物性格,那么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从事件入手,带着学生从文字中去感悟体味人物形象。
栾老师这节课,有意识地通过抓关键词和对比的方法来使学生感受小诺贝尔的形象。如:不慌不忙,抓这个词是为了体现小诺贝尔的“冷静”。先是通过对比的手法,写小伙伴们惊慌失措的样子,然后再写小诺贝尔的做法,鲜明的对比。让学生在意识中感到他和其他小伙伴们的做法不同,然后再进一步用关键词来引导大家去体会。什么事不慌不忙?从字面上去理解就是遇到事情不紧张不着急,什么时候会不慌不忙?然后追问他为什么不着急,因为他冷静、机智。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觉得如果能把孩子带入情景中去思考也许效果会更好。比如:在了解什么叫不慌不忙之后可以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是你平时遇到了这样的困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你还能冷静机智地去想办法吗?这里也可以更加衬托出小诺被尔与众不同的'优秀品质,从而为最后让学生对小诺贝尔的优秀品质产生敬佩做出铺垫。
同时,本课还重点让学生体会“首先……接着……最后……”这样的词语能使我们在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更加明晰,更有条理,并会加以利用。栾老师在这方面做得也很好。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小诺贝尔把盐变干净的过程,然后提炼出这些词使用的好处。并让学生试着在其他情景中也用到这些词,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反思 9
本文是新闻单元的第二课,学生在学习第一课消息两则时已经初步了解消息的相关知识,所以本课的学习要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让学生巩固前面所学,另一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获得新知。由于“活动探究”单元的课文阅读以自读为主,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突出学生的自主,借助旁批自主筛选信息、通过自读梳理内容、小组交流寻找特点、自我品读感受语言。
首先让学生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和课文旁批,分析课文内容,筛选文中信息,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发现文中信息是由主到次排列的,这正是消息常用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接下来,通过微课《新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迅速理解这一结构特征。
在探究新知环节,提高难度,揣摩消息的语言,教师先作适当引导,让学生有的放矢,然后让学生合作探究,让每位同学都能深入研读文本,再来表达观点,碰撞观点,在合作探究中分析并总结出消息的'语言特点。
接下来了解作者的新闻立场,通过对诺贝尔遗嘱的反复研读以及课外拓展了解其人,然后理解作者的新闻立场。
最后通过比较《消息两则》和《首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得出消息的特点。总结梳理完消息特点后,让学生趁热打铁,即堂写作。
整堂课由易到难,梯度明显。但教师的参与与干预还是较多,还可以多给学生时间与空间,让自读课文真正的姓“自”。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反思 10
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才能使自己对课堂有更加直观、准确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使实践上升为理论认知,成为指导课堂实践的依据。在本课教学之后发现成功的地方有:
1、充分解读了文本,利用了文本的教育教学作用
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起着指导性作用,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按照往常的思路,写人文章的教学目标重点约定俗成地被定位在了体会人物的精神上。然而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自学课文也能够初步领会到人物的思想、品质,那么能够从文本中教些什么?学生又需要些什么?经过思考,最终觉得《诺贝尔》一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体会人物的精神,更要“教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 。于是,我把教学目标重点定为了“体会诺贝尔勇于发明创造、献身科学的精神,知道诺贝尔在科学发明上取得成功的原因”。
2、从收到放,注重了学生情感体验,尊重了学生的`主体认知
在第三个环节的设计上,我所想达到的目标就是“深入了解诺贝尔成功的原因”和“诺贝尔勇于实践、献身科学的精神”。刚开始,为了长文短教且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通过导语将第六小节的内容一带而过,重点讲读第8、9两小节。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跟着老师在走,是被动的“接受”学习,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违背了“学生主体”的原则。
经过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改成了以“诺贝尔在研究炸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为主要问题,放手让学生“读——找——说——读”。对于教师来说,过程变得更简洁,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体现。但是这样的问题却忽略了文本的特点——感人。于是,我把问题改成了“在诺贝尔研制炸药的过程中,哪些事例最让你感动?”。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读——品——说——读”,有效地将对文本的利用和对学生的关注结合在一起。
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对第三环节设计的改进上,但是不足之处也同样暴露在这一环节之中:品读不够深入。在词句的品读上,有些没有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学生说得较少,说得浅,缺少亮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1-02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反思03-21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4-10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0-14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4-10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1-01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学反思03-24
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反思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