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反思优秀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颐和园教学反思优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颐和园教学反思优秀1
在《颐和园》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教学中让学生透过上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获取超多的信息,扩大知识面,并且向学生推荐了《天河部落》这个教学平台。
在课后还留下了扩展余地,能有效持续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我用激情的语言提醒学生在网上搜索,查找更多的古典建筑艺术,再进行交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这节课中我发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适时适度,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积累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悄悄地改变着传统的语文教学,我充分体会到了教师要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今后我要在实际教学中更多更好地引进现代教育技术,透过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和手段应用于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机整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创新精神、实践潜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丰富语文知识和潜力的积累。
实践证明,让学生主动收集信息,能充分地将课本资料、课外知识与现代信息有机融合,扩充个体信息容量,优化课堂教学资料,促进主体充分参与,真正实现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教学目标。
总之,信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创新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展望未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数量爆炸式地增加,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有效地获取、选取、处理信息的潜力,就会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赋予不尽的动力和源泉。
颐和园教学反思优秀2
《颐和园》是一篇游记,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课文不但文字优美,而且层次清楚,移步换景、首尾呼应,其写作方法非常值得学生们学习。为了能体现生本课堂教学,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习,把文本内容和写作方法都在读和交流中理解领悟。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预习探究
2、合作交流
3、品读体验
4、汇报交流
一、在课前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自学探究的能力。
课前先让学生搜集颐和园相关的资料,并在小组里交流搜集到的是什么资料。通过搜集和交流使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背景有更详细的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接着再通过生字词检测预习的效果,不仅考查了学生课前掌握的情况,还交流了学生自主探究生字词的方法。
二、在合作中把握重点,在交流中学会探究。
通过师引导找全文的中心句和划出有关作者游览路线的语句。弄清楚作者的游览顺序,使学生对本文有整体地把握。同时对移步换景,也叫地点转换顺序或游览顺序的写作方法有了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概括作者主要游览了哪些地方,观察点又是怎样的?使学生对全文结构安排,作者行踪都有较清楚地了解。
三、重点品读,领悟学习方法
师引导品读来学习长廊的内容,使学生在交流中把长廊的长、美的句子朗读出来,特点探究出来。师再引导小结本段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明确方法:边读边画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再把景物特点概括出来。并用这种方法自学万寿山、昆明湖的内容。
出示自学要求:
(1)选择你喜欢的景物,把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用不同的符号画下来。
(2)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3)想想景物有什么特点。
学生对照要求深入地自学探究,生本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在交流中学习,在汇报中体会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先在小组里交流探究的结果,然后全班进行汇报万寿山和昆明湖的景物特点。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生本效果非常明显。特别是“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将“滑”与“划”进行对比。学生举出生活中的滑冰和划船例子来说出它们的区别。再例如“这么多的狮子会有哪些姿态呢?“学生都能较为合理地展开想象,并进行了一定的说话训练,就这样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理解、阅读、说话等多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颐和园教学反思优秀】相关文章:
颐和园优秀教学反思(精选5篇)04-28
《颐和园》教学反思08-29
颐和园教学反思10-03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06-13
颐和园教学反思11-27
《颐和园》教学反思06-25
《颐和园》教学反思08-16
颐和园教学反思07-29
颐和园教学反思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