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02 15:00:0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蜗牛》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蜗牛》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蜗牛》教学反思

《蜗牛》教学反思1

  本课的插图精美,栩栩如生,不仅为课文增添了许多童趣,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说插图是文本的补充。在学完课文后,我引导学生观察42页下面的插图(一只老蜗牛,一只小蜗牛)。我创设这样一个对话训练:春光明媚,百花盛开,老蜗牛带着小蜗牛出来散步。看到远处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蜜蜂,小蜗牛对妈妈说:“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和它们一样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这时,老蜗牛不由得叹了口气,说:“……”小朋友你们能猜猜老蜗牛会说些什么吗?学生的.回答内容很丰富,也很童趣。

  思远说:“哎,孩子,都怪妈妈太骄傲了,妈妈以前和它们一样能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我还在一次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后来,我白天背奖杯,晚上也睡在奖杯里,就变成这样了!你以后做什么事都不要骄傲啊!”

  佳怡说:“孩子,要是在以前,它们可真不是我的对手,飞行比赛中是被我远远地甩在后面的,都怪我把奖杯成天背在背上,都是这奖杯害了我啊!”

  很显然,这两位位学生不仅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明白了故事的道理!

  钲淇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你以后就好好练习爬行吧!”看来钲淇的爸爸妈妈平时就是这么教育她的。

  随后我又为孩子们补充了两句名言:“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让学生对课文又更进一步内化。结合课后练习,我让学生对骄傲的小蜗牛说上一句话,他们都说得不错!

  所以,我们应该巧妙地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这样,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蜗牛》教学反思2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绘画活动多以“勾线笔勾线,蜡笔涂色”的形式进行,象局限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部分幼儿对绘画活动少了一点兴趣。为了丰富美术的表现形式,本期我们美术兴趣班开展了线描画。尽管我的教学内容不能说最好,但我敢肯定的说,自己在不断反思教学行为,争取做的更好!

  近几周,我结合了季节特征绘画了春天里的植物和动物。今天,〈蜗牛的新家〉美术实践活动的效果不错。

  教学设计:

  一、情景设置,介绍蜗牛

  在老师楼下有一片菜园,(出示背景图)在菜丛里藏着一种小昆虫,它总是背着自己的小房子在菜叶上爬来爬去,它是谁?(蜗牛)

  二、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的结构

  谁知道蜗牛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想亲眼看看吗?(展示蜗牛的.图片)

  请大家仔细观察后告诉老师,蜗牛是什么样子的?

  三、画蜗牛

  观察了蜗牛,谁能画一只蜗牛呢?好,现在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哪一个画得又快又好就有机会领养小蜗牛。

  (老师巡回指导,并画一只蜗牛。)时间到,举起你们画的蜗牛吧!

  四、装饰蜗牛

  1、引导语:小蜗牛们正为装饰新家烦恼着呢,听说我们班的宝宝会设计各种线描花纹的瓷砖,所以想来请你们帮忙,用你们设计的瓷砖来装饰它们的新家。

  出示“瓷砖”,师幼共同欣赏、讨论花纹(寻找规律、线条接头等问题)。发现产生这些视觉效果的秘密,教师总结:线条排列的紧密,则看上去颜色较深,线条排列的疏松一些,则看上去颜色较浅。

  2、观察、讲解范画。这么多深浅不同的瓷砖,小蜗牛都很喜欢,它们决定多选几块深浅不同的瓷砖来装饰自己的背壳,我把这只小蜗牛的背壳分成了四个部分,作了装饰,想看看吗?

  了解分背壳的方法并知道不同视觉效果的花纹组合在一起很漂亮。你想给这些蜗牛用几块瓷砖,怎么分?(个别幼儿为教师出示的蜗牛分背壳。)

  3、为蜗牛装饰新家。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线描画为蜗牛装饰背壳。

  体会:对于美术活动来说,技能的教授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所以老师对整个学习过程的预设更要细致而周密,如何把枯燥的技能学习过程转化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呢?这次线描画的导入与教授过程是我的一种尝试,今后还要倾注更多的思考与实践,“立足于以幼儿发展为本”,力求把美术教育做好、做扎实。

《蜗牛》教学反思3

  本课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飞行能力的故事。生动的故事配以形象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同时对他们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指导理解第一、二自然段时,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想象在“很久很久以前”蜗牛的样子,体会蜗牛飞行本领的高强。“长着……翅膀”、“自由地飞翔”形象地描绘了那时的蜗牛身体轻巧,飞行自如。接着以一次飞行比赛为例,具体表现了蜗牛飞行本领的高超。飞舞轻盈的“蜻蜓、蜜蜂、蝴蝶”都是学生所熟悉的昆虫,它们在飞行比赛中竟让蜗牛“遥遥领先”,统统被“甩下了”更加衬托出蜗牛非同一般的飞行能力。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展现画面,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产生悬念:蜗牛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呢?又是怎样变成的呢?

  教学第三小节的时候,先让学生自读,弄清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事。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我出示了一系列小动物的图片,让孩子上台来贴,通过对小蜗牛所在位置的争议,理解了“遥遥领先”、“甩下”、“所有”等关键词语的意思。再进行朗读时,学生自然而然地读出了小蜗牛赢得冠军的轻松。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读演、感悟。课上还创设了“假如你就是这只获胜的蜗牛”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联系自身来谈感受。情境的'创设意在低年级儿童直观形象的思维与心理状态发展;旨在让他们以积极的情感贯穿课堂的始终。我明白,只有调动起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达到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好语文的目的,让学生更好地在读中感悟。

《蜗牛》教学反思4

  《蜗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第二课。本课主要使学生通过观察活动获得对蜗牛的丰富的直接认识。蜗牛身体的观察可以使孩子们经历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猜测、推测能力。观察蜗牛壳的过程会对孩子们在其它的观察活动中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方面施加积极的影响。蜗牛吃食物的观察,又可以使学生在新的层面提出更多问题,发现更多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观察中大胆质疑,指导学生合理的猜测、推测,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运用简单工具观察的能力和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好动性较强,对小动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能够及时地质疑,并用猜测、推测等方法进行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为学生提供观察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2、科学探究:

  让学生经历按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在活动中能够积极思考、善于提问,并且对他们的发现进行一些猜测、推测。

  3、科学知识:

  了解蜗牛身体是怎样的,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按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培养学生猜测、推测能力。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到在观察活动中提出一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教学准备

  1、个人或小组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放大镜、记录用纸和笔。

  2、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黄瓜、苹果、菜叶、面包或馒头;某些带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洋葱、大蒜等。

  3、具有螺线结构的物体或物体图片,如海螺壳、盘状的蚊香、旋涡、牵牛花的缠绕茎、葡萄的攀援茎触须等。

  4、准备几个开拓新的观察内容的关于蜗牛壳的问题。

  设计理念

  整个活动过程以学生观察为主,给学生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发现过程,从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有所收获。

  教学流程

  活动和时间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一、引入2-4分钟

  1、谈话引入对蜗牛的观察师:小朋友们,你们谁观察过蜗牛?能说说蜗牛是什么样的.吗?

  2、提出观察方法师:你们用放大镜观察过蜗牛吗?

  1、引入——了解学生对观察蜗牛的兴趣基础及学生对蜗牛的了解情况。

  2、学生往往对观察工具的使用感兴趣,此时提出用放大镜观察可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二、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8-10分钟

  1、确定观察目的和要求(生拿出准备好的蜗牛)师:我们先来观察蜗牛的身体,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生说)师:用放大镜依次观察它的头部、腹部和尾部,重点观察头部,看有什么发现?(学生个人用放大镜观察)

  2、指导学生描述他们的发现及猜测、推测师:观察蜗牛头部,有什么发现?(生说)师:你有什么疑问吗?(生可能提出:蜗牛嘴里有舌头吗?触角有什么用?蜗牛有没有耳朵、鼻子等)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推测或猜测)师:观察蜗牛的腹部、尾部你有什么发现?有哪些疑问?你是怎样想的?

  1、蜗牛身体的观察内容相当丰富,明确提出目的、要求,有助于学生观察活动的展开。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一些猜测、推测,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三、蜗牛壳的观察10-12分钟

  1、观察蜗牛壳的讨论师:你观察过蜗牛壳吗?蜗牛壳是怎样的?小组讨论一下,蜗牛壳的观察会有多少观察内容?(学生汇报)

  2、蜗牛壳上的螺线的观察和讨论师:蜗牛壳上有一条线,该怎样描述这条线呢?你能给它起个合适的名字吗?(生描述并起名)师:观察自己的蜗牛,看蜗牛壳上的螺线旋了几圈?怎样数好呢?

  1、大家容易忽略的蜗牛壳成为观察对象,对孩子们在其它的观察活动中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方面会施加积极的影响。

  2、通过设问、追问,推动学生思维,在问题中引领学生的观察活动向着更深入处或更广阔处拓展。

  活动和时间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师:同桌互相观察一下对方的蜗牛,看你们的蜗牛壳上的螺线的展开方向一样吗?两种展开方向不同的螺线该怎样描述它呢?师解释左旋、右旋。师:谁的蜗牛是左旋蜗牛?展示一下。谁的蜗牛是右旋蜗牛?展示一下。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左旋或右旋的现象呢?(生试说)师出示具有螺线结构的照片。(生了解)

  四、蜗牛吃食物的观察10-12分钟

  1、观察蜗牛怎样吃食物师: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生猜测或推测)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还是仔细观察一下吧。(生认真观察吃菜叶或黄瓜的蜗牛,观察嘴、齿、舌时用放大镜)师:说一说蜗牛怎样吃食物的?你还有哪些新发现?

  2、观察研究蜗牛选择什么样的食物师:我们为蜗牛准备了几种食物:如小块的黄瓜、面包、葱等。想知道蜗牛会在这几种食物中选择哪一种吗?(想)用什么方法呢?(生小组研究方法)师:用哪种方法最合理?(生讨论最佳方法)师: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观察,看有什么发现?(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活动)师:你有什么发现?有哪些疑问?(生可能会提出:蜗牛靠什么发现食物?在多远能发现食物等)师: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今后就要不断研究。

  1、在观察蜗牛吃食物的过程当中,学生在新的层面上会提出更多问题。

  2、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观察活动,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是个锻炼。在观察活动中,学生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能直接导致新的观察研究和新的观察研究设计。

  五、交流与小结2-3分钟师:

  说一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指生说)师:这节课你还有哪些收获?通过交流,进一步巩固本课学习内容。

  活动和时间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六、课外延伸2-3分钟师:

  想继续研究蜗牛吗?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后可饲养蜗牛,在饲养过程中你会发现更多。师结合书中20页左下的图,向学生介绍饲养蜗牛的基本要求。让孩子们在科学观察活动中产生浓烈的兴趣,并且延伸到课外,自主地继续自己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兴趣,不要求每个学生都饲养蜗牛。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经过深入、细致的思考,提出了很多有深度的问题,如:蜗牛壳上的螺线的圈数与蜗牛的年龄有关系吗?蜗牛在多远的地方能发现食物?蜗牛壳就像蜗牛的家,如果蜗牛壳碎了,蜗牛会怎样?在问题生成后让学生自己去推想、猜测,自己去分析问题。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权威,他不能回答,也不可能回答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而且,教师也不应该成为学生获得答案的机器,而应成为学生获得知识、方法的引导者,学习动力的激励者,点滴成就的欣赏者。

《蜗牛》教学反思5

  《蜗牛的奖杯》这篇课文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奖杯成了坚硬的外壳,丧失了飞行的能力,只能在地上爬行。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让学生懂得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

  在这篇童话故事的教学中,首先要让孩子能感受到童话的氛围。课前准备了蜜蜂、蜗牛、蝴蝶、蜻蜓的`贴图。利用这些贴图使文章中各个形象得到了体现。课文中首先出现了“遥遥领先“这个词语,利用贴图让孩子们将小动物的位置摆出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使学生对词语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加的形象直观。

  在讲读课文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蜗牛的变化过程,从而理解课文所要告诉我们的思想。语文教学中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当学生理解课文时会把文章更好地读出来,而读课文也是一种让学生感悟和理解的很好的方式。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感觉让学生读的很多,但是读的层次和提高并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当一个学生读完之后,下一个学生下一次读应该在上一次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学生读完之后要让所有的同学明白优点在什么地方?缺点在什么地方?这些地方是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文字训练。在教学中,我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巧妙的结合进行了融合,我重点抓了2处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注重情境的创设,比如:“你现在就是小蜗牛,我来采访一下你,你把奖杯放哪去了?为什么一直背着他?”等等,让学生进入到角色,更好地体会蜗牛当时的心态,从而体会到课文的寓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高效的言语活动,高质量的提高学生的语言。学生学习完课文后,让他们说说“看到再也不能飞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什么?”使他们真正感受到,面对骄傲不能自满,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蜗牛的奖杯》课程教学反思(3)

  《蜗牛的奖杯》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课文可以分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写从前的蜗牛飞行本领高强,获得了冠军奖杯。第三自然段写蜗牛获得冠军奖杯后自满自足守着奖杯,不思进取。第四自然段写蜗牛因不再练飞行,翅膀退化了,再也不能飞上天了。根据教材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设计时,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抓好朗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读出感情。由于课文是寓言故事,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自悟寓意,不以繁琐的分析或抽象地讲道理,所以我反复创设情境,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读自悟。本教学设计注重了引导学生从词语表达的准确去体会、感悟寓意。如:通过对“遥遥领先”、“得意洋洋”、“唯恐”、“生怕”、“天长日久”等词语及其所在句子的反复品读,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了蜗牛得奖后所作所为,让学生感受、体味到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着的道理。

  二、抓好重点词语

  在本课中重点词语有“遥遥领先”、“得意洋洋”、“天长日久”、“唯恐”、“生怕”等,课堂上我通过各种形式、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意思,从而理解所在的句子及段落的意思。比如:在理解“遥遥领先”一词时,通过让学生上黑板贴蝴蝶、蜻蜓的图,从而明白蜗牛是多么的厉害;在理解“唯恐”和“生怕”时,我通过找近义词,比较意思,理解“唯恐”和“生怕”两个词的细微差别,老师最后进行总结,使学生体会蜗牛非常得意的心态。学生对词语的积累,由得意洋洋,得出“洋洋得意”、“得意忘形”、“惟恐——生怕”这一对近义词的理解,都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课文。

  三、抓好语言文字

  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文字训练。在教学中,我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巧妙的结合进行了融合,我注重情境的创设,比如:“你现在就是小蜗牛,我来采访一下你,你的.心情怎样?以后准备怎么做?”,“看着翩翩起舞的蝴蝶、蜜蜂、蜻蜓,老蜗牛会对小蜗牛说什么呢?”等等,让学生进入到角色,更好地体会蜗牛当时的心态,进而体会到课文的寓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高效的言语活动,高质量的提高学生的语言。

  有的时候,想象中的课堂与现实中的课堂总是有着很大的差别,这课《蜗牛的奖杯》课文是那么生动有趣,我也准备得很充分,画了小动物图片,做了PPT,我认为还是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课堂的气氛远没有想象中的活跃。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1、读得少。我觉得我的教学朗读指导还是偏少,朗读方式较单一,还是显得比较枯燥,学生朗读的形式可以更丰富一些,引导学生真正投入到故事的情节中去。在理解“唯恐”、“生怕”的时候,让学生体会不能互换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将两句话分开指导朗读,在充分读的基础上,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问题难。

  用“因为——所以——”来说句子,问题的设计缺乏坡度。如果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再用“因为——所以——”来说,就容易了,学生答题的信心将倍增。“老蜗牛会对小蜗牛说什么呢?”如果让学生相互讨论一下,也将会降低难度。

  3.拓展要实。

  最后拓展的格言,在设计时,觉得四条太多,可是并没有删去。如果删去两条,利用一点点的时间帮助学生理解一下,再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一两条,或者剩下2条让孩子自己利用课外去弄明白,不是真正由课内延续到课外了吗。

《蜗牛》教学反思6

  一、合作需要务实

  在学生们进行所谓的讨论中,其实我就觉得有些难熬了。教学环节本身的安排是想给学生一个人本的回归,凸现合作的教学功效,但由于我在执教中的“过场式”教学态度,没有从合作的技术上更进一步的引导,还没有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运行机制,以至于学生的合作指向不明,合作学习的实效被打折了。“教师的教要致力于教师的导”。由于在平时我们尚缺少小组合作的必要的训练,从小组的配制、小组中角色的任务分配、如何进行倾听、如何交流等都缺少一些实效性的指导。因此,在课堂上一旦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他们却并不会利用这些机会,而在盲目的哄动中浪费了。“思维从禁锢的囚笼里出来仅仅只是自由,而不是自主,更不用奢谈体验和创新了”。

  二、教学更需平等

  由此还该想到,在我们的音乐课上,有许多的时候都是那些所谓的优等生在上跳下跳,而大部分学生只是陪衬,我们说教师究竟应该关注谁?是关注优秀学生来所谓的好好配合老师热热闹闹的把课“演完”,还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很多时候难道我们不都是为了展示那所谓的完美而淡忘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吗?

  让学生进行创作,进行生生间的合作,发展想像力,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音乐表现的自信……这些都不是问题,我们的'问题在于具体的操作中学生有没有机会真正的参与。“体验与发现”“合作与探究”可以成为教学的风景、生命的亮点,也可以因为我们的淡漠而使教学合作成为“没有生命的道具”。

  只有在教学中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的“合作学习”的机制并付于实施,使每个孩子学会去合作,去交流,去探究,去表现,那么我们的孩子才会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蜗牛》教学反思7

  《爱旅行的蜗牛》是一节美术教育活动。是让幼儿学习运用曲线、螺旋线表大胆表现蜗牛爬行时的各种动态,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同时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

  第一部分课前导入我首先给孩子们出了一个关于蜗牛的谜语,没有手来没有脚,天天背着房子跑。谁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进房里面。孩子们一下子就猜出了是蜗牛。引出蜗牛并带着问题听故事《小蜗牛去旅行》。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小蜗牛长什么样子?他都到了哪些地方去旅行?

  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很多小朋友都说出了小蜗牛背着一个大大的圆圆的壳,也说出了蜗牛去过的地方,可当我再问蜗牛的壳是什么样的花纹是却答不出来了。我就出示ppt请孩子们从三张图中分别观察蜗牛的身体的形状,蜗牛的头部,蜗牛的壳。这一次,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我就请他们小组讨论自己观察到的蜗牛,这次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只有问道蜗牛的壳是什么样的花纹孩子们能说出来是一圈一圈的,老师强调螺旋状,并请小朋友书空模仿,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还有的小朋友能说出蜗牛的.身体像月牙,说明孩子们观察的很仔细。最后老师总结蜗牛的特点。孩子们还都把触角当成了蜗牛耳朵了呢。我又把触角的作用告诉了孩子们,孩子们对蜗牛更感兴趣了。

  课的第二部分就是请孩子们画蜗牛,通过课件最后对其他优秀作品的欣赏,让孩子们对创作的积极性更高了。在孩子们创作的过程中,还是有三个小朋友迟迟不肯下笔,在我们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还是画出了蜗牛的外形特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蜗牛的壳的花纹,难点是身体,有的小朋友画的身体和壳没有紧紧的连上,有的作品身体过小,感觉和壳不成比例。

  第三部分就是展评画作,这个环节特别重要,孩子们在通过看自己的作品和他不人的作品的不同能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到怎样涂色,怎样画线条,怎样布局,从不同的作品中学到过更多的东西,从而更好的改进自己。孩子们看到别人的画也很感兴趣,看到自己的画被老师点评,那傲娇的小眼神真是可爱极了。

  通过此次绘画,孩子们都进步非常大,从开学讲完后好多小朋友不知如何入手到现在基本都能独立完成,从涂色深一片浅一片到现在能均匀着色,从把作品画到画纸的一角到现在逐渐能简单布局自己作品在画纸上的位置。孩子们每天都在一点一点的进步,在这里我要为我们班的孩子们大声说一句:你们太厉害了,真是老师的骄傲!。

《蜗牛》教学反思8

  第一环节主要是加深幼儿对蜗牛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兴趣,为第二环节做铺垫。在第2小节处,让幼儿学学小蜗牛爬一爬,更是激发了幼儿的模仿欲。但在看似很顺的情况下,教师过多的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幼儿自由支配的权利,限制了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

  第二环节是让幼儿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的蜗牛,在大胆想象、交流中,学说“小蜗牛吃了ⅹⅹ,变成了ⅹⅹ蜗牛。对于这一学说情况幼儿基本达成。在第1小节,幼儿学说此句时,出现了声音轻与不整齐两种情况,教师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了不同的处理,使幼儿学说时更容易,目的也更明确。活动也进行得相当顺利,可是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们发现,原本轻松、有趣的过程,略显沉重。对于“小蜗牛吃了红色的草莓,变成了红色的蜗牛”一句,学说的相当吃力。而且终观整个环节,教师教的痕迹过于明显,以后该多多改善,让幼儿有一个更轻松的学习氛围。

  第三环节,运用ppt讲述故事,很好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如果在ppt中,能对蜗牛的造型与变色做更好的处理,会更好。)

  第四环节:

  1.第1环节,让幼儿自己到小椅子下拿水果尝一尝,秩序有点乱。如果将水果展示在前面固定的一个地方,让幼儿自由选择,会更好,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意识。

  2.小班幼儿自控能力差,可在尝一尝、说一说环节,教师让幼儿拿着水果图片,听其他幼儿轮流讲,有点缺考虑。如果在ppt上播放水果图片,幼儿集体观看,“品尝”,学说,纪律问题会得到更好的解决。在集体观看和学说后,可以让幼儿自由交流,也可让幼儿跟后面的客人老师说一说。既可满足他们说的欲望,又能培养他们的胆量。

  3.第2环节的设计有健康教育的意识,让幼儿知道吃饱了,我们可以去散散步。

《蜗牛》教学反思9

  《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流行于台湾风趣、活泼的叙事性民歌。歌词以一个叙事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在一旁讥笑它的对话情景。歌曲赞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音乐形象天真纯朴,富有生活气息,与口语相近,质朴自然。塑造了勤恳踏实的蜗牛与高傲自大的黄鹂鸟的形象。

  在这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针对二年级学生好动、好玩、好奇的学习特点,让学生体验、发现、表现和享受音乐,整个教学环节清晰,循序渐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开课前,先作律动,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体现音乐学科的特点。在上课开始时,为了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抓住学生的心,我以讲故事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对上课内容的企盼和渴望,以便使学生进入积极状态,陶醉在音乐课中,从而更好地掌握歌曲。

  创编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鼓励学生大胆创编,进行音乐再次创造,让学生根据歌曲分析加入表情、语气和动作来表现歌曲,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情绪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他们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内容。这样,孩子们的心理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发展,情感也充分的表达出来,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蜗牛》教学反思10

  预设和生成是讲好课的两个因素,二者缺一不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结合自己在本次教研课上的点滴感受,提出自己的困惑,并思考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于“预设与生成”,钟启泉教授曾作过这样精彩的阐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这段话很好地阐述了预设与生成在教学中的关系,既相互统一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任何阅读教学过程都应当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的许多东西都是预设的,表现出鲜明的预设性。例如在教研课上执教《蜗牛的奖杯》一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通过阅读第一自然段了解会飞的蜗牛的样子,张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这双有力的翅膀可以带着蜗牛飞到哪里。

  二、再现飞行比赛的场面,请学生上黑板贴图片展示蜗牛夺冠的场面,以便理解“遥遥领先”这个词语的意思。拓展练习,想象这只蜗牛获得冠军后的感受以及今后的计划。

  三、蜗牛获得冠军后的做法。难点是“唯恐”“生怕”的区别。

  四、天长日久,蜗牛再也飞不起来,它的`心情有会怎么样,你想对它说些什么,进一步理解“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根据预设展开教学,发现真正执行起来会因为学生的课堂生成而发生巨大的改变。正如我在讲授蜗牛捧走冠军奖杯的这段内容,有“遥遥领先”、“甩下”“所有”这三个词语需要重点讲解。在设计时,我让孩子拿着蜻蜓、蜜蜂、蝴蝶、蜗牛的简笔画在黑板上再现比赛场景,我设想学生课文读了很多遍,应该可以想象当时的画面,蜗牛领先别的动物很远很远,借机理解“遥遥领先”,贴的时候会有所体现。结果却事与愿违,几位学生都没有贴正确。后来在评课的时候,有老师就给出建议:当第一位学生没有贴准确,老师应该带着学生回到课文中,通过朗读这一自然段,讲解遥,是遥远的意思,两个遥表示非常非常远,从而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再让学生上黑板张贴就轻而易举了。这样的情况在本节课上还有好几处,从这也发现自己在备课时不够充分,没有充分备学生,没有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缺乏一定的教育机智。

  课后自己也在反思,为了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地顾及学生多方面的成长,我们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为了更好的面对课堂上的生成,课前预设充分的关键是:对学生学情的掌握和对教材特点的研究。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情,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这是我们上好课的前提。其次,有时我们会害怕面对课堂生成,这说明我们缺乏教学机智。教师具有教育机智表现为集中能力,即随机应变能力、因势利导能力、把握分寸能力等。这是需要我们年轻教师所欠缺的,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课堂上学生的生成告诉我们,没有很好地预设,学生是不可能有精彩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一点一点地改进自己教学中预设的不足,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即时生成,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努力使自己的预设更完善,更有效。同时要有处理课堂突发“情况”的心理准备。当我们认识到预设在课堂上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当预设与生成不一样时,我们就会有心理上的准备,某种意义上说这本身也是一种预设,越是充足,处理突发事件的余地就大。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于课前的预设,我们应该力争让文本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接收,面对复杂动态的课堂,对于学生绽放出智慧火花的生成,我们应该及时捕捉,并加以梳理,从中得出启示,对自己预设的思路进行反思和修改。这样一来才能促进我们的教学,提升我们的语文理论素养。

  如果没有课前科学的预设,以及教师灵活捕捉有效生成的能力,那么,课堂上的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就无从谈起。我们教师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将我们崭新的理念预设在我们的教学预案之中,在科学的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从而让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蜗牛》教学反思11

  《蜗牛的奖杯》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得意洋洋,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 为了让学生能懂得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我就让学生把自己当做小蜗牛,走进人物心里。

  小蜗牛得了冠军后,我就采访成天背着奖杯的小蜗牛,我说:“小蜗牛,你得了飞行比赛的冠军,你的心情怎样?”

  “小蜗牛啊,小蜗牛,你身上金光闪闪的是什么东西啊?能让我瞧瞧吗?”

  “小蜗牛啊小蜗牛,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在对话中,孩子们俨然成了故事中的小蜗牛。

  当然,有几个孩子说:“我想继续努力,争取下次比赛再夺冠军!”

  我就适时问他:“文中的蜗牛是这样想的,这样做的吗?”

  然后,和孩子一起再次走进文本读读有关语句,从而引导他们要读懂课文,而不是想当然。就这样,一个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被荣誉烧昏了头的蜗牛跃然纸上。

  当课文学完之后,我问孩子们:“看到再也不能飞上天的小蜗牛,你想对它说什么?”

  陈姝骐说:“小蜗牛呀,小蜗牛,如果你获得了奖杯后继续练习飞行,不骄傲的话,也许你会飞得更高更远。”

  还有的小朋友说:“小蜗牛呀,小蜗牛,是骄傲毁了你。”

  “小蜗牛呀,现在你后悔了吧?但是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

  从孩子们话语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应经走进了角色,读懂了《蜗牛的奖杯》这个故事的道理。

《蜗牛》教学反思12

  上课伊始,我亲切地与学生聊找蜗牛朋友的经验,并把一个学生的蜗牛要来看,然后“不经意地”把他的蜗牛与我的一盒蜗牛混在一起,让他说说自己蜗牛的特点,从而帮我找到他的蜗牛。学生说他的蜗牛有两对触角、一个壳,是白色的,而我的蜗牛也有许多符合这些特征。学生感到无计可施了,我才告诉学生:“老师是跟你开玩笑呢!”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发现自己对蜗牛朋友的了解确实非常有限,从而极大地调动起学生观察蜗牛的积极性,在下面的观察中发现了自己的蜗牛的许多细小的特征。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较重,我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把这种好奇心发展为“科学的好奇心”,扩大学生的兴趣范围,激发研究的欲望。

  在研究蜗牛的环节,学生提的关于蜗牛的`问题有:蜗牛的寿命有多长?蜗牛最害怕什么?蜗牛能在水里生活吗?蜗牛为什么会冬眠?蜗牛的粘液永远也流不完吗?蜗牛贪吃吗?蜗牛有几颗牙齿?蜗牛冬天上哪冬眠?蜗牛怎样从壳里爬出来?看来,学生的小脑瓜里有无穷无尽的天地,就看我们会不会发掘。

  研究时,学生选了几个问题:蜗牛怕什么、研究蜗牛能在哪些物体上爬、蜗牛吃什么等。幸亏我课前准备了大量的材料,学生的研究才如鱼得水。在我的指导下,学生有条不紊地提出猜想、设计方案、领取材料、分工合作、记录、讨论、总结汇报。看到他们真的“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搞科学”,我感到由衷地喜悦。

  听课教师的课后反馈:

  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教师着眼于“课程目标”,置“学生的发展”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观察、探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舍的花时间,让学生去探究,给学生创造机会,营造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氛围,教师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主见的、有思维的个体,留给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教师注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交流,使他们的思维随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投入了“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的甚至达到兴奋、忘形的境界,这就是本节课最大的成功。

《蜗牛》教学反思13

  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诱生想动”教学模式是:带入情境,激趣动情――丰富情境,析难解情――深化情境,品美治情――渲染情境,即兴抒情。

  2、“指导学法,导生会动”。想通过以上教学模式来让学生在提高审美的同时产生快乐。

  3、通过这堂课来给学生一个机会、一种表现的欲望、一种创新

  的动机和一种发散思维的环境。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由发展、自由表演、自由创作、自由评价。

  教学目标

  一、 认知目标:学习带休止符的节奏,并为歌曲伴奏。

  二、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同学们懂得不能象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和在生活中要学习蜗牛不畏艰难,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三、能力目标:通过创编、表演,培养学生创新性、发散性思维和探究团结的精神。初步学会评价。

  重点难点:

  1、感受音乐情绪表现音乐内涵。

  2、掌握ⅩⅩⅩ节奏型。

  3、用明亮、轻巧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和语气演唱叙事性民歌。

  教具准备:

  钢琴、节奏卡片、电脑课件、录音机、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礼仪。

  学生随音乐唱:我们来唱歌,姿势很重要,坐立要端正,眼睛向前瞧,感情表达好,唱歌不喊叫,音准字清,歌声多美妙。

  【教学设想:简单的对唱问好,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歌唱一开始就让学生投入到音乐课堂中来。】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讲故事导入

  a 、师:提问:同学们见过蜗牛吗?

  生:见过 。那同学们愿意把你印象中的蜗牛表现出来吗?如通过画画,或描述蜗牛外貌特征和模仿蜗牛爬行动作等等。如果你觉得同学之间需要讨论一下也行。想画画的同学到老师这里来拿纸,(发纸并组织画画)其他同学哪位来描述蜗牛的外貌特征,(同学回答,注意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哪位同学来表演蜗牛爬行动作,(让学生充分发挥表演才能,有特色的给予奖励)。

  b 、等画画的同学差不多画好了就结束表演,老师选一些画贴在黑板上,老师对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奖励。

  c、 师:同学们不但模仿得象,而且画得也好。老师这里有一个蜗牛的图片(出示图片课件),同学们见过黄鹂鸟吗?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黄鹂鸟的图片(出示图片课件),下面老师要给同学们讲一个发生在蜗牛和黄鹂鸟之间的故事:冬冬家门前有一棵葡萄树,春天葡萄树刚长出嫩绿的叶芽,一只蜗牛背着它那重重的壳就开始从树低下慢慢的往上爬,这时正好被站在树枝上的两只黄鹂鸟看见了,它们俩在那里嘻嘻哈哈的笑蜗牛,“蜗牛兄弟,葡萄成熟还早着呢,你这么急着就想吃葡萄了!哈哈……”蜗牛抬头看了看黄鹂鸟说:“这有什么好笑的呀,等我爬上葡萄架上的时候,葡萄不就成熟罗!”黄鹂鸟听了摇摇头飞走了。

  【教学设想: 通过画蜗牛、说蜗牛、演蜗牛从而锻炼形象记忆、口述能力、模仿能力。关注学生的表现过程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能给其他同学带来美和快乐】

  2、直观感受,突破难点。

  师:“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蜗牛为什么爬行得那么慢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倒底是怎样爬行的?”(课件演示,有意识地配上切分节奏音律)

  学生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老师用一条简单的节奏型来模仿它。

  (出示节奏卡片ⅩⅩⅩ)大家一起来拍一拍,看看像不像?”

  ①复习节奏:教师用双响筒敲击切分节奏ⅩⅩⅩ,学生拍、读节奏。

  ②请学生对比切分节奏ⅩⅩⅩ和ⅩⅩⅩ。

  ③请个别学生试拍ⅩⅩⅩ节奏,教师纠正。

  ④分小组拍击。

  ⑤集体拍击。

  ⑥拍读由ⅩⅩⅩ 组成的节奏组合:

  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

  ⑦按ⅩⅩⅩ看老师打手势唱音高:

  5 5 5 5 3 5 ∣1 6 5∣……

  【教学设想:通过电脑课件图象、音律演示切分音节奏,使学生直观感受ⅩⅩⅩ节奏,同时抽出歌曲中的某一乐句(教学中的难点)作为视唱曲,有利于整首歌曲的学习,为学习新歌作了铺垫。】

  三、新歌教学

  引入:蜗牛一听连它的走步声都让我们学会了,高兴地又向葡萄树爬去了。(课件演示:蜗牛向葡萄树继续爬行)

  1、有位叔叔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歌曲,歌名叫《蜗牛与黄鹂鸟》让我们来听听。(放课件VCD)(边听边带着学生摇摇身体,摆摆头,感受音乐的美感。)同学们一定觉得这首歌曲很好听吧!(生:是)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吧。

  2、再听一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旋律。

  3、分析歌曲结构:全曲共分两个大乐句加一个尾声,采用重复的节奏和重复的旋律,易记易学。

  4、按节奏朗读歌词,小组讨论“(啊)门(啊)前一棵葡萄树”这一句如何按节奏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朗读

  5、多种形式练唱:

  师:“一切准备就绪了,让我们一起快快来演唱吧!”

  a、随旋律填唱歌词

  b、师生接口唱

  c、分小组练唱(准备推选代表扮演角色演唱。)

  【教学设想:学习歌曲时,从视唱歌谱、按节奏朗读歌词到随旋律填唱全曲,让学生在听唱和自学实践中感受情绪,通过反复听唱练习,锻炼了学生的敏锐反应,提高了节奏感,加深了音符时值的感受能力。】

  四、 创编活动

  1、插放VCD再次感受歌曲情绪,启发学生的想象和即兴创作。

  2、师: 这是一首寓言式的叙述歌曲,旋律轻快、活泼,如果我们能用不同角色表演出来,那将更棒,我们实行自愿结合的原则,扮演葡萄树、黄鹂鸟、还是蜗牛,进行情景表演,需要头饰的同学到我这边来拿,给予讨论的时间。(师巡视,鼓励大家都参与活动,同时播放歌曲)情景表演的同学谁先上来表演给大家欣赏一下,同学看完后说说他们的表演怎么样,有哪些精采的地方,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发表一下你的宝贵意见,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表演,轮流进行。

  【教学设想:通过歌曲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即兴创作灵感,启发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歌曲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内涵。】

  五、渗透拓展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你能从蜗牛和黄鹂鸟身上分别学

  到一些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注意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

  让学生分析和辨别黄鹂鸟身上存在的缺点我们不应该学习,我们要学习蜗牛身上那种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六、小结下课

  今天我们一起听了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使我们知道了蜗牛是怎样爬行的?(生:“ⅩⅩⅩ”,师:“好”),我们也从故事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呀?(生:“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师:“很好,我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都能做到的,是不是?”生:“是”)

《蜗牛》教学反思14

  一、导入巧妙

  开课时,我先以画蜗牛的方式,通过复习蜗牛的各个部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复习放大镜的使用,巧妙的引入本节课的课题:观察蜗牛的爬行。在这个环节,这个流程比较顺畅,衔接得也比较顺利。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语言比较啰嗦,表达也不够简洁。其他评课老师也给我提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如一些无关的环节是否可以直接省略,保证教学能顺利完成。

  二、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多次的观察,了解蜗牛爬行的运动器官以及其它身体部位是怎么配合进行爬行饿。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按照原计划,本节课要有三次的观察,通过多次的观察,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观察要有目标,并根据观察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再次的观察。通过不断的调整,更深入的了解蜗牛爬行时各个身体部位是如何配合爬行的。学生通过两次的观察,基本了解蜗牛主要是利用腹足进行爬行的。并且在观察中能发现其他的身体部位也能配合进行爬行。知道在观察时为了不遗漏,要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观察,或是对有争议的部位再进行细致的观察,细微观察时要使用放大镜这个工具。学生对观察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对放大镜的使用也更加熟练。

  三、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的喜爱

  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观察的乐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对综合实践课更加喜欢和热爱了。下课后,学生总会急于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或与其他同学交流,期待下节综合实践课了。通过“小卫士”环节,让学生了解整理卫生也是实践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及良好的习惯。

  在教学中有收获也有遗憾,这节课就有好几个方面存在不足:

  一、时间把握不准

  我教学时,语言不够简洁,重复的话语偏多。在教学设计中,一些不是太必要的环节可可以省略。活动时目的性要更加明确,这样学生活动时可以更加有目的,更加清楚要做什么,才不会出现浪费时间或其他人无所事事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其他老师提出了好几个建议。如:把重点字板书在黑板上,或用课件写出主要的注意事项等。教师的语言要更加简洁,表达要清楚。

  二、放的不够,挖的不够深

  在授课中,我还是习惯当一个主导者,没有充分的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发现问题,并根据自己的问题来想办法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对一些比较好的课堂生成,挖的不够深,引导得不够准确。对学生的引导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丰富相关的理论,多上多想多改。

  三、没有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是通过观察,能用多种观察记录方法来记录观察结果。学生能知道记录观察结果主要有图文方式、文字方式、表格方式等。学生对图文及文字掌握的还不错,但对表格的填写还是不能掌握。由于时间的关系,学生对表格的填写是一知半解,对填写表格时应该要注意的问题及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填写都不是很清楚。

  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研读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要多阅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着放手,相信学生,学习引导技巧。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及教学能力,充实自己,争取给学生更大的帮助。

《蜗牛》教学反思15

  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的故事。课文插图中蜗牛的样子和神情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引发学生对寓体的感悟,所以在深入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感悟寓意时,我充分利用了书中的资源——插图。文中精美的插图,不仅为课文增添了许多童趣,还可以说是文本的补充。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形象地描绘了蜗牛“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和“在比赛中遥遥领先”的情景,与第二幅伏在地上爬行的两只蜗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我一一出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知道蜗牛原来的样子以及现在样子,进行强烈地对比,生动而形象,而蜗牛的样子和神情无不给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在学完课文后,我又让学生观察插图,创设教学情境,问孩子们:“小朋友,美丽的春天来了,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好,你看,一只老蜗牛带着一只小蜗牛出来散步了,花丛中,一群群蜻蜓、蜜蜂、蝴蝶……飞来了,它们在空中你追我赶,翩翩起舞,老蜗牛看着它们,想起从前的自己,不由得叹了口气,对小蜗牛说……

  小朋友们,你们能猜猜此时的老蜗牛会说些什么呢?小蜗牛呢?”请同座位小朋友分别扮演老蜗牛和小蜗牛,说一说,最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们也是各抒己见,如此看来,凭借插图的直观形象,创设情境,进行角色间的换位、移情体验,能使学生更好地体味了蜗牛的形象,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本课的内容,最关键的还是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调动了起来。

【《蜗牛》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蜗牛的教学反思06-12

《蜗牛》教学反思01-22

《蜗牛》的教学反思06-25

蜗牛的教学反思02-13

《小蜗牛》教学反思06-12

有关《蜗牛》教学反思11-29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01-07

蜗牛奖杯教学反思06-27

蜗牛的教学反思范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