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时间:2023-03-07 19:40:3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1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我们高兴地看到,很多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意识已发生了改变,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已被慢慢认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在日益发生着变化。

  然而,目前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还是在课的准备和设计方面比较重视,注重最大限度的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大力倡导“质疑”,“探究”的精神,但在听课中却发现小语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

  1、对文本主旨的把握问题

  教学中要摆好整体把握与局部解读的关系,防止“以偏概全、因小失大”。

  如《陶罐和铁罐》一课,教师引导学习了陶罐和铁罐对话之后,问学生:“你喜欢陶罐和铁罐?

  老师紧接着告诉学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从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来看,是让学生懂得怎样看问题和想问题,文中有个小泡泡,是这样问的: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允许学生从多方面去谈自己阅读中的感想和启示。而且本课的主旨不是停留在“谦虚和落后”上,而是明白“人和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仅要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主旨的.多元化以及主旨的提炼都是教师解读文本中要关注的问题。何况这是第一课时,课文还只是上了第一部分,故事还没有讲完,完全没有必要在这里揭示课文的主旨,从这个教学环节来看,我觉得教师问题的指向性有所偏颇,对文本主旨缺乏整体把握。教师该怎么问学生,如何设计问题,在什么时候呈现问题,都需要进行精心预设,都应该是认真细读文本之后进行的。

  文本细读,不光需要微观层面的细腻地读,也需要中观层面、宏观层面的细读,这三者应该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教师在钻研教师时,既要有字词方面微观的细读,还要有对文章结构方面的、文化背景方面的宏观的阅读。

  2、对文本整体感知的问题

  整体感知课文,能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也是让学生对作者如何布局谋篇有个清晰的认识,初步感知文章的结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是很有必要的。

  以《长城》一课为例,有一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说说长城给你的印象?

  本应该在学生表述完之后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文章的结构出来了,上课的思路也呈现了。可是老师在学生说了“我觉得长城很长”之后马上就进入了课文的第一小节学习。

  《孔子拜师》一课、《清澈的湖水》一课,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学习生字词后就直接进入了第一小节的学习。

  《珍珠鸟》一课,自由读文后,让学生想想作家的珍珠鸟是怎样的?

  紧接着就从书中找出写珍珠鸟小的句子。然后了解珍珠鸟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样的教学设计,40分钟里所关注的都是珍珠鸟,始终忽略了作者“我”,也使得文本所表现的主题“人和动物和谐相处”没有着落。

  如果在导入之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围绕“课文写了什么”进行自由阅读。学生可能会说:“课文写了珍珠鸟很小、很胆小、很可爱、……”

  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看出学生读出的还是局部,没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因此教师的教学不是就此打住,马上进入下一个点的学习,而是应该及时地给与引导。

  教师此时可以这样导:“是呀,课文写了珍珠鸟的小、可爱等,那除了写珍珠鸟,还写了谁呢?

  生:还写了作者“我”。

  师:那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呢?你能将两者联系起来说一说吗?

  生:写了珍珠鸟在我的精心照料和呵护下渐渐胆大,告诉我们……

  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珍珠鸟的?想想“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

  教师这样的引导,让学生懂得阅读一篇文章之后,能抓住主要人物,把人物之间发生的主要事情概括出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本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中显现出来,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就是这样的引导下逐渐形成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学语文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学会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教师们非常关注文章的结构,一般一堂课都是在理清了文章脉络之后进行精讲的。但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却渐渐淡化甚至丢失了这种整体上把握全文的意识。其实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从整体入手,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精读课文之后再回归整体的传统教学,依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精华,我们语文教师不应丢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2

  “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于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

  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我常常在思索着: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每节课上,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我都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我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我尊重学生们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文本对话”:在我的课堂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问话:“如果你是某某(课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2、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01-2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02-0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06-0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01-27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课堂教学反思07-10

语文《aoouiu》课堂教学反思03-20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11-3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15篇02-1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15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