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27 16:00:2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大数的认识和学习,怎样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认识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是这节课的着重研究内容,在设计教学时,我发现,并突出了以下几点:

  1、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0以内的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在本课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2、通过情境教学,进一步建立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这种联系,我先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第五次进行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且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大数,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主探索,解决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觉得自己有几个方面还不是讲得很到位,特别是有一道题目:把四个0和四个1组成一个只读一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只读二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一个零也不读的数。再讲解这道习题的时候,我以为基本上同学都能掌握,然而在后面的作业情况来看,还是有很多同学完成的不是很好。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2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千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数数、读写数的方法,以及知道怎么样分析一个千以内数组成的知识和经验,但一万、包括比一千大比一万小的数的概念其实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陌生的,所以在掌握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我反复钻研解读教材,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经历数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使学生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会读写万以内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3、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进一步理解十进制的计数方法。教学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数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教学以及体会相邻数位之间数为的十进制关系的教学。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实践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现反思如下:

  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以此作为认数的基础。由于比一千大的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上课之前,我先布置学生去找一些生活中见到的大数,上课时让学生汇报,并由此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激活学生生活中认数的感性经验,为学好本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2、新知学习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使体会数位的意义,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抽象思维离不开形象的支撑,在数的概念的`掌握中更需要实物做引导,所以在教学一万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数小方块,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一百一百、地数让学生复习千以内数各计数单位再次体会到十进制关系的变化。课件演示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用图示的方法板书千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十进制关系,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紧接着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猜测,一千一千的数,10个一千是多少?然后用数黄豆,数方块来验证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有10个一千。这是体验的最形象阶段,最后后利用计数器的半抽象性,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千一千地数,体会数的转换,这样也就很顺利地建立起了计数单位和数位概念。在接下去的数读写的教学中,不仅出示方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数出一共有几个方块,然后学生动手在计数器把数拨出来,再尝试读写这个数,充分体现了图、形、数的紧密结合,为学生形成数的概念、了解数的组成打下扎实的基础。数万以内的数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数字大了,特别进1之后满十的情况一直以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所以也有必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撑,在教学中我利用计数器,每当在关键的地方就让学生思考再加一颗珠,会有什么变化,接下去应该是一个什么数,为什么?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最后数为顺序表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3、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掌握知识。如数数大PK、同桌互相拨数读数写数、记录数据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学生理解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后,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读商场中电器的价钱,记录大自然中有趣的数据。这样学生即再次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增强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感悟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总之,本节课注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构建的过程,通过组织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紧张愉快中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3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亿以内数的认识》里的例题4。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以教材内容为依据,以课标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切入点,以活化教材、创新教法为重点,力求在教学中有效地落实“四基”、“四能”。上完本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本节课目标明确,层次清楚,环节紧凑

  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制定了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有层次地展开。在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里,我引导和组织学生经历了“导入————体验———发现———应用———延伸”这五个环节,顺利的让学生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迁移到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并形成结论。首先,由翻数字卡片的游戏入手简捷地复习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顺利地导入了对亿以内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研究。接着,给孩子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自主选择进行比较,初步体验和发现亿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第三个环节,通过小组探讨交流,用文字提炼出比较方法。第四个环节,让学生应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在应用中对该进行深化强化。最后一个环节,向课后延伸,培养学生数感。

  二、注重运用有效课堂评价

  众所周知,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及时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学会有效反思,以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乐于求知,积极向上。所以课堂上我注意及时、恰当的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以及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等进行评价,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看来,你是全班人气最高的孩子”;“你学习能力真强,能够把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迁移到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你做事真麻利呀,这么快就完成这几组练习题了”,“这都没难倒你,太牛了”等等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整节课都充满了成就感,从而能以最好的状态参与到课堂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中。

  三、教法设计重创新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本节课的教法设计上,我能注重课标理念在教学中的落实,在教法上体现了教学情境的创新设计、教学内容的活化创新、直观教学的创新运用、媒体整合的优化创新。在新课的导入上,注重了创境激趣,以旧引新,用翻数字卡片引出数的大小比较,从而回顾旧知,再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从而揭示课题进入新知学习;在新知教学环节,重视学生的观察发现,并以课件演示、比较迁移、发现规律等方法让学生建立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在练习应用环节,按照基本练习、综

  合练习、拓展延伸练习的层次落实“四基”、“四能”的教学目标努力达到以个性化设计追求教学创新的效果。

  当然,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其中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教育机智还需要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富有个性的见解,使课堂教学充满变数。此时,作为教师既不能熟视无睹、无动于衷,也不能敷衍了事。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这种时候应该机敏地应对,成就学生的精彩,成就课堂教学的亮点。但自己在这方面还有欠缺,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理论学习,注意经验积累,力争能巧妙地应对课堂上那些不期而至的课堂生成。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4

  《1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年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要使学生会准确地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一般就能数到100,但在实际数实物时却很容易发生错误,因为在实际数实物时涉及到他们在具体数物品时能力大高低以及有无好的数数品质。为了十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0的物品,掌握数的组成,培养良好的数数品质,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数量是100的物品。选取这么丰富的'材料,一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很贴近生活的,二是让学生在数完不同物品后可以交换不同的数数策略,使能力得到提升,三是直观地感受数学的组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数数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时,我事先为每个学生准备了数量为100的不同东西,但他们大多数数出来的结果却不是100,当时担心时间不够用,只是教育学生要仔细地数数就草草地结束了这部分的教学。在认真反思后,我在另一次教学时做了修改,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数不同的物品的方法是不同的,同一个人数不同的物品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为学生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或学具,这些丰富的学具本身就刺激了他们,我还增设了交换物品数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更具体的体验,有体验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检查别人数的过程中,学生们显得极为仔细,并且有自己的主见,会选择更好的方法来数数。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5

  万以内数的认识既是学习多位数读、写法的基础,也是学习万以内数算的基础,如果学生对万以内数的概念不清,读写数不熟练,将直接影响对万以内数的计算的理解和掌握。为了使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概念,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一、借助直观,加强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

  小学生数学概念、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都是借助操作活动,通过对感性材料的观察、比较、分析而获取的。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我借助直观,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例如,教学“万以内的数和万以内的数的顺序”,我结合计数器的演示,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先拨上一千,当数到九千时,要问学生:“九千后再添一个千是多少?该怎么拨?学生已知道百位有10个珠,10个百是一千,去掉百位上的10个珠,要向千位进1,依次类推数到九千时,学生就自然知道怎样拨珠。这样通过计数器的演示,有利于使学生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关系”,比较形象直观地建立数位的概念。

  又如,教学读写法时,先在计数器上拨上一个三位数,并说出这个数的组成,然后指导学生对着计数器的数位写出这个数。再在千位上拨上3,该怎样读与写?对照计数器上的数和下面的阿拉伯数字写成的数读出这个数。在教学完读写法后,引导学生小结并比较与三位数的读写的联系与区别。这样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利用已有经验,进行迁移学习,促进学生认知建构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对于与旧知识联系紧密的新知识,可以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导出来。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数,已经认识了“个、十、百”的数位名称、顺序、位值,也知道其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以类比促迁移”的教学策略,把新知识纳入旧知识,实现新知识的同化,以促进学生认知建构。结合计数器从一百数到一千告诉学生可用一、十、百、千这些计数单位来数数,并提问:“十个一是多少?”、“十个十是多少?”、“十个百是多少?”让学生弄清“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又如,教学“四位数的读法”例题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三位数的读法,可以让学生结合计数器,拨上一个数后,先说出它的组成,然后试着读数,对于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的数,末尾有一个或几个0的数,应该怎样读,可让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引导,最后启发学生总结读万以内数的法则。这样让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由此及彼地获得新知,既使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例,拓展认数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这是数学教学的新理念之一。教学“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我注意捕捉与本课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搜集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拉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认数活动。如在学生初步学会“一千一千地数”之后,让学生从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有利于丰富学生对百、千、万为单位的数的感知和体验,有利于发展学生。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6

  围绕《百分数的认识》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数学思考:通过质疑思考、比较分析,达到知识的内化。

  问题解决: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

  2.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经历探究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读写百分数。

  学习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

  学法指导:从生活实际入手,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考中发现,在具体应用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情景导入:上周刚刚结束的`运动会,学生深有体会,假如你就是教练你应该派谁去点球呢?出示表格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先推测一下派谁去?学生说:“刘悦”。那我们用数学方法通过计算说明推测是否合理,于是,学生用进球数占点球总数的几分之几,并通过通分来比较大小,让结果最大的去,咦!通过通分发现都是分母是100的分数,分母是100的分数还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引出课题百分数。

  设计三个活动

  活动一:百分数的读法:这方面让学生注意:其一百分之几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几,其二,写的时候读作不能出现数字。活动二:百分数的写法,注意先写分子再写分母百分号%,尤其分子是小数的百分数写法。活动三:百分数的意义,什么是百分数?它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通过做练习发现这方面对学生来说是难点,三道练习题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下课铃声响起学生刚好做完,草草讲完,就下课了。说收获这一环节就忽略了。

  反思

  第一,准备不充分,课件里发现把字打错了;

  第二,对学生的评价单一不够及时;

  第三,学生表现还行,虽说人少,说话声音小,但都在积极思考,认真完成练习。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7

  可以说,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很重要的认数教学的内容,这个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万以内的数、大数的认识)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100以内的数有着广泛的接触。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孩子们对于数100以内的数并不陌生。通常的孩子都能数到100,但是在数法上可能并不是很标准,很多孩子习惯了简单的口语式数数把几十几数成几几(如二十一数成二一等)。另外,拐弯处的数数也是一个难点,尤其在59 、69、79、89后面接着是几十,还是有不少孩子需要停顿一下想一想再数下去。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发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大部分学生掌握不错,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还会三个三个地数,顺着数倒着数基本没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数到几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该数几十,三个三个的倒着数基本不会。在比较大小方面,学生不仅会比较,更重要的是他们能说出比较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来的。

  教学中我用四种数数方式进行了数的`巩固:

  一是让学生集体从0数到100;

  二是分组数数,一二组用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数到100,三四组十个十个的方法数到100;

  三是分男女同学,女同学数100以内的双数,男同学数100以内的单数。

  这样,不但巩固了数的顺序,还加深了学生对单双数的概念和记忆。关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达到了要求,而且不仅能会算,还能与老师、同学和家长交流算法。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8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10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虽然有了一定的数数、读写数以及知道怎么样分析一个千以内数组成的知识和经验,但一万包括比一千大比一万小的数的概念其实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陌生的,所以在掌握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我反复钻研解读教材,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其中确立一万的数的概念,和数数中即将满整百整千整万的情况应该是教学的难点,因为平时学生在生活中对于接触一万这样大的数,机会不是很多,也没有需要去了解认识的必要,所以在本节课中为了突破这个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一些教学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发展学生的数感。比如:在引出万的概念时,我自己动手制作了课件,从一个一个的小方块到一条小方块,从十条小方块到一面小方块,从十面到一个大立体的方块,让学生逐渐理解感知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展现学生的思维方法,这也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十进制关系的变化,其实这也是体验的最形象阶段,然后我利用计数器的半抽象性,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数,体会数的转换,直至感知一万的'大小,这样也就很顺利地建立起了数位概念,让他们自己来排列数位顺序表就水到渠成。

  2、联系生活实例,拓展认数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这是数学教学的新理念之一。教师注意捕捉与本课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搜集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拉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认数活动。如在学生初步学会“一千一千地数”之后,让学生从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有利于丰富学生对百、千、万为单位的数的感知和体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3、小组合作有效性。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多数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轻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刻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小组合作学习留于形式,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而教学片断二真正体现了学生的合作需要,通过四人合作得到10个一百是一千,十个小组合作得到10个一千是一万,在课堂上真正发挥了作用。

  在本节课中,我还以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展示一幅南京长江大桥的画面,让学生了解想像大桥的长度,课中还让学生读一读老师收集的几个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如公路桥长,桥栏杆上的灯火数等,激起学生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热爱,体会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可以用万以内的大数表达事物和交流信息,不但培养了数感,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品尝求知的愉悦。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9

  本节课我采取了活动课形式进行教学,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感知100,感受到数量很多时如何数数。

  本节课全部是孩子自己动手操作,我引导孩子们:

  1、我说9,生:拿出9根小棒,说一说他表示什么?(举手回答)

  2、我说10,生:拿出10根小棒,你该怎么办?

  生1、捆起来,

  生2、看见这样一捆小棒,就知道是10.

  师:一捆小棒表示什么?

  一个十

  3、我说17,生:拿出17根小棒,他表示什么?(同桌互相说)

  1个十和7个一

  4、我说20,生:拿出20根小棒,现在你又该怎么办?他表示什么?(小组内互相说)

  两捆小棒,也就是2个十是20.

  5、我说28…

  …………

  我说89,生:拿出89根小棒(8捆小棒和9根小棒),他表示什么?(同桌互相说,然后汇报)

  8个十和9个一

  我说90,生:在刚才的基础上又拿了一根小棒,然后将这10根小棒捆起来和那8捆小棒合起来是9捆小棒。他表示。。。

  9个十是90.

  99,……

  我说100,生:在刚才的基础上又拿了一根小棒,然后将这10根小棒捆起来和那9捆小棒合起来是10捆小棒(一大捆)。他表示。。。

  10个十是100。

  从1开始让孩子感受100的含义,从而加深对百的理解。以及知道在数较多物体时,可以10个10个数。

  这节课我在让学生捆小棒时采用同桌比赛、男女生比赛,不仅比速度,而且比看谁反应快和理解能力。让孩子眼脑手口并有,边拿边说,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展。

  这节课孩子们非常高兴,下课了,我们班王子涵跑到我跟前说:“老师这节课非常有趣,我非常喜欢。”在一旁的蔡叶萱听到了说:“这节课像手工课一样,特有意思。”我说:“那我们以后经常上这样的课行吗?她们俩个高兴地说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们喜欢,他们才能学好,看来数学课的`形式不能单单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动手操作,学生看,不能再因害怕有学具而影响教学进程。应该把它还给课堂的主人——学生。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0

  我在教万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时,一开始通过千以内数认识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虽然有了一定的数数、读写数以及知道怎么样分析一个千以内数组成的知识和经验,但一万、包括比一千大比一万小的数的概念其实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还是陌生的,所以在掌握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我反复钻研解读教材,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会读写万以内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这些数的组成。2、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大数,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其中确立一万的数的概念,和数数中即将满整百整千整万的情况应该是教学的难点。

  一、借助直观,加强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

  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我借助直观,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例如,教学“万以内的数和万以内的数的顺序”,我结合计数器的演示,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先拨上一千,当数到九千时,要问学生:“九千后再添一个千是多少?该怎么拨?学生已知道百位有10个珠,10个百是一千,去掉百位上的10个珠,要向千位进1,依次类推数到九千时,学生就自然知道怎样拨珠。这样通过计数器的演示,有利于使学生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关系”,比较形象直观地建立数位的`概念。这样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利用已有经验,进行迁移学习,促进学生认知建构

  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数,已经认识了“个、十、百”的数位名称、顺序、位值,也知道其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以类比促迁移”的教学策略,把新知识纳入旧知识,实现新知识的同化,以促进学生认知建构。结合计数器从一百数到一千告诉学生可用一、十、百、千这些计数单位来数数,并提问:“十个一是多少?”、“十个十是多少?”、“十个百是多少?”让学生弄清“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又如,教学“四位数的读法”例题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三位数的读法,可以让学生结合计数器,拨上一个数后,先说出它的.组成,然后试着读数,对于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的数,末尾有一个或几个0的数,应该怎样读,可让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引导,最后启发学生总结读万以内数的法则。这样让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由此及彼地获得新知,既使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例,拓展认数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我注意捕捉与本课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搜集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拉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

  认数活动。如在学生初步学会“一千一千地数”之后,让学生从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有利于丰富学生对百、千、万为单位的数的感知和体验,有利于发展学生。

  不足之处:本节课较大地脱离教材,最好与教材联系紧密一些。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1

  现代数学教育重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社会的密切关系,重视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理解周围的世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好处,而不是把数变成枯燥的运算,冷冰冰的数字。教师要为学生带给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能比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资料。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做了这样的思考:

  一、选取贴近学生生活中的事例题材作为教学源泉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事例都与数学知识有联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透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超多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应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应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在执教《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百分数概念的引入(汇报课前搜集的超多内含百分数的素材让学生感知,例如:姚明的整个职业生涯,投篮命中率为82。6%)——概念的构成足球选手的问题中构成)——概念的强化(黄豆种子的发芽状况)——概念的运用,每一个题材的选取,我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带给了观察比较、探索研究、归纳总结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到了数学就在身边。

  二、关注学生知识的构成过程

  以往应试教育教学中,数学课的教学最简捷、最有效、最出成绩的教学方法就是直接告诉学生这种类型题就用这种方法做,如求平均数就是用总数除以份数。长此以往,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高分低能学生占大部分。因此新课程理念强调,重视知识的构成过程,不能只关注结果。我的《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教学资料无论是素材的选取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必要性。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学习百分数有有什么作用,百分数的好处是什么,而是透过小组学习,让学生感悟在生活中搜集到的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悟出一些百分数的意思,从而总结出百分数的好处,然后再解决应用到实际生活例子中。

  这节课超时了,精心设计的一些练习没有完成,回想一下,每次的课总是显得前松后紧的感觉,是自已设计一节课的资料太多呢,还是自已在处理某一环节时把握不好呢?还真是要再深思。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2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资料是百分数的好处,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和分数,个性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百分数在学生生活、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部份学生都直接或间接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用心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百分数的好处。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组织学生讨论足球运动员参加罚点球比赛,就应选什么样的队员去比较适宜,由于学生上学期已经学会计算可能性的大小,学生很熟练的算出了三名运动员罚中的可能性,在比一比谁的罚中次数占罚点球总次数最高的过程中引出了百分数,此时,学生已经隐约之中感悟到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是为了比较大小而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学生已初步感悟出百分数的含义,也初步感受了比较数据时使用百分数的好处。

  二、密切联系生活,理解百分数的好处

  百分数是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知识,学生虽未正式认识百分数,但对百分数却并非一无所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能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生活中的百分数”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介绍自我生活中见过的百分数,再出示一张调查记录单,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收集的百分数的好处,并让学生选取典型的例子汇报,让学生说说这个百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三、关注学生知识的构成过程

  新课程理念强调,重视知识的构成过程,不能只关注结果。我的《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教学资料无论是素材的选取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必要性。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学习百分数有有什么作用,百分数的好处是什么,而是透过小组学习,让学生感悟在生活中搜集到的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悟出一些百分数的意思,从而总结出百分数的好处,然后再解决应用到实际生活例子中。

  四、练习有层次、有拓展、有坡度

  在最后一个换节我设计了拓展联系,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基础上,透过想象,说一说你还想到了什么,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被打开了。例如上半年完成了任务的60%。学生想到了还有40%没有完成;上半年的进度很快,他们的效率很高;他们先紧后松。又如我国航天发射七次,都成功了。那里面没有百分数,学生说出了里面内含100%;我国的航天科技十分先进,我为我们国家感到自豪,对学生也进行了必须的思品教育。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3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学习。怎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设计教学,是本课着重研究的内容。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干老师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一、数形结合,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概念。

  在整节课中,干老师充分利用了小方块来帮助学生建立数的表象。通过让学生来估计小方块的数量,到具体地数出,10个一列(10个一是10),100个一片(10个十是100),1000个一个大正方体(10个一百是1000)。充分感知了个、十、百、千之间的关系,并有梯度性,为学生建立了形象的感性认识。之后,当干老师出示1片6列、3片5列2个的小正方体时,学生基本上都能马上看出这些数;接着出示一些具体的数,学生也能想象出这是怎样的一幅方块图。以上种种都归功于干老师之前为学生建立的方块图的表象。计数器的半抽象,直至最后数的概念的抽象概括,让学生经历从“数小方块”到“用计数器数”这个知识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十进制计数的原理,理解十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千”,在展现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数感。指导学生动手拨计数器上的珠子演示数,读数,进行多样性的练习,突破了拐弯数的难点。

  二、让学生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当干老师揭示了全校人数有980人后,向学生提问:往后数多少就到1000人了?一个学生上台在计数器上拨,拨到999后,学生碰到了困难,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和理解了更大的计数单位“千”以及“千位”的产生,同时又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总的来说,在这节课中,干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强化这节课的重点,突破这节课的难点。整节课贴近生活,比如让学生搜集1000以内的数,使学生感受1000以内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但个人感觉,在本节课中,干老师在教学拐弯数时,让学生说得不多,而且请学生上台拨计数器时,没有彻底放手让学生去拨,而是发现学生稍有不对,就把学生打断了,然后自己亲自去拨。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4

  数学学习是一个学生自己主动建构数学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与教学材料、教师等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新的数学知识、技能与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了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课中我创设了“数方块”这一情景,让学生去数有多少个?然后追问是怎样数的?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动口、动手等操作活动来勾起对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的旧知的回忆,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唤起对新知学习的欲望,“数100个方块到底有什么作用?”学习动机的正确把握是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我乘胜追击,同桌合作,将两人手中所有的方块计数卡合起来,再次数一数有多少块方块。学生的活动是:1个百、2个百、3个百。10个百地活动开了。有的说我手中的是5个百加上你手中的5个百就是10个百,这儿共有1000块通过合作,感受到1000就是通过一百一百地数,数出10个一百而得到的。而后,让学生一百一百地数,学生数,老师将一张张平面的有100个小方块的计数卡贴在黑板上,慢慢地,平面发生了变化,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从而再次感受到1000块方块就有这么多。课件出示:从1个小方格变成10个小方块,再10个10个地变成100个,再100个100个地成为了1000个。此时的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重点的落实到位,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

  “数”方块贯穿于整个概念学习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掌握了学习数的数学思考方法,初步建立数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让学生经历了1000数概念建立的过程,并切实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

  将1000数的概念的建立、数数及数的组成、读写法有机整合又是本课的一大特色。在认识计数单位“千”的`同时,借用计数器,随机介绍了数位、数位顺序,便于学生从总体上感知计数单位、数位、数位顺序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的认知不再是孤立的无序的,认识数位顺序的提前为下面的认读做好了铺垫,其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本课中,从概念的发生到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也是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体现,但课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在教学中间有零的数时没有更深的挖掘教材,课堂上的练习容量不大。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5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和分数,特别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这一内容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百分数在学生生活、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部分学生都直接或间接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组织学生讨论在一场投篮比赛中应该派哪位运动员出赛的问题,根据以往三名队员投篮成绩表,选哪名队员去比较合适,此时学生的兴趣很高。共设置了三个阶段问题,先是只给出投中的成绩,学生会产生谁投中的多就派谁去的误解,但是也有学生会发现不能以此为标准,还需要知道以后投篮总数,接着学生的认知又会出现认知冲突,失球最少的是不是就是投篮技术最好的。如果有学生发现问题就由学生表述,如果没有就有我举例说明。最后引发用分数表示投篮水平的认识,这时适时地加入分数的意义。在以后的每一个分数中都强调分数的意义。分数表示之后学生会发现需要通分进行比较,这时要强调通分后的分数的含义,引出百分数的概念,同时强调百分数在具体的情境中所表示的意义。由此为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打下基础。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本节课的.重点,因为百分数的读写比较简单,所以只是稍作说明,孩子们稍加练习就可以解决问题。学生已初步感悟出百分数的含义,也初步感受了比较数据时使用百分数的好处。

  二、密切联系生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是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知识,学生虽未正式认识百分数,但对百分数却并非一无所知。因此,我在上课之前请学生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知识对于个人的意义,对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生活中的百分数”这一环节,我设置了小组活动,学生们讨论手中的百分数并说明含义,然后汇报。这种一人一例的方法,与全班共同研究一个例题的方法相比,好就好在“迫使”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独立思考,都必须在不同的情境中回答相同的问题,既需要个人独立思考,也可以随时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或同伴请教。大量的实例有助于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百分数的概念和意义,体会它的作用和好处。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三、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

  以往应试教育教学中,数学课的教学最简捷、最有效、最出成绩的教学方法就是直接告诉学生这种类型题就用这种方法做,如求平均数就是用总数除以份数。长此以往,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高分低能学生占大部分。因此新课程理念强调,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能只关注结果。我的《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教学内容无论是素材的选取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必要性。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学习百分数有有什么作用,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而是通过小组学习,让学生感悟在生活中搜集到的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悟出一些百分数的意思,从而总结出百分数的意义,然后再解决应用到实际生活例子中。

  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一、情境导入较为生硬,语言组织欠佳,学生需要转弯,而不是自然而然地进入情景,应该收集学生更熟悉更喜欢的情景。

  二、个别环节的衔接不是很流畅,这体现了准备上的不充足,没有将每个细节包括每一句课堂语言落到实处。

  三、学生的情况预设不足,学生的思路是多种多这样的,但是我的第一环节少预设了学生可能出现的一种思路,为了课堂的正常运行,不得已打断了一个孩子的思路,尽管下课我和他单独进行了交流,但是仍感到很遗憾,孩子们才是课堂的主体,而在我的主导作用没有帮助他们发挥出自己思维空间。

  四、学生的课堂语言不是很规范,学生的汇报上存在表述不清的问题,体现出平时的训练不到位。

  五、时间的掌控仍然是一个问题,学生需要多少时间可以将每一个问题讨论到位,组与组之间的差别也是存在的,汇报需要多少时间,板演需要多少时间,都需要精准计算。

  总之,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更加的用心,做到学生想到的我先想到,课堂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准备好,争取将高效课堂,小组教学落实到位。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3-10

《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07-04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8-19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3-27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3-10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3-27

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02-22

《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03-01

《我们认识的数》的教学反思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