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 推荐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 推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 推荐1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使我校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12月13日至15日,我校进行了每年一度的课堂教学大比赛,在此次比赛中,我执教了科技工作者梅涛的说明文《生物入侵者》。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不但要注意培养学生能力,而且也要重视基础教学方针,结合本课特点,我为本堂课制定了几个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积累词语。
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时,由学生根据事例给“生物入侵者”定义入手,学生初读课文积累词语并了解文章大意,在具体分析文章内容时,注意体现教师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深入掌握说明文章的`写作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最后联系实际,请学生出谋划策提出可行性对策,在此环节,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并通过此环节,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环保意识。
授课后,我认为此堂课基本实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学生参与面较广,调动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气氛轻松、民主、主谐。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
在学习课文内容时,让学生把三、四自然段连读后再分析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会更好;由于时间较紧张,一些环节处理不够到位;分析说明顺序时,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特别是关于最后一个环节“出谋划策”,在课堂上时间紧张,我想充分利用好时间,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通过这次听课、评课,获益匪浅。我相信,只要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 推荐2
一、教材分析
文似看山不宜平。古今中外,无不如是。小说以其曲折多变的情节吸引读者;散文多以情感起伏的波澜引起共鸣。这两方面都没有长处的说明文,是否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呢?事实并非如此。它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科学的真知对读者的吸引力。它或是阐述某一现象的科学原理,或是阐述某一领域的新兴科学,内容丰富多彩,语言准确而富有情趣,体现出一致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说明文教学中,我们倘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努力强化科学真知的吸引力,积极诱导,扶植学生的这种愿望,必会让说明文课堂充满情趣,充满语文味。
《生物入侵者》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科普小品文。它以生动而幽默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一系列关于生物入侵者的知识,引领读者共同关注生态环境,提高全民的防范意识。由于八年级的学生接触说明文较少,在阅读方法上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指导。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侧重于以下几点:
1、学会从材料中筛选信息的方法。
2、赏析本文生动的说明语言。
二、教学设计与反思
首先,我把我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定位在“学会从材料中筛选信息的方法和赏析本文生动的说明语言”上,因为只有抓住了这两点,才是抓住了语文知识。课前我们的讨论其中就有一个方面是“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味”。其次,设计中还有“学会从材料中筛选信息的方法”。设计这个目标是因为在一些综合性学习课中,我的学生往往很会寻找资料,但是却不会对这些资料的有效性加以鉴别,也不会对这些资料整合归纳分类。虽然对资料收集的培养应该是在综合性学习中训练的,但是我觉得此课趣味性较强,而且学生也在课前收集了不少资料。
现在再来思考这两个目标设计,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在具体环节的设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备课中,还有的主要的一方面思考就是求“新”的问题。比如对“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方面”,学生掌握的情况已经比较好了,但是我还是设计了在此环节上的小组讨论,希望通过讨论增强活跃的气氛。
在导入方面,让学生抓住“外来”和“灾害”这两个特点。接着整体感知寻找围绕“生物入侵者”作者谈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接着进入课文,先探明什么是生物入侵者,探究“非自然途径”的意思;朗读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讨论探究有哪些说明方法;朗读生物入侵者入侵的途径,寻找当中的修辞手法和其表达作用,重点在一个新的.修辞——“仿拟”上。最后拓展探究,怎么对待生物入侵者,学生的搜集资料中有很多,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从“防”与“治”两个方面归纳资料。
最关键的问题出在具体环节的有效落实上。教学设计的重点是明确的,但是落实确是不够的。或许在这一点上有我自己意识的松懈,可能是觉得这一个单元都在说说明方法学生说得够多了,所以也懒得让学生认认真真地组织自己的语言,把说明方法的作用说清楚透彻。这其实应该是对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的大好机会。这里应该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甚至可以动笔写下自己所想表述的语言,而不是交由无意义的小组讨论。因为说明方法的作用学生也可以说是比较熟悉的了,他们缺少的也就是耐下性子去完成完整语言的组建。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首先要有定位准确的教学目标,要做到有的放矢,接下来是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然而最关键之处在于设计环节的有效性上,这要在对课本学情的充分了解下进行缜密思考。不过是否是好的教学设计还得要课堂的实践检验,课堂上对设计环节的有效落实才真正是考验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也是此次我对本课教学的最大认识。
此外,还有一些针对本课的几个问题的个人思考。
一、有关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和比喻的修辞。
讨论中,有老师指出学生对这两个概念很容易混淆,就从学生的回答中也可以看出,明明在说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但是学生却又说到了比喻。这一课既然是说明文,那么是否就干脆不要说修辞,或者这一课也有修辞的设计环节,那么干脆就不提说明方法?放在一起是不是越讲越混了,学生很容易糊涂。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自己的理解:越是容易混淆的问题就越要一起来说,放在一起才更容易比较它们的异同,比较出了异同遇到题目才不会慌张,才能抓对方向。同一个语句,就可以让学生说说如果论说明方法该如何答题,如果论修辞手法又改如何答题。课堂上有老师的引导所以不是很容易出错,然而真正考试中学生如果对这些相近的概念没有明确的分析能力的话还是会出错。
二、关于仿拟的修辞。
仿拟并不作为中考要考察的修辞,而课堂上把仿拟作为了本课修辞的一个小重点了,是否喧宾夺主。
其实我的课堂上我很喜欢这样一些小修辞,或者说是一些知识点上的小细节。这些东西或许不会考,但是却是很有趣的东西。学生平时自己也会仿一些古诗名句放在作文中,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就是仿拟。而它用得恰当却往往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 推荐3
关于“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通过第一环节的“删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缺少例子支撑的文段材料是如何单薄乏力,从而真正明白例子的重要性;接着趁热打铁,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既然缺少了例子不可以,那有了例子文章表达效果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学生合上书本,将文中的几个例子还原到缩略文相应位置,既考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掌握,更符合此阶段的思维发展:急切需要知道例子能带来哪些变化。从而从根本上认识到举例子的不可获取。既然课内例子学生已经掌握,那课外的例子能运用吗?应运而生了最后一个环节,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说明文中的例子并非任意为之,而必须挑选能够准确支撑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例子,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运用“比较法”和“增补删减法”对于深度学习“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还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初中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在对比中发现不同,才能享受到说明文的乐趣,将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方式方法。在增补删减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不同之处,这样知识点就是学生的习得,而非单纯的由教师授予,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得会更牢固,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且,这样的方法能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记忆力都处在最佳发挥状态。而且,通过“比较法”和“增补删减”法,学生对学习说明文有了兴趣和热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增强,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而且,在课堂进行过程中,这两种方法比较契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步骤,教育教学时机把握得敲到好处,能够使预设最大限度地生成。形成了一种良性氛围,有助于学生说明文学习瓶颈的突破。当然,说明文教学需要突破的点还有很多,并非只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这一项。同样的比如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顺序的判断、说明文的语言等要点的掌握渠道都急需改善,所以,今后将以专题的形式,各个突破,真正将说明文讲出语文味,让学生从心里爱上说明文,或最起码不再惧怕说明文。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 推荐4
《生物入侵者》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篇课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对于本文的教学,应以学生自读探究为主,教师指导学生自读,帮助他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文章的说明技巧,教师只做必要的点拨指导。
我结合本文课型和单元教学目标,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生物入侵的知识;
2、理清说明顺序;
3、体会文中说明方法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
2、在预习先学的基础上,明确说明顺序,讨论说明方法,品析说明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理清说明顺序;
2、把握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生物入侵这种现象。
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多单元阅读说明文的经验,对说明文有了一定了解和知识积累,大部分学生明了说明文学习的精髓,即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及说明文语言科学准确的特点。如何结合本文内容,准确的表述,灵活的应用,还需要教师课堂指导。此外,学习说明文比较枯燥乏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投入到本文的学习中来,适时激趣显得很重要。
我秉承我们学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我在先学环节即预习部分布置了三个问题:
1.梳理课文内容,勾画关键词句;
2.找出文中的说明方法,并批注其作用;
3.查找我国的生物入侵现象及其危害,按照入侵者、原产地、入侵地、危害这样的模式整理。
我力求通过本课的教学为学生打开一扇学习科普作品的窗。“知识之窗”“写作之窗”“语言之窗”“科学之窗”“环保之创”板块活动,教给学生学习科普作品的方法。我的具体教学环节是这样的:
(一)以“人类入侵”导入
引出生物入侵话题。
(二)先学展示,把握内容
1、学生报道课文内容。
2、梳理说明顺序。
3、分析说明方法。
(三)合作探究
赏析说明语言。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入侵者”?
2、拟一条关于生物入侵的环保标语。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学生的先学把握不到位,在报道课文内容时,学生的参与不积极,参与的只有个别学生,应该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先讨论交流课文内容,师生共同梳理了课文内容之后再进行报道,才能达到扎实掌握课文内容的效果。在梳理说明顺序时,应该先把之前梳理的课文内容提要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在调换顺序让学生思考,按照调换后的顺序介绍可不可以,学生会有更直观的`印象,对说明顺序就一目了然了。在赏析说明语言时,我换了一种较为新颖的方式,让学生当回小老师,就说明方法出题,自己在班内找学生回答,学生比较有新鲜感,参与踊跃。在赏析说明语言时,我做了两点提示,找出形象生动的语言,找出科学严谨的语言,学生有了明确的指向,积极讨论,发言很精彩,把课文中的知识点大都赏析到了。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展示的预习时查阅的生物入侵的例子,开拓了视野,最后的一个小练笔原来的预设是在课堂上当场完成,当堂展示,可惜在梳理内容环节占用时间过多,后面时间不够没能让学生当堂完成展示,留作了课后作业。
总之,这堂课公开课上完专家老师的点评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成长了许多,更让我明确了后期努力的方向,我将不断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名更优秀的语文老师。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 推荐5
本课在教学环节设计方面,思路还较为清晰,但在一些教学细节方面处理得还不够到位。主要表现为:
一、小组讨论不充分
在教学第一部分发现人类的遗传现象教学中,前4个小环节分别是:
(1)为走失得孩子找父母
(2)汇报
(3)提问:你是怎么帮他们找到父母的?
(4)学生说理由。在教学时,没有很好的利用小组讨论,而是让学生单个汇报,而且在汇报时直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导致学生说得不够全面,而且说得特征也不够具体。如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个小组找到的理由多,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指导学生把特征说得更具体些。
二、概念出示得不够自然顺畅,铺垫的不够。
在学生猜是谁的父母活动中,学生说明是按长相找到同学的父母的.,并大致说说同学哪些地方与他的父母像之后,就把遗传的概念出示了,有些仓促。长相只是人的特征的一方面。应该再让学生扩展到其他方面特征去说说自己与父母的相似之处,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什么是遗传,让学生明白不光只是长相会发生遗传,性格、血型、习性、肤色等方面都有可能发生遗传。
改正:在教第一个班级时,出现的教学问题,在后两个教学班做了及时的调整和改进,改进后,学生在课堂上汇报的相似特征更多更全面了,而且特征说的也更具体了。由于调动学生说出了自己除了长相以外与父母在其他特征方面的相似之处,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什么是遗传。教学实效性增强。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 推荐6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介绍了生物物种的迁移对人类造成危害,对其他物种以及物种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的事实,说明物种一旦离开它原有的生存坏境,在一个没有天敌的新的坏境里生存就会给生态坏境带来危害,他们就成了生物入侵者,从而把人类带入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本文采用逻辑顺序来介绍生物入侵者以及他们带来的危害,运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文章脉络清晰、条理清楚,同时又使用拟人手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有趣、活泼自然,增强了可读性。
本文为自读课文,指导学生自读本文,除了理清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外,还应该学习运用文中介绍的有关生物污染的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生态保护,了解当地自然风景的价值,积极抵抗外来生物的侵入。能使学生明白“关注生态坏境,就是关心人类自己”。
学习本文时,我主要是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如在学生读完课文后,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或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总结出来,一一出现在黑板上(从易到难的顺序)。然后进行分组讨论,组内先解决问题。讨论结束后,从前到后依次来解决。学生们的发言都很积极,且基本都能回答正确。只有到后来两个较难一点的问题:
1、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2、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大部分学生就不太理解了,这时我只稍稍点拨了一下,如1:问学生生物在没有人干预的情况下它的迁移是怎样的`?生回答说是缓慢的,空间跨度小。我又问学生生物在有人干预的时候是怎样的?生说空间跨度非常大,是我们无法想象到的。我又问学生在生物迁移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什么?学生异口同声的说是人为干预。此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在如2:我直接问学生生物如果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的话,会怎样?生说就会大量繁衍。我接着问大量繁衍的结果是?生说给当地带来极大地危害:破坏当地生物链的平衡状态;带来极大地经济损失。学生一下豁然开朗,第2个问题也轻松解决了。
因此,从本文的教学中,我学到了一些阅读教学提问的技巧:
一、那就是如果遇到较难理解和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不防试着把这个大的问题或难理解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问题或是一个一个的简单的问题,一个一个的去解决,最后便会轻轻松松的把这个大的或是很难的问题就彻底解决掉了。
二、有时候我们在学习课文时完全可以把它交给我们的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提出一些与本文相关的问题,也或是自己不懂的。先学生自己解决,不会的老师再去说。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此方法是我在本文教学过程中领悟到的,效果非常好。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摸索。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 推荐7
一、设计意图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说明文。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设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并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其科学的兴趣和精神。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我采取“初读课文,理清顺序”、“细读课文,掌握方法”、“精读课文,深入思考”三个步骤循序渐进,希望引领学生把握文本、钻研文本、吃透文本。
本节课我合理运用教学媒体,整合教学,在导入新课之后,我安排了一个环节,取名为“你认识我吗”?其中展示了文中提到的生物,请同学们认出来,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课堂气氛,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效果不错。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多次接触说明文,对说明文的特质有了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是告诉学生们,这节课我要教给你们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思索,这篇课文我可以学到什么。事实证明,大部分学生已经理解了说明文学习的精髓,即说明内容、方法和顺序。
考虑到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内容不易激起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本地视频新闻链接《铲除“一枝黄花”,当下正是时候》的导入和展示了实物“一枝黄花”。其目的就在于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让知识讲授变得更加鲜活直观,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参与性。
二、存在问题
1、学情掌握不足。学生在课堂中明显表现出对文本不够熟悉,对课文信息的搜寻概括能力较为薄弱。我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点,导致课堂被动。
2、 由于时间关系,课堂上容量很大,但无形中也产生了脚步匆匆地感觉,像体验反思部分,假如时间允许,同学们的讨论可以更充分些。
3、学生参与不足。本堂课学生参与情况实难让人满意,这其中有师生生疏的的因素、有学生紧张的原因,但很重要一点是我未能很好地调动组织学生、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课堂上,我虽也采取了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方法,希望能够发动学生参与进课堂。但在实施中,学生讨论小组的组织不力,各个学生的责任不明,导致讨论小组名不副实,班级学生依然各自为战,课堂之上缺少了思维火花的撞击。
4、课堂机智不足。囿于课堂教学经验的缺乏,也因为教学过程中的紧张情绪,我在本课的教学中缺少对突发情况的机智应对。在学生情况变化和课堂生成的情况下,我欠缺对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必要变化调整。我在教学语言上也比较生硬,少了临场的发挥,没有起到调动学生情绪、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
5、教学设计与学生的表现和理想相距仍有一段距离,自己期待的高潮和精彩往往难以出现,这说明教师自身应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
三、反思感想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现在想来,如果能对学情的把握更充分一些、与学生的应变更灵活一些、在课堂的教学更轻松机智一些,这一堂课我一定能够上得更加出色。教学的根本在于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在对文本的研读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创造力。
总之,联系《生物入侵者》这篇课文的教学,学生面对这篇课文只是一个文本,其意义是多样的,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的责职并不在于对教材、教参或某种观点的诠释,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到创新性学习,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情感体验出发去实现与文本的视角融合,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从而激发创新欲望。我真心地希望经过探究和剖析,发现不足,并在日后的教学中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 推荐8
事实上,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我把精心设计好的教案运用到课堂上之后,许多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上完整堂课,首先感觉时间比较紧张。课堂环节设计过多,重点难点不是很突出。焦点访谈小组合作耽误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的说明文知识环节显得较为仓促,草草结尾,布置作业环节也没有完整的呈现。课后我总结主要是教师的课堂把握能力还不够,对学生的实际能力也没有充分了解。
其次,课堂上我显得比较紧张。可能是对自己的不够自信,或者是对这节课学生的表现有不必要的担心,总之平时很少紧张的我这节课却没有放得开。由于紧张,出现了不少不该出现的.失误。有教学环节的遗漏:导入中原本有学生搜集的生物入侵者的资料展示,使和最后的拓展提示首尾呼应的一个环节,况且预习时的要求是寻找身边的生物入侵者,但是这个可以给学生展示机会的环节却漏掉了。出现的失误还有就是语言了:说明文的语言基本上是很规范的,教师在教的时候语言也更应该是规范严谨的,但我却出现了很多口误,想得是一回事,说出来的却是另一回事。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地生硬,也是语言没能表达好的表现。
再次,教学内容比较空,学生实际掌握的内容较少。本文最重要的能力目标(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处理较为草率,重点不突出。
通过这次的备课、开课、反思评价等教研活动,我发现了不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教学设计方面的,有教学细节方面的。可见,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还必须不断地去摸索、去改进教学方法,在失败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07-09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07-10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10-24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07-09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02-10
《生物入侵者》的教学反思05-15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03-29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02-10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12-22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_8则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