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旋转卡》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旋转卡》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旋转卡》教学反思1
本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可遵循游戏导入——观察分析——自主表现——游戏活动——交流评析的学习途径。通过一个情境的建立,创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其注意力集中起来并主动、迫切地参与学习活动。将制作、装饰表现于游戏活动作为教学主要内容,遵循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紧密联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体验自制玩具的独有乐趣。教学过程的安排,设立如下程序:
1、通过教师玩、学生看或师生一起玩旋转卡的互动方式创设情境,认识旋转卡,引入剪、贴、画的学习活 动。
2、通过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卡片两面的图案是相关联的,并掌握制作相关联画面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3、通过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卡片外形的形状变化和大致分类,了解到在简单外形的基础上可修剪出丰富的外形变化,帮助学生建立自己能做得更好的信念。
4、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制作步骤,自主制作旋转卡。教师随时观察学情并及时解决问题。
5、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可采取自己玩、和同学交换玩的方式,尽情享受自制玩具的乐趣。
6、开展赏析评议的教学活动,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制作经验和感受,也可请刚才一起玩的同学说说玩别人的玩具时的感受,教师最后加以总结。上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在创设情境时要防止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把在玩中学习作为一种积极的形式引入学习活动,否则课堂很容易失去控制。在观察和分析环节教师要处理好卡片的外形和图案之间的关系,可先设计外形再设计图案,也可先设计图案再根据图案设计外形。学生自主表现时,教师应尊重其个人选择,让学生自己探索制作的步骤和技能,根据自己的设想进行制作。游戏活动和交流评析两个环节可以相互交融,在学生一起玩自制玩具时就可渗透学生互评的意识。作业要求:选择有趣的合适的题材,设计一种简洁的卡片外形,用剪贴或绘制的方法制作一张旋转卡,和同学们一起玩一玩。
《旋转卡》教学反思2
新课标指出:课程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它要求教师以促进者的角色,把重点放在创造条件、引起和激励学生的探究和发现上。如何将自主、探究学习贯穿于我们的教学中,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教师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这就是我的教学要研讨的问题。
反思课堂教学实践,它有成功的一面,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这堂课在教学方法上已改革过去以“授”为主的教学形式,采取了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教学形式,给予了学生自我学习的'机会。在第一次观察旋转卡时,学生心里就会有一些对陌生事物好奇心的想法,那么就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既有利于师生之间对事物认识上的交流,也可顺势导入课题。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他当然有兴趣去寻求答案,因此这就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第二次观察时,学生就很容易地发现了旋转卡中的视觉暂停的现象和制作的一般方法与注意事项。这一步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旋转卡两面装饰内容的相关联非常重要,因此,充分让学生观察旋转卡是有必要的,这也有利于形成学生自我发现的成就感。在这两次观察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把范作“不小心”拉扯烂了,其实这也是我设计的一个“问题”,目的是为了学生自我发现问题源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这些学生也成功的完成了任务。我相信,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今后的学习应当是掌握了一种创新意识的学习方法,而不再会眼巴巴地看老师怎样手把手教他们学东西了。
其次,这堂课也深深让我感悟到:如何让课堂四十分钟充分发挥它的效益以及它的重要性。如果教师没有很好的分配教学时间,学生将不能在课堂中当堂消化教学内容并完成学习任务,那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而我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充分相信学生对装饰内容相关联的认识,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太长,使得后面制作的时间太短,造成学生未完成任务,也就相应地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再者,教师必须要有敏捷的教育智慧,及时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特异情况,让课堂更有创造性,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因此,如何让课堂四十分钟充分发挥它的效益,将是我们教学研讨的另一个课题。
然后,这堂课让我更明白一个道理:不成功不等于失败,不成功也不等于必须放弃。人必须要有这样一个信念,才能活得更精彩。
《旋转卡》教学反思3
一上课,我就拿出几个不同内容的旋转卡给同学们欣赏,并问“谁会玩这个玩具?”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我会!我会!!老师请我!!” 通过一个情境的建立,创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共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其注意力集中起来并主动、迫切地参与学习活动。我发现,这样的开门见山式的导入方式是很有效果的,接下来的一整节课里孩子们的注意力完全被这张小小的神奇的卡片吸引住了。
然后,我再通过让他们自行观察和分析,找到规律——卡片两面的图案是相关联的。并掌握制作相关联画面的几种途径和方法。这样一来,同学们就沉浸在设计制作“旋转卡”的内容上了。
最后,我看到同学们的作品完全没被书本上的内容框死,而是各有不同,争先恐后的创新。有的卡片是红白相间的十字架形,两面不同方向各装饰上一把宝剑,转动起来象一个皇室的徽章,这让其他的男同学们羡慕不已;有的一面的'左边画上母鸡,另一面右边画上鸡蛋,转动起来就是“母鸡下蛋”;有的一面的画上小朋友在拿水壶浇水,另一面画上一排漂亮的盆花,转动起来就是“女孩浇花”……都是孩子们生活中常看到的情景。
在这节课里,“能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制作旋转卡玩具,在游戏中感觉视觉暂停现象,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和成功感。”这一教学目标完成得较好,另外还遵循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紧密联系的原则,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体验自制玩具的独有乐趣。
【《旋转卡》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美术《旋转卡》教学反思08-16
旋转的教学反思04-14
旋转的教学反思06-08
旋转教学反思04-03
《旋转》教学反思04-04
《面的旋转》教学反思03-06
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08-31
《平移与旋转》教学反思10-13
《平移与旋转》教学反思05-16
《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