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计划

时间:2021-06-11 19:04:52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精选】语文教学计划集合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学计划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语文教学计划集合5篇

语文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列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本学期教学总目标和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本学期一年级教学总目标和要求: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学生基本情况简要分析

  一年级(2)班全班28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2人。学生在幼儿园就已经初步接触过汉语拼音,但不系统、不规范、发音不够准确。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幼儿园,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个别学生在幼儿时期就已经认识了许多汉字,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大部分学生能认少量汉字;个别学生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能正确书写。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个别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部分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对于5、6岁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掌握抽象的汉语拼音,显然是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力求做到汉语拼音的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汉语拼音。

  2、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低年级学生容易记住一些具体的、形象的、有颜色的材料,所以在识字的教学中,将加强形象化、直观性,引导学生去学。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加上丰富的意象,学生就能掌握所学的汉字。

  3、“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把阅读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再把课外阅读所得运用于课内,二者紧密结合,协调发展阅读能力。

  4、在教学中,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勤于质疑发问,在问题、求解答的过程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课文内容丰富,并有一定的悬念,可以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学生创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去说。

  五、进度

  一年级(2)班《语文》每星期8节。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广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二、教学内容。

  1、拼音。本册不再安排专门的拼音教学单元,但拼音教仍然是本册不可屏弃的重要教学内容,主要是识字、阅读、说话等实践活动中进行。

  2、识字。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本册识字分为两种形式安排,一是随课文识字,二是安排专门的识字单元。继续坚持多认少写,识写分开的原则。全册要求会认420个生字,会写240个生字。第1单元和第5单元是专门的识字单元。一是力求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顺应并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儿童学习和生活实际:二是注重继承我国识字教学的优秀传统:三是遵循母语规律和汉语言文字的独特规律。

  3、课文。本册共有课文29篇,另有识字课文6篇。课文按主题组成单元,每单元3—5篇课文,本册共有8个单元。各单元由单元导读、课文、语文百花园组成。三部分围绕同一主题,把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情感方法习惯态度融为一体,进行综合训练,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4、语文百花园。语文百花园每个单元一次,一般包括字词句拼音等方面的基础练习、读读背背、口语交际、(能说会道)、自主积累(我的采集本)、写话和综合性学习(语文大课堂)等。

  三、教学目标。

  1、在一年级上册基础上继续学习拼音,要求在读、写声母、韵母、音节方面比上学期更加熟练,会认大写字母,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240个会写字,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学习积累词语。能懂得课文的主要思想,学习体验课文的基本感情,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和文章。

  4、认识逗号、句号、问好和感叹号,能体验并读出不同的语气。

  5、能普通话与人交谈、交流,语言礼貌,态度大方。

  6、学习写话,能根据图画写话或自主写话,并能用上标点。

语文教学计划 篇2

  知识目标:了解寓言的一般特点。

  能力目标:感受故事主人公形象,感悟寓意。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寓言的喜爱,从故事中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其中一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

  (一)《狐狸和葡萄》。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来体味葡萄的诱人。

  2.一只狐狸看到了,谗得直流口水,他是怎样做的?能通过想象说具体吗?

  3.尽管狐狸想尽了各种办法,但还是白费劲。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4.狐狸是怎样说的呢?为什么这样说?

  (“这些葡萄是酸的,不好吃。”虚荣心强、爱面子、生怕别人笑话;自己无能为力,却又不敢承认,表里不一。)——即狐狸的形象

  5.读一读课文结束的话。想想这句话在故事中起什么作用?(揭示了道理,画龙点睛)

  6.理解寓意。

  (1)齐读第三自然段。(联系狐狸想吃葡萄的谗样儿,狐狸的言行,刚才分析的狐狸的形象。)体会寓意。

  (2)现实生活中你还想到了哪些类似的话语?

  (3)对于这些不良话语和心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

  (二)《牧童和狼》。

  1.集体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主人公是牧童,任务是在村边放羊。闲得无聊,大喊“狼来了”,拿村民们的“惊慌失措”取乐。)

  2.到底有没有狼?

  (理解反问句:哪里有什么狼!注意它的标点,说说为什么不用“?”而用“!”。)

  明明没有狼,孩子为什么说“狼来了”?

  (理解“惊慌失措”,给“措”选择合适的字意)

  3.你觉得牧童“好几次”大叫“狼来了”,是什么行为?

  (

  欺骗、撒谎、不诚实、不老实。)

  4.引读第二自然段,村民们好几次上当受骗后,会怎么想?怎样说?

  (村民们知道牧童在撒谎,不愿意再上当。)

  5.以后村民们再听到“慌忙大叫”后,会怎样想?怎样做呢?牧童的结果会是什么?

  6.小组之间讨论:牧童是一个怎样的人?

  7.集体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8.牧童说谎的结果是什么?

  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人和事吗?

  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那些说谎的人说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

  (三)《蝉和狐狸》。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圈套”本来指什么?在本则寓言中指什么?

  (使人上当受骗的、坏的、害人的计谋、计策,阴谋诡计。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他。)

  2.怎样骗的?

  (细读第二自然段。并画出突出表现狐狸会骗的词语。)

  朗读狐狸的话。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蝉?从哪里看出来的?他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不同的线画出最能说明上述问题的内容。拓展思维:想象蝉的思考过程。)

  4.对待狐狸这样的奸诈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5.理解寓意。

  (1)这则寓言中蝉聪明在哪里?(读“蝉和狐狸”的最后一自然段。)

  (2)小组之间交流:你想对寓言中的蝉说些什么?对那些中了“圈套”的“蝉”说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三、对比“狐狸和蝉”与“狐狸和乌鸦”的主人公形象。

  主要把握“乌鸦”爱听奉承话,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抵不住诱惑,失去戒心。而“蝉”善于思考,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存有戒心,识破了狐狸花言巧语的险恶用心。

  四、总结。

  读了三则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启发学生从文章结构和寓言寓意等方面谈收获。)

  五、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选读《伊索寓言集》。

  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狐狸:虚荣,表里不一

  《牧童和狼》牧童:不诚实,经常说谎,自食其果

  《狐狸和蝉》蝉:善于观察、思考,保持警觉,存有戒心

语文教学计划 篇3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堂村小学三(二)班共有学生41名,其中男生23名,女生18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有优等生,但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上学期期末考试20分以下的有3人。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听讲。

  多数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字词的轻重缓急,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和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优美,但是不能用自己的声音,有感情地表达出来。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他们喜欢学习语文,也喜欢阅读各种课外读物。乐于背诵古诗词、谚语、名人名言、对联,并收集课内外书籍中的优美词语、句段。他们喜欢用自己的语言把亲身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爱与恨。但也有少数学生说话意思含糊不清,不大方,对写话有为难情绪,本学期要努力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特别喜欢老师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他们对各类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如喜欢看电视新闻、体育、文艺等节目,并能进行交流。

  他们天真、活泼,富有童真童趣。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较好,懂得今天的学习与将来自己的成长有着直接关系。多数学生能自觉地做到课前预习、查阅资料,课后复习,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学以致用,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在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运用好语文书上的材料,对学生进行美感训练,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因此,他们对美的事物的鉴别和评价能力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篇。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三、学习目标

  (一)识字、写字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激发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3、学会300个生字,认识200个生字。

  4、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5、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正楷字帖。

  6、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二)阅读

  1、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对习作有兴趣。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完成课内习作8次。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措施

  1、走进新课程,更新教学观念。

  认真学习“课改”有关理论,扮演好新课标中的新角色,把握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法,尽快完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能力。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能力,以求探索出作文教学的方法,总结经验。努力使自己成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研究者。

  2、认真钻研,科学使用教材。

  按照课程的理念,努力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学生发展年龄和现有水平可以接受的、实际上可以运作的课程,缩小形式课于实质性课程间的差距。依据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对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练习都坚持做到先独立备课,自主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解决自己的疑问,优化设计方案,使之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善于与学生互动、交往和交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和交流的机会,指导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地创新和实践,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4、加强朗读训练,在读中求感悟。

  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教学过程中,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并使朗读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总之,坚持多读少讲。对于教材中精彩的语段,重难点集中的语段,让生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的处理,领悟其中的情感,悟出其中的内涵,把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通过朗读表现得淋漓尽致。

  5、注重祖国语言的积累运用。

  对描写精彩的语段,采用读议结合,以读促悟,以悟导读的方法;对重点、难点集中的语段,采用迂回、穿插等突破方法,把理解的高度降下来,省下时间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从而更有效地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6、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现在,教材把课文学习和语文实践都纳入了语文教学之中。的确,课内外的联系,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让语文学习的天地更为广阔,有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均衡发展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故事会、举行朗读比赛、表演课本剧等。尤其是表演课本剧,不仅会感悟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剧中情节,而且会带动大家对课文的进一步思考、理解。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报,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丰富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生学习的方法。

  7、合理使用电教设备、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图书馆和教学网络等信息渠道,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让我们的语文增强时代气息,汲取大千世界的滋养,汲取古今中外多元化的精华。利用多媒体等教具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把知识由难变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进行学习,尽量使用好学校已有的CAI课件。

  8、尊重学生,关爱差生。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切忌一刀切,力求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大发展,特别是要给后进生多些关心和帮助,全身心地爱护他们,用饱满深情的慧眼让他们抬起头,只要他们在尽力学习,即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拖了全班的后退,也不能歧视他们,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过得快快乐乐,身心都能健康发展。抓好家庭教育工作,自觉加强和家长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挑战的能力。注意与各科教学的密切配合,力求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新世纪祖国所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9、充分发挥课程的美育功能,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在语文教材里,蕴涵着许多美的因素,如:理想远大、境界崇高的人格美,语言如乐、结构如画的行文美;多姿多彩的自然美等。教学中,充分挖掘各种美的因素,对学生施以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做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五、教学进度:

  (略)

语文教学计划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茫、桨”等几个生字,理解“留恋”等词语的意思,能用“陆续”等词语说话。

  2、分辨课文中写作者联想和见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会最后三个自然段。

  4、体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分辨文中描写作者联想和见闻的句子。

  【教学难点】

  体会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茫、桨”等几个生字,理解“留恋”等词语的意思。

  2、在合作学习、读读议议等过程中体会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鸟的自由和快乐,并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重点句。

  3、能在情境中发挥想象写几句话。

  4、感受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

  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树与鸟,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和谐美,产生生态保护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说“天堂”

  1、“天堂”──同学们听说过这个词语吗?说说你对天堂的认识。

  2、“鸟的天堂”──是的,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幸福的、美好的地方,那么,你怎么理解鸟的天堂?

  (让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无忧无虑生活的,快乐幸福生活的地方。)

  3、过渡:

  是的,能让鸟儿自由生活、无忧无虑的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走进《鸟的天堂》,去看一看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二、看“天堂”

  1、放声读一读课文,要求:

  ⑴ 读通读顺课文,难读的生字词语可以多读几次,不懂的词语可以请教身旁的同学。

  ⑵ 思考:

  你跟着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2、交流:

  第一次:

  黄昏──大榕树。

  第二次:

  清晨──鸟儿。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树、鸟。)

  3、两次去看鸟的天堂,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请问你对哪一次看到的印象更深刻一些?对树的印象更为深刻的举手,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到了树 ?(5~9自然段。)鸟呢?哪些自然段写到了鸟?(12~13自然段。)

  请你再去读读课文,你看到的是一棵怎样的树和一群怎样的鸟?喜欢树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树,喜欢鸟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鸟?

  4、交流:

  ⑴ 树:

  读一读黑板上的词语,先从个性化的词语入手,你为什么想到这个词语?你认为可以用什么词语去概括。齐读,说说板上的词语可以分成两种类似的,怎么分?

  ① 树的大:

  句子:

  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地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斜躺在水面上一样。

  A、数不清、树枝像大树──树木的大。

  B、是的,这是一棵有着500年历史的榕树。猜一猜,这棵树有多大?

  C、教师简介,高15米,整棵树占地面积18亩,约1万平方米,相当于1个学校。

  D、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读一读,用朗读来展示榕树的大。

  ② 树的茂盛:

  句子一: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A、圈出“堆”,你认为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压、叠、盖……),读读原句,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堆?

  (重重地堆着,厚厚地堆着,堆得──严严实实、不留一点缝隙。)

  B、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绿叶的多。

  C、过渡:

  绿叶浓密让我们体会到了榕树的茂盛,你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树的茂盛呢?

  句子二: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A、明亮、闪耀──颜色很绿,绿得发亮,绿得使人耀眼。

  B、绿是生命的颜色,看着这样的绿色,作者觉得似乎……你怎么理解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

  C、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嫩叶的缓缓生长,这一切都让作者浮想连翩,就让我们也来体会体会这令人心醉的绿,体会体会这旺盛的生命力吧,齐读。

  D、过渡:

  来,拿起我们的书,我们就是这充满生机的榕树,尽情展示我们的生命力吧,齐读两段话。这样茂盛的,充满生机的榕树,你们看过吗?作者呢?看着这棵榕树,难怪作者从心底里发出深深的赞叹,引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南国的树是美丽的,那么南国的鸟呢?又是怎样的呢?谁来说说你看到的鸟儿是怎样的?

  ⑵ 鸟:

  ① 多:

  句子一:

  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A、到处……鸟儿很多。你知道这儿有多少鸟吗?猜一猜,整整有数万只鸟,有几十种鸟呢。

  B、谁来读一读,读出鸟的多来。

  句子二:

  我注意地看着,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看漏了那只,看见了那只,第三只又飞走了。

  A、应接不暇──鸟很多。

  B、感情朗读。

  ② 幸福快乐:

  想看看这群鸟儿吗?播放录像,说说除了鸟儿多,你还觉得鸟儿在这生活得怎么样?

  过渡:是的,鸟儿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是无忧无虑的,让我们再来读读书,体会体会鸟儿的自由与幸福吧!齐读。

  5、咱们都谈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鸟和树,我想请研究鸟儿的同学你再去读读树的句子,请研究树的同学再去读读鸟儿,如果鸟儿有情,它会对树怎么说,如果树有灵性,又会对鸟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写一写。

  (交流。)

  6、是的,鸟儿与树是相依相偎,互不分离的。当看完树和鸟,你心里又想说些什么呢?

  交流:鸟儿真美丽,树真茂盛,你还会称赞什么呢?读一读第九自然段,你会有什么启发?

  三、赞“天堂”

  你们是这样称赞天堂的,那作者又是怎样赞天堂的呢?

  1、齐读最后一段。

  2、出示: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谁来说说这里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3、结课:

  读巴金的话。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富有人文的经典文章,作者巴金通过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赞美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我认为有这样几个优点:

  1、主题突出、课堂向心力强:

  课堂教学中的一切环节不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它们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有着共同的教学目标和达成的方向。课堂教学中,我始终以课前预设的“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主题为中心,尽量使课堂中安排的一切教学环节都为这一主题服务,比如导入部分的看漫画说话、教学的主体部分中的分角色研读、课尾的写话延伸等,都能较好地体现这一课堂预设。由于课堂环节的向心力比较强的缘故,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也还是比较可喜的。

  2、注重学情,体现自主意识: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是新课标的突出理念之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只有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指导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所需要的。本节课中,我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然后将自己的体会用一两个词语展示出来,然后组织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概括、整理、分析,这一环节尽管细小,对于一堂课来说,是非常短暂的,但却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能做到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组织教学,课堂上,我们可喜地看到学生是那样积极地上台,又是那样充满自信地写下词语,那一刻,我体会到,这不仅仅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过程。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遗憾,有的是一时的反映迟钝,而有的却是自身对于教材研究的肤浅造成的,反思以后,觉得自己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进一步吃透教材: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凭借,同时也是指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方式。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自身是不是吃透教材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本节课中,在分析树这一环节时,我个人的理解是树很茂盛,也很大。因而在引导学生时,我本人也一直是预设着要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这两个方面,我希望学生能够非常如愿地先体会树的大,接着体会树的茂盛,然而当学生一开始就讲树的茂盛时,我一下子“蒙”了,于是又引导学生先说树的大。其实,学生的茂盛比我原先的概括要好,树木的大不也说明了它的茂盛?为什么一定要将可以结合的特点分开来说呢?要求学生一定要分开说,这仅仅是因为教师之前的备课是这样安排的,代表的是我个人的阅读感受,而这样的感受竟然在课堂中轻易地否定了学生更好的,也是更为恰当的感受,作为教师,我是何等的惭愧。

  2、更为到位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我的教学理念,原先以为自己所设计的从学情出发的教学环节是非常富有代表性的,实际上在操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比如一个学生在写树时,出现了一个词语“翩翩起舞”,一个学生在写鸟时出现了“依*、亲密”的词语,尽管在教学时我已经提问他们为什么想到写这个词语,学生的发言很精彩,他们说,树叶在威风中随风摆动,似乎会舞蹈,鸟儿和树是互相依*的,亲密的在一起……学生的发言是那样的精彩,而我却只注重对他们一时的评价,忽视了将这些发言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有力资源,如果能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再将学生的感悟回归到这些词语,我想这样的处理才真正做到了以学情为中心。

  3、充分利用文本的能力还需要加强:

  文章是富有生命的,有生命的文章常常蕴涵着作者本身的感情色彩,引导学生去挖掘这些感情因素,进而与作者、与文本进行对话,这是阅读教学的本质所在。然而怎样引导,最主要的方式还是从文章的语言文字出发,带领学生老老实实地在语言的世界里走个来回。本节课中,引导学生体会树的茂盛和鸟的幸福快乐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对文本的研读并不是很深刻的,我个人也没有很好地意识到这一点,尽管学生最后能较好地说出符合文本的理解,但这样一来的理解更多的是来自多媒体、来自录像的效果,学生从文章语言中所感受到的实在是微乎其微。

  课堂教学实在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作为一名时时刻刻在参加各类学习的教师,真为自己的遗憾而脸红,由此在心里叮嘱自己:谦虚、谨慎、再求索!

语文教学计划 篇5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四年级第二学期是中年级关键的一个学期,学生即将进入小学高年级的学习,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级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文学习基本功,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四年级一班共有68名学生,大部分学生活泼可爱、好学上进,语文素养较好,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稳中有升。有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慌张,好动,作业拖拉。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已明显有所改变,但还需要常抓不懈。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学期的语文教学除了继续抓好常规教学以外,将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作为重点,继续以新课程理念为引导,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支撑点和出发点,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良好的课堂听讲习惯、读书的习惯、写作的习惯。另外,转化后进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有个别学生虽然有所进步,但还会出现反复,需要有耐心和信心。本学期教育教学的立足点将面向全体学生,从点滴抓起,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

  本册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在保持上册编写体系的基础上,本册在专题内容上又有了新的变化。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整合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比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

  根据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在本册八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的任务。在内容上,力求启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比如,第一单元,“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用诗一般的语言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单元整合不仅在课文内容上,还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活动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强专题内学习活动的整合,力求设计的各项活动贯通、严密。本册继续在每组课文后安排“词语盘点”,就本组课文所学生词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自查自测、复习巩固之用。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作文、日积月累、宽带网(安排在第一、四单元)、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等,围绕专题内容,各项活动一以贯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全面推进语文各项能力的训练。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新课程理念。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编排方式是:导语点出活动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篇课文后具体提出活动方式的建议;“语文园地”中凭借“口语交际”、“习作”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展示成果。随着学生主体活动能力的增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较之三年级,本册减去了“综合性学习提示”,在活动过程中,不再对学生作进一步提醒和促进。

  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

  “我的发现”是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在本册共安排8次。在内容安排上继续体现中年级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别是:认识排比句、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认识拟人句、了解双引号的作用、学习怎样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册精读课文一般安排三道题:第一题,引导朗读、背诵,重视语言的积累;第二题,侧重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三题,加强词句训练。有的课文后设计了选做题。为了加强自主学习意识,本册仍以学习伙伴的语言方式,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提问题、谈感受、讨论交流,以便让学生把自主学习化作经常的行动和习惯。本册在理解内容深度上、阅读方法的要求上,较前几册均有所提高。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活的活动成果。“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说“信”》《趣联巧对》,“成语故事”中的《鹏程万里》《手不释卷》,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丰富学习、拓展学习开辟了资源空间。

  三、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的总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精选】语文教学计划集合5篇】相关文章:

六上语文教学计划01-14

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5篇)02-14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范文03-15

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集合四篇02-02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集合15篇01-18

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集合六篇01-12

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集合6篇02-13

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集合15篇02-14

关于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集合六篇02-12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集合15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