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时间:2022-09-11 19:31:35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锦集10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锦集10篇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1

  一年级刚由幼儿园进入小学校园,在各方面小朋友们还不能适应学校的环境,面对学生如此情况我对本学期教学目标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十三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接下来是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二、教材特点

  1.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例如,在学习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练习设计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的特征,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沟通。

  2.科学性。

  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识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是出现频率最高、最常见的400个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形式有象形字、会意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严格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汉字的书写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写字与识字不同步,这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目的是尊重识字和写字的各自规律,识高频字、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字,写简单的字、笔画少的字。表面上看识字和写字是脱节的,实际上在写字时不但能够复习巩固前面认识的字,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功,打好写字的基础。

  3.时代性。

  教材内容丰富,具有时代感。如,计算机、超市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反映城市、农村生活以及科学常识的内容,在第一册教材中均有所体现。有表现家庭生活的《在家里》,表现课余生活的《操场上》,表现农村生活的《菜园里》,表现科学常识的《小松鼠找花生》。教材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品质。如,《自己去吧》教育独生子女不要过多依赖父母,要大胆实践;《平平搭积木》表现儿童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环保教育。上述内容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科学教学不仅是为儿童储备日后的现成知识,更应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技能的爱好和智慧才能。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儿童的探索动机,善于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探索情境,善于启迪诱导学生的集体研讨,集中集体的智慧,使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设答案。而科学实验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在教学中就必须坚持,才能真正体现科学课的目的。在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借助课程目标中的“活动建议”,在内容、形式、程序上,把目标融入其中,以科研指导教学,以探究为中心,指导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教学要求

  1、认真阅读《科学课程标准》,在实验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

  2、实验课做到开齐、上足、教好,更要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3、要及时整理实验使用后的器材,发现损坏及时记录。

  三、具体措施

  1、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搞好实验室安全与日常清洁卫生工作。

  2、加强科学教学的常规管理,促使教师上好实验课,在实验课上大力提倡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法,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加强请示汇报,及时向领导汇报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取得领导支持。

  4、加强现有人员的业务学习,注重自身的提高。明确科学课程的要求,重视科学的重要性,上好自然科学课。充分利用仪器设备,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和电教材料(如多媒体、光盘资料等),开足、开全实验课。

  5、鼓励教师自制教具,丰富教学材料,充实实验设施。

  四、实验安排表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53人。总体情况来看,女生的学习自觉性非常强,学习效率也很高,而男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多数男生在学习上都不甚认真,需要老师和家长随时提醒。总之,在学习习惯上,还需要花功夫来培养。在知识方面,大多数孩子能在基础部分掌握比较牢固,但在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方面,很多孩子只能运用工具书去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没有形成;在阅读方面,也有部分孩子练习题和短文根本就对不上号,不知道两者结合起来,边阅读边思考,造成了读不懂文章的现象,更不用说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了;在习作方面,有孩子写的东西,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缺乏可读性,美感差;有的孩子事无巨细,一一罗列,缺乏一个鲜明的中心。

  二、本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有28篇主体课文,安排了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7单元为开放单元。这些单元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相结合,围绕这些主题或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其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课文内涵丰富,文化含量加大,弹性内容增多,阅读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师生深入开掘。

  本册教材重视围绕课文和单元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强调习作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与日记结合,引导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学会表达。除在阅读教学和课后思考题中安排续写、仿写、补写等小练笔,引导学生积累、领悟、及时揣摩写法外,还在“语文天地”中设有专门的习作练习题――“笔下生花”,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使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实践能够与单元文化主题整合起来,使习作成为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机部分。本册教材在交际能力、交际质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体现在:①做重点发言人;②做讨论主持人;③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等;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对方意识,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正楷字;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3、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在交谈中认真倾听,能把握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5、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和社会,书面和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在趣味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仅要熟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要掌握单元和每篇课文及听说训练、习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可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可操作。

  2、加强阅读训练。认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读好一段话,继续开展每日一练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在课堂内也尽量减少繁琐、细碎的分析,多给学自主阅读、理解的机会。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教会学生学习。

  4、继续抓好作文训练,在完成作文草稿时,尽可能的采用面批,每周按时完成一篇作文,尽可能的做到保质保量。

  5、重视指导好课外阅读。每天早读抽一段时间作为读报时间,并指导学生摘录查好词佳句。继续开展每日一首古诗的默写和背诵活动。

  五、教学专题研究:激活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6)班共有学生46人,男生23人、女生23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

  1、在数与代数方面,包括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以及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和技能: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堂、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⑤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难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旋转。

  五、教学措施:

  (1)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2)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3)注意学生动手操作,凡是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在统计等内容里适当地让学生作一些初步的社会调查汇报展示实践结果。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的科学教学工作,这个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习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习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

  磁铁单元主要是整理对磁铁的认识;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学习制作指南针,加深对磁现象的认识。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确定了每一单元的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并围绕这些概念的建立组织教学活动,使活动的目的更加明确。

  教学活动更具有探究性和可操作性。

  使用了维恩图、网状图、气泡图、柱形图等图表,使学生在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将事实转化成证据方面增加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教学的评价。

  每个单元后设置了资料厍,向学生提供与单元学习有关的资料和拓展性活动,弥补了学生的经验不足,并提高了教科书的可读性。

  四、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科学探究

  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

  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做好教学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加强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优效。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数学教研教学工作将遵照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导处教学教研计划,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为重点,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校本教研,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树立全面、立体的教学质量观,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年级专题研究,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优异成绩向学生、家长、学校汇报。

  二、工作目标: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活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确保数学教学工作达标率85%以上,创优率25%以上。

  2、深入课堂教学研究,确保课堂教学学生知识巩固率90%以上,信息交流面85%以上。创办特色班级数学教学模式,塑造一批数学名师。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及生本实验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与兄弟学校教学的交流与协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4、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5、学校学生各项检测及期末考查及格率达60%以上,优生率高于20%,确保教学质量及各项竞赛名列前茅。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1、要继续加强、健全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制度,加强理论学习的指导,认真组织好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教育理念支撑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本学期要组织教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要根据教师不同需求,灵活采用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减负”精神,坚持杜绝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要求,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积极为推进素质教育创设宽松的环境与条件。

  3、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教改反思,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二) 常规工作“日常化”

  1、健全集体备课制度

  以备课组为单位,关注日常教学,重视课后聊天式的学习研讨,重点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时反思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定专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定地点。根据行事历的时间安排进行有专题的集体备课(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研究一些基本课型。)

  2、推行随堂听课制度

  发扬门户敞开,随堂听课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备课组内的相互听课、备课组与备课组之间的交叉听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中心组的听课等活动,共同研究真实的数学课堂,课后进行自评与他评,在互动的过程中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改变教师内在的一些观念。

  3、建立学习沙龙制度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这个变革时代,变化是永恒的。我们要在变化中找到乐趣。”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思想中形成思想。我见故我思,我思故我进!提倡老师积极参加公开课、说课、评析课等各类教科研活动,联系教学实践,分析概括教育现象,从而选择某个方面或环节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确立研究专题,力求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定期举行读书沙龙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初步了解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教师逐步用“基础教育”理论来指导实践;提供对话交流的平台,针对“基础教育”的学习进行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充分利用理论引领和共同体的信息交流,及时了解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动态,确定数学专题研究的方向。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基地学校的系列活动和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4、加强常规管理制度

  每月进行常规检查(包括教师的备课、反思、学生的作业。)主要由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每个学期举行期中、期末的质量检测,对考后情况进行质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下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教材内容的变化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基础达标体系,每个年级每学期确定一项单项小型竞赛。

  5、改革考核评价制度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考核评价上作进一步的调整,评价目标更加多元化,综合运用笔试与面试等方式,口算、笔算、操作等考核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渗透,以减轻期末考试时学生的压力。

  (三)切实研究、提高实效。

  1、本学期期初仍将参加区的三—六年级数学教师全员培训活动。其中重点抓好“新课标”五年级新教材教法研讨工作。积极参加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新教材教法研讨活动”。

  2、我校数学组要继续抓好校本教研。加强校本教研的内容、活动形式和价值的研究。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评课”为重点,认真观察并分析课堂教学的变化与发展情况,总结教改经验,发现存在问题,让校本教研走向真实有效之路。

  3、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参加区小学数学学科中心组的研讨活动,进一步明确活动目标,改善活动方式,提高活动的水平。

  4、将继续加强随堂课的调研与质量监控。加强对“常态课”的研究,思考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主要工作:

  结合学校计划,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充分发挥创造性,合理地利用教材,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切合生活实际和年龄特征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1、加强口算和估算,加强思维性训练。

  2、注意学生解题方法多元化。

  3、探索数学生活化的题型和途径。

  4、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和应用题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拓展的推理能力。

  5、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自觉性。

  (一)发挥教研职能,推进课程实施

  1、本学期,教研组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继续组织教师深入细致地学习《数学学科课程标准》和《走进新课程》等有关课程改革学习材料,并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其它学习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积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2、结合课改实践,组织“新课程人人谈”专题研讨活动,要求每位数学老师在活动中作有准备的发言。在此基础上,数学组将组织开展每个年级有专题的教学研究活动。

  3、全体数学教师要善于用新课程理念来审视和剖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对一些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分析”,一至五年段实验北师大版教材的教师更要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后继实验积累有价值的素材。

  (二)深入课堂研究、提高教学实效

  教学质量提高不是简单的时间堆砌,而是教学双方智慧的结晶。本学期教研组将协同教科室深入课堂进行一系列的教学研究活动。

  1、全面落实教学工作的“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2、充分发挥备课组的积极作用,坚持“案例式的集体备课”,加强组内听课和评课,使教学研究“日常化”、集体智慧最大化。本学期,各备课组要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开放式的教学系列研讨活动”,具体内容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践、评课研讨、案例分析。

  3、继续组织好“数学教研活动”。本学期,将开展专题定向研讨;确定教师赛教课,并集体备课;结合学习体会,进行课堂教学的评议;在评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4、配合教科室做好“教学科研”的考核、评价工作。

  五、日程安排

  九月份

  1、第一次集体备课。(星期二上午第三节)

  2、“新课标”五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3、召开全区教学法质量分析会。

  4、兴办区五年级数学新教材教法分析会。

  5、区教研中心下乡随堂听课调研。

  6、交流教研组工作计划。

  7、三、四、五、六年级数学尖子小组组建,并开展训练。

  8、区数学评优课报名准备工作。

  十月份

  1、继续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2、教学常规调研活动。

  3、本校数学课评选工作,推选教师参加区的评优课。

  4、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测试有关工作会议。

  5、省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与评价》展示。

  6、10月初校三年级学生口算比赛、四年级学生应用题比赛。

  7、组织区镇教研员参加全国教学观摩交流活动。

  8、区教研中心下乡随堂听课调研。

  9、开展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

  10、五、六年级月考。

  11、学校教学常规(作业)检查。

  十一月份

  1、开展课堂实验教学开放日活动。

  2、有关课题立项研究阶段性汇报。

  3、区四年级学生数学竞赛(初赛)。

  4、组织城区、中心学校优秀教师送教下乡活动。

  5、举办全区“新课程教学随笔与教学案例点评”评比活动。

  6、数学新课程标准课堂展示教学活动。

  7、组织教师参加市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8、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交流会。

  9、五、六年级数学月考。

  10、三、四年级月考。

  11、教学常规(备课教案)检查。

  十二月份

  1、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测度各学科辅导员会议。

  2、课题实验阶段性调研分析。

  3、学校四年级应用题比赛。(全级)

  4、区四年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三年级口算速算(决赛)。

  5、区教研中心下乡随堂听课调研。

  6、五、六年级模拟考试。

  7、教学常规(听课、培优扶差)检查。

  一月份:

  1、数学科组织期末复习研计会。

  2、究期末检测命题工作。

  3、学校三、四、五、六年级数学模拟考试。

  4、期末各年级教学水平检测及成绩统计工作。

  5、召开教研工作总结交流会。

  6、各校开展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模拟测试。

  7、各级组、各教师数学资料上交。

  8、期末质量检测与质量分析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7

  以建设数码校园为重点,积极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学习与研究,扎扎实实地搞好信息技术教学。

  一、按要求开齐上好信息技术课

  根据教育局电教站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三至六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排进课表每周二节,开足、开好。

  二、加强信息技术学科的师资培训

  1.要在信息技术教师中开展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活动,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我校信息技术教师整体素质与信息化水平。要通过电子化备课、课件制作、多媒体运用、网上下载等竞赛评比,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2.新学期我校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重点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以《走进新课改》为内容,学习课改精神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努力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探索开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新模式。通过学习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克服浮燥情绪,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学校的每周例会和中心教研组活动中要有计划地增加信息技术教学培训的内容,不断提高每一位教师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

  3.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制度,提高集备、教研的实效性。不断完善教研组的管理、评价、激励机制,提高教研的实效性,以科学的态度,潜心研究、探索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法与学法。每月的第一周为各年级组集体备课时间,由各年级组长组织实施,每次活动要摒弃以往那种你说我听、你说我记的教研模式,力求每一次交流都有新思路、新思想、新问题,依照“回顾——操作——反思——交流”的过程开展教研。要通过网络研讨、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多角度演示,让每一位教师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上、记得牢。

  4.探索网上教研活动新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优势,提高教研活动的层次和效率。并且通过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带动其它学科教师开展网上教研,推动我校的信息技术应用。

  三、扎实地上好信息技术课,严禁“放散牛”

  新学年的信息技术教学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新学期开始,信息技术教材要力求人手一册,努力做到信息技术课不仅要学技术,而且要促发展。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学生学习进行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发展特长,在使学生学会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抓好操作实践课的同时,狠抓教学质量,定期对学生的学习知识和掌握情况进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各单元小测试,学期期末集中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方法。

  做好学生上机考核工作,重点抓好各种竞赛活动。每学期末的上机考核由网络考代替单机考试,教师要明确网络考试的意义,网络教室管理员要积极配合这项工作,提前做好各项准备。确保网络考核成功。

  要成立信息技术课外兴趣小组,并做到“三定”:定学生、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内容,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借用外部力量,发挥其他学科教师的优势,努力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与水平,争取获得好成绩。

  四、信息技术教学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要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继续开展课题研究,除推出一批优秀的教学课例、课件外,重点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将学生引入到学生学的过程,如何改变学生学的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形成一些能体现课改新理念的教与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经典哦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备课,充分利用一些优秀的备课系 及资源库进行计算机备课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8

  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工作,使我校的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更好地促进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和实验操作能力,总结近年来的经验得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特拟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抓实常规工作和教研工作,积极探索正确、严谨的实验教学方法,并通过开展多层次的新课程理论学习,适时地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展以“问题—设计—行动—反思”为基本过程的实验教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专业的素养和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积极促进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并争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组织领导:

  组 长:李 鹏 副组长:李学权 组 员:科学任课教师

  三、工作措施:

  1、加大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学好小学科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往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形成了以单一文化课为主的形势,而科学的课程不为教师和学生重视。学校把新课改工作摆到学校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趁此契机,成立科学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实验经费的投入,以此促进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在学生中的宣传,在学生中形成正确的实验意识——实验是要求我们得出正确结论的同时,追求正确的实验过程。

  2、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学校组织教师集体进行实验教学的备课,同时组织外出参加科学教学培训,并及时传达培训精神。学习课程标准,使全体教师更系统地领悟新课改的内涵,更全面地把握住新课改的精神,更好地投入到日常教学中去。同时根据我校实际,科学老师是兼职的这一情况,对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开展好实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教师自身实验素养。通过教师实验操作规范示范和教师实验教学比武,强化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严谨性。

  3、做好实验室资料建设工作,完善实验室资料建设。完善实验室资料建设,使实验器材的去向和流动有凭可依,有据可寻。并且在此基础上,教师能根据平时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验器材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此做好记录。

  4、认真落实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学生上科学课的兴趣的关键所在,对于教材中规定的实验教学要开足,开好。认真对待学生的实验,规范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验操作。对于个别实验,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开展,或者由于实验时间过长,无法在课堂上正常完成的实验,能够利用课外、课余时间完成。监督学生完成教学中需要长期坚持的实验。

  5、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定时开展教研组活动。在本学年的教学工作工作中,教研组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组织开展。一、平时教学工作是否能够正常开展,如何调整实验教学工作;二、平时实验教学时,学生的哪些实验会出现和设计比较大的偏差的,自己课堂上是如何纠正,以及今后如何改进实验设计;三、学生对实验操作中主要存在的误区,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四、对实验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四、教学安排:

  三月份:开学前积极采购好各种实验器材和药品。各班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和工作措施。成立组织领导,督促认真落实。

  四月份:按照实验目录要教学要求开展好实验教学,完善各种资料。

  五月份:继续按要求开展好实验教学,组织好学生的一次实验竞赛。

  六月份:搞好实验教学,开展实验评比,做好科学实验期末复习。

  七月份:收集完善各种资料,迎接复习考试,做好期末总结。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德育:“先做人、后成才”

  教学:“轻负荷、高质量”

  组风:“开心、健康、紧张、具有责任感”

  班风:“让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在爱与被爱之中”

  一个树立:

  为小学其他年级的学生树立“六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的榜样作用”。

  二个提高:

  1提高班主任工作方法。

  2 提高学习效率,让孩子们在紧张而又愉快的生活中完成本学期的学习。

  三个杜绝:

  1 杜绝体罚、变向体罚、无故停学生的课。

  2 杜绝作业量过多,搞题海战术。

  3 杜绝重结果、轻过程的简单的育人方法。

  二、奋斗目标

  争创优秀年级组

  三、具体措施:

  (一)教育

  1 配合大队部做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从礼仪、卫生、集会纪律等方面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其他年级树立榜样作用

  2 注重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使每一个班都具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氛围。营造一个很有亲情的集体氛围,感受着爱和被爱。

  每月一次做好班主任之间的工作方法的交流,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采取更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受益于自己,更无愧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九月 集中进行各班主任经验介绍。

  十月 施真真讲“如何营造班级良好氛围”的一些体会。

  十一月 集中研讨“怎样才能带出一个优秀班集体、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

  十二月 自查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下一学期创造性的工作做一铺垫。

  3 配合学校大队部精心的为孩子们安排好本学期的几次活动。使孩子们健康、快乐的生活、学习。

  4 与家长保持良好的、定期的联系。让他们了解我们的工作,进而信服我们,才能做到家校统一。

  5 将我们的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心得与体会、一些优秀学生的事迹及时加以小结。每个月的月末,每班至少选出一份典型事例或写一篇班主任工作心得体。

  (二)教学

  1 配合教研组长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研究。更好的为六年级教学服务。

  2 提倡愉快教学。从兴趣出发,不强迫、压抑孩子。更不要搞过重的课业负担。

  做好同学科相互听课,并及时评课的工作。

  3 有计划、针对性的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10

  一、班级情况分析:

  1、本班共有学生30位,男生17位,女13生位。整体学习状况:由于三年级刚刚接触科学学科,因此要在开始的两个多星期,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还经常利用课前和课余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因为现在的科学学习与以往的常识学习有许多本质的区别,特别是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培养是以往忽略的,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有序地探究活动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比较匮乏,知道相关的科学知识较少。而且,学生以前的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比较少,怎样进行有效探究是迫切的问题。而且,科学小组的合作学习跟其它科目的合作学习也有许多区别,课堂中小组合作中学生还是很混乱,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参与,所以怎样引导全员参与与分工,也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强调的。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这四个单元组成。

  1.“植物”这个单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和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内外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搜集树叶的活动;让学生在对大树和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取关于叶的颜色、形状、大小、构成、叶脉、叶柄等多方面的知识。

  2.“动物”单元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3.“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对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从材料角度进行分类。总结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等材料的物理性质。

  4.“水和空气”单元学生能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器材(瓶子、脸盘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关于水的资料,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通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通过本册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有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具体措施

  1.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提高课程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2.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

  3.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四动”能力。同时选择学生乐于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多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益。

  4.注重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辅导后进生立足于课堂,并为他们多提供实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去动脑、去学习、去练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自己在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5.拓宽学生知识面,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利用时间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充实学生的课堂学习。增加学生亲历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真正地动手动脑学科学。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锦集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工作计划03-01

小学教学科研工作计划09-07

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工作计划01-21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1-12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08-25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2-12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6篇05-24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08-05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工作计划06-06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八篇06-04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锦集10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锦集10篇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1

  一年级刚由幼儿园进入小学校园,在各方面小朋友们还不能适应学校的环境,面对学生如此情况我对本学期教学目标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十三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接下来是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二、教材特点

  1.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例如,在学习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练习设计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的特征,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沟通。

  2.科学性。

  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识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是出现频率最高、最常见的400个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形式有象形字、会意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严格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汉字的书写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写字与识字不同步,这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目的是尊重识字和写字的各自规律,识高频字、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字,写简单的字、笔画少的字。表面上看识字和写字是脱节的,实际上在写字时不但能够复习巩固前面认识的字,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功,打好写字的基础。

  3.时代性。

  教材内容丰富,具有时代感。如,计算机、超市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反映城市、农村生活以及科学常识的内容,在第一册教材中均有所体现。有表现家庭生活的《在家里》,表现课余生活的《操场上》,表现农村生活的《菜园里》,表现科学常识的《小松鼠找花生》。教材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品质。如,《自己去吧》教育独生子女不要过多依赖父母,要大胆实践;《平平搭积木》表现儿童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环保教育。上述内容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科学教学不仅是为儿童储备日后的现成知识,更应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技能的爱好和智慧才能。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儿童的探索动机,善于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探索情境,善于启迪诱导学生的集体研讨,集中集体的智慧,使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设答案。而科学实验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在教学中就必须坚持,才能真正体现科学课的目的。在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借助课程目标中的“活动建议”,在内容、形式、程序上,把目标融入其中,以科研指导教学,以探究为中心,指导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教学要求

  1、认真阅读《科学课程标准》,在实验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

  2、实验课做到开齐、上足、教好,更要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3、要及时整理实验使用后的器材,发现损坏及时记录。

  三、具体措施

  1、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搞好实验室安全与日常清洁卫生工作。

  2、加强科学教学的常规管理,促使教师上好实验课,在实验课上大力提倡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法,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加强请示汇报,及时向领导汇报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取得领导支持。

  4、加强现有人员的业务学习,注重自身的提高。明确科学课程的要求,重视科学的重要性,上好自然科学课。充分利用仪器设备,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和电教材料(如多媒体、光盘资料等),开足、开全实验课。

  5、鼓励教师自制教具,丰富教学材料,充实实验设施。

  四、实验安排表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53人。总体情况来看,女生的学习自觉性非常强,学习效率也很高,而男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多数男生在学习上都不甚认真,需要老师和家长随时提醒。总之,在学习习惯上,还需要花功夫来培养。在知识方面,大多数孩子能在基础部分掌握比较牢固,但在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方面,很多孩子只能运用工具书去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没有形成;在阅读方面,也有部分孩子练习题和短文根本就对不上号,不知道两者结合起来,边阅读边思考,造成了读不懂文章的现象,更不用说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了;在习作方面,有孩子写的东西,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缺乏可读性,美感差;有的孩子事无巨细,一一罗列,缺乏一个鲜明的中心。

  二、本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有28篇主体课文,安排了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7单元为开放单元。这些单元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相结合,围绕这些主题或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其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课文内涵丰富,文化含量加大,弹性内容增多,阅读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师生深入开掘。

  本册教材重视围绕课文和单元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强调习作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与日记结合,引导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学会表达。除在阅读教学和课后思考题中安排续写、仿写、补写等小练笔,引导学生积累、领悟、及时揣摩写法外,还在“语文天地”中设有专门的习作练习题――“笔下生花”,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使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实践能够与单元文化主题整合起来,使习作成为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机部分。本册教材在交际能力、交际质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体现在:①做重点发言人;②做讨论主持人;③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等;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对方意识,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正楷字;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3、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在交谈中认真倾听,能把握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5、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和社会,书面和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在趣味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仅要熟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要掌握单元和每篇课文及听说训练、习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可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可操作。

  2、加强阅读训练。认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读好一段话,继续开展每日一练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在课堂内也尽量减少繁琐、细碎的分析,多给学自主阅读、理解的机会。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教会学生学习。

  4、继续抓好作文训练,在完成作文草稿时,尽可能的采用面批,每周按时完成一篇作文,尽可能的做到保质保量。

  5、重视指导好课外阅读。每天早读抽一段时间作为读报时间,并指导学生摘录查好词佳句。继续开展每日一首古诗的默写和背诵活动。

  五、教学专题研究:激活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6)班共有学生46人,男生23人、女生23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

  1、在数与代数方面,包括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以及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和技能: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堂、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⑤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难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旋转。

  五、教学措施:

  (1)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2)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3)注意学生动手操作,凡是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在统计等内容里适当地让学生作一些初步的社会调查汇报展示实践结果。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的科学教学工作,这个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习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习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

  磁铁单元主要是整理对磁铁的认识;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学习制作指南针,加深对磁现象的认识。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确定了每一单元的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并围绕这些概念的建立组织教学活动,使活动的目的更加明确。

  教学活动更具有探究性和可操作性。

  使用了维恩图、网状图、气泡图、柱形图等图表,使学生在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将事实转化成证据方面增加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教学的评价。

  每个单元后设置了资料厍,向学生提供与单元学习有关的资料和拓展性活动,弥补了学生的经验不足,并提高了教科书的可读性。

  四、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科学探究

  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

  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做好教学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加强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优效。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数学教研教学工作将遵照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导处教学教研计划,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为重点,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校本教研,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树立全面、立体的教学质量观,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年级专题研究,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优异成绩向学生、家长、学校汇报。

  二、工作目标: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活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确保数学教学工作达标率85%以上,创优率25%以上。

  2、深入课堂教学研究,确保课堂教学学生知识巩固率90%以上,信息交流面85%以上。创办特色班级数学教学模式,塑造一批数学名师。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及生本实验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与兄弟学校教学的交流与协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4、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5、学校学生各项检测及期末考查及格率达60%以上,优生率高于20%,确保教学质量及各项竞赛名列前茅。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1、要继续加强、健全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制度,加强理论学习的指导,认真组织好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教育理念支撑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本学期要组织教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要根据教师不同需求,灵活采用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减负”精神,坚持杜绝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要求,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积极为推进素质教育创设宽松的环境与条件。

  3、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教改反思,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二) 常规工作“日常化”

  1、健全集体备课制度

  以备课组为单位,关注日常教学,重视课后聊天式的学习研讨,重点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时反思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定专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定地点。根据行事历的时间安排进行有专题的集体备课(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研究一些基本课型。)

  2、推行随堂听课制度

  发扬门户敞开,随堂听课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备课组内的相互听课、备课组与备课组之间的交叉听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中心组的听课等活动,共同研究真实的数学课堂,课后进行自评与他评,在互动的过程中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改变教师内在的一些观念。

  3、建立学习沙龙制度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这个变革时代,变化是永恒的。我们要在变化中找到乐趣。”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思想中形成思想。我见故我思,我思故我进!提倡老师积极参加公开课、说课、评析课等各类教科研活动,联系教学实践,分析概括教育现象,从而选择某个方面或环节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确立研究专题,力求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定期举行读书沙龙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初步了解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教师逐步用“基础教育”理论来指导实践;提供对话交流的平台,针对“基础教育”的学习进行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充分利用理论引领和共同体的信息交流,及时了解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动态,确定数学专题研究的方向。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基地学校的系列活动和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4、加强常规管理制度

  每月进行常规检查(包括教师的备课、反思、学生的作业。)主要由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每个学期举行期中、期末的质量检测,对考后情况进行质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下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教材内容的变化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基础达标体系,每个年级每学期确定一项单项小型竞赛。

  5、改革考核评价制度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考核评价上作进一步的调整,评价目标更加多元化,综合运用笔试与面试等方式,口算、笔算、操作等考核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渗透,以减轻期末考试时学生的压力。

  (三)切实研究、提高实效。

  1、本学期期初仍将参加区的三—六年级数学教师全员培训活动。其中重点抓好“新课标”五年级新教材教法研讨工作。积极参加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新教材教法研讨活动”。

  2、我校数学组要继续抓好校本教研。加强校本教研的内容、活动形式和价值的研究。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评课”为重点,认真观察并分析课堂教学的变化与发展情况,总结教改经验,发现存在问题,让校本教研走向真实有效之路。

  3、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参加区小学数学学科中心组的研讨活动,进一步明确活动目标,改善活动方式,提高活动的水平。

  4、将继续加强随堂课的调研与质量监控。加强对“常态课”的研究,思考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主要工作:

  结合学校计划,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充分发挥创造性,合理地利用教材,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切合生活实际和年龄特征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1、加强口算和估算,加强思维性训练。

  2、注意学生解题方法多元化。

  3、探索数学生活化的题型和途径。

  4、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和应用题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拓展的推理能力。

  5、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自觉性。

  (一)发挥教研职能,推进课程实施

  1、本学期,教研组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继续组织教师深入细致地学习《数学学科课程标准》和《走进新课程》等有关课程改革学习材料,并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其它学习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积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2、结合课改实践,组织“新课程人人谈”专题研讨活动,要求每位数学老师在活动中作有准备的发言。在此基础上,数学组将组织开展每个年级有专题的教学研究活动。

  3、全体数学教师要善于用新课程理念来审视和剖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对一些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分析”,一至五年段实验北师大版教材的教师更要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后继实验积累有价值的素材。

  (二)深入课堂研究、提高教学实效

  教学质量提高不是简单的时间堆砌,而是教学双方智慧的结晶。本学期教研组将协同教科室深入课堂进行一系列的教学研究活动。

  1、全面落实教学工作的“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2、充分发挥备课组的积极作用,坚持“案例式的集体备课”,加强组内听课和评课,使教学研究“日常化”、集体智慧最大化。本学期,各备课组要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开放式的教学系列研讨活动”,具体内容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践、评课研讨、案例分析。

  3、继续组织好“数学教研活动”。本学期,将开展专题定向研讨;确定教师赛教课,并集体备课;结合学习体会,进行课堂教学的评议;在评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4、配合教科室做好“教学科研”的考核、评价工作。

  五、日程安排

  九月份

  1、第一次集体备课。(星期二上午第三节)

  2、“新课标”五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3、召开全区教学法质量分析会。

  4、兴办区五年级数学新教材教法分析会。

  5、区教研中心下乡随堂听课调研。

  6、交流教研组工作计划。

  7、三、四、五、六年级数学尖子小组组建,并开展训练。

  8、区数学评优课报名准备工作。

  十月份

  1、继续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2、教学常规调研活动。

  3、本校数学课评选工作,推选教师参加区的评优课。

  4、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测试有关工作会议。

  5、省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与评价》展示。

  6、10月初校三年级学生口算比赛、四年级学生应用题比赛。

  7、组织区镇教研员参加全国教学观摩交流活动。

  8、区教研中心下乡随堂听课调研。

  9、开展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

  10、五、六年级月考。

  11、学校教学常规(作业)检查。

  十一月份

  1、开展课堂实验教学开放日活动。

  2、有关课题立项研究阶段性汇报。

  3、区四年级学生数学竞赛(初赛)。

  4、组织城区、中心学校优秀教师送教下乡活动。

  5、举办全区“新课程教学随笔与教学案例点评”评比活动。

  6、数学新课程标准课堂展示教学活动。

  7、组织教师参加市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8、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交流会。

  9、五、六年级数学月考。

  10、三、四年级月考。

  11、教学常规(备课教案)检查。

  十二月份

  1、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测度各学科辅导员会议。

  2、课题实验阶段性调研分析。

  3、学校四年级应用题比赛。(全级)

  4、区四年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三年级口算速算(决赛)。

  5、区教研中心下乡随堂听课调研。

  6、五、六年级模拟考试。

  7、教学常规(听课、培优扶差)检查。

  一月份:

  1、数学科组织期末复习研计会。

  2、究期末检测命题工作。

  3、学校三、四、五、六年级数学模拟考试。

  4、期末各年级教学水平检测及成绩统计工作。

  5、召开教研工作总结交流会。

  6、各校开展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模拟测试。

  7、各级组、各教师数学资料上交。

  8、期末质量检测与质量分析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7

  以建设数码校园为重点,积极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学习与研究,扎扎实实地搞好信息技术教学。

  一、按要求开齐上好信息技术课

  根据教育局电教站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三至六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排进课表每周二节,开足、开好。

  二、加强信息技术学科的师资培训

  1.要在信息技术教师中开展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活动,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我校信息技术教师整体素质与信息化水平。要通过电子化备课、课件制作、多媒体运用、网上下载等竞赛评比,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2.新学期我校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重点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以《走进新课改》为内容,学习课改精神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努力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探索开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新模式。通过学习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克服浮燥情绪,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学校的每周例会和中心教研组活动中要有计划地增加信息技术教学培训的内容,不断提高每一位教师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

  3.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制度,提高集备、教研的实效性。不断完善教研组的管理、评价、激励机制,提高教研的实效性,以科学的态度,潜心研究、探索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法与学法。每月的第一周为各年级组集体备课时间,由各年级组长组织实施,每次活动要摒弃以往那种你说我听、你说我记的教研模式,力求每一次交流都有新思路、新思想、新问题,依照“回顾——操作——反思——交流”的过程开展教研。要通过网络研讨、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多角度演示,让每一位教师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上、记得牢。

  4.探索网上教研活动新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优势,提高教研活动的层次和效率。并且通过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带动其它学科教师开展网上教研,推动我校的信息技术应用。

  三、扎实地上好信息技术课,严禁“放散牛”

  新学年的信息技术教学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新学期开始,信息技术教材要力求人手一册,努力做到信息技术课不仅要学技术,而且要促发展。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学生学习进行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发展特长,在使学生学会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抓好操作实践课的同时,狠抓教学质量,定期对学生的学习知识和掌握情况进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各单元小测试,学期期末集中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方法。

  做好学生上机考核工作,重点抓好各种竞赛活动。每学期末的上机考核由网络考代替单机考试,教师要明确网络考试的意义,网络教室管理员要积极配合这项工作,提前做好各项准备。确保网络考核成功。

  要成立信息技术课外兴趣小组,并做到“三定”:定学生、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内容,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借用外部力量,发挥其他学科教师的优势,努力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与水平,争取获得好成绩。

  四、信息技术教学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要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继续开展课题研究,除推出一批优秀的教学课例、课件外,重点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将学生引入到学生学的过程,如何改变学生学的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形成一些能体现课改新理念的教与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经典哦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备课,充分利用一些优秀的备课系 及资源库进行计算机备课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8

  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工作,使我校的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更好地促进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和实验操作能力,总结近年来的经验得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特拟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抓实常规工作和教研工作,积极探索正确、严谨的实验教学方法,并通过开展多层次的新课程理论学习,适时地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展以“问题—设计—行动—反思”为基本过程的实验教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专业的素养和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积极促进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并争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组织领导:

  组 长:李 鹏 副组长:李学权 组 员:科学任课教师

  三、工作措施:

  1、加大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学好小学科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往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形成了以单一文化课为主的形势,而科学的课程不为教师和学生重视。学校把新课改工作摆到学校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趁此契机,成立科学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实验经费的投入,以此促进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在学生中的宣传,在学生中形成正确的实验意识——实验是要求我们得出正确结论的同时,追求正确的实验过程。

  2、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学校组织教师集体进行实验教学的备课,同时组织外出参加科学教学培训,并及时传达培训精神。学习课程标准,使全体教师更系统地领悟新课改的内涵,更全面地把握住新课改的精神,更好地投入到日常教学中去。同时根据我校实际,科学老师是兼职的这一情况,对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开展好实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教师自身实验素养。通过教师实验操作规范示范和教师实验教学比武,强化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严谨性。

  3、做好实验室资料建设工作,完善实验室资料建设。完善实验室资料建设,使实验器材的去向和流动有凭可依,有据可寻。并且在此基础上,教师能根据平时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验器材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此做好记录。

  4、认真落实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学生上科学课的兴趣的关键所在,对于教材中规定的实验教学要开足,开好。认真对待学生的实验,规范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验操作。对于个别实验,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开展,或者由于实验时间过长,无法在课堂上正常完成的实验,能够利用课外、课余时间完成。监督学生完成教学中需要长期坚持的实验。

  5、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定时开展教研组活动。在本学年的教学工作工作中,教研组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组织开展。一、平时教学工作是否能够正常开展,如何调整实验教学工作;二、平时实验教学时,学生的哪些实验会出现和设计比较大的偏差的,自己课堂上是如何纠正,以及今后如何改进实验设计;三、学生对实验操作中主要存在的误区,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四、对实验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四、教学安排:

  三月份:开学前积极采购好各种实验器材和药品。各班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和工作措施。成立组织领导,督促认真落实。

  四月份:按照实验目录要教学要求开展好实验教学,完善各种资料。

  五月份:继续按要求开展好实验教学,组织好学生的一次实验竞赛。

  六月份:搞好实验教学,开展实验评比,做好科学实验期末复习。

  七月份:收集完善各种资料,迎接复习考试,做好期末总结。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德育:“先做人、后成才”

  教学:“轻负荷、高质量”

  组风:“开心、健康、紧张、具有责任感”

  班风:“让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在爱与被爱之中”

  一个树立:

  为小学其他年级的学生树立“六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的榜样作用”。

  二个提高:

  1提高班主任工作方法。

  2 提高学习效率,让孩子们在紧张而又愉快的生活中完成本学期的学习。

  三个杜绝:

  1 杜绝体罚、变向体罚、无故停学生的课。

  2 杜绝作业量过多,搞题海战术。

  3 杜绝重结果、轻过程的简单的育人方法。

  二、奋斗目标

  争创优秀年级组

  三、具体措施:

  (一)教育

  1 配合大队部做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从礼仪、卫生、集会纪律等方面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其他年级树立榜样作用

  2 注重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使每一个班都具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氛围。营造一个很有亲情的集体氛围,感受着爱和被爱。

  每月一次做好班主任之间的工作方法的交流,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采取更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受益于自己,更无愧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九月 集中进行各班主任经验介绍。

  十月 施真真讲“如何营造班级良好氛围”的一些体会。

  十一月 集中研讨“怎样才能带出一个优秀班集体、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

  十二月 自查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下一学期创造性的工作做一铺垫。

  3 配合学校大队部精心的为孩子们安排好本学期的几次活动。使孩子们健康、快乐的生活、学习。

  4 与家长保持良好的、定期的联系。让他们了解我们的工作,进而信服我们,才能做到家校统一。

  5 将我们的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心得与体会、一些优秀学生的事迹及时加以小结。每个月的月末,每班至少选出一份典型事例或写一篇班主任工作心得体。

  (二)教学

  1 配合教研组长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研究。更好的为六年级教学服务。

  2 提倡愉快教学。从兴趣出发,不强迫、压抑孩子。更不要搞过重的课业负担。

  做好同学科相互听课,并及时评课的工作。

  3 有计划、针对性的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 篇10

  一、班级情况分析:

  1、本班共有学生30位,男生17位,女13生位。整体学习状况:由于三年级刚刚接触科学学科,因此要在开始的两个多星期,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还经常利用课前和课余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因为现在的科学学习与以往的常识学习有许多本质的区别,特别是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培养是以往忽略的,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有序地探究活动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比较匮乏,知道相关的科学知识较少。而且,学生以前的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比较少,怎样进行有效探究是迫切的问题。而且,科学小组的合作学习跟其它科目的合作学习也有许多区别,课堂中小组合作中学生还是很混乱,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参与,所以怎样引导全员参与与分工,也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强调的。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这四个单元组成。

  1.“植物”这个单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和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内外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搜集树叶的活动;让学生在对大树和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取关于叶的颜色、形状、大小、构成、叶脉、叶柄等多方面的知识。

  2.“动物”单元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3.“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对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从材料角度进行分类。总结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等材料的物理性质。

  4.“水和空气”单元学生能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器材(瓶子、脸盘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关于水的资料,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通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通过本册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有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具体措施

  1.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提高课程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2.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

  3.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四动”能力。同时选择学生乐于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多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益。

  4.注重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辅导后进生立足于课堂,并为他们多提供实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去动脑、去学习、去练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自己在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5.拓宽学生知识面,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利用时间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充实学生的课堂学习。增加学生亲历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真正地动手动脑学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