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固体的教学课件

时间:2021-03-29 13:38:45 教学课件 我要投稿

认识固体的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认识固体的教学课件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辨别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

  2、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描述出来。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的固体能混合,也能分离。混合前后固体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受小组合作的乐趣,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2、体验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组合作研究固体的性质。

  难点:多角度认识、描述固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醋、果汁、胶水等液体,石块、笔、文具盒等固体。

  学生分组研究材料:石头、木块、布、海绵、玻璃、铁锤、放大镜、醋、果汁、胶水、牙膏

  教学过程:

  一、复述回顾

  师:上课前,我们先以二人合作小组把下面内容复述一下。

  1、水是什么样的物体?石头是什么样的物体?

  2、把食盐和沙子放到水里有什么现象?

  3、把不同的物体放到水中,为什么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

  二、设问导读

  1、什么样的物体是固体?

  2、什么样的物体是液体?

  3、固体的共同性质是什么?

  4、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固体的混合体?

  5、固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有什么变化?

  三、认识固体的共同性质

  (一)、导入新课

  1、演示

  教师手上有两个鸡蛋(一生一熟),我把他们打碎,去掉蛋壳,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杯中,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生:我看到生鸡蛋是黄色的,会流动;熟鸡蛋是白色的,像一个球。

  生:我发现了生鸡蛋是液体,会流动;熟鸡蛋是固体。

  教师谈话:

  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去掉蛋壳的生鸡蛋是液体,煮熟的鸡蛋是固体,关于固体和液体你们都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生:我知道铅笔盒是固体,玻璃窗是固体。

  生:我知道木块是固体,钢笔也是固体,墨水、牛奶是液体。

  生:我还知道固体是有形状的,液体没有形状,会流动的。

  师:大家知道得真不少,关于固体和液体,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哪些物体是固体?哪些物体是液体?

  生:我想知道固体、液体有哪些特点?

  2、揭题

  同学们头脑中有这么多问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共同研究第四单元固体和液体,这一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课认识固体(板书课题)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教师有意创设的情景活动,从而引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接着让学生充分讲出自己知道的固体,把不同学生的个别认识变成全班学生共同的,但还是粗浅的整体认识,为较深入、全面地认识固体性质打下基础。

  (二)、给物体分类

  (1)出示演示桌上的物品(果汁、胶水、醋、木头、石块、文具盒、铁锤等)。

  教师谈话: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帮帮忙,看看讲台的物品,说说这些物品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并说明理由。

  (待学生观察思考后,指名学生上台分类)。

  生:我认为瓶子里的果汁、醋是液体,而瓶子是固体,因为果汁、醋是流动的,而瓶子不会流动。

  生:我认为铁锤、木头、石块是固体的,因为它们都有形状。

  (预估:孩子们可能认为液体都会流动,固体不会流动。)

  解决办法:刚才有同学说液体是会流动的,固体不会流动,你们看(演示):这里的水和沙子都能沿斜板流动,它们都是液体吗?这种说法是不是正确呢?如何验证?

  (学生动手验证并汇报)

  生:我们小组认为水摸在手里滑滑的,捏不住,水是液体。沙子摸在手上硬硬的,捏到一个个小颗粒。沙子是固体。

  师:老师也想了一个好办法来证明(演示):用杯子装满一杯水后,在加水时,多余的水都溢出来了;而杯子装满一杯沙子后,再加沙子,杯口形成了一个塔尖,这就证明斜板上的沙子虽会流动,但有一定形状,沙子是固体,水会流动,但没有形状,水是液体。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

  课堂是一个紧凑的空间,每个设计都要不露痕迹,每个活动都要给学生带来思考和触动。老师有意识地创设情景,让学生知道研究物体,除了直观观察外,还可以借助其他物质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此处的验证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交流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三)、探究固体的性质

  师: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固体,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研究固体的性质呢?

  生齐答:想。

  师:接下来老师将要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拿出大信封中的固体,看看各个小组能根据哪些标准给这些固体分类,最后我们再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分类方法最多。

  各组组长拿出大信封里的固体(石头、木块、布、海绵、玻璃、磁铁、白铁皮、橡皮、塑料泡沫等)。小组成员观察各种固体,用多种角度、多种方法给固体分类。

  1、汇报交流

  生:我们小组根据固体的轻重分类,海绵、布、橡皮、塑料泡沫比较轻,石头、玻璃、磁铁、白铁皮比较重;我们小组还根据颜色分类,把红颜色的布、橡皮放一类,蓝颜色的布、橡皮放一类;白颜色的石头、布、木块、橡皮放一类。

  生:我们小组根据透明成都分类,玻璃是透明的分一类,其他固体不透明份一类:我们小组还根据木头、塑料泡沫浮在水面上分一类,石头、铁钉、玻璃沉在水中分一类;我们小组还根据固体是否易碎分类,橡皮、牙签、玻璃易碎分类,其他固体不易打碎放一类。

  生:我们小组发现石头、铁钉,摸在手里很硬,布、海绵摸在手里软软的。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

  本着“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这里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多种角度和多种方法给固体分类,从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小结

  固体的共同性质是: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四、探究固体混合后的变化

  1.课件:出示1杯花生米,1杯小米。

  提问:花生米和小米属于固体吗?

  2.它们有什么不同?

  (颗粒大小、颜色、形状……不同)

  3.提问:将它们混合后还能倒满2杯吗?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操作。找到答案。

  (预估出现的问题:当材料不够一杯,点拨学生分别取半杯材料再混合,渗透对比实验的相同条件。强调取两杯同样多的米和豆子)

  (解决方法:取半杯材料科采用做记号的方法以便观察对比)

  4.发现混合后体积变小了。那么,重量会因为混合而变少吗?

  5.我们该怎么办?(先称---混合后---再称---比较)

  6.课件介绍天平的使用。

  7.教师演示称20克的花生、20克的小米,混合后称:40克。

  8发现混合前后重量不变。

  9小结:固体混合后重量不变,体积变小。(板书)

  五、自制筛子分离混合的物体

  1.由于做实验,我们将很多的花生米和小米混合在了一起,你有好的办法将他们分开吗?

  1.学生:一粒一粒捡。

  2.比较费时间,有更好的办法吗?

  3.用像纱窗一样有眼的材料分离。

  4.请利用带来的材料钉子自制筛子并分离。

  (预估出现的问题:制作的筛子网眼大小不同,分离小米和豆子的混合物有困难。)

  (解决方法:教师提供一些筛眼大小不同的筛子。)

  5.汇报活动的发现:

  筛眼的大小直接影响分离混合物的效果。

  六、总结,

  1.将颗粒大小不同的固体混合后重量不变,体积变小。可用筛子将小米和豆子的混合物分离开。

  七、巩固练习

  (一)填空

  1、像铅笔盒、石头等物体是()

  2、像水、酱油等物体是()

  3、固体有一定的(  )和(  )

  4、固体混合后,重量(  ),体积(  )

  5、用()可以把混合的豆子和沙子分离开。

  (二)判断

  1、固体都是硬的。()

  2、液体能流动,沙也能流动,所以沙是液体。()

  3、牙膏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

  4、鸡蛋是固体。()

  5、和好的面既是固体,又是液体。()

  6、固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都没有变化。()

  八、拓展

  1.小明不小心把绿豆、小麦、沙子和米混到一起,你有办法帮忙吗?

  (用网眼大小不同的筛子分离。)

  九、课外延伸

  1.小明不小心将铁钉洒落进木屑里,你有办法分开吗?

  2.下节课带来你的好办法与大家共享。

  十、反思

  1、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课堂教学不仅注重最后的结果,还应该注重学生获得结果的过程,强调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自己得出结论,以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本节课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和观察,找出固体的特点,由此了解了固体的性质,我做到了最大限度的“放手”。事实证明,学生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通过这一点我认识到,在科学课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我们会发现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可以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2、面向全体,注重差异,渗透科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由学生熟悉的材料入手,提出问题,切入主题,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一连串的问题及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中,在学生动手实验,动脑思维以及表达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获得个性发展的时间或空间。

  3、在学生对牙膏这种物体分不清是固体和液体时,我及时用和面的方法让其明白它是一种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把问题简单化,学生接收功效很不错,还能举出生活中一些相似的物体,真正到达了学而用之。

  4、在每一个试验前,都让学生计划试验的步骤和目标,从而使试验有条不紊的进行,让学生养成做事前先思考的习惯。

  5、学生个别出现问题、错误的细节之处没能及时指出纠正。

  十一、板书设计

  认识固体

  共同性质: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固体混合后,重量不变,体积变化。

【认识固体的教学课件】相关文章:

认识固体教学反思04-07

角的认识教学课件11-16

小学课件《7的认识》教学设计02-24

小学课件《认识钟表》教学设计02-23

认识年月日教学课件01-28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课件参考02-23

小学课件《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02-23

认识钟表课件设计05-08

幼儿园教学活动课件:《认识姓名》04-04

认识动物活动课件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