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教学课件
学情简析
这篇课文虽然属于略读课文,但是内涵丰富。情节简单,对话较多。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同时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与同学合作交流。
教材简析
课文改编自阿拉伯的一个民间故事,故事中提到了了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但是他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准确判断出骆驼的特征,指点商人找回了骆驼。
课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进行叙述,起因、经过、结果十分清楚。在叙述中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文章开头并不急于讲明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特点的,而是讲老人十分详尽地描述骆驼的特征,激起读者往下读的欲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养成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目标预设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么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养成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读实践,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标语)。对于提供给学生独立阅读的略读课文,更要体现这一特点,放手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流程
一、设疑导入,提示导学
1.设疑导入。同学们,在离我们很遥远的亚洲西部,有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国家,那就是阿拉伯,阿拉伯人和中国人一样,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阿拉伯商人有很灵活的经商头脑,早在一千年以前,他们就骑着骆驼,冒着风沙,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来到我们中国贩卖毛毯、宝石和香料,然后把金银和茶叶运回祖国。他们运送着沉甸甸的货物,在炎热干旱的沙漠中一次又一次地穿行,靠的就是一种能吃苦耐劳的动物——骆驼。
(课件演示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
有一次,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这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板书课题:16*找骆驼)
齐读课题。
2、提示导学。读了课题,你有什么发现?(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谁知道略读课文该怎么学?(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学生自读“阅读提示”。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一说:(课件演示老人推理动画。)
谁能用“因为......所以......”或“之所以......是因为......”来说说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 (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2、质疑问难。
刚才我们读懂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还有没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呢?(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老人为什么看见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呢?”、“老人为什么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留下的牙齿印,就知道它缺了一颗牙呢?”、“老人为什么叫商人顺着脚印去找,而不顺着留下的啃过的树叶或蜜和米去找呢?”等问题。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做一做(模仿骆驼左脚有点跛走路,谈谈感受。)、辨一辨(课件出示三张树叶,辨一辨哪张是缺了一颗牙的骆驼啃过的树叶。)、议一议(顺着脚印去找比顺着留下的啃过的树叶或蜜和米去找好在哪儿?)等方法解疑。
3、启发思考:读了课文,你觉得老人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以从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说,也可以从老人乐于助人方面来说。)
三、角色朗读,表现人物
1、小组内分配好角色,想一想商人和老人对话时的心情怎么样?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2、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四、单元总结,延伸课外
本单元四篇课文《找骆驼》、《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都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就能发现事物的许多奥妙。)
还有很多的文章也像我们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一样,告诉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就能发现事物的许多奥妙。如有关推理、探案小说《包公案》《福尔摩斯探案集》等。老师建议大家课外用这个单元学会的方法去读读这些小说,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所以同学们不仅会看书,而且要学会在看书的时候要动脑,要从看书中得到启发。
【找骆驼教学课件】相关文章:
找骆驼教学设计04-04
找骆驼教学设计 15篇04-06
《找骆驼》教学设计 15篇04-04
找骆驼教学设计15篇04-02
找骆驼教学设计 15篇04-06
《找骆驼》教学设计 15篇04-04
《找骆驼》教学设计集锦15篇02-15
有关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课件04-06
《找骆驼》优秀说课稿12-17
《找骆驼》优秀说课稿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