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时间:2024-05-25 11:37:50 教学评价 我要投稿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优选)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优选)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1

  一、指导思想

  引导学校增强质量意识,注重过程管理,激励争先进位,注重发展水平评价;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顺应普通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评价体系

  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以各校应届生高考成绩和中考成绩为评价依据。内容包含实现目标、发展水平、学科优胜、班级优胜和艺体特色五个部分。综合评价采取百分制量化评分,其中实现目标占50分、发展水平占25分、学科优胜占15分、班级优胜占5分、艺体特色占5分。

  (一)实现目标(50分)

  1.一般普通高中完成或超额完成预期三本目标(实际达一本线或二本线人数除计算在三本数内,另按达一本、二本线1人分别加计三本3人、2人),得50分;完成率超过60%(含60%),按实际完成率计算得分;实际完成率低于60%不得分。

  2.市示范高中分二本和三本及以上两段计分。完成或超额完成预期三本及以上目标,得15分;未完成预期三本及以上目标,按实际完成率乘以15计算得分。完成或超额完成预期二本及以上目标(超额完成一本任务,超额部分双倍计算二本人数),得35分;二本及以上目标完成率超过60%(含60%),按实际完成率乘以35计算得分;二本及以上目标实际完成率低于60%不得分。

  3.省示范高中分一本和三本及以上两段计分。完成或超额完成预期三本及以上目标,得10分;未完成预期三本及以上目标,按实际完成率乘以10计算得分。完成或超额完成预期一本目标,得40分;一本目标完成率超过60%(含60%),按实际完成率乘以40计算得分;一本目标实际完成率低于60%不得分。

  (二)发展水平(25分)

  发展水平评价相对提高比率。相对提高比率是指学校相对提高率与最优相对提高率之比。各校相对提高率是指该校当年应届生高考总分平均分与三年前高一入学总分平均分的比率。各校相对提高比率,是指该学校相对提高率与全县同层次学校中最优相对提高率之比。各校按照相对提高比率乘以25计算该项得分。

  (三)学科优胜(15分)

  学科优胜评价包含学科人均分比率评价和学科相对提高比率评价两个部分,其中人均分比率评价占40%、学科相对提高比率评价占60%。

  1.学科人均分比率。各校学科人均分比率,是指该学校高考学科(包含文科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和理科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共八个学科,下同)人均分与全县同层次学校中该学科最优人均分的比率。每个学科人均分比率评价得分等于该学科人均分比率。各校八个学科得分之和乘以15/8×40%为该项得分(8为八个学科最优得分之和,下同)。

  2.学科相对提高比率。各校学科相对提高比率,是指该学校高考学科相对提高率与全县同层次学校中该学科最优相对提高率的比率。学科相对提高率是指该校当年应届生高考学科人均分与三年前高一入学学科人均分(文综以政治、历史成绩计算,理综以物理、化学成绩计算)的比率。每个学科相对提高比率评价得分等于该学科相对提高比率,各校八个学科得分之和乘以15/8×60%为该项得分。

  (四)班级优胜(5分)

  优胜班级是指班级达线率(省示范高中班级计算一本达线率、市示范高中班级计算二本以上达线率、一般普通高中班级计算三本以上达线率)超过全县同类学校平均达线率的班级。各校优胜班级数与高三总班级数之比为该校优胜班级率。各校优胜班级率与全县同层次学校中最优优胜班级率之比为该校相对优胜班级比率。各校按照相对优胜班级比率乘以5计算该项得分。

  (五)艺体特色(5分)

  各校艺体考生相对报考录取比率,是指该学校艺体考生报考录取率与全县同层次学校中最高艺体报考录取率之比。各校按照相对报考录取比率乘以5计算该项得分。应届生艺体报考人数低于本校应届生5%或录取人数少于5人的不得分。

  加分项

  1.省示范高中一本达线率、市示范高中二本以上达线率、一般普通高中三本以上达线率超预期目标,每超一个百分点加0.1分,预期目标达线率超10个百分点以上(含10个),超出部分每个百分点加0.2分。

  2.省示范高中一本达线率、市示范高中二本以上达线率、一般普通高中三本以上达线率与上年度高考达线率相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加1分。

  3.高考成绩进入全省前10名每生加5分;录取北大和清华每生加2分;省示范高中学生高考成绩进入全省前100名或全市前3名、市示范高中学生高考成绩进入全省前1000名、一般普通高中学生高考成绩进入全省前10000名,每生加1分。同一学生按最高得分计算,不重复计算加分。此项评价包含应历届学生。

  4.鼓励普通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通过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每录取1名学生加0.05分。

  三、奖惩办法

  (一)精神与物质奖励

  1.设立“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综合奖”。对综合评价得分位居前三名的学校颁发奖牌,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其中10%奖给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教导处和教研处主要负责人。

  2. 设立“特别贡献奖”。根据加分项得分,对位居前三名的`学校颁发奖牌,分别奖励15万元、10万元、5万元。

  3.设立“争先进位奖”。根据综合评价得分,对本学年度比上年学度前移的学校颁发奖牌,每前进一个位次奖励5万元。

  4.设立“学科优胜奖”。根据学科优胜评价得分,分别对省示范高中类、市示范高中类和一般普通高中类位居全县第一名的学科教师通报表彰并给予奖励(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奖5000元、综合学科1万元)。获得该项奖励的学校最优授课教师另行加奖(语文、数学、英语奖5000元,综合学科1万元)。

  5.设立“优胜班级奖”。根据班级达线率(计算方法同优胜班级),分别对省示范高中类、市示范高中类和一般普通高中类位居全县第一名的优胜班级的班主任和授课教师通报表彰,并奖励每班1万元,该班班主任另奖5000元。

  6.根据综合评价量化得分,对各公办普通高中进行物质奖励,发放奖金。具体计算方法是:每分师均奖金数=全县奖金总额(500万元减去前五项奖金额)÷各校得分与各校教师数乘积的总和;各校奖金数=学校得分×学校教师数×每分师均奖金数。

  (二)职称岗位奖励

  对综合评价得分位居前二名的学校,从系统空余岗位中,拿出适当岗位给予奖励。

  以上奖励均奖给学校有功人员,重点向一线教师倾斜,奖金不得平均分配。

  (三)责任追究

  对未实现目标且综合评价量化得分后二位的普通高中学校纳入重点管理。被纳入重点管理的学校,对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教导处和教研处主要负责人诫勉谈话,上述人员年度内不评优评先;连续两年仍被纳入重点管理的学校,上述人员年度内除不评优评先外,奖励性绩效工资不得超过全校平均数的60%。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2

  一、评价原则

  1.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全市各普通高中学校都可申报参加评价;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评分。

  2.激励性原则

  对教学成果显著的学校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通过奖励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

  3 .导向性原则

  倡导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树立质量至上的办学意识。

  二、评价内容

  1.落实课程计划;

  2.普通高中学业水平;

  3.学生发展情况和学校教科研成果;

  4.高考成绩。

  三、评价工作程序

  1.自评全市各普通高中学校应于当年7月底前认真进行自评工作,完成自评报告。

  2.申报各校应于当年8月初向市教育局书面申请参加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并提交上一学年度相关材料。

  3.量化评分由教研室牵头,招生办、基教科等科室协同,对各校报送的`相关材料进行确认和量化评分。

  4.审核市教育局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领导组审核评分情况,确定获奖等级。

  四、评价结果应用

  评价结果将作为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市教育局将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上报市委、市政府,由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给予表彰奖励。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3

  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依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教高〔20xx〕51号)、《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xx〕31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xx〕62号)等重要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修订本方案。

  一、评价目的

  1.进一步强化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通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精力投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教风建设,提升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为教师提高授课质量提供比较准确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风建设,引领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促进各教学单位加强课堂教学环节的科学管理。通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为教学管理部门及教学管理人员提供教师教学工作信息,以便全面掌握学校教学状况,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为教师的评先、评优、职称评聘、岗位聘任和年终考核提供依据。

  二、评价原则

  1.全面评价原则。每位教师每学期开设的所有课程均需接受评价,所有修读该课程的学生均需参与对该课程的'评价。

  2.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原则。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按照评价标准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3.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各类评价均要严格操作程序,严肃评价纪律,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4.科学性、导向性、可测量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既要科学严谨、导向明确,又要简便可行、便于操作。

  三、组织管理

  1.实行学校、学院(部、室)两级评价管理制度。

  (1)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负责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全面安排、指导、检查和监督。

  (2)各学院(部、室)成立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

  2.做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宣传教育工作。各学院(部、室)在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时,要向师生讲明评价的目的、意义;教育学生严肃、认真、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3.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严格遵守公正、求实的评价原则。在评价工作中如发现不负责任、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按教学事故处理。

  4.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行学期评价制度,学生评价在每学期选课前完成,下学期初公布评价结果。

  四、实施办法

  (一)评价范围及要求

  1.承担我校本科教学任务的教师每学年均需接受一次同行专家评价。

  2.同一教师在不同学院(部、室)、不同专业或不同班级开设同一门课程(包括公共课),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要进行评价,否则评价结果无效。

  3.教学督导听课的重点是35岁以下青年教师。

  4.以下四种情况之一,自获得相应荣誉或免评资格后,一年内可免于学校督导组及学院同行专家组组织的听课(当年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教师除外):

  (1)各级“教学名师奖”及校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十佳教师”获得者;

  (2)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比赛一等奖的教师;

  (3)连续两年被学校和学院教学督导组均评为优秀的教师;

  (4)学院师生公认并由学院推荐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不超过本单位专业教师总数的1/3,且每位教师不能连续三年被推荐为免评教师)。

  (二)评价分类

  根据授课内容和方式的不同,课堂教学评价分为理论课、实验课与技能课三大类。

  (三)评价指标

  为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比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统一使用学校制定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包括:

  1.河南师范大学课堂(理论课、实验课、技能课)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表,附件1~3);

  2.河南师范大学课堂(理论课、实验课、技能课)教学质量评价表(专家用表,附件4~9)。

  (四)评价方式

  为克服单一评价方式的局限性,使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尽可能做到全面、公正、合理,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分为三种方式: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校教学督导组评价。

  1.学生评价

  (1)我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必须参加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依据河南师范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教,不评教者不能选课。

  (2)不能在网上评教的课程由学生所在学院负责安排学生评教,以班级为单位,评教结束后将评价材料当场密封,并由组织评教工作人员和学生班长签字,上交学院,由学院统计汇总后交教务处备案。

  2.同行评价

  各教学单位由教学副院长任组长,以教研室(组)为单位,选出3名及以上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学科同行专家组成不同的专家组,分别对本教研室(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并及时将评价表交至学院,各学院在每学期期末将本学期所有被评教师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存档。

  3.校教学督导组评价

  校教学督导组对全校教师进行评价。

  同行专家组和校教学督导组成员应通过随机听课、查阅任课教师的相关教学材料或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在全面了解每门课程授课质量的基础上依据河南师范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同行专家组和校教学督导组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客观、公正进行评价。

  五、评价结果统计及等级评定

  1.下学期初,各教学单位上报本单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汇总表,学校随机抽查各教学单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原始材料。

  2.为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及科学性,学生评价系统将分别去掉5%的最高分和最低分。

  3.等级评定。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以学生评价成绩20%、同行专家组评价成绩50%和校教学督导组评价成绩30%的权重计算综合得分,总评结果分A、B、C、D四个等级,其中,90-100分为A级(优秀)、80-89分为B级(良好)、60-79分为C级(中等)、60分以下为D级(不合格)。

  4.各教学单位下学期初将总评结果在本单位公示三天。

  六、评价总结

  1.各教学单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应分析、总结每学期教学评价工作,填写评价工作总结表,于下学期第二周上交教务处。

  2.对于评价成绩低于80分及各学院(部、室)排名最后两名的教师,各教学单位要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出差距,制定具体改进措施。

  3.任课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积极采纳学生、同行专家以及校教学督导组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自身教学现状,发挥优势,克服不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七、评价结果的运用

  1.评价结果记入教师教学档案,作为教师评先、评优以及职称评聘、岗位聘任和年终考核的依据。

  2.评价等级为D级的教师,半年内留岗学习,不能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当年不得参加一切评先、评优和职称评聘,半年以后经学院和学校考核达到B级及以上方能担任主讲教师;连续两年评价等级达不到B级及以上的教师,半年内留岗学习,不能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半年以后经学院和学校考核达到B级及以上方能担任主讲教师;上一学年评价等级达不到B级及以上的教师,当年不得破格评聘高一级职称。

  3.评价等级为C级的课程,当年的教学工作量按90%计算;评价等级为D级的课程,当年的教学工作量按70%计算。

  4.课堂教学评价结果报送校领导、有关处室及教学单位,并在各教学单位公布评价结果。

  八、其它

  1.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河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案》(校教字〔20xx〕3号)同时废止。

  2.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4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授课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为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意见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目的

  为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质量提供依据;为科学地计发课酬提供依据;为有效地实施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提供依据;为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业务培训提供依据。

  二、评价对象

  承担教学任务的广东商学院在编专任教师(含双肩挑教师)均是评价对象。

  三、评价内容

  1、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同时担任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的教师,或同一门课中既有理论课教学又有实验课教学的教师,应分别进行理论课评价与实验课评价,再以理论课计划课时和实验课计划课时占总计划课时的比重为权重计算受评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得分。该项评价于每学期结课前2周进行。

  2、教学、教改与研究成果评价。该项评价于每学年第2学期结课前1周进行。

  3、综合评价。由"课堂教学质量得分×0.75+教学、教改与教学研究成果得分×0.25"计算出受评教师教学工作综合得分。该项评价于次学年第1周进行。

  4、体育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另行规定。

  四、评价机构

  成立校教学质量评价办公室(简称评价办,设在教务处教学管理科),对全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进行指导与协调。教学院系部成立"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简称评价小组),对本单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进行组织和领导。由评价小组委派2-3人任评价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组织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前,校评价办要对评价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各教学院系要对学生认真进行评价前的动员与教育。

  五、评价程序

  1、学生填写评价问卷前,评价员应向学生解释各项评价指标的确切内涵,并要求学生认真、客观、公正地填写评价问卷。评价者应随机抽取有关受评教师的有效问卷不少于30份作为统计样本。有效问卷少于30份的,一般应重新进行评价。

  2、评价员收回学生问卷后,应当场用专用袋密封与签署评价员姓名。该单位教学秘书应于结课前1周将密封好的问卷交校评价办。

  3、评价问卷由校评价办统一进行计算机处理,计算出每位受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单项分和总分。再以教学院系部为单位,按总分高低顺序(若得分相同,开新课、新开课优先)填写"广东商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价得分统计表",次学年第1周返各教学院系部公布。

  4、受评教师于每学年第2学期结课前1周填写"教师教学、教改与研究情况统计表"(见附件3)。评价小组对其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并按"广东商学院教师教学、教改与研究成果评价计分表"(见附件4)的要求打分,再按得分高低顺序填写"广东商学院教师教学、教改与研究成果评价得分统计表"(见附件5)。该表应在本单位的'范围内公示。

  5、评价小组根据两学期的课堂教学质量得分和教学、教改与研究成果评分计算受评教师综合得分。综合得分=该学年度课堂教学质量平均得分×0.75+教学、教改与研究成果得分×0.25。再按综合评分的高低顺序填写"广东商学院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得分统计表"与按预定比例提出本单位教学优秀奖候选人(所提候选人必须完成学校规定的最低科研工作量),并公示。如无异议,由该单位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后,加盖公章报教务处。受评教师对评价结果如有异议,可向本单位评价小组投诉。若不服评价小组裁决,可向校评价办投诉。

  六、评价结果使用

  1、赋予课堂教学质量得分适当的权重计算教师课酬。

  2、以综合评分为根据评定各级教学优秀奖。

  3、课堂教学质量评分低于60分者,由教务处亮红牌,暂停其上课资格一个学期,一学期后由教务处组织专家重新确认其上课资格;被亮红牌后一年内,不予受理其晋升职称的申请,不得评选任何先进;课堂教学质量评分低于75分者,由教务处亮黄牌,院系部主管教学的负责人找其谈话,次学期的授课时数应限制在每周6学时以内;课堂教学质量评分高于(含)90分者,每学期由教务处在全校范围内通报表扬,各教学院系部及时总结其经验并加以推广。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5

  一、评价目标

  用新的教育评价理念,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多元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使教师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专业发展;改进学校管理,以评价促发展,提升全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同时为科学公正、及时地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提供依据。

  二、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是为了促进学校工作和教师个人素质的发展,引导教师通过评价进行自我反思,帮助教师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激发广大教师扬长避短,促进工作的主动性与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和学习当中,进而实现自我完善与自我提高。所以评价必须关注教师发展的要求,将教师的参与、变化和发展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评价过程成为全体教师主动、终身发展提高的过程。也成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

  2、全面性原则,根据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状态、学习状态、研究状态、创新状态,多指标、全方位、多层次地实施评价,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既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也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既要评估教师的工作业绩,又要重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既要体现教师的群体协作,共性发展,又要尊重教师的工作环境和个体差异。

  3、多元性原则,评价主体要多元化,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建立以教师自评为准,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多向沟通的教师评价机制;评价方法,途径多样化,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岗位工作评价方式,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4、导向性原则——评价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广大教师准确地对自身思想品德、工作作风、业务水平、教书育人和教学能力、工作成绩做出公正、准确而又全面的价值判断,帮助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提升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凝聚力与战斗力。

  三、评价内容

  1、师德规范。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上进,乐于奉献,对于学校分配的任务,没有拈轻怕重的现象;公正、诚恳、具有健康心态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2、教学状态:主要从四个方面评价

  1)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全新的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教学过程师生关系平等,积极互动,突出学生主体;

  2)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培养;

  3)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运用小组合作、综合实践活动、社会体验等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实践操作与合作交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中能合理、有效运用多种课程资源,教学手段先进,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器材和自制教具,实现现代教学手段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逐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教学手段,提高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

  3、学习状态:主要从三个方面评价

  1)自修研习:每学期都有自我研修和发展的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建立学习型校园的行动,让读书成为习惯,不断提高学习意识、提高意识或超越意识;

  2)学习心得:积极参与以读书为载体的学习研讨活动,在职业道德、新课程理念、专业成长等方面有深刻的心得体会,学会自我学习评价和同伴交流合作;

  3)集中培训: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积极参与校本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4、研究状态:主要从三个方面评价

  1)反思行为:能够对自己或同事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与评价,有相应的改进措施,善于开展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

  2)研究行为:能够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要,进行教学实践性研究和课题专题研究,积极参与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行动,教科研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3)研究成果:在课题研究和教革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问题,探索方法,总结经验,把研究成果上升为理论,并积极推广研究成果。

  5、创新状态:主要从两个方面评价

  1)创新实践: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2)评价观念:能够建立发展性的学生评价观,评价方式多样,内容多元开放,贯穿学习全程,富有创造性,为学生喜闻乐见。

  6、教学成果

  1)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学校组织的各种类别的考试成绩、以及中考的状况确定。

  2)学生的学科素养,如参加竞赛获奖情况、参加学科活动的水平,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状况等。

  四、评价方式和途径

  (一)依据客观考核结果

  以所带学生成绩为客观依据(含考试成绩、指导学生获奖等),以教务处、德育处、校长室等的检查结果为客观依据,以教师的各项实际获得的荣誉,取得的各项成果为依据(发表论文,参赛获奖),以教师在基本功方面的真实状况为依据。

  (二)依据主观评价

  1.教师自评(权重占40%)应用自评量表、数学反思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个案分析或成长记录等自我反思方式,与可比对象比较,调查问卷,调查交流或问题诊断等分析他人对自己评价的方式进行。要求能经常地反思,自觉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给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如何,客观地分析别人的评价意见,确定自我发展目标,实际可持续性发展。

  2.同事互评(权重占10%)应用教学人案分析和研讨、说课、听课与评课、述职测评或展示成长记录等交流方式,调查问卷或互评量表等调查方式进行,要求建立教师教学个案研究制度,以教研组或年段为单位进行互评,互评应持真诚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形成团结氛围,促进共同成长。

  3.领导评价(权重占10%)应用面谈、座谈会、评课或教师述职等交流方式,日常观察、常规检查记录或教师成长记录等调查方式进行,要求领导评价时要实事求是,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关注教师个体差异和工作特点,体现人关怀,

  注重发现教师的闪光点和进步,帮助教师树立自信心,实现自我发展。

  4.学生评价(权重占30%)应用问卷调查或个别征求意见等调查方式,座谈会、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师生对话等交流方式进行。要求评价前应让学生了解评价目的、内容、过程、程序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评价工具,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讲真话、实话,适当顾及学生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不同接纳程度,以大多数学生的意见为准。

  5.家长评价(权重占10%)应用调查问卷等调查方式,家长开放周、座谈会、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和热线等交流方式进行。要求评价前要适当进行培训,让家长了解评价目的、内容、过程、程序以及工具等,针对家长的城乡地域、文化素质等差异,设计相应的评议工具,要信任家长,要正确引导家长客观、动态地评价教师,鼓励家长讲真话、实话,适当顾及家长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不同接纳程度,有分析地看待评价结果。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6

  双辽市教育局文件

  双教发[20xx]4号 签发人:高文军

  双辽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实施方案

  (试 行)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精神,认真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省《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全市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评估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为宗旨,以发现、研究、解决学校实施新课程中突现出的问题为出发点,以开展中小学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为手段,切实提高教师、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二、任务目标

  (一)建立科学评估体系,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建立具有激励、导向、管理、评价功能的教学评估、指导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使教学评估指导成为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行为。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动课改向纵深发展

  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反思、引导教师主动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三) 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鼓励教师在遵守教学常规的.前提下,创新教学方法,应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规范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鼓励学校进行教学管理、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和创新,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三、评估原则

  (一)过程监控和结果分析并举原则

  在评估中强调对学校过程管理的监控,结合各项指标内容评估结果的分析,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诊断与分析,通过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引导学校注重过程管理,抓好管理细节,整体提升质量。

  (二)随机抽查与定期视导相结合原则

  教育局采取随机抽查与定期视导相结合的办法,定期对全市各中小学校分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估。

  (三)自评自查与市级评估相结合原则

  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采取学校自评自查和市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机制。教育局制定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师不断发展,便于操作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和程序,使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

  四、评估内容与结果认定

  (一)过程性评估

  过程性评估主要包括课程实施、教学常规管理、课堂教学、校本研修、专业素质考核、教育科研六个部分。课程实施部分重点评估学校的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情况、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研发及开设情况、课程资源的建设与使用情况;教学常规管理部分重点评估学校对省市规范办学行为文件精神的贯彻执行情况和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各年级教学管理措施及检查落实情况;课堂教学部分重点评估领导兼课情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整体质量;校本研修部分重点评估学校领导和教师听评课情况、教研组活动情况、集体备课情况、专业发展情况;教师专业素质考核部分重点评估教师基本素养和专业水平情况;教育科研部

  分重点评估围绕学校发展和课程实践中遇到突出问题的研究情况。

  (二)效益性评估

  效益性评估主要包括教育事业发展、学业水平达标情况、教学效益提升情况三个部分。教育事业发展情况重点评估学生流失率;学业水平达标情况重点评估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优秀率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两个方面;教学质量提升情况重点评估在原有基础上教学效益的纵向提升情况。

  (三)发展性评估

  发展性评估主要包括学校自主发展规划及实施情况、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及发展成效两个部分。学校自主发展规划及实施情况重点评估学校自主发展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实效性和学校自主发展规划实施成效两个方面;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及发展成效重点评估学生特长发展培养计划和成效以及体育、艺术等特色活动开展情况等三个方面。

  过程性评估满分为100分,效益性评估满分为100分,发展性评估满分为40分,总分为240分。在评估中根据各项评估要点,学校先进行自评,然后教育局复评。评估分为达标、基本达标、不达标3个等级,具体分值为:达标(192分以上)、基本达标(191~144分)、不达标(144分以下)。

  五、实施办法

  (一)校级评估

  校级评估每个学年至少进行一次,根据评估细则查找学校存在问题,并提出学校下一步整改与努力的方向,撰写自我评估报告,向市教育局汇报。

  (二)市级评估

  市级评估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从过程性评估、效益性评估、发展性评估三个方面进行。主要采取听取汇报、随机听课、随机抽测、查阅资料、教师访谈、学生问卷等方式进行评估,对学校作出综合评价,给出教学建议,对教学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

  六、加强领导

  (一)成立评估组织领导机构

  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涉及到各个学科,业务性很强,教育局成立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领导小组,统筹谋划、指导评估工作。基础教育科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教研科研等部门及各中小学校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

  (二)建立科学的结果运用机制

  各学校要把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常规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教育局将把此项工作纳入对学校和校长的业绩考核。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7

  为进一步提高核心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夯实我校学生提升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能力基础,在基础课教师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特制定本方案。

  核心基础课程是指对学生后续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有重要影响的基础课程。

  一、适用范围

  作为全校核心基础课程建设改革试点,本评价办法选取本科一年级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和制图类课程中覆盖面和影响面大的课程作为核心基础课程的试点课程,原则上每门课程至少涉及10个以上教师。包括:《高等数学A(一)(二)》、《线性代数》、《大学物理A(一)》、《大学英语(三)(四)》、《工程制图》、《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一)》。

  评价对象为承担基础学院上述课程的教师。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教学评价客观的原则。综合校院教学督导组、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态度、教学组织、教学水平等的评价,给出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评价。

  2.坚持教学效果优先的原则。通过实行以学生初学水平状态为基准,根据结课水平状态划分增量等级的纵向比较、定量考核的评价办法,建立以效果优先的教师教学业绩评价机制。

  3.坚持教学能力引导的原则。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保障教师的教学成就,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促进教师进一步研究教学方法,促进内涵发展,提升教学水平。

  三、评价内容

  (一)教学评价(占30%)

  1.督导组评价(占20%):督导组对教师教学态度、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学生评价(占10%):学生通过评教系统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二)业绩评价(占70%)

  1.根据每个教师所带班级学生初始成绩与结课成绩的升降幅度衡量教学业绩。

  2.第一学期核心基础课程的初始成绩与结课成绩对应关系如下:

  3.计算方法

  (1)将不同生源地学生高考单科成绩依据高考试卷分类(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自主命题卷)进行归一处理,折算成百分制标准分:

  标准分=高考单科成绩/同一高考试卷排名首位的高考单科成绩×100。

  (2)根据课程对应关系计算全体学生初始成绩的平均标准分(R0)。

  (3)计算同一教师所带班级学生初始成绩的平均标准分(R1)。

  (4)以(R1/ R0)作为衡量同一教师所带班级学生初始成绩水平状态的指数。

  (5)计算全体学生结课成绩的平均分(R2)。

  (6)计算同一教师所带班级学生结课成绩的平均分(R3)。

  (7)以(R3/ R2)作为衡量同一教师所带班级学生结课成绩水平状态的指数。

  (8)计算(R3/ R2)与(R1/ R0)的差值(S),根据(S)值升降幅度衡量教师所带学生成绩进步的幅度,S值越大,表明学生进步幅度越大,教师业绩越大。计算公式如下:

  S=(R3/ R2-R1/ R0)

  (8)特殊情况如缓考、旷考、违纪等不计入初始和结课成绩。

  四、评价方法

  1.质量评价排名在同一门课程内进行。

  2.评价实行评分制,总分100分。

  3.教学评价中,督导组评价、学生评价每项以百分数(满分100分)评价。业绩评价中,根据业绩评价公式计算(S)值折算成百分数。

  4.根据前设评价内容中各项比例计算出实得分值,确定在同一课程授课教师中的排名。

  五、评价过程

  1.基础学院每学期开学前公布上一学期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并向教务处及人事处提交评价数据。

  2.基础学院根据实际上课情况向教务处提供课程及教师数据,教务处负责审核。

  3.业绩评价中工作量计算数据由教务处提供,教师排名数据由基础学院提供。

  六、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作为工作量计算、职称晋升、承担教学任务的主要依据。

  1.根据评价结果不同,核心基础课程工作量在日常教学工作量W(根据教师实际承担教学任务,按教务处相应办法计算产生)基础上乘以不同的质量系数:

  (1)排名在前20%(含20%),工作量计为1.5W;

  (2)排名在20%--50%内(含50%),工作量计为1.3W;

  (3)排名在50%--90%内(含90%),工作量计为1.1W;

  (4)排名在后10%,工作量计为1W。

  2.连续三年承担基础学院核心基础课程的教师在职称评审时可核准认定为教学型教师,职称评审当年或上一学年有一次排名在后10%(包括10%)的教师除外。教学型教师在职称评审时重点考核任期内的教学业绩、教育教学改革等教育、教学条件,职称评审指标单列。

  核心基础课质量评价结果三年内两门课程5次、一门课程3次排名前10%(包括10%)可作为晋升教学型副教授、排名前5%(包括5%)可作为晋升教学型教授的条件之一。

  注:具体条件、办法和指标由人事处制订,以当年公布为准。

  3.排名在后5%(包括5%)的教师下一年度不能承担基础学院核心基础课程教学任务。如申请再次承担基础学院核心基础课程教学任务,须经督导组、教师所在学院、教务处审核通过。

  4.工作量奖励由基础学院负责计算,报教务处和人事处,经主管校领导批示后发放。

  5.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6.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8

  一、总则

  1、为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加强教学管理与研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并充分发展其个性特长,全面提高我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2、教学质量评价遵循系统性、整体性、客观性、公正性、导向性原则。

  3、镇对学校、科组进行评价,学校对班级与教师个人进行评价。

  4、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校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对教师和班级评价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5、评价结果纳入对学校督导评估体系,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并将评价结果上送各学校办学单位。

  二、评价指标与权重

  6、学校评价

  教学质量(0、70)

  教师专业化发展(0、15)

  学生个性特长发展(0、15)

  7、科组评价

  第一学期抽测(0、30)

  第二学期抽测(0、30)

  学六年级统测(0、40)

  三、学校评价指标分解

  8、学校教学质量指标分解

  第一学期语、数、英抽测(0、20)

  第二学期语、数、英抽测(0、20)

  六年级语、数、英统测(0、30)

  术科: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汉字书写、英语书写(0、30)

  9、抽测指标分解

  语文(1/3)

  数学(1/3)

  英语(1/3)

  10、统测指标分解

  语文(0、30)

  数学(0、30)

  英语(0、30)

  全科合格率(0、10)

  11、术科指标分解

  二年级音乐(1/7)

  六年级体育(1/7)

  四年级美术(1/7)

  五年级科学(1/7)

  五年级信息技术(1/7)

  一年级汉字书写(1/7)

  三年级英语书写(1/7)

  四、评价标准与计算方法

  12、对学校质量评价及科组评价中语文、数学、英语各科评价的平均分、低分率、合格率、优秀率占的比例为5%、10%、50%、35%。统测指标中全科合格率是指统测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都合格学生的比例。

  13、各科优秀、合格、低分标准一、二年级为总分的90%、60%、50%,三、四年级为总分的85%、60%、40%,五至六年级为总分的80%、60%、30%。

  14、全科合格率、总分优秀率、总分低分率、平均分、低分率、合格率、优秀率等按各校学籍管理系统学生人数计算。

  15、术科评价分为四个等次: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的得分为:在评价系统中该科满分的100%、80%、60%、40%,各科考查方案另行制订。

  16、某项指标评价得分=权重分数的50%+权重分数的`50%,其中n为参评学校数,i为学校该项指标的排位名次。评价总分=各项指标评价得分之和。

  17、教师专业化发展指教师在镇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竞赛、论文、教案评比等活动中获得的奖励,以及在市级及市级以上有国家统一刊号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18、学生在由镇级及镇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组织的学科竞赛、体育竞赛、艺术竞赛、信息学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中获得的奖励,学生在有国家统一刊号的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列入学生特长发展评价。

  19、体育竞赛第一名按一等奖计分,第二、三、四名按二等奖计分,第五、六、七、八名按三等奖计分;团体项目加倍计分。师生在市级及市级以上有国家统一刊号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均按该级别的一等奖计算。

  20、教师专业发展根据师平均原始分进行评价,师平均原始分=学校原始分总分÷应参评人数。

  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根据生平均原始分进行评价,生平均原始分=学校原始分总分÷应参评人数。

  21、师生获奖计分方法

  级别等次国家级省级市级镇级备注

  特等奖10865

  一等奖(冠军)9754

  二等奖(亚军)8643

  三等奖(季军)7532

  优秀奖(含三等奖以下的)6421

  22、学生各类竞赛获奖时间限xx年7月1日至xx年6月30日止,上报截止时间xx年7月15日,未能按时报送的按零分处理。

  四、奖励

  23、对评价总分位于前五位的学校(不含xx小学)、进步最大的学校及前三位的科组(不含东方小学)、进步最大的科组在符合下列条件的前提下进行表彰与奖励。

  ①在校师生无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②没有违反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有关规定。

  ③没有出现瞒报虚报等违反学籍管理规定的行为。

  ④没有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⑤没有出现乱收费等违纪违规情况。

  五、附则

  24、本方案适用于xx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9

  第一条指导原则

  坚持以学生评价为主,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

  坚持突出重点,着重检查“好”和“差”两方面。

  注重导向作用,体现对课程教学各方面的要求。

  指标体系简洁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条评价对象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评价对象为全校各教学部门所有任该学期课程的专兼职教师。

  第三条评价项目

  根据“科学、公正、客观、可测”的要求,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项目基本涵盖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部分: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学生用),设计为8项指标。评价结果以百分制计(见附件1)。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专家用),设计为11项指标。评价结果以百分制计(见附件2)。

  第四条评价过程的组织实施

  1.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主要职能是:从宏观上领导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制定评价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案;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审议评价结果等。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学校各院(部)成立由分管教学院长(主任)牵头的院(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组,主要职能是:组织开展本部门教学质量评价的宣传发动工作;负责本部门教学质量评价的具体实施工作;接受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的咨询和检查等。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由教务处组织实施。

  2.评前准备

  评价之前,各院(部)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动员,阐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评价指标的内涵、操作规程、填表要求以及对评价结果的处理方式,以保证学生能认真负责和客观公正地参与评价,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

  3.现场测评

  所有学生均需参加所修课程的评价。正式测评时,各学院以班级为单位,在全校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网上评价。全体学生应严格按照网上评价程序和要求,逐课、逐项目认真分析、选择适当等级划记,并给任课教师提出意见。

  各院(部)辅导员负责组织全体同学参加网上评价;各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督导组成员,教务处、人事处工作人员负责现场指导、督察并督促同学按要求进行网上评价;学校教风、学风建设督导组全程监控。

  4.时间安排

  每学期第13周以后,一般为两周,教务处负责列出各学院学生网上评价时间安排表。

  期中教学检查期间,各院(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组组织对本部门全体教师集中或分组听课,填写听课记录以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专家用),听课记录和同行专家评价表按规定时间报教务处。

  第五条结果计算办法

  评价数据处理全部由计算机完成。处理数据,系统将去掉相应比例的最高分和最低分,计算并统计出各教学部门教师某门课程各项内容的平均分、课程总平均分、标准差和中位数,然后对各教学部门参评教师进行排序,对全校参评教师进行排序。

  第六条评价的信息反馈

  公布全校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公布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成绩人数分布。

  公布各教学单位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

  公布各项指标的平均分。

  教师个人的评价成绩反馈给各教学单位的领导及教师本人。

  第七条评价结果的运用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将与津贴分配方案的实施周期(三年)整体挂钩,并作为学校教学部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教师年度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两次平均)在65分及以下,按照岗位津贴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预扣岗位津贴和超课时津贴,同时在下一年度必须经过进修培训(一学期),并经考核通过以后方可重新上岗。在津贴分配方案的实施周期(三年)内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总平均分在65分以上(不含65分),全额发放并返还预扣的岗位津贴和超课时津贴;总平均分仍然在65分及以下,按照岗位津贴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扣发岗位津贴和超课时津贴,同时必须调离教学岗位,转岗从事其它合适的.工作。

  建立教师教学质量申诉、投诉制度。允许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提出申诉;也接受学生或教学部门对某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投诉,教学管理部门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申诉或投诉给予负责任的答复。具体办法及操作程序由教务处负责制定。

  加强学校教风、学风建设督导工作的力度。学校教风、学风建设督导组负责重点对以下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复评、复查:评价结果排序在全校前30位的教师;评价结果在65分及以下的教师;对自己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提出申诉的教师;受到学生或教学部门投诉的教师。学校将组织学校教风、学风建设督导组和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督导组成员集体连续听课,根据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专家用)进行评价,集体讨论提出是否修正学生评价结果的建议,并将建议上报学校教学质量考核领导小组,由教学质量考核领导小组决定是否修正学生评价结果。学校教风、学风建设督导组工作条例由评估办负责修订并组织实施。

  对教学质量评价好的教师,按照岗位津贴实施方案有关规定予以相应奖励。

  对学生反映并经学校教风、学风建设督导组和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督导组确认教学效果确实较差的教师,应限制其教学工作量,各教学部门必须采取传帮带的形式,帮助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分析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仍无明显改善者,应暂不安排教学工作,要求其学习进修,或调离教学岗位。

  教务处将分别积累历次有关评价材料,存入教师教学档案,作为聘任教师、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参考依据之一。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10

  1、师德考核(10%)

  政教处负责,依考核结果比例记分,一票否决制。

  2、工作量考核(25%)

  A:工作量考核得分:教师考核得分最高者记35分,超教师得分均分者依比例加分,不足教师得分均分者记25分。

  B:教师得分=教师本人教学得分+班主任工作量考核得分+领导(分工)工作量考核得分

  C:班主任工作量考核得分依据政教处考核结果折算后计入本人工作量考核得分

  公式:考核结果÷100×班主任标准工作量得分=班主任工作量考核得分。

  D:学校领导学期末对全体教师述职,教师进行民主评议,有分工教师不述职,参与评议。依据结果折算后计入本人工作量考核得分。

  公式:评议结果÷100×领导(分工)岗位标准工作量得分=领导(分工)工作量考核得分。

  E:岗位标准分:校长岗位=所在学段教师平均代课得分×2/3,副校长岗位=所在学段教师平均代课得分×1/2,主任(班主任)岗位=所在学段教师平均代课得分×1/3,副主任岗位=所在学段教师平均代课得分×1/4,分工岗位=所在学段教师平均代课得分×1/6

  3、出勤考核(10%)

  以月每人记100分,以周核算,不达学校规定的标准(5节/天)缺1节在月得分中扣4分,升旗活动、集体会议(含例会)无故缺一次在月得分中扣4分,旷课1节在月得分中扣10分。

  说明:以值日领导记载、教师签到为准。教师签到不准代签。本项考核不记负分。

  4、常规考核(20%)

  教案:(5%)以月检查,等级计分。A+级记95分,A级记90分,B+级记85分,B级记80分,C级记70分,D级记60分,无教案不计分。备写两门及以上详案取均分。详略案兼备=详课×70%+略科×30%。

  说明:打印教案、参考书教案按略案计分。略案最高等级为B+级。学期得分=各次检查得分之和÷检查次数

  作业:(5%)以月检查,等级计分。A+级记95分,A级记90分,B+级记85分,B级记80分,C级记70分,D级记60分,无作业不计分。

  说明:代两门及以上取均分。学期得分=各次检查得分之和÷检查次数

  领导听评课:(5%)随机检查,(学校评教评学活动除外),等级计分,A+级记95分,A级记90分,B+级记85分,B级记80分,C级记70分,D级记60分。

  说明:校长、教导主任、教研主任每学期要对全校教师听一轮课,其他领导每学期听20名教师的课,听课结束打出等级,反馈讲课教师课堂评价表。学期末对全校教师汇总考核计分。

  材料上交:(5%)逐次公布,以月统计考核计分。得分=实交次数÷应交次数×100(迟交=按时交×0、8)

  5、教研考核10%

  6、教学成绩25%

  初中:以班取总分前10名学生考核,依据进入总分前10名学生单科名次进行积分,积分最高者为该班教学成绩考核第一名,教学成绩考核记25分,其他学科考核得分=本学科积分÷本班最高积分×25。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11

  为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规范和完善教学质量考核体系,现根据xx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省属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工作的指导性意见》(xx教人〔20xx〕4号)和《xx工程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暂行)》精神,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目的和考核对象

  1、通过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形成正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增加教学投入、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

  2、所有承担本院归属课程的本科生教学任务(教学计划规定的理论课、综合实验、实习实训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各教学环节)的教师都必须参加考核,外聘教师参照执行。

  二、考核原则

  1、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力求简单易行,适合现阶段校情、院情。

  2、坚持科学、客观的原则,考核过程强调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法。

  3、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核过程实行“三公开”,即公开考核标准、公开考核方法、公开考核结果。

  4、坚持正面激励和引导为主,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5、坚持分类考核的原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实践课、体育课等不同类型教师应制订相应的考核标准。

  三、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

  1、教学质量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以下简称“教学效果”,满分100分)、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含“质量工程”,下同)、日常教学规范等三个方面。

  2、教学效果考核重点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主要采用学生评价(学生测评,下同)、教学单位评价(以下简称“单位评价”)等方式进行。其中,学生评价、单位评价分别占50%,即:

  教学效果评分=学生测评分×50%+单位评价分×50%

  (1)学生评价。学生评价由学生所在学院于每学期期末组织实施,主要从师德师风、教学内容、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总分100分,具体测评内容见附件1)。两学期均有学生测评分的,其评价结果以两学期平均值计算,只有一个学期学生测评分的,以该学期测评为据。学生评价结果由教务处提供。

  (2)单位评价。单位评价主要包括同行评价(满分100分,占50%)、领导评价(满分100分,占50%)。同行评价由本系、教研室老师依据同行听课等进行评价,重点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实践能力、教学组织及完成、课堂教学、教学效果等情况;领导评价由单位领导、教学委员会委员、督导组负责人、教学秘书、系、教研室、实验中心主任等,依据领导听课、督导听课等进行评价,重点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建设、教书育人、在教学课程组、教学团队中作用发挥情况、教学效果等情况(具体测评内容见附件1)。单位评价由各教学单位组织,每学年组织一次。

  3、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项目主要是评价教师项目承担和完成情况(含指导学生参加学科和技能竞赛等)(具体加分项目见附件2)。

  4、日常教学规范主要由校、院二级管理部门、教学督导组等根据日常教学检查结果(由日常检查与听课、校长信箱、处长信箱、教学信息员、教学督导员等渠道所反映的属实情况),对本年度所有授课教师的日常教学规范进行评价,对达不到学校规范要求的(含教学事故)进行相应减分(具体减分项目见附件2)。日常教学规范减分由各教学单位汇总进行。

  5、根据教师教学效果分、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加分和日常教学规范减分等形成最终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总分,即:

  评价总分=教学效果分+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加分+日常教学规范减分

  6、教学考核每学年考核一次,考核周期为本教学年度。

  四、考核程序

  1、每学期期初,教务处、各教学单位对学生评价、单位评价、日常教学检查、专家评价等工作进行安排。

  2、学校教务处、学院组织对本学年度教师教学质量评分。

  3、各单位汇总学生测评、单位评价等基本数据,并按上述考核方法形成教学质量评分初步结果。

  4、评价结果由各教学单位在本单位范围内公示,处理公示意见,并形成建议考核结果,于7月中旬前报教务处。

  5、教务处汇总全校考核结果,按本办法进行复核,报学校考核领导组审核批准、公示。

  6、公示、申诉处理。公示期内,教务处会同人事处、相关教学单位处理公示及相关申诉意见。

  7、教务处形成最终考核结果,报学校考核领导组批准后上报教育厅,并反馈到各教学单位、学校人事处等相关部门备案。

  五、考核结果及应用

  1、教学质量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分数按从高到低排序,优秀等次比例不得超过参加考核教师总数的25%(含第25%名次,以四舍五入计,下同),合格和不合格比例不得低于参加考核教师总数的15%。优秀等次的考核总分必须大于或等于85分,良好等次的考核总分必须大于或等于75分,合格等次的考核总分必须大于或等于60分,考核总分低于60分的为不合格。评价学年度获得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主持人直接定为优秀。

  2、教学工作量满额的教师方有资格参加优秀、良好等次的评定。新引进教师进校第一年、学校计划内进修教师进修期间工作量不满额的,可直接定为合格,因不接受教学任务等个人原因造成的.工作量不满可直接定为不合格。评价学年度有教学事故的,依据教学事故等级直接定为合格或不合格。

  3、考核不合格的教师,暂停其原任课程的讲授资格,限期提高业务能力,经重新考核通过后,方可重新认定原任课程的讲授资格。连续两次不合格的教师,教学单位应将其调离教学岗位,或停止其承担该教学任务至少一年,一年后试讲,考核通过后方能重新上课。

  4、考核结果与课酬挂钩。各教学单位根据教学质量考核结果划分为若干等级付酬。优秀等次的前20%名次的,课酬系数为1、5,余下80%优秀等次的系数为1、2;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各等次课酬系数分别为1、1、1、0和0、5。

  5、教学质量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其年度考核、评优、职称评聘、项目评选等方面的重要依据。教学质量考核为优秀、良好等次的,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个人项目申请时,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合格及以下等次的,不得申请集体项目。

  6、考核结果与单位教学工作考核挂钩。对单位年度教学工作考核优秀或较差的单位,其优秀等次比例适当增加或减少。

  六、考核组织和领导

  1、艺术学院成立教师教学质量考核领导组,在学校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对学院的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考核。

  2、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学办公室),具体协调学院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工作。

  七、其他

  1、学院考核领导组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工作的检查和监督。

  2、本办法由教学办公室负责解释;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12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政府提出的建设职业教育大省的发展目标,为娄底市三大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中等技术人才,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向科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结合教育局《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现状,特制定本方案。

  二、评价原则

  1.以评价促进改革发展的原则

  (1)促进学校进一步转变办学思想,坚持面向市场和面向行业企业办学,积极推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2)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先进教学方法。

  (3)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考试、考核、评价方法,突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评价体系。

  2.以评价促进教学常规管理的原则

  (1)促进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和实习实训、顶岗实习任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实习管理和就业管理。

  (2)推进课程改革,完善教科研制度,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校本研究和课堂研究。

  (3)加强教材建设,坚持从规范合法渠道征订、使用教育部门规定的教材。

  3.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原则

  (1)促进学生文明、守纪、严谨、勤奋,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

  (2)促进学校制定和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建立与行业企业共同培养培训专业课教师的机制和适应办学需要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4.涉及办学思想和办学方向的'问题实行专项限期整改的原则

  (1)发布虚假广告,买卖生源,滥发文凭的。

  (2)近两年内发生违法犯罪现象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3)学历教育未按规定开足开齐课程的。

  (4)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足的。

  (5)不按上级教育部门要求组织学生和教师参加各种竟赛的。

  (6)不按上级教育部门要求参加文化课、专业课和专业技能统测的。

  (7)购买使用盗版、盗印教材和教学辅导读物的。

  三、评价对象和方法

  1.评价对象:全市中等职业学校。

  2.评价方法:采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查看、座谈走访、问卷调查、深入课堂等方式进行。实行学校自评和考核组复评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3.学校应提供相应的(近一年内,少数项目可延伸时限)实证材料。

  四、评价结果的应用

  1.对涉及专项整改期限内的学校,不于表彰奖励。

  2.对评价总分前几名的学校授予“娄底市年度教学质量优秀单位”称号。

  3.将评价结果在全市通报。总分在60分以上的学校确认为“市年度教学质量合格单位”;总分在60分以下的学校限期整改。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13

  摘要:针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评价办法,以及“评价系数”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教师 教学质量评价 评价系数 参照成绩

  伴随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研究被提到了重要议程。能否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正确量化评价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于段也是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1、目前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我院同其他各高等院校一样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主要采用领,听课扫一分、专家听课扫一分、同行听课扫一分、学生听课扫一分等方法。这些方法虽能从一定程度上较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但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1所有扫一分均是钊一对教学过程进行缺少对教学结果的考查还缺少对教师是否按大纲施教方而的评价。这样容易致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课堂效果注重学生是否喜欢听而忽视了教学难点内容或有意避开教学难点避重就轻。只顾教学过程扫一分而不顾学生学习效果会造成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给教师扫一高分而期末考试成绩却不尽人意的结果。

  2领导和同行听课扫一分。首先是加大了领导同行的听课负担其次领i和同行与教师朝夕相处易存在各种关系和矛盾很难使被评教师心悦诚服。

  3学生扫一分。‘学生扫一分容易造成教师不敢正常对学生严格管理甚至出现有的教师与学生拉关系讨好学生的不良现象。

  4扫一分项目。扫一分项目不分学科造成扫一分没有学科、专业的钊一对性有时造成扫一分人员无法准确打分的现象。

  为解决以上诸多弊端特提出以卜教师教学评价方案将教学评价分为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学结果评价两部分。

  2、教学过程评价

  教学过程评价是通过学生、专家对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及教学于段把握程度的评价以百分制计分的方法得出教学过程评价结果见表2

  3、教学结果评价

  教学结果不仅与学生的入学成绩、学生的专业、班级的学风、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因素有关还同课程性质、特点有关比较难以进行量化。为此设计了“评价系数”来对教师的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基木解决了以上的难题。

  评价系数公式如卜评价系数二被评课平均成绩参照成绩其中“被评课平均成绩”指被评价教师所授课程的平均成绩“参照成绩”要根据具体课程特点依次选择“参照成绩’,表见表20

  评价系数是一种对学生学习同类课程能力的相对评价能较好地反映通过某教师的教学‘学生在该方而能力的变化。山于评价系数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来计算因此它主要反映了学生取得知识的结果。现假定考卷很好地反映了教学大纲的要求那么评价系数就可以如实反映教师按大纲施教的效果。这样也客观地约束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于段、方法、形式上卜功夫还要在教学内容、教学体系上卜功夫深入研究教材和大纲使教学评价向良性方向发展。

  另外评价系数的使用很好地解决了不同年级学习基础不同考试成绩难以衡量教师的难题。山于评价系数所反映的是一种相对成绩变化它对不同基础的年级所反映的教学结果是一种变化幅度因此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评价系数一也解决了不同课程之间很难进行横}句评价比较的难题。山于它采用对学生在木学科上成绩的相对变化因此它可以实现多学科之间的比较。

  虽然评价系数的`计算所涉及的数据量较大但是山于学生入学的高考成绩及每年各科的成绩均已采用微机管理因此只要根各学科性质特点选好“参照成绩”少I=编一软件计算结果垂于可得。评价系大于l表明教学效果好评价系小于l表明教学效果相对较差。 山于在计算评价系数时参照成绩的选择直接影响评价结果为此在选择参照成绩时要尽可能选择与所评价课程性质特点相一致的成绩。

  4、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将教学过程评价、教学结果评价进行综合通过编制的软件见图1计算教师教学的综合评价。

  教师教学综合评价分数二教学过程评价分数+教学结果评价分数2

  教学过程评价分数二专家评分×40%+学生评分×60%

  教学结果评价分数二该教师所授课评价系数平均值木次评价教师的最高评价系数平均值×100%。

  教师可按综合评价分数进行排序划等A等30%P等40%C等20%D等10%。这样划分的目的不仅使教师等级按正态分布使分布史加科学合理而且也解决了大量教师因得末等而影响评职称的问题。

  5、结束语

  教学木身所涉及的教师、学生、教学条件、课程特点等因素繁乱复杂较难量化每种方案很难完美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全貌。木办法力求公正、客观易操作但一定也存在不足之处有待于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14

  一、教学常规

  (一)学期计划

  (二)备课

  (三)上课

  教师要认真实施教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与学同步,获得教学最佳效果,做好课前准备,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无故离开教室,未经教导处同意,不擅自调课、停课、代课,遂循教学规则,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教学语言清晰,讲究教学效果。

  (四)作业布置与批阅

  文化课作业份量要适当,要求要严格,语文要有课文练习,每课批阅一次,作文全期大作不少于6篇,要求详批详改。5篇小作,5篇只查不改。数学每天批阅一次。英语一、二年级每周批两次,三年级每周批四次。专业课作业除完成书本上的练习题外,任课教师还应根据需要布置一些室外作业,让学生进行实地

  操作练习。书面作业和室外作业教师都要及时批阅和检查,周课时在3节以内(含3节)的每周批阅一次,周课时4节每周批阅2次,周课时5节每周批阅3次,周课时6节及以上的每周批阅4次。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字迹工整,符号统一,要有批阅累计次数,具有指导性启发性,批改作业应作好记录,优秀作业要表扬,不好的要重做,缺漏的要补做,错的要更正,要把作业记入平时成绩。

  (五)听课

  1、学校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经常听课。听课每周1-3节,全期不少于15节。

  2、各教研组每期要举行3-5次公开课,进行教学专题研究。公开课要集体备好课,印发教案,交教导处备案。教研组长每周听课1-3节,全期不少于15节。

  3、教师要相互听课,包括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文化课与文化课之间,提倡新老教师和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相互学习,高级教师全期听课10节,一级教师15节。三年教龄以内的教师听20节,新教师听课不少于30节〈以上听课如有作假,每发现一节扣20元〉

  (六)教学辅导

  教学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教学辅导的主要任务是:(1)负责好辅导时间内的纪律;(2)释疑、解难、指导方法。要求不迟到、不早退,兼顾所负责的班级。

  (七)教学检查

  教务处每期进行三次教学检查。

  第一次,开学初进行,检查教师的学期教学计划。

  第二次,期中进行,检查教师的备课、听课、作业批阅及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师,帮助改进教学。

  第三次,期终进行,检查教师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及领导与教师的备课、作业批阅、听课情况等。期终教学检查应对教师的教学作出基本的估价,并将其

  情况填表存入教学档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也可能采取随机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八)学业成绩考核

  学校每期组织期中、期末两次目标,命题、制卷、评分、统分均由教务处统一组织。专业课的考试要有一定份量的实践题,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期成绩总评包括平时成绩和作业(占3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

  二、教研教改

  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是增强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所有任课教师都应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每一位教师要参与一个课题研究,全期必须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心得,参加教研教改活动不少于6次。

  三、教学质量评估量化计分办法(见下页)

  网友评论:

  排序方式:按评论时间|按最新回复|按回复数量

  发布评论: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15

  一、总体要求

  1、每位教师必需在开学后一周内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育教学具体实际,制订出学期班级工作和教学进度计划。

  2、在期初、期中及期末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3、汇总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对教育质量的意见,经过调查研究找出原因及时反馈给有关当事人。逐步实行教考分离(流水阅卷)。

  4、期末每位教师必需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自评,写出学期工作小结。

  5、分管领导对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作出评价。每学期至少面谈一次。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要求。

  1、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我校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质量观、要坚持全面的质量观、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和要坚持均衡发展的质量观等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2、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应该是全面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那就是严格按照国家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材的要求安排课程和课时,进行教学和辅导,切实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不是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实用主义的应付考试的所谓教学。

  这种教学质量是逐步的有阶段性的,是适应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的,而不是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无止境的无限度的扩大教学领域或教学内容,不是为了谋取高分,超前地学习学生不堪重负的学习内容,不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侵占学生所有活动时间,甚至加班加点,无止境地补课,轻视德育和体育,让学生失去愉快而美好的童年。

  3、提高小学教学质量主要依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来实现。课堂教学是目前我国小学实现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目标和要求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它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4、学校领导应该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多下些功夫,加强教学研究和探讨,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加强课堂检测和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精讲多练,注重实效。

  三、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校长要以主要精力抓教学工作。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教学质量负全责。校长要深入教学管理、深入教学改革、深入课堂教学,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当家人,做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领路人,做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发言人。校长要负责健全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学校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干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之发挥最大的工作效能。

  2、教学管理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要求,充分发挥教学管理者的`作用。加强自身专业理论学习,深入学校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抓好过程管理,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做到思想端正、工作科学规范,使学校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校长和教学管理人员要坚持每周至少听一次对本校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的课,及时了解教学工作情况,校长和教学管理人员要带头上研究课或示范课(每学期至少一次),并认真作好相关记录。

  3、以教学评价为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工作,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主渠道,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学校要深入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工作,要以《中小学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为指导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我校要把开展课堂教学评价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抓,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使广大教师形成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2)重视单元教学评价,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我要加强单元教学的管理,以单元教学质量检查的形式(月考),及时对教学质量实施监控。从管理及教和学多个方面,分析影响提高教学质量的因素,及时加强薄弱环节的工作。

  (3)做好阶段教学分析工作,提出改进工作提高质量的措施。教研组要定期召开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4)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以科学的教学质量观评价教学。学校和教研组密切配合,通过教学视导、教学访谈、师生问卷等实地调查方式,师生教与学成果资料分析方式和学生学业成就水平测试等多种形式,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对教学工作存在问题的学校,学校和教研组对其进行全面分析,采取措施,帮助提高。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12-09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05-24

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案12-22

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方案12-10

高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05-24

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方案11-02

学校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方案01-18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20篇)08-30

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范文11-05

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方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