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16 05:45:4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望月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望月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月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望月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重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借助多媒体课件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布置学生提前从书籍或网络上搜集积累有关月亮的成语、诗句以及月亮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有关月亮的谜语、成语、儿歌、诗句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课件出示月夜图)

  教师谈话导入:刚才我们课前交流的内容都与月亮有关。是啊,自古以来,月亮和文学

  就有着不解之缘。月亮,这位夜空女神,给人间带来多少美好的情趣!每当她在夜空出现,大地便呈现出梦幻景象。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月亮所倾倒,被月亮所陶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诗篇。今天,让我们和著名作家赵丽宏一起走上江轮的甲板,去欣赏江中的月亮,激发我们的情思与灵感。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静静的夜晚望月,要读得轻而静)

  二、整体感知

  1、师:相信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快速回顾一下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些什么事?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赏 江中月 背 诗中月 谈 心中月

  师:同学们预习的收获可真不少。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与作者以及小外甥共同感受这迷人的月夜。

  三、精读感悟

  (一)细赏江中月,感受月光清辉

  1、(课件出示月夜图片)师: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看到了怎样的一幅江月美景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美美地读一读。有不懂的词也可以与同位讨论一下。

  2、解决不懂的词语。

  3、师: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相机板书:{美}

  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多么美妙的江月美景图呢?他先写天上的明月,又写江面上的月光,再写江两岸更远处的景象,多富有层次感的图画!让我们把这幅美妙的图画轻轻读出来吧!

  4、师:读得真好!仿佛我们就坐在江轮甲板上,身临其境地观赏这江上明月。此时的月光美极了,它安祥、晶莹、朦胧,使我们深深地陶醉了,天地好像与月光融合在了一起。

  (多媒体课件播放轻音乐)齐读。

  (二)吟诵诗中月,体味优雅意境

  1、师:这灿然娇美的月色深深吸引了我,更吸引了随我一同旅行的小外甥。他一定在梦境中也看到了这皎洁的月亮。凝望着天上的明月,每个人都会入神,都会陶醉,都会在心中涌起浓浓的诗情——深情引背《水调歌头》(多媒体课件出示《水调歌头》的图片及播放音乐背景)

  2、师: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小外甥眼睛一眨就是一句。他们舅甥俩你一句我一句地吟诵起来(课件出示两人呤诵的诗句)

  3、师:同位两个来分角色读一读。行吗?老师有个建议,大家在对诗前想一想,月下吟诗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气氛?注意小外甥与舅舅应该分别读出怎样的情趣?

  4、师:这些诗句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来回顾一下它们的出处。

  小时不识月??出自李白的《古朗月行》

  5、师:此情此景中,一定有许许多多吟诵月亮的诗句,在我们的耳畔回响起来,谁愿意起来背一背?也来你一句我一句 。

  6、课件出示:诗,我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师:江中月如一幅美的图画,给了我们美的享受,而诗中月却融入了人们丰富的(情)感。(相机板书:{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抒发了我们对故乡的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寄托了我们美好的愿望。月亮,寄予我们无限的情思。月下吟诗,又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这些绝妙的诗句引着

  我们走进了古典,走进了美的意境。

  (三)、畅谈心中月,唤起童心童趣

  1、师:每个诗人的眼睛里,都有一个自己的月亮,每个孩子的眼睛里,也有一个自己的月亮。小外甥眼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舅舅会感到惊讶呢?

  (课件演示月亮的变化图)你觉得它的比喻怎么样?你认为月亮还可以比作什么?

  小外甥跟你们一样,在他的眼睛里,月亮就充满了童年的纯真与幻想。我们来读读小外甥充满童话般的语言。

  2、师:小外甥用童话的眼睛去看月亮,用童话的语言去说月亮,用童话的'心灵去感受月亮,充满了童真童趣!(相机板书:{趣})月亮下去了,小外甥摇摇晃晃走回船里去了,甲板上——(引读)

  3、师:让我们一起展开幻想的翅膀吧!

  (多媒体播放《快乐星球》的主题曲视频,并自动播放月球的一系列图片)

  4、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拿起你手中的笔,写出你的幻想。

  5、交流评析。

  四、总结升华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了安详柔美的江中月,吟诵了幽雅抒情的诗中月,畅谈了充满了童真童趣的心中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不同的月亮,相信,只要你聪明好学,爱幻想,你心中的月亮将会最奇特,最美丽。

  多媒体出示——课外拓展作业

  1、描写月亮的名篇佳作很多很多,你们课下可以从书籍或者网络上找来读一读,再领略一下月亮的魅力。

  2、(我知道,咱们班里的同学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有月的晚上,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月亮及月光下的景物,像山树,人房是什么样子,只要你仔细观察,用心幻想,你的笔下一定会有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诞生,老师期待着。

  望月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析词句,体会文中所蕴藏的江月美景的神奇迷人。

  2、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喜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品味描写月夜江景和小外甥的句子。

  2、理解月光产生幻想的句子。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继续分享赵丽宏的优美散文(齐读课题)

  2、写的是谁在哪儿望月呢?(一个人吗?)

  3、同学们注意有时文中的“我”是作者本人,有时未必是本人。【板书“我”和小外甥生】

  4、文章写了“我”和小外甥在江船甲板上望月。接下来发生了哪些事?文中写了哪些内容?(机:就这一个内容吗?)

  (结合回答板书:江景、背诗、幻想。)

  过渡:这篇文章啊,仔细读可以浓缩成这三幅画,这堂课让我们走进这三幅画生动的画面中,一同来品味、欣赏!

  二、学习第二节:

  1、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想想你看到了怎样的江景图。

  2、(出示§2)指名读,要透过文字看景色画面,看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3、交流:

  ①“闪烁的光斑”你懂吗?为什么一闪一闪?(因为流动的江水,波光粼粼,才会有“读”“千万点——跳动。”

  ②“安详”柔美、静谥的感觉。

  ③、“~~剪影”没有月光就没有剪影,给你什么感觉?(神秘)出示“月夜剪影图”

  ④、“镀”月光均匀地洒在这些景物上。

  (配乐齐读,感受月夜江景的静谧美好)

  4、小结:是啊,月洒清辉,江中有月,这幅画面中有江,有月,如果让你给它取个名字,什么名字比较恰当呢?(板书:江中月)

  过渡:在这轮美好的江中月下,引发了作者与小外甥背诵的兴致那么他们背了哪些诗呢?

  三、学习第3——13自然段

  1、自由读§3——13节中带“月“的诗。

  2、(出示诗句)请两位同学读,分角色读。

  3、读得很好,可是文中是背诵,给你们一分钟试背。

  4、指名配乐试背。(刚才背诵的意境不太和课文中吻合,你想背诵要什么?下面,想象在月光下,月光沐浴着“我”和小外甥一起背诵比赛。

  5、写月诗就这6句吗?文中哪些告诉你的?(两个省略号,为什么要用两个省略号?你还能说说写月的诗吗?

  6、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写月的诗。(出示课外诗边上配月夜图二幅)。“我“和你们一起来对吟一下吧!(配乐)

  7、同学们,吟诵了这么多写月的'诗句,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

  8、那么,“我”和小外甥此时背诵了那么多诗后,他们有什么感受啊?(提示:用原文)(出示§13)

  ①拿笔找找这几句话中有几个词直接写出了他们的感受?

  ②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沐浴、沉醉、清幽、旷远的感觉。

  9、我看,不是我和小外甥两个人沉醉,我们所有认真读书的也沉醉在其间,同学们,在背诵这幅画面中看一看有诗还有月,那你说给它起个名字叫(板书“诗月中)

  过:当我还沉浸在诗中月那醉人的风韵中时,小外男生却已展开幻想的翅膀!

  四、学习第15——20节

  1、好,请你看一看小外甥望月的幻想有哪些词句,一处不落地画下来。

  2、学生交流。

  3、文中啊,有这么三处。(出示内容)

  ①请一位学生连起来读。你用心体会,请你说说对小外甥的幻想有什么感受?哪些语句你喜欢,最吸引你。

  ②非常好,聆听了小外甥的幻想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地方?

  A、眼睛,不仅形象而且非常神奇。

  B、每个月都要争开一次(相机:月变过程)

  C、“把月亮写的可爱、活泼”、充满了童真、童趣。

  带着感受练读,这些幻想看似不成段,其实分明是一首儿童诗啊,

  ③不信,你瞧(出示小诗)。配乐朗读

  是啊,听了小外甥生动奇特的幻想,简直就像听了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难怪作者说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

  ④同学们,你们呀和小外男生一样的年龄,一样的聪明爱学,爱幻想,每个人读这段话以后,都自己“我”心中的月亮,你心中的月亮像什么呢?也写上两三句话,能不能也象小外男生一样,有天的眼睛般的什么样的比喻?

  ⑤“交流”。

  ⑥是啊。作者也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展开了幻想的翅膀,在这幅画面中,小外甥、我们、作者都一同展开了遐想。我们给它取个名可以叫(心中月)

  五、总结

  这节课,在赵丽宏宏优美的语言引领下,一同领略了江中月的美丽,诗中月的醉人,江中月的美妙,相信此刻你们和俞老师一样,产生了望月的冲动,有机会请你走进大自然好好地望一回月。

  六、作业

  1、背诵文中写月的诗句

  2、课外积累一些写月的诗句。

  望月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朗读诗歌并能背诵默写。

  2、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内容。

  3、学会鉴赏诗歌。

  二、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意境,理解内涵。

  三、教学难点:

  学会鉴赏诗歌

  四、教学时数:

  五、课型:

  朗读赏析课

  六、教法:

  边读边议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一轮圆月挂在夜空的画面)皓月当空,月色如银,如此美景,会勾起你无尽的遐想,今天且让我们跟着唐代诗人王建走进他的《十五夜望月》,感受他的思绪。

  (二)揭示本课的环节及任务

  今天我们的中心任务就是一个字——读,具体任务是:读顺、读义、读景、读情、读味、读韵。

  (三)六步闯关:

  1、大声读——把诗歌读顺畅。学生自由读,小组内轮读,熟读成诵,毛遂自荐当堂背诵。

  2、说读——读懂诗歌的意思。边读边说,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说出来。小组内轮流说,互相交流,派代表在全班发言。

  3、默读——仔细阅读,摘录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用恰当的词语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

  (银白的地面、熟睡的鸦雀、飘洒的冷露、芳香的桂花),抽查展示自学作业。

  4、议读——体会诗中意境,理解作者感情。边读边议,小组互相讨论:

  (1)从以上景物描写概括诗歌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一幅安静、凄清的秋夜景色,为秋思创造伤感的氛围)

  (2)结合景物意境揣摩诗人在中秋之夜仰望夜空,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孤独寂寞,对家人、友人的深切思念),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5、品读——品析诗味。咬文嚼字,用比较换词法等品析诗中精美词句。小组互相讨论:

  (1)诗人写望月,却没有写到月光,从何处体现?(“地白”:给人予积水空明、澄清清冷之感,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皎洁)

  (2)“树栖鸦”从听觉还是视觉来写?写鸦雀有什么作用?(既是听觉也有视觉,烘托夜的寂静,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

  (3)“冷露无声湿桂花”蕴含怎样的情感?(用寒意、清冷烘托诗人寂寞凄清的心理。)

  (4)“落”换成“在”好吗?(“落”写出了愁思随着月光的泻落从上而下,富有动感,形象新颖)。小组充分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

  6、美读——读出诗歌的韵律。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感情基调、朗读语调、朗读节奏、朗读重音

  (四)课外延伸

  收集有关咏月的诗歌。

  板书设计:景→境→情

  银白的地面安静孤独寂寞

  (皎洁的月色)凄清对亲人的

  熟睡的鸦雀伤感的深切思念

  飘洒的冷露秋色夜景

  芳香的桂花

  分享:

  望月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一、能有表情地演唱抒情和活泼等不同情绪的歌曲,用歌声表示夜晚望月的意境,并能背唱自身喜欢的歌曲。

  二、感受到《糖果仙人舞曲》的意境。

  教学内容:

  歌曲《望月亮》

  欣赏《糖果仙人舞曲》

  教学重难点:

  感受三拍子的律动,深情地演唱歌曲。

  教具:电子琴,配套课件。

  第一课时

  一、做律动走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歌

  三、趣味练生曲

  四、新歌教学

  1、 教师放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的`节拍左右摆动,感受抒情而流畅的歌曲旋律。

  2、模仿老师的样子边朗读歌词边做第一拍拍腿、第二三拍拍手的律动。

  3、 在听唱歌曲过程中让学生自由地做动作协助记忆歌词,体念和感受歌曲的美感。

  <1>跟录音完整听唱。

  <3>边拍手边朗读歌词:

  5、律动教学

  在歌曲学会后,让学生选折自身喜欢的扮演方式展示自身。让他们随音乐做动律。

  6、 选择打击乐器为他人扮演伴奏

  7、分组竞赛。

  8 、个人竞赛。

  9、教学后记:

  有些学生音唱的不准。大多数表示不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上节课的歌曲,欣赏《糖果仙人舞曲》。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欣赏乐曲。

  教学过程:

  1、 师生问好歌。

  2、 复习上节课的练习曲。

  3、 复习上节课的歌曲。分小组竞赛。

  4、欣赏《糖果仙人舞曲》

  (1) 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个公主,她非常喜欢吃糖果,有一天,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身变成了一个糖果仙人,有一个潇洒的王子与自身欢快的舞蹈,就让我们一起来跟着小女孩进入美妙的梦境吧!

  (2) 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

  (3) 分段赏析。

  (4) 学生听乐扮演。

  (5) 小组合作扮演。

  (6) 小组展示。

  (7) 学生自由评价。

  (8) 教师点评。

  (9) 评奖。

  5、 课堂小结。

  望月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有关诗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富于幻想而感到自豪,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

  1、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板书:“我”小外甥)

  2、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独自一个在江轮甲板上赏月,看到的月光照耀下江上景色是怎样的呢?(板书:赏月)

  3、出示“月夜江上美景图”。学生看图后,出示第2自然段文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过渡:正当“我”尽情地欣赏着“月夜江上美景”的时候,小外甥也来赏月了。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段,想一想,“我”与小外甥在赏月的过程中交谈了什么呢?(板书:交谈)

  1、默读,思考。

  2、检查、交流,小结,板书:颂月、论月。

  3、讲读5—12自然段。

  过渡:“我”和小外甥是怎么“我一句你一句”地对背诵颂月古诗的?

  (1)同桌分角色朗读。并想一想,他们对背了几次,每一次对背的`诗句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联系呢?

  (2)分角色对背古诗。讨论交流上述问题。(三次,每一组诗的作者教师都是明知故问,第二组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第三组都是写在江上看月亮。)

  (3)小结。

  (4)多媒体出示情景,学生背诵。

  (5)想一想,读了“我”和小外甥对背古诗的情景,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对背诗不是随随便便的,你背的诗还得跟我背的诗有一定的联系呢!小外甥自信、聪明、机灵,“我”真不愧是一位大作家。)

  (6)指名表演背诵。

  6、讲读14—20自然段。

  过渡:小外甥不仅向“我”挑战,对背诵月的古诗,而且问“我”“月亮像什么?”

  (1)指名朗读。思考:“我”有没有直接回答小外甥的问题?为什么?

  (2)检查交流。

  (3)自读,思考:小外甥把月亮比作什么?划出有关的句子。

  (4)出示句子,指名朗读,要求“绘声绘色”地叙述。

  (5)小结。

  三、讲读第三段。

  过渡:“我”和小外甥在月光下进行交谈,交谈了多长的时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结束的?

  1、范读。

  2、交流。

  3、指名朗读。

  四、总结深究课文。

  1、作者写小外甥主动向“我”挑战,对背颂月古诗,问“我”“月亮像什么”。想向我们说明什么呢?

  2、质疑赏析。你读了这篇课文后,认为还有什么问题值得研究的?

  3、提示总结。

  古诗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多读、多背、多想,不仅能陶冶人的性情,更能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思维能力一种。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期盼更多富有创新力的人才呀!

  “我”独自一人站在甲板上也展开了幻想的翅膀。“我”会幻想些什么?(从小外甥的身上,他看到了祖国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这篇课文写的景很美,写的小外甥很可爱,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深远的。整篇课文的语言是那么优美的。

  五、作业 。

  1、背诵课文。

  2、搜集并背诵写有关山(或水)的古诗,看谁背得多。

  附板书:

  “我” 小外甥

  赏月

  望月 颂月 聪明好学

  交谈

  论月 爱幻想

  望月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综合音乐、图画等多种手段,在朗读、欣赏、吟诵、表演、想象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充分感受月光下美的意境,感受散文、诗歌、童话等不同视野下月亮的风格,创生出自己对月亮文化的独特感受。

  2.让学生自主选择性地阅读,在丰富的月亮文化的熏陶、传承、感染和建构中审美、启智、激趣。

  3. 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散文、诗歌、童话视野下的月亮,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月亮文化。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通过网络搜索、文本阅读等多种学习途径,阅读有关月亮的童谣、诗文、神话、故事等,欣赏有关月亮的音乐、图画等不同的艺术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自古以来,月亮和艺术有着不解之缘,文学当然也不例外。从人类有文学的那天起,月亮就成了文人墨客心目中的女神。她在遥远的星空中向我们讲述着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给了文人墨客们无限的灵感。这一课,让我们和著名作家赵丽宏一起走上江轮的'甲板,去欣赏江中的月亮,激发我们的情思与灵感。

  2. 齐读课题。

  二、走入散文世界,沐浴月色清辉

  1. 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课文,说说,你最喜欢读课文的哪些部分?

  2. 我们先和喜欢散文的同学一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走上江轮的甲板,去欣赏江中的月色。

  3. 我们欣赏过日出喷薄的壮阔,也赞叹过晚霞满天的绚丽,月光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自己轻轻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月光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

  5.欣赏着这安详的、晶莹的、朦胧的月色,我们仿佛在聆听一首优雅的月光曲。 请一个同学把这一段连起来, 把这种意境读出来。

  三、步入古诗殿堂,品味优雅意境

  1.月夜的江景实在太美了,把小外甥都叫醒了。他一定是在梦境中看到了月亮。凝望着天上的月亮,每个人都会出神,都会陶醉,都会在心中涌动起浓浓的诗情。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往今来,月亮一直被反复吟诵着。

  2.师生齐背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

  3.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小外甥也知道许许多多 。他和舅舅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吟诵起来。下面同桌一个做舅舅,一个做外甥,一起把下面的内容读一读。读前想一想,月下吟诗应该在怎样的气氛里?他们吟诵的每句诗应该读出怎样的情趣?

  4.请两位同学扮演舅舅与小外甥吟诗。全班同学评点。

  5.男女同学一起扮演舅舅、小外甥对诗。

  6. 此情此景中, 一定有许许多多吟诵月亮的诗句,在我们的耳畔回响起来,让我们也参与到他们的咏诗中去,也来你一句我一句 。

  7.月下吟诗,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觉啊。这些绝妙的诗句引着我们走进了古典,走进了美的意境。

  8.一起清唱 《水调歌头中秋》

  四、迈进童话乐园,唤起纯真童心

  1. 每个诗人的眼睛里,都有一个自己的月亮,每个孩子的眼睛里,也有一个自己的月亮。还记得你们在那个静静的夜晚,看着天上的月亮,,展开了幻想的翅膀,提出了好多好多好奇的问题,你悄悄地跟月亮说了些什么呀?

  2. 小外甥跟你们一样,在他的眼睛里,月亮就充满了童年的纯真与幻想。自己读读小外甥充满童话般的语言。

  (1) 请一个同学扮演小外甥。

  (2) 在评读中体验小外甥纯真的童心,神奇的话语。

  3. 小外甥用童话的眼睛去看月亮,用童话的语言去说月亮,用童话的心灵去感受月亮。一起朗读小外甥充满童趣的话。

  4.多么纯真的童心,多么神奇的话语呀!( 引读)小外甥回到船舱里了,甲板上又只留下了我一个人——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五、张开幻想双翼,走进月神文化

  1.小外甥的话深深打动了舅舅,也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也插上幻想的双翼,飞向月亮。(伴随着迈克杰克逊的《童年时代》美妙歌声)你们可以用散文的语言、诗的语言或者童话的语言,去抒发自己对月亮的情感。

  2.学生书写自己眼中的月亮 。

  3.交流。

  4.有一位著名的学者说,中国文化起源于月神文化。月神文化,映射出我们民族的圣洁、祥和与仁慈。让我们走向月亮女神,走近月亮文化,沐浴着她的清辉,让她圣洁的月光永远滋润我们的心田。

  望月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创设研究专题为什么同一个月亮在不同人的眼里不一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形成研究成果,并迁移运用,发展学生个性。

  教学重、难点:

  营造研究氛围,以学定教,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迁移运用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望月》。

  2.上节课主要研究了什么内容?

  (生回答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研究了怎么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二是研究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即舅舅和外甥在江轮上望月、谈月、想月,分别写了舅舅眼中月、诗人眼中月和外甥眼中月。)

  3.舅舅、诗人、外甥眼中月一样吗?(不一样)他们眼中的月亮到底怎样又为什么不一样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4.怎么研究?大家可以提出建议。

  二、自主探索

  选择自己喜欢的××眼中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究研究。(分组合作研究)喜欢研究舅舅眼中月的同学在喜欢自由组合,展开研究。)

  (一)舅舅眼中月组织策略。

  1.学生汇报(估计学生会说舅舅眼中月很美,我想试试,试着读一读→学生评价:我觉得他把舅舅眼中月亮的美读出来了,我也想像他那样读一读或者我认为他基本上读出来了,但还美中不足,我想给他示范一下→既然这么美,也让老师来美一下好吗?(好)→生评价→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月色美景,你看到了吗?→出示课件(边看边读边想)→此时,作者会想些什么呢?(主要是出来旅行能看到如此美月心里太高兴了。))

  2.月色迷人!还有补充吗?(生:像这样的月之美景还有许许多多,我来读一篇给大家听听→指名上台实物投影→学生自己实物投影并介绍)

  3.真是赏心悦目。建议大家再来读一读。有一句诗叫葡萄美酒夜光杯,美的月为大家配点曲(请一生选择)→(美,还它个美!)齐读。

  4.过渡:刚才这一小组汇报的舅舅眼中的'月亮,其他小组呢?

  (二)外甥眼中月组织策略

  学生汇报(我们觉得外甥眼中的月亮很天真、可爱,我们也像那一组一样把它给读出来(分角色)→注意偷偷地、圆圆地、月亮困了→生评价→直接读外甥话→师评:赵丽宏的小外甥(外甥女)来了!很神奇,他好像看到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阴晴圆缺图→看着这变幻而俏皮的月亮,你想到了什么?(生:想到外甥想象真丰富或月亮真是变幻莫测或外甥很天真,月亮也变得可爱了!或想到一句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过渡:妙!说着说着,读也出来了。那么诗人眼中月呢?

  (三)诗人眼中月组织策略

  1.学生汇报(生读古诗→生:我们觉得诗人眼中的月是→生:上台借用实物投影谈诗→师:能读出来吗?评价→师点评《水调歌头》→生:除了课文上,我还搜集了→演示说解)

  (导语:读的时候,假如能把诗人的情感和作者的感受结合起来,那才叫丝丝入扣呢!)

  2.分角色体会朗读(教师读旁白,男同学读赵丽宏,女同学读外甥(配乐:春江花月夜))

  三、总结成果

  1.学生畅谈:同一个月亮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是不一样的。此时此刻,你明白了吗?

  2.教师小结:了不起!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清朝大学者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即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眼里感受是不一样的。关键看人所处的环境,人的心情如何。

  3.导语

  过渡:你们啊,个个都是小小王国维,究竟合格不合格,还得考考大家!(愿意接受考核吗?)

  四、拓展延伸

  1.想象选择:《望雨》

  (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________________;(愁雨)清明时节雨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_____________________;

  (霉雨)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雨,________________

  2.启发谈话:

  选择自己喜欢的做一做,慢慢地,相信同学们都会成为学习的研究者。

  望月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两段。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的优美语句,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积累诗句的兴趣。

  3、创设研究专题:为什么同一个月亮在不同人的眼里不一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

  教学难点 :

  理解文中写月的诗句。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课文录音、钢琴曲、月下江景图

  教学过程 :

  一、 背诗激趣,导入 新课。

  1、 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亮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凝望皎洁的月亮,沐浴着柔和迷人的月色,有多少人为之陶醉,为之思绪万千呀?唐朝大诗人李白,就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写月亮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如:〈〈静夜思〉〉(学生背)又如:〈〈古朗月行〉〉(学生背) 还有:〈〈月下独酌〉〉师背

  2、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把你搜集到的朗诵给大家听听。

  3、 明月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慷慨的,但相同的月亮,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一样的感受。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著名作家赵丽宏和他的小外甥一同去望月。(生齐读课题)

  二、感知大意,体验感情。

  1、 请大家打开课本,听课文录音。

  2、 同学们,听了课文录音,你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3、总结:作者围绕望月这个主题,分别写了自己望月,和小外甥比背关于月亮的古诗 ,小外甥对月亮的想象这三大部分的内容,老师想再提炼一下,给这三部分起小标题:

  望月 谈月 想月 (板书)

  4、在这三个部分中,每一部分作者都有侧重地写了不同人眼中的月亮,请大家读读课文,说说三部分分别写了什么人眼中的月亮。 我(舅舅) 诗人 外甥 (板书)

  4、 这三种人眼中的月亮分别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三、选择主题,自主探索。

  1、下面,请大家选择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某某眼中的月亮,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学习,某某眼中的月亮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待会儿,准备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好吗?

  2、学生自学。(放抒情的钢琴曲 )

  四、全班交流收获。

  第一板块:舅舅眼中月

  1、 你探究了舅舅眼中月这部分,你有什么体会?

  (我认为舅舅眼中的月亮很美。)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你能读出月亮的美吗?谁可以将月亮读得更美?

  (我认为舅舅眼中的月亮很安详。)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你能读出月亮的'安详吗?谁能更好地读出月亮的安详?

  相机板书:安详 美丽

  2、 老师根据作者的描绘,画了一幅月下江景图,让我们看着画,再听听作者对它的描述吧。

  3、 让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月亮的安详与美丽。同学们,为什么作者眼中的月亮如此安详与美丽呢?(生答。师评:你读课文能看看前面,看看后面,边读边思,真会读书。)

  4、 作者将月下江景的生动描述让我们对月光有了很深的体会。其实呀,古今中外,有好多关于月光的名篇,同学们,能把你们搜集到的片段与大家分享吗?

  第二板块 诗人眼中月

  1、 你能来谈谈对诗人眼中月的理解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写诗人眼中月的部分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313)

  2、学生汇报。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天真、幼稚)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向往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思乡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思乡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离家在外的哀愁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依依不舍 )

  以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回答。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为例谈谈引导体会的方法:

  (1) 你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思念亲人。)

  (2)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学生讲讲对诗意的理解。)

  (3) 原来,离乡的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就感觉月亮和自己很亲近。他借写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4) 你能通过读来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吗?(生读)让我们一起读,来体会这种感情。

  3、一个月亮,在诗人的眼里就成为抒发寄托感情的景物了,(板书寄情)难怪清朝大学者王国维曾说过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4、 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该部分,体会舅甥俩陶醉于月光和古诗之中的情景。(三人: 叙述 我 外甥)

  5、 正因为小外甥聪明好学,才积累了数不清的写月的优美诗句。丰厚的积累对于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丰富我们的生活是非常舅有用的。同学们,老师想在下节课举行一个古诗背诵比赛,请你们课后搜集有关山或水的古诗,并理解着记忆它,好吗?这个就作为今天的家庭作业 。

  6、 另外,由于时间的关系,关于对外甥眼中月的探究,我们也放到下节课重点讨论。

  五、布置作业 ;

  1、 你喜欢哪些描写月光的句子?先体会体会,再把它抄写下来。

  2、 背诵课文第1至13自然段。

  六、板书:

  21 望 月

  望月 我(舅舅) 安详 美丽

  谈月 诗人 寄托感情

  想月 外甥 ?

  望月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张就龄的生平;

  2、注意诗中的用词;

  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

  重点教学

  诗歌的境界。

  板书设计

  作者:唐玄宗开元时宰相。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北)人。一名博物,字子寿。弱冠登进士。曾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历。其文才为宰相张说器重。开元十一年(723)被任为中书舍人。

  诗意:首联、望月怀远、自然浑成。

  颔联:流水对,自然流畅,古诗气韵。

  颈联: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尾联:构思奇妙,意境幽清。

  教学过程设计:使用个性化修改

  一、导入: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或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或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或抒写他们了的哲理思考。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诗人们借着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洞彻肺腑地进行天地对读,自然与人情互释,内心与外界沟通的幻想创造,从而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张就龄笔下那一夜之间明月由生及落的生命历程吧。

  二、作者简介:

  唐玄宗开元时宰相。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北)人。一名博物,字子寿。弱冠登进士。曾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历。其文才为宰相张说器重。开元十一年(723)被任为中书舍人。张说罢相,受累外迁。十九年,玄宗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再迁中书侍郎。二十一年,以中书侍郎为相。时玄宗的宠妃武惠妃,谋废太子李瑛而立己子,命宫中官奴游说九龄,九龄叱之。

  玄宗欲以范阳(今北京)节度使张守为相,以朔方(今宁夏灵武南)节度使牛仙客为尚书,九龄都反对,玄宗不悦,李林甫更进谗言,迁九龄为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不久又因他荐举的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触怒玄宗,贬为荆州长史。二十八年卒。初,安禄山讨奚、契丹,战败,被执送京师。九龄主张按军法处以极刑,玄宗不从。及安禄山反,玄宗奔蜀,思及此事,为之流涕,遣使至曲江祭九龄。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有《曲江集》20卷传世。

  三、诗歌美读

  可以说:“诗歌是文字的音乐。”它有铿锵有力的节奏,有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的韵律。让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吟诵诗歌那形象、生动、立体的语言,聆听它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韵律,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1、学生自由诵读,结合诗歌注释解决疑难,整体感知诗歌。

  2、教师范读,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

  3、诵读指导: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4、师生共读,用情感去点燃情感。

  四、意境赏析

  首联: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颔联: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颈联: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尾联: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一无所有,只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

  《望月怀远》赏析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千百年来,数不清的文人墨客总是对月亮情有独钟,涌现出大量的与月亮有关的诗歌,月亮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意象,在不同情境下的意蕴异彩纷呈。或描绘月亮的清幽,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寄托相思之情,如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表达悲苦之情,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中的“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或表达高洁的志向,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或引发人生的思考,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只要月亮一与诗人遇上,便能引发无限的遐想!张九龄的`这首《望月怀远》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朴素自然,情致深婉。从题目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怀人诗,怀念远在家乡的亲人的诗歌。当一轮明月从空中升起的时候,我想每一个出门在外的人,在面对皎皎一轮明月的时候,是不分身份地位的了,相思之情便从心灵最脆弱的一隅悄然生发出来,发为无尽的思念!

  张九龄,在唐朝历史上是一代贤相,是以一个政治人物的面孔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可他同时也是一个在外做官的游子,离开亲人和家乡,此时此刻,怎能抑制内心的冲动呢!张九龄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诗人,我就不费笔墨了,还是一起来享受这首诗带给我们的感动吧!

  首联,开门见山,紧扣题目,借景抒情,直奔主题。浩瀚无边的东海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同时升起的是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用一种阔达的意境渲染的是是一份动人的相思之情,这一份情感不只是属于诗人一个人的,也是属于远在天涯海角的亲人的,同一片天空,同一轮明月,同一种相思!首联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就是因为它用朴实自然的诗句,写出了天下所有在外之人的共同情感。

  颔联,直露情感,从想象之中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望月之后的自然生发。漫漫长夜,无边无际的愁怨在游荡,多情的人儿怎能忍受这一份冷清的孤寂呢?明月皎皎当空照,平时多么美好的月亮,此刻却是多么的无情啊,它不管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还是照样高挂空中,将月光尽情挥洒!满心相思之苦的诗人,如何受得了这一份招惹,怎能不辗转反侧,无法能眠啊?

  颈联,紧承上联而来,写相思之情引发的行动。由月逗引出相思之情,让诗人内心涟漪频频,浓浓的相思之情已经按耐不住,惹人无眠,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行动。此时的诗人,翻身而起,熄灭昏暗的蜡烛,披衣而出,饱受相思之苦的诗人反而越发觉得这月光的充盈可爱,这是非常复杂的情感。月亮引发相思之苦,诗人本来应该怨恨它,怎么会觉出美来呢?因为此刻的诗人是孤独一人,只有月亮可以相伴,此刻月亮成为了他寄托情感的对象。虽然相思之情非常愁苦,但是如果连这轮明月也不在的时候,那诗人就会被茫茫的黑夜吞噬,那无边无际的相思之苦便更加压抑在心中,我想这该是多么的无助和沉痛啊!所以,此刻的明月,成为了诗人的依托,成为的诗人的希望,成为了诗人的知己。独自对月,浮想翩翩,整个人已经陶醉,已经沉迷,已经身不由己,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人已痴迷,直到冰冷的露水沾湿了衣裳才回过神来!诗人的这一行为,把诗人对远人的思念之情彰显的淋漓尽致!

  尾联,还是紧承上句,由望月产生遐想。远人不在,唯有明月,诗人想将一轮满含相思的明月寄远人,情不自禁的想法,结果却只能是不堪!既然不可能,那就还是回到床上期许在梦中的相会吧!寻梦是今晚的九龄,这是无奈之人的无奈之举,是一种痴恋的美好念想!这就更加反衬出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更加增添了一种孤苦之情!当梦醒时分,剩下的只有无限的思念了。

  总之,这首诗的字句自然浅近,情意细腻,由望月引起怀人,由怀人引发行动,自然流转,情意缠绵,浓浓的思念,淡淡的忧愁。虽然饱含思念之情但是表现出来的却不是那么的伤感和沉痛。

  《望月怀远》练习题

  1、简析“月”的作用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诗,由望月而引起相思而彻夜难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

  2、用一个词概括“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美,并分析这两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好处?

  雄浑阔大手法:即景抒情,由望月而生怀远之情;虚实结合,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远在天涯的友人也对这轮明月在怀念自己,深化了怀远的深情,也留下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3、诗歌开头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人写月亮不用“升”,却用“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开头也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里头肯定有道理可说。请说说你的理解。

  若用“升”字,明月共潮水而升,乃平时习见之景,淡而无味,只是把意思表达清楚而已;而用了“生”字,就别有情趣了。因为它渗入了诗人的主观想象——那一轮明月好像是伴随着潮水一起生长的,明月和潮水均拥有了生命和活力。所以,一个“生”字就把整句诗写活了,诗歌的亲和力、感染力也就随之产生。

  望月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朗读诗歌并能背诵默写。

  2.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内容。

  3.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意境,理解内涵。

  教学难点:

  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策略:

  1、研读诗文,体会情感

  诗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情自明。同时,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也决定了古诗词特别适合诵读。所以在教学时,以“读”为主,积极引导学生探寻诗词的意蕴。

  2、启发联想,品味意境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鉴赏诗词的过程就是品味诗词意境的过程。鉴赏诗词的关键是联想,学生要靠自己的联想补充和领悟,以构想诗词的画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提起月亮,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吟诵出几首和月亮有关的诗吧,比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位作者将自己的愁思寄托于这美丽的月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你们瞧,张九龄和杜甫借助月亮都在表达着自己思乡、思人的情感。看看李白,想想杜甫,还有一贬再贬的苏东坡,哪个不是愁情满怀、壮志难酬?生活给了他们如椽的巨笔,他们却只能书写寂寞!所以,诗人们写的不是月亮,而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寂寞情怀!今天我们要结识的是另一位诗人——王建,来一起走进他的《十五夜望月》。

  二、讲授古诗

  1、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知作者,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品意境,悟感情

  2、知作者:出示诗人资料,了解作者。

  3、解诗题:这首诗的题目又叫《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十五夜”,当然是指八月十五中秋节之夜。“郎中”是古代的一种官名。可见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杜郎中的。

  4、了解诗歌写作背景

  中秋佳节,皓月当空,诗人夜不能寐,看到中秋之月——团圆之月,自己却独自一人,背井离乡,不能与家人团聚,不禁伤感,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十五夜望月》。(指导朗读)

  5、抓字眼,明诗意

  (1)划分诗歌的节奏

  (2)分两句抓住重点讲解:

  A:“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冷露:秋天的露水。

  句意:月亮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树上栖息着乌鸦。秋天的露水无声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尽:都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望月怀人的思绪。

  句意: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天的情思会落到谁的一边?

  6、品意境,悟感情

  (1)“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2)“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这是暗写诗人望月,却是全篇点题之笔。他选取“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3)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仰头赏月,神驰意远呢?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7、再读古诗,品味意境

  8、思考:《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们交流。

  三、课后作业

  请将《十五夜望月》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四、板书设计

  十五夜望月

  意象:中庭,地白,树,鸦,露,花,月

  情感:望月思远,想念好友

  望月教学设计 篇11

  教材认识:

  这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写的是舅甥俩在望月中愉快交谈的情形。重点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表达了人们喜爱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本文是一篇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全文虽有21个自然段,但却紧扣“望月”拓展思路,因月生情,文脉清晰可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朗读——品味——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望月的乐趣及人们喜爱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感受美、欣赏美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以理解词语为抓手,借助朗读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感受人们喜爱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激趣。

  1、谈“月”导入。同学们喜欢月亮吗?说说你看到月亮时的感受。学生畅谈。

  小结:同学们的知识面真广,想像力很丰富。月亮总能带给我们美丽的遐想与憧憬。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并说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舅甥俩,和他们共享快乐。

  2、板书:望月齐读课题;教师设问;读着课题,你又会联想到什么呢?

  问题预设:

  (1)板书;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2)试着按照黑板上的提示说一说课文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交流了解课文大意:读了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指名回答。

  3、检查生字新词自学情况。

  晶莹闪烁 光斑 沐浴 瞳仁

  不假思索 云絮 封锁 呵欠

  清幽旷远 外甥 剪影 气氛

  (1)指名读生字,正音。齐读。同时相机辨析三组形近字:镀、渡;喻、愉、偷、愈;舱、枪、抢。相机解释“外甥”一词。

  (2)指名读课文,教师注意指导朗读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4、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1)提示:课文首尾重点写谁?中间部分重点写谁?请根据文章各部分内容的侧重点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段落大意。

  (2)学生回答,教师进一步归纳。

  板书:

  月下江景第1-2自然段

  舅甥谈月第3-19自然段

  月下幻想第20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默读第一部分,看看几句话?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美景?

  2、学生默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回答:一共四句话。

  第一句写月亮出来了;

  第二句写江面;

  第三句写江两岸;

  第四句写月光为它们镀上花边。

  4、自由读每一句话,想象每处的美景,哪些词语用的好,画下来,为什么用的好?

  5、学生自由读、画,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回答,全班交流。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

  描写月亮出来的句子“安详”、“吐洒”、“清辉”用的好。“安详”和“吐洒”写的月亮仿佛有了生命,有了温情,就像母亲一样端坐在那里。“清辉”写出了月亮光的特点,它不像太阳光那么刺眼,而是很柔和,很皎洁。

  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剪影”一词,结合句子理解“镀”字在句中的意思。

  7、听配乐朗读,再一次感受月下江景之美。

  8、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9、小结:月下江景给你的总体的印象是什么?一个字--美!教师板书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欣赏了作者眼中的美丽月色。下节课,我们一起欣赏小外甥眼中的月亮。

  板书设计:

  24、望月

  月下江景(1-2)美

  舅甥谈月(3-19)

  望月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学准备:

  及辅助活动:赛诗会

  四、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入,板书揭题

  1、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请大家背一背,一人一句。

  2、揭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明确:读通全文,划出不理解词句,想清解决。

  2、学生读文,自学字词

  3、指名分段朗读。

  4、词义质疑:

  清辉:淡雅清纯的光辉。

  凝望:出神地看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联系课文)

  云絮:絮,像棉絮的东面。淡淡的云朵。

  剪影:照人脸或人体轮廓剪纸成形。这里指事物的轮廓。

  不假思索:假,借用。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晶莹:光亮而透明

  隐隐约约:看起来不很清

  5、存疑: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清幽旷远”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板书:景比赛想象

  3、我们应怎样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身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进行写字指导甥瞳仁锁絮幽欠

  2、钢笔描红、临写。

  3、写近义词 光点()凝望()惊奇()封闭()

  4、抄词: 清辉流动封销不假思索光斑瞳仁 闪烁挑战剪影绘声绘色沐浴比喻 云絮呵欠

  (五)学习第一段

  1、师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地听,仔细想想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画画出来?

  3、学生细读课文,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交流。景物:月光江面芦荡梅林山峰 江面----浮光跃 芦荡梅林山峰----镀上花边

  4、学生当场打开画笔进行绘画,其它同学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评议。

  5、播放第一段录音(诵读),再看看同学画的图感受意境。

  6、看图,尝试背诵。

  (六)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叫醒人?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聪明而又好学体现在哪里? 角色读5--11节。

  4、了解诗句意思。

  5、指导读诗、背诗。

  6、教师口述,引入情境,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 “我们”的心田,使我们天比舒畅,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让我们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反复朗读,体会意境。

  7、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

  (七)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板书:想象月亮) 小外甥是怎样想象月亮的?画出有关句子,连起来说一说。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开一次……” 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 自由读句子,指名读。

  3、讨论交流。(想象奇特,富有童趣)

  4、继续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他瞪大眼睛等我们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这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绘声给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地童话故事。 圈出你认为应重读的词,读,品味。 学生交流感受。

  5、分角色读这一段。

  (八)学习第四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 (板书:独坐甲板,展开幻想)

  3、启发谈话: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你们想不想随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闭眼。五、听录音,展开幻想。 闭眼,现在,你变成了作者,甲板上只留你…… 引导说说幻想中的东西。

  (九)游戏辅助,加深理解。

  1、第一个活动:看题目,背古诗。

  ⑴六个词语各代表一首古诗,请选手选择。

  ⑵依次看题目背古诗,背不出可以朗读。 [通过看诗题背古诗,检查了学生对写月诗的积累情况。]

  ⑶小结:刚才各组同学都表现不错,特别是朗读时很投入,很有感情。

  2、不过,刚才的游戏只是个热身赛,接下来的游戏难度就增加了,但也更有趣了!

  3、第二个游戏:给图画配古诗。

  ⑴每个词语后面是一幅画,老师已经给图画配上了一首诗,也请同学们根据画面内容来配一首古诗,看看我们配的古诗是否相同。

  ⑵依次看图画配古诗,并朗读古诗。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图画内容的理解来绘图画,配上适当的古诗,实际检查了学生对写月诗的理解情况。]

  ⑶小结:能给图画配上合适的古诗,看来同学们不光会背古诗,而且对古诗还有一定的理解。

  4、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所朗读的这些诗除了都写月亮之外,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板书:幽远的.思念) [通过恬当的小结,揭示了传统的月亮文学,也达成了教学目标。

  5、第三个游戏:唱月亮的歌曲。 月亮在诗人眼中是个宠儿,在其他的艺术家心中也是最为钟爱的,例如歌曲当中就经常出现月亮。

  ⑴谁来唱几句有关于月亮的歌曲?

  ⑵我们学校合唱队曾经唱过一首歌叫《月光光》,非常好听,我们班有好几个合唱队员,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的表演。

  ⑶请同学们说说听完后的感觉。

  ⑷我怎么听着听着想睡觉呀?请合唱队员解释一下。

  ⑸小结:怪不得听着听着,我好像回到了儿时,躺在摇篮里沉沉睡觉,原来月亮确能引发人无尽的遐想。(板书)

  (十)分组合作,借月抒怀。

  ⒈除了诗、歌曲还有很多种艺术形式可以借月亮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样吧,我给大家创造一个机会,学做一回艺术家。

  ⒉多媒体出示:“现在你是一个艺术家,请你用编歌、写诗、书法、画画、朗诵、写话等形式通过月亮来表达你的情感。”

  ⒊学生汇报,说清楚作品是什么?为什么创作这幅作品? [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亲身实践,在写诗、画画、编歌等实践中,学生把感知、理解、内化的知识转化为了运用的能力。]

  ⒋总结全文。 聆听着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月亮是一首恬静的诗,是一曲委婉的歌,是一幅含蓄的画,是一段绵长的情,让我们在《小白船》优美的旋律中,再一次领略一下美丽的月景带给我们幽远的思念和无尽的遐想。

  五、教学结束:

  作业:

  《练习册》P54、二、三) 收集有关山水的古诗,背一背,准备赛诗会。

【望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望月》教学设计望月怀古教学设计02-08

《望月》教学设计02-12

《望月》教学设计02-12

望月教学设计03-03

望月教学设计05-12

《望月》教学设计13篇02-12

望月教学设计15篇04-28

《望月》教学设计15篇03-31

望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望月亮》教学设计05-16

优秀《望月》教学设计(精选7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