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经历探究、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按顺序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情境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为纪念国际奥林匹克日,青岛举行了全民健行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情境图
从图画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练习,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学习。
1、出示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下面的问题
(1)小丽一家已经走了多少米?
(2)小强一家已经走了多少米?
(3)现在小强比小丽多走了多少米?
(4)老爷爷还要走多少米才能走完10000米?
2、解决问题。
(1)教师:上面哪个问题可以一步算出来?哪个问题不能一步解决?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独立解决前两个问题。
板书算式
5247=2444(米)
5047=2350(米)
设计意图:一步计算的问题是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既进一步感知有关路程的数量关系,又为下面解决复合型题目做好准备,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
(2)现在小强比小丽多走了多少米?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尝试列出算式。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5247-5047 (52-50)47
根据题目,看算式说说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观察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理解:混合式题中有减有乘,要先算乘再算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像上面的算式:5247-5047 减号两边的乘法可以同时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由一步计算问题到复合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量关系,在具体问题中明确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3)解决老爷爷还要走多少米才能走完10000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尝试解决,出示不同的算式
7030=2100(米)
10000-7030-6030
6030=1800(米)
=10000-2100-1800
10000-2100-1800=6100(米)
=7900-1800
=6100(米)
10000-(7030+6030)
10000-(70+60)30
=10000-(2100+1800)
=10000-13030
=10000-3900 =10000-3900
=6100(米) =6100(米)
观察上面的算式,说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同桌间相互说一说。小结运算顺序,明确:在括号中如果有加有乘,也要先算乘再算加,括号里的运算计算完之后再把括号去掉。
设计意图: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要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理解,这里借助具体问题,让情境中理解多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特别是括号中有两三步运算的该怎么计算,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分组完成:学生分为两组,先说说运算顺序,然后独立进行计算,指名板书订正。
2、自主练习第2题。
比赛练习,订正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3、自主练习第3题。
独立思考解题,订正交流时说说每步计算的含义,然后说说还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自主练习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计算能力,同时,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发展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互相说一说。
【《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三步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01-05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4-09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04-11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07-04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1-17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1-28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8-17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0-21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