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时间:2021-06-19 13:07:1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4页例1及相关练习。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范文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内容,是在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计算教学因纯数字的教学会显得抽象且枯燥,教材中以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了解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实物操作,直观呈现算法过程,再通过语言表征,简化思维,理解算理。丰富学生对本课知识建构,同时为以后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基础。

  教学问题诊断:

  1.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操作,25+20在汇报时往往都会说“先算整捆,2捆加2捆,就是4捆是40根,再加上5根共45根。也就是先算十位(高位),再算个位。因为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算理,熟练算法,且计算过程都以口算为主,计算顺序可能显得不很重要,但是教师如果不引导,强调,鼓励这种方法,这与今后教授列竖式的方法发生矛盾,此时教学过程在这环节中把握好这个度。

  2.本课研究的计算方法有部分同学是掌握的,只是朦胧感觉到应该是这样计算,但说不出算理,表述或思维过程中不够系统,不够规范,教师可在讲解中稍微提示以使学生便于理解,而这个环节的直观呈现也是本课重点,是让学生从直观学具操作到抽象数字理解过程。

  如果在授课中缺乏直观操作、演示、对比、辨析的过程,只是简单讲解,反复练习,学生虽然也会逐渐掌握计算方法,但是借助学具,直观感悟,利用数的意义和组成,探索数字系统的结构,会用数学语言表征,能更好地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也更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发现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利用所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学具辅助、算式比较等方法,逐渐丰富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理解算理,得出算法。

  3.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计数器;学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一)复习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数字卡片:每张苹果卡片中都藏着一个数宝宝,你能说出它表示的意义?

  1.先出示22、5

  教师引导:说数意义时可以按照这样的句式,如:这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4表示( )个( ),个位上的()表示( )个( )。

  2.再出示53

  教师:如果用小棒你怎样摆出这个数?

  3.最后出示40、4、20

  出示“40”和“4”

  教师:如果在计数器上,你怎样拨出这个数?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再出示“20”

  教师:这个数与“40”相加是多少?表示几个十?

  以不同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数意义的理解的知识。根据教师依次出示的数字卡片,指定学生说出数的意义。

  (二)课件出示:口算题(开火车)

  40+20 50+30 40+2 50+3

  (三)新课引入

  教师:看来小朋友们对数的意义知识掌握很好。在写字课上,小林和小红两位小朋友也在谈论着完成的作业情况。

  【设计意图:以不同的形式复习数的组成,突出加几和加几十的区别,加强旧知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的联系,促进对新知学习的迁移思想的渗透。】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

  1.了解信息。

  教师:从图片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请学生回答,教师摘要信息并板书;

  小林:我写了25个大字,还要写2个;小红:我才写了20个。

  教师: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完整表述,摘录可探究问题。

  让学生能完整地把条件和问题完整说一说。可能学生会提出一些问题,教师可以有选择性进行板书,作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3.尝试列式,比较“一共要写”和“已经”的含义。

  教师:解决这些问题,怎样列式?学生说出算式,教师依次板书出:

  25+2= 25+20

  师生分析,肯定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观察信息,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这个过程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

  三、自主探究,直观建模

  (一)尝试计算,触发疑问

  教师:这两个算式结果是多少?

  可能有学生会计算,请学生说出结果,教师可用粉笔轻轻写在算式的后面。并追问: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检验吧。

  教师:我们准备了小棒,可以通过这些学具摆一摆,把过程清晰展现出来。

  (二)借助学具,实际操作

  (1)小棒演示,学生板演。

  算式25+2,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根表示加上2。

  算式25+20,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捆表示加上20。

  师追问:为什么他俩摆完25之后,一个摆了2根,一个摆了2捆?

  指定学生表述过程(课件演示),注重引导根数与根数相加。也就是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捆数与捆数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师生归纳,用摆小棒的方式验证这两个结果是正确的。

  教师:你会用计数器拨一拨的方式计算吗?

  (2)计数器直观呈现相同数位相加的特点。

  学生板演。

  教师:请学生演示先拨出25,在增加2个,在个位上再拨出2个,最后是27个。

  教师:如果加20在什么数位上拨?拨几个?表示什么?

  (课件演示过程,并提出问题)

  这两题中,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用语言表征过程中简化思维,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

  (三)过程呈现,理清算理

  师生回顾,计算过程,板书呈现,直观感悟。(课件演示)

  (四)学以致用,鼓励多种方法。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鼓励个性化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巩固应用,内化算理

  (一)小猴摘苹果。(纠错题)课件呈现

  请学生观察,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判断理由。

  师生小结,归纳计算方法,突出本课重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并彩色粉笔板书。

  (二)我来试试。(课件呈现)

  5+3= 2+6=

  35+3= 2+46=

  35+30= 20+46=

  让学生在练习卡上直接写出得数,指名汇报结果。

  预设:如果有学生发现每组算式有一定的规律,教师可以适时拓展学生思维。突出“在加法算式中,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和也增加”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对不同算式进行计算时,熟练掌握算法,在比较中有助于学生的策略评价意识的形成。】

  五、创造发现,回顾点题

  课件再次出示苹果卡片上的数字。

  (一)创造算式,比较大小

  教师:老师把苹果卡片张贴在黑板上,根据这些数字,一起创造符合条件的算式。

  (课件呈现)条件

  (1)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式

  可能会有:22+40 53+40

  追问:你能比较出这两个算式的大小吗?

  (2)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

  可能会有:22+6 53+6

  22+5 53+5

  追问:你能比较出这两个算式的大小吗?

  (二)列式设疑,孕伏新知

  课件添加数字“9”,教师提出问题:还能组成新的算式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出这样算式,教师板书:22+9 53+9

  追问:这两道算式你会算吗?

  教师:这就是下节课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设计意图:将“枯燥”的练习通过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学生的情感体验,无声把所学知识渗透并延伸到游戏中。】

  六、全课总结

  教师:在今天学习的计算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10-25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09-18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09-18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复习课》教学设计07-06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06-2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复习课》教学设计02-05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06-28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04-23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