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二年级数学《5个3加3个3等于8个3》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5个3加3个3等于8个3》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5个3加3个3等于8个3》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上海市数学新教材第三册P76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2、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3、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最近,我们学校成立了一支羽毛球队。看,体育老师买来了许多羽毛球。
媒体演示:(图)2盒,每盒3个;4盒,每盒6个。
①你看到了什么?想提一个什么问题?
②陆老师和金老师一共买了几个羽毛球?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③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23=6 23+46=30
46=24
6+24=30
二、自主探究,理解算理
1、媒体演示:(图)5盒,每盒3个;3盒,每盒3个。
①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提一个什么问题?
②陆老师和金老师一共买了几个羽毛球?独立尝试,列式计算
③交流:情况1:情况2
53=15 53 + 33=83=24
33=9 5个3 3个38个3
15+9=24
④揭示课题:5个3加3个3等于8个3
2、学校羽毛球队一共有多少名队员?
多媒体演示:女队2组,每组6人;男队3组,每组6人。
①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准备怎么算?先自己说说图意,列出算式。
②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算法。
③集体交流
情况1:情况2
26=12 26 + 36=56=30
36=18 2个6 3个65个6
12+18=30
3、小结:(指板书)5个3加3个3等于8个3,2个6加3个6等于5个6,这些方法算起来真方便,那你能用这个方法来填一填吗?
三、巩固新知,实践提高
1、填一填
①34+74=( )4=( )
你怎么想的? 板书:3个4加7个4等于10个4
②P76/3:独立完成;交流时奖励小星星。
③手势表示:24+( )4=94,
( )5+35=45,正确的`奖励小星星。
2、圈一圈,算一算
( )( )+( )( )=( )( )=( )
( )个( )加( )个( )等于( )个( )
①奖了这么多小星星,你能算一算一共有几颗吗?请你用今天的本领,先圈一圈,再算一算。
②独立完成。
③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圈的,怎样算的 ?
④集体交流:你们组有几种不同的圈法、算法?(根据学生交流,多媒体演示)
3、你能填出几种就填几种
87=( )7+( )7
①能不能用今天学的本领填一填?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学生独立完成
②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括号里的两个数的和是8)
四、回顾反思,组内评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组谁的表现最棒。
五、课后思考,应用拓展
课开始的羽毛球图:这道题不能用今天学的本领来算,为什么?能不能结合以前学的知识使它能?回去试试看,下节课来交流。
二年级数学《5个3加3个3等于8个3》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述“5个3加3个3等于8个3”的数学意义。
学生能够运用加法运算,计算并验证“5个3加3个3”的结果。
学生能够识别并应用同类项相加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5个3加3个3等于8个3”的数学意义。
运用加法运算计算并验证结果。
教学难点:
识别并应用同类项相加的概念。
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数学操作。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小棒或积木等实物教具,用于表示“3个一组”的物品。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练习题。
学生准备:
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对加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故事或游戏等方式,引出“5个3加3个3”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5个3是多少吗?3个3呢?那5个3加3个3是多少呢?
讲授新课:
使用实物教具,演示“5个3”和“3个3”的.摆放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5个3和3个3放在一起,总共是多少个3?
板书“5个3 + 3个3 = 8个3”,并解释其意义。
通过小组讨论或个别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同类项相加”概念的理解情况。
巩固练习: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使用小棒或积木等实物教具进行动手操作,验证练习题的结果。
小组内互相检查练习情况,互相纠正错误,提高练习效果。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同类项相加”的概念和“5个3加3个3等于8个3”的数学意义。
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5个3 + 3个3 = 8个3
同类项相加的概念
练习题及答案
板书要求:
板书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板书要规范整齐,易于学生观看和理解。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数学《5个3加3个3等于8个3》教学设计 3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述“5个3加3个3等于8个3”的数学意义。
学生能够运用加法运算,验证“5个3加3个3”的结果。
学生能够初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为后续学习乘法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操作、图形展示和口头表达,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5个3加3个3等于8个3”的数学意义,并能进行验证。
难点:初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感受乘法的简便性。
教学准备
教具:小棒(或其他可计数物品)、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自备练习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提问学生“3+3=?”、“5个3是多少?”等,为新课做铺垫。
引入新课:通过实物操作或多媒体展示,引出“5个3加3个3”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讲授
实物操作:用小棒摆一摆,先摆出5个3,再摆出3个3,然后合并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结果。
图形展示:在黑板上画出5组3个小圆圈(代表5个3),再画出3组3个小圆圈(代表3个3),然后合并,让学生数出总共有多少个小圆圈。
口头表达: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5个3加3个3等于8个3”的过程和结果。
验证结果:通过加法运算“5×3+3×3=15+9=24”,再换算成“8×3=24”,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巩固练习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不同数量的物品(如小棒、积木等),分别摆出“几个几加几个几”的情境,并计算结果。
口头练习:教师出示类似“4个2加2个2等于几个2?”的'题目,学生口头回答。
书面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总结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几个几加几个几等于几个几”的规律,并强调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家继续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
要加强家校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年级数学《5个3加3个3等于8个3》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5个3加3个3等于8个3》教学反思05-27
《5个3加3个3等于8个3》说课稿09-30
《5个3加3个3等于8个3》说课稿范文09-02
《九加几》教学设计3篇07-01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3篇08-0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文3篇03-08
山东高考3加3怎么选09-16
3米等于多少分米10-14
根号3等于多少怎么算10-26
数学位置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