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精选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年级《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设计A】
〖比较阅读
创意说明: 课文向我们展示了贝多芬作为常人、超人和伟人这三个层面的真实形象。他有常人的喜怒哀乐:不耐烦、生气、感动、叹息、软弱;有超人的坚强意志:不向厄运低头;也有作为伟人的惊人的艺术才华以及他用整个生命来实现的面对苦难的英雄心: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与《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等课文作比较阅读,看看作者表现人物的角度及侧重点有何不同,看看不同国籍、不同时代、不同领域、不同性别的伟人们有着何种相同的精神特质。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中,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本文的特色,更高层次地进入阅读境界,更深刻地理解人生、认识世界。
〖教学步骤
一、名言导入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 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 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罗曼·罗兰
二、阅读全文,依据你自己的主观感受给贝多芬一个中肯的评价
1、一句话评价:贝多芬是一个人。常人、超人、伟人。
贝多芬有着和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当有人来拜访他,并希望了解他时,他会感动得流泪;当无端被打扰时,他一样会表现出不耐烦;面对耳聋的打击,他也不免叹息,感到软弱。
他又具有超出常人的坚强意志,不向厄运低头:作为音乐家,最大的打击莫过于耳朵听不见音乐。但他并没有在耳聋的打击下消沉下去,而是直面这一残酷的事实,一方面尽可能独立地处理日常杂务,另一方面坦然面对耳聋带来的孤独和安静,倾听自己内心的需求和冲动,用心观察和思考人生,进而把这种思考付诸音乐,把音乐由娱乐的工具变成了表达的语言,表现心灵中复杂多变的情感和自我的信念、意志,甚至是对世界的观念,传达对自我或大自然神秘的、难以名状的感悟,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使音乐成为思想的载体、心灵的归宿。
贝多芬的伟大,决不仅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有对于人生的大苦闷与精练的美丽的灵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贝多芬以他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
2、比较评价。
比较阅读《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伟大的悲剧》《荒岛余生》《夸父逐日》《我的信念》,再次评价贝多芬。
在进行比较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 看作者表现人物的角度。
② 看作者表现人物的侧重点。
③ 看作者的写作意图。
④ 看贝多芬与这些文章所表现的伟人们的形象有哪些相同之处(共性) 。
⑤ 看贝多芬与这些文章所表现的伟人们的形象有哪些不同之处(个性) 。
3、综合评价。
不同国籍、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甚至不同性别的伟人们有着何种相同的精神特质? 你认为怎样的人才称得上伟人? 你怎样看待伟人?是什么造就了伟人? 是经验、天赋、名利,还是苦难、梦想与激情?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教学设计B】
〖片断仿写
〖创意说明
本文的描写是十分成功的。
教学本文,可根据读写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范文的榜样作用,引申出写作能力训练点,进行片断仿写的练习。这样的教学能够使阅读和写作结合成一个整体,以读带写,可让学生由阅读理解走向模仿并向创造过渡,同时也能够以写促读,可引导学生带着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再次进入阅读,使阅读和写作有针对性,相得益彰。
〖教学步骤
一、阅读课文,认识形象
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二、探究写法,总结规律
本文的作者显示了高超的描写技巧,尤其是肖像描写,不但从远到近、由上至下进行描写,秩序井然,而且以形传神,从对贝多芬的肖像描写中,表现出了他的生活遭际、个性特点和精神气质。同时作者还善于通过生动而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除了上述正面描写以外,作者还安排了侧面描写,通过女佣的介绍表现人物的生活压力、工作习惯和坚强独立的性格。这些描写,都是值得学习的。
三、摘取精彩片断,进行仿写练习
学生自由选取一个精彩的片断,学习运用其描写方法仿写一个片断。可描写同学、老师、亲人、朋友、有过一面之交的人乃至素不相识的人,或正面描写其肖像、语言,或者进行侧面烘托。
四、小组交流,评价作品
学生完成片断仿写之后,互相交流评价,看肖像描写是否做到了秩序井然、以形传神,看语言描写是否能够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看侧面描写是否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人物形象的丰富方面。
五、带着写作问题,再次进入阅读
在互评仿写作品之后,学生带着关于人物描写的问题再次进入阅读,体会作者笔下形神俱肖的人物形象,更好地学习掌握作者的描写技巧,也能更深刻地认识人物形象。
【教学设计C】
〖音乐欣赏
〖创意说明
贝多芬是活在音乐里的,也是为着音乐而活的。作为乐圣,贝多芬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尤其是他的钢琴曲,特别震撼人心。学习这一课,进行音乐欣赏,有效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增强学生对教材的感知能力,十分有利于智力的发展。
〖教学步骤
一、欣赏贝多芬的钢琴音乐
听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说说你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
可描述头脑中想象出来的画面,可说说你所感知到的精神内涵。
二、感受贝多芬心里的音乐
结合课文思想内容,再听一次音乐,感受贝多芬心灵的律动。在耳聋所带来的孤独和安静中,贝多芬倾听自己内心的需求和冲动,用心观察和思考人生,进而把这种思考付诸音乐,把音乐由娱乐的工具变成了表达的语言,表现心灵中复杂多变的情感和自我的信念、意志,甚至是对世界的观念,传达对自我或大自然神秘的、难以名状的感悟,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使音乐成为思想的`载体,心灵的归宿。
三、思考贝多芬生命的音乐
贝多芬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篇动人的乐章。他的生命因耳聋而遭遇了人生的休止符,却在短暂的休止之后奏出了热烈的最强音;他的生命波澜起伏,却如一支乐曲一样在低谷之后掀起动人的高潮。你认为怎样的人生才是一篇最美的乐章?
【资料整合平台】
〖课文背景资料
作者简介:何为,原名何敬业,1922 年生于浙江定海,历任报纸记者、刊物编辑和电影文学编辑,193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写过诗歌、小说和散文,1956 年后主要从事散文的创作,著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集。何为的散文,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件进行深入的开掘,同时,又注意人物和故事的生动性,有较精巧的构思和深远的意境,语言简洁优美。
【课文扩读材料】
爱因斯坦求职记
使用建议:和贝多芬一样,爱因斯坦同样的不修边幅、不通世故、不善交际、个性倔强、桀骜不驯,头脑中蕴藏的才智却又同样的如若火山的熔岩。所不同的是,贝多芬是音乐界的巨人,而爱因斯坦是科学界的伟人;贝多芬由于对音乐的热爱而甘愿一辈子孤独地旅行在他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爱因斯坦却由于对科学的热爱而不得不协调与环境的关系,艰难地跋涉在现实的世界中。其实这两种生活方式都是一种牺牲──为了理想而作出的牺牲。苦难与伟大总是孪生的,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结合本材料综合思考如何面对人生的苦难。
七年级《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篇2
课前:布置预习
1、课下收集有关贝多芬的资料。
2、自己解决字词。
3、在文中找出外貌、语言描写的句子,用铅笔画出来。
4、读课文至少两遍。
一、教材分析: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该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描写历史人物的感人故事。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贝多芬的故事,初一的学生有所了解,但其了解是浅显的,模糊的。这篇文章以细腻的笔法,形象的描写了这位音乐巨人独特的个性和精神。走近他,了解他,学习他,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之旅。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培养搜索信息的能力;
2.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学法指导:
1、速阅读的方法:不出声、不回读、不指读、不唇读,搜索重要信息;
2、读写结合法:读是基础,是吸收;写是表达,是创造。
3、自主探究法:小组间的讨论和评价。
四、教学过程:
(一)倾听《命运》,感受感动
师:谁知道这首热情奔放,催人奋进的曲子是什么曲子?
师:你对他的创作者了解吗?
师:同学们课下都预习的很好。带着对音乐大师的崇拜再次倾听《命运》,提两点要求:
1,认真听,说说听到了什么
2,富于联想,说说想到了什么
(二)走近大师
在音乐巨人的面前,我们似乎显得很渺小,但不要在巨人的面前显示我们的无知吧!
首先解决我们的生字词的问题(一人领读,众生齐读)
快速阅读课文,读完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主要写了几件事?
说明: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一环节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三)局部品味,触摸、评价大师
刚才我们初步了解了音乐大师贝多芬,现在我们再由外表到内心对贝多芬进行更深入细致的了解。
我们说塑造一个人物形象运用的表达方式是——那么关于描写分为几种,又应该注意什么呢?外貌描写(与众不同之处,以形传神,忌脸谱化)语言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个性)
1、划出描写贝多芬外貌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说说这些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个性?
2、这些描写是按照什么次序来写的?明确:由整体到局部,局部(由上到下)
3、贝多芬的哪些语言触动了你的灵魂,请谈谈你的感受。在20节、22节、24节、27节等处。
4、再请学生谈谈:你眼中的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贝多芬,一个()的人
明确: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沉郁而坚强有独特人格追求自由,平等。
让学生各抒己见,结合课文和自己旧有的知识来谈。说明: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
(四)拓展延伸,摹写“小我”
1、从这篇文章中,你认为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注意那几点?
明确:要通过多种描写刻画人物,外貌描写(与众不同之处,以形传神,忌脸谱化)语言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个性)
2、写作:《猜猜他是谁》为题,写一个班内人物,重点通过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该人物独特的个性。交流。
说明:读书贵在能入能出,借鉴模仿是写作的基础,通过写能进一步感悟领会本文描写人物的精妙。
(五)回顾课文,与大师平等对话
再次聆听《命运交响曲》,边听边写《贝多芬,我想对你说》,写出一两句有独特见解的话。相互交流。
说明:以音乐为背景,加以评论,便于学生创造性的阅读,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板书设计:
衣着整体
头发蓬乱上
形外貌头部眼睛深邃局部
嘴紧闭下
神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说明:此板书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总体评价:此教案注重学法的培养,使学生在与大师的对话中,自主探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七年级《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在品读中探究,质疑问难中体会音乐家的伟大人格魅力。
2、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深入理解贝多芬痛苦而高贵的内心世界。
2、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先学后教,点拨法,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
领会贝多芬形象特征与刻画方法,感悟乐圣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贝多芬性格的内在矛盾,理解文中难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安排】一教时
【自主学习提纲】
一、初读课文,在文中句子里画出生字词,在作业本上给生字标音,解释生词的意思。
重荷( )、愁苦、深邃( )、踌躇( )、巴望、锁闭、磐石( )惹人注目( )、杂乱无章、不见天日
二、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品读1—5段,概括段意后思考回答:女佣对客人的介绍中,从着重描述贝多芬的句子,初步可从侧面看出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
2、品读6—9段,概括段意后思考回答:分别找出描写贝多芬外貌(长相、穿着)、举止、表情的语句,然后联系他的生活经历,说说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内心世界?
3、品读10—18段,概括段意后思考回答:贝多芬说话为什么与常人不同?得知有客来访,他的心情为什么会产生变化?
4、品读19—24段,概括段意后思考回答:先仔细品味24段的含义,然后借助它来解释贝多芬说的两句话的含义。
5、品读25—27段,概括段意后思考回答:贝多芬为什么会跟客人谈起自己的往事?从中可以看出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课堂教学预设】
一、导入:
贝多芬(1770—1827),德国音乐家。他出生于小城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自小就跟父亲学习音乐,并显露出音乐天赋,显露出了音乐上的天赋,7岁便开始登台演出,26岁听觉开始日渐衰弱,晚年全聋,只能通过纸笔与人交流。他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独自一人度过了悲凉的一生。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贝多芬沉默和隐退,他用自己的坎坷经历证明着一个信念: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讲是个致命的打击。为了生计,他当了宫廷乐师,接受了乐师长的教诲,初步懂得了交响乐中各种乐器的特点和作用。青年时到维也纳拜访莫扎特,得到评语:“未来的音乐家”。后经历了丧母、失恋、耳聋的打击,却在海利根施塔特遗书后,呐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屈服!”并立即完成《田园》(第六)交响曲。此后一直顽强创作。培养了学生车尔尼、舒伯特。他一生没有爱情,却把自由与欢乐洒向人间,他开创的浪漫古典风格影响了欧洲近百年的作曲家。
贝多芬在听不见的情况下,仍不断作曲创作,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写出了一部部伟大的音乐作品,重造了那美妙的音响世界。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他很伟大。也就是说,集伟大与平凡于一身的贝多芬来说,我们今天要靠近的贝多芬是个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贝多芬。有些传记作家写贝多芬,大都喜欢表现贝多芬是个“音乐巨人”,称他为英雄主义的“乐圣”,但作家何为却与众不同,他笔下的贝多芬不仅是一个巨人,更是一个凡人,他也有凡夫俗子的喜怒哀乐。
据丰子恺先生的描绘:他的脸上多痘疮疤,脸皮作赤茶色而粗糙,头发多而黑,永不梳栉,常蓬头散步,起风的日子,他的头发吹得像火焰一般,人们于荒郊中遇见他,几疑为地狱中的魔鬼。就一个词:丑陋,但他丑陋的外表不能遮掩一颗高贵的心灵。
二、学生解释课后生词,并分别齐读两遍。
三、理清课文思路:(板书)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主要事件: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回忆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四、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边朗读课文,边讨论自主学习提纲中的问题。
1、(1—5)女佣领着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为客人介绍贝多芬的近况。
从描述贝多芬的句子中,初步可以看出他厌恶别人打扰,要的是孤独和宁静,生活缺乏条理,比较凌乱,常遭受外界的骚扰,脾气变得暴躁。
2、(6—9)客人看见贝多芬下楼。
从外貌看出他不加修饰,孤僻沉默的性情,不幸的生活遭遇,意志刚强坚韧、勇敢挑战厄运。
3、(10—18)贝多芬与客人见面。
他因遭遇不幸而性情孤僻,客人来看他,他因得到陌生人的关怀,那颗孤独的心灵强烈感受到无比温暖,所以掉泪了。他的语言看出他意志坚强,敢于与命运作殊死搏斗。
4、(19—24)贝多芬与客人真诚交谈,袒露深沉的心声。
(1)“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含义: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树还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还不如树自由。
(2)“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含义: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作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遭到耳聋的打击,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巴望”表现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3)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什么?
“永恒”指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虽然贝多芬与人交流发生障碍,但音乐已经成为他忠实的朋友,可以抚慰他的心灵,并传达他的心声,外人可能会误解他,但音乐不会。
总之,从贝多芬谈话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因为耳聋被人捉弄、嘲笑,他的性格也因此变得暴躁;可以看出他也会孤独、软弱、苦闷、绝望;而他所有的痛苦,都源于他的耳聋。
5、(25—27)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
贝多芬把客人当成友好的朋友,从中可以看出贝多芬以整个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他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不能完全传达出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
五、贝多芬形象归结: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板书)
六、肖像描写技巧:写人物外貌,以形传神,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脸谱化,要抓住能全面深刻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板书)
七、教师赠言:
赠同学的话:当你进入生命的春天,世界开始对你明亮了,像一条铺着卵石的小溪,吹着叶笛,摇着野花的铃,去追逐奔腾的江河,童年的迷惑、天真,让位给勇敢的求知和探索。
今天我们要学习贝多芬那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精神。因为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会有许多挫折与不幸等着我们去面对,我们只有以贝多芬那样顽强的精神才能战胜他们。
从凡人到伟人,这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要跨越这道鸿沟,贝多芬告诉我们: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让我屈服。鲁迅先生也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是跪着的。”同学们,如果你不想成为平庸的奴隶、世俗的奴隶、命运的奴隶,那么,请把你跪着的双腿站立起来吧!
八、布置作业:贝多芬历尽坎坷而又成就斐然的一生给你什么启示?你知道还有哪些类似的人物吗?用自己的话写一段300字的读后感。
九、【教学反思】
附:板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
何为
一、贝多芬简介:
二、生字词:
重荷( hè )、愁苦、深邃( suì )、踌躇( chóuchú )、巴望、锁闭、磐石( pán)惹人注目( rě )、杂乱无章、不见天日
三、课文思路: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主要事件: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回忆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四、探究课文(见过程)
五、贝多芬个性特征: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六、肖像描写:以形传神,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脸谱化,要抓住能全面深刻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七、布置作业:贝多芬历尽坎坷而又成就斐然的一生给你什么启示?你知道还有哪些类似的人物吗?用自己的话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七年级《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文中刻画人物的写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延伸拓展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被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感悟这位不平凡的科学家,还学习了“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哪位啊?(闻一多)
这些都是我国的伟人,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外国名人及至整个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认识的音乐家————贝多芬。
二、欣赏贝多芬的著名曲子《献给爱丽丝》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以轻松的心情学习本文。(学生互动)请学生听后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2)课件展示,总结学生听后的感受。
三、请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贝多芬。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贝多芬的概况以及他的非凡的音乐成就。(课件展示他的作品)
四、初步了解贝多芬后,就一起走进贝多芬的生活。
(1)[课件出示课题]一起来学习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
(2)展示学习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让学生心中有目的的去学习这一新课。
(3)(学生互动)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分组讨论“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这一问题。(发挥合作精神,组长安排好哪位同学口述,那位同学笔记。)然后各组派个代表来回答这一问题。
(4)(展示贝多芬的肖像图)请个别同学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贝多芬。引出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刻画人物形象有几种方法?作者在文中又是怎样去刻画贝多芬的?
(5)(课件展示:刻画人物形象的五种方法)让学生自主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或语段。
教师点名提问,学生找出来后,并让他来谈谈从这一或这些描写中可看看出贝多芬是怎样一个人?
当个别学生说出文中的外貌、语言描写等后,指名两组的学生来分角色朗读该片段,鼓励学生大胆点评。并针对学生的读和评价进行指导,要求学生读出语气和情感。然后集体来朗读这些片段,进一步体验和感悟人物的情感。
五、概括贝多芬的形象
(1)通过学习后师生一起来概括贝多芬的形象(展示课件)。师问:如果是一个常人遇到这种遭遇会怎样呢?
(2)这是我们所认识的贝多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伟人是怎样评价他的呢?(展示罗曼罗兰的格言)
六、强人链接
让学生回忆自己看过或听说过与贝多芬有着相似的经历、相同精神的人?(前后桌的同学一起来讨论,讨论后派代表来说。)老师总结并展示一些与贝多芬相似遭遇的名人。接下来结合课文听《命运交响曲》感悟其中的真谛。
七、小节: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贝多芬是个不平凡的人,生活磨难、身体上的缺陷以及他对生活不屈的抗争沉淀在他的外貌形象上,之具有一种超人的气质。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坚强面对挫折,以贝多芬为榜样。
八、作业:
读以上两则材料,结合本课内容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材料一:
荆楚在线消息15岁女中学生刘某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经常得到老师表扬,但近来成绩却直线下降。因为考试再次考砸被老师责备了几句,竟喝下农药……
材料二:
清华大学第15食堂的张立勇师傅来自赣南山区。高二时为减轻家庭负担中断学业,外出打工。96年到清华大学第15食堂当了一名切菜工。97年开始自学英语。经过艰苦努力,2003年首次考托福,得分630,被称为清华的“馒头神”。
读以上两则材料后,请同学们结合本课内容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感受,你觉得今后自己应该怎样生活?
七年级《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篇5
一、 倾听音乐,激情导入
1、导语:
同学们,你们觉得,对于一位画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眼睛——因为要用眼睛来观察世界、调配色彩;对于一位歌唱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嗓子——因为要用嗓子唱出美妙的歌曲;那么,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因为要用耳朵来聆听音乐、谱写乐曲。
可是,有这样一位音乐家,在他最需要听力的时候,失去了它。(点第2、3张幻灯片)
2、分析幻灯片的内容。
他是谁?——贝多芬。看过他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创作时间表,你会发现什么?——贝多芬最辉煌的作品,都是在他罹患耳疾、逐渐失去之后创作的。对此你们有何感想?
3、引用学生作文中的话,引入正课。
上周末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小作文:我心中的贝多芬。很多同学写得不错。其中有一位同学的作文中这样写道:“一个什么也听不见的人,却能用音乐展现出这样美好博大的世界,表现出这样纯洁高尚的理想,这真是奇迹,怎能不使千千万万人为之感动呢?”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与作家何为一道,共同体验贝多芬的心路历程,感受伟人高贵的灵魂。(点第4张幻灯片)
二、 了解内容,整体把握
1、自读交流。(点第5张幻灯片)
首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94页,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了解内容,思考下边两个问题。
2、整体把握。
(1) 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2) 客人拜访贝多芬的过程是怎样的?其间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来访者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来访者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与来访者谈话——贝多芬与来访者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三、品读赏析不同视角塑造人物形象
1、 女佣眼中的贝多芬(点第六张幻灯片)
本文所写的内容并不复杂,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塑造人物形象。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女佣眼中的贝多芬。书中哪些语句谈到贝多芬的哪些情况?
——需要孤独和安静,生活基本能独立自理,不拘小节。
2、 客人眼中的贝多芬(点第七张幻灯片)
作为初次拜访的客人,贝多芬的外貌会首先映入客人眼帘。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客人眼中贝多芬的形象。请找出对贝多芬外貌描写的语句。
我们特别来看看这一段对贝多芬外貌的描写。(点第八张幻灯片)
这一段描写抓住了最能反映贝多芬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以形传神;外貌描写还加上提示性格特点的语言;进行外貌描写时使用修辞,如比喻、夸张,以其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点第九张幻灯片)
3、 外貌描写的实战演练
学习了课本提供的范例,让我们来一次实战演练。(点第10张幻灯片)
其实可以不止是班上的同学,在座各位,包括我们听课的老师,都可以成为我们描写的对象,看同学们能否做到以形传神。
请几位同学来念念他们所作的人物描写。
4、 贝多芬自己的言行(点第11张幻灯片)
外貌只是对一个人外在形象客观的描绘,要窥见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最好是通过他自己的言行来展现。请同学们找出对贝多芬自己的言行描写的句子。来看看,透过这些描写,我们看到怎样的贝多芬?
四、品读人物,感受灵魂的对话
1、走近贝多芬之凡人贝多芬(点第12张幻灯片)
一般
的传记作家写贝多芬,大都喜欢表现贝多芬是个“音乐巨人”,,称他为英雄主义的“乐圣”,但作家何为却与众不同,他笔下的贝多芬不仅是一个巨人,更是一个凡人!,他也有凡夫俗子的喜怒哀乐。
首先看看书中对他外貌的描写,个矮(1.5米左右),肩宽,头大,据丰子恺先生的描绘:他的脸上多痘疮疤,脸皮作赤茶色而粗糙,头发多而黑,永不梳栉,常蓬头散步,起风的日子,他的头发吹得像火焰一般,人们于荒郊中遇见他,几疑为地狱中的魔鬼。就一个词:丑陋
其次他的穿着,陈旧,不整洁。——可以看出他生活的窘迫。
其三,从贝多芬的表情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被人打搅也会不耐烦;
其四,从贝多芬谈话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因为耳聋被人捉弄、嘲笑,他的性格也因此变得暴躁;可以看出他也会孤独、软弱、苦闷、绝望;而他所有的痛苦,都源于他的耳聋。
2、走近贝多芬之伟人贝多芬(点第13张幻灯片)
如果贝多芬只展现出他这一面的话,世界乐坛不会深深镌刻下贝多芬的名字。面对厄运,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来看看透过文中的描写,贝多芬的伟大之处在于什么?
还是先看看外貌: “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的宽阔的双肩,那种“凝重不可逼视”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又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坚韧无比的生命意志。
其次,他的动作、语言看出他对音乐狂热的挚爱,视音乐为生命;
其三,他的语言看出他意志坚强,敢于与命运作殊死搏斗。
3、走进贝多芬(点第14张幻灯片)
从凡人到伟人,这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要跨越这道鸿沟,贝多芬告诉我们: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让我屈服。鲁迅先生也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4、感悟(点第15张幻灯片)
走进贝多芬,让我想起了傅雷先生翻译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写的,以贝多芬为原型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里的译者献辞。(点)我们一起来高声朗诵吧!
五、结束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是跪着的。”同学们,如果你不想成为平庸的奴隶、世俗的奴隶、命运的奴隶,那么,请把你跪着的双腿站立起来吧!
下课!(点第16张幻灯片)
七年级《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课外自主学习,课内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刻画人物的写法。
难点;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倾听音乐(命运交响曲),激情导入导语:(同学们,面对那么多陌生的老师的光临,面对一个陌生的课堂,心中难免会有一丝紧张吧,让我们一起共同欣赏一首名曲,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
他,出生在德国波昂,由于家境贫寒,父亲酗酒,从小得到很少的慈爱;他,四岁学音乐、五岁学琴、八岁登台演奏、二十五岁成为钢琴名家。非常遗憾的是二十七岁他,听力开始减退,三十岁两耳渐聋,到四十五岁双耳全聋。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么大的痛苦,多么悲惨的事情啊,可是他却与苦难命运拼博,永不低头,用顽强地斗志,坚强地毅力,一颗热爱音乐的心谱写了一曲曲激励人心的传世佳作。他就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贝多芬。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与作家何为一道,共同体验贝多芬的心路历程,感受伟人高贵的灵魂。
二、读英雄:把握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了解内容,思考下边问题。客人怎样拜访贝多芬的?其间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与客人谈话——贝多芬与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主要事件: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回忆往事
三、说英雄(小组合作)
1、女佣眼中的贝多芬,通过女佣我们可以了解到贝多芬的哪些情况? ——需要孤独和安静,生活基本能独立自理,不拘小节。
2、客人眼中的贝多芬
作为初次拜访的客人,贝多芬的外貌会首先映入客人眼帘。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客人眼中贝多芬的形象。请找出对贝多芬外貌描写的语句,深情地朗读,并加以理解。
整体:身高五英尺左右,两肩极宽,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坚强(能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
特写:拿起一枝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刚毅(弹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
局部--衣服: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甚至是不整洁的。由前到后: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一副早已失效的助听器)不拘小节(艺术家性格)——脸:他的脸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长而笨重的鼻子;紧闭的嘴;略带方形的下颏。
【七年级《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04-21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07-29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09-14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07-10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10-16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06-18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12-03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12-13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12-13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