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芦花荡》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6-23 19:50:4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课文《芦花荡》的教学设计

  【内容标准】

课文《芦花荡》的教学设计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学习对人物的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外貌描写。

  ⑵ 学习写景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⑶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运用语文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小说在飘逸精巧的叙事中蕴含着一股讴歌抗日军民的激情。

  【地位与作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芦花荡》一课,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讴歌抗日军民的激情,无名老者爱与憎、智与勇以及他过于自信与自尊的性格。小说中的老头子这位交通员对保障队伍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注重学习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深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通过预习能够自己完成对字词的掌握,学习新字词的音形义,通过阅读资料搜集关于作者孙犁的基本情况,基本上能够掌握故事情节。

  2、能力准备情况:

  八年级学生基本上已经摸索出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并养成了一定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像力。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都能够具体明确、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这样对于本课要求的复述故事情节具有了良好的能力准备;学生们已具备了一些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知识,有助于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学习本文。

  3、学生心理特征:

  抗日战争的年代自1937年至今并不遥远,但对于这些在蜜罐中成长的孩子来说仿佛若隔世,除了需要在媒体(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之外了解历史,还需要在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需要了解这段历史,渴望知道更多的事件,期盼掌握克敌制胜的方法,学生明黑非、辨黑白,爱憎分明。这就是学生学习课文或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创新点、德育点】

  1、教学重点:

  ⑴ 学习小说叙事、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

  ⑵ 学习对人物的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

  ⑶ 学习写景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

  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3、创新点:

  ⑴ 培养学生寻找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⑵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胆魄;

  ⑶ 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动手探究的思维能力。

  4、德育点:

  体会小说在飘逸精巧的叙事中蕴含着一股讴歌抗日军民的激情,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感情。

  【多媒体的运用】

  1、实物投影:

  探究思考题。

  2、课件:

  ⑴ 演示诗情画意的芦花荡。

  ⑵ 演示东北地区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中几个特色画面。

  3、多媒体:

  播放歌曲《闪闪红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闪闪红星》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师:古语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抗日战争时期,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潘东子、张嘎子、王二小、刘胡兰都是咱们的.同龄人,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现在咱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苇塘里战斗的歌声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苇塘 仄歪 飒飒 寒噤 穿梭 疟子 蹿 泅着

  2、解释下列词语:

  尖利 能耐 悠闲 飒飒 挂花

  三、介绍作者

  (学生对搜集到的信息互相交流,教师可作适当补充)

  孙犁,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生。1937年冬,投身抗日战争,主要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作品如:《荷花淀》、《芦花淀》、《嘱咐》等。

  四、新课

  1、读:

  安排读,兼有齐读,指名读,并做出师生评价。

  读后,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并做出评价。

  2、悟:

  ⑴ 学生活动:按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成果。

  教师活动:运用实物投影出示探究思考题,内容如下:

  ① 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起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②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的这种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教师活动:演示课件⑴诗情画意的芦花荡。

  ⑵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三个人物。

  朗读课文片断: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热闹哩!弄清记叙的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⑶ 分析文章中老头子的人物形象。找出文中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的相关语句。

  教师活动:出示探究思考题。

  学生活动:互相交流、补充。

  ⑷ 区分文章的表达方式并举例。

  3、赏:

  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让学生找一找,仔细体味。

  文中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上各种色彩,增强了景物描写的效果,增添了小说的传奇色彩。

  在学生仔细体会语言后,再仿写几句,写写你家乡的景物。

  教师活动:演示课件⑵东北地区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中几个特色画面。

  学生活动:独立运用适当的修辞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景色或景物进行描写。

  (进而各小组派代表读新作、全班赏析。)

  (组内成员评价、生评、师评。)

  五、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提出要求:读此文,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入手谈谈你的收益。

  六、布置作业

  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地描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这段话并细细体味,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板书设计】

  芦花荡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

  老头子 (自信自尊)(孤胆英雄)

  ↘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课文《芦花荡》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课文《芦花荡》的教学设计模板06-27

课文《芦花荡》教学设计范文10-26

小学课文《芦花荡》教学设计10-15

《芦花荡》课文教学设计12-16

语文课文《芦花荡》教学设计10-20

课文《芦花荡》教案设计06-30

《芦花荡》 教学设计10-27

芦花荡教学设计05-26

芦花荡教学设计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