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范文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品味语言。
2、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重点难点】
1、重点:
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2、难点:
对无数座山的理解。
【学情分析】
对刚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这首诗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在诗的第一节,诗人以孩子的口吻写,容易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美丽的青岛海滨,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入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为什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王家新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
(板书课题、作者)
二、学习目标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出示目标,学生看屏幕:
1、朗读诗歌,品味语言。
2、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诗歌是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用情去读,用心去悟。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得到有益启示,帮助自己成长。
三、检查预习
正确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线的字注音:
痴想(chī) 隐秘(yǐn) 铁青( tiě ) 凝成(níng) 诱惑(yòu) 喧腾(xuān) 扎下(zhā) 漫湿(màn) 一瞬间(shùn)
四、整体感知
山那边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找寻答案吧。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思考问题:
1、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2、全诗为什么分为二节?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讨论三个问题。
明确:
1、在山的那边是海。山,是重重艰难险阻;海是理想境界。
2、第一节诗,写了我童年的想望和困惑。山和海就是现实中的山和海。第二节诗,写了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诗人领悟了,妈妈所说的海,是信念凝成的海,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
3、全诗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感情:要到达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五、研读赏析
诗人的这种感情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的,从诗中找出你认为含义深刻活不理解的的词语或句子,并说明理由。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全班讨论交流,边读边议边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教师引导、组织、补充。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提示: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了我从小就不愿意困居于狭小的.天地,想探索未知的世界。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提示:我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铁青着脸是我的主观感受,诗人将大山拟人化表现自己的心情,形象又生动。
3、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提示: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不经意见的,所以说是飘来的。只有不懈努力,日积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样才能让他扎下深根。
4、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提示: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日日夜夜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的奋斗,就像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是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5、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提示:当理想实现的时候,诗人兴奋、惊喜,一个全新的世界光辉灿烂。
(在边读边议的基础上,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六、体验与反思
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失败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生活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你自己。
(学生投入的齐读最后几句诗,让他成为自己成长中的动力)
七、作业练习
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山
(困难)
海
(理想)
【七年级《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在山的那边 教学设计12-06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02-22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11-08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08-15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05-29
在山的那边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在山的那边 教案教学设计12-05
在山的那边 教案教学设计12-05
诗歌《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10-30
2020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