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三篇
篇一:《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1、2题和练习十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让学生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得出多样化的算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要进位以及怎样进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主题图,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获得数学信息。(用视频展示台或挂图出示教科书第64页的主题图)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回答:桥的两边各有45盏灯;停车场有8辆客车和27辆货车……
(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老师都给予充分肯定)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教师:大家都说得很好,太棒了!那么大家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学生自由发言,全班反馈。
引入新课。
教师:在你们列的算式中,有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有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我们今天就从最简单的问题学起──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观察获取信息。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5页例1)现在同学们看到的两个小朋友就是明明和芳芳。谁能说一说,他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芳芳看到停车场里有8辆客车,明明看到有27辆货车。
提问列式。
教师:你们想一想,停车场里,客车和货车一共有多少辆?试着列一个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列出算式:27+8
教师: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7+8你发现了什么新问题?
学生:满十了。
教师:怎么办能?我们先用小棒帮帮忙吧。
操作理解算理。
教师:你能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吗?
学生操作小棒,并计算。
交流强化。
教师:谁来展示一下你们是怎样摆怎样算呢?
引导学生摆小棒:先摆2捆另7根小棒,表示有27辆货车,再摆8根小棒表示有8辆货车。
教师:我们先算7根加8根,怎样操作呢?
教师:7根加8根超过10根,我们先将10根捆成一捆,表示一个十,加上原有的2个十是3个十,再与剩下5根合起来就是35。
口算。
教师:谁能根据刚才的小棒操作口算呢?
学生:7+8=15,20+15=35,
教师:35中的3是怎样得来的?
引导学生明确:原来27里有2个十(20),后来个位相加满了十(10),因此,十位就有3个十,就是30。
竖式计算。
教师:你能竖式计算吗?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后展示交流,再纠正引导。
学生展示时,教师重点强调:写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10,这里又多了“1”是1个十,因此向十位进1个十,为了计算十位时不忘掉加这个“1”,我们常常在这里写一个小小的“1”,表示个位进来的1个十;个位上的数算完后,再算十位上的数,特别是个位满十进一的“1”不要漏加了。
板书: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2.课堂活动第1题
教师:(用视频展示台出示第1题)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第66页,看到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先把分散的小棒数一数,数到10根时,把它们圈起来,然后再算一算一共有几根?
先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反馈。
3.教学例2
(1)情境呈现,突出问题
教师:(用视频展示台出示第65页例2)9+75这道题该怎样计算呢?
(2)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没有算出来的同学也可以用小棒帮忙,算出来的同学请把你的计算方法说给小组内给其他的同学。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算法。
教师:大家现在可以汇报结果了,哪组小朋友先汇报?把你们小组的计算方法与大家分享。
(3)小组汇报
对学生的答案和计算方法进行评议,讲解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的要点。
教师:有的同学写成9+75进行计算,有的同学写成75+9进行计算,这两种竖式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吗?
学生回答。(略)
(4)小结
教师:这两种竖式都可以,但人们习惯将位数多的数写在上面。
4.课堂活动第2题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2题)请看书第66页,课堂活动第2题。请大家按照题目的要求,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37+6的?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三、练习应用,巩固深化
1.课堂练习:练习十三第1,2,4题
(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做完后选择其中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再让学生竖着观察
每组中的3个算式,能发现什么。学生只要认识到一个加数没变,另一个加数在变,和也跟着变就行了。
(2)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3)第4题重点让学生观察错在哪里,并说一说怎样改正。评议学生给出的答案,并讲解错误的原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并把握竖式计算的要点。
2.书面作业:练习十三第3题
学生写在作业本上,老师评阅。此题学生可以口算,直接写出结果,也可以竖式计算。
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教师:今天你对自己的学习还满意吗?小朋友们,一起来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以上学期学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近阶段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知识为基础的。教学完这节课,我真正感受到了数学的确是一门前后知识联系性很强的学科,可说是环环紧扣,一环脱落,将直接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
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二十以内的加减法更是重中之重,必须让每个学生都切实掌握。如果前面的20以内进位加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没有学好,那么这节课就会寸步难行。如例题的27+8,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凑十法,用小棒演示凑十过程;第二种就是先算7和8合成15,再算15加20,得35。
要较准确的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这部分知识对部分学生来说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首先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然后运用情境图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图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加法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探索计算方法。数学学习在学生的操作中体现。小学数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任务更多侧重于“过程与方法”。很多的过程与方法就体现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本课重点是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我尽量用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操作、交流。在这个环节我充分让学生充分理解“满十进位”的算理。对于学生运算,我都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在课堂巡视中更多关注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有目的的点拨,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
在练习的处理上,由于在小结的时候只是强调了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最后把相加后的数合起来。但是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却让学生对凑十法感到陌生。这对于后面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凑十法是简便方法计算中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
学完这节课,最大的感悟就是学生的差异什么时候都在所难免,统一的教学思路,同层次
的练习,实在是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教学环节都很好,只是个别学生掉队,使我感到伤心,因材施教仍然是我努力的方向,看着那些吃力的孩子我心里着急难过,更为自己教学能力的不足而惭愧万分。
篇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2页例2及第64页第5、6题、自编练习题。
【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动手摆一摆,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注意结合学生的操作,在例2教学中着重说明4根小棒加9根小棒是13根,把10根捆成1捆,再和原来的2捆加在一起是3捆。突出计算时先拿个位数相加,得出结果再跟整十数相加,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基础: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进位加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共738道题,《标准》要求单元结束后大部分学生5题/分,错误率12%。经过15道进位加法的前测,发现全班全对13人,占35.1%。错误率10%(错2题)以内的有19人,占51.4%。未达标的有5人,占13.5%。根据本班情况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3.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认真审题和细心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进位法则。
【教学准备】小棒、课件PPT、测试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在堂上本上迅速写出答案,看谁写得又快又对。
1、口算:
6+7= 33+4= 6+30= 9+4=10+32= 42+7= 7+3= 8+51= 34+5=
2、问:34+5=? 你是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谈话:上个星期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同学们掌握得很不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板书)。
1. 出示例2联欢会场景图。
今天,我们去参加班级联欢会,咱们出发吧!瞧!联欢会要开始了(课件),两位班长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矿泉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板书:一箱有24瓶,又拿来了9瓶,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2、具体解决“有多少瓶”矿泉水的问题。
(1)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列出算式24+9=(板书);
(2)动手操作。
师:24+9这道题要怎么计算?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步骤:打开学具盒,拿出24(2捆和4根小棒),放在桌面的左边,再拿出9根小棒,放在右边,摆一摆,24和9合起来是多少?将你的方法告诉你的同桌。 指明学生说。
问:刚才是2捆,现在有3个十,怎么多出一个十?
(4+9=13,13里面有一个十。)
指令:将小棒放回家,比比谁最快坐好?
(3)不用小棒,谁能说出24+9怎么算?
先算个位:4+9=13,13+20=33 凑十:24+6=30,30+3=33
24+10-1=33
(24-1)+(9+1)=33 问:还有其它的方法吗?(算法多样化)
小结:看24+9=33,和的十位是3,比十位的2多出一个十,像这样的算式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进位加法)
齐读课题。
3、出示问题:“咱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师:“33人,每人一瓶够分吗?”(够!)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自己摆小棒和小组讨论就能学会新的知识,表扬自己!
师:解决了24+9的问题后,联欢会开始了,第一项是智力闯关,大家有没有信心闯过去呢?(有)
三、练习巩固,及时反馈
1、基础练习
(1)教材第64页第5题(对比算)
7+6= 9+5= 6+4=
27+6= 39+5= 6+54=
师:同学们太棒了,已经闯过了第一关,我们顺利的进入第二关:想一想。
2、提高练习
(2)教材第62页做一做
45+6= 7+63=74+9=
(3)猜一猜,十位上是几?
82+9=□1 49+1=□0 6+34=□052+4=□6
3、拓展练习
(4)教材第64页第6题
(5)用4、6、8这三个数中组成两位数加一位数的题目。
四、全课总结:说一说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五、口算比赛:小测试题
【作业设计】《口算》第34页。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进位加)
一箱有24瓶,又拿来了9瓶,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24+9=33(瓶)
① 先算个位:4+9=13,20+13=33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②先算9+1=10,再加上23得33
小测题:
一年()班 姓名: 学号:
15+6= 74+7=48+6= 33+9= 51+9=
57+8= 59+8=9+72= 67+6= 68+5=
49+4= 39+5=26+5= 26+8= 4+36=
3+29=89+2= 99+1= 7+85=67+3=
篇三:《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课内容是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系统学习加法的开始。为此教材在编写上十分重视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本节课主要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孩子们已有的认知水平,我拟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能力目标
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让学生参与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获得克服困难的成功体验,深化积极的学习情感。
(四)评价目标
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3、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孩子们第一接触,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由于“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这一知识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因此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成为了本课的难点。
4、教具和学具
在教学中要用到的多媒体课件,小棒是我这节课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二、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情景教学法、操作实验法、发现法成为我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主动参与获取知识。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的如下教学程序:
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
谈话引入
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许多数学知识,老师布置你们收集生活中有关我们所学过的两个数相加的例子,你们找到了吗?谁敢先上来展示?我从学生的展示中挑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用课件出示,(1)一位数加一位数的。(2)整十数加整十数的。(3)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逐层展示,既复习了旧知,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数学王国的小精灵看到同学们这么能干,派了米奇和米妮来看你们呢!看他们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能从图上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根据以前学过了知识可能会提出这三个问题:
米奇和米妮一共带了多少颗开心果?
米奇的开心果比米妮的开心果多几颗?
米妮的开心果比米奇的开心果少几颗?
今天这一节曾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来解决“米奇和米妮一共带了多少颗开心果?这个问题。
[这里通过创造出学生喜爱的动漫卡通情境来提取例题,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容易为学生所感知,所接受。]
2.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我安排了以下3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摆小棒。
我首先向孩子们提问:27+9该怎样计算呢?会算的小朋友想一想自己是怎么计算27+9的,不会算的小朋友请借助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和同组的小朋友交流交流。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些摆小棒的方法:
方法一:先拿出27根小棒,再摆出9根。然后从9根里拿出3根和7根合起来,凑成十根捆成一捆。先算27加3得30,再算30加6得36。
方法二:先拿出27根小棒,再摆出9根。然后从7根里拿出1根和9根合起来,凑成十根捆成一捆。先算9加1得10,再算26加10得36。
方法三:先拿出27根小棒,再摆出9根。然后7根和9根合起来是16根,把16根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先算9加7得16,再算20加16得36。
在孩子们展示后,向他们提出问题:刚才我们的摆法不同。但有一个相同的做法,是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孩子们通过回忆刚才动手操作的情况明白,相同的做法是把散的小棒凑成十根捆成一捆,从而引出“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算理。
活动二:展示算法
刚才我们用学具演示了27+9的计算过程,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用自己的话说说27+9怎么得出36的?我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学生可能会说:
27+9可以先算27加3得30,再算30加6得36。还可以先算9加1得10,再算26加10得36。还可以先算7加9得16,再算20加16得36。
学生汇报完算法后,我顺其自然的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我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让孩子在知识的建构中,理解并形成数学的思考,这种数学化的思想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活动三:自主尝试 发散思维。
在教学例题2时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计算24+9,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然后交流汇报。这有助于促进孩子迁移学习能力的培养,展示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三、精心设练,乐中求新。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因素,我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力求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做到形式新颖,层次分明。设计了以下几组练习:
1、基本层
想一想,算一算
45+6=
想:先算( )加( )得()
再算( )加( )得()
7+63=
想:先算( )加( )得()
再算( )加( )得()
74+9=
想:先算( )加( )得()
再算( )加( )得()
[让学生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算理的理解。]
2、综合层
数学王国里有一棵奇异果树,上面结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只有算对了水果上的算式,才能把水果摘下来。
(以摘水果的形式出示计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新知。)
3、发展层快乐传递
+6+6 +6 +6 +6 +6
6——()——()——()——( )——( )——()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及反思12-22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05-26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范文07-01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0-20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03-11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12-22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12-22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设计01-13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集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