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角》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7-02 14:47:5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可爱的角》的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爱的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角。

《可爱的角》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并且知道角有大有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并会画角。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活动角、彩色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主题图教学。

  师:今天我们的一个好朋友来到了课堂中间,这个好朋友是谁呢?(生猜测)出示大耳朵图图的图片,师说:图图还给大家带来一幅漂亮的画呢!想看一看吗?

  出示课本38页的主题图后问: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1:三角板,三角板上还有角;

  生2:有很多的角,爷爷手中拿的剪刀上有角,足球场地上有角

  师:对了,这幅图中有许许多多的角,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2.课件演示:

  师:小朋友听说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吗?故事中的小马长大了,今天小马又帮妈妈做事,要独自一人到河对岸去磨面,临走时,妈妈告诉他:过河的时候,要选有角的图案标志走,,那里水浅,其他的地方水深,会淹死的。小马来到了河边,果然,看见河里竖着3个牌子,上面都是些稀奇古怪的图案,可哪些图案才是角呢?(出示39页的例1图:剪刀、饮料筒上的弯管、水龙头图。)

  【创设这样的情境,迅速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

  1.在实物中找角。

  ⑴师:河里的.牌子上都有哪些物体?这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吗?角在哪儿?(学生上来指。)

  ⑵师:请小朋友们看看大屏幕,如果我们去掉这些物体的花外衣,就留下了这个图形,你还认识它吗?(课件先出示四种物体,再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角,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那么这些图形叫什么?(师引导:我们把这些图形叫做角。板书课题:可爱的角)

  ⑶做一做中的第1题。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从你身边找找,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学生可离开座位,边指边说自己找的角。

  【在此处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通过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变静为动,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⑴现在,用一个小圆点来代替图钉,如果用两条直直的线来代替两根硬纸条,你们想象一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还是先来看看大屏幕吧!(课件演示将图钉和两根硬纸条隐去,出现几何图形角。)

  【这里充分利用媒体优势,由实物直观过渡到抽象直观,突破重点;巧用媒体的动画特点,从实物过渡到图形,为后面的画角打下基础。】

  ②你想知道这个小圆点叫什么,这两条直直的线又叫什么吗?快把书翻到39页,在这页中找答案。(学生自学。)

  ③请看这个角,这个点叫什么?(顶点)这两条线叫什么?(边)(课件依次出示。)

  ⑵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呢?(课件出示此句话。)

  【这个环节用设疑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自学,避免了教师的满堂灌,体现了我们河南省灵宝市数学实验课题引导──自学中的我能读。】

  3.用彩纸折角。

  ⑴折角

  师:现在请赶快拿出彩纸,用这张纸折出可爱的角。

  ⑵感知角

  请小朋友们用自己折出来的角,像这样(示范:用角的顶点刺刺自己的手心)感觉一下,然后说说自己的感觉。

  ⑶展示角

  师选择生折好的各种角分别贴在黑板上。

  师:仔细观察这些角,你们发现了什么?(或者问学生:你能说出这几个角中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

  师:对!角是有大有小的。

  ⑷认识角

  师:刚才小朋友们折出的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儿?请和你的同桌用小手指一指。(学生互相指)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感受角,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同时初步感知了实物中的角是尖尖的、平平的、直直的特点,从而知道了数学中的角中的各部分名称。】

  4.做活动角。

  ⑴师:小朋友们,我们都会用一张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了,那如果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能不能做一个活动角呢?好,请大家拿出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试做一下。

  ⑵学生做角。(小组合作完成)

  ⑶课件演示:做活动角的过程。

  ⑷介绍活动角:我们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成的角,它可和一般的角不一样,你们看,它能动吗?我们把这个能动的角叫活动角。

  ⑸玩角(课件演示)

  游戏:听口令,变大小。

  生玩后,问:小朋友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在此环节给学生自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尝试,使学生在操作、讨论中学会新知。】

  5.画一画。

  ⑴生画角

  师:我们认识了角,那你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吗?(学生试画)

  ⑵阅读课本

  师:你们画对了吗?请打开数学课本到39页,仔细看下面的例2,看一看书中是怎样画角的?和你画的方法一样吗?(学生看书)

  师问:你是怎样画的?能大胆地告诉给其他的小朋友吗?

  三、课间小憩

  师: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学唱一首有关角的歌──《可爱的角》:(课件演示)

  我的名字叫做角

  我有边儿是两条

  一个顶点两条边

  所以我叫角角角

  【课中安排学唱《可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可爱的角》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可爱的角》教学设计爱的角》这首歌曲,旋律是学生熟悉并喜爱的,加上简明扼要的歌词和动作,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

  四、课堂活动(课件出示)

  1.辨角。

  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练习八的第1题)

  【在学生对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做该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增强分析、判断能力。这个练习可以叫它跟随练习,即刚学会一个新的概念,认识一个新的内容之后,紧跟着的一个比较容易的以选择和判断为主的练习。】

  2.数角(练习八的第2题)。

  师:小马看见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角,非常高兴,看看天色不早了,赶紧赶路,跑了一会儿,看见图形王国里面有许多图形,但小马不知道各有几个角?小朋友们能帮助它数一数吗?

  【这是一道巩固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做一次运用,难度稍加大,但学生能做出来,并且能找到练习中的规律,能享受到一种成就感。】

  3.剪角。

  用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4.小小设计师。

  师:你能用角画出更美丽的图案吗?赶快设计吧!

  【在接近尾声的时候,设计了富有开放性的题目,旨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第4题能将本课所知识溶于一张美丽的画中,让学生用数学的知识将生活的空间点缀的更加美丽,在孩子的画中还寄托着孩子们的思想和心愿。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大胆创新,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促进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

  师:小马帮助妈妈磨好了小麦,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课件出示)回到家,妈妈问它:聪明的孩子,你真棒!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你认为你这节课表现的怎样?

  评析:

  可爱的角这节课的教学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愉快地投入学习,本课始终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为主线来进行教学,以《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来组织教学。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时间较短,如果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导课时设计了小马过河的故事情境,使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另外本课以小马这个学生喜欢的小动物活跃在教学的所有环节中,让学生时刻处在愉快学习的状态中,使教学活动处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

  2.渗透现代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在学习数学的活动中体现和发展起来的。做角、玩角、唱角等活动意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获取知识。特别是最后的拓展练习──小小设计师,更是本课的亮点。

  3.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小组合作,主动探究实践。

  《数学课程标准》把合作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本课考虑了这一点,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如在做活动角时,让学生在组内做角,重视了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最后的延伸题目小小设计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先说设计思路,然后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在动手的过程中不仅得到知识技能的训练,同样也是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精神。

【《可爱的角》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可爱的角》教学设计08-05

角练习教学设计04-27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01-11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07-26

《角与直角》教学设计08-03

《角的分类》 教学设计07-30

角的画法教学设计05-29

《角的认识》的教学设计06-26

《认识角》教学设计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