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课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20 13:34:2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通用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母鸡》课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通用9篇)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 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 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 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 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 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 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 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2“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3 全班交流。

  4 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1 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 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 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3 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课后小节:

  当我读这一课时,被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感染,因此我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抓住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为主线,进行交流、体会,最后我还推荐了课外阅读《麻雀》《柱子上的母鸡》。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自主积累词语若干个。理解“颤颤巍巍、如泣如诉”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全文,边读边思,了解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敢再讨厌的原因。

  3.通过阅读,能发挥想象,知道母鸡叫声所表达的意思。

  4.从课文中母鸡动作的描写,体会母鸡爱护小鸡雏的那种伟大的母爱。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演示。

  2.课前材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揭示课题:

  1.师述:生活中,你们对母鸡的印象如何?

  2.揭题:34.母鸡

  (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出示)读文思考:作者对母鸡是怎样的态度?分别在文中的哪几小节进行了描写?

  2.交流。

  (板书)讨厌不讨厌

  (1-----3)(4-----7)

  三.学习课文,深入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呢?请同学们默读1----3节,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2.(出示)理解词语:

  颤颤巍巍,如泣如诉。

  师述:能照着“如泣如诉”的样子再写两个词语吗?(如火如荼,如痴如醉)

  3.那么想想一下母鸡想用声音告诉人们什么呢?

  (出示)母鸡受了一点惊恐,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由后院再咕咕到前院,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了呢?

  1.四人小组学习,找出有关语句,认真读读,体会体会。

  2.重点指导第五节。

  (1)(出示)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

  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

  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2)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3)(出示)挺着身儿预备作战。()

  看看前,看看后。()

  (4)(出示)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板书)爱

  4.选一节你最喜欢的小节读读,再次体会伟大的母爱。

  四.领悟中心,情感升华:

  1.引读课文。

  (出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2.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3.在动物世界中,人类世界中,这样的母亲还为数不少呢!

  (多媒体展示,情感共鸣)

  4.小组内故事交流,体会母爱。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变化。

  2、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作者讨厌和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

  3、通过默读,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猫》和《母鸡》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评估设计:

  1、目标1的“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课堂观察,看学生是否能够把句子读完整,读通顺,做到不打拌、不读错字,不添字漏字,正确断句。’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变化。”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提问,看学生能否找出作者“讨厌”和“不敢再讨厌”(喜欢)的态度变化。

  2、在深入读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指名反复朗读,读悟结合、同学评价、教师点拨评价的方法,使80%以上的学生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作者讨厌和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并读出作者对母鸡前后态度的变化。

  3、目标3的落实,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交流、老师点拨等方式,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出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

  教学难点:通过默读,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猫》和《母鸡》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作者讨厌母鸡和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

  教法与学法:抓住“讨厌----喜爱”这一主线组织教学。以疑促读,读中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的老舍的《猫》,作者运用了总分的结构,

  并且举了很多具体事例来描写猫的特点,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篇老舍的文章《母鸡》。看看这两篇文章都是老舍写的,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板书:母鸡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板书:

  讨厌

  喜欢

  【设计意图:落实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己朗读课文,发现作者对母鸡前后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写讨厌母鸡的是那些自然段,写喜欢母鸡的是哪些自然段。

  板书:

  喜欢(1---3)

  不喜欢(4---10)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听读1---3自然段,用“ ”画出作者讨厌母鸡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学生朗读时出现的错字,要及时纠正反馈)

  2、学生交流反馈。

  3、小结:

  因为母鸡爱没完没了的乱叫

  因为母鸡不敢反抗公鸡,却公然欺侮鸭子和其他母鸡,欺软怕硬

  因为母鸡下蛋是发狂的叫,极其骄傲

  4、这真是一只令人讨厌的母鸡,你能读出对它的`讨厌吗?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5—8自然段,说说作者为什么又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预设:

  ⑴警戒、预备作战、警告……

  ⑵鸡雏的肚子像装了汤圆,自己却消瘦许多……

  ⑶别的鸡来抢食……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⑷教鸡雏,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半蹲、一声不哼……

  ⑸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

  提示: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无私、无所畏惧、日夜操劳、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不辞辛苦……)

  板书:

  因为母鸡挺身预备作战,很勇敢

  因为母鸡发现东西让儿女吃,自己消瘦许多,慈爱

  因为母鸡教鸡雏啄食、掘地、用土洗澡,慈爱

  夜间有动静,放声啼叫,负责辛苦

  6、你能读出鸡妈妈保护小鸡时那勇敢的样子吗?

  7、因为母鸡在做了鸡妈妈之后勇敢慈爱负责辛苦,所以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大家想一下“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能不能换成“我不再讨厌母鸡了”,为什么?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齐读第9自然段,体会感情。

  【设计意图:落实目标2,通过各种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作者讨厌和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锻炼学生概括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对母鸡的态度。】

  是啊,鸡妈妈是那么爱护自己的小鸡,作者用母鸡对小鸡的情谊体现出了全世界母爱的伟大,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同学们,想一想,你的妈妈,曾给过你怎样的感动?谁来说说?

  请同学们记住妈妈的爱,学会感恩。

  【设计意图: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体会妈妈的艰辛,学会感恩。】

  四、比较《猫》和《母鸡》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请同学们默读《猫》,比较一下这篇文章和《猫》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前三自然段都是围绕全文的第一句展开的,第一句是中心句。

  两篇文章都分为两个部分,中间过渡自然。

  作者都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动物的特点。

  语言通俗易懂。

  不同之处:

  《猫》的全文都是流露作者的喜爱之情,而《母鸡》前半部分是说作者很讨厌母鸡,后半部分是说作者喜欢母鸡。

  【设计意图:目标3的落实。四年级的孩子已经要求会默读课文,默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读书速度,为课堂节省时间。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自己总结《猫》和《母鸡》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师可以适当点拨,锻炼学生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五、小结

  咱们今天学习了老舍的《母鸡》,知道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动物的特点,知道了作者不敢讨厌母鸡的原因----母鸡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板书

  母鸡

  没完没了乱叫

  讨厌、欺软怕硬

  下蛋时发狂地叫

  喜欢、勇敢、慈爱、负责、辛苦→母爱的伟大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15个生字,会写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并说出变化的原因。

  3、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

  【语文要素】

  4、通过比较,感受同一作家在写不同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

  2、通过比较,感受同一作家在写不同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15个生字,会写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并说出变化的原因。

  3、依据词语的情感色彩体会文字所表达的情感。

  一、明目标,初知情感变化

  1、温故知新,确定阅读目标。

  (1)回顾已有知识:课文《猫》中,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出示阅读要求:课文《母鸡》中,作者又是怎样表达感情的呢?

  2、初读检查,整体把握内容。

  (1)检査反馈一:归类认识生字。

  ①读音归类:“啄”是翘舌音;“聋、哼”是后鼻音;“瘩”是轻音;“侮、恶”是整体认读音节,一个是第三声,一个是第四声,其中“恶”是多音字,要特别提醒。

  ②字形归类:“疙”“瘩”偏旁相同,“啄”“哼”“啼”都是口字旁,“侮”“伏”都是单人旁。

  ③完整出示整篇课文的生字新词,读准读好。把这些生字词放在课文中,还能读好吗?特别要读好课文中的几个长句子。

  (2)检查反馈二:出示表达作者对母鸡态度的语句。我一向讨厌母鸡。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语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明确:第1~3自然段写讨厌母鸡,第4~10自然段写喜爱母鸡。

  二、词句对比,辨析情感

  1、辨析句中含贬义的情感色彩。

  (1)出示句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

  (2)这句话表达出作者对母鸡的什么态度?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点拨:“讨厌”,直接表达;通过两个“嘎嘎”和“没完没了”等贬义词来表达。

  2、辨析句中含褒义的情感色彩。

  (1)出示句子: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2)说说这句话所表明的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句子中并没有直接用“喜爱”一词来表达,你是从哪里体会到作者对母鸡的喜爱的?点拨:“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直接赞美母鸡勇敢;“挺着脖儿”,刻画出母鸡威武的姿态,流露出作者对母鸡的喜爱之情。

  3、比赛找句子。男生找作者讨厌母鸡的句子,女生找作者敬佩母鸡的句子。男女生比赛读。

  小结:褒义的句子更多,间接看出作者的立场。

  三、借助画图,探究如何抒情

  1、自由读第1~3自然段,找出作者讨厌母鸡的理由,完成思维导图。

  2、学生交流,归纳,并填入思维导图。

  3、思考:每一方面的讨厌,作者是怎么写具体的?继续补充思维导图。

  要点:

  ①叫声的词语:“嘎嘎”单调,不好听;“细声细气”“如怨如诉”是贬义,不喜欢。

  ②欺软怕硬:“不反抗公鸡”“欺侮最忠厚的鸭子”“对另一只母鸡下毒手”,体会对同伴不同的态度。

  ③居功炫耀:“发了狂”“炫耀成绩”,对母鸡的讽刺。

  小结: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罗列母鸡在三个不同场景的叫声;比较它对同伴的不同态度;夸张手法讽刺它居功炫耀。

  第2课时◆课时目标

  1、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重点)

  2、通过比较,感受同一作家在写不同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难点)

  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

  1、提问:课文中的母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回答。)

  2、复习旧知:老舍先生用哪几个事例写出了对母鸡的“讨厌”?(指名说)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作者用哪几个事例写出了对母鸡的“不敢再讨厌”。

  二、多重对比,体悟“喜爱”之情

  1、母鸡前后行为不同的比较。

  (1)出示句组:

  ①它永远不反抗公鸡。

  ②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2)比一比:母鸡对公鸡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前面怕,后面不怕。)

  (3)想一想:为什么母鸡对公鸡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为了鸡雏们的食物不被抢走,甚至敢与大公鸡搏斗。)

  (4)找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有这样前后不同的描写?提示:紧扣第1~3自然段与第5~8自然段中描写母鸡叫声的词语。

  (5)作者描写母鸡的叫声也是前后形成了对比,思考:母鸡有了鸡雏后,这叫声有什么不同的意义?(这叫声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鸡雏。)

  2、母鸡与母亲的比较。

  (1)母鸡相同的行为,描写为什么不同?因为作者在母鸡身上看到了另外一个形象——母亲。读读第5~8自然段,找找母鸡身上有哪些地方有母亲的影子。(警告鸡雏集合、喂食给鸡雏吃、教鸡雏们啄食等场景。)

  (2)归纳、提炼。母亲的影子就是——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3)体会作者用这样四个词表达了对母鸡怎样的情感态度?(称母鸡为“英雄”,表达了对母鸡的无比敬佩之情。)

  3、作者对母鸡前后态度的对比。

  (1)自从母鸡有了鸡雏后,作者在母鸡身上看到了伟大的母爱,所以对母鸡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的“讨厌”变为“不敢再讨厌”。

  (2)在作者的眼里,此时的母鸡已不单单是动物,而是把母鸡当作人来看,因为它那种对鸡雏深深的爱,让人心生敬佩。作者此时是被母鸡身上体现出来的母爱所感动,作者歌颂的是谁都会为之动容的母爱。

  三、比较阅读,比较写法异同

  1、小组讨论:《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的异同点。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明确:

  (1)不同点:从两篇课文的写法来看,虽然都是写动物,《猫》一课作者从头到尾都是写对猫的喜爱之情,用反语形式来表达,而《母鸡》却使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敬佩”的情感变化。

  (2)相同点:

  ①都是总分结构,都通过事例表现特点。出示《猫》第1~3自然段与《母鸡》第1~3自然段,引导学生抓开头第一句思考与后面内容的结构关系。要点: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然后用具体事例写它古怪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用许多事例写自己讨厌它的理由。

  ②都运用了转折的句式。出示《猫》中语句:说它老实吧……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它也不肯回来。出示《母鸡》中语句: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请学生读这两个句子,发现在句式表达上的相同点。

  ③都有递进的句式。出示《猫》中语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出示《母鸡》中语句: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请学生读读两个句子,根据“就是……”“连……”发现递进句式的表达特点。

  ④语言通俗,口语化。两篇课文的语言都很朴实,生活化,口语化,就好像老舍先生坐在你面前给你讲故事。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母鸡》一文是老舍先生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课文描述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教学时,我通过引导学生默读,找出“我”对母鸡态度由“一向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情感变化。在探究情感变化的原因时,我重点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最后,引导学生将本文和《猫》作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同一作家描写不同的动物,所用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异同,进而体会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和文字背后的情感。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母鸡》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描写了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前半局部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 ,媚俗的母鸡。后半局部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祥、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作者从讨厌母鸡到喜爱这一思想转变的原因。

  难点:读重点句子,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淘气的小朋友。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板书课题:母鸡

  读题

  二、导读、梳理要点

  1、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2、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3、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3、找到作者对母鸡两种不同态度的句子,动笔用“~~”画一画。

  据学生回答板书:讨厌——不敢讨厌

  4、学习1—3自然段

  △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这是一只( )的母鸡。”

  学生品读、谈谈母鸡让作者讨厌的事例。

  △结合第三段的夸张手法,进行说话训练,学一学夸张的表达:

  这道题太简单了,( )。

  去科技馆的路我太熟了,()。

  5、同桌合作读4—10 自然段

  △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当母亲后的母鸡,作者对它有了什么新的评价?

  △谈话,品读体会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相机进行想象说话:

  (1)母鸡怎样警告自己的鸡雏?

  (2)发现了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叫什么?

  (3)夜间有动静,它放声啼叫,叫什么?

  四、升华主题

  1、出示句子: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个别谈谈)

  2、结合生活说说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

  3、再四人小组交流,并思考:全天下的母亲是不是一样的?

  4、小结

  五、比较一下《猫》和《母鸡》的写法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 16 母鸡

  讨厌 ---- 不敢讨厌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 篇6

  【学材简析】

  《母鸡》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描写了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善怕恶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设计理念】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叶老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要更加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母鸡》教学设计以阅读方法的训练、表达方法的习得为主,在阅读方法的训练中渗透人文精神,并以阅读方法的深化为延伸点,组织课后拓展性阅读。

  【教学策略】

  《母鸡》是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教学中要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 、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

  2、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3、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收集母鸡的资料,收集有关母爱的古诗、名句,制作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设计意图:阅读提示是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的主导,从提示入手,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略读课的学习,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交流见闻

  你对母鸡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说说。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介绍对母鸡的了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三、自读自悟

  1、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边读边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自主阅读,边读边在书上做批注。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通过质疑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明确的学习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的关键。)

  四、检查自读效果

  1、齐读词语。

  2、提问: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充分的朗读,自主的交流,既强化

  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请找出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喜爱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对母鸡的讨厌与喜爱?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2、汇报交流。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篇文章在情感表达上的一个特点就是先抑后扬,这两个句子是课文板块划分的线索,抓住了这样的关键句,提纲携领,就建构出简约的教学框架。本环节教学中,对于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喜爱这一情感变化的段落,设计这个精讲的环节,为学生阅读能力的迁移提供保证。而其它段落,则是采用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教师适当地引导并对难点进行适当点拨解疑的方式。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略读教学追求的“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教略而学不略”。最后,教师抓住文章中心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母爱。)

  六、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说说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延伸,在设计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异同”入手,不但要注重学法上的迁移、运用,同时也要注重新旧知识的比较、联系。本组中的《猫》与《母鸡》同是老舍先生的文章,并且所涉及的题材、写作方法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难能可贵的是,两篇文章的情感表达方法截然不同,所以要引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比较阅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七、情感揭秘,升华主题

  1、学完课文后,在你眼中,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2、作者仅仅在赞美鸡妈妈吗?

  3、欣赏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片断及母子事例,感悟母爱的伟大。 (设计意图:通过赞美鸡妈妈引申到赞美天下的母亲,让学生深切地感受母爱的伟大。)

  八、拓展延伸,以读引说

  1、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关爱你的?

  2、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说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读说结合,让学生表达出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把教育效果引向深入。)

  九、课外赏析,仿写作文

  1、推荐阅读

  屠格涅夫的《麻雀》、列那夫的《母鸡》或其他作家描写小动物的作品。

  2、学学作家

  带着爱去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写写身边的小动物。

  (设计意图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单靠课堂文本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联,进行恰当地拓展。《麻雀》与《母鸡》的共同点是赞美了母爱的伟大,不同点是由于作者是外国的作家,所以在语言、表达方法上各有千秋。这样的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对阅读能力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同时通过设计写话练习,运用写法,感受母爱,练笔和激情,一举两得。)

  板书设计:

  16、母鸡

  叫声难听

  讨厌 欺善怕恶

  拼命炫耀

  负责

  慈爱

  喜欢 勇敢

  辛苦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母鸡》

  [教材分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设计理念]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把阅读、理解、品味感悟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教师,让教师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以质疑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自读自悟让学生体会课文内涵,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对母鸡情感经历的原因,感受伟大的母爱。

  3、比较《猫》和《母鸡》在写法上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对母鸡情感经历的原因,感受伟大的母爱。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喜欢?

  2、学生自由表述。引出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

  三、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一: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只母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并划出作者对母鸡情感态度的两句话。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

  问题1:这只母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问题2:作者对母鸡开始是什么态度?后来又变成了什么态度?

  4、从两种不同的情感态度,学生提出疑问。

  四、研读课文,明白原因

  1、出示自学提示二。

  自学提示二

  默读课文,想一想:(1)为什么作者开始一向讨厌母鸡?(2)而为什么后来又不敢讨厌母鸡了呢?在文中划出原因。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

  (1)交流讨厌的原因。

  (2)交流不讨厌的原因。

  五、对比与《猫》的异同

  1、同桌讨论课文与《猫》的异同。

  2、交流异同。

  六、小练笔:

  写写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板书设计】

  16*母鸡

  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伟

  声音讨厌勇敢大

  欺软怕硬负责的

  喜欢炫耀慈爱母

  辛苦爱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 篇8

  活动目标:

  1. 初步理解歌词,并学习用欢快而活泼的声音歌唱。

  2. 按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初步学习歌表演。

  3. 乐于参与活动,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

  4. 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 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老母鸡有一定的了解。

  2. 物质经验准备:制作PPT课件、《老母鸡》钢琴伴奏、创设草地情景。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活动。

  1.教师带幼儿随音乐进场。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去草地上玩一玩吧!(幼儿在草地上自由活动。)刚刚在草地上你看到了什么?哪些动物喜欢吃虫子呢?(幼儿讲述。)

  2.出示PPT,引出主题。

  教师:今天还来了一只小动物也很喜欢吃虫子,请小朋友看,这是谁?(老母鸡)对了,这是老母鸡,老母鸡非常能干,那你知道老母鸡有什么本领呢?老母鸡有这么大的本领,我们送给它一个大拇指。老母鸡得到了大家的表扬,高兴地叫了起来,知道老母鸡是什么叫的吗?(咕咕哒,幼儿模仿。)

  小结:老母鸡,真能干,会捉虫儿、会生蛋,咕哒咕哒叫得欢,咕咕哒。

  二、看图谱,学习理解歌词。

  1、教师:咦!刚刚谈老师把老母鸡的本领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请仔细听一听!(教师朗诵。)

  2、教师:在儿歌中你听到了什么?老母鸡是怎么叫的?(咕咕哒)

  3、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着图片来说一说《老母鸡》这首儿歌吧!

  4、教师:老母鸡好高兴啊!它刚刚悄悄在谈老师耳边说还想听听小朋友说一说呢!(幼儿朗诵)

  5、教师:老母鸡今天真是高兴啊!高兴地唱起了好听的歌。(教师范唱。)

  三、学唱歌曲,感受快乐。

  1.教师范唱,幼儿倾听。

  (1)教师:这首歌曲好听吗?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这首歌曲的名

  字叫《老母鸡》,大家一起说。母鸡下完蛋后非常高兴,它要把这个好消息

  告诉很多人,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咕咕哒,咕咕哒……)

  2.进行练声,切入主题。

  (1) 教师:你们愿意跟着老母鸡一起唱歌吗?把老母鸡生蛋的好消息告

  诉更多的人。

  (2)教师: 老母鸡真是开心,这么多小朋友帮它一起把它生蛋的好消息

  告诉别人,让我们再一起帮帮老母鸡。

  3.幼儿学唱歌曲。

  (1) 教师:老母鸡生了一个大鸡蛋后,你觉得它的心情怎么样?(很开心,出示鸡蛋图片一)

  (2)教师:那你们开心吗?我们再来帮老母鸡加加油。(出示鸡蛋图片二,幼儿再次学唱歌曲,要求幼儿按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教师:哇!有了小朋友的帮忙,老母鸡高兴地生了好多的蛋啊!你们

  想让老母鸡再多生些蛋吗?(出示鸡蛋图片三,幼儿第三次学唱歌曲。)

  ( 4)教师:今天老母鸡生了很多的蛋,让我们来学一学老母鸡是怎么生蛋的。

  四、扮演角色,结束活动。

  教师:老母鸡们真能干,今天生了这么多的蛋,表扬表扬自己。老母鸡们,让我们到草地上一边吃虫一边下蛋吧!(要求幼儿在创设的草地情景进行歌表演。)我们到外面的草地上找更多的虫吧!(带幼儿离开活动场地。)

  教学反思:

  在本次的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多种形式让幼儿进行熟悉并演唱歌曲。有跟着教师进行演唱;有跟着钢琴进行演唱;有跟着录音机进行演唱;还有边做动作边进行演唱;最后请个别幼儿进行演唱。实施下来发现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边做动作边进行演唱。但是最后感觉缺少了一个延伸的环节,让孩子们感觉一下子就结束了,有些小朋友还有回味中。本次活动中感觉到教师应该要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吸引物注意力,而不能一味的用语言来进行强调,这样幼儿学起来会比较疲惫,没有新鲜感。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经历。

  3、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和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4、学习课文抓住特点,用事实说话,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抓住特点,用事实说话,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法与学法

  师:引导教学法

  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宣布课题,板书课题,导入一分钟记忆训练。

  二、一分钟记忆训练

  1、师出示一分钟记忆训练内容母爱是一缕阳光,温暖如春;母爱是一幅画,自然清新;母爱是一首歌,悦耳动听。

  2、一分钟后检测三、学习课文

  (一)出示自学导航

  1、自由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2、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用横线画出作者对母鸡情感变化的相关句子。

  4、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用波浪线画出母鸡优秀品质的相关语句。

  (二)自学检测

  1、检查生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2、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学生回答,师生共小结。

  3、了解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通用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课文《母鸡》的教学设计07-12

课文《母鸡》教学设计模板07-02

课文《母鸡》的优秀教学设计07-02

《母鸡》课文优秀教学设计07-02

课文《母鸡》的教学设计范文07-02

课文《母鸡》的教学设计模板05-22

课文《母鸡》教学设计范文01-31

课文《母鸡》的教学设计模版06-28

课文《母鸡》教学设计范文08-24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通用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母鸡》课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通用9篇)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 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 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 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 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 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 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 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2“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3 全班交流。

  4 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1 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 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 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3 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课后小节:

  当我读这一课时,被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感染,因此我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抓住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为主线,进行交流、体会,最后我还推荐了课外阅读《麻雀》《柱子上的母鸡》。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自主积累词语若干个。理解“颤颤巍巍、如泣如诉”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全文,边读边思,了解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敢再讨厌的原因。

  3.通过阅读,能发挥想象,知道母鸡叫声所表达的意思。

  4.从课文中母鸡动作的描写,体会母鸡爱护小鸡雏的那种伟大的母爱。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演示。

  2.课前材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揭示课题:

  1.师述:生活中,你们对母鸡的印象如何?

  2.揭题:34.母鸡

  (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出示)读文思考:作者对母鸡是怎样的态度?分别在文中的哪几小节进行了描写?

  2.交流。

  (板书)讨厌不讨厌

  (1-----3)(4-----7)

  三.学习课文,深入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呢?请同学们默读1----3节,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2.(出示)理解词语:

  颤颤巍巍,如泣如诉。

  师述:能照着“如泣如诉”的样子再写两个词语吗?(如火如荼,如痴如醉)

  3.那么想想一下母鸡想用声音告诉人们什么呢?

  (出示)母鸡受了一点惊恐,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由后院再咕咕到前院,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了呢?

  1.四人小组学习,找出有关语句,认真读读,体会体会。

  2.重点指导第五节。

  (1)(出示)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

  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

  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2)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3)(出示)挺着身儿预备作战。()

  看看前,看看后。()

  (4)(出示)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板书)爱

  4.选一节你最喜欢的小节读读,再次体会伟大的母爱。

  四.领悟中心,情感升华:

  1.引读课文。

  (出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2.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3.在动物世界中,人类世界中,这样的母亲还为数不少呢!

  (多媒体展示,情感共鸣)

  4.小组内故事交流,体会母爱。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变化。

  2、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作者讨厌和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

  3、通过默读,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猫》和《母鸡》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评估设计:

  1、目标1的“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课堂观察,看学生是否能够把句子读完整,读通顺,做到不打拌、不读错字,不添字漏字,正确断句。’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变化。”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提问,看学生能否找出作者“讨厌”和“不敢再讨厌”(喜欢)的态度变化。

  2、在深入读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指名反复朗读,读悟结合、同学评价、教师点拨评价的方法,使80%以上的学生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作者讨厌和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并读出作者对母鸡前后态度的变化。

  3、目标3的落实,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交流、老师点拨等方式,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出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

  教学难点:通过默读,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猫》和《母鸡》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作者讨厌母鸡和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

  教法与学法:抓住“讨厌----喜爱”这一主线组织教学。以疑促读,读中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的老舍的《猫》,作者运用了总分的结构,

  并且举了很多具体事例来描写猫的特点,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篇老舍的文章《母鸡》。看看这两篇文章都是老舍写的,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板书:母鸡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板书:

  讨厌

  喜欢

  【设计意图:落实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己朗读课文,发现作者对母鸡前后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写讨厌母鸡的是那些自然段,写喜欢母鸡的是哪些自然段。

  板书:

  喜欢(1---3)

  不喜欢(4---10)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听读1---3自然段,用“ ”画出作者讨厌母鸡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学生朗读时出现的错字,要及时纠正反馈)

  2、学生交流反馈。

  3、小结:

  因为母鸡爱没完没了的乱叫

  因为母鸡不敢反抗公鸡,却公然欺侮鸭子和其他母鸡,欺软怕硬

  因为母鸡下蛋是发狂的叫,极其骄傲

  4、这真是一只令人讨厌的母鸡,你能读出对它的`讨厌吗?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5—8自然段,说说作者为什么又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预设:

  ⑴警戒、预备作战、警告……

  ⑵鸡雏的肚子像装了汤圆,自己却消瘦许多……

  ⑶别的鸡来抢食……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⑷教鸡雏,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半蹲、一声不哼……

  ⑸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

  提示: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无私、无所畏惧、日夜操劳、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不辞辛苦……)

  板书:

  因为母鸡挺身预备作战,很勇敢

  因为母鸡发现东西让儿女吃,自己消瘦许多,慈爱

  因为母鸡教鸡雏啄食、掘地、用土洗澡,慈爱

  夜间有动静,放声啼叫,负责辛苦

  6、你能读出鸡妈妈保护小鸡时那勇敢的样子吗?

  7、因为母鸡在做了鸡妈妈之后勇敢慈爱负责辛苦,所以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大家想一下“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能不能换成“我不再讨厌母鸡了”,为什么?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齐读第9自然段,体会感情。

  【设计意图:落实目标2,通过各种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作者讨厌和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锻炼学生概括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对母鸡的态度。】

  是啊,鸡妈妈是那么爱护自己的小鸡,作者用母鸡对小鸡的情谊体现出了全世界母爱的伟大,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同学们,想一想,你的妈妈,曾给过你怎样的感动?谁来说说?

  请同学们记住妈妈的爱,学会感恩。

  【设计意图: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体会妈妈的艰辛,学会感恩。】

  四、比较《猫》和《母鸡》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请同学们默读《猫》,比较一下这篇文章和《猫》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前三自然段都是围绕全文的第一句展开的,第一句是中心句。

  两篇文章都分为两个部分,中间过渡自然。

  作者都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动物的特点。

  语言通俗易懂。

  不同之处:

  《猫》的全文都是流露作者的喜爱之情,而《母鸡》前半部分是说作者很讨厌母鸡,后半部分是说作者喜欢母鸡。

  【设计意图:目标3的落实。四年级的孩子已经要求会默读课文,默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读书速度,为课堂节省时间。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自己总结《猫》和《母鸡》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师可以适当点拨,锻炼学生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五、小结

  咱们今天学习了老舍的《母鸡》,知道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动物的特点,知道了作者不敢讨厌母鸡的原因----母鸡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板书

  母鸡

  没完没了乱叫

  讨厌、欺软怕硬

  下蛋时发狂地叫

  喜欢、勇敢、慈爱、负责、辛苦→母爱的伟大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15个生字,会写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并说出变化的原因。

  3、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

  【语文要素】

  4、通过比较,感受同一作家在写不同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

  2、通过比较,感受同一作家在写不同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15个生字,会写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并说出变化的原因。

  3、依据词语的情感色彩体会文字所表达的情感。

  一、明目标,初知情感变化

  1、温故知新,确定阅读目标。

  (1)回顾已有知识:课文《猫》中,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出示阅读要求:课文《母鸡》中,作者又是怎样表达感情的呢?

  2、初读检查,整体把握内容。

  (1)检査反馈一:归类认识生字。

  ①读音归类:“啄”是翘舌音;“聋、哼”是后鼻音;“瘩”是轻音;“侮、恶”是整体认读音节,一个是第三声,一个是第四声,其中“恶”是多音字,要特别提醒。

  ②字形归类:“疙”“瘩”偏旁相同,“啄”“哼”“啼”都是口字旁,“侮”“伏”都是单人旁。

  ③完整出示整篇课文的生字新词,读准读好。把这些生字词放在课文中,还能读好吗?特别要读好课文中的几个长句子。

  (2)检查反馈二:出示表达作者对母鸡态度的语句。我一向讨厌母鸡。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语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明确:第1~3自然段写讨厌母鸡,第4~10自然段写喜爱母鸡。

  二、词句对比,辨析情感

  1、辨析句中含贬义的情感色彩。

  (1)出示句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

  (2)这句话表达出作者对母鸡的什么态度?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点拨:“讨厌”,直接表达;通过两个“嘎嘎”和“没完没了”等贬义词来表达。

  2、辨析句中含褒义的情感色彩。

  (1)出示句子: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2)说说这句话所表明的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句子中并没有直接用“喜爱”一词来表达,你是从哪里体会到作者对母鸡的喜爱的?点拨:“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直接赞美母鸡勇敢;“挺着脖儿”,刻画出母鸡威武的姿态,流露出作者对母鸡的喜爱之情。

  3、比赛找句子。男生找作者讨厌母鸡的句子,女生找作者敬佩母鸡的句子。男女生比赛读。

  小结:褒义的句子更多,间接看出作者的立场。

  三、借助画图,探究如何抒情

  1、自由读第1~3自然段,找出作者讨厌母鸡的理由,完成思维导图。

  2、学生交流,归纳,并填入思维导图。

  3、思考:每一方面的讨厌,作者是怎么写具体的?继续补充思维导图。

  要点:

  ①叫声的词语:“嘎嘎”单调,不好听;“细声细气”“如怨如诉”是贬义,不喜欢。

  ②欺软怕硬:“不反抗公鸡”“欺侮最忠厚的鸭子”“对另一只母鸡下毒手”,体会对同伴不同的态度。

  ③居功炫耀:“发了狂”“炫耀成绩”,对母鸡的讽刺。

  小结: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罗列母鸡在三个不同场景的叫声;比较它对同伴的不同态度;夸张手法讽刺它居功炫耀。

  第2课时◆课时目标

  1、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重点)

  2、通过比较,感受同一作家在写不同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难点)

  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

  1、提问:课文中的母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回答。)

  2、复习旧知:老舍先生用哪几个事例写出了对母鸡的“讨厌”?(指名说)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作者用哪几个事例写出了对母鸡的“不敢再讨厌”。

  二、多重对比,体悟“喜爱”之情

  1、母鸡前后行为不同的比较。

  (1)出示句组:

  ①它永远不反抗公鸡。

  ②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2)比一比:母鸡对公鸡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前面怕,后面不怕。)

  (3)想一想:为什么母鸡对公鸡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为了鸡雏们的食物不被抢走,甚至敢与大公鸡搏斗。)

  (4)找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有这样前后不同的描写?提示:紧扣第1~3自然段与第5~8自然段中描写母鸡叫声的词语。

  (5)作者描写母鸡的叫声也是前后形成了对比,思考:母鸡有了鸡雏后,这叫声有什么不同的意义?(这叫声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鸡雏。)

  2、母鸡与母亲的比较。

  (1)母鸡相同的行为,描写为什么不同?因为作者在母鸡身上看到了另外一个形象——母亲。读读第5~8自然段,找找母鸡身上有哪些地方有母亲的影子。(警告鸡雏集合、喂食给鸡雏吃、教鸡雏们啄食等场景。)

  (2)归纳、提炼。母亲的影子就是——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3)体会作者用这样四个词表达了对母鸡怎样的情感态度?(称母鸡为“英雄”,表达了对母鸡的无比敬佩之情。)

  3、作者对母鸡前后态度的对比。

  (1)自从母鸡有了鸡雏后,作者在母鸡身上看到了伟大的母爱,所以对母鸡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的“讨厌”变为“不敢再讨厌”。

  (2)在作者的眼里,此时的母鸡已不单单是动物,而是把母鸡当作人来看,因为它那种对鸡雏深深的爱,让人心生敬佩。作者此时是被母鸡身上体现出来的母爱所感动,作者歌颂的是谁都会为之动容的母爱。

  三、比较阅读,比较写法异同

  1、小组讨论:《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的异同点。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明确:

  (1)不同点:从两篇课文的写法来看,虽然都是写动物,《猫》一课作者从头到尾都是写对猫的喜爱之情,用反语形式来表达,而《母鸡》却使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敬佩”的情感变化。

  (2)相同点:

  ①都是总分结构,都通过事例表现特点。出示《猫》第1~3自然段与《母鸡》第1~3自然段,引导学生抓开头第一句思考与后面内容的结构关系。要点: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然后用具体事例写它古怪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用许多事例写自己讨厌它的理由。

  ②都运用了转折的句式。出示《猫》中语句:说它老实吧……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它也不肯回来。出示《母鸡》中语句: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请学生读这两个句子,发现在句式表达上的相同点。

  ③都有递进的句式。出示《猫》中语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出示《母鸡》中语句: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请学生读读两个句子,根据“就是……”“连……”发现递进句式的表达特点。

  ④语言通俗,口语化。两篇课文的语言都很朴实,生活化,口语化,就好像老舍先生坐在你面前给你讲故事。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母鸡》一文是老舍先生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课文描述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教学时,我通过引导学生默读,找出“我”对母鸡态度由“一向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情感变化。在探究情感变化的原因时,我重点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最后,引导学生将本文和《猫》作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同一作家描写不同的动物,所用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异同,进而体会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和文字背后的情感。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母鸡》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描写了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前半局部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 ,媚俗的母鸡。后半局部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祥、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作者从讨厌母鸡到喜爱这一思想转变的原因。

  难点:读重点句子,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淘气的小朋友。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板书课题:母鸡

  读题

  二、导读、梳理要点

  1、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2、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3、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3、找到作者对母鸡两种不同态度的句子,动笔用“~~”画一画。

  据学生回答板书:讨厌——不敢讨厌

  4、学习1—3自然段

  △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这是一只( )的母鸡。”

  学生品读、谈谈母鸡让作者讨厌的事例。

  △结合第三段的夸张手法,进行说话训练,学一学夸张的表达:

  这道题太简单了,( )。

  去科技馆的路我太熟了,()。

  5、同桌合作读4—10 自然段

  △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当母亲后的母鸡,作者对它有了什么新的评价?

  △谈话,品读体会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相机进行想象说话:

  (1)母鸡怎样警告自己的鸡雏?

  (2)发现了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叫什么?

  (3)夜间有动静,它放声啼叫,叫什么?

  四、升华主题

  1、出示句子: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个别谈谈)

  2、结合生活说说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

  3、再四人小组交流,并思考:全天下的母亲是不是一样的?

  4、小结

  五、比较一下《猫》和《母鸡》的写法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 16 母鸡

  讨厌 ---- 不敢讨厌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 篇6

  【学材简析】

  《母鸡》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描写了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善怕恶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设计理念】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叶老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要更加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母鸡》教学设计以阅读方法的训练、表达方法的习得为主,在阅读方法的训练中渗透人文精神,并以阅读方法的深化为延伸点,组织课后拓展性阅读。

  【教学策略】

  《母鸡》是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教学中要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 、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

  2、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3、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收集母鸡的资料,收集有关母爱的古诗、名句,制作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设计意图:阅读提示是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的主导,从提示入手,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略读课的学习,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交流见闻

  你对母鸡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说说。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介绍对母鸡的了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三、自读自悟

  1、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边读边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自主阅读,边读边在书上做批注。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通过质疑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明确的学习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的关键。)

  四、检查自读效果

  1、齐读词语。

  2、提问: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充分的朗读,自主的交流,既强化

  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请找出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喜爱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对母鸡的讨厌与喜爱?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2、汇报交流。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篇文章在情感表达上的一个特点就是先抑后扬,这两个句子是课文板块划分的线索,抓住了这样的关键句,提纲携领,就建构出简约的教学框架。本环节教学中,对于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喜爱这一情感变化的段落,设计这个精讲的环节,为学生阅读能力的迁移提供保证。而其它段落,则是采用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教师适当地引导并对难点进行适当点拨解疑的方式。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略读教学追求的“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教略而学不略”。最后,教师抓住文章中心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母爱。)

  六、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说说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延伸,在设计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异同”入手,不但要注重学法上的迁移、运用,同时也要注重新旧知识的比较、联系。本组中的《猫》与《母鸡》同是老舍先生的文章,并且所涉及的题材、写作方法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难能可贵的是,两篇文章的情感表达方法截然不同,所以要引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比较阅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七、情感揭秘,升华主题

  1、学完课文后,在你眼中,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2、作者仅仅在赞美鸡妈妈吗?

  3、欣赏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片断及母子事例,感悟母爱的伟大。 (设计意图:通过赞美鸡妈妈引申到赞美天下的母亲,让学生深切地感受母爱的伟大。)

  八、拓展延伸,以读引说

  1、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关爱你的?

  2、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说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读说结合,让学生表达出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把教育效果引向深入。)

  九、课外赏析,仿写作文

  1、推荐阅读

  屠格涅夫的《麻雀》、列那夫的《母鸡》或其他作家描写小动物的作品。

  2、学学作家

  带着爱去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写写身边的小动物。

  (设计意图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单靠课堂文本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联,进行恰当地拓展。《麻雀》与《母鸡》的共同点是赞美了母爱的伟大,不同点是由于作者是外国的作家,所以在语言、表达方法上各有千秋。这样的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对阅读能力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同时通过设计写话练习,运用写法,感受母爱,练笔和激情,一举两得。)

  板书设计:

  16、母鸡

  叫声难听

  讨厌 欺善怕恶

  拼命炫耀

  负责

  慈爱

  喜欢 勇敢

  辛苦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母鸡》

  [教材分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设计理念]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把阅读、理解、品味感悟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教师,让教师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以质疑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自读自悟让学生体会课文内涵,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对母鸡情感经历的原因,感受伟大的母爱。

  3、比较《猫》和《母鸡》在写法上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对母鸡情感经历的原因,感受伟大的母爱。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喜欢?

  2、学生自由表述。引出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

  三、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一: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只母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并划出作者对母鸡情感态度的两句话。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

  问题1:这只母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问题2:作者对母鸡开始是什么态度?后来又变成了什么态度?

  4、从两种不同的情感态度,学生提出疑问。

  四、研读课文,明白原因

  1、出示自学提示二。

  自学提示二

  默读课文,想一想:(1)为什么作者开始一向讨厌母鸡?(2)而为什么后来又不敢讨厌母鸡了呢?在文中划出原因。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

  (1)交流讨厌的原因。

  (2)交流不讨厌的原因。

  五、对比与《猫》的异同

  1、同桌讨论课文与《猫》的异同。

  2、交流异同。

  六、小练笔:

  写写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板书设计】

  16*母鸡

  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伟

  声音讨厌勇敢大

  欺软怕硬负责的

  喜欢炫耀慈爱母

  辛苦爱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 篇8

  活动目标:

  1. 初步理解歌词,并学习用欢快而活泼的声音歌唱。

  2. 按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初步学习歌表演。

  3. 乐于参与活动,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

  4. 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 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老母鸡有一定的了解。

  2. 物质经验准备:制作PPT课件、《老母鸡》钢琴伴奏、创设草地情景。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活动。

  1.教师带幼儿随音乐进场。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去草地上玩一玩吧!(幼儿在草地上自由活动。)刚刚在草地上你看到了什么?哪些动物喜欢吃虫子呢?(幼儿讲述。)

  2.出示PPT,引出主题。

  教师:今天还来了一只小动物也很喜欢吃虫子,请小朋友看,这是谁?(老母鸡)对了,这是老母鸡,老母鸡非常能干,那你知道老母鸡有什么本领呢?老母鸡有这么大的本领,我们送给它一个大拇指。老母鸡得到了大家的表扬,高兴地叫了起来,知道老母鸡是什么叫的吗?(咕咕哒,幼儿模仿。)

  小结:老母鸡,真能干,会捉虫儿、会生蛋,咕哒咕哒叫得欢,咕咕哒。

  二、看图谱,学习理解歌词。

  1、教师:咦!刚刚谈老师把老母鸡的本领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请仔细听一听!(教师朗诵。)

  2、教师:在儿歌中你听到了什么?老母鸡是怎么叫的?(咕咕哒)

  3、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着图片来说一说《老母鸡》这首儿歌吧!

  4、教师:老母鸡好高兴啊!它刚刚悄悄在谈老师耳边说还想听听小朋友说一说呢!(幼儿朗诵)

  5、教师:老母鸡今天真是高兴啊!高兴地唱起了好听的歌。(教师范唱。)

  三、学唱歌曲,感受快乐。

  1.教师范唱,幼儿倾听。

  (1)教师:这首歌曲好听吗?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这首歌曲的名

  字叫《老母鸡》,大家一起说。母鸡下完蛋后非常高兴,它要把这个好消息

  告诉很多人,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咕咕哒,咕咕哒……)

  2.进行练声,切入主题。

  (1) 教师:你们愿意跟着老母鸡一起唱歌吗?把老母鸡生蛋的好消息告

  诉更多的人。

  (2)教师: 老母鸡真是开心,这么多小朋友帮它一起把它生蛋的好消息

  告诉别人,让我们再一起帮帮老母鸡。

  3.幼儿学唱歌曲。

  (1) 教师:老母鸡生了一个大鸡蛋后,你觉得它的心情怎么样?(很开心,出示鸡蛋图片一)

  (2)教师:那你们开心吗?我们再来帮老母鸡加加油。(出示鸡蛋图片二,幼儿再次学唱歌曲,要求幼儿按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教师:哇!有了小朋友的帮忙,老母鸡高兴地生了好多的蛋啊!你们

  想让老母鸡再多生些蛋吗?(出示鸡蛋图片三,幼儿第三次学唱歌曲。)

  ( 4)教师:今天老母鸡生了很多的蛋,让我们来学一学老母鸡是怎么生蛋的。

  四、扮演角色,结束活动。

  教师:老母鸡们真能干,今天生了这么多的蛋,表扬表扬自己。老母鸡们,让我们到草地上一边吃虫一边下蛋吧!(要求幼儿在创设的草地情景进行歌表演。)我们到外面的草地上找更多的虫吧!(带幼儿离开活动场地。)

  教学反思:

  在本次的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多种形式让幼儿进行熟悉并演唱歌曲。有跟着教师进行演唱;有跟着钢琴进行演唱;有跟着录音机进行演唱;还有边做动作边进行演唱;最后请个别幼儿进行演唱。实施下来发现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边做动作边进行演唱。但是最后感觉缺少了一个延伸的环节,让孩子们感觉一下子就结束了,有些小朋友还有回味中。本次活动中感觉到教师应该要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吸引物注意力,而不能一味的用语言来进行强调,这样幼儿学起来会比较疲惫,没有新鲜感。

  《母鸡》课文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经历。

  3、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和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4、学习课文抓住特点,用事实说话,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抓住特点,用事实说话,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法与学法

  师:引导教学法

  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宣布课题,板书课题,导入一分钟记忆训练。

  二、一分钟记忆训练

  1、师出示一分钟记忆训练内容母爱是一缕阳光,温暖如春;母爱是一幅画,自然清新;母爱是一首歌,悦耳动听。

  2、一分钟后检测三、学习课文

  (一)出示自学导航

  1、自由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2、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用横线画出作者对母鸡情感变化的相关句子。

  4、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用波浪线画出母鸡优秀品质的相关语句。

  (二)自学检测

  1、检查生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2、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学生回答,师生共小结。

  3、了解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