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喝水》最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9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你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课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发现了一个瓶子,可瓶口小,水不多,它放进石子喝着了水的事,可以看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能想办法解决。
学习目标
1、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懂得遇到问题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逐步养成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诵课文,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懂得在遇到困难时要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脑来解决问题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瓶子、小石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讲故事,学生认真听。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话说出故事内容。
2、板书课题:乌鸦喝水
二、复习生字、词,书写本课生字。
1.找朋友游戏──连字成词。
2.心有灵犀猜词游戏。师生互动猜词游戏,老师根据出示的词语,以动作演示,学生根据老师动作猜出词语。
3.指导写字。引导学生先观察再完成课后生字的书写。
【在“找朋友”及“心有灵犀”的游戏中巩固认字,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读中感悟(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乌鸦为什么一开始喝不着水?
2.朗读指导。着重指导“到处”、“水不多”、“口又小”,读出乌鸦喝不着水着急的语气。
【以读为主,通过范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的朗读方式,指导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多读中悟得读的方法,在多读中悟情。】
四、合作探究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体会乌鸦着急的心情。
2、过渡语: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怎么办呢?
3、思考:小声往下读,把乌鸦想出的办法用横线划出来。他又是怎样想出来的?请同学们找一找。
4、小结:乌鸦的办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一边观察周围的事物,一边想出办法的。
5、师生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瓶子里的水是怎样升高的?(学生边做边说出操作过程。)
6、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能用它说话。
7、你们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他。
8、欣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9、体会乌鸦心情的变化,指导读出感情并试着背诵。引导学生学会巧背: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等。
【根据学生喜新求变、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把实践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合作动手做实验,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其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以做促读”的目的`。】
五、讨论思考、拓展思维:
1、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该怎么办?启发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况以及自身的生活体验,说出一些可行的办法。
2 、当瓶子里的水少于一半时,放石子的办法还能喝到水吗?请你动手试试吧。
【新课标主张语文阅读应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开放。《乌鸦渴水》是一篇传统教材,应引导学生大胆实验,敢于怀疑,学会更为客观地认识事物。】
板书设计
19 乌鸦喝水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画简笔画的方法来板书课文内容。毕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采用简笔画的形式更形象,更直观。没有放小石子是什么样的,放了小石子后又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说,老师画,通过形象的简笔画,学生可以很轻松的理解小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
课后反思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我在课堂中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办法喝着水,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我在教学中就让学生做一回小科学家,让学生将小石子一颗一颗往瓶子里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变化过程。看着水渐渐升高,学生们不禁发出:“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乌鸦喝水》最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乌鸦喝水》最新教学设计案例12-07
《乌鸦喝水》的教学设计07-02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02-18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1-13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05-25
《乌鸦喝水》最新教学设计方案12-20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及反思04-24
人教版《乌鸦喝水》的教学设计12-10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案例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