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的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麻雀》的教学设计(通用1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麻雀》的教学设计 1
一、教材简介
《麻雀》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炼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中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勇敢的献身精神,热情地歌颂了“爱”的强大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
1、教学总目标 :
(1)引导学生读议课文,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中,懂得母爱的伟大。
(2)抓住重点语句,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
2、教学重点
(1)找出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三者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3、教学难点
体会第四、五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一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
三、教学设计及过程
1、谈话导入,情感激趣
(1)教师出示麻雀的图片,设问:认识这只鸟吗?(学生说认识),对,麻雀对于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一种常见的、普遍的动物,它没有孔雀那样漂亮的外表,没有黄莺那样动听的歌喉,可在一只麻雀身上却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体现了麻雀的一种伟大的令人敬佩的精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麻雀)
(2)生齐读课题。
[这个环节通过出示形象直观的图片,引出谈话话题,并通过与孔雀、黄莺的对比,为下面进一步感受麻雀的伟大张本蓄势。]
2、整体感知课文
根据要求快速阅读课文。
(1)看看文中有哪些角色。(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我”、猎狗、小麻雀、老麻雀)
(2)这些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这一环节提出快速阅读课文的要求,旨在紧扣教学目标,首先找出各种发生在文中的小动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这些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理清文脉。]
3、品味描写小麻雀的句子
(1)师:整个故事都是围绕一只小麻雀而写,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1-3自然段,找出描写小麻雀的句子,并用横线画下来。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用笔在句子旁作批注。
[读、品句子,写体会,并要求学生做批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朗读并谈感受。
4、品味描写猎狗的句子
师:当猎狗嗅到了这只野味,发现了小麻雀时是怎么做的?请从文中第四自然段中找出来。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2)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句话的意思。(猎狗想吃小麻雀。)(教师同步板书——吃)
(3)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师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猎狗想吃小麻雀的画面,学生一边闭着眼睛想象,感受此时紧张的气氛。
[这个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想象来体会文中意境的能力。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学生就像看电视时听到的画外音一样,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创造性地进行推理。]
5、感受老麻雀的勇敢
(1)①师: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你是老麻雀,发现了这一危机情况,面对着力量比自己强大百倍,甚至千倍的凶恶的猎狗,你会怎样做?
②学生自由发言。
[此环节让学生换位思考进行发言,既能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又能为进一步理解老麻雀的伟大行为做铺垫,同时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①文中的老麻雀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找出描写老麻雀的表现的句子。
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地落在猎狗面前。(同步板书——救)
③师:请找出老麻雀的动作(扑、落)。按常理说,老麻雀从树上下来应该是飞下来,作者却用了一个“扑”字和一个“落”字,那么可不可以换成“飞”字呢?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体会文中用词的精妙(生动地描绘出了老麻雀在情急之中奋不顾身的行为),对学生平时的习作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强调的那样: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3)师:①老麻雀地勇敢多么令人敬佩啊!老麻雀还有哪些令人敬佩的举动?(生找出句子)谈谈你的理解。(同步板书——斗)
②你能读出这种语气吗?(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4)师:①一只麻雀斗得过猎狗吗?(斗不过)老麻雀知道吗?(知道)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生找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②你能读出这种语气吗?(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3)、(4)两个环节目的有二:一是,通过品句子来理解内容,体会感情,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提高;二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师:①此时此刻的老麻雀虽然害怕,也分明知道自己很弱小,不是猎狗的对手,可他却拼命坚定地与强大的猎狗搏斗,这说明什么?(老麻雀非常勇敢)它的勇气源于什么?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他飞了下来。
③师:“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板书——爱的力量,是亲子之情。)
④再次感受老麻雀的爱,齐读第四、五自然段。
6、感受老麻雀爱的惊喜
(1)师:麻雀斗猎狗无疑是以卵击石,可是正因为老麻雀那震撼人心的爱产生出的巨大的力量使得那令人惊恐不安的险情出现了意外的结果,那么是怎样的一个结果?(生答)
(2)师:面对着毫不犹豫、奋不顾身的老麻雀,猎狗退缩了。而亲眼目睹了这场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狗鸟之战的“我”又是怎样做的呢?(同步板书——唤回)
[整个环节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使学生明白要想真正体会出老麻雀那种爱的力量源于何处,不仅要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还应该关注人物的心理活动。]
7、爱的熏陶
(1)①师:因为爱,小麻雀得救了,我相信,这只小麻雀将沐浴着老麻雀那种浓浓的爱而健康成长。同样,同学们也是沐浴着父母之爱在一天天长大,在你们的成长道路上,也会有着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爱的故事。用你们灵动的笔把故事写下来吧。(生写,师巡视)
②谁来说说你的爱的故事,让大家一起分享?(生自由畅谈)
(2)可怜天下父母心,此时此刻的你们肯定有千言万语相对你们的父母说,就让我们怀着一颗恩的心用行动来表达你们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情吧。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使文中的爱得到了升华,同时又将这种爱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来,勾起学生回想父母对他们的点点滴滴的爱,同时使他们明白要对父母的爱怀着感恩之心。]
《麻雀》的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中,懂得母爱的伟大。
2、 抓住重点语句,继续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 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教学重点:
理解、欣赏、体验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
掌握具体叙述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作文中能有意识地加以运用。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精神的伟大。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麻雀是十分弱小的动物,但在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一只麻雀却战胜了庞大的猎狗,更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麻雀》这篇课文。
二、 学习新课
同学们,现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讲了“我”打猎回来,我的猎狗看见一只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想吃掉它,老麻雀奋不顾身的保护小麻雀的事)
教师板书:小麻雀 老麻雀 猎狗
三、感悟全文,体验母爱
1、师:我们快速地读课文,找出描写小麻雀的语句,并写写自己的体会。
(学生读、找、写)
(1)从“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说明它很弱小)
师:为了突出小麻雀的弱小要把“嫩黄、绒毛”读稍重些
(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从“我顺着林阴路望-------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体会到可怜)
师:为了突出它的没办法在读“呆呆的、无可奈何”时要拖长一些。
(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那么,这么可怜的小麻雀是怎么掉下来的呢?
让学生抓住“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说明是风太大把小麻雀刮下来的。
(4)师:如果你此时面对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你会怎样做?
(找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你是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孩子!的确我们要和动物和睦相处。
2、师:可怜的小麻雀又会遇到什么情况?从课文里找出来。
(学生读、找、回答。)
教师出示:猎狗慢慢地走进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1)让学生找出这句话的动词。
(2)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猎狗的什么?
(3)猎狗想干什么?
(4)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3、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又怎么样了呢?从课文中找。
教师出示: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
(1)让学生找到比喻句,看看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2)你从这个比喻句中体会到什么?
(3)那老麻雀怕吗?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4)老麻雀为什么怕呢?从课文中找到这句话。
(5)既然是没有一点希望了老麻雀为什么还要扑下来呢?
教师小结:是呀!母爱的力量是使老麻雀只有一个念头,哪怕是牺牲自己,哪怕只能延续小麻雀一分钟的生命,作为妈妈也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决定与猎狗搏斗。
4、那结果怎么样呢?我们齐读第6、7自然段。
(1)猎狗为什么慢慢地向后退?
(2)我为什么急忙唤回了猎狗呢?
教师总结:老麻雀所表现出伟大的母爱,不仅感染了作者,也感染了我们每一个读者的心。而我们的身边同样有这样爱的存在,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让学生交流,练笔)
板书设计:
麻雀
拯救 搏斗
小麻雀 吃掉 猎狗
《麻雀》的教学设计 3
一、复习词语,顺势导入
1.复习导入。《麻雀》是一篇以麻雀为主角的叙事文章。(板书:叙事)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去感受一种神奇的力量。首先复习一下词语。(出示)
(1)指名朗读词语,说说描写了谁?(小麻雀、猎狗、老麻雀)
(2)看着这些词语,你能简单说一下发生了什么吗?(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故事脉络并板书:幼雀坠落遇险—母雀奋力护儿—猎狗震惊退却)
2.了解文章结构。同学们,这就是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几个环节能不能交换?(不能)本文就是随着故事发展的顺序来进行描写的。
二、品词析句,还原情境
1.品幼雀之无助,感受情境之危险。
(1)故事的起因是幼雀坠落遇险。请大家默读课文,找找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危险?
▲预设:幼雀之小。
紧扣第3自然段中“嘴角嫩黄、长着绒毛、出生不久”等词感受小麻雀的幼小。想象一下刚出生的小麻雀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遇到哪些危险?(从树上掉下来,可能受伤;刚出生不久,抵抗力差;离开妈妈,没有食物等等。)
▲预设:猎狗之凶。
抓住第2自然段中“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及第4自然段中“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等词语感受猎狗带来的危险。请看看插图,再次展开想象,你感受到了什么?(太可怕,小麻雀随时都可能被一口吞掉……)
▲预设:环境之险。
从第3自然段“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危险,因为小麻雀掉下来了,树枝也可能被凤刮断掉下来。)这就是环境描写对故事情节渲染气氛的作用。今后,同学们在习作的过程中也可适当地尝试使用环境描写的写作手法。
(2)同学们,面对这些危险,幼雀的表现是怎样的?
(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从中感受到什么?(很无助)它刚出生不久,身体还那么柔弱,怎么能跟那么强大的猎狗抗衡呢!(齐读第3自然段,读出弱小、紧张、担心的感觉。)
2.品母雀之无畏,感受母爱之伟大。
(1)同学们,在如此危险的状况下,看谁来了?(引读并出示:“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读读这句话,你有哪些疑问?(麻雀很小,此时为什么说它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什么是“挓挲”?)
(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挓挲”就是展开的意思。)很多动物遇到危险时都会有一些举动力求能震慑对方,而此刻老麻雀是想做什么呢?(赶走猎狗,保护幼雀。)
(3)还有可以看出它想保护幼雀的地方吗?(从“突然”一词看出老麻雀救护小麻雀的急切心情;“绝望地尖叫着”说明它知道此时危险之大,它可能无法保护它的孩子,但是它依然在努力……)
(4)现在你能理解文中所说的“像石头似的.”吗?(表现出老麻雀飞下来的速度之快,同时也体现出它的毫无畏惧。)
(5)再找找课文中其他描写老麻雀的句子,读一读。
(6)(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读读,哪些词让你的心为之一颤?(紧张、浑身发抖、嘶哑的声音、呆立着不动、一场搏斗……)结合具体的词语谈谈你的感受。(“浑身发抖”一词可以感受到当时老麻雀很紧张,它很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到猎狗的伤害;“嘶哑的声音”可以看出老麻雀已经竭尽全力在尖叫,希望猎狗能离小麻雀远一些,那种绝望时的尖叫让人心碎;“呆立着不动”可以感觉到老麻雀已经在准备着和猎狗进行一场殊死斗争,它正在积蓄能量。)
(7)读到这里,我们感觉到了什么?(战斗来临前的低沉气氛)这场搏斗的双方分别是谁?(老麻雀和猎狗,出示图片)从图片看,你觉得胜负如何?(猎狗胜,老麻雀败。)说说原因。(引导学生再看课文插图,猎狗高大凶狠,有着锋利的牙齿;老麻雀弱小,绝望。)
(8)(分别出示描写麻雀和猎狗的相应句子对比读。)老麻雀,老麻雀,你不是猎狗的对手,赶紧飞回树上逃命吧!(老麻雀:不行,我的孩子还在这里呢,我不能走!)老麻雀,老麻雀,你们的实力太悬殊了,你还是先顾自己的命吧!(老麻雀:不行,那可是我的孩子,我绝不能丢下它,我一定要保护它。)
(9)是呀!它要保护自己的孩子。因此,当看到猎狗发现掉落的小麻雀时,它(引读: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当它很绝望时,它依然(引读: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小麻雀……)
(10)读着这些话,你感受到了什么?(老麻雀很爱小麻雀,竭尽全力要保护它。)文中有这样一个词“一种强大的力量”,你读懂了吗?(这就是母爱,母爱是无私,是不顾一切。板书:母爱伟大)
(11)动物和人一样有感情。人们常说世上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出示相关的例子(其一,母牛阻拦人群为小牛求水;其二,汶川地震中,母亲全去身体护住幼儿等。)
3.品猎狗之进退,感受故事之精妙。
(1)同学们,这场战斗最终结果如何?一起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猎狗震惊退却)
(2)是什么让故事结果有了逆转呢?猎狗,猎狗,你刚才还龇牙咧嘴,势在必得,为什么愣住了?(猎狗:因为我感受到了老麻雀的奋不顾身。)猎狗,猎狗,你那么庞大,为啥怕弱小的麻雀?(猎狗:不是怕,我是敬佩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勇气。)
(3)獵狗愣住了,遇到这样的状况,它慢慢地、慢慢地往后退。小麻雀的危险暂时解除了,老麻雀护儿取得了胜利,故事结局发生了逆转,这给读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由“我”串联,复述故事
1.文中之“我”。课文中除了出现老麻雀、小麻雀和猎狗之外,还有一个“我”。读读课文的第1、7自然段,想想能否删除?(不能,其一,这个故事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并有选择地记录下来的;其二,体现了人与动物相处的自然与和谐。)
2.复述故事。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练说这个故事。复述要求:按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组内进行分工复述;复述时,关注小麻雀、老麻雀、猎狗的动作与神情等;相互进行点评。
3. 小结课文。麻雀一文是叙事性文章,作者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想到的都写出来,活灵活现地展现了麻雀和猎狗相遇时的情形,在具体细致的描写中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齐声朗读课文)
《麻雀》的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继续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从对老麻雀救小麻雀的描写中,体会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教学难点:
感受老麻雀表现出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老麻雀、小麻雀、猎狗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有一次,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带着自己的猎狗去打猎,在回家的路上,他的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猎狗走近小麻雀,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当猎狗就要吞掉小麻雀时,你能想象可能出现的情形吗?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看看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事情到底怎样了?
二、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读文,找出描写小麻雀和猎狗的语句,并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概括出它们的特点。
(1)自读全文;
(2)找句子;
(3)说特点:小麻雀——无助、弱小;猎狗——凶猛。
2、指导朗读描写小麻雀的语句。
3、出示口语练习:
(1)这是一只弱小的麻雀,它()。
(2)多么凶猛的猎狗啊,它()。
4、默读课文4——5自然段,画出描写老麻雀神态和动作的'句子。
(1)合作学习,运用“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读
懂句子;
(2)各小组汇报学习效果;
(3)释疑解惑,全班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4)指导感情朗读4——5自然段。
5、齐读6——7自然段,面对如此勇敢的老麻雀,猎狗有什么反
应?“我”又是怎样做的?
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出示《麻雀》原文结尾段:
是的,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我想,爱比死,比死的恐怖更强大。只有她,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
2、谈谈自己对这只老麻雀的感受。
3、作业:用“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作为开头写一段赞美
老麻雀的话。
板书设计:
麻雀
爱的力量、亲子之情
猎狗图片、老麻雀图片、小麻雀图片
《麻雀》的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小树立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采用游戏和创编歌词的活动,提高自身的合作和创新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
体会三拍子歌曲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情感的演唱歌曲《小麻雀》。
【难点】
创编歌词,第三句音准的.学唱。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猜谜语来引入课程内容。
谜题:不走光跳,吵吵闹闹,吃虫吃粮,功大过小。
答案:小麻雀。
(二)新课教授
老师设置问题: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你所见的小麻雀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我们来看看书上所说的小麻雀和我们所认识的小麻雀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1.欣赏歌曲
老师设置问题: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曲是一个什么样的情绪?几几拍?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非常的欢快,3/4拍。
2.体验节拍特点
(1)老师设置动作:第一拍拍手,第二、三拍双手交叉拍打肩膀。带领学生练习。
(2)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强弱特点。
(3)同桌之间配合完成动作,再次体验强弱特点。
3.学唱歌曲
(1)再次欣赏歌曲,并跟随歌曲小声哼唱。
(2)老师弹奏范唱歌曲,并指出问题所在,带领同学们再次演唱。
(2)老师再次带领同学弹唱,指出难点并解决。
(3)最后再次带上情感演唱一遍。
(4)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体会小麻雀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的优秀品质。
(三)巩固提高
老师帮助学生分组,分别创编小猫咪、小青蛙两种小动物的歌词,用时五分钟,之后分组上台展示。
老师根据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接触了很多小动物,他们都非常的可爱,而且创编的歌曲也非常好听,除了小麻雀,我们还创编出了小花猫、小青蛙等,在课下老师希望同学们还可以创编其他的歌词。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五、板书设计
略
《麻雀》的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嗅、奈、煞”等7个生字,会写“呆、巢、齿”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抓住描写老麻雀和猎狗动作的词语,体会老麻雀的无畏精神。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
2.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课时安排:2课时
1.认识本课“嗅、奈、煞”等7个生字,会写“呆、巢、齿”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打猎、无可奈何”等词语。
2.学习用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麻雀伟大的举动。
1.读写、积累并运用生字新词。
2.交流、学习、掌握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麻雀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麻雀的体型,获得视觉上的观感。
导语:“小小尾巴高高翘,不会走路只会跳。房檐树洞是它家,爱吃谷物不吃草。”大家知道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动物吗?清早出门时,我们经常能听到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哦。(生答麻雀)没错,说的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鸟——麻雀。请大家看看图中的这只麻雀,再回忆一下你们见过的麻雀,说说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吧!(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它们又活泼,又机灵,又胆小,外貌非常普通。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认识一只特别的麻雀哦。
2.出示课题,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主题鲜明,结构紧密,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对俄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猎人笔记》《贵族之家》《父与子》《罗亭》等。《猎人笔记》描写了俄国农奴制度下农奴的悲惨生活,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度的的黑暗和残酷,在俄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就节选自《猎人笔记》。
2.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语气。注意自己读不通顺的地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会写的字:到呆无可何里牙身
儿斗大力住
会认的字:扎救
(2)指导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扌:掩(掩盖)护(保护)搏(搏击)打(敲打)
口:嗅(嗅觉)嘶(嘶哑)喊(喊叫)唯(唯一)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指导生字书写。
◆书写指导:
〔奈〕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大”撇、捺伸展盖下,“示”两点呼应。
〔齿〕上下结构。“止”两竖宜短,末笔横长,写在横中线上,下部略小。
〔庞〕半包围结构。“广”撇往左下长伸,“龙”右部整体略出“广”。
◆易错提示:
〔嗅〕右下部是“犬”不是“大”,不要漏写一点。
〔巢〕上部三个“”,不要多写或少写,方向不要写反。
〔齿〕下部是“”,不要写成“凶”。
〔庞〕被包围部分是“龙”,不要写成“尤”。
(4)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圈画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交流圈画内容,教师结合交流情况点拨理解重点词语。
(1)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预设:先出示狂风吹动树木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什么是“摇撼”,再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义。可以理解成“摇动”的意思。在阐述词义的过程中要强调词语的适用范围,以免学生误用。
(2)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预设:出示猎狗的图片,最好能突出它锋利的牙齿。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出对猎狗牙齿的主观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想象猎狗的牙齿在捕杀猎物时所起的作用,从而体会句中“锋利”一词的准确性。在学生明白“锋利”指兵器、工具等尖而薄的基础上发问:为什么人们也会用“锋利”来形容某篇文章的语言?由此发散到“锋利”的另一个释义,即抽象意义上的“尖锐”感受。
(3)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
预设: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嘶哑”的嗓音是什么样的,如老师长时间讲课后的声音或学生嗓子不舒服时的声音,还可以播放具有代表性的歌手的歌唱片段,让学生重点体会它是一种“沙哑”的嗓音状态,一般出现在人或动物疲累、紧张的情况下。
(4)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预设:教师先展示猎狗和麻雀体型对比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庞大”的意思。再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说一说什么东西给大家带来“庞大”的感觉,教师可适当进行提点,如高楼、高山、大树、长得很高的人,等等。最后可以采用造句的'方式进行巩固。
小结:这一次,我们又学到了几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当然,理解词语的方法并不仅限于这几种,大家要从词语本身出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希望大家多多挖掘自己在学字识词方面的才能,争取找到自己独特的小妙招。
3.指导词语归类。
◆AAB式:悄悄地呆呆地慢慢地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阅读与思考。
A.文中出现了哪些角色?(“我”,小麻雀,老麻雀,猎狗)
B.本文的叙述顺序是什么?(事情发展的顺序)
C.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并吓退了猎狗的故事)
预设:引导学生抓住核心角色——“老麻雀”,围绕它的举动进行总结。
D.出示课件,填空并齐读: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先交代事情的起因——(“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被风吹落在地的小麻雀),接着叙述事情的经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从树上飞下来,保护小麻雀,吓得猎狗慢慢后退),最后交代事情的结果——(“我”带着猎狗走开了)。老麻雀的举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预设: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借机总结规律,凡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文章,只要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概括,再将其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合作与交流。给课文标上段序,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归纳出每一层次分别写了什么。
预设:先引导学生找到对应的描述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段落,再进行层次的划分和段意的总结。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不急于确认答案的正误。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讲猎狗随“我”打猎归来,途中看到从巢里掉下来一只小麻雀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讲老麻雀在庞然大物——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吓退了猎狗。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讲猎狗被“我”带走,小麻雀得救了。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弱小的老麻雀竟然逼退了庞大的猎狗,这场面多么令人震惊啊!我们都知道本文节选自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其实作者在这篇文章后面还写道:“是的,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鸟儿的英勇表现在哪里?“它的爱的激情”又是指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虔敬之情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节课上解决。
小结:这节课上,我们共同学习了本课中的生字难词,整体把握了课文内容,并且受到了一定的情感熏陶。看到大家在课堂上的活跃表现,老师非常开心。
(示例:同学这次在识字写字环节中表现得非常突出,让老师感到很惊喜,希望你以后也能多多参与,主动和老师、同学进行互动;同学对词义的理解真是太有一套啦,你的很多想法给老师也带来了不少启发;和的朗读既流利,又充满感情,老师和同学们都被你们的朗诵感动了呢。同学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做得非常准确,是在课前做了预习准备吧?希望大家多向这些同学学习,开动脑筋,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学到的不仅有知识,还有方法和思维,而这些才是获得知识的诀窍。)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2.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所表现出来的不畏苦难的精神,感受“母爱”的强大力量。
3.理解作者传达出的同情、爱护弱小,藐视、不惧强大的思想感情。
《麻雀》的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学习、理解“摇撼”“扎煞”“无可奈何”等词语,练习抓住故事中的角色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描写老麻雀及描写猎狗的重点词句感悟老麻雀强烈的护子之爱,体会母(父)爱的力量。
3、品味描写老麻雀、小麻雀及猎狗样子、神态的语言,初步感受屠格涅夫作品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作者对猎狗、老麻雀样子的描写,体会文中各角色的品质特点,真切感受爱的力量,感悟语言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引出课文
请小朋友们看到这句名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用幻灯片出示)
请大家读读。听过吗?知道这句名言的意思吗?也许里面的“俱全”一词不知道什么意思是吧?俱――都的意思;全――齐全的意思。这句名言讲的是麻雀虽然个儿小,但它的心、肝、脾、肺、肾这五样内脏却样样齐全;比喻某样事物虽然小,但什么也不缺,该有的东西都具备。明白了吗?请大家记住这句名言,有一天你会用上它的。
由这句名言,你感受到麻雀个儿怎样呀?认识麻雀吗?(交流)(相机出示麻雀图)
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麻雀,留给人们印象不怎么特别的小麻雀,却有一个特别的故事,震撼过一位俄国大作家的心,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麻雀》。
【设计意图】将一些经典语言“植入”学生的大脑,是语文教学的使命之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一句在人们口头上广为流传、在许多著作中常被引用的经典名言。在这节描写麻雀的语文课之初谈起这句名言,对名言的学习来讲,找到了一个恰当的时机;对课文学习的铺垫――了解麻雀来讲,又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口――学生通过名言中的信息很快感知到麻雀个儿小的特性。聊名言――聊麻雀――揭课题,衔接自然,教学不单调,一个环节里揉合了几个教育目的,体现了语文教育的综合性,让课堂更为高效。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词
1、请小朋友们自由地放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写的是关于麻雀的什么故事,感动作者的是什么。
2、这儿有几个生词(出示幻灯片),看看大家是否能读正确,是否理解:
嗅;摇撼;无可奈何;扎煞
1)指名读词,注意正音
2)多种方法解词
嗅(做个嗅的动作)摇撼(师生合作演示风摇撼树的动作)
无可奈何(联系课文理解:讲谁做什么无可奈何?)
扎煞(联系文中语句、看插图理解)
【设计意图】自读自学后的读词解词,是扫清阅读与理解障碍的需要,也是语文课固有的任务之一;灵活采用不同的方式理解词语,即教给方法,又让学生学有乐趣。
3、检查读课文情况(开火车分节读)。
4、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同桌互说后指名说,老师帮助修正表达)
板书关键词:小麻雀;猎狗;老麻雀;掉;咬;救
5、引导看着板书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练习将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是个难点,经过“同桌互说互评”――“指名试说,老师帮助理顺表达”――“根据课文特点抓住主要角色及故事的发展顺序来说”这么几个步骤的练习,化解了难点,让学生从说不好到人人都能抓住要点概括好。
三、紧扣结果,引发思考
这个故事新鲜吗?你对故事的结果感到奇怪吗?看看故事的结果怎么写的。(读故事的结尾部分)
这当然奇怪了:麻雀是那么弱小,猎狗是那么强大,但结果,老麻雀却赢了,吓退了猎狗,成功地救下了小麻雀。――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难道是因为这只猎狗胆小无能吗?
【设计意图】从出人意料的故事结果切入,追溯导致结果的原因,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也为下面的教学找到一条统领全课、步步深入的思路。
四、感悟猎狗的老练和凶猛
那这是一只怎样的猎狗?请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感受猎狗的训练有素、凶猛、庞大。(有三处语段,点击课件出示)让学生扣重点词理解: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哇!
1、“放慢”“悄悄”“嗅到”――通过形象演示来体会猎狗的.老练;
2、“张开大嘴”“锋利的牙齿”――读、演,感受猎狗的凶残。
3、“庞大”“怪物”――站在麻雀的角度感受猎狗的庞大。
【设计意图】猎狗的老练和凶猛是突出老麻雀勇敢、无私的一个反衬,品读对猎狗动作、样子的描写,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中心的领悟及对作者所作对比描写的感知。
五、感受老麻雀不顾一切的护子之爱
过渡语:既然不是因为猎狗的懦弱,那就是老麻雀有奇特的本事了?
用波浪线画出写老麻雀表现的语句。(学生交流后点击投影)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看看老麻雀是不是神鸟,是不是用了特异功能把猎狗吓走的?(不是)从哪儿看出它也是一只一般的、没有特殊本领的鸟?(它很紧张,很恐惧,很绝望,因为它看到孩子处境极其危险,自己又根本不是猎狗的对手)(相机感受小麻雀的幼稚和无奈)
3、但我们又老觉得老麻雀是一只不一般的鸟,它把凶猛、庞大的猎狗吓退了,把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再读读写老麻雀的语句,看看它的不一般表现在哪儿,它是凭什么吓退猎狗的?小组讨论讨论。
随着交流,扣住重点词体会老麻雀对小麻雀无私的、强烈的、奋不顾身的爱:
(1)“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这个比喻特别吗?这样写突出了什么?(形容老麻雀奋不顾身地飞下来,速度快,有力量。)
(2)“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说明它虽然感觉到了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毫无希望的决斗,非常紧张,但却毫不犹豫地去斗猎狗,全力以赴,不顾一切。
(3)“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着不动”――非常紧张,全心应对强大的敌人,有再大的危险也不管了,才会这个样子。
(4)假如老麻雀会说话,它“尖叫”“发出嘶哑的声音”时会喊些什么话呢?
(5)通过老麻雀的外在表现,我们似乎可以触摸到它那颗拼死救子的内心:当它一发现猎狗靠近小麻雀了,要咬小麻雀时,它内心想?当它感受到猎狗是个庞大的怪物时,心里又想?
【设计意图】对这部分正面描写老麻雀勇斗猎狗的文字,先从“它也是一般的鸟”的角度去品读,深切感受它外表弱小、处于劣势的一面;再从“它的不一般的表现”去赏析,则体悟到它的力量,它的内心的强大。这种平凡与不平凡交织在一起,老麻雀的形象才更深刻地留在了学生心中,作者描写事物真实合理的文法也留在了学生心中。然后通过想象老麻雀叫的声音和它当时的内心活动,真切地感悟到老麻雀对幼儿无私的爱。
5、看到老麻雀感人的表现,作者也想到老麻雀内心去了:
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读读作者的体会,进一步感受老麻雀对孩子深厚的爱。
6、概括: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麻雀?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品读感悟及体会作者的感慨,思考作者的概括,此时再来概括老麻雀的品质特点,抓课文中心,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六、回顾结果,体会爱的力量
1、你现在明白是什么力量让强大、凶猛的猎狗退步了吗?被这种力量震撼的仅仅是猎狗吗?还有谁?
2、参入原作作者最后抒发感触的话(投影)。体会作者对麻雀的敬佩之情。
是的,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我想,爱比死,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
――摘自屠格涅夫《猎人笔记》
3、拓展:你还体验过类似的母爱或父爱的力量吗?听过类似的感人故事吗?(交流)
【设计意图】回顾结果,反观“老麻雀为何能吓退猎狗”,课始悬着的疑问至此有了明确的答案,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也“回到整体”,对课文旨意的把握由含糊到明晰,提升了一个层次。接下来参入作者原著中抒发感慨的话,既能从侧面强化对中心的认识,又让“吃不饱”的学生引发更深入、更广阔的联想。后面的拓展,意在使学生超越课文,拓宽联想,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七、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麻雀》一课,我想我们每个人的心,都跟作者一样,被文中老麻雀爱孩子的力量和勇气震撼了。的确,这个世界上,父爱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懂得了这一点,面对父母,我相信大家能更加懂得感恩。
【设计意图】简单结课,引导学生“由人及己”,看到父爱母爱的伟大,懂得感恩,学习做人。
八、课外作业(投影出示)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2、摘抄并背诵两三句歌颂母爱或父爱的诗句或名言。
3、爱阅读的你可以找到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来读读。
附:板书设计
挡住;拯救
猎狗――――老麻雀――――小麻雀
(后退)(落在)(掉下)
《麻雀》的教学设计 8
【教材分析】
《麻雀》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热爱幼小者的高尚品质。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语文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设计特色】
个性阅读,自主感悟。
【教学目标】
一、基础目标:
感悟老麻雀的勇敢无畏,体会爱的伟大力量。通过小组合作,凭借情境解决,使每位学生能入情入境,主动参与,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二、发展性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自主阅读、探究阅读、批判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课文特点,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难点】
创设一个利于学生学习、感悟的情境,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精神的伟大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在导入课文时,教师贴图“大树、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猎狗”等,设置悬念:“当凶猛的猎狗张开大嘴,就要吞食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时,你能想象可能出现的情形吗?”学生情绪很高涨,说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教师并没有肯定或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读课文。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营造了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其去和文本对话,主动地去读书,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对文章有了初步的理解和体验。】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导入课文之后,指导学生根据预习要求先自读自悟:读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结果怎样。
【如果漫无目的地读,也许读过之后只会留下一个模糊的印象。教师在导入激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生便会潜心阅读,这样便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潜心会读,领悟情感
1、 感受可怜
教师让学生读读课文,把课文中表现小麻雀可怜的句子划下来,仔细地读读,想想课文是怎样把小麻雀写具体的。
(1)“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从“呆呆”“无可奈何”可以体会到小麻雀的孤单无助;从“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体会小麻雀的幼小;从整句话中体会小麻雀幼小而无助,从而产生怜悯之心。
(2)教学片断
师:“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师:课文中写谁想干什么一点办法也没有?
生:是小麻雀想飞回巢里,但是它没有办法。因为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不可能飞的,所以呆呆地站在地上。
师:你简直就是屠格涅夫先生,观察得够仔细的。谁能把这段话读好?你们自己试试。等一会儿看谁能读得让大家看见这只活生生的小麻雀。
(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地大声练习着。接着老师请同学读,在大家的启发帮助下,一只只小麻雀越来越形象了。)
【教师抓住关键词语“无可奈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又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了小麻雀的弱小无助的形象。这既是一次语言文字的训练,又是一次情感体验活动。】
2、 感受老麻雀的勇敢无畏
教师深情地引入:“当猎狗张开大嘴,准备扑向小麻雀的时候。为了拯救自己的幼儿,老麻雀不顾一切地从树上飞了下来(贴图:老麻雀)。请同学们读读第四、五自然段,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仔细体会,带着自己的体会再动情地读几遍。” 学生先自由阅读,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教师让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的学习体会,然后再集体交流。
学生交流汇报片断:
(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落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师:“这里为什么用‘落’字?”
学生1:“‘落’字说明麻雀着地的速度非常快。”
学生2:“‘落’字表明麻雀十分勇敢果断。”
学生3:“从‘落’字可以看出麻雀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心情万分焦急。”
学生4:“一个‘落’字反映了麻雀一心只顾孩子,不顾自己的危险。”
学生5:“从一个‘落’字可以看出麻雀真是个勇敢的妈妈,或者是个勇敢的爸爸。”
另外,在讨论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下面两个重点句:
(2)“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是怎样的情景?“绝望”的老麻雀为什么还不停地尖叫?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是面对强敌时本能的表现,每根羽毛都竖起来,乱蓬蓬的,样子十分难看。“绝望”的老麻雀不停地尖叫,是对付强敌的一种做法,也是本能的体现。从句子中可以体会到老麻雀救小麻雀的勇敢,也可以体会到它面临强敌时的弱小和无助。)
师:“你们猜猜老麻雀可能尖叫什么?”
生1:“你要是敢动我的孩子一根毫毛,我就跟你拼了!”
生2:“不准你伤害我的孩子!”
生3:“你要是敢再靠近一步,我就对你不客气!”
生4:“猎狗,你要吃就吃我好了,千万别吃我的孩子。”
(3) “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安然”是什么意思?“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安然”,“安全,安安稳稳”的意思。“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是因为幼子遇到生命危险。“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亲子之情。正因为这种亲子之情,促使老麻雀不顾危险去拯救小麻雀。从这句话里,可以体会到爱的伟大。)
师:这份爱太伟大!太了不起了!太令人感动了!同学们读读第四、五自然段,主我们共同感受这感天动地的亲子之情吧!
【引导学生同桌合作探究,抓住深受感动的句子,围绕重点词语,提出问题并讨论,感受了老麻雀的勇敢。同时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补白,再现当时的情景,培养求异思维。学生通过这个实践活动,走进了文本,深刻地领悟了课文的内涵和思想感情,内心便会由然而生对老麻雀的敬佩之情。最后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整个课堂被这浓浓的亲情感动着。这样,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共识共享共进,智得以启迪,情得以激发,既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又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内涵,触摸了麻雀的心灵,使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
四、延伸表达,抒发感情
在充分感悟了老麻雀的勇敢和爱的伟大力量之后,教师深情地对学生说:“这时,你最想对老麻雀说什么?”
生1:“老麻雀,你太勇敢了,我很佩服你!”
生2:“老麻雀,你奋不顾身救孩子的精神令我感动。”
生3:“老麻雀,你真棒!我为你竖大拇指。”
生4:“老麻雀,我要学习你临危不惧的精神。
生5:“你想对小麻雀说一句话:你有一位好爸爸或许是妈妈,你长大后要孝顺他们。”(这时,班上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在了解了故事的结局后,教师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猎狗走后会怎样呢?”并以此为话题写一次小练笔。
【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采用展开联想,读书感悟,思辨探索等不同方法去和文本对话,把学生引向了又一片广阔的语文天地。“你最想对老麻雀说什么” “猎狗走后会怎样”这一适度的开放性的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抒发了对麻雀的敬佩之情,使感悟亲情的伟大再次得到升华,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敏捷性和创新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要源于文本,超越文本,因此,教师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进行大量的实践。教师要多设计富有情趣的实践性、探究性的作业,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反复实践中,在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力求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感悟的情境,使每位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入情入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行读书感悟。课后主要的体会有以下两点:
1、 积极、主动、参与
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地挖掘和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通过贴图、课文插图等各种辅助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其主动地走近文本,走入文本,和文本对话,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新课一开始,学生就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到感悟“亲子之情”“爱的伟大力量”中来,以读书感悟,观察联想、品味重点、讨论交流等方法一步一步地酝酿、激发、领悟、抒发对老麻雀的敬佩之情,较好地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
2、以读为主、以情动人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我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途径地读,达到了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的效果。同时又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导语,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整堂课的教学,学生始终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之中,老麻雀外在的形象和内在的精神深深地刻在了孩子们的心中,使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情感熏陶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麻雀》的教学设计 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小麻雀与麻雀妈妈是怎么样的。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看过不少童话,也一定都喜欢童话。今天,我们一起走入前苏联著名大作家高尔基的童话故事《小麻雀》,一起看看小动物的成长会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板书:小麻雀
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错字,不添不漏字。
A.读后检查认读生字: 檐、脖、摔、纠、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
B.出示词语卡片:屋檐 脖子 摔下来 蹲着 扯开 嗓子 手舞足蹈 绿莹莹 瞪眼 舔了舔 懊恼 老鼠 光秃秃
开火车读后全班齐读。
C.指名读难读句。
2、默读。标出段落序号,整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成长过程。
A.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划出来,读一读。
B.根据成长阶段分段:
(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妈妈的劝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的尾巴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19)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
默读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1——13自然段。
1、默读,你从哪里看出普季克天真幼稚,从哪里看出麻雀妈妈的罗嗦,在旁边备注。
2、指名回答。
师:你从哪里看出麻雀妈妈的罗嗦?
师:是呀,麻雀妈妈可真有点罗嗦,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妈妈这么罗嗦,是为了什么呢?
生试用慈爱的语气读妈妈的话语。
3、你从哪里看出普季克的天真幼稚?
学生回答。
a.指名用天真的语气读:摔下去会怎么样呢?
b.指名用幼稚的语气读:
树为什么要摇来摇去呢?树不摇,风就没了.....
不对!谁都该有翅膀。我长大了,要让所有东西都能飞。
c.用好奇的语气读:这......这是怎么回事啊?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小时候,或者你的弟弟妹妹,有没有像普季克一样提一些可爱可笑的我问题呢?
指名回答。
4、分角色读小麻雀与妈妈的对话。
四、作业。
1、书写生字、生词。
1、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与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小麻雀、麻雀妈妈、大花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一读。
东张西望 手舞足蹈 自作聪明 不听劝告 惊慌失措 欢天喜地 绿莹莹 懊恼 光秃秃
2、导入语。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比较细致地体会一下普季克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
二、学习14——18自然段。
1、学生默读,思考:普季克遇到了什么危险?麻雀妈妈是怎么做的?
2、学生回答。
(1)自作聪明又不听劝告的普季克遇到了什么危险?
指名读第十四自然段。
A.出示:(学生齐读)
普季克不相信妈妈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
B.这只天真幼稚的小麻雀,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还在那里自得其乐呢。
学生读一读它自得其乐的句子。
品:手舞足蹈
C.师:普季克掉到窝下边去了,大花猫正瞪着——
师:如果你是那只大花猫,那绿莹莹的眼睛里,透露的是一个怎样的信息?(充满了喜悦,啊!可以饱吃一顿了。)
学生尝试用喜悦的心情读句子:一只大花猫,眼睛绿莹莹的.,正好蹲在那里。
指名读。
师:如果你是小麻雀,大花猫绿莹莹的大眼睛透露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危险!大花猫想吃掉我!)
师:这个时候,普季克的表现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词。
解释:惊慌失措
你还有表示心里害怕的词语吗?(惊恐万分,大惊失色)
学生尝试用惊慌失措的心情读句子:一只大花猫,眼睛绿莹莹的,正好蹲在那里。
指名读。
齐读:一只大花猫,眼睛绿莹莹的,正好蹲在那里。普季克惊慌失措,拼命扇动着翅膀。
(2)普季克遇到了危险了,麻雀妈妈是怎么做的?
A.齐读第十五自然段。
B.问:读完后,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从那些词语看出来?
自由读第十五自然段,把体现麻雀妈妈的词语读出勇敢无畏的语气来。
指名读: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
把体现麻雀妈妈的词语读出勇敢无畏的语气来。
C.品词:扑
生齐读句子。
师:“扑”字除了体现了麻雀妈妈的勇敢无畏,你还读出了麻雀妈妈的什么心情?
再读,读出勇敢无畏与急切的心情。
如果把“扑”字改成“飞”字,同学们读一读,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预设)生:“扑”字改成“飞”体现不出麻雀妈妈心中那种急切,为了孩子奋不顾身的深深母爱。
生再读,读出勇敢无畏与急切的心情:妈妈从树上扑下来。
(衔接语:妈妈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普季克,在这紧急时刻,普季克——)
(3)指名读第十六自然段。
A.普季克又害怕又着急,一下子竟从地上飞了起来,落到了窗台上。
师:在第十四自然段里,普季克害怕得拼命扇动翅膀,而这里却加上了着急,它为什么着急?(因为为了它,妈妈正面临着危险。)
B.出示句子: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上的羽毛却被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象一点儿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学生读后,师问:你从哪些词语看出麻雀妈妈的心情?
师:麻雀妈妈真的一点也不在乎吗?
师:所以“它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还欢天喜地地问。
体会:欢天喜地
学生尝试用欢天喜地的语气读:“怎么样?怎么样?”
师:两个怎么样,你体会到了什么?
齐读一遍句子。
师:麻雀妈妈为什么欢天喜地?(普季克没有被猫吃了,安全了,并且还会飞了)
C.师生分角色对话。
师:“怎么样?怎么样?”
生(普季克):“恩,没什么!总得一样一样学嘛!”
前面1——13段部分的普季克总是不相信妈妈的话,而现在的普季克是怎样回答妈妈的?你体会到普季克有什么变化?
生答。
D.普季克和妈妈都安全了,大花猫呢?
品:懊恼
三、学习第十九自然段。
A.出示全段:普季克终于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
学生齐读。
B.师读“普季克终于会飞了”生接“他感到十分高兴”师读“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生接“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
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这段比较好呢?
C.学生自由读,尝试读出高兴又有一点难过的语气。
师:用关联词”既......又......“来说一说普季克的心情,好吗?
D。从“觉得鼻子酸酸的。”你体会到了普季克什么变化?
生答。
四、拓展:
师:普季克终于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于是,小麻雀张开翅膀,绕着屋檐飞了两圈,突然,觉得有一些话想对妈妈说......
小麻雀想对妈妈说什么呢?请大家动笔写一写。
学生练笔。
全班交流。
五、总结全课。
小普季克小时候是那么天真幼稚,就好象同学们小时候一样,什么都好奇又自以为是,不听妈妈告诫,但是有一天小普季克终于长大一点了,知道许多不明白的事情总得一样一样学,还能体察到妈妈的爱,希望同学们也快一点长大,细心体会爸爸妈妈给自己的爱,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爸爸妈妈。
六、作业超市:(任选其中一题)
1、你和爸爸妈妈发生过争执吗?写一写或与同学们说一说争执的原因、经过、结果。
2、用心读几遍《小麻雀》,看自己还能读出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3、学习用爱的眼光对待爸爸妈妈的罗嗦,看看自己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把自己的心情变化写下来。
《麻雀》的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的:
1、能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
教学难点:
能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教法和学法:
引导学生进行边读边想边思,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互动。
教学准备:
贴画:猎狗、 老麻雀、小麻雀。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引言 : 同学们,常言说:一回生两回熟,三回见面是朋友。咱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可我能不能把朋友二字提前呢?从同学们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对朋友的笑意。既然是朋友了,我就先给大家讲述一个故事。
2、配乐讲故事——《地震中的母子》
3、师:故事是感人的,听完故事,你想对这位母亲说些什么?
4、导入:人类的母爱是伟大的,让人感动的,那么在动物之间是否是也存在着这样强烈的母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麻雀》。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默读课文、思考:
1、故事发生在哪些动物之间?
2、这三种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根据课后62页第二题的提示,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三、讲解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
2、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画出来并读一读。(出示小麻雀图片)
这是一只十分可怜的小麻雀,我们要怎样读,才能表示小麻雀的孤单和无助。(指导多种形式读出可爱又可怜的感情,并配上小麻雀图片。)
3、齐读第一部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猎狗图片)看到这样一只可怜的`无助的小麻雀,猎狗是怎样做的?
2、猎狗想干什么?结果呢?(板书:吃)
3、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它的孩子(小麻雀)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4、5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描写老麻雀动作的语句。
(出示老麻雀图片)作者是怎样形容老麻雀的动作快的?从哪些字也可以看出老麻雀的速度之快?
这是一句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老麻雀飞下来时像石头落地,那说明老麻雀飞下来时份量重,(速度十分快,果断,毫不犹豫)这是一个怎样的动作,谁来演示一下。
(我们体会一下老麻雀此刻的心情(十分焦急)因此,读时应该稍快,语气加重。找一生读这句话,再全班齐读这句话,要求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
引导理解:“扎煞“是什么意思?
4、老麻雀落在了凶猛的猎狗面前,它害怕吗?
5、麻雀既然这么害怕,又是那么的弱小,可它还是飞了下来,为什么?(板书:救)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在文中找到相关句子读出来。
6、老麻雀紧张得发抖,它真的不害怕吗?此刻它在想些什么呢?
7、假如这场搏斗进行下去?结果怎样?老麻雀没想到吗?
8、是什么力量驱使它这样做的呢?
9、这种强大的力量是什么?
10、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结果怎么样呢?齐读第六自然段,思考:猎狗为什么愣住了,又慢慢地往后退?老麻雀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勇气?(母爱的力量)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我见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又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
是啊,正是由于这种强大的力量,吓走了猎狗;正是由于这种强大的力量,拯救了小麻雀;也正是由于这种强大的力量,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永恒的。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育满着爱,因为有爱,你我彼此相识,爱让我们的心彼此贴近,同时也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在我们身边,比如在教室里,在学校里,在家里,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你发现了吗?
五、拓展。
同学们,2008年的春节的冰灾,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了许许多多有爱的令人感动的事。我们都难以忘怀,人们都说“大雪无情,人有情”、“有了全国上下十几亿兄弟姐妹的齐心协力,没有我们闯不过去的沟坎儿,没有我们克服不了的困难。因为我们心中都有‘爱’。”
六、送你一句话:
1、母爱是无私的,母爱的力量是强大的,那么就让我们用无私的心去回报母爱,回报所有爱我们的人们吧!
2、跟着老师一起读。
3、学了课文,你感悟到了什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
《麻雀》的教学设计 11
(一)理解课文的内容,抓住老麻雀的神态、动作体会爱的伟大,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爱的力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三)进一步学习、掌握详细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着重理解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详细的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一)教师为学生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让学生回忆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
(这篇课文围绕麻雀描写了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亲眼看到大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在大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事情。)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学生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让学生想一想这件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课文第1、2、3自然段是故事的开始。猎狗随我打猎归来途中,突然放慢了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我在这时,看到从巢里掉下来一只小麻雀。)
2、指名学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似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这里,野物指什么?作者用突然和嗅引出了小麻雀,自然、合理。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嗅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因为是猎狗,所以,无论是听觉,还是视觉,都自然会对野物有着特殊的敏感,为学生理解后面的课文中猎狗想吃掉小麻雀打下根底。
(好似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中的野物指的是小麻雀。嗅的意思是闻,用鼻子区分气味。)
教师可以补充解释嗅,一般习惯用在动物身上。比方,狗、猫等。
3、学生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然后,想一想我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麻雀,用笔在书上画下描写小麻雀动作、外形的句子。
(①我看到这样一只小麻雀: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清楚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②描写小麻雀动作的句子: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③描写小麻雀外形的句子: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4、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读一读这些句子,对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中的'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中的无可奈何,要让学生说一说在句子中的意思,深入理解这两个词语在课文中的作用。接下来,让学生想一想从描写小麻雀动作和外形的句子中,我们能看出什么。
(①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中的呆呆地是死板,发呆的意思。
②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中的无可奈何是没有任何方法的意思。
③从对小麻雀两个动作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只刚刚出生,没有见过世面和风雨,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和巢穴的小麻雀,所以,从树上掉下来,站在地上是呆呆地,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④从对小麻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外形描写中,进一步可以看出这清楚是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清楚是明明、显然的意思。)
5、小结第一段的学习,过渡到第二段。
小结: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看见一只才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
教师可引导学生想一想,提出问题,过渡到第二段的学习。 面对这样一只出生不久的小麻雀,如果是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现在,大猎狗发现了小麻雀,预示着什么?小麻雀的命运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
(对第一个问题,大局部学生会答复:如果是我,我会想,小麻雀多可怜呀!它离开妈妈和伙伴,一定很着急。我要把它放回梧桐树上帮它回到妈妈身边。现在,大猎狗发现了小麻雀,就预示着小麻雀的危险来了。)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一想,小麻雀的危险是什么?课文里哪句话说明了这种危险,在课文里画出来。
(小麻雀的危险就是猎狗想吃掉它。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2、从猎狗的表现中,你觉得此时的这只清楚是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遇到了一个和自己相比怎样的敌人?
(从猎狗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这样的表现看,小麻雀遇到了一个和自己相比强大百倍的敌人。)
3、教师指名学生读第4自然段的第2、3句,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当猎狗走近小麻雀的时候,谁出现了?它是怎样出现的?课文里用了一个什么词说明它的到来让猎狗意想不到?
(当猎狗走近小麻雀的时候,老麻雀出现了。课文里用突然一词说明老麻雀的到来迅猛,让猎狗意想不到。)
4、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第4自然段的第2、3句,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并提出问题:这里,作者把老麻雀比作什么?为什么老麻雀飞下来像一块石头落地?绝望是什么意思?老麻雀扎煞起全身羽毛,绝望地尖叫是什么样?在这里说明了什么?
(①在这两句话中,作者把老麻雀比作一块石头。
②因为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时迅猛、落在地上坚决,表现出老麻雀在凶猛的庞然大物猎狗面前的果敢、勇气和胆量。
③绝望是没有一点希望的意思。
④老麻雀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的样子是全身每一根羽毛都立了起来,用自己最后的力量来保卫自己的孩子。说明老麻雀除了愤怒,还有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表现出把生死置之度外,毫不惧怕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的勇敢精神。)
5、教师做过渡:老麻雀想拼命自己的幼儿,而面对的却是一个庞大的怪物,让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表现的。然后,指名学生读第5自然段,提出学习要求和问题。
让学生划出表示老麻雀动作的词句。
(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老麻雀为什么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因为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是弱小的,没有任何保卫自己和幼儿的武器,所以,它十分紧张,浑身发抖。但是,它又十分的愤怒,表现出决不畏缩,所以,发出嘶哑的声音。)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尽管在猎狗面前,老麻雀也不能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只顾自己的平安而丢下自己的孩子不顾,而是毅然猛扑下去,为孩子准备进展殊死的决斗。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力量就是无与伦比的母爱!)
6、教师小结重点段的学习。
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是故事的高潮,是文章的重点段。讲述了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高尚的母爱。作者含蓄地点出了这一点,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露出来。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
1、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6、7自然段,提出问题:猎狗愣住了,是因为害怕吗?
(猎狗愣住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害怕,而愣住的原因是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表现。)
2、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因为我被老麻雀果敢、坚决的行动和奋不顾身、幼小的精神所感动,也由于爱怜之心的驱使,所以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五)总结全文。
《麻雀》的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分辨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脉络。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领悟将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分辨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领悟将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开门见山。
揭示题目和作者。
二、用四格漫画梳理主要内容
出示ppt,看大屏幕,齐读:很多篇幅较短的故事、文章,都可以分成四幅画。我们称之为“四格漫画”。
1.出示拔萝卜故事图画,请学生根据四格漫画所画的内容,简要说说发生的事情。
1)出示第一幅图,指名说画了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指名说说画了什么,提示说出最重要的信息。
3)出示第三幅图,指名说说画了什么
4)出示第四幅图,指名说说画了什么
开始:一个农民准备拔萝卜。
发展:他想拔出那个最大的萝卜,无论他怎么使劲也拔不动。
高潮:他的妻子和女儿来帮忙了。他们终于把萝卜拔出来了。
结局:他们把这个萝卜做成了汤,足足喝了一年。
2.同桌互说,自己看着这四幅图把故事大致说下来。
3.引导、梳理、归纳故事一般内在发展逻辑顺序:起因、经过、高潮、结局。
4.迁移方法,试着把课文中的故事转化为四格漫画。要求不画画,用简单的文字表述,写下来心中所想的四幅图的内容。
集体交流。用四格漫画的形式说故事内容。
请四位同学上台读自己写的部分。评价引导语言要简洁,要从开始、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画面去说。
3、感知课文详略分布。学习高潮部分。
学生自由读,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次, 高潮部分主要是哪个自然段?(4、5自然段)
3.师出示课文内容文字版的四格漫画,然后做文字版的四格漫画出示。
引导学生发现高潮部分是最详细的部分。
发现了什么?(高潮部分内容最多,最具体)除此之外还发现什么?还有发现吗?(开始、结束部分比较短)
4.品高潮:
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高潮部分最具体,我们来研究一下。写具体一般来说要写麻雀的哪些方面?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哪个最难写?(语言和心理)哪个没有写?(语言)
a.学生默读高潮部分,找出还有哪个没有写?(语言、心理)
b.学生自由读高潮部分,关注动作、神态。
C.背临高潮。尽可能把刚才读到的4、5段的内容写出来。这段话一共164个字,要求你大致和原文一样,快写。
d.对照课文再读。看看自己漏掉了哪些精彩语句。
出示第一句,有没有遗漏。
①齐读“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请问它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刚才没有写的请举手。
再读。从这个比喻里你可以读出什么?(读出勇气、坚定)还读出什么?(保护孩子的决心)“像石头落下”是怎么落下?(速度快)这个比喻蛮有意思的。
②“绝望地尖叫着”“嘶哑的声音”,这两个词全忘了请举手,忘了其中一个请举手。忘掉写很可惜。
齐读所在段落。上下联系,读出什么?从声音的变化里读出什么了?
(老麻雀紧张、害怕,衬托了猎狗的庞大和可怕)
从“绝望地尖叫”和“嘶哑的声音”,感受到什么?
③“扎煞”“浑身发抖”“呆立”这三个词都是动词,找出难以理解的一个:扎煞,什么意思?羽毛竖起来。为什么百度上难找到这样的图片?(时间短、很少做这个动作)下面两个动作也是这样。
结合学生背临高潮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明白:精彩语句不能少!
e.联系上下文,思考麻雀的心理活动,写一到两处:
①出示题目
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它心想:“………………………? 。”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
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心想:“……………… 。”
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它心想:“……………… 。”
②集体交流。每一处请三个同学读读自己所写的内容,学生各选出一位写得最好的上台读。
f.屠格涅夫有这个能力,为什么选择不写心理活动?(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推测吗?(动作可以让我们产生联想)三个动作全写了请举手。两个?一个?一个都没用上的请举手。这三个动词很重要。
六、总结课堂
其实你们的想法都对,给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今天这节课你们看,故事有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写清楚高潮,就是围绕神态、动作来写,当神态、动作写得足够精彩,写心理活动就显得多此一举了,语言描写就更不合时宜了。
《麻雀》的教学设计 13
一、教材分析
《麻雀》按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展开叙述,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故事起因是猎狗攻击一只小麻雀,小麻雀危在旦夕,经过之老麻雀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地保护幼儿,结果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退缩。作者细致入微地观察,捕捉了许多细节,加上自己的想象,把这些内容清晰而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课文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用词准确传神,寥寥数笔便能勾勒出对象的特征。例如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把小麻雀弱小、无助的样子描写得生动而传神,让人心生怜惜。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一只经验老到而机警的猎狗便跃然纸上。
课后习题直接指向单元要素。第一题重在引导学生树立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知道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并懂得这样把握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就能把一件事情了解清楚。第二题重在引导学生探究怎样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课文插图插图呈现了猎狗与麻雀相遇时的情景。故事中猎狗和小麻雀的形象都在那细致入微的动作、神态中体现,可借助插图感受人物形象的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合理地外形、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13个生字。
2.理解词语“扎煞、拯救、嘶哑、无可奈何”等词语。
(二)能力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能试着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方面把一件事说清楚。
2.重点研读第一-三自然段,知道作者是怎么把事情的起因写清楚的。
(三)情感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小麻雀的弱小与无助,猎狗的强大。
三、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当堂练笔本
老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猜谜游戏。
(1)出示谜语:大哥会跳不会走,二哥一叫天将晓,三哥爱织百花扇,四哥水中把船摇。(打四种动物)
(2)出示“麻雀”图片:你们见过麻雀吗?你在哪儿见过?(出示麻雀资料:麻雀是雀科雀属的鸟类,雌雄同色,喜欢群居,种群生命力极强,是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鸟类。我们通常所说的麻雀就是树麻雀,体长13-15厘米。)
(3)小结: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小鸟。经常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在野外呢,多筑巢与树洞中。通常具有很多洞的老树群,是它们最喜爱的筑巢地点。
(二)导入新课
1.课前,我们认识了麻雀,知道了这是一种普通常见的鸟类。可就是这样平凡的不起眼的小麻雀,却有一个很特别的故事,曾经使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身受震撼。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16麻雀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这篇课文是第五单元第1课,(出示篇章页)本单元的篇章页上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呢?引导学生读懂并发现“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并学着把一件事写清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个故事写清楚的。
2.出示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难读的词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你。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词语,正确认读
嗅无可奈何挓挲庞大拯救巢
(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嗅”“庞大”“拯救”的意思,图片理解“挓挲”,知道书写“嗅”“巢”)
4.梳理内容
(1)课文讲了哪几个动物?(根据回答板贴:小麻雀老麻雀猎狗)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在小麻雀身上发生了什么?课文中哪几个段落写了这部分内容?(1—3段)大家默读1—3段,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预设:一只麻雀从树上掉了下来,有只猎狗看见了,想去咬它。(随机板书:掉咬)引导概括板贴:起因
(2)老麻雀看见了,又是怎么做的呢?找到相关段落,默读概括
(3)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找到相关段落,默读概括
引导概括并板书:救经过
后退结果
(4)看着板书,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这个故事说清楚呢?(同桌说——指名说)
(5)小结:像这样正确把握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把一件事说清楚。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尝试着运用这种方法。
(三)品读起因,学习写法
1.那作者又是怎么把事情的起因写清楚的呢?让我们赶快读一读课文的起因部分,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2.交流:作者是怎么把事情的起因写清楚的?
先看看第一段中,作者写清楚了什么?引导板贴:时间地点
接着,作者还介绍了什么?引导板贴:人物
3.那作者又是怎么把人物介绍清楚的呢?根据学生交流顺序,随机学习。
预设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1)“分明”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肯定?预设: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2)刚出生不久的雏,它可能还不会……还不会……因为它是在是太小了。
(3)作者抓住了小麻雀的外形描写,把小麻雀的弱小写清楚了。(板贴:外形)
(4)朗读句子
预设二: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1)“呆呆地”是什么意思?小麻雀呆呆地在想什么?
(2)“无可奈何”什么意思?(……无畏的挣扎)小麻雀想干什么?
(3)想飞却飞不起来,它的心里害怕极了,可它太小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危险一步步逼近。作者抓住了小麻雀的.神态进行描写,把小麻雀的可怜写清楚了。(板贴:神态)
预设三: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1)猎狗想干什么?它是怎么做的呢?“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这些动词,分明是在告诉我们,这是一只怎样的猎狗?
(2)作者抓住猎狗的动作把猎狗的狡猾、强大写清楚了。(板贴:动作)
4.小结:当这样一只弱小的麻雀遇到这样一只有经验的猎狗,结局已不难预料。但课文的结尾却和我们预料的截然相反,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便是故事的经过部分,我们下节课会继续学习。
(四)运用写法,尝试练笔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在起因部分介绍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重点抓住外形、动作、神态把人物的特点介绍清楚,为下文做好铺垫。接下来,我们也尝试着用这种方法把一件事的起因写清楚。
2.(出示三幅图)现在,请同学们再看看这三幅图,你能不能根据图意,写一写这个故事的起因呢?(练笔、讲评、展示)
(用展台展示下学生作品,让学生评一评小作者是否介绍清楚了时间、地点、人物等。有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可以供大家学习?)
《麻雀》的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标:
1.抓住描写老麻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
2.通过对四、五自然段的学习,了解具体叙述与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让学生明白写事的文章要按一定顺序叙述。知道麻雀这篇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重点:
通过对四、五自然段的学习,掌握具体叙述与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写一叙述事件文章按一定顺序,(起因,经过,结果)。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麻雀这篇课文。请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
既然这是一件事,那么肯定会有起因经过结果,你能告诉我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吗?
师板书起因经过结果(或者贴在鱼骨图中间)
二、感悟方法
1.读了课文,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麻雀?,
生自由说!
2.同学们,那你知道在屠格涅夫心里这是个什么样的老麻雀呢?
出示原文(英勇的鸟那句)
3.在作者心中这是一只英勇的鸟,请同学默读四五自然段,看看哪些词句能体现出老麻雀的英勇。完成任务单一。
要求:
1.读四五自然段,勾画描写老麻雀的句子。
2.找出能体现老麻雀英勇的词句。
4.生汇报
随机板书动作外貌声音(或者贴)看到听到
5.出示完整的概念图,刚才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看到了一只英勇的老麻雀,那么是什么力量让这只老麻雀英勇无畏的飞下来的呢?
课文中怎么说的,请同学们一起读。
板书:想到的!
6.出示原文
7.升华感情
8.总结:这就是作者写作的秘诀。要想把一件事写清楚具体,按一定的顺序写,可以写作者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的,
三、实践运用
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猎狗和小麻雀的,请按照刚才提炼关键词的方法找出来,读一读。
四、作业布置:
课下阅读《猎人笔记》
板书设计:
鱼骨图
《麻雀》的教学设计 15
一、说教材:
《麻雀》,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机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继续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的伟大。
2、学习作者具体描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二)能力目标: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
(三)德育目标:
懂得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那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
(四)教学重点:
1、抓住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三者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爱是一种的强大力量。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五)教学难点:
体会第4、5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一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改精神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教学过程又必须强调合作精神、突出自主性、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因此,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设计教案时,我结合“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先让学生欣赏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两个问题:“老麻雀、小麻雀、猎狗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课文中那些句子体现了他们的这些特点,为什么?”让学生合作探究,采取“读——找、画——议——读”的方法,从文章中找答案,说理由,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在反馈交流时,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仔细体会,深入理解。通过各种读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朗读中积累语感,积累词汇。
三、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用最直接的方式进入课堂学习,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几个主要角色?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在听了课文录音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快速了解文中几个主要角色。
2、运用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这一步既对学生听故事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既有条理性,又减轻了难度。让学生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探究课文
1、自主读课文。
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课文,找到让你感到意外、惊讶的地方。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这是新课标极力强调的。同时又提出读的要求,使学生明白读课文的时候,注意力要集中,要开动脑筋。在阅读时做到眼到、心到,边读边思,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着重体会第4、5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
提问:老麻雀让你心灵震撼的举动是什么?
这样设计,使学生不至于盲目地读,随意地议,能围绕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开展活动。现代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单纯地掌握知识,而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为目标。在这个环节中,既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又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一举两得。
本环节教学,教师着力抓两点,一是抓重点句子,品重点字词;二是抓感情朗读,读中悟情。在讲到老麻雀时,运用品读理解重点词“石头似的落”、“绝望地尖叫”、“浑身发抖”、“嘶哑”,使学生感受更真切,理解得更深刻,明白老麻雀怎样落下以及为什么这样做,突破难点,进一步学深学透课文。
再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就是那只小麻雀,能说说内心的感受吗?”进行思维练习,培养创造性思维,激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以老麻雀周围角色评价老麻雀的行为,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四)总结全文
教师先从阅读方法和文章写法两方面进行简短的小结,帮学生梳理和概括本节课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然后再运用煽情的语言,感染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在任何动物身上均有体现,都值得歌颂和赞美,并呈现作者原文中的结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最后交流能体现人或动物之间的爱的故事,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例或故事中进一步感受到爱的伟大力量。
【《麻雀》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麻雀》教学设计05-19
麻雀教学设计02-14
《麻雀》教学设计01-10
麻雀的教学设计03-28
麻雀教学设计03-09
《麻雀》的教学设计通用05-24
《麻雀》的教学设计范文08-31
《麻雀》的教学设计通用03-20
《麻雀》教学设计(精选21篇)10-24
《麻雀》教学设计(精选11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