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快乐的啰嗦》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快乐的啰嗦》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快乐的啰嗦》教学设计 1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
二、新授课:
1、导言:
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每个民族都用那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更是用那动人的音乐来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由彝族民间舞曲音乐改变而成的彝族弹拨乐《快乐的啰嗦》。请同学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细心感受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乐曲表现了怎样一种场景?
2、初听:
(鼓励学生欣赏乐曲后,根据感受发表自己见解:热烈、奔放、欢快、载歌载舞……)好,就让我们一同领略用如此炙热的音乐语言来倾吐心声的`民族,有着怎样灿烂的民族文化,请同学们通过彝族人网查找关于彝族节日、民歌、舞蹈方面的资料。(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教师播放《快乐的啰嗦》)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总结:
a、节日:插花节、植树节、祭龙节、赏花节、火把节……(多媒体播放火把节盛况)
b、民歌:叙事歌,山歌、情歌、儿歌。(学生复习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c、舞蹈:阿细跳月、打拽舞、烟盒舞。(舞蹈队学生演示基本舞步)
d、乐器:巴乌、唢呐、月琴等30余种。(一学生用琵琶演奏《快乐的啰嗦》)
4、复听:
我们在对彝族文化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请同学们在来欣赏这首《快乐的啰嗦》,同时分辨一下这首乐曲可分为几段?(听的过程中用身体表现音乐。)
5、分段听:
a、教师出示主旋律,并请学生分辨其在第一乐段中出现了几次?
b、感受下一乐段,通过不同方式感受变化。
c、感受三乐段在力度,速度上的变化。
d、用a.b的形式表现音乐。
6、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喜欢的乐段: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课让我们走近了彝族,更走近了彝族的音乐文化,相信那炙热豪放的音乐语言深深地打动了你、我以及在场的各位领导、老师,今后我们还要利用各种机会,更多的探究民族音乐文化的渊源,把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四、师生再见:
(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
《快乐的啰嗦》教学设计 2
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舞蹈乐曲ABA结构,及节奏紧张、活跃,旋律轻快活泼的特点。
2.感知彝族音乐风格及舞蹈动作。
活动重点:
让幼儿掌握并知道彝族音乐风格及舞蹈动作。
活动难点:
让幼儿知道舞蹈乐曲ABA结构并学会彝族的舞蹈动作踢步。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方法:
示范法、练习法、表演法。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两遍
①引导幼儿感受其旋律及风格。
②出示彝族服饰或图片,听舞曲音乐,知道这是彝族音乐。
2.幼儿欣赏舞蹈:教师身着彝族服装随音乐《快乐的啰嗦》做动作来到小朋友中间。
3.学习甩手踢步。
①教师请幼儿观察表演者的舞步特点,并做出讲解。
②幼儿模仿练习。
4.全体幼儿跟着教师随着《快乐的啰嗦》音乐一起跳基本舞步,感受舞蹈的欢快和热情。
活动效果分析:
在活动之前教师先让幼儿听一遍音乐,熟悉旋律并知道本首曲子是彝族舞曲,是由ABA结构组成的,其次教师出示彝族人的'图片以及衣服,引起幼儿的兴趣,第三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彝族舞蹈的动作,重点让幼儿学会踢步以及甩手动作,全体幼儿跟着教师随着《快乐的啰嗦》一起跳起来,感受了舞蹈的欢快和热情,幼儿兴趣很高,掌握的也很好,活动效果较佳。
《快乐的啰嗦》教学设计 3
活动目标:
1、感受彝族舞曲《快乐的啰嗦》欢快、跳跃的旋律,激发幼儿喜爱民族音乐的兴趣。
2、尝试用乐器进行轮奏,体验运用不同方式演奏乐曲的乐趣,感知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节奏。
活动准备:
1、彝族舞曲《快乐的啰嗦》。
2、一组节奏图谱。
3、乐器:双响板、碰铃、手鼓各若干件。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播放乐曲,幼儿随音乐律动入室。
导入:云南彝族的火把节快开始了,那里的人们知道小朋友很厉害,都是小小演奏家,想请你们为他们演奏节目,你们愿意吗?好,那我们出发吧!
二、听一听、说一说,感受舞曲活泼快乐的气氛。
1、幼儿倾听舞曲。
师:听完这首乐舞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引导幼儿感受舞曲的旋律与结构。
3、介绍舞曲的名字“快乐的啰嗦”。
三、出示图谱,拍一拍、打一打,尝试为活泼快乐的舞曲伴奏。
1、幼儿自由探索,发现其规律。
幼儿自由探索,并徒手练习。
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掌握拍打的方法。
问题:这四张节奏图谱,你哪一张不会,需要老师帮助你解决?
幼儿与教师一起完整地徒手拍打节奏。
2、为舞曲《快乐的啰嗦》配上乐器。
师:快乐是啰嗦的快乐,来我们给《快乐的啰嗦》配上好听的小乐器。
3、幼儿分组徒手练习。
四、演一演,传递演奏的快乐。
1、幼儿自选乐器,边看图谱边为舞曲伴奏。
2、幼儿看教师指挥完整表演。
3、幼儿交换乐器,再次完整表演。
五、乐一乐,跳起欢快的篝火舞。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方式集体逗乐表演舞曲《快乐的啰嗦》,体验运用不同方式表现互动的快乐。
《快乐的啰嗦》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感知歌曲欢快活泼的特点,唱准附点音符。
2.学习去点子默唱,并尝试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示默唱部分的节奏型。
3.体验用多种方式演唱的快乐,培养幼儿的演唱能力,游戏时提高自控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指棒一根,油性蜡笔一支,干抹布一块
教学过程:
猜谜导入:
“名字叫小花,喜欢摇尾巴,夜晚睡门口,小偷最怕他”(出示小狗图片)师:你还记得谜面里小狗的名字是什么?(小花)我们一起来和小花打个招呼!
幼:你好,小花师:小花会是谁家的小狗呢?(老爷爷)教师模仿老爷爷咳嗽声音师:小花原来是张家爷爷的小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张家爷爷的小狗》
学习新歌,尝试用多种方式进行演唱
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提问:刚才老师演唱的歌曲名字叫什么?《张家爷爷的小狗》(请1—2名幼儿说)你听到了什么?
2.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初步学唱
(1)幼儿回忆歌词,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师:小朋友看这张图谱,你觉得哪里最特别?
教师解说点卡图示:这里有三行点,表示三句话,每一句话有五个点,每个点表示一个字
(2)引导幼儿朗诵歌词师:看着图谱我们一起把歌词有节奏的说一说。
(3)初步学唱(2遍)师:试着把它唱一唱吧!会唱的小朋友请你用好听的声音来演唱!
3.学习用轮唱和齐唱、叠加和齐唱的的方式进行演唱
(1)教师与幼儿一起分析图示,讨论演唱方法。
师:这里有三行点,正好我们也有三组,可以怎么唱?(每一组唱一句)第一句和第三句大家一起唱。
看指挥学习用轮唱和齐唱
(2)师:在打击乐《杂技表演》活动中,我们学了一种新的演奏本领,你还记得吗?(叠加)叠加是什么意思?(一组一组加进来)看指挥学习叠加唱和齐唱提醒幼儿:小眼睛看仔细了才能唱得更好听!
学习默唱,体验歌唱的快乐
1.教师分别划去每句歌词的后三个字、后一个字、后四个字进行默唱,鼓励幼儿在默唱时尝试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有节奏的表示(拍头、拍肩、拍腿等)师:今天我们要挑战一个新的歌唱本领,有没有信心!
(1)教师先划去每句歌词的后三个字师:我划去了几个点?是哪三个字?应该唱哪两个字?待会儿我们把划去的字唱在心里,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来表示幼儿学唱中间三句后完整演唱
(2)划去每句歌词的`前两个字,学习默唱师:刚才我们把划去的字唱在心里,这种唱法称为默唱。
(3)划去每句歌词的后一个字,学习默唱,在默唱时用拍手动作表示。
2.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的去点子的方法,在默唱时做木头人(请2—3名幼儿上来去点子)
玩游戏,对默唱游戏进行复习巩固
1.教师交代游戏要求师:待会儿我们站起来玩游戏,边唱边走,当默唱时马上做一个木头人的动作。
2.幼儿起立玩游戏
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挑战了新的歌唱的本领,就是去点子玩默唱游戏,课后小朋友可以试着再唱一唱,让你的歌唱本领越来越强好吗?
《快乐的啰嗦》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彝族舞蹈《快乐的啰嗦》的文化背景和风格特点。
引导学生掌握《快乐的啰嗦》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步伐,提高学生的舞蹈协调性和节奏感。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段简单的《快乐的啰嗦》舞蹈创编。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视频、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感受彝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运用分解动作示范、反复练习等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舞蹈技巧,同时锻炼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
通过小组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体验舞蹈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习《快乐的啰嗦》舞蹈中典型的动作,如脚步的踢踏、摆手、身体的起伏等,并能准确地表现出这些动作的节奏和韵律。
理解舞蹈所表达的情感,将欢快、热情的情绪融入到舞蹈动作中。
(二)教学难点
舞蹈中手脚协调配合,尤其是快速的脚步动作与手部动作的同步,以及动作之间的衔接要流畅自然。
在舞蹈创编环节,如何引导学生在保留彝族舞蹈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体现出小组特色。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彝族舞蹈《快乐的.啰嗦》的文化内涵、动作特点等相关知识。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舞蹈动作,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动作的形态、节奏和力度。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舞蹈动作,并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舞蹈创编,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
彝族舞蹈《快乐的啰嗦》的教学视频、音乐。
彝族服饰、文化相关的图片、资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播放一段欢快热闹的彝族火把节视频片段,视频中有彝族人民身着传统服饰,载歌载舞的场景。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你们从他们的服饰和舞蹈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氛围呢?”引导学生回答出彝族,并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彝族舞蹈风格的初步印象,如欢快、热情等。
展示几张彝族服饰和特色建筑的图片,简单介绍彝族的文化特点,包括他们的生活地域、风俗习惯等,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彝族舞蹈——《快乐的啰嗦》。
(二)知识讲解(8分钟)
文化背景介绍(3分钟)
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快乐的啰嗦》舞蹈的起源。告诉学生这是彝族人民在庆祝解放时创作的舞蹈,“啰嗦”在彝语中是彝族的一个方言,意为“彝族”,舞蹈表达了彝族人民翻身得解放后欢乐的心情。
展示一些彝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生活场景的图片,对比解放前和解放后的变化,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舞蹈所蕴含的情感。
风格特点分析(5分钟)
再次播放《快乐的啰嗦》舞蹈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舞蹈的动作、节奏和队形变化。讲解舞蹈风格特点:舞蹈动作明快、简洁,节奏强烈,以腿部的踢踏动作和手部的摆动为主要特色,身体的起伏富有韵律感;队形多为圆圈或直线,体现了彝族人民团结、欢乐的氛围。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简单模仿几个典型动作,如踢踏步、摆手等,让学生初步感受。
(三)舞蹈动作教学(20分钟)
基本动作分解示范(10分钟)
教师站在教室前方,将舞蹈的基本动作进行分解示范,边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
准备姿势: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身体挺直,抬头挺胸,面带微笑。
踢踏步:以右脚为例,右脚向前迈出一小步,脚掌着地,同时左腿膝盖微微弯曲,重心在左腿上;然后右脚快速踏地,发出清脆的声音,同时左腿伸直,双脚交替进行。强调踢踏时脚掌用力,节奏要均匀,可以先慢动作示范,让学生跟随练习,再逐渐加快速度。
摆手:双手握拳,手臂自然弯曲,在身体两侧前后摆动,摆动幅度适中,与踢踏步的节奏相配合。讲解摆手动作要富有弹性,体现出欢快的感觉。
身体起伏:在做踢踏步和摆手动作的同时,身体随着节奏上下起伏,起伏要自然流畅,强调用腰部的力量带动身体。教师示范时,让学生观察身体的运动轨迹。
动作组合练习(10分钟)
将准备姿势、踢踏步、摆手和身体起伏等基本动作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简单的舞蹈短句,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教师在前面领舞,学生跟随练习,同时播放《快乐的啰嗦》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与舞蹈动作的配合。在练习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及时纠正错误,如手脚不协调、节奏不准确等问题。
(四)舞蹈创编(12分钟)
小组划分与任务布置(2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X]人。向学生提出创编任务:每个小组要在保留《快乐的啰嗦》舞蹈基本风格和动作元素的基础上,创编一段时长约1-2分钟的舞蹈。可以在动作的顺序、幅度、方向以及队形上进行创新,同时要体现出欢乐的主题。
小组创编活动(8分钟)
各小组学生开始讨论和创编舞蹈,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对于遇到困难的小组,如不知道如何创新队形或组合动作,教师可以通过提示一些队形变化的方式(如三角形、交叉形等)或动作组合的思路来帮助他们。
小组展示与评价(2分钟)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创编的舞蹈,其他小组学生认真观看。展示结束后,先由各小组代表自评,介绍创编思路和亮点,然后其他小组学生可以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建议。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意和努力,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
(五)课堂小结(3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快乐的啰嗦》舞蹈的文化背景、风格特点、基本动作以及舞蹈创编的过程和成果。
强调彝族舞蹈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了解更多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表扬,肯定他们在舞蹈学习和创编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同时也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希望学生在今后的舞蹈学习中不断进步。
(六)课后作业(2分钟)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快乐的啰嗦》舞蹈动作,熟练掌握舞蹈短句。
继续完善小组创编的舞蹈,下节课进行更精彩的展示。
六、教学反思
在本次《快乐的啰嗦》舞蹈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对彝族舞蹈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验,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舞蹈动作教学环节,部分学生手脚协调能力较差,学习进度较慢,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增加练习时间。在舞蹈创编环节,虽然学生们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有些小组在创新过程中对舞蹈原有的风格把握不够准确,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少数民族舞蹈风格特点的分析和引导,让学生在创新的同时更好地传承民族舞蹈文化。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如介绍更多彝族舞蹈的种类和特点,丰富学生的舞蹈知识体系。
《快乐的啰嗦》教学设计 6
活动目标:
感受《快乐的啰嗦》这首舞曲欢快的情绪及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
引导幼儿学跳单圈集体舞,能根据情节提示创编动作。
大胆运用夸张的动作、激昂的叫声,表现舞蹈奔放的情绪。
活动重点:
感受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并表现舞蹈奔放的情绪。
活动难点:
在舞蹈中正确表现方位动作。
活动准备:
引导幼儿了解彝族火把节的传统和风俗。
每位幼儿腰间系丝巾(蝴蝶结朝右)、左手戴花环。
准备篝火道具或模拟篝火的物品。
确保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点排成圆圈。
活动过程:
一、引题
教师:“今天是彝族的火把节,我们一起去参加火把节的篝火舞会吧!”
二、学习基本动作,感受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
教师示范碎步摆手动作。
引导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学跳。
教师:“在出发前,我们先学一个彝族的舞步,你们仔细看我手、脚的动作是怎么样的。”
三、学跳单圈集体舞,引导幼儿根据情节提示创编动作
教师:“我们就跳着这个好看的动作上路吧,赶路时注意安全,不走到马路中间去,也不要碰到旁边的小朋友。”
学习A段,创编“看、寻找、擦汗”等动作
教师:“我们看一看、找一找到了吗?身体和手的动作可以怎么样?怎样才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
教师:“我看到你们都走得满头大汗了,快擦擦汗吧。”
教师:“我们用动作来告诉朋友还没到呢。你们看(教师示范)这样就更像彝族的动作了。”
教师出示篝火道具:“你们看篝火!到了,你们高兴吗?高兴时你们会怎样?我们用动作来告诉对面的朋友吧。”
学习B段围篝火跳舞的动作,引导幼儿动作整齐,弓箭步到位
教师:“好朋友,准备好。让我们围着篝火跳舞吧。走一走,拍拍手。”(教师边念口令边带领学生跟做)
四、完整舞蹈,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动作
引导幼儿用夸张的动作、激昂的叫声,表现舞蹈奔放的情绪。
教师:“彝族小朋友跳舞时还喜欢发出好听的声音。(教师示范)你们学一学。”
活动延伸:
可以在活动结束后,让幼儿用画笔描绘出他们心中的火把节和篝火舞会的场景,进一步加深对彝族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也可以播放其他彝族音乐,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反思:
《快乐的啰嗦》是一首非常欢快、活泼的云南民间舞曲,深受幼儿喜爱。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彝族摆手舞的基本动作,还能根据情节提示创编动作,大胆表现舞蹈奔放的情绪。同时,活动也激发了幼儿对彝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快乐的啰嗦》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快乐的啰嗦》,并理解歌词大意;初步认识彝族音乐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体验等方法学习歌曲;小组合作完成简单的舞蹈动作编排。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和尊重之情;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准确地演唱《快乐的啰嗦》。
难点:理解并表达出歌曲中的情绪变化。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快乐的啰嗦》音频资料、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如彝族服饰、节日场景等)、简易打击乐器若干。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歌词内容。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彝族生活的短视频或者展示一些彝族特色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对彝族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来自这个美丽地方的歌曲。”
2.新授课程
听赏环节:
第一次播放全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感受旋律。
再次播放时,跟随音乐轻轻拍打节奏,注意观察老师的手势提示。
学唱环节:
分段落教唱,先从最容易的部分开始。
对于较难掌握的部分,可以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进行。
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声音效果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变化。
表演环节:
根据歌词内容,分小组讨论并创编简单舞蹈动作。
各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其他同学给予鼓励和支持。
3.总结提升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彝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比如参加学校的文化节活动时可以展示今天的成果。
五、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向家人介绍今天学到的彝族歌曲《快乐的啰嗦》,并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实践任务:搜集更多关于彝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信息,在下次课上进行交流分享。
《快乐的啰嗦》教学设计 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和舞蹈文化,熟悉《快乐的啰嗦》这首乐曲的旋律、节奏特点。
能够准确地掌握《快乐的啰嗦》舞蹈中的基本动作,包括脚步动作、手部动作和身体姿态,并能跟随音乐完整地表演舞蹈。
通过舞蹈训练,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表现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彝族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和聆听音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音乐感知能力,感受彝族人民欢快的生活氛围。
在舞蹈学习过程中,运用分解动作示范、反复练习、小组互助等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传承与发展。
引导学生体验舞蹈中的快乐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心态。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舞蹈基本动作:准确地教授和学习《快乐的啰嗦》舞蹈中的脚步交替、踏跳、摆手、甩袖等基本动作,确保学生能清晰地理解每个动作的要领。
表现音乐情感: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欢快、活泼的情绪,并通过舞蹈动作将这种情感充分展现出来,使舞蹈与音乐完美融合。
(二)教学难点
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舞蹈中的动作变化较多,特别是手脚配合以及节奏的把握,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要帮助学生在快速的节奏中保持动作的协调统一,体现出舞蹈的韵律感。
舞蹈风格的把握:准确地表现出彝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如身体姿态的挺拔、动作的豪放与热情等,避免舞蹈动作的生硬和风格的偏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彝族的文化背景、舞蹈特点以及《快乐的啰嗦》乐曲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理性认识。
直观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舞蹈动作,包括正面示范、侧面示范和背面示范,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动作的形态、路线和力度,便于学生模仿学习。
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舞蹈基本动作和完整舞蹈,使学生逐渐掌握动作技巧,提高舞蹈水平。同时,采用分解练习和连贯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情境教学法:创设彝族节日的情境,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彝族人民庆祝节日的场景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好地表现舞蹈的内涵。
四、教学准备
彝族风土人情、舞蹈表演等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彝族特色服饰若干套(用于展示或学生体验)。
音响设备,准备《快乐的啰嗦》音乐。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播放视频,引入主题
播放一段彝族火把节的热闹视频,视频中有彝族独特的建筑、服饰、风俗习惯以及人们欢歌跳舞的场景。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他们的舞蹈是不是很有活力?你们想不想学习他们的舞蹈呢?”引导学生回答出彝族,并激发学生学习彝族舞蹈的兴趣。
介绍彝族文化
结合课件展示彝族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图片,简单介绍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热情奔放,体现了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彝族舞蹈《快乐的啰嗦》,解释“啰嗦”在彝族语中的含义是彝族人民过年时欢快的歌舞形式。
(二)感知与体验(10分钟)
聆听音乐
播放《快乐的啰嗦》音乐,让学生安静地聆听,同时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速度、旋律特点。听完后提问学生:“这首乐曲的节奏是怎样的?速度是快还是慢?你们听了有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回答出节奏明快、速度较快,感觉很欢快等特点。
再次聆听,随乐律动
再次播放音乐,鼓励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自由地摆动身体、拍手、跺脚等,感受音乐的韵律,初步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情绪。
(三)学习舞蹈动作(20分钟)
教师示范
教师先完整地示范一遍《快乐的啰嗦》舞蹈,让学生对整个舞蹈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感受舞蹈的风格和魅力。
然后进行分解动作示范,从脚步动作开始。如讲解并示范彝族舞蹈典型的脚步动作:双脚交替踏地,重拍向下,同时膝盖微微弯曲,强调动作的弹性和节奏感。让学生跟着模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接着示范手部动作,包括摆手、甩袖等。如摆手动作,双手自然下垂,以手腕为轴,左右摆动,幅度适中;甩袖动作则是双手握住想象中的袖口,从身体两侧向上甩起,再落下,动作要干脆有力。学生边看边模仿,教师强调动作的力度和幅度。
最后示范身体姿态,要求学生身体挺拔,微微前倾,头部端正,体现出彝族舞蹈的豪放与自信。
分解练习
带领学生将脚步动作、手部动作和身体姿态结合起来,进行分解练习。先从慢节奏开始,每个动作重复多次,让学生熟悉动作的连贯性。例如,先做四个八拍的脚步动作,再加入手部动作,做四个八拍,最后将身体姿态贯穿其中,反复练习。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不断强调动作要领,如动作的方向、力度、节奏和呼吸的配合。对于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进行单独指导。
小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练习舞蹈动作。组长负责组织小组练习,并检查小组成员的动作是否规范。
教师巡视各个小组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同时,挑选几个小组进行展示,让其他小组观察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四)舞蹈组合与情感表现(10分钟)
舞蹈组合
将各个舞蹈动作组合成完整的舞蹈段落,带领学生跟着音乐进行连贯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注意舞蹈的节奏变化和动作的衔接,引导学生逐渐提高舞蹈的流畅性。
情感表现
引导学生回忆在导入环节看到的彝族人民欢快跳舞的场景,以及在聆听音乐时感受到的快乐情绪。要求学生将这种情感融入到舞蹈动作中,通过面部表情、动作的力度和速度等方面来表现出舞蹈欢快、活泼的风格。例如,脸上保持微笑,眼神明亮有神,动作更加富有活力和激情。
(五)展示与评价(10分钟)
舞蹈展示
请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或小组集体上台展示所学的《快乐的啰嗦》舞蹈。展示时,其他学生认真观看,感受每个同学或小组对舞蹈的理解和表现。
自我评价与互评
展示结束后,先让表演的学生自我评价,说说自己在舞蹈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如某个动作是否做得标准、情感表现是否到位等。
然后组织其他学生进行互评,鼓励他们从舞蹈动作、节奏感、情感表现、舞蹈风格等方面进行评价。例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评价某个同学的脚步动作很有节奏感,但手部动作的幅度可以再大一些;或者某个小组在情感表现上非常好,能让人感受到欢快的氛围等。
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舞蹈展示进行综合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重点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小组。同时,针对学生在舞蹈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如动作不够协调、风格把握不准确等,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不断提高舞蹈水平。
(六)课堂小结与拓展(5分钟)
课堂小结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彝族的文化、《快乐的啰嗦》音乐的特点和舞蹈动作。强调舞蹈不仅是一种身体的运动,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传承文化的方式。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彝族舞蹈,能更加了解和热爱少数民族文化。
拓展延伸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快乐的啰嗦》舞蹈,并尝试查找更多关于彝族舞蹈或其他少数民族舞蹈的资料和视频,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特点,下节课可以与同学们分享。同时,可以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在学校的文艺活动中表演这个舞蹈,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
在本次《快乐的啰嗦》舞蹈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们对彝族舞蹈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快乐。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动作协调性训练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针对性的协调性练习内容。另外,在小组练习环节,个别小组的组织和学习效率不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在小组中更好地合作学习。通过这次教学,我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快乐的啰嗦》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快乐的啰嗦》这首曲子的基本背景及其在彝族文化中的地位。
技能目标:通过听赏、模仿演奏等方式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感和旋律的理解能力;鼓励学生尝试简单编创动作或小段落旋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快乐的啰嗦》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掌握该曲的主要节奏型。
难点: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创造性地为乐曲添加个人元素(如舞蹈动作、即兴演奏等)。
三、教学准备
音频资料:《快乐的.啰嗦》原版录音;
视频资料:关于彝族文化和生活习俗的相关介绍视频;
实物展示:彝族传统乐器模型或图片;
其他辅助材料:简易打击乐器若干、彩纸条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简短的彝族风情介绍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吗?他们有什么特别的传统节日或者习俗呢?”引出本节课主题——《快乐的啰嗦》。
感知体验(10分钟)
播放《快乐的啰嗦》全曲,要求学生闭眼聆听,并思考这首曲子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觉?
分享各自的感受后,教师简要介绍这首曲子背后的故事及其重要性。
深入学习(20分钟)
再次聆听部分片段,重点讲解其中典型的节奏模式。
尝试使用简易打击乐器跟随节拍敲击,加深对节奏的认识。
学习几个简单的彝族舞蹈动作,配合音乐一起练习。
创新实践(15分钟)
分小组讨论如何结合自己学到的知识来为《快乐的啰嗦》增添新的创意(可以是新的旋律、歌词改编或者是编排一段小型舞蹈)。
各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相互给予积极反馈。
总结反思(5分钟)
回顾整堂课的内容,强调学习《快乐的啰嗦》不仅能够让我们欣赏到美妙的音乐,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我们对于中国丰富多彩民族文化的学习与认识。
布置作业:查找更多有关彝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作品,并准备下次课上分享给大家。
《快乐的啰嗦》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彝族舞蹈《快乐的啰嗦》的风格特点和文化背景。
引导学生掌握《快乐的啰嗦》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步伐,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协调性。
通过舞蹈学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模仿、练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舞蹈动作,体验舞蹈学习的过程。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彝族舞蹈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文化的意识。
让学生在舞蹈中感受快乐,释放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快乐的啰嗦》舞蹈基本动作的准确掌握,包括手脚的协调配合、身体姿态的控制等。
舞蹈节奏的把握,使学生的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紧密契合,展现出彝族舞蹈欢快活泼的风格特点。
(二)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表现出彝族舞蹈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避免舞蹈动作的机械化。
在舞蹈组合过程中,保证学生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同时体现出舞蹈的层次感和韵律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彝族舞蹈《快乐的啰嗦》的文化背景、风格特点和动作要领。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舞蹈动作,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正确的姿势、动作和表情。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舞蹈动作和技巧。
小组合作法:安排学生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相互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彝族舞蹈《快乐的啰嗦》的音乐音频和视频资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
足够的舞蹈教学空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播放一段欢快的彝族节日庆典视频片段,视频中展现彝族独特的风俗习惯、传统服饰和热闹的舞蹈场景。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吗?从他们的舞蹈中你们能感受到什么样的情绪呢?”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彝族舞蹈《快乐的啰嗦》。
简单介绍彝族的文化,包括彝族的分布地区、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等,为学生理解舞蹈的文化背景做铺垫。
(二)舞蹈知识讲解(8分钟)
风格特点介绍(3分钟)
讲解《快乐的啰嗦》是彝族民间舞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其特点是节奏明快、动作简洁、热情奔放,充分展现了彝族人民在庆祝节日或丰收时的欢乐心情。舞蹈动作多来源于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场景,如耕种、收割、庆祝等。
分析舞蹈的节奏特点,播放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中强烈的鼓点和明快的旋律,强调舞蹈动作要与这种节奏相呼应。
基本动作讲解(5分钟)
脚步动作:如踢踏步、跺脚等。以踢踏步为例,讲解动作要领:双脚交替进行,膝盖微屈,脚掌用力踏地,每踏一次地,身体重心随之移动,步伐要有弹性,体现出欢快的节奏。教师示范后,让学生原地练习几遍,感受脚步动作的节奏和力度。
手部动作:如摆手、甩臂等。摆手动作,双手自然下垂,手腕放松,随着音乐节奏左右摆动,摆动幅度适中;甩臂动作,手臂伸直,从身体一侧向另一侧快速甩动,表现出热情奔放的感觉。教师示范手部动作后,让学生跟着练习,注意手部动作与脚步动作的协调配合。
身体姿态:强调身体要保持挺拔,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展现出彝族人民的自信和豪迈。在舞蹈过程中,身体要随着音乐和动作的节奏微微晃动,增加舞蹈的韵律感。
教师示范并讲解《快乐的啰嗦》的基本动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三)舞蹈动作练习(20分钟)
分解动作练习(10分钟)
教师将《快乐的啰嗦》舞蹈的完整组合分解成若干个八拍的小动作,带领学生一个八拍一个八拍地练习。每一个八拍练习时,先由教师示范动作,边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的口令和示范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的动作,及时纠正错误的姿势和动作,如脚步动作不规范、手部动作不协调等问题。
对于一些较难的动作,如身体的快速旋转和手脚的复杂配合动作,教师进行重点示范和讲解,可多重复几次,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
连贯动作练习(5分钟)
在学生熟练掌握分解动作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分解动作连贯起来进行练习。开始时,教师可以用较慢的速度喊口令,带领学生完成整个舞蹈组合,让学生感受动作之间的连贯性和流畅性。随着学生练习的熟练程度增加,逐渐加快口令速度,使学生适应正常的舞蹈节奏。
在连贯动作练习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舞蹈的节奏感和呼吸的配合。鼓励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来表现舞蹈动作,使舞蹈更富有生命力。
小组合作练习(5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X]人。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舞蹈练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观察、相互学习、相互纠正动作,共同提高舞蹈水平。教师巡视各小组的练习情况,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小组进行指导和帮助。
组织小组之间进行舞蹈片段展示和互评。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练习的舞蹈片段,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节奏感以及舞蹈表现力等方面。通过互评,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的舞蹈水平,学习其他小组的.优点,改进不足之处。
(四)舞蹈展示与总结(7分钟)
舞蹈展示(3分钟)
邀请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或小组集体上台进行舞蹈展示。展示过程中,播放《快乐的啰嗦》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整地表演舞蹈。台下的学生认真观看,感受舞蹈的魅力。
总结评价(4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舞蹈展示进行评价。首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表扬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然后,从舞蹈动作、节奏感、表现力、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详细评价,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如个别同学在舞蹈结尾处动作不够整齐、有些同学的舞蹈表情不够丰富等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快乐的啰嗦》舞蹈的风格特点、基本动作和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再次强调舞蹈学习不仅要掌握动作技巧,更要理解和表现出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感。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加深对彝族舞蹈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六、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快乐的啰嗦》舞蹈动作,熟练掌握舞蹈组合,提高舞蹈的表现力。
搜集其他彝族舞蹈的资料,了解更多彝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快乐的啰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课《快乐的啰嗦》教学设计06-09
快乐的啰嗦教学反思03-01
快乐的啰嗦教学反思(精选6篇)10-24
《快乐的啰嗦》教学反思(通用6篇)05-22
《快乐的人》教学设计08-05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10-29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07-20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03-08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