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15 16:01:4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明确千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难点: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吗?

  生:一米三····

  师:“米”是什么单位呢?

  生:长度单位。

  师:谁能把自己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出来(米、分米、厘米、毫米)

  师:请同学们伸出双手比划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分别有多长?)

  师:看题目,说出下列物体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铅笔的长度是12(厘米)教室的长度是7(米)

  硬币的厚度是1.8(毫米)课桌的高是8(分米)

  西安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1120(千米)

  师:为什么西安到北京的距离要用到“千米”这个单位?

  生:因为这个距离比较远。

  师:对,要测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测量公路、铁路、河流等的长度,我们通常也用千米作单位。

  二、授课部分

  师:关于“千米”这个新朋友,你们有哪些想了解的?

  生:1千米到底有多长?千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千米的世界。

  师:生活中你在哪里听到或见到过“千米”?(高速公路上有,马路上的指示牌等);

  师:老师课前也搜集了一些图片,请大家来看一下。(1、限速标志牌;2、从这里距某地还有多远?)

  师:看图了解我国一些建筑物的长度(1、南京长江大桥全长约7千米;2、我国杭州湾大桥全长36千米,是全世界最长跨海大桥;3、万里长城全长约6700千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师:刚才我们举了这么多有关“千米”的例子,我们了解到“千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广泛的被应用着;那一千米到底有多长,千米和米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观看几段视频。

  1、走一百米大约走了150步(估一下走1千米需要多少步?);

  2、绕一圈二百米的跑道大约用3分钟(估一下走千米需要多长时间);

  3、十位学生侧平举长度是十米(想想几个10米是1千米);

  师:这里的1千米也就是1000(停顿)米;“千米”也叫“公里”可以用字母km来表示。

  师: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你发现老师的读法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停顿?

  师:千米和米之间怎么换算呢?

  师:如果跑道200米一圈,那几圈就是1千米呢?

  学生完成题目:

  4千米=( )米 9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6000米=( )千米

  (学生回答注意念题停顿,得出结论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师:我么学会了换算,感受了校园里面的1千米,现在我们去感受一下校园外面的一千米(从北关小学门口出发到蓝田县图书馆大约是1千米;将军岭隧道全长1千米;)

  师:请将我们刚才举的例子在心里走一遍;(学生闭眼感受)

  请把你从学校回家的距离和1千米作比较是大于1千米还是不到1千米;(可以用行走1千米大约走1500步或走1千米大约用15分钟比较一下)

  为什么超过或不超过1千米请给出理由;

  师:我们再来了解一些比校园周围更远一些的距离:

  师:这堂课一开始我们就了解到“千米”是测量较常的路程单位,它不仅可以测量铁路、公路还可以测量河流的长度,那我们来看一下有关我国一些著名河流的长度;

  出示课件(黑龙江全长1370米;黄河全长5464米;长江长6300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珠江全长216千米)你能比较出这四条河流哪个最长、哪个最短吗?

  三、提升与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还知道千米能用来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等长度,还了解到1千米=1000米,只不过千米用起来更方便。

  师:现在来检测大家的学习成果:

  一、填空

  天安门城楼高约35( ) 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 )

  这艘轮船的底长约125( )

  二、连线

  我们刚才学了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15分钟,那请大家看一下,下面这些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每小时能行多少呢?

  步行每小时4千米 飞机每小时800千米

  自行车每小时15千米 小汽车每小时60千米

  三、填一填

  ( )200米就是1千米

  ( )100米就是1千米

  ( )500米就是5千米

  ( )千米=1000米

  6千米=( )米

  2000米=( )千米

  小结:这些知识你都学会了吗?

  1.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测量较远的路程时,一般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公里)=1000米。

  2.把高级单位“千米”换算成低级单位“米”,或者把低级单位“米”换算成高级单位“千米”,都是根据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的,所以必须牢记1千米=1000米。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2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长度单位

  (1)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长度单位,谁来说说是哪些?(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并说出进率是多少。)

  2、填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块橡皮长约4( )

  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2( )

  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约200( )

  我们学校的教学楼高约12( )

  2、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知道孙悟空被压在什么地方吗?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中的五个兄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下长度单位的老大——千米。

  二、新授

  1、认识千米

  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千米又叫公里(板书:公里),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板书:km )。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下面有一些图片,也告诉了我们“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出示情境图认识各图上的标牌数

  师:你知道什么情况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对!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什么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问: 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1)出示走100米的镜头图:看,这是两个同学在操场的跑道上活动的情景,上次同学们也在100米的直跑道上走一走了,大约走了150步,约1分钟。

  老师还请两个同学在100米的直跑道上跑一跑,大约是30秒。

  你觉得走100米的路长吗?那2个100米是多长呢?3个100米呢?

  (2)请同学们想一想:10个100米该有多长呢?把答案写在本子上好吗?

  板书:1千米1000米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虽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

  1千米=1000米,快读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让人闭上眼睛就能听出是千米还是米这两个不同的 长度单位吗?(生读)

  (3)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问:2千米等于多少米?4000米等于多少千米?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5)老师想请你们欣赏一下我国的建筑物和堪称世界之最的山峰。(出示图片“你知道吗?”)

  你看!我们国家多了不起啊!其实我国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自豪,请看这些图片,你能分清用米还是千米吗?(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3、感知、体会1千米

  (1)问:测量学校跑道的一圈长度用哪个单位最合适?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 )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是一千米。

  (2)师:请你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三、巩固新知,实际应用

  1、师:下面是一张小明家附近的平面图,(出示第一题练习)

  2、师:小明学校马上要举行运动会了,小明的好朋友小华每天都去训练跑步。(出示第2题练习)

  3、师:我们国家有很多河流,你知道我国的四大河流吗?测量河流的长度,一般用什么作长度单位?(出示第5题练习)

  四、全课总结

  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能告诉大家吗?

  师:让我们一起伸出你的五指山,说说各长度单位吧!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了。

  五、布置实践作业: 书上第55页的查查填填。

  板书设计:

  认识千米(公里、km)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Mm cm dm m km

  10 10 10 1000

  1千米=1000米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1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二、目标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另外,在采集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围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3.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准备:

  课件,皮尺,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周的长度。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教师板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分米、1厘米。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一枝铅笔长18( )。

  ②一枚1分硬币厚约1( )。

  ③教室里的课桌高8( )。

  ④教室地面约长8( )。

  ⑤北京到黄山市的距离是1316( )。

  1.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北京到黄山市的路程很远,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回顾中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性。提出测量北京到黄山市的路程,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感受到认识千米的必要性。

  (二)联系生活,建立表象

  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1)说一说: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2)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

  2.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1)结合课前测量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周的长度,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每个学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实际教学时,尽可能用学生身边的数据。)

  课件出示:我们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圈是200米,沿跑道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2)出示标准化跑道的图片,注明跑道一圈是400米。

  课件出示:沿跑道走半圈是( )米,走( )的长度正好1千米。

  3.实际感受1千米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此环节也可以在课前完成)

  (2)让学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实际走一走,所需时间大约是1分15秒。

  (3)让学生想象一下10个100米有多远。

  4.欣赏生活中的千米

  课件出示指路标志、珠穆朗玛峰主峰高度、汽车速度表等图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千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联系生活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具有时效性,使数学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学生能感受其存在的价值。让学生能更充分地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印象更深刻。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六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设计意图】综合练习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在解决问题中强化对千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五)实践应用,延伸拓展

  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

  在老师或家长的陪同下完成此题,不要流于形式。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8页。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走一走100米或200米的路程。

  2.课件。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确定

  教材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公路上常见的交通指示牌引出千米,然后让学生亲身体验,要求学生走一走100米和200米的长度,推断走1000米大约要多少时间。在课前访谈中,发现只有极少数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至于1千米大约有多长,基本上没有什么体验,学生表达也不甚清楚。可见,建立1千米的观念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此,本课目标定位如下: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该单位的简单化聚;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1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二)策略选择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千米”这一观念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重组了教学过程,具体用到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如课题引入时,让学生估计老师到上海经过的路程,引出千米这个概念,同时感受千米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如综合练习“我当西博小导游”,让学生置身生活情境中,既充分应用米、千米互化的知识,又让学生体验到千米存在的必要性。

  2、选择验证: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存在差异,如学生放学经过的路线的不同,导致学生印象中从学校到某处大约是1千米的观念大不相同,教学设计时,教师根据学生常走的三条路线进行了步测,在学生回答后,课件中有选择地验证,强化“千米”的观念。

  3、合作解疑:在建立和强化1千米的观念时,让学生在教师指导的前提下进行交流,互相纠错,实现互学共进;在综合练习“我当西博小导游”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或合作解答,或自主探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片段实录】

  教学片段一:初步建立千米的观念

  师:课前大家都走了100或200米,并做了记录,你能说说走1000米大约花多少时间或走多少步数吗?

  生1:我走了100米用了 60秒时间,照这样算走1000米就需要600 秒时间。

  师:600秒也就是几分钟时间?(10分钟)有不一样的吗?

  生2:我走100米用了70秒,照这样算走1000米需要700秒,大约12分钟。

  生3:我走了200米用了3分钟,照这样走1000米,需要15分钟。

  生4:我走了100米走了82步,照这样算1000米就需要走820步。

  生5:我走200米走了132步,我以前走过1000米,大约走了754步。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6:不同意,200米走132步,1千米是200米的5倍,应该是660步。

  生5:我走到后面越来越累,步数当然就多一些了。

  师:同学们,她的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6:我们如果按照走100米或200米的速度匀速走的话,可以直接将时间或步数直接乘5,但考虑我们小朋友身体状况的话,实际上走1千米所花的时间和步数就比匀速走多一些。

  师:看来我们还要尊重实际状况。下面请同桌两人交流走1千米所花的时间和走的步数。

  教学片段二:强化1千米概念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从校门口出发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

  生1:到邵逸夫医院吧。

  生2:我认为不对,因为从学校门口到采荷路的34路车站就有一站路,而34路车站到邵逸夫医院还有三四站路呢,比1千米可远多了。

  师:那你认为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呢?

  生2:大约到采荷路口,因为到那儿大约两站路,接近1千米。

  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看(看课件演示)

  生(全体):哦,是采荷路口。

  师:如果往庆春路方向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

  生3:我觉得到庆春立交桥大约是1千米。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3:因为我家在立交桥边,我早上走到学校一般用14分钟,我走100米大约75秒,走1000米大约13分钟,13分钟和14分钟很接近,所以我认为到那儿大约是1千米。

  师:让电脑叔叔告诉我们是否正确(电脑演示)。

  生(全体):完全正确。

  师:下面请你和同桌交流,学校出发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并说说理由。

  教学片段三:练习1选一选、填一填

  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练习1,请看清题目要求。

  (学生填写后反馈)

  生1:我认为青春医院到众安桥的路程是1千米500米,因为青春医院到浙一医院是两个500米,刚好是1千米,再从浙一医院到众安桥500米,合起来就是1千米500米。

  师:答案完全正确,有其他想法吗?

  生2:我是这样想的,因为青春医院出发到众安桥有3站路,每站路大约是500米,也就是1500米,1500米=1千米500米。

  师:你的思路非常清楚。如果从湖滨出发到大学路口大约多少路程,你们谁知道?

  生3:我认为是2千米500米,因为湖滨到大学路口有5个500米,也就是2500米,2500米有2个千米1个500米,即2千米500米。

  师:同学们,复兴大桥是杭州新造的大桥,它的信息谁能补充完整。

  生4:我认为复兴大桥长约80千米,宽约26米。

  生5:我对长约80千米有意见,我看过报纸,钱塘江的宽大约1200米,桥不可能80千米长,我认为填1千米500米比较合适。

  师:其他同学有意见吗?

  生6:我认为长填2千米500米比较合适,因为1千米500米第一小题已经用过了,钱塘江宽1200米,桥身加上两边的长度,大约是2500米,也就是2千米500米,填80千米、15千米更不符合实际。

  师:正确,同学们很善于比较和估计,那么第三题谁来解决?

  生7:我觉得飞机每小时行的路程大约是800千米, 坐小轿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大约是80千米,步行每小时行的路程大约是15千米。

  师:你们认为对吗?为什么这么填?

  生7:飞机速度最快,所以应该填最大的数量800千米,小轿车比飞机慢多了,但也比较快,填80千米,步行最慢,我想我8分钟走1千米,60分钟大约走8千米,大人比小孩快,所以填15千米比较合适。

  【教学反思】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究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达到这一要求,在反复的教学尝试中,我觉得该节课做到了以下几点。

  1、找好知识的“生长点”,教学流程通畅。

  本课开始就让学生通过估计铅笔长度、教室前后的距离、杭州到上海的路程这些具体问题感知单位由小到大的客观存在,以及千米这个单位出现的必要性,使千米这个单位的学习过程自然通畅。

  2、尊重学生的真实体验,观念建立自然。

  在1千米概念的建立初期,难度比较大,但教学中能充分尊重学生走100米和200米的真实体验,并在课前让学生进行整理,通过合理的推理,知道1千米大约走多少步或走多少时间,利于概念的建立,特别是从学校到何处为1千米的估计、公交车站的路程估计,层次明显,不断帮助学生唤醒原有的生活经验,强化1千米的观念。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学习方式合理。

  在整堂课中,1千米观念的建立,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教师不断引导,提供相应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决定学习方式,如通过100米和200米来帮助建立概念时,学生既全体交流,又个别讨论,又如最后的综合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作还是自主探索。

  在整个教学中,我也深切感受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环境在该课中应予以高度关注,因为教师的设计不可能考虑到所有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在教学片段二中,教学时就发现有的班级学生大部分就住在校园后面,课件演示难以启发学生去强化1千米的观念。此外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多种结果出现以后,教师要灵活处理,如片段一中出现了一个学生走了1千米发现实际结果并不是按照乘5得到的,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应对……,显然,这些问题既可能导致教学失败,同时也是教师反思成长的有效资源,值得我们回味和珍惜。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活动:

  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

  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

  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 );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约452( );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 );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 )。

  师: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二、认识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 km)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2)播放相片:这是付老师在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标志:(北京距天津?千米)

  ②虎坊桥距广渠门?千米

  (3)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①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②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师: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

  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

  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

  (走200米的镜头)现在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

  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长),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边看,一边认真数一数:他们一共走了几个100米?

  (录象快放部分学生走10个100米的镜头)

  师:(2)同学们想一想:把这10个100米连起来,该有多长啊!把答案写在纸上好吗?

  师:板书:1千米 1000米 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虽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

  1千米=1000米,读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

  生:读

  (3)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4)师:你能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外地游客算一算西客站到天安门有多少米吗?

  先自己想一想

  集体订正

  生:

  3、感知、体会1千米

  (1)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 )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是一千米。

  (2)在脑子里猜测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3)让我们跟着摄像机镜头到校门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长?(播放录象)

  请学生闭眼在脑海里把这段路走一遍。

  (4)估计:看了录象,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呀?你们怎么估计1千米的距离?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讨论)

  板书:人走15分钟的路约是1千米

  人走2000步的路约是1千米

  汽车行驶1分钟的路大约是1千米

  (5)建议学生课后用这些方法验证刚才的猜测想象。

  (6)引导:那我们班哪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7)付老师家离学校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付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简述理由?

  (8)森林公园

  看了画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远吗?你会怎么去森林公园?

  (9)小结:学到这儿,大家肯定对千米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三、巩固新知,实际应用:

  师:1、你们的收获可真多,我来考考你:

  4千米=( )米 3000米=( )米

  9千米=( )米 6000米=( )米

  要求:看清单位名称 换算

  集体订正

  2、小朋友们看过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单位)

  要求:先独立填出答案,再说说为什么?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它就是“公里”,也可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峰上。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自己,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了。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第五册P、45——P、47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

  2. 运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推算和分析能力

  3、初步学会用千米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4、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地紧密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和认识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出千米:

  1、同学们!在长度单位家族中,你认识了哪几个朋友呀?(贴出:毫米、厘米、分米、米)

  你能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吗?

  2、同学们走1米大约是几步呢?

  请看录象:

  (一个小朋友测量,一个小朋友走。)

  提问:再想想,走100米,大约是几步呢?(200步)

  照这样计算,走1000米是多少步呢?

  3、谈话:我们老学校的跑道一圈是200 米,你们走一圈大约是几分钟?走一圈是3 分钟,那走5圈大约需要几分钟?走5圈也就是走了多少米,(1000米)

  1000米也可以写做1千米。不过,1000米和1千米听起来不大容易区分,谁能想个办法通过不同的朗读,把他们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

  二、联系生活,建立表象

  1、千米是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又一个成员(贴出:千米)

  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公里”,可以用符号“km“来表示(贴出km)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出示课题:千米的认识)

  2、谁来说说,你在哪儿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大家请看:(出示4张图片)

  从这些图片中,你知道了什么?

  请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张在组内介绍一下。

  谁愿意把你们组交流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3、看来大家对千米已经有所了解,那你们还想了解千米的哪些知识呢?

  学生说一说。

  4、提问: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我们先来看看100米的跑道有多长?(录象:学校中100米的跑道)100米的跑道已经这么长了,那几个100米才是1千米呢?

  10个100米连起来才是1千米,那该有多长呀?

  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是300米,大约走几圈是1000米呢?

  同学们!新梅广场(出示新梅广场照片)你们都认识吗?想一想,从那儿出发,向南走,你觉得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

  播放从新梅广场出发,经过邮局、电影院、小商品市场到新区实验小学的录象。好!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跟着老师在脑海里把这段路再走一遍。谁来估计一下,走这段路大约需要几分钟?

  5、如果从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也是1千米?同桌互说,交流。

  到底谁的意见比较准确呢?假如让你去验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去验证?交流。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课后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去验证一下,好吗?

  三、加深千米和米之间的联系:

  1、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这是小明的家,请你们帮小明找找看,从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先在组内说一说,并且在图上圈出来。

  想想做做1

  从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在图上画出来。

  再找找看,从哪儿到哪儿也是1千米?

  2、 你们看,小华在干什么呀?

  他每天都要在这个400米一圈的跑道上跑步,今天,他已经跑了5圈了,你知道,他今天跑了多少米了吗?

  是多少千米呢?

  你是怎么想的?

  (1000米=1千米,2000米里有2个1000米,就是2千米)

  3、 其实利用1千米=1000米不仅可以将米转化成千米,还可以把千米转化成米。请看:

  想想做做3

  说说怎样想的。

  四、系统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千米,到现在为止你们一共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朋友呀?你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在使用这些单位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合理、恰当。

  五、解决问题:

  1、 步行 汽车 飞机 自行车

  每小时 每小时 每小时 每小时

  1800千米 5千米 16千米 40千米

  2、想想做做4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3、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吗?(长江)对!

  请看这张表格,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比较他们的长短吗?

  4想想做做5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幅简单的铁路示意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⑴从太原到青岛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快速算一算。

  下面两个问题请在小组内讨论:

  ⑵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长300千米,你能估计出南京到济南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吗?

  ⑶从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

  说一说你的理由。

  六、实践作业:实践园地

  1、 想办法测量一下你家到学校大约距离多少千米?

  2、观察无锡旅游地图,根据各景点之间的距离,为自己或家人设计一条经济实惠的旅游路线。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千米的认识(P7页例3,P8页例4,P8页“做一做”及P9页第1、2题,P10页第4题)

  教材分析:

  例3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4及“做一做”(进一步用身体的感受体验1千米的长度)。这部分内容是以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的活动形式呈现的,借助学生的活动经验,增强学生对1千米直线距离的感受。可以通过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走路步数的感受、对身体疲劳程度的感受等多种方式来体验1千米的长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建议:

  例3的教学可以从公路路标的实际情境引入,说明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使学生感受认识“千米”的必要性,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使学生明白路标的具体含义。接着,借助学校操场这一学生熟悉的题材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并给出千米和米的关系。(教学时,可以利用当地实际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表象,如A地到B地大约是1千米。)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走路步数的感受、对身体疲劳程度的感受等多种方式来体验1千米的长度。出示例3的情境。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说一说图中主要说了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到叶镇还有21千米”、“到灵山还有23千米”,也有的学生会说出:“小汽车1小时可以行80千米”

  等等,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并由此引出千米。

  例4这部分内容可以在操场的跑道上,或在学校的其他地方量出100米的直线距离。测量时,应该先确定起点并选定一条直线,然后用卷尺(或其他测量工具)量出100米,在50米及终点处各设立一个明显标志。让学生先看一看50米的直线距离,再看一看100米的直线距离,然后想像一下2个100米有多远,3个100米有多远,……10个100米有多远。或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走100米的活动。要求小组长具体负责,每组要有指定的记录员。

  活动内容是:

  ①用平时的步幅,走完100米,确定走的步数。用平时的速度,确定走100米需要的时间。学生可以以平时的速度走到100米处,边走边数出自己走的步数。

  ②提醒学生这不是比赛,如果比平时走得快(或慢),走的步幅比平时大(或小)都会影响对1千米有多远的推想。

  ③让学生根据走100米的感受(用的时间和对距离的直接经验)推想出1千米大约有多远。

  组织学生完成“做一做”。到校门口,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估)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动,感受1千米的距离。

  练习二的第4题安排了三组情境(见下图),分别提供了3千米、1200千米和30千米3个不同的出行路程,应该先让学生认真看图,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可以有多种答案。比如,去植物园可以步行,也可以坐车去。对应不同的出行方式,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通过观察、推测、操作等学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懂得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课前准备:

  回忆体育课100米跑步比赛,熟悉平小周边环境。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出示二年级小朋友的数学日记:

  20xx年2月28日晴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学校注册。我很高兴,因为爸爸给买

  了一个长2米,宽6分米,高3厘米的笔盒,但是我也累了,那是因为我们来回一共走了2米的路程。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笑了,你为什么笑了?

  生:这个同学将单位搞错了。

  师: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适合?

  师:告诉老师,1米有多长?来,比划一下?大家一起来比划比划。那2米就是?从教室门口到讲台桌就有2米,他们来回只走这么长的路程吗?你认为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

  二、新授:

  师:感谢这位同学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课题。我们能用双手比划1米有

  多长,能比划1千米有多长吗?

  a、师:不会比划也没有关系,生活中,你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吗?

  b、课件:出示图片

  师:你们观察到什么长度单位了吗?你有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由课本老师来告诉我们。

  生阅书齐读: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来表示,千米可以用符号"KM"来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师:计量比较长的长度就需要用千米,那你认为这里的2米应该改为2()?

  1、通过观察、猜测感知1千米有多长。

  ①、师:千米在生活中运用还是比较广泛的,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

  ②、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同学们请看:

  演示:校园操场每圈大约是250米,2圈就是500米,3圈是750米,4圈是1000米。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请学生读,师强调读法的注意事项,齐读。

  ③、推测:

  师:假如操场每圈是200米,跑几圈是1千米啊?400米呢?

  2、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长度。

  ①、体育课你跑过100米,跑完后你感觉怎样?几个100米是1千米?要让你跑完1千米,想想你会怎样?老师对着1千米外的你很大声地说话,你可能听见吗?将1千米与1米对比,你想说什么?

  ②、出示课件图片:

  Α、从学校大门到哪个地方大约是1千米?

  Β、生活中哪些地方大约相隔1千米?

  ③、课件:

  平小到农行是570米,农行到商业街是430米,商业街到新市场是240米,新市场到平小是190米,平小到哪里是1千米?还有哪里到哪里是1千米?

  3、回归生活,应用千米。

  ①、师: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是运动的好时节,这不,小华来我们的学校

  来锻炼身体了。

  小华绕着操场跑了8圈,他跑了多少米?是多少千米?

  ②、师:2千米=2000米,那么

  9千米=()米6000米=()千米

  教师注意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③、师:看来同学们对米和千米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现在老师就来考

  考大家。

  A、给下面的数据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B、先估计世界三大河流的长度,再比较长短。

  三、小结:

  ①、师:长度单位家庭又添了一个新成员,它是?,说说你知道的"千米"的知识!

  ②、作业:多渠道查资料: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大约是()千米。

  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千米。

  磁悬浮列车每小时可行驶()千米。

  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千米。

  教学反思:

  教学亮点:

  1、情境的“巧设”:

  在本课实际教学中,我主要创设两大教学情境,一是引入校门口到加油站距离1千米的录象,二是在练习设计中引入“‘数学大餐’菜单”教学情境的设计。对于录象的引入,我是这样考虑的:学生已经对1千米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引入来源于生活实际—校门口至加油站的录象,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更直观、更具体的1千米,学生可以进一步在感知、感悟的基础上加深和明确1千米到底有多长,这样,也可以给学生一个比较明确的参照,懂得多长的距离就是1千米,这样情境的创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具体的、持久的;对于“‘数学大餐’菜单”教学情境的设计,我的想法是,三年级孩子都是比较活泼的、好动的,他们还需要一定的感官刺激,一定的视觉冲击,基于这节课孩子们已经接触过了,所以我不再注重练习设计的层次性,而在练习设计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方面下工夫,我设计了5道练习,并以“‘数学大餐’菜单”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由学生来“点菜”,“点”到什么,就“吃”什么,孩子们兴趣盎然的同时,很认真地完成了相关的练习,明显看得出,这样的“数学大餐”很适合孩子们的口味!

  2、结构的前后呼应:

  在课始,以“马虎小子的数学日记”来引出千米,课末布置学生完成数学日记,并提醒学生不要犯马虎小子的错误,这样的设计让整个课堂浑然一体。

  3、教学的有效实在:

  从孩子们的课堂表现、孩子们的学习结果来看,这节课还是挺有效、很实在的,孩子们“三维目标”方面掌握还是相当不错的。

  教学缺失:

  1、关于课前调查:

  在课前,我发给孩子们一张调查表,要求学生配合父母调查你走?步大约是1千米,你走?分钟大约是1千米,摩托车中速行驶?分钟大约是1千米,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根本就不让孩子走1千米,而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于是就出现了走200步是1千米,走3145步是1千米的答案,我想,这应该算是教育的一种悲哀吧!

  2、关于预设与生成:

  一直以来,总是认为不需要太多的预设,看到很多老师写一课时的教案就达8、9页,自己很是不解。这次教学让自己有了深刻感触,预设是根本,有了精心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因为在“‘数学大餐’菜单”练习方面根本没有去预设,结果出现了很多诸如重复、罗嗦、遗漏等问题。希望引以为戒。

  3、关于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不同于其他的教学语言,需要精炼、简洁、准确、有逻辑性,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在预设上面下些工夫,注意数学语言的逻辑、精炼。

  4、关于教学评价:

  对于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我们应该进行适时、有效的评价。在这方面,自认为做的不够好。我想,有效、合理的教学评价在单纯的一节公开课中是无法一躇而就的,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要注意积累评价语言,结合课堂实际灵机应变、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认识千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2、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本课教学前,学生对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的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能感知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这个仅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单位间的化聚打下基础。

  3、教材的知识结构

  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让学生知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感知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通过看、算、走等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体会和理解千米的认识,认识1千米=1000米,体验和感悟千米的实际长度,通过想想做做让学生进一步感悟1千米的长度,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熟练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

  4、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2、提高学生解决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5、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解决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二、说教学程序

  本课的教学我是这样设想: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你知道我们学校跑道一圈多少米?小华跑了5圈大约是多少米?同桌讨论后,交流。汽车每小时能行70(

  ),你认为可以填上哪个长度单位?请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一)认识千米。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学生交流自己看见过的。出示路标牌的图,并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km。

  (二)实践体验“1千米”。

  1、猜一猜:1千米大约有多长?学生猜测后回答

  2、观察:1千米到底有多长?多媒体演示测量公路长度的'过程,学生仔细观察测量公路长度的过程,并记录。学生回答,你知道了什么?小结:1千米=1000米。

  3、课前已经请大家去操场走了走,一圈大约走了几分钟?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呢?学生回答。

  4、你感觉1千米长吗?学生自由交流。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从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学生观察后独立描出图上1千米的长度。再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怎样思考的。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用什么单位合适。

  5.“想想做做”第5、6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是:进一步感受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总结概括,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是:既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又培养了学生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进行总结回顾的习惯和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让学生体验数学。千米是个较大的长度单位,三年级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是长度单位教学中的难点。所以

  本节课着重让学生创设体验过程,引导体验生成,帮助学生较好地在体验中构建起千米的概念。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欲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将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及时调控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动态生成。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83页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万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用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

  一块橡皮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12()。

  一张课桌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36()。

  一块黑板它前面的面积大约是4()。

  校园占地面积大约是2()。

  小结:在填写单位时,要先想像它的实际面积以什么为单位最合适。

  2、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知道了公顷一般表示较大的面积,那么还有没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呢?说说看。

  (2)出示例2情境图。

  欣赏图片并读一读图中的文字。

  你从图中了解了什么内容?

  今天我们共同认识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板书课题:认识平方千米。

  二、教学新课

  1、认识1平方千米的含义。

  (1)九寨沟、三峡书库、杭州西湖这些旅游景点有同学去过吗?面积大吗?说说看。

  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平方千米也可以用符号“km2”表示。(板书:km2)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领土总面积有多大吗?(960万平方千米)

  我们领土总面积居世界第3位。

  (2)猜测1平方千米的含义。

  上节课,我们认识的1公顷是多大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请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能想象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吗?

  指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演示1平方千米的大小。

  2、尝试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顷呢?在小组里算一算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根据汇报板书: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你是怎么想的?

  3、教学试一试。

  读题、理解题意。

  这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呢?单位是什么?

  那么求出的面积单位就是什么?

  指出:与千米相对应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千米。

  独立计算面积,并讨论应怎样将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

  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是小数怎么办呢?(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方法。

  4、练一练第1题。

  独立算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再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将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千米?

  2000×1500=3000000(平方米)、3000000平方米=3平方千米

  指出:无论怎样换算都要细心,不能数错位数或移动小数点时多移一位或少移一位。

  5、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巡视指导。

  指名说说是怎样换算的?

  350公顷=3.5平方千米、1.39平方千米=139公顷

  在小组中说说公顷与平方千米互相换算的方法。

  6、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讲。

  说说错误的原因。

  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怎样把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又怎样把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

  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怎样把平方千米换算成平方米?又怎样把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千米?

  互相说说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在小组中估算,布置课后查找资料。

  2、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100、100、10000、100

  你有什么发现?

  3、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先想象一下这些物体表面或占地面积的实际大小,再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

  4、阅读“你知道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

  认识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km2)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100、100、10000、100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师找准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识经验的“切合点”,在学生建立

  师:火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4千米,也就是多少米?

  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材料感知建立1千米的丰富表象,学生举例身边的事物并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给学生提供操作、交流与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在提供学习资料的基础上现场生成学习材料,在交流中进一步感受1千米的具体长度,在头脑中比较清晰的建立1千米长度的“模型”,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在学生具有大量的感性基础和丰富的表象积累上,以直观、动态的录象播放让学生感知摩托车行驶1千米路程,用另一种的方式感知和感受1千米,强化了对1千米有多长的感受性。

  此环节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联系生活提供丰富学习材料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使数学不显得枯燥而是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体现新课标理念,设计巧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素材,注重学生自己对知识的体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一)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

  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新课标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于1千米的观念的建立本身是枯燥的,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只是机械被动的去学习。然而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补充,教师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以常见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如播放我国长江、雅鲁藏布江、火箭发射等图片,让学生对它们的长度、深度、高度进行千米和米的换算,使学生自然就融入了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与意义。

  (二)把已有的经验作为支点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于丰富的现实原型,培养空间观念要将教学拓宽到生活空间。教师能借助学生对100米的长度的认识作为“敲门砖”,找准发展空间观念的支点,通过课前感知、课中回忆、推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中逐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实背景中,引领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三)给学生充分的感性积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教师能从学生所熟悉的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之间100米的长度入手,推想1千米的长度;接着,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物体利用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再让学生通过看摩托车行驶1千米的实际长度的录象,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注重感性积累与体验,在学生自己对知识的体验中建构新知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用自己的方式描述1千米的长度时,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自己探索与交流,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教室的2块地砖的长度大约是1米,2000块地砖的长度约是1千米”、 “教室门约高2米,500个门叠起来的高度约是1千米,冲天了!”“小朋友走1米大约要2步,1千米大约要走2000步”……这一环节的设计提供给学生“再创造”的时机,形成学生思维碰撞的高潮,课堂显得真实而生动。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4-15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1-23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4-26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7-07

认识千米说课稿教学设计04-16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内容07-05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4篇)07-08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3-10

数学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04-19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明确千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难点: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吗?

  生:一米三····

  师:“米”是什么单位呢?

  生:长度单位。

  师:谁能把自己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出来(米、分米、厘米、毫米)

  师:请同学们伸出双手比划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分别有多长?)

  师:看题目,说出下列物体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铅笔的长度是12(厘米)教室的长度是7(米)

  硬币的厚度是1.8(毫米)课桌的高是8(分米)

  西安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1120(千米)

  师:为什么西安到北京的距离要用到“千米”这个单位?

  生:因为这个距离比较远。

  师:对,要测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测量公路、铁路、河流等的长度,我们通常也用千米作单位。

  二、授课部分

  师:关于“千米”这个新朋友,你们有哪些想了解的?

  生:1千米到底有多长?千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千米的世界。

  师:生活中你在哪里听到或见到过“千米”?(高速公路上有,马路上的指示牌等);

  师:老师课前也搜集了一些图片,请大家来看一下。(1、限速标志牌;2、从这里距某地还有多远?)

  师:看图了解我国一些建筑物的长度(1、南京长江大桥全长约7千米;2、我国杭州湾大桥全长36千米,是全世界最长跨海大桥;3、万里长城全长约6700千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师:刚才我们举了这么多有关“千米”的例子,我们了解到“千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广泛的被应用着;那一千米到底有多长,千米和米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观看几段视频。

  1、走一百米大约走了150步(估一下走1千米需要多少步?);

  2、绕一圈二百米的跑道大约用3分钟(估一下走千米需要多长时间);

  3、十位学生侧平举长度是十米(想想几个10米是1千米);

  师:这里的1千米也就是1000(停顿)米;“千米”也叫“公里”可以用字母km来表示。

  师: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你发现老师的读法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停顿?

  师:千米和米之间怎么换算呢?

  师:如果跑道200米一圈,那几圈就是1千米呢?

  学生完成题目:

  4千米=( )米 9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6000米=( )千米

  (学生回答注意念题停顿,得出结论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师:我么学会了换算,感受了校园里面的1千米,现在我们去感受一下校园外面的一千米(从北关小学门口出发到蓝田县图书馆大约是1千米;将军岭隧道全长1千米;)

  师:请将我们刚才举的例子在心里走一遍;(学生闭眼感受)

  请把你从学校回家的距离和1千米作比较是大于1千米还是不到1千米;(可以用行走1千米大约走1500步或走1千米大约用15分钟比较一下)

  为什么超过或不超过1千米请给出理由;

  师:我们再来了解一些比校园周围更远一些的距离:

  师:这堂课一开始我们就了解到“千米”是测量较常的路程单位,它不仅可以测量铁路、公路还可以测量河流的长度,那我们来看一下有关我国一些著名河流的长度;

  出示课件(黑龙江全长1370米;黄河全长5464米;长江长6300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珠江全长216千米)你能比较出这四条河流哪个最长、哪个最短吗?

  三、提升与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还知道千米能用来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等长度,还了解到1千米=1000米,只不过千米用起来更方便。

  师:现在来检测大家的学习成果:

  一、填空

  天安门城楼高约35( ) 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 )

  这艘轮船的底长约125( )

  二、连线

  我们刚才学了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15分钟,那请大家看一下,下面这些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每小时能行多少呢?

  步行每小时4千米 飞机每小时800千米

  自行车每小时15千米 小汽车每小时60千米

  三、填一填

  ( )200米就是1千米

  ( )100米就是1千米

  ( )500米就是5千米

  ( )千米=1000米

  6千米=( )米

  2000米=( )千米

  小结:这些知识你都学会了吗?

  1.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测量较远的路程时,一般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公里)=1000米。

  2.把高级单位“千米”换算成低级单位“米”,或者把低级单位“米”换算成高级单位“千米”,都是根据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的,所以必须牢记1千米=1000米。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2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长度单位

  (1)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长度单位,谁来说说是哪些?(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并说出进率是多少。)

  2、填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块橡皮长约4( )

  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2( )

  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约200( )

  我们学校的教学楼高约12( )

  2、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知道孙悟空被压在什么地方吗?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中的五个兄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下长度单位的老大——千米。

  二、新授

  1、认识千米

  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千米又叫公里(板书:公里),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板书:km )。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下面有一些图片,也告诉了我们“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出示情境图认识各图上的标牌数

  师:你知道什么情况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对!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什么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问: 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1)出示走100米的镜头图:看,这是两个同学在操场的跑道上活动的情景,上次同学们也在100米的直跑道上走一走了,大约走了150步,约1分钟。

  老师还请两个同学在100米的直跑道上跑一跑,大约是30秒。

  你觉得走100米的路长吗?那2个100米是多长呢?3个100米呢?

  (2)请同学们想一想:10个100米该有多长呢?把答案写在本子上好吗?

  板书:1千米1000米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虽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

  1千米=1000米,快读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让人闭上眼睛就能听出是千米还是米这两个不同的 长度单位吗?(生读)

  (3)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问:2千米等于多少米?4000米等于多少千米?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5)老师想请你们欣赏一下我国的建筑物和堪称世界之最的山峰。(出示图片“你知道吗?”)

  你看!我们国家多了不起啊!其实我国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自豪,请看这些图片,你能分清用米还是千米吗?(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3、感知、体会1千米

  (1)问:测量学校跑道的一圈长度用哪个单位最合适?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 )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是一千米。

  (2)师:请你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三、巩固新知,实际应用

  1、师:下面是一张小明家附近的平面图,(出示第一题练习)

  2、师:小明学校马上要举行运动会了,小明的好朋友小华每天都去训练跑步。(出示第2题练习)

  3、师:我们国家有很多河流,你知道我国的四大河流吗?测量河流的长度,一般用什么作长度单位?(出示第5题练习)

  四、全课总结

  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能告诉大家吗?

  师:让我们一起伸出你的五指山,说说各长度单位吧!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了。

  五、布置实践作业: 书上第55页的查查填填。

  板书设计:

  认识千米(公里、km)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Mm cm dm m km

  10 10 10 1000

  1千米=1000米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1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二、目标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另外,在采集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围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3.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准备:

  课件,皮尺,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周的长度。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教师板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分米、1厘米。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一枝铅笔长18( )。

  ②一枚1分硬币厚约1( )。

  ③教室里的课桌高8( )。

  ④教室地面约长8( )。

  ⑤北京到黄山市的距离是1316( )。

  1.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北京到黄山市的路程很远,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回顾中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性。提出测量北京到黄山市的路程,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感受到认识千米的必要性。

  (二)联系生活,建立表象

  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1)说一说: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2)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

  2.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1)结合课前测量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周的长度,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每个学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实际教学时,尽可能用学生身边的数据。)

  课件出示:我们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圈是200米,沿跑道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2)出示标准化跑道的图片,注明跑道一圈是400米。

  课件出示:沿跑道走半圈是( )米,走( )的长度正好1千米。

  3.实际感受1千米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此环节也可以在课前完成)

  (2)让学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实际走一走,所需时间大约是1分15秒。

  (3)让学生想象一下10个100米有多远。

  4.欣赏生活中的千米

  课件出示指路标志、珠穆朗玛峰主峰高度、汽车速度表等图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千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联系生活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具有时效性,使数学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学生能感受其存在的价值。让学生能更充分地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印象更深刻。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六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设计意图】综合练习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在解决问题中强化对千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五)实践应用,延伸拓展

  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

  在老师或家长的陪同下完成此题,不要流于形式。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8页。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走一走100米或200米的路程。

  2.课件。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确定

  教材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公路上常见的交通指示牌引出千米,然后让学生亲身体验,要求学生走一走100米和200米的长度,推断走1000米大约要多少时间。在课前访谈中,发现只有极少数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至于1千米大约有多长,基本上没有什么体验,学生表达也不甚清楚。可见,建立1千米的观念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此,本课目标定位如下: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该单位的简单化聚;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1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二)策略选择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千米”这一观念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重组了教学过程,具体用到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如课题引入时,让学生估计老师到上海经过的路程,引出千米这个概念,同时感受千米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如综合练习“我当西博小导游”,让学生置身生活情境中,既充分应用米、千米互化的知识,又让学生体验到千米存在的必要性。

  2、选择验证: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存在差异,如学生放学经过的路线的不同,导致学生印象中从学校到某处大约是1千米的观念大不相同,教学设计时,教师根据学生常走的三条路线进行了步测,在学生回答后,课件中有选择地验证,强化“千米”的观念。

  3、合作解疑:在建立和强化1千米的观念时,让学生在教师指导的前提下进行交流,互相纠错,实现互学共进;在综合练习“我当西博小导游”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或合作解答,或自主探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片段实录】

  教学片段一:初步建立千米的观念

  师:课前大家都走了100或200米,并做了记录,你能说说走1000米大约花多少时间或走多少步数吗?

  生1:我走了100米用了 60秒时间,照这样算走1000米就需要600 秒时间。

  师:600秒也就是几分钟时间?(10分钟)有不一样的吗?

  生2:我走100米用了70秒,照这样算走1000米需要700秒,大约12分钟。

  生3:我走了200米用了3分钟,照这样走1000米,需要15分钟。

  生4:我走了100米走了82步,照这样算1000米就需要走820步。

  生5:我走200米走了132步,我以前走过1000米,大约走了754步。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6:不同意,200米走132步,1千米是200米的5倍,应该是660步。

  生5:我走到后面越来越累,步数当然就多一些了。

  师:同学们,她的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6:我们如果按照走100米或200米的速度匀速走的话,可以直接将时间或步数直接乘5,但考虑我们小朋友身体状况的话,实际上走1千米所花的时间和步数就比匀速走多一些。

  师:看来我们还要尊重实际状况。下面请同桌两人交流走1千米所花的时间和走的步数。

  教学片段二:强化1千米概念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从校门口出发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

  生1:到邵逸夫医院吧。

  生2:我认为不对,因为从学校门口到采荷路的34路车站就有一站路,而34路车站到邵逸夫医院还有三四站路呢,比1千米可远多了。

  师:那你认为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呢?

  生2:大约到采荷路口,因为到那儿大约两站路,接近1千米。

  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看(看课件演示)

  生(全体):哦,是采荷路口。

  师:如果往庆春路方向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

  生3:我觉得到庆春立交桥大约是1千米。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3:因为我家在立交桥边,我早上走到学校一般用14分钟,我走100米大约75秒,走1000米大约13分钟,13分钟和14分钟很接近,所以我认为到那儿大约是1千米。

  师:让电脑叔叔告诉我们是否正确(电脑演示)。

  生(全体):完全正确。

  师:下面请你和同桌交流,学校出发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并说说理由。

  教学片段三:练习1选一选、填一填

  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练习1,请看清题目要求。

  (学生填写后反馈)

  生1:我认为青春医院到众安桥的路程是1千米500米,因为青春医院到浙一医院是两个500米,刚好是1千米,再从浙一医院到众安桥500米,合起来就是1千米500米。

  师:答案完全正确,有其他想法吗?

  生2:我是这样想的,因为青春医院出发到众安桥有3站路,每站路大约是500米,也就是1500米,1500米=1千米500米。

  师:你的思路非常清楚。如果从湖滨出发到大学路口大约多少路程,你们谁知道?

  生3:我认为是2千米500米,因为湖滨到大学路口有5个500米,也就是2500米,2500米有2个千米1个500米,即2千米500米。

  师:同学们,复兴大桥是杭州新造的大桥,它的信息谁能补充完整。

  生4:我认为复兴大桥长约80千米,宽约26米。

  生5:我对长约80千米有意见,我看过报纸,钱塘江的宽大约1200米,桥不可能80千米长,我认为填1千米500米比较合适。

  师:其他同学有意见吗?

  生6:我认为长填2千米500米比较合适,因为1千米500米第一小题已经用过了,钱塘江宽1200米,桥身加上两边的长度,大约是2500米,也就是2千米500米,填80千米、15千米更不符合实际。

  师:正确,同学们很善于比较和估计,那么第三题谁来解决?

  生7:我觉得飞机每小时行的路程大约是800千米, 坐小轿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大约是80千米,步行每小时行的路程大约是15千米。

  师:你们认为对吗?为什么这么填?

  生7:飞机速度最快,所以应该填最大的数量800千米,小轿车比飞机慢多了,但也比较快,填80千米,步行最慢,我想我8分钟走1千米,60分钟大约走8千米,大人比小孩快,所以填15千米比较合适。

  【教学反思】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究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达到这一要求,在反复的教学尝试中,我觉得该节课做到了以下几点。

  1、找好知识的“生长点”,教学流程通畅。

  本课开始就让学生通过估计铅笔长度、教室前后的距离、杭州到上海的路程这些具体问题感知单位由小到大的客观存在,以及千米这个单位出现的必要性,使千米这个单位的学习过程自然通畅。

  2、尊重学生的真实体验,观念建立自然。

  在1千米概念的建立初期,难度比较大,但教学中能充分尊重学生走100米和200米的真实体验,并在课前让学生进行整理,通过合理的推理,知道1千米大约走多少步或走多少时间,利于概念的建立,特别是从学校到何处为1千米的估计、公交车站的路程估计,层次明显,不断帮助学生唤醒原有的生活经验,强化1千米的观念。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学习方式合理。

  在整堂课中,1千米观念的建立,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教师不断引导,提供相应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决定学习方式,如通过100米和200米来帮助建立概念时,学生既全体交流,又个别讨论,又如最后的综合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作还是自主探索。

  在整个教学中,我也深切感受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环境在该课中应予以高度关注,因为教师的设计不可能考虑到所有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在教学片段二中,教学时就发现有的班级学生大部分就住在校园后面,课件演示难以启发学生去强化1千米的观念。此外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多种结果出现以后,教师要灵活处理,如片段一中出现了一个学生走了1千米发现实际结果并不是按照乘5得到的,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应对……,显然,这些问题既可能导致教学失败,同时也是教师反思成长的有效资源,值得我们回味和珍惜。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活动:

  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

  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

  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 );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约452( );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 );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 )。

  师: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二、认识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 km)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2)播放相片:这是付老师在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标志:(北京距天津?千米)

  ②虎坊桥距广渠门?千米

  (3)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①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②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师: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

  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

  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

  (走200米的镜头)现在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

  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长),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边看,一边认真数一数:他们一共走了几个100米?

  (录象快放部分学生走10个100米的镜头)

  师:(2)同学们想一想:把这10个100米连起来,该有多长啊!把答案写在纸上好吗?

  师:板书:1千米 1000米 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虽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

  1千米=1000米,读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

  生:读

  (3)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4)师:你能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外地游客算一算西客站到天安门有多少米吗?

  先自己想一想

  集体订正

  生:

  3、感知、体会1千米

  (1)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 )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是一千米。

  (2)在脑子里猜测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3)让我们跟着摄像机镜头到校门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长?(播放录象)

  请学生闭眼在脑海里把这段路走一遍。

  (4)估计:看了录象,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呀?你们怎么估计1千米的距离?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讨论)

  板书:人走15分钟的路约是1千米

  人走2000步的路约是1千米

  汽车行驶1分钟的路大约是1千米

  (5)建议学生课后用这些方法验证刚才的猜测想象。

  (6)引导:那我们班哪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7)付老师家离学校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付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简述理由?

  (8)森林公园

  看了画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远吗?你会怎么去森林公园?

  (9)小结:学到这儿,大家肯定对千米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三、巩固新知,实际应用:

  师:1、你们的收获可真多,我来考考你:

  4千米=( )米 3000米=( )米

  9千米=( )米 6000米=( )米

  要求:看清单位名称 换算

  集体订正

  2、小朋友们看过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单位)

  要求:先独立填出答案,再说说为什么?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它就是“公里”,也可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峰上。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自己,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了。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第五册P、45——P、47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

  2. 运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推算和分析能力

  3、初步学会用千米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4、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地紧密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和认识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出千米:

  1、同学们!在长度单位家族中,你认识了哪几个朋友呀?(贴出:毫米、厘米、分米、米)

  你能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吗?

  2、同学们走1米大约是几步呢?

  请看录象:

  (一个小朋友测量,一个小朋友走。)

  提问:再想想,走100米,大约是几步呢?(200步)

  照这样计算,走1000米是多少步呢?

  3、谈话:我们老学校的跑道一圈是200 米,你们走一圈大约是几分钟?走一圈是3 分钟,那走5圈大约需要几分钟?走5圈也就是走了多少米,(1000米)

  1000米也可以写做1千米。不过,1000米和1千米听起来不大容易区分,谁能想个办法通过不同的朗读,把他们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

  二、联系生活,建立表象

  1、千米是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又一个成员(贴出:千米)

  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公里”,可以用符号“km“来表示(贴出km)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出示课题:千米的认识)

  2、谁来说说,你在哪儿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大家请看:(出示4张图片)

  从这些图片中,你知道了什么?

  请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张在组内介绍一下。

  谁愿意把你们组交流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3、看来大家对千米已经有所了解,那你们还想了解千米的哪些知识呢?

  学生说一说。

  4、提问: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我们先来看看100米的跑道有多长?(录象:学校中100米的跑道)100米的跑道已经这么长了,那几个100米才是1千米呢?

  10个100米连起来才是1千米,那该有多长呀?

  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是300米,大约走几圈是1000米呢?

  同学们!新梅广场(出示新梅广场照片)你们都认识吗?想一想,从那儿出发,向南走,你觉得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

  播放从新梅广场出发,经过邮局、电影院、小商品市场到新区实验小学的录象。好!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跟着老师在脑海里把这段路再走一遍。谁来估计一下,走这段路大约需要几分钟?

  5、如果从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也是1千米?同桌互说,交流。

  到底谁的意见比较准确呢?假如让你去验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去验证?交流。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课后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去验证一下,好吗?

  三、加深千米和米之间的联系:

  1、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这是小明的家,请你们帮小明找找看,从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先在组内说一说,并且在图上圈出来。

  想想做做1

  从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在图上画出来。

  再找找看,从哪儿到哪儿也是1千米?

  2、 你们看,小华在干什么呀?

  他每天都要在这个400米一圈的跑道上跑步,今天,他已经跑了5圈了,你知道,他今天跑了多少米了吗?

  是多少千米呢?

  你是怎么想的?

  (1000米=1千米,2000米里有2个1000米,就是2千米)

  3、 其实利用1千米=1000米不仅可以将米转化成千米,还可以把千米转化成米。请看:

  想想做做3

  说说怎样想的。

  四、系统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千米,到现在为止你们一共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朋友呀?你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在使用这些单位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合理、恰当。

  五、解决问题:

  1、 步行 汽车 飞机 自行车

  每小时 每小时 每小时 每小时

  1800千米 5千米 16千米 40千米

  2、想想做做4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3、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吗?(长江)对!

  请看这张表格,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比较他们的长短吗?

  4想想做做5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幅简单的铁路示意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⑴从太原到青岛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快速算一算。

  下面两个问题请在小组内讨论:

  ⑵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长300千米,你能估计出南京到济南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吗?

  ⑶从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

  说一说你的理由。

  六、实践作业:实践园地

  1、 想办法测量一下你家到学校大约距离多少千米?

  2、观察无锡旅游地图,根据各景点之间的距离,为自己或家人设计一条经济实惠的旅游路线。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千米的认识(P7页例3,P8页例4,P8页“做一做”及P9页第1、2题,P10页第4题)

  教材分析:

  例3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4及“做一做”(进一步用身体的感受体验1千米的长度)。这部分内容是以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的活动形式呈现的,借助学生的活动经验,增强学生对1千米直线距离的感受。可以通过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走路步数的感受、对身体疲劳程度的感受等多种方式来体验1千米的长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建议:

  例3的教学可以从公路路标的实际情境引入,说明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使学生感受认识“千米”的必要性,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使学生明白路标的具体含义。接着,借助学校操场这一学生熟悉的题材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并给出千米和米的关系。(教学时,可以利用当地实际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表象,如A地到B地大约是1千米。)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走路步数的感受、对身体疲劳程度的感受等多种方式来体验1千米的长度。出示例3的情境。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说一说图中主要说了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到叶镇还有21千米”、“到灵山还有23千米”,也有的学生会说出:“小汽车1小时可以行80千米”

  等等,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并由此引出千米。

  例4这部分内容可以在操场的跑道上,或在学校的其他地方量出100米的直线距离。测量时,应该先确定起点并选定一条直线,然后用卷尺(或其他测量工具)量出100米,在50米及终点处各设立一个明显标志。让学生先看一看50米的直线距离,再看一看100米的直线距离,然后想像一下2个100米有多远,3个100米有多远,……10个100米有多远。或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走100米的活动。要求小组长具体负责,每组要有指定的记录员。

  活动内容是:

  ①用平时的步幅,走完100米,确定走的步数。用平时的速度,确定走100米需要的时间。学生可以以平时的速度走到100米处,边走边数出自己走的步数。

  ②提醒学生这不是比赛,如果比平时走得快(或慢),走的步幅比平时大(或小)都会影响对1千米有多远的推想。

  ③让学生根据走100米的感受(用的时间和对距离的直接经验)推想出1千米大约有多远。

  组织学生完成“做一做”。到校门口,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估)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动,感受1千米的距离。

  练习二的第4题安排了三组情境(见下图),分别提供了3千米、1200千米和30千米3个不同的出行路程,应该先让学生认真看图,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可以有多种答案。比如,去植物园可以步行,也可以坐车去。对应不同的出行方式,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通过观察、推测、操作等学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懂得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课前准备:

  回忆体育课100米跑步比赛,熟悉平小周边环境。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出示二年级小朋友的数学日记:

  20xx年2月28日晴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学校注册。我很高兴,因为爸爸给买

  了一个长2米,宽6分米,高3厘米的笔盒,但是我也累了,那是因为我们来回一共走了2米的路程。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笑了,你为什么笑了?

  生:这个同学将单位搞错了。

  师: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适合?

  师:告诉老师,1米有多长?来,比划一下?大家一起来比划比划。那2米就是?从教室门口到讲台桌就有2米,他们来回只走这么长的路程吗?你认为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

  二、新授:

  师:感谢这位同学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课题。我们能用双手比划1米有

  多长,能比划1千米有多长吗?

  a、师:不会比划也没有关系,生活中,你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吗?

  b、课件:出示图片

  师:你们观察到什么长度单位了吗?你有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由课本老师来告诉我们。

  生阅书齐读: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来表示,千米可以用符号"KM"来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师:计量比较长的长度就需要用千米,那你认为这里的2米应该改为2()?

  1、通过观察、猜测感知1千米有多长。

  ①、师:千米在生活中运用还是比较广泛的,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

  ②、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同学们请看:

  演示:校园操场每圈大约是250米,2圈就是500米,3圈是750米,4圈是1000米。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请学生读,师强调读法的注意事项,齐读。

  ③、推测:

  师:假如操场每圈是200米,跑几圈是1千米啊?400米呢?

  2、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长度。

  ①、体育课你跑过100米,跑完后你感觉怎样?几个100米是1千米?要让你跑完1千米,想想你会怎样?老师对着1千米外的你很大声地说话,你可能听见吗?将1千米与1米对比,你想说什么?

  ②、出示课件图片:

  Α、从学校大门到哪个地方大约是1千米?

  Β、生活中哪些地方大约相隔1千米?

  ③、课件:

  平小到农行是570米,农行到商业街是430米,商业街到新市场是240米,新市场到平小是190米,平小到哪里是1千米?还有哪里到哪里是1千米?

  3、回归生活,应用千米。

  ①、师: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是运动的好时节,这不,小华来我们的学校

  来锻炼身体了。

  小华绕着操场跑了8圈,他跑了多少米?是多少千米?

  ②、师:2千米=2000米,那么

  9千米=()米6000米=()千米

  教师注意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③、师:看来同学们对米和千米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现在老师就来考

  考大家。

  A、给下面的数据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B、先估计世界三大河流的长度,再比较长短。

  三、小结:

  ①、师:长度单位家庭又添了一个新成员,它是?,说说你知道的"千米"的知识!

  ②、作业:多渠道查资料: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大约是()千米。

  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千米。

  磁悬浮列车每小时可行驶()千米。

  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千米。

  教学反思:

  教学亮点:

  1、情境的“巧设”:

  在本课实际教学中,我主要创设两大教学情境,一是引入校门口到加油站距离1千米的录象,二是在练习设计中引入“‘数学大餐’菜单”教学情境的设计。对于录象的引入,我是这样考虑的:学生已经对1千米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引入来源于生活实际—校门口至加油站的录象,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更直观、更具体的1千米,学生可以进一步在感知、感悟的基础上加深和明确1千米到底有多长,这样,也可以给学生一个比较明确的参照,懂得多长的距离就是1千米,这样情境的创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具体的、持久的;对于“‘数学大餐’菜单”教学情境的设计,我的想法是,三年级孩子都是比较活泼的、好动的,他们还需要一定的感官刺激,一定的视觉冲击,基于这节课孩子们已经接触过了,所以我不再注重练习设计的层次性,而在练习设计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方面下工夫,我设计了5道练习,并以“‘数学大餐’菜单”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由学生来“点菜”,“点”到什么,就“吃”什么,孩子们兴趣盎然的同时,很认真地完成了相关的练习,明显看得出,这样的“数学大餐”很适合孩子们的口味!

  2、结构的前后呼应:

  在课始,以“马虎小子的数学日记”来引出千米,课末布置学生完成数学日记,并提醒学生不要犯马虎小子的错误,这样的设计让整个课堂浑然一体。

  3、教学的有效实在:

  从孩子们的课堂表现、孩子们的学习结果来看,这节课还是挺有效、很实在的,孩子们“三维目标”方面掌握还是相当不错的。

  教学缺失:

  1、关于课前调查:

  在课前,我发给孩子们一张调查表,要求学生配合父母调查你走?步大约是1千米,你走?分钟大约是1千米,摩托车中速行驶?分钟大约是1千米,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根本就不让孩子走1千米,而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于是就出现了走200步是1千米,走3145步是1千米的答案,我想,这应该算是教育的一种悲哀吧!

  2、关于预设与生成:

  一直以来,总是认为不需要太多的预设,看到很多老师写一课时的教案就达8、9页,自己很是不解。这次教学让自己有了深刻感触,预设是根本,有了精心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因为在“‘数学大餐’菜单”练习方面根本没有去预设,结果出现了很多诸如重复、罗嗦、遗漏等问题。希望引以为戒。

  3、关于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不同于其他的教学语言,需要精炼、简洁、准确、有逻辑性,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在预设上面下些工夫,注意数学语言的逻辑、精炼。

  4、关于教学评价:

  对于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我们应该进行适时、有效的评价。在这方面,自认为做的不够好。我想,有效、合理的教学评价在单纯的一节公开课中是无法一躇而就的,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要注意积累评价语言,结合课堂实际灵机应变、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认识千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2、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本课教学前,学生对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的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能感知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这个仅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单位间的化聚打下基础。

  3、教材的知识结构

  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让学生知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感知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通过看、算、走等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体会和理解千米的认识,认识1千米=1000米,体验和感悟千米的实际长度,通过想想做做让学生进一步感悟1千米的长度,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熟练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

  4、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2、提高学生解决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5、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解决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二、说教学程序

  本课的教学我是这样设想: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你知道我们学校跑道一圈多少米?小华跑了5圈大约是多少米?同桌讨论后,交流。汽车每小时能行70(

  ),你认为可以填上哪个长度单位?请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一)认识千米。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学生交流自己看见过的。出示路标牌的图,并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km。

  (二)实践体验“1千米”。

  1、猜一猜:1千米大约有多长?学生猜测后回答

  2、观察:1千米到底有多长?多媒体演示测量公路长度的'过程,学生仔细观察测量公路长度的过程,并记录。学生回答,你知道了什么?小结:1千米=1000米。

  3、课前已经请大家去操场走了走,一圈大约走了几分钟?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呢?学生回答。

  4、你感觉1千米长吗?学生自由交流。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从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学生观察后独立描出图上1千米的长度。再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怎样思考的。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用什么单位合适。

  5.“想想做做”第5、6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是:进一步感受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总结概括,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是:既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又培养了学生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进行总结回顾的习惯和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让学生体验数学。千米是个较大的长度单位,三年级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是长度单位教学中的难点。所以

  本节课着重让学生创设体验过程,引导体验生成,帮助学生较好地在体验中构建起千米的概念。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欲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将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及时调控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动态生成。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83页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万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用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

  一块橡皮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12()。

  一张课桌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36()。

  一块黑板它前面的面积大约是4()。

  校园占地面积大约是2()。

  小结:在填写单位时,要先想像它的实际面积以什么为单位最合适。

  2、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知道了公顷一般表示较大的面积,那么还有没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呢?说说看。

  (2)出示例2情境图。

  欣赏图片并读一读图中的文字。

  你从图中了解了什么内容?

  今天我们共同认识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板书课题:认识平方千米。

  二、教学新课

  1、认识1平方千米的含义。

  (1)九寨沟、三峡书库、杭州西湖这些旅游景点有同学去过吗?面积大吗?说说看。

  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平方千米也可以用符号“km2”表示。(板书:km2)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领土总面积有多大吗?(960万平方千米)

  我们领土总面积居世界第3位。

  (2)猜测1平方千米的含义。

  上节课,我们认识的1公顷是多大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请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能想象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吗?

  指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演示1平方千米的大小。

  2、尝试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顷呢?在小组里算一算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根据汇报板书: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你是怎么想的?

  3、教学试一试。

  读题、理解题意。

  这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呢?单位是什么?

  那么求出的面积单位就是什么?

  指出:与千米相对应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千米。

  独立计算面积,并讨论应怎样将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

  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是小数怎么办呢?(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方法。

  4、练一练第1题。

  独立算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再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将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千米?

  2000×1500=3000000(平方米)、3000000平方米=3平方千米

  指出:无论怎样换算都要细心,不能数错位数或移动小数点时多移一位或少移一位。

  5、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巡视指导。

  指名说说是怎样换算的?

  350公顷=3.5平方千米、1.39平方千米=139公顷

  在小组中说说公顷与平方千米互相换算的方法。

  6、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讲。

  说说错误的原因。

  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怎样把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又怎样把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

  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怎样把平方千米换算成平方米?又怎样把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千米?

  互相说说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在小组中估算,布置课后查找资料。

  2、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100、100、10000、100

  你有什么发现?

  3、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先想象一下这些物体表面或占地面积的实际大小,再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

  4、阅读“你知道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

  认识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km2)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100、100、10000、100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师找准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识经验的“切合点”,在学生建立

  师:火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4千米,也就是多少米?

  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材料感知建立1千米的丰富表象,学生举例身边的事物并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给学生提供操作、交流与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在提供学习资料的基础上现场生成学习材料,在交流中进一步感受1千米的具体长度,在头脑中比较清晰的建立1千米长度的“模型”,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在学生具有大量的感性基础和丰富的表象积累上,以直观、动态的录象播放让学生感知摩托车行驶1千米路程,用另一种的方式感知和感受1千米,强化了对1千米有多长的感受性。

  此环节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联系生活提供丰富学习材料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使数学不显得枯燥而是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体现新课标理念,设计巧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素材,注重学生自己对知识的体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一)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

  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新课标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于1千米的观念的建立本身是枯燥的,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只是机械被动的去学习。然而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补充,教师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以常见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如播放我国长江、雅鲁藏布江、火箭发射等图片,让学生对它们的长度、深度、高度进行千米和米的换算,使学生自然就融入了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与意义。

  (二)把已有的经验作为支点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于丰富的现实原型,培养空间观念要将教学拓宽到生活空间。教师能借助学生对100米的长度的认识作为“敲门砖”,找准发展空间观念的支点,通过课前感知、课中回忆、推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中逐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实背景中,引领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三)给学生充分的感性积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教师能从学生所熟悉的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之间100米的长度入手,推想1千米的长度;接着,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物体利用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再让学生通过看摩托车行驶1千米的实际长度的录象,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注重感性积累与体验,在学生自己对知识的体验中建构新知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用自己的方式描述1千米的长度时,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自己探索与交流,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教室的2块地砖的长度大约是1米,2000块地砖的长度约是1千米”、 “教室门约高2米,500个门叠起来的高度约是1千米,冲天了!”“小朋友走1米大约要2步,1千米大约要走2000步”……这一环节的设计提供给学生“再创造”的时机,形成学生思维碰撞的高潮,课堂显得真实而生动。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4-15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1-23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4-26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7-07

认识千米说课稿教学设计04-16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内容07-05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4篇)07-08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3-10

数学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