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5-28 14:26:3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四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的: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四篇

  1、 本课生字,积累好词佳句,注重朗读训练。

  2、 了解大瀑布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及变化原因。

  3、 了解大瀑 布葬礼情况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环抱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大瀑布悲剧的原因及其重大意义。

  教学准备:

  1、查阅有关大瀑布的资料

  2、查阅身边自然环境被破坏的资料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揭题。

  教师首先从“葬礼”入手,质疑,解疑,再补充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全文,学生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找出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部分。

  三、知道学习“葬礼”一部分(10—13自然段)

  学生轻生齐读这几段文字,弄明白以下问题:

  (1) 那些人为瀑布举行了葬礼?

  (2) 他们怎样举行葬礼的?

  (3) 举行葬礼 的目的何在?

  四、指导学习“大瀑布变化前后的景象及变化原因”。

  过度语:大瀑布沦落到为它举行葬礼的这步田地,此时此刻,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生答后,教师梳理以下问题。)

  (1) 昔日的大瀑布是怎样的状况?游客此的态度呢?

  (2) 如今的大瀑布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游客此的态度呢?

  (3) 大瀑布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的原因呢?

  1、 学生带着以上的问题自主学习课文相关部分

  2、 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1) 找好词,欣赏佳句,理解内容。

  (2) 教师指导训练朗读(读出惊奇,骄傲的语气和悲伤惋惜的语气)

  五、讨论深化,渗透德育目标

  这场隆重而盛大的葬礼结束了,同学们,如果当时你参加了这次活动,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请同学们讨论或书写),抽生汇报。

  六、教师总结,结束全文

  七、课外拓展延伸

  请你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今天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状况。

  八、板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

  昔日:雄伟壮观

  如今:奄奄一息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

  1、了解自己的家乡,夸夸自己的家乡,结合杭州的西湖博览会,初步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能用连贯的一段话夸夸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看图听听说说三位小朋友是怎样夸自己的家乡的;用不同的语言夸夸自己美丽的家乡或家乡的特产。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把三个小朋友夸家乡的话说出来,不能成为变相的背诵。怎样用连贯的一段话夸自己的家乡。

  教学过程 :

  一、谈话揭题,明确学习任务。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乡,你的家乡美吗?这节说话课,我们要先来听听三位小朋友是怎样夸自己的家乡的。(板书:夸家乡)最后还要小朋友仿照例子,用一段连贯的话来夸夸自己的家乡。

  二、初步看图,整体感知。

  1、这三位小朋友的家乡分别在哪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用句式他的家乡在(),因为那里()。

  三、听听、说说

  这三位小朋友的家乡都很美,听听他们自己是怎样迈进家乡的。

  ● 出示图1,

  1、听边思考:A、他的家乡在哪里?B、那里有哪些美丽的景色?C、他觉得自己的家乡怎样?

  2、分步回讲以上内容。

  3、谁来做山里的孩子,向同学们夸夸自己的家乡?(个别讲,集体评议)

  ● 出示图2:

  1、边听边思考:这个小朋友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2、自由说;小组说。

  3、谁来做海边的孩子向大家夸夸自己的家乡,指名说,集体评议。

  ● 出示图3 :

  1、听录音想想,这位小朋友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的?

  2、学着这个农村小朋友的样子,来夸夸家乡。(自由说,指名说,评议)

  四、夸夸自己的家乡。

  这三位小朋友的家乡都很美,他们都爱自己的家乡。我们也有自己的家乡,你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好吗?

  1、怎么说?依据第一幅图的学习方法。

  2、分步指导:

  (1)重点指导第二步那里有哪些美丽的景色?(或有名的特产)

  (2)也可以说说居住地周围的建筑或市场的景象。

  3、把三部分内容连起来,用一段话夸夸自己的家乡。(自由说;同桌说;指名说;集体评议。)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一段话来夸夸自己的家乡,我们家乡都很美,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我们要学好本领,长大为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人教社第七册第七单元《乌塔》一课,讲述的是德国一位14岁的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漫游欧洲的事,全文叙述的事情具体清楚,揭示的主题耐人寻味。根据教材编排和训练重点,本单元着重进行“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训练,在教学《白杨》、《桃花心木》两篇精读课文的基础上,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读、自悟。对此,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为:(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的精神,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2)通读全文,通过辩论的形式,提出自己阅读的见解和看法,提高个人的认识。

  本文用时一课时,以下是教学思路。

  一、自读课文,引发思考。

  对于略读课文,我们向来强调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同时承担起进一步进行单元组训练的任务。因此,首先必须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总体理解课文内容。这一过程是学生自由地读书,读前提出要求,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具体的要求是:(1)认真读原文,把原文读通顺,遇到不理解或有困难的地方再多读几遍,并尝试着自己解决。(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理清课文的条理。自读课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学习打好基础。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就比较容易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时,教师可以抛出问题:让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独自出行,好不好?这问题看似普通,其实引发了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阅读课文的见解,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学生的辩论,为领会内容提高认识做了准备。

  二、组织辩论,引导探究。

  学生的思想中无形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小孩子独自出行,不好;一是小孩子独自出行,很好。对于这两种观点,教师不要急于解答,做出评价,可以要求学生再次认真阅读课文,到文中找出根据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大胆发言,说出看法。

  此时,教师就可以组织一场辩论会,把持有两种不同观点的同学分成正反双方,通过辩论来引导他们提高认识。正方观点鲜明简练,认为独自出行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增长见识;反方则担心独自出行的安全、经济负担等问题。当双方争执不下,教师应注意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引导辩论的双方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反驳对方。正方同学找出的重点语句,足以解决反方同学的担心,请看:

  (1)反方观点:“小孩一个人出行多不安全呀!”——正方反驳:“乌塔说她在家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2)反方观点:“一个人外出漫游,不是要花很多钱吗?小学生还没有经济收入,不必急着外出。”——正方反驳:乌塔“因为年纪小,可以享受优惠,买一张全欧洲旅行联票,不到400马克。”再说,还可以勤工俭学,乌塔“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3)反方观点:“小孩子一个人外出,没有大人指导,会增长见识吗?”——正方反驳:乌塔“为这次旅行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乌塔“拿出一摞书,全是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对照着看,就像老师带我玩一样。”

  (4)反方观点:“独自外出,怎么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呢?”——正方反驳:乌塔带了闹钟,“一阵‘丁零丁零’的闹钟声惊醒了”,还懂得“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

  经过一番辩论,原先持反方观点的同学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担心全是多余的,乌塔已经用自己的实际经历告诉了我们,小孩子独自出行不再是遥远的梦。在这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辩论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发表阅读见解的过程,当然,学生所发表的见解也并非孤立地随意的说,而是密切联系课文,探究课文的过程,不仅深入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扎实训练了本单元的知识点,形式新颖活泼,探讨有实效。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必须要树立明确的观念,要学生学习乌塔的独立自主的精神,教师必须从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做起,从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入手。对于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应充分肯定,只要能说出自己的见解,都予以鼓励赞扬,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又有利于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养成勇于发表独立见解的习惯。

  三、总结提升,提高认识。

  激烈的辩论可以提高学生思想上的认识,但这辩论也需要老师的指导。总结全文时,着重点拨乌塔说的两句话:

  (1)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乌塔对中国家长把孩子“关”在身边的做法提出质疑,认为只有一个孩子多投入到社会中去,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而家长应该积极为孩子们创造这样的条件,否则,都不能真正体现长辈对孩子的爱。)

  (2)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电视和书本提供的世界毕竟缺少了切身的感受。乌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好处,给人留下深深的思索。)

  在总结提升时,需要注意的是,鉴于中国和德国国情的不同,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像乌塔一样独自外出,而应该首先克服思想上的惰性,然后尝试着去逐步提高生活能力,当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能力,外出旅行也不再是困难的事了。

  四、安排活动,课外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可以说,《乌塔》一课的主旨和《语文课程标准》的提法是相吻合的。同时,《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对此,我们不妨课外组织“让孩子独自出行——学乌塔,家乡寻春记”的活动,活动的范围先确定在“家乡”这一小范围,可以聘请家长、老师同时参加,以小组的形式,尝试自行设计外出线路,自行安排外出设备,自行准备外出经费,设身处地地体验乌塔的感受。活动结束召开一次座谈会,总结活动的心得,并指导完成一次实践性习作。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设计提要:

  教学本文主要遵循:首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过“春节”的感受入手,再通过自学了解老北京春节期间的活动,从而再品一品老北京过春节的年味,最后从整体上揣摩作者独特的写作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通过读、思、议、品,领悟简洁朴实的语言、独特的写作方法和老北京丰富多彩的年文化。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课《北京的春节》。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写了老北京人如何过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本文作者??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使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民风民俗习惯。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详略得当,语言简洁,耐人寻味,反映了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习俗。

  3.学习和揣摩课文朴实而简洁的语言和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根据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领悟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学习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其的好处。

  学情分析: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更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因此本课是学生喜欢阅读的课文,教学时,可以从学生谈自己如何过春节的感受入手,再引导学生了解老北京人在春节期间的主要活动情况,感受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最后让学生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前准备:

  学生搜集春节在“吃”方面的文化以及描写春节的诗词、春联等;教师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今年的春节刚刚过去,相信那快乐的回忆还历历在目。下面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过今年的春节的?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导入:你们的春节过得都很丰富多彩,也很特别。那么,现在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走进老北京,品味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板书:6

  北京的春节

  3、读题目并解题:同学们,从课题你读懂了什么?(关于北京人如何过春节。)

  【评析:本环节的设计要简练,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勾起自己对刚过去的春节的回忆,从而以最快速度进入学习本文的状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预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还要想一想:老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师预设:

  引导学生结合阅读心得,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

  (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评析: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解决学习上的障碍,包括字、词、句等,以便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师(预设):看来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已经初步感受到老北京的春节习俗。下面我们再具体地理一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喜庆活动历时这么长,那他们每段时间到底有哪些风俗习惯的活动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试填下表。

  1、学生默读课文,注意找出具体时间和主要活动。

  2、出示课件:以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试填下表。

  时间

  风俗习惯或主要活动

  春节前

  春节间

  3、师生共同完成并订正以上表格。

  4、师:同学们,根据表格的提示,你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评析:本环节主要是在默读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填表了解老北京人在春节期间是怎样准备和庆祝春节的,从而达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诵读课文,升华感受

  师:同学们,老北京人过春节过得这样丰富多彩,我们就应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感受感受吧。

  1、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学生自我展示诵读情况。

  3、师生共同评议朗读情况。

  【评析: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并进一步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

  五、教师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和小组合作交流,了解了老北京春节那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也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我希望大家回去再美美地朗读课文,并把你喜欢的段落背下来。下节课我们继续品一品老北京过春节的那浓浓的年味。

  【评析: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四步走:谈一谈(导入)读一读(感知)理一理(内容)读一读(品味),为第二课时的细节讲解做好铺垫。】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四篇】相关文章: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编10篇03-12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九篇03-06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10篇03-03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6篇03-02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九篇02-28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9篇01-31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九篇01-22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八篇01-14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5篇01-08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六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