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13 14:11:44 蔼媚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通用1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通用14篇)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一.激情导课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吧?请看屏幕,这里有一些彩色的五角星,你们可以任意说出其中一个五角星的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就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谁来试试?

  生:………

  师:神奇吧?你们想不想学到这个本领?

  (生齐答:想。)

  师:学了今天的新知识,你们就学到这个本领了。

  好,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有余数的除法》。

  我们先从分东西开始吧……

  二、新授:

  师:请看这里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

  生:可以摆3盘。

  1.质疑: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

  2.质疑: 结合草莓图谁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在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们还记得吗?

  看来大家对之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非常不错,我来出一道稍难一点的:(出示课件)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比刚才多了1个草莓,是7个草莓。

  (1)如果有7个草莓,还是每2个摆一盘,你还会摆吗?

  带着问题请看今天的第一个学习任务:

  1. 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

  2. 用算式表示分草莓的过程。

  3. 剩下的草莓在算式中怎么表示?

  (2)接下来,咱们就小组讨论一下,用你们的学具按要求来摆一摆,看哪个组的同学摆得快又对。

  我们请一个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一下你们组是怎样摆的?

  用老师的草莓摆 (课件出示7个草莓,摆好的图)

  (3)质疑: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两次摆的有什么不同?

  (生:上面的6个草莓正好摆完,7个的草莓没有摆完,有剩余。)

  师:我们把这种有剩余的除法就叫有余数的除法,那剩余的这个数就是----余数。

  师:剩下的这1个草莓在除法算式中怎么表示呢?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算式的?

  课件出示------7÷2=3(盘)……1(个)我们通常把商和余数之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

  1. 结合草莓图谁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还剩1个。

  2. 你知道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3. 谁来读一读这个算式。

  摆正方形:

  过度:其实,有余数的除法里边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同学们请看……

  (1)想一想:用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8÷4=2

  (2)用9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9÷4=2(个)……1(根)

  8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9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余1根小棒,

  如果是10根、11 根、12、13、14……根小棒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请看今天的第二个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

  1.小组合作接着边摆边列出算式。

  2.观察每道题的除数和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接下来,咱们就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看看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一人摆小棒,一人把摆的结果及所列的算式写在记录单上。

  2.观察对比,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现在,王老师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质疑: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它的数?

  (3)猜想并验证:余数可能是4或5吗?为什么?

  生2:余数按照1、2、3出现,它们都比除数4小。

  师:你真善于观察。余数总比除数小,谁能说说这是为什么?

  生:如果余数等于除数,那就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

  教师板书:

  余数<除数

  (4)归纳小结:

  余数既不能比除数大,也不能和除数相等,也就是余数必须比除数怎么样?

  余数<除数

  (我们已经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你会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我来考考你们,请同学们翻到课本60页,完成做一做第1题圈一圈,填一填。)

  6.随例练习。圈一圈,填一填。

  (1)17个☆,2个2个地圈。…………

  四.猜想运用,加深理解

  1. 猜一猜:

  (1)下面老师用一堆小棒摆五边形,想一想,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谁来猜一猜?

  (2)质疑:为什么只有这几种可能性?说说你的理由?

  (3)如果摆三角形,可能会剩几根?

  五、前后照应,释疑解惑:

  师:现在可以揭开猜彩星星的秘密了。老师就是根据这些星星的颜色和余数多少的规律猜的,任意选一个球的号码数,除以3,如果余数是1,就是红色。如果余数是2,就是黄色。如果没有余数,就是蓝色。

  孩子们,今天的数学课堂你的收获是什么?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和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2、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教师花瓣学具、小组探究单

  课前准备:

  课前小探究

  问题:把22朵花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到( )朵,还剩( )朵?你会用算式表示吗?你能说一说算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吗?

  教学过程:

  一、认识有余数除法名称及含义

  1、情境引入

  自然界中有许多美丽的花,我们一起去欣赏。 看,这是3片花瓣 的兰花,这是4片花瓣的花,有5片花瓣的,还有6瓣花,它们美吗?你最喜欢的是几瓣花?

  2、动手操作。

  现在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花, 用你们拿到的12片花瓣拼一拼,看看最多能拼几朵花?

  3、学生汇报

  预设1:我们把12片花瓣,每3片拼一朵花,最多可以拼4朵花。

  预设2:我们把12片花瓣,每6片拼一朵花,最多可以拼2朵花。

  预设3:我们把12片花瓣,每5片拼一朵花,最多可以拼2朵花。

  追问:剩下能不能再拼一朵花?

  预设4:我们把12片花瓣,每4片拼一朵花,最多可以拼3朵花。

  4、结果分类。

  学生反馈

  师小结:看来,我们在平均分东西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不够分,还有剩余的情况。

  5、尝试列式

  预设:12除以5等于2,单位朵,余2,单位片。

  师教学并板书(师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有余数的除法。

  6、理解含义

  追问:12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商和余数都是2,但它们的意思一样不一样?

  预设:12片花瓣,每5片拼一朵花。可以拼成2朵,所以它的单位是朵。还剩余2瓣,所以它的.单位是片。

  (设计意图:以拼花和分花为主体,主要是想贴近生活,也是为了能更好地利用我的数据“12片”,没有用教材中的6个草莓。因为12这个数据即可以被3、4、6整除而巩固了旧知,被5整除余2又延伸到了新课。)

  二、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关系

  1、例题变式

  如果增加一片,13片,还是每5片拼一朵,你说最多可以拼几朵?为什么?同桌说一说算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学生汇报。

  2、小组合作

  继续增加花瓣的数量,14 、15……20、30、100。最多可以拼几朵,还剩几片花瓣?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要求:

  摆一摆:小组里,每人选一种,动手摆一摆。

  说一说:将你的想法用算式的形式汇报给小组长。

  写一写:小组长将组员的结果记录下来并汇报。

  对比观察除数和余数有什么关系?

  预设:除数都比余数大

  ……

  追问:当除数是4,余数是?当除数是5时?除数是6时?

  师小结:在有余数除法算式中,除数一定要比余数大。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1)把15朵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朵,还剩几朵?

  15÷4=3(朵)……3(朵)

  追问:这里数字、单位都一样(3朵),意思一样吗?

  (2)把16朵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朵,还剩几朵?

  16÷4=3(朵)……4(朵)

  (3)把16朵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朵,还剩几朵?

  16÷3=4(朵)……4(朵)

  2、课前探究结合。

  这个问题还记得吗?就是我们课前研究的问题,现在你再试试看,跟之前写的一样吗?

  3、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算式。

  (1)师:如果我们只看这个算式,去掉这些数据,你知道这里余数可能是几?最大是几?( )÷6=( )……( )

  (2)如果我知道余数是5,商是2,你知道被除数吗?

  ( )÷6=( 2 )……( 5 )

  四、全课总结师: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用途很广、作用真的很大,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课后拓展

  在算式( )÷6=★……★中,余数和商是相同的数,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它们有什么规律?

  六、板书设计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

  课本68页的例6以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熟悉的生活事例的探讨与研究,进一步学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在解决较复杂问题中,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和余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将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有余数的除法计算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咱们来做个小游戏,从1开始依次往下数1、2、3、4、5,轮回来6、7、8、9……一直这样数下去,每一个数都对应一个手指。现在老师说任意一个数,你能马上就找到这个数对应的手指是哪个吗?试一试。

  数到24是哪个手指呢?

  有的同学是一个一个的数,老师一下子就知道是哪个手指,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学习完今天的知识你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6,出示课件图片。

  (1)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

  (有13面小旗子,它们摆的很有规律)

  师:知道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吗?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你知道第16面小旗子应该是什么颜色吗?

  (2)解决问题。

  师: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看看谁能很快就知道第16面小旗子是什么颜色。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反馈。

  (是黄色)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说说你们的方法。

  预设:

  生1:最后一面小旗是第13面,我接着往下画,画到第16面小旗是黄色。

  生2:小旗每3个一组是一样的,每一组里面的小旗都是按照同样的顺序排列。16个小旗3个3个一圈,圈了5组,剩余1个,这1个就是第16面小旗子,他是第6组里面的第1个。按照排列的顺序,可以知道是黄色。

  (引导学生明白这种圈一圈的方法可以用除法来表示,根据摆小旗的规律,用除法的余数能够快速解答这种周期问题。因为余数是1,就说明第16面小旗时某一组里面的第1面,应该是黄色。)

  (3)验证结果。

  师:用16÷3=5……1这样的求余数方法进行判断,结果正确吗?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然后说一说。

  2、想一想:如果按照那样的规律往下摆,第27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第6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说图中的珠子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律串在一起的,然后独立思考第24个珠子是什么颜色,说说解题的思路。

  2、完成“练习十五”第5题。

  六一儿童节,校园会场上摆了很多漂亮的花盆,看看是怎么摆的`。如果一共要摆32盆,那么最后一盆应该摆什么颜色的花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小组讨论后交流、反馈。

  3、完成“练习十五”第6题。

  (1)引导学生用求余数的方法进行判断。

  (2)这是一道思考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白一个月里面完整的星期有4个,就是说一个月里面至少有4个星期六和星期日,但是题目中说6月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意味着六月的前两天应该是星期六和星期日,这样才符合题意。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做的小游戏,其实它和我们今天学的用除法余数来解决问题有关系。你发现其中的奥妙了吗?它的奥妙就是每次都数5个,就是把5看作一组,做除数,报出的数就作为被除数,然后用报出的数除以5,看余数是几。余数是1就是大拇指,余数是2就是食指,余数是3就是中指,余数是4就是无名指,没有余数就是小拇指。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

  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3、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 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

  发现并理解“余数定比除数小” 。

  [教学难点 ]

  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口算

  2、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 10根小棒,平均分成 3份,每份几根?剩几根?

  (2)拿出 9根小棒,每 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还剩几根?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 2,展示课件。

  1、动手操作。

  请每位学生分别用 8、 9、 10、 11、 12根小棒,每 4根摆一个正方形,看看这些 小棒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

  操作完毕后,全班交流、互动,反馈信息。

  (1)如果给你 8根小棒,每 4根摆这样的一个正方形,最多能摆几个呢?会有 剩余吗?(摆 2根,没有剩余)

  你能列出算式吗? 8÷4=2(个)

  (2) )如果给你 9根小棒,最多能摆几个呢?还剩几根?(摆 2根,还剩 1根) 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9÷4=2(个) …… 1(根)

  (3) 10根呢?

  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10÷4=2(个) …… 2(根)

  (4) 11根呢? 12根呢?

  11÷4=2(个) …… 3(根)

  12÷4=3(个)

  为什么不是余 4根,写成 12÷4=2(个) …… 4(根)呢?

  (因为 4根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 )

  2、观察发现

  (1)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每道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 大胆猜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呢?

  余数小于除数。 (师板书)

  (2)学生验证: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看看余下的小棒根数能 不能是 4根、 5根、 6根 ……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因为这种情况下, 余下的还可以再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此时余数小于除数。得出余数 <除数的 结论是正确的。

  小结:剩下的不能再分的.数叫余数。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师:通过刚才的探讨,我们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是小于除数的。现在让我们用一堆小棒摆一个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是几根小棒?

  总结:每 5根摆一个,就是把小棒每 5根分一份,除数是 5,根据余数和除数 之间的关系,可能剩 1、 2、 3、 4根。

  师: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呢?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2、完成“练习十四”第 14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已知除数是多少, 在被除数和商未知的情况下, 求余数最大 是几,然后指名回答。 (除数是 8,不管被除数和商是几,余数都小于除数,可 能是 1—— 7中的任意数,其中,最大是 7。 )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0页例1及第61页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果盘、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首先我们先来做一个“你来说我来猜”的小游戏。老师画出红黄蓝三个颜色的气球,并标上数字1、2、3,告诉同学们后面的数字依次轮回红黄蓝颜色,现在你们可以任意说一个数字,我就能猜出它相对应的气球是什么颜色,之后师生进行猜气球颜色游戏,师说,几次我猜对了吧。为什么我会猜的.这么准呢,其实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二、动手操作,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一)1.(出示6颗草莓图)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学生自由回答。

  4.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6÷2=3(盘)。

  引导学生说出各个数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称及读法。

  (二)出示7颗草莓图。

  1.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回答)

  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出示算式:7÷2=3(盘)……1(个),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

  3.师: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及读法。

  4.比较归纳。

  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的部分那就是余数。

  5.练习:圈一圈,填一填。

  三、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同学们,其实,有余数的除法里边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下面请看……

  1.想一想:用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8÷4=2

  2.用9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9÷4=2(个)……1(根)。8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9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余1根小棒,如果是10根、11 根、12、13、14……根小棒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3.小组合作接着边摆边列出算式。

  4.观察每道题的除数和余数,你发现了什么?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1)质疑: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它的数?

  (2)猜想并验证:余数可能是4或5吗?为什么?

  生:余数按照1、2、3出现,它们都比除数4小。师:你真善于观察。余数总比除数小,谁能说说这是为什么?生:如果余数等于除数,那就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

  教师板书:余数<除数

  (3)归纳小结:

  余数既不能比除数大,也不能和除数相等,也就是余数必须比除数怎么样? 余数<除数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的活动,写出了这么多有规律的算式,大家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了除数要比余数小的规律。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

  四、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1、抢答 有一堆小棒,摆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摆三角形呢?

  2、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

  3、填一填:( )÷6=7…… 里可能会填几。

  五、课堂总结

  剩下不能再分的数叫做余数。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3. 谈收获。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例1、6÷2=3(盘) 8÷4=2(个)

  7÷2=3(盘)……1(个) 9÷4=2(个)……1(根)

  10÷4=2(个)……2(根)

  11÷4=2(个)……3(根)

  余数小于除数 12÷4=3(个)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6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9页主图、第60页例1、第64页第2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发现日常分物时存在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初步感知“余数”;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会读、会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 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对比、交流等数学活动,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具体的情景中,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的确定。

  教学资源:

  PPT、小棒、学具片

  教学内容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时,结果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恰好分完的情况,这时没有剩余,属于整除类,表内除法涉及此内容;一种是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这是有余数的除法内容。从小学生学习的角度,“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因此,表内除法学完后不久,教材编排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单元。

  教材第59页主题图呈现了学生分别用11根小棒摆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的活动情境,起到了四个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便于师生操作,引入新课,三是让学生关注能摆几个图形,发现还剩几根小棒,四是为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供示范,积累活动经验。

  教材第60页例题1借助平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通过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这里有两个对比:一是平均分草莓分得的结果的'对比,一个是用除法横式表示的对比,第一个对比是理解余数、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商和余数单位名称的基础。

  教材第60页做一做和第64页第2题,都便于学生操作、填空、用除法算式表示,帮助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学会确定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学生分析:

  学生刚刚学完表内除法,对除法的本质“平均分”理解深刻,知道除法算式的含义、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除法算式,能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能准确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熟练进行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动,也能熟练用语言描述平均分物的过程和结果。但是,“平均分物后有剩余”的现象,会造成学生对除法本质理解的认知冲突,认为这样的情况不能用除法表示。解开学生的困惑,就要联系生活实际,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切身感受到“平均分物物后有剩余”的正常现象,在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中理解“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实现象,从而理解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以及理解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的确定。

  教学实施过程:

  一、操作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用小棒摆图形活动。

  (1)教师用12根小棒先摆一个正方形,再连续摆两个正方形,让学生表述教师的操作过程,并用除法算式表示,板书:12÷4=3。

  (2)PPT:

  学生独立操作,表述。

  (3)PPT演示学生交流汇报操作结果。(分三栏,图文结合展示)

  2. 揭示课题。

  (1)对比:教师摆小棒的结果和学生摆小棒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老师摆完图形后,没有剩余的小棒;我们摆完图形后,有剩余的小棒。

  (2)提点: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也可以用除法表示,那么,这叫有什么的除法呢?

  学生:有剩余的除法。

  (3)教师板书:有剩余的除法(后面会修改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二、操作对比,学习例1

  1.对比平均分草莓的结果。

  (1)PPT演示:把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

  学生表述平均分过程和结果,并用除法算式表示:6÷2=3(盘)

  (2)PPT出示: 把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学生用学具片代替草莓独立操作。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依言用学具片代替草莓摆一摆。

  PPT演示:把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

  (3)对比:两次分草莓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PPT出示,强调“正好摆完”,演示强调“还剩余的1个草莓”:

  提问:剩下的1个草莓还可以摆一盘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强调:每2个摆一盘,剩下的1个不够摆一盘。)

  2.对比用除法横式表示分草莓的情况。

  (1)结合第一次分草莓图,说说6÷2=3(盘)的含义。

  (2)提问:第二次分草莓的现象,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吗?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提点:除法的本质是“平均分”,第二次分草莓有没有进行平均分?)

  提问:第二次分草莓的现象,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

  (3)PPT演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写法,强调:六个圆点写在商后面格子的中间,再写“1(个)”。

  板书:7÷2=3(盘)……1(个)

  说说这个除法算式的含义。

  (4)回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PPT揭示“余数”的名称,说说余数表示什么:余数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余的部分,修改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5)学生尝试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6)PPT出示,对比表示两次分草莓情况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强调:余数的名称、余数的含义、商的单位、余数的单位

  三、小结新知,提炼方法

  1.PPT出示,回忆:这节课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学生自由说,指名说,教师提点:余数,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含义、写法、读法。

  2. 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获得了这些知识呢?

  提点:操作、观察、对比、交流。

  四、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 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PPT逐题演示答案。

  演示强调:2个2个地圈,竖着圈;3个3个地圈,横着圈;

  演示强调:填空中的余数和算式中的余数一一对应出示;

  演示强调:平均分铅笔和剩余铅笔的画法;

  语言强调:商的单位和余数的单位的确定。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PPT演示答案。

  3. PPT出示:用小棒摆图形的现象,用除法算式表示。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7 ÷ 2 = 3(盘)……1(个)

  ︳

  余数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学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教学重点:

  学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类按规律排列的有关问题。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游戏导入

  (一)游戏:猜气球

  (二)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二、操作观察,探究新知

  (一)发现规律,提出问题。

  1.出示例1: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2.理解题意

  师:读题,你知道了些什么?要求什么?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主尝试,合作探究。

  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把自己的方法表达清楚,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2.汇报交流,组织研讨。展示,说说你是怎么想的?(1)预设一:画图法

  (2)预设二:列式法 16÷3=5(组)??1(面)3.结合图形,加深认识。

  师:为什么用除法来解决?为什么除以3?5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师:余数是1,为什么一定是黄色? 4.回顾整合,验证结果。

  (1)结合图示理解。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2)检验解答的结果。

  (三)变化数据,建立模型。

  1.如果求第20、27面小旗的颜色,你准备怎样解决问题?你还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吗?(学生分组独自解决问题)

  2.反馈:

  余数是2,第20面旗子的颜色是什么?为什么? 没有余数,这该怎么判断呢?没有余数说明什么?

  3.对比,建立模型。

  4.小结:要判断小旗的颜色,关键看余数。

  三、巩固运用,深化理解

  1.解决猜气球的问题。

  2.找“队长”。

  四、师生总结,拓展延伸。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分桃子的操作活动,学生能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算式表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

  2、借助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巩固学生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课件,桃子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整理课堂,师生问好!

  1、出示课件(6个桃子,每2个摆一盘,要用几个盘子?)

  2、请2名学生到黑板上演示

  生:要用3个盘子

  师:6个桃子每2个摆一盘,要用3个盘子、6÷2=3(盘)

  (说说各数字的意思表示什么)

  3、出示课件(7个桃子,每2个摆一盘,要用几个盘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摆一摆)

  师:为什么这个桃子没有摆进盘子?

  生:因为每2个摆一盘,一个不够一盘,就剩下1个

  列示:7÷2=3(盘)1(个)

  7个桃子,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还剩一个。省略号表示剩余,1表示剩下的桃子,叫余数。

  做练习(13个圆,2个2个地圈,圈了几组?还剩几个?)

  4、出示课件:摆小棒,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8÷4=2(个)

  分组练习用不同根小棒摆正方形,9根,10根,11根,12根,

  9根9÷4=2(个)...1(根)

  10根10÷4=2(个)...2(根)

  11根11÷4=2(个)...3(根)

  12根12÷4=3(个)

  观察余数和除数有什么特点,得出结论:余数总比除数小。

  5、练习用一堆小棒摆六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剩几根小棒?为什么?

  6、余数有可能是几?

  (1)x÷8=x()

  (2)x÷4=x()

  余数最大可能是几?

  (3)x÷8=x()

  (4)x÷4=x()

  6、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

  (2)余数总比除数小

  7、课下作业:完成60页第2题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小棒、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借助直观操作和有趣的习题,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并喜欢数学。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能够正确地运用表内乘除法进行计算,并且能够熟练地解决有关乘除法问题。本节课课前已经让学生准备学具和预习,已经对有余数的除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从总数分走了一些,还剩的不能继续分,只能剩余”,从而理解余数的产生和意义。还要让学生知道分后剩余部分即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复习表内除法

  表内除法口算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表内除法了,并且学的非常棒,老师这里有几道没有写得数的除法口算题,想请同学们一起来回答一下,读算式并直接说出它的得数。(鼓励)

  2.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教师: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同学们喜欢吃草莓吗?儿童节到了,有一个班的同学们打算在班级联欢会上摆一些果盘,他们买了一些草莓,准备每2个草莓放一盘,现在有6个草莓,可以摆几盘呢?同学们可以用小棒代替,摆一摆。6根小棒,每两根分一份,能分几份?(巡视指导)

  教师:同学们是不是像屏幕上这样分的,那同学们能不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请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请两名同学到黑板示范)

  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6÷2=3(盘)(强调单位的书写、算式每个部分的名称)

  教师:你能说说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列式呢?

  生:因为是平均分。

  教师:6÷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三盘”

  (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教师:同学们在摆果盘的时候发现原来有7个草莓,现在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呢,请同学们再次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7根小棒,每两根分一份,能分几份呢?(巡视指导)

  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剩一个草莓。

  教师:这一个草莓为什么不能摆到盘子里?

  生:因为题目中要求每2个摆一盘,剩下1个不够摆1盘。

  师:我们把不能再分的数叫做余数。(板书:余数)

  (2)平均分时有剩余,引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你们能把刚才摆的过程再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写在练习本上。(请两名同学到前面示范)

  生:学生写出除法算式。7÷2=3(盘)……1(个)

  教师:省略号后的数字,我们把它叫余数。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的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谁来把刚才写出来的算式读给大家呢。

  生:学生汇报。(大家再一起读一遍)

  师:那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呢?

  生:这个算式表示“7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三盘,剩余一个”

  (3)通过习题巩固认知

  p60

  (三)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观察课件,找出规律

  有的同学用小棒摆出了这样的规律图,请你接着写出13根,14根,15根的算式。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除数都是多少?

  余数都是多少?

  余数可能是4吗?余数可能比4大吗?

  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2)余数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板书:余数小于除数

  (3)拓展---摆五边形,三角形

  2.通过习题巩固认知(课件)

  (四)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饼干等食品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在平均分若干食品的活动中,理解余数比除数小。

  3.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要余数比除数小。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课本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复习之前学习过的没有余数的除法。首先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然后进行计算没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题。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这一群小朋友春游时正在吃午餐,他们都带了什么好吃的?是怎样分的?(出示PPT课件)

  (三)引导学生看图,并提出、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看图,从中提出有效的数学信息

  请学生举手回答自己在图中看到的信息。

  2、提出问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你看到什么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画面可能提出: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呢?)

  3、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师:你能解决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吗?先自己试试看。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商量后再交流。

  (2)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

  (3)交流:

  (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但是不管选用哪种方法,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都是分2个,还余1个)

  (4)教师使用PPT演示分配过程,让学生感受,同时让学生说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认识余数。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分?(锻炼学生的思维)(5)师:用算式怎样表示?(学生回答,老师板书)9÷4=2(个)……1(个)

  读作:9除以4等于2余1。

  引导学生互相读算式,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读写。

  (6)师:其他的食品怎样分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17根香蕉平均分给4人,每人4根,还余1根;14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3根,还剩2根;16个西红柿,平均分给4人,每人刚好分得4个;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刚好分得3个,没有剩余;19个红枣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4个,还剩3个;15瓶酸奶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3瓶,还剩3瓶。

  师:同位互相说说算式,独自观察,发现了什么?(有余数的除法真多)

  (7)仔细观察图画,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人?)

  首先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可以怎么分;然后教师出示算式,引导学生从算式中观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信息,比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从而得出: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结论。

  (四)巩固练习。

  1、出示第1题。

  火眼金睛辨对错。请学生观察课件中3个算式正确与否。如果错误的话错在了哪里,并引导学生进行改正。(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体评议。)

  2、出示生活中的余数习题

  练习时,引导学生先仔细读题,在进行计算,感受生活中余数无处不在的场景,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3、出示圈一圈、摆一摆、填一填

  让学生仔细观察课件,动脑思考,得出计算结果。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很高兴。那么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说出来听一听。

  引导学生动嘴说出本节课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小作业:

  出示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同时巩固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

  认识有余数除法,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说说生活中遇到的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9÷4=2(个)……1(个)

  读作:9除以4等于2余1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课后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包括了让学生体会余数的含义、学生学会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写法、懂得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等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对表内除法竖式有比较稳固的认识之后进行的学习,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既可巩固表内除法的计算,又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打基础,有机体现了有余数除法与表内除法的.联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生活中,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这两种情况是在实践中自然产生的。之前学习的表内除法主要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

  从教材上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学了表内除法,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直接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直接从乘法口诀中求商,学生较难理解。再加上学生已有经验不够多,综合分析能力有限,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掌握这样一个知识跨度较大的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考虑到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我将教材略作整合及改动,因此把两课时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课时完成。事实上,知识难度大,课堂容量多,完成起来就需要有学生对旧知识的熟练掌握以及老师对课堂节奏的有力掌控做基础。

  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和独特生活经验的学生,教师不应该忽视这个存在,因此在教学目标达成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也应该因学生而动,因情景而变。在让学生自主尝试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按照我的预设,学生是会出现不同书写情况的,所以在巡视时特别注意典型,讲评时着重强调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引起重视。

  这节课我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因方法问题效果不够明显;此外,我还存在着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倾听不够,课堂上不能机智地捕捉到学生的有效信息,而导致引导不到位,浪费时间的现象。今后,还须在实践的历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各部分含义。

  2、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4、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

  小方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老师说算式,学生抢答。

  54÷6 = 42÷6 = 72÷9=

  2。最大能填几?

  ()×4<25 ()×7<60 ()×4<10

  二、情境探究,感受新知

  1、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提出问题,引出笔算。

  学校运动会开幕式即将就要举行了,需要布置会场。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

  (2)动手操作:请同学上讲台进行分一分

  (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加法和减法中,我们都能用竖式来计算,那么除法如何列竖式来计算呢?

  (6)(课件出示:竖式)仔细阅读课本P50页,看看这个竖式中的每一个数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7)练习:竖式计算(并说出各部位的名称)

  27÷3=

  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打算将班级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23盆花平均每组摆5盆,用什么方法来计算?(除法);如何列算式?(23÷5)

  (3)动手操作: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认识余数: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我们就把这3盆叫做余数,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了当余数是0,也就是没有余数,刚好能被分完。而有余数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3、小结余数的含义

  余数就是不够再分而剩余下来的数,就像分5盆一组,3盆因为不够分成一组,而是剩余下来的,所以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完成51页做一做。

  2、现在从小袋子中拿出50个小方块,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剩余几个?你会列算式和列竖式吗?(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四、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1、余数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2、余数要比除数小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校布置会场,同学们搬了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

  学生独立列式:15÷5=3(组)

  二、教学竖式。

  教师: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1)先写“厂”,表示是除法计算,也可以理解为除号,被除数写在“厂”的里面,除数写在“厂”的左面。

  (2)15除以5的商是3,把3写在“厂”上面,要与被除数15的5对齐,每5个是一份,一共分成了3份,共有5×3=15个,就把5×3=15的积写在被除数15的下面,表示原来的'15里分掉15个,15-15=0,说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用“0”表示。教师列式演

  (3)引导总结除法竖式的步骤:一商,二乘,三减

  (4)重点总结商的对位及商和除数乘积的写法。

  二、教学有余数除法的竖式

  出示例3

  13根小棒,每四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13÷4=3(组)……1(根)

  也可以写成竖式,教师板演。

  问:你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指名学生回答。

  师: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正好分完,没有余数。

  做一做:让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怎样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呢?

  出示例4:

  43÷7=()……(),列竖式完成,指名学生回答

  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63页做一做

  练习十四:第1—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教学反思:

  部分学困生在计算中还是不能够熟练、正确地找出商,在写横式的计算结果时总喜欢遗漏了余数,不注意书写格式,还需要加强学生找商的能力及多练习才行。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并通过比较探索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用9根小棒摆图形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借助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一)复法的'意义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学习数学的好朋友――小棒。围一个三角形要用3根小棒,那9根小棒最多可以围几个这样的三角形?

  1、学生利用小棒实际操作。

  2、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3、说说9÷3=3(个),这个算式每个部分表示的意思。

  【设计意图:沟通操作过程、算式、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师:数学中还有很多的平面图形,你们想围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呢?

  (1)出示: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

  (2)小组分工利用9根小棒操作,并把操作的结果记录成表格。(表格包括几边形、搭几个,还剩几根)

  (3)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围的?

  2、在分类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1)学生根据剩下小棒的根数,把这四种情况分分类,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2)说说剩下的小棒还能围成要围的图形吗?为什么?

  (3)以正方形为例,引导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有剩余的情况。

  教师板书规范写法:9÷4=2(个)……1(根)。

  (4)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9、4、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小棒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教师板书:余数)

  (5)有余除法的读法:9除以4等于2(个)余1(根)。

  (6)用算式表示其余的两个。

  3、比较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揭题。

  观察3个算式和9÷3=3(个)有什么不同?(平均分有剩余)

  师:由于平均分有剩余,就出现了余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摆学具的直观方式让学生在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空间。】

  二、观察比较,发现关系。

  (一)合作探究

  师:刚刚我们用9根小棒摆了2个正方形,剩余1根。现在老师手中有一些小棒,如果我们一个一个正方形地摆下去,你们想一想最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有剩余,没有剩余)

  1、猜一猜,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下几根?

  2、摆一摆,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出示要求:

  (1)每组都有一个磁板,磁板上有一个数字,这个数是几,就请组长拿出几个小棒。

  (2)用小棒在磁板上摆出正方形,看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看有没有剩余,如果有,剩下的小棒也要摆在磁板上。

  (3)根据你们摆小棒的过程,列出除法算式。

  板书:除数余数

  8÷4=2(个)

  9÷4=2(个)……1(根)

  10÷4=2(个)……2(根)

  11÷4=2(个)……3(根)

  12÷4=3(个)

  13÷4=3(个)……1(根)

  14÷4=3(个)……2(根)

  15÷4=3(个)……3(根)

  (二)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观察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

  (1)你们发现余数有什么规律?

  (2)反问:余数可能是4、5、6…吗?为什么?

  (3)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4)学生举例验证。

  3、教师小结并板书:余数

  (三)练习巩固

  1、用小棒摆一个五边形需要5根小棒,如果有剩余,可能是几根?

  2、有一堆小棒,每几根分成一份,分成了5份,还剩4根,这堆小棒可能有几根?把结果填在下面的括号内。()÷()=5(个)…4(根)(学生动手操作)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利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通过练习,深化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一)判断下列算式中哪些没有余数,哪些有余数。

  15÷7 16÷8 30÷5 13÷6 8÷3 28÷4

  (二)里最大可以填哪些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6=7…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能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一)复习:1.口算练习

  2.解决问题: 有8根小棒,每4个摆一个正方形,可

  以摆几个正方形?

  有10根小棒,每5个摆一个五边形,可以摆几个五边形?

  从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 二)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用11根小棒摆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摆摆看,你发现了什么?

  (三)引导观察,交流信息。

  (四)教师揭示:

  摆小棒时我们发现了剩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 的除法”(出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

  师: 真的可以摆3盘吗?两个同学一组,拿出6个圆片摆一摆,验证一下.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师:草莓分完没有,有剩余的吗?谁能把你分的过程说一说?怎么列算式呢?

  3.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用 除法?6,2,3分别表示什么?你知道这道除法算式个部分的名称吗?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

  一摆。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师:剩下的这个草莓能再分吗?为什么不能?能丢掉不管吗?谁能把你刚才摆的说一说.这次摆的和刚才摆的有什么不一样?该怎样列算式呢?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1)教师板书规范写法:7÷2=3(盘)??1(个)。

  (2)交流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1)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呈现。

  6个草莓

  每2个一盘 分了3盘,正好分完 6÷2=3(盘)

  7个草莓

  每2个一盘 分了3盘,还剩1个 7÷2=3(盘)?? 1(个)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摆学具的直观方式让学生在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空间。】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第1题。学生读题,根据题意独立完成。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第1小题算式中每个数分别在图中表示哪个部分?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 3 ) 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2题。(这一题涵盖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学生独立先在图中圈一圈,再说一说,最后用除法算式表示。

  (4)比较发现两小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商与余数的名数的确定。

  【设计意图:借助练习,沟通不同表征方式间的联系,在多种表征形式相互映衬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学会确定商与余数的名数。】

  (5)合作探究

  回到59页主体图:

  1.用11根小棒摆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两人一组先摆一摆,再列出算式.2.学生思考:用4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 除法算式吗?

  3.小组合作:摆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 摆三角形,五边形呢?

  4.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的活动,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方法。利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通过练习,深化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03-13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优秀05-26

《野营----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09-22

《野营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设计09-16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精选3篇)10-25

《有余数的除法》的课堂教学设计03-02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通用14篇)09-12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通用15篇)07-04

人教版新版《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学设计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