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商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有时需要使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来求商的近似值才合理,掌握具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引导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简析:
从教材内容编排的内在逻辑联系分析,求商的近似值是在学生学习了求积的近似值和小学除法、计算器的简单应用的基础上来展开的,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本节课通过二个具体的情境,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求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适宜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而应该灵活选用“去尾”与“进一”法。这样,通过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对商的近似值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
教学重点: 体会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的合理性,并掌握具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与“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具准备: 相关配套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的呢?(根据要求保留小数的相应位数,除的时候多算一位,再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值。)
如:在20xx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的刘翔在110米跨栏比赛中仅用了12.91秒,获得了奥运冠军。刘翔平均每秒跑110÷12.91=8.520526……米,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跟商的近似值有关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学生对求商的近似值一般方法的理解,也为后面的“四舍五入法” 、“去尾法” 与“进一法”的比较做好准备。]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8
谈话:徐州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城市,有很多的旅游景点。水上世界同学们去过吗?今天张老师带来了一个与它有关的数学问题,你能帮忙解决吗?
(1)呈现问题情境:水上世界门票45元一张,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张?
[设计意图:将例题换为我们身边的生活实例,从生活实例引入,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从图中你们了解了哪些信息,该怎样列式?
(3)列出算式后,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4)请有不同做法的学生汇报想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a:300÷45≈6.67(张) (保留两位小数)
b: 300÷45≈7(张) (因为300÷45=6.6666……;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所以最多买7张)
c: 300÷45≈6(张) (因为300÷45=6(张)……30(元),30元不够买一张,所以最多买6张)
师问:大家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要把商保留整数?这里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呢?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设计意图:学生容易受上一节课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保留两位小数,因此,在这里有必要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5)在讨论中明理。
因为买门票只能整张买,不可能买零点几张。所以要把商保留整数;这道题取整数商时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因为买7张票要7×45=315(元),超过300元了,所以最多只能买6张,6×45=270(元)。
(6)师小结。
在取商的近似值时,我们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不管余数是几,都只能把它省略,要自觉地取整数商,在竖式上只要除到个位就够了。我们把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板书“去尾法”)
2、教学“试一试”
(1)理解题意后,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教师巡视。
(2)就板演同位进行讨论:8次能全部过河吗?使学生明确:在这道题中,过河的次数也必须取整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也是不合理的,只要有余数,不管余下来几个人,都只能再乘一次船,所以就没有必要再往下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加1就可以了。
(3)小结:像这样的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叫“进一法”。(板书“进一法”)
通常情况下,应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但以上两个问题都不适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这是为什么?(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求商的近似值,人们往往更多地用到“去尾”法和“进一”法。
(4)比较例8与“试一试”的异同。使学生明确:
a、两题题目中并没有要求,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自觉地取了商的近似值,并且都是取整数商。
b、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c、例8不管余数是几,都只能舍去,所以叫“去尾法”;“试一试”不管余数是几,都只能在商的个位上加1,所以叫“进一法”。
(5)谁能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用“去尾法”取近似值,什么时候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在比较交流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花布做衣服,钮扣钉衣服之类实际的问题,要求采用去尾法求近似值,盒子装蛋糕,上车运货物之类需要采用进一法求近似值。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实际生活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去尾法”与“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但是学生往往不知道何时使用去尾法,何时使用进一法,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根据实际生活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非常重要,要落到实处。]
三、练习巩固,发展提高。
1、计算下面各题。
648÷19(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13÷2.4(精确到十分位)
4.6÷0.38(保留一位小数)
(1)你能独立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吗?
(2)集体交流,交流时要学生谈谈三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设计意图:这是书上练一练的第一题,我对精确程度的要求做了修改,使学生明确,在通常情况下还是应该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2、对比练习。
(1)每个水壶可以装3千克油,装40千克油需要准备几个油壶?
(2)做一条裤子需要用布0.75米,4.2米布可做裤子多少条?
a、自我练习,集体校对。
b、提问:“为什么需要14个油壶?”“为什么不是6条裤子?”
[设计意图:改变书上的呈现方式,突出组题的对比性,主要想让学生通过对比明白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3、综合练习,判断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
(1)有一批13.6吨的货物,用一辆载重4吨的上车至少要几次运完?
(2)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
(3)机关一幼买50个蛋糕,每7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4)一本字典22元,100元最多可以买几本字典?
[设计意图:补充实际问题,重在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求近似值,较为简单的数值避免了烦琐的计算,更有效地指向学习的价值核心。]
4.开放练习。
出示25÷3=8.333……
25÷3≈8 25÷3≈9
师:你能分别给25÷3提供一个现实情境,使商的近似值“约等于8”,“约等于9”吗?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题的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对商的近似值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还有哪些疑问?
小组长的产生:一般是由各组成员推荐产生,如果组内意见不统一,分歧较多,就由教师出面协商、统一产生。随着活动的深入,如果发现小组长职责履行不尽职,活动进行不顺利,教师要及时组织组内成员讨论更换小组长,或者对小组长进行指导、帮助、培训,以利各小组的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小组长的职责:一是组织协调;二是上传下达;三是安排调度;四是团结组员,带动其他组员。总之,一个学习小组的小组长从导学案的预习、检查、互动方案、批改、阶段性检查总结,再到展示、总结评价,都离要认真组织、安排和协调。
教师对小组长开展小组活动的指导:我班在每一轮开学之后的第二三天都要召开小组长会,调查总结前一阶段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适时的加以解决;对合作不好的小组加以协调和引导,帮助小组长搞好组内成员的分工,力争新一轮内有所改进;三是引导小组长及时处理小组内偶发事件。这一点很关键,否则处理不好,会使整个小组难以继续合作,长期下去甚至会影响全班;教师还要培养小组长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经常和小组长切磋谈心,免得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打退堂鼓。
2、提高小组小组合作的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成绩的新策略。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是新一轮课改所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每一科目每一节课,无论是正课还是复习课,都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这是学校下的死命令。但是有时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首先在参与面上,有时候只是部分参与。整堂课,小组都在按要求热热闹闹的讨论和研究,但稍加注意我们就会发现那些性格开朗活泼大方、好表现的学生往往一统天下,把握住整个小组的“说话权”或“决策权”,而那些性格内向孤僻拘谨的学生则成为旁观者,有些甚至连旁观者都算不上,他们不会倾听,不会评价,只是站起来哄哄一通,然后看人家坐下自己也就坐下。致使合作学习变成一种无效劳动,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其次在形式上,缺乏细致的指导,泛化现象严重。小组合作学习,贯穿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要求每一个环节都要全员参与,必要时还要有人作详细记录。但有些小组却把合作学习看成是一种形式,表面上热热闹闹,却无实际效果,充其量也就是几个成员拼凑到一起讨论一下,假装合作,应付了事,究其原因还是教师指导不够,任务不明确,分工不具体,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泛化”。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班在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采取以下策略:
一.创设小组合作的氛围
班内大造小组合作的声势,班级“百姓讲坛”开设“小组合作专题讲座”,日记谈小组合作的感受。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合理分工,既能有根据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又能与小组同学相互协调。既要学会倾听,也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遇到观点相冲突的时候,要能够相互协商,并有理有据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小组中,要让同学互相之间互帮互学,互相激励,使小组能愉快而圆满地完成实践活动任务。
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很多时候,不是学生有意的不着边际的乱侃,使小组合作低效的,而是因为不明白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因此,教师一方面及时掌握各小组的情况,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应使每个成员明白自己既是参与者,也是观众。在别人发言时应注意倾听、记录,和其他成员共同完成任务。
三.不什么事都放手,应不失时机的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不断观察了解班级合作小组的学习情况,知道学生在干什么,是怎么干的,结果如何。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教师还应在每一个月假前,引导学生就本组表现及各成员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回顾整个一轮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下次如何改进、如何扬长避短。这样就会使小组的合作更有效,也会使学生自觉养成遵守小组合作规范的习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海狮、海豚、飞鱼都是水中游速较快的动物(多媒体出示例7表格及以上部分),他们的最高游速与汽车的速度差不多,看了这张表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提问:你能算一算,海狮的最高游速是每分钟多少千米吗?
[课始于水中动物游速情境,使学生感到亲切,激起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理念,也为新知的探究作好准备。]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学例7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2)尝试计算,突现矛盾。
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由于这一题的商是循环小数,所以在计算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很早就停笔了,有些学生还在继续除。教师可再等待,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把想法说出来。
(3)学生交流发现:①除不完②每个数位上的数都是6
(4)结合板书小结:如果继续除下去,余数重复出现“40”。商重复出现“6”。像0.666……这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板书:循环小数,并指导阅读94页页脚内容)。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5)提问:把这道题得数保留二位小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保留二位小数,看千分位上是6,满5进1,约等于0.67千米。)
(6)追问:如果要保留三位小数,你一般要算到哪一位?精确到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一般又各要算到哪一位呢?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一般计算的时候要比所要保留的位数多算一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评: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教师不过早介入,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发现,数学学习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
2、教学“试一试”
(1)谈话:用计算器算一算,海豚和飞鱼的最高游速大约各是每分多少千米?(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2)学生独立填写,交流取近似值的方法。
3、教学例8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可让学生把不同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①得数是6个②得数是7个③得数是小数④竖式计算时,商的小数位数是一位或比一位多的;
(3)比较交流。让学生仔细比较这几种情况,把各自认为最合理的方法选出来,并说明理由(可让学生展开辨论)。学生说明的理由可能有:①生活中足球只能一个一个买,得数要保留整数;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是7个;③买7个钱不够,所以只能是6个;④只要除到个位就可以了,因为不管余下多少钱,它总不够买一个;
(4)明晰算法。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适宜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而应该采用“去尾”法(把尾数舍去)求近似值。所以300÷45≈6(个)
[评:这一环节让学生的想法充分展开,又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分析比较,得到合理的结果。学生个体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而绝不是简单的给予。]
4、教学“试一试”
(1)谈话:看来有些题目求商要根据生活实际确定。那这一题你能解决吗?
(2)让学生独立计算,同桌说说各自的想法。
(3)交流想法。学生的想法可能是:不管余下几个人,还要多安排一条船,所以,126÷15≈9(条);
(4)说明:有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向整数部分进一)的方法取近似值。
(5)比较:你能说说在什么情况下用“去尾”法取近似值,什么时候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在比较交流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花布做衣服,钮扣钉衣服之类实际的问题,需要采用去尾法求近似值,盒子装蛋糕,卡车运货物之类需要采用“进一”法求近似值。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三、复习巩固,综合运用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汇报,纠正错误。
(2)提问: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得数保留二位小数,只要除到千分位,再四舍五入。)
2、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针对作业中的错误,师生评价。
(2)提问: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体会?(结合生活,合理取近似值。)
[评:这二个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对求商的近似值有更深的认识,也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
2、在今天的计算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数——循环小数,带着对循环小数的好奇,我们一起来进一步地了解循环小数。(多媒体出示:你知道吗?)
[评:通过谈收获,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总结。“你知道吗”的介绍,让学生对循环小数有一定的了解,也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八”第一题。
[总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数学体验,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本课教学中,按“让学生尝试——说说自己的想法——比较、分析、归纳合理的方法”这样的线索展开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经历探索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喜悦,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求商的近似值》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05-15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04-12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05-07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04-05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05-01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13篇04-12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14篇04-1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04-1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04-13
口诀求商说课稿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