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09 08:32:5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山雨》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雨》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山雨》教学设计范文

  《山雨》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致观察,用心倾听,你一定能发现美。

  在《山中访友》中,作者把山中的景物当成老朋友,并且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

  今天我们来学习《山雨》,课文的作者也是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后描绘的自然景观。

  揭示课题:山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思考,课文按雨来、雨中、雨后来写,找出雨中的段落(5/7)

  3、思考:作者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他观察到了什么?倾听到了什么? 联想到什么 ?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三、朗读赏析,深入感悟

  1、作者听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 联想到什么 ?请用课文里的话回答。

  (先是听见山雨的声音,接着看到山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2、感悟山雨的音乐美:

  ⑴ 读读写山雨声音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比喻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 沙啦啦,沙啦啦──

  ②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这里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从这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作者对山雨的无比喜爱。)

  ⑵ 小结:

  作者通过大胆而又奇特的想象,写出了山雨的音乐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引起我们发生无限美好的遐想。

  3、感悟山雨的色彩美:

  读读这些写雨色彩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⑴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里实写雨的色彩──绿,给人清新的感觉。)

  ⑵ 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

  4、感悟作者丰富的联想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

  (这里作者把岩石、树叶、绿草比作琴键。)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作者将洒落的雨丝比作“轻捷柔软的手指”,把雨声比作“优雅的小曲”。)

  5、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板书:

  雨前、雨中、雨后。

  这场山雨是在人们不知道的情况下,悄悄地、悄悄地来,于是山林中演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随着这优美动听的声音,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而后,它又悄悄地、悄悄地走了,只留下了它的余韵。

  5、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四、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1、选择自身喜欢的局部,熟读成诵。

  2、找三句带有“雨”字的古诗、写出五个带有“雨”字的成语。

  《山雨》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2、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四、教学类型:电教月公开课

  五、教学准备:电教课课件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

  1、联系生活实际:我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你以前认真观察过雨吗?或是听、或是看……

  2、联系古代诗词:宋代词人蒋捷《虞美人*听雨》。

  3、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课文学习

  1、小练笔:课件播放雨声,让学生在听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或自己的想象试写。“描摹雨之音、想象雨之景、抒发雨之情”

  2、来之音:

  (1)找出课文中描写山雨来时以及声音的段落。

  (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并进行朗读评价。

  (3)体会句子反映的内容。学生回答山雨来时的特点,教师小结并板书。(突然、悄悄)

  (4)课件出示2—4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并进行朗读评价。

  (5)理解句子:怎样写出山雨的声音的?采用了哪些修辞和写作手法?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

  (6)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并进行朗读评价。

  (7)理解句子:怎样体现“无字的歌谣”?

  (三)写作交流

  1、学生自读雨之音的写作内容。

  2、师生互相评价写作情况。

  (四)课堂小结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山雨的?

  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山雨的?

  3、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山雨

  雨之音——无字的歌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山雨的?

  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山雨的?

  3、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课文学习

  1、来之景。

  (1)找出课文中描写山雨来之景的段落。

  (2)课件出示第六、七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并进行朗读评价。

  (3)第六自然段三句话又写了哪些内容?

  (4)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5)理解句子:怎样写出山林雨景的?你觉得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2、去之景。

  (1)找出课文中描写山雨去之景的段落。

  (2)课件出示第八、九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并进行朗读评价。

  (3)第八自然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山雨去之景的?

  (4)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三)写作交流

  1、学生自读雨之音的写作内容。

  2、师生互相评价写作情况。

  (四)畅谈学习收获

  1、语文知识的获取

  2、语文能力的锻炼

  3、语文情感的培养

  (五)作业布置

  1、根据师生的评价意见修改自己描写雨之音、雨之景、雨之情的段落。

  2、根据课文内容绘一幅山林雨景图。

  2、山雨

  雨之音——无字的歌谣

  雨之景——水淋淋的绿

  雨之情——热爱大自然

  《山雨》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眷恋,体现出作者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课文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先写山雨悄然而至,描绘了由远而近的歌谣般动听的雨声,接着突出描写雨中山林那令人难以忘怀的绿色,最后通过对鸟儿啼啭、雨珠滴落的声响描绘,突出了雨后山林的幽静,余韵无穷。

  文章首尾呼应,主要着笔于山雨带来的音韵美和色彩美,主次分明,摹声状物细致入微。课文语言生动形象,作者善于通过视觉和听觉所及,发挥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的特点。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为第一单元的略读课文,本单元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教学本篇课文要让学生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并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优美语言,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2.感受有声有色的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及大自然的喜爱,同时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资源

  配乐朱自清《春》片段

  设计思想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感悟上。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如诗如画的山林雨景,欣赏优美抒情的语言,归纳其中蕴涵的情感,并通过朗读来展示学习的体会,朗读的形式要多样:竞赛读、个人读、男女分读、分组读……教师可恰当地渗透朗读技巧,如急缓轻重、抑扬顿挫。通过反复朗读,领悟作者通过观察、倾听,引发了奇特的联想、想象,并运用了比喻等多种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山雨的独特感受,优美抒情的语言背后所表现的是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画面)师:我们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变幻莫测,多彩多姿,有时,让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有时也让我们欣赏皑皑的白雪,当然,有时也让我们享受着蒙蒙的细雨……

  师生背诵描写雨的诗句。

  师:咱们今天又将跟着作者赵丽宏一起走进山林,去感受山雨的韵味。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优美的图片和诗句的吟诵开始一篇充满韵味的课文的学习,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生自由读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把这场山雨介绍给我们的?

  2、指名三名同学分别读第1至4自然段,第5至7自然段,第8至10自然段,即雨来、雨中、雨后的相关段落。教师相机正音。理解“啼啭”的意思。

  3、指名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这场山雨的。揭示出请刚刚三位同学读书的用意。

  4、指名说说阅读的初步感受。

  师:这样一幅有声有色的山雨图就是作者细致观察、用心倾听的收获。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为下文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三、朗读赏析,深入感悟

  1、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字里行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并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

  2、体会情感,感悟写法

  (1)感悟山雨的音韵美。

  ①沙啦啦,沙啦啦……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a、这里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从这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作者对山雨的'无比喜爱。

  b、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由远而近”,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朗读。

  ②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a、请一组学生读,其余的孩子边听边感受。

  师:在你们读的时候,我也在幻想。我幻想着我现在就是一滴雨,我任自己的身体在岩石上、树叶上、绿草上弹奏着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稍停)孩子们,闭上眼睛,和姜老师一起来幻想吧!

  b、师配乐范读,生边听边想象。

  C、生交流自己想象的画面。

  师: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贴切的比喻呀!作者把自己对山雨的热爱融进了字里行间。

  d、生带着感受齐读。

  (2)感悟山雨的色彩美

  师:大自然琴技高超,让我们聆听到了一篇无与伦比的山雨乐章。自然还是位美术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它所描绘的山林色彩。

  a、(课件出示第6自然段。)指名读。

  b、学生交流都看到了哪些颜色,对哪种颜色印象最深。

  师:正像你们说的一样,阳光下的山林色彩斑斓,雨中的山林一片嫩绿。

  c、师引读本段。

  【设计意图】边读边想象画面,一方面交给学生入情入境朗读课文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悟到作者恰当的比喻和奇妙的想象,从而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山雨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学生齐读全文。(配乐)

  2、师:雨后的丁冬声给山林留下余韵,而你们的朗读在老师的心中也留下了余韵。如果你就是这图画中的一个孩子,看到了如此美丽的景色,听到如此动听的声音,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或者,你想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这是教师设计的一个想象拓展训练,既检验了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为后面的语文实践打下基础。

  3、(课件出示《赏雨》及朱自清《春》相关语段),学生自由读,指名说感受。

  五、布置作业,积累运用

  1、学生写写自己眼中的雨,试着运用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感受。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摘抄优美句段。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的设计践行“大语文观”的理念,使学生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为学生蓄积文化底蕴,奠定综合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将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趁热打铁,不失良机。

  板书设计

  山雨

  雨来

  雨中音韵美用心倾听喜爱

  色彩美细致观察

  雨后

  课堂反馈

  本课教学中,教师主要抓住了“读”和“悟”两方面,力求在阅读和想象感悟中引领学生进入一个诗意的雨天。在重点赏读阶段,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描述画面的过程亦是感悟写法、体会情感的过程,此时再去读读感触最深的部分,一定是美轮美奂。课文孩子们富有韵味的朗读,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还引导学生对喜欢的部分熟读成诵,摘录优美的句段,让学生感受文章语言文字的魅力,丰富积累。

【《山雨》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范文03-03

观潮教学设计范文11-13

《观潮》教学设计范文11-04

《离骚》教学设计范文12-25

离骚教学设计范文10-29

杜甫《月夜》教学设计范文07-29

杜甫《绝句》教学设计范文10-31

老舍《猫》教学设计范文07-28

李商隐《嫦娥》教学设计范文11-29

李商隐《无题》教学设计范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