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精选1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换算。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换算。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教具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学生到商店买东西,买东西需要钱,导入钱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2.教学例1
教师:出示1元、5元、10元、100元、1角、5角等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3、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类。
3.教学例2
(1)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
(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1元=100分)
(1)出示一张一角纸币的一个一分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纸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1题。
2.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2题。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张1角钱。
(2)1张1元钱可以换()张5角钱。
(3)1张1元钱可以换()张1角钱。
2.填空。
7元=()角3元=()角80角=()元40角=()元
1元=()分5角=()分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学会1元以下小面额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3、通过本课的学习,收到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重难点
认识常见的1元以下小面额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各种面额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核心问题
这1颗糖的价格是1角。如果要买下所有的糖,但忘了带1元的人民币,只带了很多1角、5角的人民币,你有办法买下这些糖吗?
先自己想一想,再跟同桌一起合作看看可以怎么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储蓄罐)
储蓄罐有什么作用?(存钱)
钱可以用来干什么?(买很多东西)
钱的作用真大,我们要爱护钱,不浪费钱。在我们国家,把钱叫做人民币。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看,这是商店出售的一种糖,这么多需要1元人民币,请你找出课前准备的人民币的学具中面额为1元的'人民币。
你怎么知道这是1元的?
生:(硬币)写着1,单位是元
生:(纸币)这也是1元,上面写着“1”,还写着“壹圆”、“壹圆”就是“一元”的大写
2、如果只买其中1颗糖,用1元买合适吗?
生:不合适,太大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了比元小的单位“角”。看一看你手中邮那些是用角作单位的?
你怎么知道他是x角的?它有什么特点?
3、这1颗糖的价格是1角。如果要买下所有的糖,但忘了带1元的人民币,只带了很多1角、5角的人民币,你有办法买下这些糖吗?
先自己想一想,再跟同桌一起合作看看可以怎么买。
生1: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0角
生2:1角+1角+1角+1角+1角+5角=10角
生3:5角+5角=10角
观察这些方法,1元和10角有什么关系?
生:1元=10角
4、买这支笔要2元,你也可以用多少角买?(20角)
买这个本子用了30角,也可以怎么买?(3元)
三、认识分
1、比元小的单位是角,还有比角更小的单位:分
找出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这几种人民币好像啊,你们有什么办法区分它们吗?
2、1个1分是1分
2个1分是2分
3个1分是3分
……
10个1分是10分
10分就是?
生:1角
对1角=10分
四、应用新知
刚才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的人民币,都能分得清吗?那我们就来试一试。
练习:P53做一做1、做一做2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这种意识还是有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紧接着来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换算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最后进行各种人民币的兑换练习,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2.教学目标:
①经历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的过程。
②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③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接受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3.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4.教学难点:弄清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5.教具学具: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二、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民币的保护和不乱花钱的教育。让学生知道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用汗水挣来的`,要学会合理花钱。
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三点:
1.在多种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设疑激趣
首先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都买过东西吗?谁还记得,你买过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让学生充分表述之后,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设计意图:数学知识于生活,也用于生活。我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巧妙引入课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更便于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
2.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1)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我首先用猜一猜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猜猜老师拿的信封里装的是什么?(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接着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我用“考一考”的形式,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你是怎样认出是多少钱的。教师指导学生从颜色、数字、图案、大小等等几方面来说。(设计意图: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人民币。)
在这个过程中,我把2角和2元的人民币同时出示,让学生说说怎样区分它们。(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是因为这两种人民币现在不是很常见,学生容易混淆,所以,我让学生比较记忆,使学生能更清楚的认识它们。)
最后,我用抢答比赛的形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首先教师提出把这些人民币按照元、角、分来分类的要求,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迅速地分一分,让一个小组在磁力板上分,然后订正,归纳总结出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分类整理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让学生真正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3)学习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学习1元=10角、1角=10分
首先我和学生做换钱的小游戏:“老师这儿有1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角的零钱,想一想,你应该给老师几张1角的?如果换成2角的或5角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了1元=10角,教师板书,学生齐读。
接着老师问学生:“谁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呢?”指名回答(板书1角=10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首先用换钱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高高兴兴的进入数学世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经验探求新知,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孩子们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主动的获取知识。)这一环节比较难,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走进各组共同参与引导。当学生能答对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3.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1)课后做一做
(指导学生看清题意,然后填空,订正。)
(2)练一练第2题
师:同学们,接下来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购物的游戏,请你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人民币,轻轻的倒在桌面上,现在请大家用这些人民币想办法凑出5角钱,来买老师手里这个棒棒糖,看看谁能拿得又快又对。(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拿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在同学们能准确地识别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的基础上,对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进一步用游戏的方式,为学生们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机会,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应用,“做”中学会创造,“做”中得到发展。)
4.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人民币的用处是非常大的,而且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所以,我们都要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不能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更不能损坏人民币。
这节课,同学们有那些收获呢?(我们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还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1元=10角,1角=10分。课后我们和爸爸妈妈再做一做换钱的游戏,进一步巩固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
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在这节课中,我就利用了这一点,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1.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这节课一开始,我就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巧妙引入课题,老师问:“同学们,你们清明小长假都干什么?这些地方都要用到钱。”随之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小组学习,促进合作交流。
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结合情境摆一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如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认识的人民币,说一说是怎样认识各种人民币的,摆一摆,把人民币进行分类整理等。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如模拟购物的游戏,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例5、例6
教学目的:
1.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和加、减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见的主要单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难点: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妈妈给了玲玲一元钱,玲玲来到文具店,看看可以买到什么?
先让学生选出1元钱可以买到的文具,再让学生说说可以怎么买。如果学生只买一种文具或一件文具,教师可以追问找回多少钱;学生也可能会组合买几种不同的文具,或同一种文具买几件,只要正确即可。
复习元和角的关系,板书:1元=10角
【设计意图:通过购物活动,复习巩固对人民币单位“元”和“角”及“元”和“角”间关系的认识,为人民币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换算的教学做准备;学生判断时,可以只买一种东西,也可以组合买,这样的数学活动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单位换算
1.豆豆也来到文具店,他想买一把尺子,尺子1元2角,豆豆带的钱正好,猜猜豆豆的钱什么样的?
(1)学生分组活动,每人都用模拟人民币摆一摆,看看哪个小组摆出的情况多,想的全?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有序地呈现出来。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么摆?
(3)对比发现
板书:
1元=10角
1元2角=10角+2角=12角
(4)即时练习
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2元=()角5元6角=()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直观教具,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在充分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从直观演示到抽象计算的过渡,掌握换算方法。】
2.丁丁的存钱罐,数一数,23个1角,他想买2元的小剪刀够吗?为什么?
(1)想一想,圈一圈
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上圈一圈,再说说想法。
(2)用多媒体呈现每10个1角替换为1元的过程
(3)归纳方法
板书:23角=20角+3角=2元3角
2元3角〉2元
(4)即时练习
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4角=()角+()角=()元()角
37角=()角+()角=()元()角
58角=()元()角46角=()元()角
【设计意图:单名数转化为复名数是在复名数转化为单名数的基础上逆向思考得出的,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应注重对换算过程的细致指导。通过圈一圈,换一换的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兑换经验,逐步理解换算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同时为后续计算的教学作好准备。】
(二)元和角的简单计算
1.分组购物活动。
师:每个小朋友从下列文具中选2样你喜欢的文具,再算一算需要多少钱。
活动要求:
(1)先选出你想购买的2件文具
(2)再用一个算式表示出购买文具共需要多少钱。
(3)把你的算式给同组小朋友看看,大家一起算一算,看看计算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请同组的小朋友为你画一颗五角星做奖励。
2.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5角+8角=13角
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13角应表述为1元3角,补充:13角=1元3角
(2)2元+1元2角=3元2角
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对于不同单位的量进行计算时,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突出单位的统一,先换算再运算。】
3.提出数学问题
(1)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比多比少”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用“便宜”“贵”来表述。
例如:尺子比橡皮贵多少钱?回形针比小夹子便宜多少钱?
(2)分组解决问题
活动要求:每人提一个“比多比少”的问题,其他3人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由提问题的同学负责评判对错,奖励给算对的同学一颗五角星。
(3)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注意处理以下情况:
(1)2元-1元2角=8角
教师让学生说明计算的过程,学生的计算过程可能不同,只要算法合理就给予肯定。
(2)5元6角-1元2角=4元4角
强调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4.即时练习:教材P57“做一做”第2题
(1)(2)两小题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交流中要求学生说明计算的过程。第(3)小题可先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问时教师注意要学生语言表述要完整,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在计量单位相同的前提下才能对计量单位的个数进行加、减,进一步了解加、减法计算的本质。】
三、练习巩固,强化认知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中交流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关于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换算,重点是让学生清楚换算过程与方法。】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2题。
(1)教师指导学生读懂表格,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计算出应付的钱数,填入表格。
(3)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单位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4)教师带领学生认清每张人民币的面值,并让学生口算出付的钱数。
(5)学生独立计算出应找的钱数,填入表格。
(6)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
【设计意图:将人民币的认识及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整合在一起,既能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及计算方法,又能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3.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中交流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巩固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认识,促进学生熟练地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4.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6题。
教师引导学生在比较时关注不同的货币单位,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关注不同的货币单位,巩固人民币的单位的认识及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换算。】
5.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7题。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题意选择相关信息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巩固获得的新知识。】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页例7、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重点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难点
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
教具
例7教学挂图
教学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
口算
1元8角=()角
12角=()元()角
1元3角=()角
15角=()元()角
二、互动新授
教学例7
出示例7主题图。
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
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教师说明:“正好”的.意思是两本杂志加起来的价格等于13元,既不能比13元少,也不能比13元多。
那我们该怎样从4本杂志中选出2本来呢?
组织看书中方案。
引导比较哪种更好。
一共找出几种?
5+8=136+7=13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58页做一做。
2、课本第59页第4题。
3、课本第60页第7、8题
四、作业布置
课本第60页第6题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认识面值在1元以下(包括1元)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逛过超市吗?到超市去买东西时要准备些什么啊?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钱,如买东西,交学费等。世界上的钱有很多种,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做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人民币)。
[说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认识元、角、分
1.认识1元。
谈话:小朋友们,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只放着人民币的盆子,在盆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提问:你认识1元的人民币吗?请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币,举给大家看一看。
再问:(指学生手中的1元纸币)他拿的是1元吗?你是怎么认识的?有谁拿出的1元和他不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小结:是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指1元纸币)像这样纸质的人民币就是纸币,(指1元硬币)像这样金属做成的人民币就是硬币。
2.认识1角和1分。
提问:(拿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老师这里也有一张纸币和一枚硬币,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吗?
要求:你能从盆里分别拿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吗?
学生按要求分别拿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
谈话:每个小组的盆里,除了有1元和1角的人民币,还有1分的人民币呢。你能拿出1分的人民币吗?
学生按要求拿出1分的`人民币。
[说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人民币,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些认识,特别是对1元、1角较熟悉。上面环节中,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让学生拿出1元、1角和1分的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已有的知识经验,掌握认识1元、1角和1分的方法,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
3.分一分。
谈话:看来小朋友已经认识了很多人民币,如果老师再拿出一些人民币,你们能很快地认出它们吗?
课件分别出示5角、2角和5分、2分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
谈话: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人民币,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请小组里的小朋友合作,把盆里的人民币拿出来分一分。
学生活动后,分小组汇报分类结果,并说说分类的依据。
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把硬币和纸币分别作为一类;第二种是根据面值把1元分为一类,5角、2角和1角分为一类,把5分、2分和1分分为一类。
结合第二种分类的方法,讲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说明:通过分类活动,再一次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又自然地让学生体会了人民币的单位。]
4.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们可以带上这些人民币去逛逛超市了。(出示教科书第68页的情境图)瞧,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啊!这么多的商品,你想买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每种商品的价格。
谈话:笔记本的价钱是1元,你应该付多少钱给营业员阿姨呢?请小朋友用盆里的钱付一付。
学生活动后,反馈不同的付钱方法。
提问:同样是1元的笔记本,怎么可以用1元来付,也可以用10角来付呢?(10角就是1元)
谈话:10角就是1元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角、2角、3角……10角(1元)。10角就是1元,也就是说1元等于10角。(板书:1元=10角)
启发:我们已经知道1元等于10角,那1角等于几分呢?一起来数一数。(板书:1角=10分)
[说明:创设去超市购物的实际情境,有助于激活学生在购物时付钱的经验。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付1元钱,自然地总结出“1元=10角”,并由此类推出“1角=10分”,从而使学生知道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师生一起数出10角、数出10分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邻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的印象。]
5.教学“试一试”。
谈话:(拿出1元)老师这里有1元钱,我想把它换成零钱,请小朋友帮助老师想一想,1张1元可以换几张5角?谁最先想好了,就拿着钱到老师这儿来换。
师生示范换钱,并让学生说一说换钱的过程:1张1元可以换成2张5角(或2张5角可以换1张1元)。
提问:再请小朋友想一想,几张2角可以换1张1元呢?
让学生在同桌间互相换一换,并说一说换钱的过程。
[说明:换钱的活动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又能让学生在实际购物时学会根据口袋里钱的情况灵活付钱。]
三、应用拓展
1.提问:(出示一块橡皮)这块橡皮5角钱,从下面的钱中,拿出5角,可以怎样拿?(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先将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拿1张5角;拿2张2角和1张1角;拿1张2角和3张1角;拿5张1角。
2.谈话: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小超市”开到我们教室里来啦!(展示课前布置好的“小小超市”,主要是1元及1元以下的小商品)小朋友们愿意到超市来买东西吗?去超市买东西要注意些什么?
提示学生买东西时要遵守秩序,要有礼貌,要想想怎样付钱,营业员需不需要找钱等等。
师生共同活动。
先指名交流后再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你买了什么?你是怎样付钱的?找回了多少钱?
[说明:认识人民币的最终目的是学会使用人民币。本环节的实际购物活动,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购物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初步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
四、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到商店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技能目标:通过列举生活中购物,乘车购票,存钱等使用人民币的例子,说明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的功能和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目标:通过一位小朋友存钱,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零用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调查人民币的作用,课堂反馈
2.老师出示“购物图和乘车购票图”
①让学生观看
②同坐互相说一说画面的意思。(使学生知道买东西要用钱,乘车买票要用钱,这些钱就是我国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
3.出示“存钱图”
①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钱是为了什么?””你有零花钱么?”“你有存钱的习惯吗?”(让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中明白存钱的道理和合理使用零花钱的好习惯。)
二:新课探讨
1.观看5套人民币的发布会
2.每个人讲课前准备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小组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
①硬币②分币(3种)
纸币角币(6种)
元币(12种)
3.课件展示分类的过程和纸币
4.认识元币
①你是怎样辨别人民币的,与你的组员说一说
(图案,颜色,认字,认数字)
②特殊文字的怎么认?(如:壹,贰,伍)
5.以小组为单位认识角币:说说你是怎样认的?
6.简单说一说分币
三:完成做一做
四:做游戏
①你说我拿,你拿我说
②出示超市商品的价格,让学生拿出相应的面值。
师总结:不管拿几种人民币来付,付出的人民币总数都是一样的。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元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
3.初步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和使用人民币。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课重点在于认识和使用人民币和单位名称。
2.难点在于每个环节的衔接。
活动准备
1.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及1元的硬币若干。
2.装有纸币的信封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1.出示纸币和硬币,教师介绍我国的钱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概括:我们今天以认识纸币为主)
2.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是一个样的吗?”(引导幼儿观察)
师:“它们是多少钱呢?你们怎么知道是1元、5元、10元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
师:“仔细这些钱上面都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的共同名称吗?”{人民币}
3.介绍认识人民币单位“元”。
4.将装有纸币的信封发给每一位小朋友。
师:“小朋友打开信封看看里边信封看看里边有什么东西呀?(钱)那你们说说你们手中拿的.是多少钱哪?”(引导小朋友正确运用单位“元”。)
5.让幼儿了解钱的用途。(钱可以用来买衣服,买菜,买水果,交学费读书,等等,还可以用来捐助有困难的人。)
6.教幼儿合理的使用钱。
课堂延伸:老师激发幼儿的爱心,鼓励幼儿向右困难的人捐助,带上手中的钱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
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环节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实物来演示,因此整堂课下来气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绍单位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没能很好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的去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单位的。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篇9
一、本课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清晰地识别小面值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归纳出1元=10角,1角=10分。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借助儿歌视频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护人民币的好习惯。
③通过课上及时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会进行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听一首儿歌,儿歌中提到一个单位,大家试着把它做找出来。除了它,还有哪些人民币的单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听说猪猪文具店有“豪礼”相送,我们一起去瞧瞧!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些钱是我们国家目前正在流通的小面值人民币,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师:请同学们从1号学具袋里拿出所有不同的`小面值人民币,互相说一说,认一认。遇到不认识的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周围的同学,然后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师:大家都认识这些人民币了吗?老师要让大家认一认。(师快速出示人民币。)
师:(出示一张破损的人民币)这张人民币怎么了?破损的人民币不美观,同学们要爱护人民币,因为爱护人民币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师:这些人民币大家都认识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对人民币的了解,把这些人民币有规律地分分类,老师请同桌之间合作摆一摆吧!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并说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摆?
第1组:我们分成硬币和纸币。
第2组:我们是按单位分的。把几元几元的放在一起,几角几角的放在一起,几分几分的放在一起。
第3组:把数字是1的放在一起,把数字是2的放在一起,把数字是5的放在一起。
2.人民币的互换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整钱来换零钱,老师这有1个2角,能换几个1角?
师:我拿1个5角能换几个1角?
师:1元呢?1元可以换几个1角,谁知道?(指名回答。)
师:大家同意吗?我们说1元=10角(板书),试着说一说,大家齐说1元=10角。那反过来呢?几个1角可以换成1元?
师:我们知道了1元=10角,有谁知道1角可以换多少分呢?(学生思考后汇报)板书:1角=10分。
3.练习。
师:老师这有几道练习题,看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钱换成零钱?
(1)1张1元能换()个2角。
师:大家同意吗?你是怎样想的?
(2)1张1元能换()个5角。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1张5角能换()张1角和()张2角。
师:先想好怎么换?再拿出你的2号学具袋,用里面的1角和2角把你的想法摆一摆,最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换的?
(师巡视,生活动。)
六、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我会填。
2.我会选。
3.我会分。
4.生活购物——买文具,学生说说自己买什么文具,怎么付钱,可以小组间互相说一说并展示。
七、梳理知识,解决质疑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生生互助)
3.你对本节课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参加刮一刮活动,巩固本课知识。
八、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55页1.3.4题。
2.到超市去买一件文具,学习使用人民币。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内容:
教材P19例1课堂活动1练习一1、4
二、教学目的:
1、提问学生认识人民币吗。
2、通过购物的情景图说明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需求。
3、让生明确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及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四、教具准备:
面值不等的人民币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情景图
师: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请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生交流,汇报)
师: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商场里的商品应有尽有,购买东西的人也很多,我们买东西要用人民币,你知道人民币有那些吗?根据生答,师板:元、角、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师: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请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手中的人民币面值)
生交流
师:你们知道20元、50元、100元背面的图案,防伪标志吗?
(生小组交流)
师小结:20元背面的图案是山水图,他的防伪标志是荷花。
:50元背面的图案是黄河口,他的防伪标志是工人叔叔。
:100元背面的图案是山,它的防伪标志是毛主席头像。(生观察)
师:你还认识哪些人民币?请你告诉小组的同学。(生交流,汇报)
时:还有新版的10元、50元、100元、纸币1分、2分、5分、硬币1角。
(三)练习
1、课堂活动1
师:图中所表示的是兰兰,方方,源源,丁丁为希望小学捐的钱,请同学们数一数,他们各自捐了多少,然后填出来。X|k|B|1.c|O|m
(生完成,订正)
2、练习二1
师:同学们在购物要付的钱下面画O
3、练习二4课后调查
(师出示硬币1分)
师:他的面值是多少呢?(1分)10个1分是多少?(10分)
你知道10分与1角谁多谁少?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同桌讨论,汇报)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篇11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学具: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
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0——6页“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在模拟购物过程当中,通过认币、取币、付币、找币等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培养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习的主体意识。
3、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让学生体会在购物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感受灵活思维和合作成功的快乐,
学生分析:
人民币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一年级儿童年龄小,亲自购物机会少,对怎样使用人民币购物没有经验。因此,本节课重点放在学生体验怎样使用人民币上。
教材分析:
“”是苏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内容,共3课时,本节“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为起始课。教学内容是认识1元、1角、1分、2角、2分、5角、5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教材进行分析,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依据这一理念,结合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已有的基础,对教材的呈现可做如下调整:把1元、1角、1分、和5角、2分的认识融合在一起,以购物活动为主线,寓教学于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设计思路:
这节课整体构思为三个主要环节。首先,从学生较为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其次,安排学生集体购物,多次安排取币、付币,学生体会到付币方案的多样化,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并逐步把数学的问题生活化,抽象出1元=10角,并类推出1角=10分元。最后,组织“小小商店”购物活动,通过由易到难的三次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如何使用人民币,在此过程当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态度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具盒(内装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各种商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整体感知人民币
1、(电脑播放小朋友在超市购买物品的情景,然后定格在文文和售货员付钱找钱的画面上)
文文:阿姨,我买一只机器猫,请问需要多少钱?(电脑演示)
阿姨:小朋友,机器猫的价钱是20元。
文文:阿姨,给。(给2元)
阿姨:小朋友,这只机器猫要20元钱呢!这是20元吗?
文文:唔……
阿姨:小朋友,你买东西必须先。
2、师:我们一起来。(板书课题)比一比,看谁学得好,同学们,加油呀,可不能输给文文。
「从再现学生生活中购物情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这样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一)分一分。
1、瞧,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有这么多样式呢!(电脑出示所有人民币)你能给他们分一分类吗?
让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人民币,请学生给人民币分类,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分类的。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把硬币分为一类,纸币分为一类。把分币分一类,角币分一类,元币分一类。
对策:金属制成的钱币叫硬币,按照这种分法可以看出,人民币的单位纸制的钱币叫纸币。有元、角、分。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2、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板书:硬币、纸币、元、角、分。
3、请小朋友看一看你认识哪些人民币?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的认出它们?然后再同桌相互说一说。
(学生活动)
4、学生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介绍自己是怎么识别的?(他们介绍时,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看,并相应的拿一拿。)
5、师生评价。教师进行小结:刚才几位小朋友介绍的非常清楚,其他小朋友表现的也非常好,拿的很准确。人民币是我们生活离不开的好朋友,所以大家应该爱护它,不要随意折叠,更不要涂抹和撕毁。你能做到吗?
「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知识背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相互补充,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二)、找一找。
1、刚才我们认识了1元、1角、1分钱的人民币。玩具手表的价钱是1元,我们来看看,文文是怎样付钱的?
(电脑演示文文付十张1角的情景及下面的讨论)
文文:这么付可以吗?
阿姨:可以啊,1元就是10角呀!
2、我们也来数出十个1角!使学生明白十个1角是10角?10角就是1元呢?再让他们拿出一张1元和10角比一比,谁多?谁少?
3、学生总结:1角等于10分。(教师板书:1角=10分)
「这里,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进度的方法,通过生动的多媒体演示及学生的拿、数、想、比等手段,饶有趣味地得出了1元=10角,1角=10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三)换一换
1、(电脑出示人民币)请你从信封找出5角、5分、2角、2分,走下去自由选择一位好朋友互相说一说、认一认。
看来同学们学得不错,继续加油哇!老师这儿还有两个题目等着你们来解答呢!(电脑出示“试一试”图)一张1元可以换几张5角?几张2角可以换一张1元?
2、哪些小组愿意开小银行给大家换钱呢?
教师:这样吧,这儿有唐老鸭银行、米老鼠银行、阿凡提银行(边说边给指定的组发各个银行的标志牌),请这三个银行的小朋友起立,然后大家互相推选银行工作人员,每组推选三人,选定好后给这些工作人员挂上银行的工作牌。(边说边发工作牌,学生互相推选)剩下的同学就是裁判员,活动时要看清楚自己小组的工作人员换得对不对。请其他三组的同学拿出1元钱,想一想是换5角呢,还是2角?想好了吗?请大家任意选一个银行换一换!
(学生在音乐声中展开活动)
刚才同学们说得真好!哪个裁判员来说一说自己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学生互相评价,老师进行奖励)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它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想一想,应该怎样爱护人民币呢?
(学生自由发言)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挖掘数学的“应用性”,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设计了模拟“小银行”的换钱活动,打破了传统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了生生互动的“开放式”的教学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教学形式新颖,富有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在活动中兴致盎然,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
三、应用创新,体验生活
1、(学生在书上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这里有一张5角币、二张2角币、五个1角币,从中拿出5角,怎样组合?哪些小朋友能上台把你的组合法展示给大家看一下?
3、同学们说得太好了!确实,既可以拿一种人民币凑成5角,也可以取二种人民币凑成5角。看来,只要动脑筋、大胆尝试,同一个问题就可以用许多方法来解决。
4、文文买回了机器猫,又突然想起要给小雨寄一张生日贺卡,于是他又来到了邮局。
(电脑演示)文文:阿姨,我买一张邮票。
阿姨:一张邮票的价钱是8角。
文文:啊?在人民币中,有1角、2角、5角,就是没有8角的呀,这怎么办呢?
是呀,怎样付8角呢?你有办法吗?
「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表现自我,在教师营造的“创新土壤”中个个成为创造之人。」
5、文文寄完了贺卡,发现妈妈给他的钱还剩下1元,文文决定为自己添置一些物品。可是文文只有1元钱,能买哪些物品呢?
(学生自由猜测)
6、接下来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要推选出一名商店经理(各组互相推选,并给小经理挂上了工作牌)。
哪位经理来介绍一下你的商店?!(指名学生回答)
7、好,就请同学们拿出1元前去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吧!
(学生欣喜地开展销售和购物活动:“小经理”大声地吆喝“快来买呀!”其余学生忙着挑选商品……)
哪些同学能汇报一下刚才活动的情况?
8、看来,我们可不能小看了这1元钱!除了用它购物外,还干什么呢?对,把它存起来(出示储蓄罐,投钱入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用这些钱去支援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1元钱还能买哪些物品呢?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钱呢?课后请同学们到商店里去调查一下,下节课进行交流。
「商店购物活动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课堂特点。教师通过创设购物环境,引导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让学生切切实实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感受,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处理,使得课堂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布置课后调查作业不但使这一特点体现得更充分,而且达到了“课虽尽,趣更浓”的效果。」
四、全课总结,巩固深化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些常用的人民币。回家后,请把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最后,说说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使得课堂真正做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切实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找准了自己的位置,转变了角色,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篇1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种类及用途;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等。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通过活动对幼儿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00元、50元、20元、10元等八种不同面值的纸币和1元、1角的硬币,了解它们的颜色、图案。
2、难点:练习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家乡特产,。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幼儿人民币学具若干套、压岁包一个。
四、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安静律动《请你像我这样做》。
2、谈话,揭题。
(师出示压岁包)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3、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师小结:看数字可以判断人民币的面值,其实在我的数学奇妙屋里还有很多的方法,快跟我来一起看看吧!
4、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及种类。
①、认识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正面、背面图案、颜色及数字。
100元红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人民大会堂
50元绿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布达拉宫
20元棕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桂林山水
10元蓝黑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长江三峡
5元紫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泰山
1元橄榄绿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西湖
5角紫色正面:国徽苗族壮族人物头像
背面:国徽
1角棕色正面:高山族满族人物头像
背面:国徽
②、了解人民币的种类。
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
③、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
5、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6、赞家乡,买特产。
刚才大家在看到人民币上那些美丽的风景时都很激动,其实我们的家乡洋县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不信,就快快坐上我的“快乐大巴”一起去瞧瞧吧!注意,今天还有一位特殊的小客人哦!Let’sgo!
①、逐一了解家乡的各个景点。
梨园景区开明寺宝塔—蔡伦墓—华阳
②、了解家乡的特产。
黄金梨、香菇、紫薯、五彩米、土蜂蜜、枣糕馍等。
③、帮助外国小朋友购物,正确使用人民币。
幼儿每人一套人民币学具,按照每种特产的价格快速地找出相应的人民币。
7、小结幼儿的收获,并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节约开支,不乱花钱。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篇14
设计背景
幼儿认识简单的人民币并有买小零食的经历。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2、知道人民币基本的货币单位元、角、分及人民币的简单换算关系。
重点难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字卡元、角、分。
2、每个幼儿自带不同面值的人民币4~5张,教师自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游戏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点名问小朋友他们的新衣服怎么来的,教室里的电视怎么来的.等,让幼儿知道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无法生活的。既然我们离不开钱,(钱在我们中国叫人民币)离不开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1、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介绍。
2、教师介绍自己带来的人民币把它随意的放在黑板上。
3、教师请幼儿给人民币分成几家,按元,角,分分好贴在黑板上,师幼总结它们各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分别是:元、角、分。相继出示字卡:元、角、分。
4、游戏:买东西
幼儿扮演老板和买东西的人,去买东西没用完钱,应该补回来,引出元、角、分的简单换算,教师介绍元、角、分的换算关系让幼儿有初步的印象。
三、游戏活动
玩法: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听教师的指令拿相应面值的游戏币。如:教师说8元,幼儿可以拿1个5元,1个2元、1个1元。还可以拿4个2元等。看哪组幼儿能最快拿出来。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在活动中一直表扬和鼓励幼儿,让幼儿在认识人民币时很认真。做游戏时,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06-02
数学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学反思04-18
数学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学反思04-18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认识人民币》05-0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认识人民币》05-05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05-08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1-22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