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音乐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19 10:26:3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送别音乐教学设计范文(精选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送别音乐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送别音乐教学设计范文(精选7篇)

  送别音乐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知识、认识词作者李叔同。

  2、学唱学堂乐歌《送别》,让学生声情并茂的演唱《送别》。

  教学重点:

  1、了解李叔同

  2、学会并且能够背唱《送别》

  教学难点:

  1、歌曲音准节奏的准确把握

  2、能够再演唱歌曲的同时,体会恋故伤别的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歌谱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1、学生聆听器乐曲《送别》,说出乐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古筝)乐曲迷漫着怎样的色彩?(抒情、忧伤)

  2、听着音乐朗诵小诗(《送别》的歌词配器乐曲《送别》),说说诗词内容与音乐表达的情感是否相一致。

  3、如此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诗词完美融合在一起的话,又会是怎样的意境呢?(《送别》影像)(歌曲深情,有种淡淡的哀愁)

  二、新歌教学:

  1、学唱《送别》(出示歌谱)

  (1)初听歌曲,你可以用“lu”跟着歌曲哼唱歌曲旋律,并找出歌曲换气的地方

  (2)按正确的换气再次哼唱旋律,并要求声音连贯统一

  (3)让我们保持这个状态,并用高位置的声音,送去我们对李叔同的怀念与仰慕之情。一起高位置有表情的朗读歌词,体会歌曲意境。

  (4)尝试自己学唱,找出你唱得最美的一句。

  2、教师纠正不足,学生练唱。

  3、全班齐唱,唱后师生评价:是否连贯深情

  4、用柔美的歌声演唱全曲。

  5、歌曲处理,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最后一句应唱得渐慢渐弱。

  6、学生跟琴再唱。

  7、播放音乐,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唱歌曲。

  8、同学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获得国际金鹰大奖的《城南旧事》,就是用这首《送别》作为主题歌的,它使《城南旧事》影片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吧……(《城南旧事》影像)

  三、课外拓展:

  1、简介“学堂乐歌”

  师:从画面中人们的衣着来看,它反映的是我们中国的哪个年代,你知道吗?(清朝末年,民国初期)那个年代,把学校称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科。歌曲《送别》就是创作于那个年代的学堂乐歌,也就是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的作者李叔同。

  2、简介作者李叔同及其作品风格。

  李叔同,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艺术大师。他7岁就有日诵五百、过目不忘的本领,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成就非凡,颇有造诣。对于李叔同的歌曲,有学者将其大致分为三类,即:爱国歌曲,如《祖国歌》《我的国》等;抒情歌曲,如《春游》《送别》《早秋》等;哲理歌曲,如《落花》《晚钟》等。

  3、师:李叔同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荡人心魄,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充满了豪言壮语与爱国激情的《祖国歌》,《祖国歌》又名夕歌,是他编写的学堂乐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立志爱国的最好体现。(《祖国歌》(夕歌)影像)

  四、小结:

  师:同学们,诗的意境是让人沉醉的,而谱曲后的诗更是意味深长,久久萦绕心头。你不妨也试一试,用《送别》的曲调,填上一段你喜爱的诗词,唱给大家听,或许它也会成为一首校园歌曲呵。最后让我们在《送别》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送别音乐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内容:

  由于影视音乐与影视剧情密切关联,因此,与其他类型的音乐相比,影视音乐更易于理解。影视音乐在传播渠道上也比其他仅通过现场演出或录音的音乐更为顺畅,随着相关电影或音乐剧的播放,影视音乐会很快得到传播。本单元力图让学生对影视音乐及其不同类别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使学生能够结合所熟悉的电影及电视剧,能够自主分析其中音乐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演唱歌曲《送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情感目标: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送别》。

  难点——切分音,长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顿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课前播放《喜羊羊与灰太儿狼》

  【设计意图】调动情绪,创设一个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愉快、兴奋地开始音乐课。

  2、师生问好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电影吗?那谁知道刚刚听到的是哪部动画片的音乐?请告诉老师,有哪些影视剧的音乐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

  (指生回答,并请学生唱唱他们所熟悉的影视歌曲)

  (2)聆听影视歌曲片段

  片头曲《黑猫警长》:黑猫警长主题歌《上海滩》:上海滩

  背景音乐《还珠格格》:有一个姑娘插曲《浪漫满屋》:ithink

  情节音乐《微笑百事达》:北极星的眼泪片尾曲《神话》:美丽的神话

  (3)音乐常识:归纳影视音乐的分类(主题歌、片头曲、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片尾曲等。)

  同学们真棒!那么请大家根据音乐在影视剧中出现的不同位置,想一想影视音乐有哪些不同类型?

  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是一部电影中的插曲。

  【设计意图】以流行影视歌曲引情激趣,将学生生活中已有的音乐感受带进课堂,既拉进了师生距离,体现了教学活动与生活相结合的课改新理念,又揭示本节课的主题。

  (二)感受体验,学唱歌曲《送别》(20分钟)

  1、播放《童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刚我们听到的歌曲是?是一首什么歌曲?什么是校园歌曲?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合作。那么在上世纪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呢?

  2、学堂乐歌

  二十一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认识它们,但在我国近代音乐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早期的的学堂乐歌以旧曲填新词为主,用中国民歌、小调的曲调或欧美歌曲的曲调填进创作的新词。

  3、介绍李叔同——学堂乐歌作者,音乐、美育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浙江平湖人,1880年9月生于天律,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1942年10月逝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1906年李叔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同年,又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并担任了《太平洋报》的文艺编辑。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一生从事多方面的艺术活动,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均所擅长。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春景》、《忆儿时》、《春游》、《留别》、《早秋》等。

  4、欣赏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段,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师:“同学们,进入初中阶段,由于学习任务加重,大家接触电视电影的时间应该也越来越少了,借今天课堂上的机会,老师要邀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老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段,请认真体会影片中的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5、歌曲分析

  师:“这首影视插曲的曲名是什么?(送别)

  节拍四四拍子速度中速稍慢

  力度中强情绪忧伤惆怅深情

  6、出示歌谱,学唱歌曲

  (1)分句学唱歌谱。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用自然、舒展的发声方式轻声地学唱歌谱,老师唱一句,请同学们跟唱一句。”

  (2)学唱歌词。师:“同学们,我唱谱你们唱词,请注意表现出歌曲忧伤怅惘的情绪。”

  (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进一步练唱。

  a、注意用自然、舒展的发声方式演唱。

  b、注意斛字的读音hu。

  c、切分音,长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顿

  d、歌词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

  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

  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最后一句应唱得渐慢渐弱。

  (4)让学生用领唱加齐唱的形式演绎歌曲《送别》。(13分钟)

  a分小组演唱歌曲

  b①句女领唱,

  ②句男领唱,

  ③句女齐唱,

  ④句男齐唱,

  ⑤⑥句轮唱;“夕阳”重复;

  (三)拓展活动

  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的影视音乐,下节课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四)总结下课(2分钟)

  1、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影视音乐的分类、了解了学堂乐歌这个特殊的历史产物、学唱了李叔同的代表作《送别》。歌曲完美地抒写了人生离合的真实体验和世间永存的挚意真情,从而使这首歌成为不朽的经典之作。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师生告别。

  五、教学反思

  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银屏之歌》中有很多中外影视音乐作品,我选择的内容是我国影片《城南旧事》中的插曲:《送别》。这是一首一段体的歌曲,d大调,表达出一种依依不舍的诚挚情感。歌曲的旋律优美抒情,在李叔同的填词下,使歌词和歌曲达到完美的融合,意境深远,成为一首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田园诗歌。通过歌词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园;再由景写人,这种特有的中国式描摹方式,总是使文字得到了升华,升华至人们内心美好情愫之中,“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使离别那淡淡的愁情,跃然心底。这对学生的价值观又是一次很好的塑造和教化,世间还有如此美好的友情。

  送别音乐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了解作曲家李叔同。

  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3、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4、能大胆的参与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培养学生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心的情怀。

  教学重点:

  1、演唱歌曲《送别》

  2、听赏乐曲

  教学难点:

  谈听赏乐曲的感觉与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欣赏与实践相结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欣赏《童年》,介绍学堂乐歌。

  新课导入和授新

  教学步骤:

  一、导入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歌,请大家猜猜他的歌名。

  (放《童年》)这是大家喜欢的《童年》,它是流行于现代校园的一首校园民谣,那么我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学堂里又在唱些什么?那时人们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因此就把20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除向学生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外,还有反映人们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还有宣传学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

  二、介绍词曲作者

  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其曲调大部分选自当时的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为英国的奥待韦。它的词作者是我国近代音乐家李叔同。

  三、发声练习

  四、唱谱

  1、熟悉D大调

  2、视唱全谱

  3、解决难点

  五、填词演唱

  六、感情处理

  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最后一句应唱得渐慢渐弱。

  七、学生表演

  用王维的诗来启发,教师示范

  八、辩论:你更喜欢学堂乐歌还是校园民谣。

  发挥生学的主体性

  九、不管你更喜欢哪一种,我们都不能忘记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通过辩论加深学生对学堂乐歌的认识与喜爱。

  送别音乐教学设计 篇4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来自音乐素养较高的部分四年级学生和音乐素养很高的部分三年级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较高的音乐学习目标,可以挖掘拓展的深度,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教学内容:

  歌曲《送别》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堂乐歌的相关知识,知道词作者李叔同的生平简历与曲调的由来。

  2、深刻体会歌曲内涵,并能悠长的气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知识的延伸及拓展,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对本课知识延伸和技能拓展的准确把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唱出歌曲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欣赏歌曲《童年》,它演唱了什么内容?像这类歌曲叫什么?

  像这种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歌曲,我们称它为“校园歌曲”。

  2、那你知道100多年前,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歌吗?

  三、介绍“学堂乐歌”

  1901年(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起,中国开始开办学校,那时称做“学堂”,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课,音乐课上唱的歌称为“学堂乐歌”,也就是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的曲调大都是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选曲填词)

  学堂乐歌充满着对传统势力的反抗精神和饱含的爱国主义激情,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开创了中国近代音乐创作的先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作《送别》。

  四、歌曲教学

  1、初听录音,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内容。

  2、出示歌词,介绍词作者李叔同。

  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是由学堂乐歌的先驱者李叔同填词创作的。李叔同又名弘一法师,中国音乐家、戏剧活动家,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诗词均所擅长,是个名副其的音乐天才。

  3、填词演唱,注意气息连贯,声音优美,位置统一。

  4、分析处理歌曲,加上力度记号演唱。

  1、听音范唱播放《送别》

  师:我们在听到时候看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速度是,力度以及调号?

  生:回答

  师:概括,四四拍、中速稍慢、中弱、D大调、再次听《送别》

  师: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注意歌曲的特点和情绪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特点和情绪?

  师:说的很正确,这首歌曲特点,旋律平缓悠长,凄美柔婉,节奏也比较简单,表达李叔同对“金兰之”交友人分别时的离愁别绪,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情绪:忧伤惆怅深情

  师:好,那么下面把旋律带上跟着老师一起学唱这首歌曲

  1、先来朗诵一遍歌词

  2、学生一起朗诵

  3、老师领唱一边简谱

  4、学生聆听一遍歌曲

  5、学生跟着音乐轻声哼唱

  6、教师领唱

  7、学生一起唱,学生跟着老师来唱谱子,然后老师唱普学生填词,老师纠正学生唱的错误的部分。

  五、做游戏。

  萝卜蹲游戏,找六个学生,谁输了谁来给大家唱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首新歌。

  六、小结下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歌曲《送别》,感受到亲友间离别时忧伤与凄凉的不舍之情,我们可以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给弟弟妹妹们教,如果以后有送别的场景,我们就仔细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吧。

  送别音乐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送别》,感受歌曲悲伤的情绪,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珍惜彼此间的友谊。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听辨”“模唱”、“感受”、“对比”、“体验”、“表现”等方法,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抒发感情。

  3、知识与技能

  能用连贯的气息,自然圆润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送别》并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知识。

  2学情分析

  《送别》是一首叙事题材的学堂乐歌。叙事性的歌词讲述了作者对朋友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歌曲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大调式,4/4拍。歌曲曲调简练,一字两音,具有叙事的特点。

  3重点难点

  了解学堂乐歌,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送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童年》,同学们随着音乐进教室,跟着老师一起律动。

  师:孩子们,很高兴能和你们度过这节愉快的音乐课。知道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的名字吗?

  生:《童年》。

  师:对,这首歌曲是老师在上小学的时候在学校很流行的一首歌曲。这种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感受的歌曲被称为“校园歌曲”。那么在上世纪,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的歌曲叫什么呢?(引入学堂乐歌)

  2、简介学堂乐歌。

  (二)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

  (1) 复习升记号“#”,划拍听琴声。学生分组自学旋律,老师指导(引导学生用科尔文手势练习。)

  (2) 用“Wu”哼唱旋律。注意气息要稳,声音要柔和。

  2、出示歌曲,请孩子们听老师唱一遍,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并介绍D.C.反复记号。

  师:同学们,听了音乐,说说给了你什么感受?

  生:伤感。

  师:是的,这首歌曲完美的抒写了人生离合的真实体验和世间永存的执意真情,所以听起来有一点伤感。那歌曲中出现的D.C.和Fine,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D.C.反复记号就是从头反复,当出现Fine时至Fine记号处结束。)

  3、再听歌曲,学生划拍感受歌曲节拍。(请同学们再听一遍歌曲,并跟着音乐划拍。)

  4、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轻唱下面的旋律(出示齐唱部分),注意声音位置和气息要保持稳定。

  5、出示二声部旋律,请各组跟着小组长一起唱唱自己的声部,老师分组指导,特别是低声部#2的演唱。

  6、学生加入歌词分组练习,老师指导。觚:古代饮酒用的青铜器。

  7、跟着老师的伴奏演唱合唱部分。

  8、出示完整歌曲,听范唱,注意歌曲的情绪。

  9、跟着老师的琴唱这首歌曲,注意在演唱的时候要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注意倾听另一个声部,不要喊叫。

  10、跟着伴奏音乐演唱。

  11、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担任领唱,有谁愿意吗?

  总结

  同学们,能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是的,我们了解了学堂乐歌,学唱了李叔同的代表作《送别》。这首歌曲完美地抒写了人生离合的真实体验和世间永存的执意真情,从而使这首歌成为不朽的经典之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将会遇到很多的离别,离别是悲伤的,在这里老师真诚地希望同学们珍惜我们现在的师生情、同学情,在学习和生活中少一点冲动与矛盾,多一点宽容与帮助,做出自己的努力,也让我们将来的离别不留遗憾。

  在《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

  送别音乐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诗歌,并能举一反三,学习同类诗歌的特点。

  3、学写送别诗。

  教学重点:

  送别诗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写送别诗歌。

  教学准备:

  多媒体

  一、欣赏音乐《送别》,导入:《送别》组诗

  1、你送过一些人吗?怎么送的?

  2、我们看看古人是怎么送别亲友的?——《送别》组诗

  二、第一首《赠汪伦》

  1、齐读,范读。(放开喇叭,诗歌就得吟唱)

  2、问:谁送谁?李白跟汪伦什么关系?李白怎么到汪伦那里去了?(背景介绍: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

  (过渡:了解了李白和汪伦的关系,我们再来尹诗,可能会有长进吧,试着做做李白吟唱——

  3、再读诗歌。(自由读、齐读)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A、注意语句的通顺、连贯。B、后两句用上关联词试试。即使也哪怕也就算?也)

  5、交流反馈。(说对的表扬,说错的依然表扬。最欣赏的是……)

  6、这样的读也是表面的读,而要真正走进李白的心,我们得发现一些问题,在书上做一些记号。(同学讨论)(举手的同学提出的问题请不举手的同学来回答)

  问题预设:

  ①字词方面:踏歌、忽闻、不及、深千尺

  ②汪伦为什么要踏着节拍、唱着歌送行?踏歌的歌词会是什么?

  ③桃花潭水的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有什么关系?(用水深比喻情深,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④李白本是汪伦请来的,可为何李白走的时候汪伦却不去送别呢?有几种可能?看谁最厉害。

  A、我猜想汪伦不愿意面对离别的伤感,于是约定不去送行,但最终还是来了。

  B、我认为这又是汪伦的刻意安排,就象当初用“十里桃花,万家酒店”“骗”李白去一样,(众笑)这种特别的送行方式具有更加感人至深的魅力,以此给李白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忽闻”体现的正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师作出肯定,并顺势指导读出由忧而喜的情感变化。)

  C、李白怕汪伦伤心,没让他知道自己的离开。

  D、汪伦没时间送。

  ⑤李白与汪伦站在岸边,彼此话别,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桌讨论互说)

  (鼓励学生把自己融入情境之中。说真话,表真情。如:“李白兄且慢走,今日一别不知何时相见?”“汪伦兄,请留步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8、李白面对这与众不同的送别情景,面对汪伦这样的深厚友情,即兴吟了一首诗——《赠汪伦》(齐读)

  9、汪伦用什么送朋友?(歌)

  二、学习《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三、拓展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A、一生读。简单评价。

  B、你猜李白在哪里站了多久?他仅仅是看滚滚的江水吗?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情?(友情)它打动你吗?(李白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谊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

  C、这又是一种什么方式送朋友?(目光)

  2、《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自由选择一首学习。

  B、高适在什么样的天气与朋友分别?在这样的天气里,你的心情如何?你能让好友在这样的天气里离开你吗?看看高适是怎么送朋友的?(后两句话)听了这两句话朋友的心情会怎样?

  C、这又是一种什么方式送朋友?(暖语)(酒)

  四、小结:

  人生自古伤别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古代的诗人送别友人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暖语、酒、目光、歌等,你知道这些诗歌为什么千古传诵?我告诉你一个秘密:那就是这些诗歌作者在写的时候都是以真心在写,用真情在吟,惟有这样的诗才会让我们百吟不厌!(投影出示:真心、真情。)

  五、即兴创作,表达真情。

  1、同学们,同窗共读已六载,转眼已是分别时,临别之时,你是否也想赋诗一首赠给你的母校、恩师或学友呢?

  出示:求学六载将远行,遥闻校园读书声。友情好比千尺水,难忘同窗离别情。

  2、写给亲人送别的一首小诗。(投影出示)

  赠妈妈

  虞杰乘车将欲行,忽闻窗边叮咛声。秋时朝阳暖如火,恰似妈妈送我情。

  3、交流反馈。

  六、推荐阅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芙蓉楼送辛渐》(投影出示)

  送别音乐教学设计 篇7

  【课题】歌曲《送别》

  【课时】1课时(40分钟)

  【学生数】46人左右

  【授课类型】声乐课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的演唱歌曲,明确音乐要素在歌曲中发挥的作用,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音乐情绪。

  2、方法与过程目标:学习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提高学生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歌唱艺术的无穷魅力,提高学生主动聆听、表达音乐的积极性,树立学生自信心。

  【教学重点】

  1、用良好的发声状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理解、感受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感受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送别》,学生在《送别》的旋律中走进课堂。

  一、导入——小组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在上一节课粗略学习《送别》旋律之后,分组交流课后作业

  1、歌曲的作者

  2、关于学堂乐歌

  3、歌曲的创作背景

  4、歌曲曾出现在哪些影视作品中,表达的怎样的情绪?

  学生搜集的相关信息将在微信朋友圈进行共享,以便学生课后继续了解掌握。

  二、新授——良好的发声状态与细腻的歌曲处理

  1、气息与发声练习

  (1)呼吸练习

  (2)3?2?︱1?—

  O?—?—?—

  (3)音阶练习,注意气息和咬字

  (4)复习歌曲旋律,划分乐句

  2、音乐要素与歌曲处理

  (1)复习提问: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要素)有哪些?音高(音的高低)、音值(音的长短)、音量(音的强弱)、音色

  (2)分四个小组,每组一个乐句,分析如何利用音乐要素更好的表现歌曲?并分组展示。

  (3)集体有感情的演唱。

  三、歌唱情感的激发

  (1)聆听歌曲,观看《城南旧事》视频

  (2)展示同学们上交的反应歌曲情绪的图片,并进行交流。

  (3)用同学们的图片制作成伴奏视频,集体演唱。

  四、课后拓展

  为第三乐句添加一个声部,由小组长带领,课后分组练习。

【送别音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送别》教学设计10-23

《送别》教学设计09-02

《送别》教学设计 歌曲《送别》教学反思09-15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07-29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12-20

《长亭送别》的教学设计06-19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04-30

《送别冰心》教学设计09-23

长亭送别 教案教学设计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