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和狼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牧童和狼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牧童和狼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懂故事。
3、理解寓意,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指导朗读。
2、引导学生读懂故事,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略)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二课《伊索寓言》
板书,注意“寓”写法。
寓言是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出示幻灯片1)
齐读
上课之前,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大寓言家,了解一下《伊索寓言》
指生朗读:(出示幻灯片2)
相传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个奴隶,生于公元前6世纪,他知识渊博,聪明机智,善于讲动物故事,是个编寓言故事的高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大都是人们熟悉的动物,如狐狸啊,狼啊,驴子等等。每则寓言的最后,大都用一句精辟的话点明故事的寓意。
关于《伊索寓言》,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曾这样说过;“你连伊索寓言都没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伊索寓言,感受一下伊索寓言经久不衰的魅力。这则寓言故事的题目叫做《牧童和狼》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
1、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则寓言,读书时老师有两个要求:(出示幻灯片3)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画出生词,联系上下文,用心体会它们的意思。
2、思考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中又明白了些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正音。(出示幻灯片4)
hóu 喉 long 咙huāng慌 huǎng 谎guàn贯
相机进行生字教学,辨析“慌—谎”,指导“ 贯”的 笔顺
(2)指名读生词,正音
(喉咙 惊慌失措 说谎 一贯
(3)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3、交流:文中说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同学学们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故事大意。
(二)、精读课文,比较研读牧童前后大叫情感的不同以及村民前后态度的不同,指导朗读,理解寓意。
1、文中两次写到牧童的大叫,一次是——,另一次是(出示幻灯片5)——牧童这两次大叫都是要告诉村民们——真的是狼来了吗?前面的大叫是谎话,后面的大叫是真话。(板书:谎话、真话)
联系课文想一想:牧童两次大叫的心情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第1、2自然段,体会一下,练习朗读,谁能读出来?
2交流读书体会,相机抓住重点词,指导朗读。
[说假话时,他是存心要骗人,所以心里还很得意(“哈哈大笑”),所以叫的时候是——偷着乐)
(说真话时:“吓坏了”……声音抖一点;“慌忙”,声音急一点。
师引读——不得了了,狼已经吃了一只羊了,牧童大叫:——(生)“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狼又吃了一只羊了,牧童大叫:——(生)“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
在吃羊了!”
他再喊,“喉咙都喊破了”,声音哑一点——(生)“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3、这两次大叫的内容相同,结果相同吗?请同学们再读一读1、2自然段,看看你能通过哪些词句有所发现。
交流发现。相机理解词语:“闻声赶来”(提问:能否改成闻声前来?比较,加深体会)“惊慌失措”是什么意思?
<相机板书:一开始听到牧童的`大叫,村民们(板书:闻声赶来),
村民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会怎样想?
后来牧童说真话时,喊破了喉咙,也(板书:无人前来),质疑:这里为什么不用“赶来”?
我们来想象一下,这时候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对牧童说些什么?
想一想,就写在课文的下方,看谁写得精练,写的精彩。
交流
4、这就是牧童和狼的故事,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故事,注意读好人物的语气。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出示最后一段,指生读。(出示幻灯片6)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6、从故事中理解寓意。
一贯说谎?(1)“好几次”——一贯;((2)“哪里有什么狼!”——根本没有狼,
三、迁移学习:
第十二课还有两则有趣的伊索寓言故事,课后请同学们运用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自由选择一则寓言自主学习,提出自学要求:(出示幻灯片7)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抓住重点词,比较狐狸摘葡萄前后的心理活动有什么不同。
3、结合故事内容,理解寓意。
四、延伸阅读:
同学们,伊索寓言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经受了漫长的岁月的检验,现有仍有300多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课后不妨来读一读。
西方寓言除了《伊索寓言》外,还有德国的《莱辛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被后人称为四大寓言。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寓言的热爱,对书的热爱,读更多的寓言,读更多的好书。让那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充实我们的智慧,点亮我们的人生。
板书设计:
12 伊索寓言
牧童和狼
牧童 村民
谎话 闻声赶来
真话 无人前来
牧童和狼教学设计2
【教学理念】
立足语文本体性教学,按“认识一实践一迁移”的程序设计教学,强化语言表达,落实语言实践,形成语言技能。
【教学过程】
一、比较牧童的前后喊话,感情朗读故事、讲述故事
1.朗读。师: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则故事《牧童和狼》,谁来读好故事?
2.比较。师:故事的主角是牧童,伊索写了他的两次语言。比较下,要读出牧童两次“大叫”的不同情感,你想怎么读?
(1)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
(2)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第一句要读出牧童表面慌张,实质在戏弄、欺骗村民,有种扬扬自得的感觉;第二句要读出牧童真的是害怕、慌张的语气。两句都可以采用夸张的语调读,第一句拉长语调、得意扬扬地读,第二句带着哭腔读。)
3.演读。师:请采用表演式的朗读,来讲一讲这则故事。
(设计理念:感情朗读是每篇课文共性的语文技能,就是语文本体性教学的共性内容。本则寓言的朗读训练是采用夸张式的语调表现人物情感,将体会牧童的内心情感渗透在感情朗读这一本体性教学内容之中。)
二、比较长句与短句,认识“短语式语言描写”方法
1.比较。师:我们再来比较下面两组句子,想想课文为什么不用第二句呢。
第一组:
(1)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
(2)好几次他大叫:“狼真的已经来了。狼真的已经来了。”
第二组:
(1)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2)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真的已经来了。狼真的已经来了。大家快来帮忙啊,狼真的在吃羊了。”
(第二句一是没有用“!”,二是都是长句子,不能很好地表现牧童的情感。)
2.小结。师在人物语言描写中,为了表达急切、害怕、慌张等情感,要用短句和感叹号,不该用长句。
(设计理念:通过比较,让学生读读、议议,认识到“短语式语言描写”能表达急切、慌张等现场情感,但学生形成的还只是抽象、模糊的概念。)
三、比较原文与改写,练习“短语式语言描写”,理解寓意和写法
1.练习描写。师,故事中没有村民的语言描写,我们来试着描写村民的两次语言,写在课文合适的地方。想想,你想表达出村民怎样的内心,采用长句还是短句,还要注意正确使用标点。
2.交流表达。
出示学生的描写:
(1)好几次村民们都互相大喊:“快打狼!快打狼!”
(2)村民们听了,摇了摇头说:“又在说谎!又在说谎!真是个贯说谎的孩子,谁还相信他呢?”
(通过“短语式语言描写”,第一句表现出村民的急切、果断,第二句表现出村民的无奈、气愤。)
3.理解寓意。师:最后,牧童明明说的是真话,村民们为什么还这样说呢?(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4.比较写法。师:再比较一下,伊索为什么不写出村民的语言,这样不是更具体些吗?(“伊索寓言”短小精悍、情节紧凑,出现村民们的语言描写就不符合特点了;再说,村民们不是故事的主角,写了就不能更好地突出牧童。看来,还是请同学们擦去刚才村民们的语言描写为好。)
(设计理念:在上个环节学生获得“短语式语言描写”的概念后,通过仿写村民语言的实践运用,对“短语式语言描写”的认识变得更为清晰具体,这才可能转化为语文技能。并在实践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有机渗透了寓言的寓意理解。)
四、作业
师:这则寓言故事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请你仿照《牧童和狼》的写法,也来写一个故事,可以是编的寓言故事,也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故事。做到短小精悍、突出语言描写、点出道理。
(设计理念:在学生对寓言故事特点已形成模糊认识的基础上,力图通过故事编写这一语言实践活动,使寓言故事特点在学生脑海中明晰起来。)
【牧童和狼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牧童教学设计04-02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范文03-16
《牧童》音乐教学设计04-02
《牧童》的教学设计03-15
五年级语文狼和小羊优秀教学设计【精选】03-25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15篇01-14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15篇01-14
《狼》的教学设计02-21
蒲松龄《狼》教学设计02-18
《狼》课件教学设计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