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问题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搭配问题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分享。
搭配问题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与策略。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具有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简单事物的搭配方法。
教学难点:有序搭配。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学校进行主持人选拔赛的通知,我班选手张丽入围。
教师:同学们,张丽同学为了这次比赛,做了精心的准备。
课件出示:
教师:她准备了几件上衣?几件下装?
学生交流。
教师:她想请大家帮忙,如果一件上衣搭配一件下装,一共有多少种穿法?你会建议她怎样穿?
2.理解情境,获取数学信息。
教师:根据这组信息,你会怎样搭配?
预设:①短袖配短裙;②长袖配裤子;③长袖配长裙;……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3.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有不同的想法,究竟能搭配成几套呢?看来,在衣服的搭配中还大有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搭配中的问题。(板书:搭配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获取数学信息,提取本课的教学素材,找到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衣服搭配的问题,这种取材于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亲切、真实,有利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探索新知。
(二)操作感悟,自主搭配
1.学具操作,摆一摆。
同桌合作,学具操作。
让学生拿出衣服卡片和同桌摆一摆,看看一共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教师巡视,及时收集学生摆卡片过程中出现的情况:(1)摆放有序和无序;(2)方法多样和唯一;(3)记录无序。
2.汇报展示,说一说。
请学生板演,展示搭配的过程。
3.师生交流,议一议。
预设一:无序表述,方法不全面。
预设二:只会表达其中一件上衣配一件下装,或者两件上衣配两件下装。
预设三:能说出所有的六种方法。
(三)感悟有序,体会简洁
教师:有的同学有两种,有的同学有三种,还有的同学有六种搭配的方法,请他们与大家分享是如何进行搭配的?
1.对比感知,有序思考。
请表述不完整的同学先汇报自己的操作过程,可能出现:一件上衣配一件下装,或者两件上衣配两件下装,引发学生产生不同的想法,建立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方式,进行讨论补充,初步建立有序思考的思维方式。
预设方法一:
一件上衣配一件下装,可以配2套。
预设方法二:
一件上衣配一件下装,另一件上衣配两条裙子,有3种搭配的方法。
预设方法三:
固定上衣,用一件上衣去搭配3件下装,再用另一件上衣去搭配3件下装,两件上衣就有6种搭配方法。
对于第三种方法全班进行分析讨论,怎样才能搭配全面,提炼总结出:“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并板书。
教师追问:谁能说一说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学生交流。
小结:只要有顺序地思考,就可以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出所有的方案。
教师设疑:除了从上衣考虑可以搭配什么下装的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今天我们带了服装的学具,进行模拟搭配,如果没有这些学具,我们可以怎样思考?
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同桌交流,再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搭配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感知从无序到有序,从片面到全面的思考过程。最初学生搭配的方法不一定全面,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对比、交流。不断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进行补充,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寻求找到解决问题策略的渴望,为本课数学思想的渗透做好铺垫。
2.方法呈现,比较优化。
汇报交流,课件展示学生的作品。善于捕捉学生生成资源,进行交流讨论,从而完善。
预设方法一:固定下装,用长裤去搭配两件上衣,再用花裙去搭配两件上衣,最后用长裙去搭配两件上衣,一共有6种方法。
预设方法二:教材中女孩的方式,课件出示:
预设方法三:教材中男孩的方式,课件出示:
3.符号意识,简洁有序。
分析讨论方法四和方法五。先分别请两位同学说说自己方法。
教师设疑:这样的方法有什么优点?
全班交流,得出:有序思考,分类整理,简洁明晰,便于记录。
教师追问:如果是你,你会采用哪种简洁的方式呢?
学生交流汇报,可能会说用数字,图形、符号等方式进行记录。
4.列式计算,发现规律。
提出问题:每种方式都有6种搭配方法,可以怎样列算式?
同桌讨论,汇报交流。
预设:一件上衣有3种搭配方法,两件上衣就有2个3种,可以列式:3+3=6(种)或者3×2=6(种)。
请学生说出算式中“3”“2”“6”各表示什么意义。突出“2件上衣”和“3件下装”。
5.变式练习,巩固运用。
教师追问:如果3件上衣和3件下装,共有多少种搭配方式呢?
课件出示:
学生猜测,按照一件上衣可以搭配3件下装,三件上衣搭配3+3+3=9(种),或者3×3=9(种)。
实际验证,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汇报分析,图示验证,展示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摆一摆、连一连、画一画、写一写各种方法表示服装之间的搭配关系。体现了学生创造力和智慧。在这环节中,比较优化,既巩固了有序搭配的方法,又让学生经历符号化、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符号的简洁美,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巩固提升,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组数。
课件出示“做一做”第1题。
阅读信息,猜测组数的个数,实际操作,记录组成的数,尝试列式,验证猜想。
课件设疑:拉动纸条,有几种方法,有什么优点?
师生汇报小结:固定其中一个数位,有序思考,可以不重复不遗漏,进行分类,便于排序等优点。
2.联系生活,吃早餐。
课件出示“做一做”第2题。
阅读信息,食品分类,猜测搭配数量,进行连线,验证猜想,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掌握有序思考,用不同策略搭配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两类不同事物可以用乘法算式来求解。通过在操作中验证,可以使学生感受有序思考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将学生的眼光引向生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五)全课小结,深化认知
结合板书:“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加法计算,乘法计算”进行全课总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搭配问题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数学广角P112
教学课型:新课教学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掌握寻找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并用符号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和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 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渗透符号化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与结果。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
能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组合数。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学具衣服,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展开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机器猫》吗?喜欢吗?
师:今天是大雄的生日,他邀请静香带着我们去参加他的生日聚会,你们愿意去吗?
师:去参加生日会,得穿得漂漂亮亮的,静香从衣橱里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一些衣服。她犯愁了,该穿什么衣服好呢?(出示课件)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衣服和裤子图
1)师:你觉得静香可能穿什么衣服去?
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各种搭配的效果图。(实物投影)
2)师:帮静香设计出这么多套衣服。那么两件上装和三件下装到底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搭配问题”。(板书课题:搭配问题)
3)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衣服图片,摆一摆,到底能摆出多少种搭配?
预设以下情况:
a、2种----衣1和裤1、衣2和裤2。
b、8种----学生操作重复、手忙脚乱。
c、6种。
问:他们摆的,你们感觉怎么样?(乱,引导说出“有顺序”)
追问:那么,怎么样摆才有顺序呢?保证不遗漏,不重复。
先选衣服,再选裤子或先选裤子,再选衣服。(生说,师连线)
A:
3 + 3 = 6 (种) 2×3=6(种)
B:
2 + 2 + 2 = 6 (种) 3×2=6(种)
4)实物连线抽象化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连线记录在作业纸上。
5)出示学生的图式
引导学生讲评出它们的优缺点。
6)再次展示动态的A。B两种搭配的方式,小结要用有序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7)如果老师再加上一件上衣会多出几种搭配方法?(多出3种)
如果只加上一件裤子呢?(多出2种)
师:为什么老师加上同样的件数?会出现不同的数量搭配方法呢?
小结再次强调有序、全面的思考问题。
三、出示点心图。
师:看来同学们个个都是搭配衣服的高手,你们解决了静香的搭配问题,接下来你们能为大雄解决一下食品的搭配问题吗?在生日会上大雄为我们准备了6种食品。
1、出示饮料和点心。
师: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好吃的呀?
(有优酸乳,可乐,雪碧,饺子,蛋糕,汉堡堡)
师:你们想吃吗?
师:但是由于人太多了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饮料和一种点心。想想,你会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搭配记录到作业纸上?
2、要求学生独立在作业纸上完成。(实物符号化)
3、展示讲评。
四、巩固知识
生日会后大家要准备各自回家了,这时静香回家的路线图(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谁能用最快的速度告诉大家静香可以有几种选择回家?跟同桌交流一下。大雄家————公园————静香家。
师:强夫碰到问题了,他只记得自己有10种方法回家。但是他忘了路线是怎么样的?同学们你们猜猜看这10种方法回家的路线图会是怎么样的?把路线图画到作业纸上。
展示讲评。
五、全课小结,深化新知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我们在搭配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啊?(不重复,不遗漏,有序,全面的思考问题。)
师:对,同学们说的很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我们学好数学知识,让它能真正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搭配问题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会用图形语言不重不漏地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及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不重不漏寻找组合数的过程,会用直观的方法找到不同类别事物的组合数,培养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用乘法计算来求组合数的方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
设计意图:整堂课利用玲玲和郑心竹星期六一天的生活这条明线,把含搭配问题的四个情境串联起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情境一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铺垫,分两层进行,第一层是第一条河上的一座桥与第二条河上的两座桥的搭配,第二层是在完成了第一层学习的基础上,在第一条河上增加一座桥,在第一层的学习结果上增添新的结果,这样的设计暗示了有序思维的方法,又为后面的由具体操作过渡到形象思维埋下了伏笔。情境二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部分,分三层进行。第一层是通过学生对上装与下装搭配的实际操作,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得出结果;第二层是在学生的共同探讨下由实际操作上升到图示法表示搭配方法;第三层通过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了解两个不同类别的数量相乘的积就是搭配方法数。情境三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巩固练习阶段,通过对饮料与点心的搭配,巩固了用图示法有序地表示搭配方法。情境四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拓展练习阶段,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组合,是由生活问题转入了纯数学问题,加深了思维的力度。
教学过程:
情境一:铺垫新知
1.学生自由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2.老师向大家介绍一对好朋友(教师一边叙述,一边出示课件)。
玲玲和郑心竹也是一对好朋友,但是两家却隔了很远,从玲玲家去郑心竹家要经过两条小河,第一条河上有一座小桥,第二条河上有两座小桥。
师:同学们想想从玲玲家去郑心竹家有几条路线?
师:谁能把路线图叙述给同学们听听?
(学生一边叙述,一边课件出示路线图)
师:(一边叙述,一边出示课件)这个星期第一条河上又架起了一座新桥,那现在从玲玲家去郑心竹家有几条路线呢?
师:谁能在刚才的图上补上所缺的路线呢?(用课件补充完整)
师:那用什么方法来找路线,就能做到不遗漏又不重复呢?
生:先用第一条河上的第一座桥跟第二条河上的每座桥连接,再用第一条河上的第二座桥跟第二条河上的每座桥连接。
情境二:探索新知
1.在操作中思考不同的搭配方法
师:星期五放学时,郑心竹邀请玲玲星期六到她家去玩。星期六一大早,妈妈为玲玲准备好了衣服,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衣服。
(学生拿出学具袋里的衣服)
师:一共有几件衣服?其中有几件上装?有几件下装?
师:如果一件上装与一件下装搭配穿,同学们想想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师:每个同学先自己思考,用学具袋里的衣服动手摆一摆,看看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摆好后,在练习本上用图形表示你的想法。
学生独立摆好后,再在全班交流。
师:谁来把你摆的过程展示给同学们看看?(请3~4个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摆法,可能有2、3、4、5、6这五种不同的穿法)
师:想一想,在这些穿法中,哪些是完整的、哪些是不完整的?为什么?
教师先让有6种穿法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表述不清楚时,教师适时帮助)
生1:我先选牛仔衣,第一种方法是选一条短裙子跟它搭配,第二种方法是选牛仔裤跟它搭配,第三种方法是选长裙跟它搭配,然后我选短袖衫也分别跟短裙、牛仔裤、长裙搭配穿,这样就共有6种方法。
生2:我是先选短裙,再去跟短袖衫搭配,跟牛仔衣搭配,这样就两种方法了,我再选牛仔裤去跟短袖衫、跟牛仔衣分别搭配,这样又有两种方法了,最后选长裙分别跟短袖衫、跟牛仔衣搭配穿,又两种方法,共6种方法。
师:同意这两位同学的说法吗?在全体学生都认可了这6种不同的穿法后,再让分别是2、3、4、5种穿法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生3:我认为是2种穿法,牛仔衣配牛仔裤,短袖衫配短裙子。
师:你想一想,牛仔衣只能配牛仔裤、短袖衫只能配短裙子吗?
在教师的引导下,生3很快想到:牛仔衣也能配短裙子和长裙子,短袖衫也能配牛仔裤和长裙子。这样,他也知道了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对于认为只有3、4、5种穿法的学生教师让其一一纠正。
2.利用符号画出不重不漏的思路
师:刚才你们通过操作找到了6种不同的穿法。现在没有学具了,能不能通过画图来记录它的各种穿法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试一试。教师巡视,可适时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实物。
大多数学生完成后,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2~3个学生的画图情况,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生1(指着自己的图说):衣服、裤子、裙子不好画,我就用“○”表示上装,用“△”表示下装,先选定一件上装,分别与每件下装搭配穿;再选定另一件上装,分别与每件下装搭配穿。
师:还有谁跟他画的方法不一样的吗?
生2:我用“☆”表示上装,用“□”表示下装,先选定一件下装,分别与每件上装搭配穿,再选定第二件下装,分别与每件上装搭配穿,最后选定第三件下装,分别与每件上装搭配穿。
师:你们想得很好,会用不同的符号来代替不同的事物,这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要用到。其他同学也是这样想的吗?
3.渗透建模思想方法(不作要求)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两幅搭配图。屏幕上的图(情境一中的桥图和情境二中的搭配图)是谁与谁搭配?如果把第一条河上的桥看做是第一类别,第一类别数是几(2)?第二条河上的桥看做是第二类别,第二类别数是几(2)?搭配方法有几种(4)?
师:再看情境二中的搭配图,这里是谁与谁的搭配?第一类别上装有几件(2)?第二类别下装有几件(3)?搭配方法有几种(6)?
师:这两幅图都是两个类别的搭配,你能从中发现搭配方法数与两个搭配类别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它们相乘的积就是搭配的方法数。
师:很正确。也就是说,两个类别的数量相乘的积等于搭配的方法数。在这两个情境中,搭配的方法数还可以这样找:2×2=4,2×3=6。
情境三:巩固新知
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五第一题
师:郑心竹的妈妈一大早为家里准备了丰盛的早餐。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准备了些什么?(出示课件)
(牛奶、豆浆、蛋糕、油条、油饼)
师:哪些是饮料?哪些是点心?
师:为了科学饮食,如果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这顿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第115页,第一题,用笔在书上连一连。展示学生的练习结果,集体进行讲评。
课件再演示一次连线过程。
2.完成第112页的“做一做”
教师把这题串在本节课设计的情境中。“玲玲和郑心竹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吃完早餐她们就开始写作业,在写作业时,一道这样的习题难住了她们(课件出示):
拉一拉,一共能组成哪些两位数?记下来。”
师:你们能帮助他们吗?试试看?
先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写出组成的9个两位数,然后利用实物投影仪请1~2个正确(或错误)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思考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全班同学评价,让出错的学生明白错的原因,并及时纠正。
情境四:拓展新知
提出后续问题(课件显示):玲玲和郑心竹完成了学习任务,你们看她们正在和圆圆小朋友排队做游戏呢。如果排成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排队方法呢?下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搭配问题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相关文章:
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通用6篇)04-28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13篇)04-03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13篇04-03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集锦13篇)04-03
教学设计范文03-03
《珍珠鸟》个人教学设计通用范文04-25
《珍珠鸟》工作教学设计范文通用03-10
通用《珍珠鸟》工作教学设计范文03-10
朱自清《背影》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07-02
苏轼《水调歌头》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