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28 09:38:2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乘法教学设计(通用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乘法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乘法教学设计(通用7篇)

  乘法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而且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2、能正确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会用加法算出乘法算式的积。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认识几个几相加

  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谈话:(出示课本上的主题图)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们和邻居小鸡们一起来到草地上玩耍,看着这些小白兔和小鸡,你知遭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 小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

  提问:谁能用算式来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书:2+2+2=6)

  迫问:这是( )个2相加得6呢?

  提问:谁能用算式来表示小鸡一共有多少只 ( 3+3+3+3=12)

  追问:也就是( )个3相加得12呢?

  讨论: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中的加数点,(小组讨论)

  小结:算式中的几个加数都是相同的。

  2、生活中几个几相加的例子。

  谈话:第一个算式的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的加数 都是3,它们都是相同的数相加。像这种相同的数相加的 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1)一双筷子有2根,那么4双筷子有多少根呢 怎 么列式 (板书:2+2+2+2=8)

  提问:这个算式是表示( )个( )相加得8呢,

  (2)每组都是4个小朋友,像这样的3组 个小朋友 怎么列式 (板书:4+4+4=12)

  提问:这个算式又是表示( )个( )相加得12呢?

  3、从不同的角度感知几个几相加。

  (出示5× 3排列的玩具娃娃)谁知道这儿一共有多少 个玩具娃娃。

  提示:横着看是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 (板书:5+5+5=15 3+3+3+3+3=15)

  3个5相加 5个3相加

  迫问: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算出的都 是玩具娃娃的总个数,结果都是15个。

  二、初步认识乘法

  1、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出示第69页例题情境田)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 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6张电脑桌呢 9张 呢 用你学过的方法试着计算,并把算式写下来。

  谈话: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 (列出9个2相加的 算式太麻烦了)有一种方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用 乘法计算。(揭示课题:认识乘法)

  2、写,读乘法算式,了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介绍:像4个2相加(2+2+2+2=8)可以用乘法算, 写作:4×2=8或2×4=8(板书);4×2读作"4乘2",2×4 读作"2乘4";其中"×"是乘号,4和2都是乘数,乘得的结果8叫做积。

  完成第70页"想想做做"第3题。

  3、反思乘法的意义。

  思考:4个2相加,是怎样用乘法算的 反过来4×2=8 和2×4=8这两个乘法算式都表示什么,(学生讨论)

  小结:4个2相加,我们可以用加法算,也可以用乘法算。

  三、加棵对乘法的认识

  1、 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第一幅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这是求( )个2枝呢 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比一比哪种算法简便呢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1题的第二幅图。

  2、摆学具,写算式。

  教师摆出两堆花片,每堆3个。

  提问:老师是怎么摆的 也就是摆了几个几呢 怎样列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让学生按下面的要求摆一摆花片。

  (1)每堆摆2个,摆4堆。

  (2)每堆摆4个,摆2堆。

  启发:你摆的是几个几 如何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呢 让学生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第2题的填空。

  乘法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例1和“做一做”及练习题。

  学情分析 :

  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已学习了加法的相关知识,并且也学习了找规律、分类等一些数学认知策略,具备了一些知识经验。学生在生活中有一组一组数的经验,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奠定基础。有些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乘法,有的学生甚至还会背乘法口诀,但不知其所以然,教师若能很好地把学生带入学习乘法的数学园地,一定能激发学生探究乘法的欲望,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认识乘号,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体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加热爱数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 教具准备: 课件 小棒若干 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孩子们,假期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过游乐园吧,那里是小朋友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这些聪明的孩子去逛一逛。大家看这里都有什么呀?

  学生可能说:小火车、过山车、摩天轮、小桌子等等。

  师:①摩天轮上有多少人?你会列式吗?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4+4+4+4+4=20 同意吗? 师:一起来读一读这个算式

  你为什么这样列式?(每组有4个人,一共有5组) 有几个4相加?

  ②过山车上有多少人? 你会列式吗?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2+2+2+2+2+2=12

  你为什么这样列式?(一组有2人,一共有6组)有几个2相加?

  ③小火车上有多少人?你会列式吗?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3+3+3+3=12

  你为什么这样列式?(一组有3人,一共有4组)有几个3相加?

  好,那咱们一起看看,他们这样列式你们同意吗?(同意)

  二、探索新知

  1、观察P45摆小棒的情境图

  看老师这里的小朋友在做些什么?(课件出示P45的情境图)这里正在进行有趣的拼图游戏。 师:谁能说说每个小朋友摆出了什么图形?

  (雨伞,菱形,房子,树,三角形,五角星)

  小明摆的是什么?摆了几把雨伞?每把雨伞用了多少根小棒?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分别观察每个同学摆的图形,请同学说一说摆的是什么?摆几个?每个用几根小棒?一共用多少根?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相同加数的算式写左边,不同加数的算式写右边)

  (2)分类。

  师:仔细观察左边的算式,默默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左边这些算式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加法算式,加数都一样

  师:再仔细观察右边的算式,默默地读一读,你又发现了什么?这些算式和左边的算式比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加数都不相同

  师:那这样看来,黑板上这些算式就可以分为两类,是哪两类?

  师:对!一类是加数不相同的,另一类是加数都相同的。左边每个算式加数是都相同吗?(引导学生再次观察黑板左边的算式,感知每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

  师:这么长的算式读时或写时方便吗?麻烦吗?(麻烦)你们想不想知道数学家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简便计算的?(生:想)300多年前,英国的数学家欧德莱想出了用乘法计算,并一直沿用到今天。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 “ 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3)认识乘法、乘号

  观察黑板左边第一个算式4+4+4+4+4=20

  师:在这个算式中加数是几?(板书 4 ) 有几个相同加数?(板书5) 这个算是表示几个几相加? 表示5个4相加可以用乘法算式5×4表示

  5 ×4 5是什么?相同加数的个数4是什么?相同加数

  乘号

  这个符号×与我们以前学过的 + 有什么不同地方?

  师: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加法算式里的这个符号叫加号,乘法算式里的这个符号叫什么?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乘号像什么?乘号在写的时候,先写 “/”,再写“﹨”,学生书空。乘号在读的时候,我们读“乘”。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这个算式读作:5乘4等于20 表示5个4相加 5个4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式4 ×5表示 4 ×5=20 读作:4乘5等于20。

  你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了吗?下面几个加法算式请你自己在练习本上改写。

  写完后投影展示交流。

  (4)摆小棒

  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一捆小棒,你觉得用3根小棒可以摆什么图形?三角形。

  老师计时,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摆的多,开始!

  学生摆图形,师:摆好了吗?你摆一个图形用几根小棒?摆了几个这样的图形?摆了几个几?一共用了几根小棒?把加法算式写到题卡上,再改写成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三、应用拓展 巩固乘法

  1、基础练习:

  ①、改写加法算式

  ②、做一做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荡秋千?”的问题之后,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算式和想法。

  ③、游戏 老师每次拍4下,拍3次,老师一共拍了多少下?请同学写乘法算式。

  ④、延伸应用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

  (古诗中的字数)、(药片数?)、(小组人数)等。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我们知道许多相同的数加在一起可以用乘法来表示,而且写成乘法特别的简便。我们以后还会学习许多有关乘法的知识,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运用自己聪明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战胜每一次挑战,学到更多的知识!你们能不能做到?

  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

  4+4+4+4+4=205×4=20 读作:5 乘4等于20 4+1+4+1+4

  4×5=20 读作:4 乘5等于20

  2+2+2+2+2+2=12

  3+3+3+3=12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进行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因此这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1、初步感知

  在准备阶段,我出示游乐场情景图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让学生感到加数相同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

  2、引导探究

  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列连加算式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参与“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几个几”、“乘法算式”等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矛盾引出乘法,认识乘法。

  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觉得怎样?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以3+3+3+3+3+3=18为例,6个3,10个3,20个3呢?突出矛盾,计算不方便,学生讨论,老师板书出有代表性的想法。比较算式,你们知道数学家是怎么想的?板书:6×3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可能问“×”叫什么?6从哪里来?3呢?乘号是加号斜过来的,因为乘法和加法有密切的联系,乘法就是由这样的加法得来的,因此,科学家就把加号斜着得来的。怎么读呢?师领读6乘3,生齐读。

  4、改写算式,应用比较。

  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乘法意识。有效的数学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乘法意识作为数学意识的一种,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时就应该进行培养。整堂课中,结合乘法知识的学习,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自觉沟通几个几的生活经验和乘法的联系,让学生不断联系生活实际,用乘法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上完这节课我才发现并不像我想像中的那样好,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

  课后我想,如果不用书上的情境图,能不能让学生直接来一个摆小棒比赛呢?如摆三角形比赛,摆小树比赛,摆正方形比赛,摆小房子比赛??摆之前要明确要求,在规定时间里,比一比谁摆得图形又快又多!接着再来一个计算比赛:我们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自己摆的图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学生会说出很多个相同的数相加的情况,如3+3+3+3+3+3+3;4+4+4+4+4;5+5+5;6+6+6+6??教师可以再追问一次,如果100个4相加呢?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这时学生会“啊”的一声或者愁眉苦脸,这时教师还不讲乘法,问学生你为什么会“啊”?你怎么不算了呢?这时学生会说这样太麻烦,教师这时趁热打铁引入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我觉得这样做,学生会更加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乘法,乘法是怎么得来的,突破重难点会更容易一些。

  乘法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50页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2、教材的编写意图

  “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的编排,分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提供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第二,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材结合具体活动情景,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3、教材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解决重难点的策略:让学生用三角板、五角星、小雨伞和小棒,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算理。

  三、学前分析

  学生在已经学过多个数相加的基础上,初步来学习乘法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我班学生大部分能掌握,有一小部分不能很好掌握,对于这几个小朋友还需花时间来辅导帮助他们理解两位数减法的算理。

  四、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前5分钟

  (略)

  (一)情景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摆小棒吗?

  (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我会用小棒摆小旗。”“我摆了五棵小树。”“我也会摆。”“我也会。”?)

  师: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学生踊跃回答。)

  师:你们会用小棒摆这么多的作品,那咱们也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生:好!) 师: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

  (学生操作。)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生1:我摆了3座小房子。

  生2:我摆了2颗星星。

  生3:我摆了10个三角形。

  生4:我摆了4棵小松树。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作品。那么,请你观察一下你摆了几个作品?一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你摆的作品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呢?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

  (学生活动)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6+6+6=?

  7+7+7+7=?

  3+3+3+3+3+3+3+3+3+3=?

  3、师:小朋友们通过摆小棒列出了那么多加法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一样的数。

  4、师:对,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小朋友们,以前我们学的加法顶多只有三个数相加,今天小朋友们列的加法算式有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们能列出这么长的算式,真了不起。

  如果老师给你足够的小棒让你继续摆,你打算摆出多少个?你还能列出算式吗?(生:能)如果你摆了100个作品,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学生:能!)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啊?

  生1:算式很长。

  生2:本子上都写不下了。

  生3:可能写满了黑板也写不完算式。

  生4:写起来太麻烦了。

  5、师:是啊,看来这样的算式写起来还真麻烦。那你们能不能研究一种写起来简便的方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便点呢?例如黑板上同学列的这个10个3相加算式,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这个算式写起来简单些,或者发明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代替这个加法算式呢?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在学校进行的教研活动中,我讲了二年级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这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乘法的知识,在新课的导入时,我主要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问学生有关乘法你们了解哪些知识?学生从各个方面说,首先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做一个了解。其次为揭示“相同加数”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意义为新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巧妙设疑,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本节课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活动去探究生成。如新课阶段,教师让学生算一算每个图形各用了几根小棒,列出算式。这时,并不规定列加法算式,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有的列出加法,有的列出乘法算式,然后通过对左右两边算式的观察比较发现加数相同时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加数不同时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认识乘法,建立乘法的概念。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一样,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两种算式的写法与读法不一样。求几个相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简便在写法与读法上。通过观察、比较和概括,达到初步认识乘法的目的`,并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精心设计的练习,避免了集中练习对学生造成的疲劳感,特别是在课的末尾安排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5×2”的意义,将趣味性、创造性、思维性融为一体,丰富了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由于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情绪饱满,参与面广,思维活跃,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学习效果非常好。

  本节课主要的问题是我没有掌握好学生自学的时间,这个环节放的有点时间多了,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紧,这说明教师还是对学生的能力不是太了解,就这一点也希望和其他老师们共同探讨研究一下。

  乘法教学设计 篇4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在实际生活得到应用。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计划课时:

  8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找规律(课本第 30~31 页.)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个个位都是 0 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 并解释计算的 过程与方法。

  2.在数学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发展发现问题和提出 问题的能力。

  3.能根据运算规律从已知算式推出未知算式,发展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成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关键:

  理解掌握两位数成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 具: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学、揭示课题:

  1.提问:原来我们学过的乘法都有什么内容?

  2.出示课本第 30 页算一算第一组,由学生独立计算。

  提问:说一说 你是如何计算的。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探究体验,展示过程。

  1.提问为什么 50×10=500 呢?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 过的知识来说明呢? 生答:50×10 表示 50 个 10 相加或表示 10 个 50 相加,就是 500。 教师可以介绍 50×10=50×2×5 =100×5 =500

  2.出示第 2、3 组算式,学生口答,思考 30×20,12×40,120×40 的计算过程,然后在全班交流。

  3.探索规律:

  师:观察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全班汇报。

  学生交流:

  生:发现一个乘数扩大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

  三、精讲点拨

  (1)当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也就是说,乘数的末尾多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多几个0。

  (2)小结: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 0 前面数字 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 0。

  (3)练习:30×40 140×30

  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 先计算 14×3=42 在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 0,即 140×20=4200

  试一试,课本第 30 页第四组习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说一说计算步骤。

  四、 拓展练习:

  1.书上第 31 页第 2 题有多种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 思维。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2.书上第 31 页 3、4 由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列表,也可以写算式。

  3.练习:P31 第 5 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

  先计算 13×7=91 16×6=96 在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 0,即 13×70=910 16×60=960

  4.练习、巩固两个个位都是 0 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 方法。

  五、本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生小结:先计算末尾 0 前面数字 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 0。求出积。

  板书设计: 找规律

  5×1=5 5×10=50 50×10=500

  当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也就是说,乘数的末尾多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多几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非常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探索出计算规律。

  乘法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0页。

  教学目标:

  1.在感知几个几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2.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3.初步应用乘法概念观察生活现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图片等

  教学预案:

  一、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学校去参观。(大门上写着一些加法算式)2+3+65+5+53+7+84+4+4+49+1+62+2+2+2+2口算后观察这些加法算式,提出: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

  二、感知“几个几”

  1.观察感知。

  (出示主题图)师:兔子有几只?鸡呢?你是怎么知道的?(2+2+2=63+3+3+3=12)这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操作感知。

  每堆摆2个圆片,摆4堆。摆了几个2?求一共摆了几个圆片,用加法怎样列式?

  每堆摆4个圆片,摆2堆。摆了几个4?怎样列式求摆了多少个圆片?

  3.对比感知。

  出示小猴图,提问:一共有了多少个小猴?你是怎样看图的?用加法怎样列式?是几个几?这两道加法算式的得数相同吗?

  三、认识乘法

  1.乘法的读写及各部分名称。

  师:(出示电脑图片)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2+2+2+2=8)

  讲述:求4个2是多少,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来计算。(板书:乘法)

  让学生自学课本,了解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2.指导学生用乘法表示课始的算式,让学生独立列式。

  3.感知乘法的简便。

  出示8个2,43个2,让学生列式,比较:列加法算式和列乘法算式,哪种写法简便?

  四、练习应用

  1.拍手游戏。

  先让学生听老师拍手,说出是几个几,并列出乘法算式;再让一名学生拍手,其余同学说一说;最后让同桌游戏。

  2.沟通联系。联系刚才的摆一摆、试一试、主题图以及复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沟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3.“想想做做”第1题。

  4.解决问题。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种经常会碰到这种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请大家想一想,说给大家听一听。(教师出示图片)

  五、课堂总结(略)

  六、板书设计:

  认识乘法

  4个4相加

  加法算式:4+4+4+4=162+3+6乘号3+7+8乘法算式:4×4=169+1+6

  乘数乘数积

  3个5相加

  加法算式:5+5+5=15

  乘法算式:3×5=15或5×3=15

  5个2相加

  加法算式:2+2+2+2+2=10

  乘法算式:2×5=10或5×2=10

  乘法教学设计 篇6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认识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让学生知道乘法的来源和含义十分重要。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因此,教材是在与加法的比较中引入乘法的。主题图是草地上小动物的场景,让学生感知、理解几个相同数连加就表示几个几;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认识乘法的意义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求几个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写比较简便。”与过去的旧教材相比,苏教版新教材强化了几个几的实际含义,简化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不再区分乘数与被乘数,“×”读作“乘”等),删除了抽象的概念表述(乘法的定义、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等抽象用语)。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了加、减法的含义和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乘法的知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一次飞跃。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对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和乘法计算及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比较熟悉两个数相加或不同的数相加,对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接触较少。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初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简单乘法算式的积。

  2、使学生经历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并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交流等活动,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课时课题认识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能对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列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算式的奇妙与数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从而深切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对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能力,为认识乘法做好准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不断体会乘法的实际含义,在比较中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初步体验到求几个相同数的和,列乘法算式通常比加法算式简便。

  使用教材的构想:

  教材的安排没有把乘法的意义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不断体会乘法的实际含义。把认识乘法含义和应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优化概念形成过程。从蕴含乘法含义的例题启,把形成概念和应用概念融为一体。因此在使用教材教学时,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和切实掌握。

  教学流程设计:

  一、认识几个几相加

  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出示主题图)教师谈话: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邻居小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寻找食物。请仔细看图,小白兔是几只在一起的?小鸡呢?(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

  师:谁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2+2+2=6(只)]

  师追问: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

  老师想让你用算式表示小鸡一共有多少只?谁愿意试一试。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全班交流。

  [板书:3+3+3+3=12(只),4个3相加得12]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同组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第一个算式的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的加数都是3,它们都是相同的数相加。〔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列式,比较讨论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一类特殊加法算式的特点(加数相同),为理解乘法做好铺垫。〕

  2、补充生活中几个几相加的例子。

  谈话:像这种相同的数相加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

  出示:比如一双筷子有2根,那么4双筷子有多少根?谁会列式?

  (板书:2+2+2+2=8)

  这个算式是表示()个()相加得8。

  再比如,每组都是4个小朋友,像这样的3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谁会列式?(板书:4+4+4=12)

  这个算式是表示()个()相加得12。

  3、不同角度感知几个几相加。

  (出示以5×3形式排列的海绵宝宝)

  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海绵宝宝,喜欢吗?表现好的小朋友都有机会获得这儿的海绵宝宝。有信心得到吗?

  谁知道这儿一共有多少个海绵宝宝?

  让学生独立观察得到:横看看是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

  (板书:5+5+5=15,3个5相加

  3+3+3+3+3=15,5个3相加)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算出来的都是这儿一共有的聪明娃娃的个数,所以得数相同,都是15。

  [设计意图:通过安排一定量的相同数相加的具体生动的数学问题,为学生构建乘法的含义打好基础。]

  二、初步认识乘法

  1、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谈话: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2+2+2+2=8)6张桌上呢?9张桌上呢?(请学生把算式写在题纸上)

  师:同学们,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

  (学生可能会说算式太长了,太麻烦)

  师: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算式太长的问题,你们想学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2、写、读乘法算式,了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像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写作:4×2=8或2×4=8。

  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4×2=8

  (乘数)(乘数)(积)

  介绍乘号、乘数、积等名称。(板书:4×2=8或2×4=8,并在算式下边标注乘号、乘数、积)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例图,自己先说说图意。

  (2)提问:图中有几组小鸡?每组有几只鸡?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并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4)讨论: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4、反思乘法的意义。

  谈话:4个2相加,是怎样用乘法算的?在这里,4×2和2×4这两个乘法算式都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多张电脑桌让学生对用加法计算感到太麻烦的情境,激发学习探求新算法的欲望,帮助学生感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三、课堂训练与达标检测

  1、做“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谈话:聪明娃娃带了几道题目来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出示题目)

  (1)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看图在括号里填上数,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吗?

  学生填好后集体校对。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

  2、完成“想想做做”3题。

  谈话: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摆圆片的游戏。先看老师是怎样摆的。(出示两堆圆片,每堆5个)

  老师是怎么摆的?也就是摆了几个几?怎样列加法算式?怎样列乘法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下面让小朋友自己来摆,听清要求:

  (1)每堆摆2个,摆4堆。

  (2)每堆摆4个,摆2堆。

  你先摆的是几个几?又摆的是几个几?怎样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把算式填在书上。

  在小组内集体交流订正后提问:比较这两种摆法,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4题。

  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5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思考题:你会将下面加法算式变成乘法算式吗?

  (1)12+12+12+6=()×()

  (2)6+6+6+3=()×()

  (3)10+10+5+5+10=()×()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开放性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能和小朋友们说一说吗?你认为自己这节课上表现怎么样?

  板书设计:

  认识乘法

  兔的只数:2+2+2=6(只)鸡的只数:3+3+3+3=12(只)

  3个2相加得64个3相加得12

  2+2+2+2=8(4个2相加)4+4+4=12(3个4相加)

  5+5+5=15(3个5相加)3+3+3+3+3=15(5个3相加)

  电脑的台数:2+2+2+2=8(台)

  4个2相加,可以写成:

  4×2=8或2×4=8

  乘数乘数积

  教学反思:

  学生一年级学过连加,但大多是不相同的几个数相加,对相同数的连加接触较少,而几个相同数连加是认识乘法的生长点。因而在教学中,从相同数连加的认识入手,通过一系列题目的训练,为学生认识乘法做好知识铺垫。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算法的欲望,引导学生感受相同数连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通过比较,让学生感悟乘法计算的优越性。最后借助多样化、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动嘴说,动脑想,加深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学生动手摆、说的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面不够,今后要更多的关注学困生的思维训练。

  乘法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能力目标:

  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生谈话,通过“玩”的谈话引出游乐场,并出示情景图。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先谈谈玩的事情,有兴趣吗?谁给大家说说,你去那些地方玩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游乐场的图片。(出示图片)

  2、学生观察情景图,鼓励学生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给学生充分表达想法的机会。

  3、师生共同提问题并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有意识的把相同加数得算式写在一起

  【设计意图】在“玩”的谈话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交流发现的信息,根据了解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有利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自主探究,认识乘法

  1、观察写出的所有算式,启发学生发现相同加数算式的特点。给学生充分观察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初步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定义。

  师:根据大家提的问题,我们写出了这么多算式。现在我们一起观察一下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说出不同的意见,如果学生发现不了特点,教师可引导,这边几道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一个一个算式的说如:3+3=6种加数都是3??教师概括: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设计意图】

  在观察、讨论的过程中了解算式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的习惯和简单归纳的能力。也是认识乘法的必要过程。

  2、教师说加法算式,学生写,有意识地说一个长一点的加法算式,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引出学习乘法的需要。如:100个3相加,归纳求几个几相加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用乘法计算。

  3、学生自己写算式,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并介绍乘法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

  学生自己写算式,一方面了解学生对相同加数的理解水平;另一方面,为后面改写算式创造素材,重要的是引出学习乘法的意义。激发学习乘法的兴趣。

  4、鼓励学生把其他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巩固所学知识。

  5、通过交流学生学习的成果,使学生初步体验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比较简便。

  三、揭示课题,体验生活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乘法,(板书课题:认识乘法)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就有很多可以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如我们每只手上有5个手指头,我们的双手就有2个5可以有2×5=10或5×2=10来计算。

  师:在生活中你还能举那些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交流

  四、简单应用,形成能力

  1、教师提出摆花片的要求,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操作,然后交流摆的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注意了解学生写算式的情况,使下面的交流活动做到心中有数。

  3、交流计算方法。对直接写出来乘法算式的同学给予激励性、导向性评价,并让学生读一读写出的乘法算式。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很好,老师想奖励同学们一些苹果,同学们看大屏幕,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4、乘法的简单应用,考查学生能否会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出示:同学们看小花猫也来为我们喝彩,谁会算一算来了多少只小花猫。

  5、拓展练习,呈现算式并讨论。

  师:3+3+3+3+2能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五、反思回顾,总结收获

  同学们,这一堂课上的快乐吗?快乐重要,但学习知识更重要。想一想这节课你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今天我们只是初步认识了乘法,今后还有很多内容等待我们去学习呢。学会了知识,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就能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乘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乘法的教学设计12-08

《乘法》教学设计04-01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11-13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06-16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06-18

《乘法》教学设计范文07-04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06-19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02-25

《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01-17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