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赞歌》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14 10:04:2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草原赞歌》教学设计(通用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草原赞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草原赞歌》教学设计(通用9篇)

  《草原赞歌》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唱《草原赞歌》,体会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深厚情感,

  2、欣赏《草原小姐妹》,了解协奏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2、通过表演、体验等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中感受大草原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明白保护草原的重要性,懂得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从中感受草原特有的风光和辽阔,知道美丽的草原需要大家的保护。

  教学难点

  感受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问:同学们知道歌曲中唱得是什么地方吗?

  师总结:辽阔的大草原,无边无际,微风扶着泥土散发出的芳香,把一大片一大片庄稼吹得如涟波荡漾,绿草如茵的草原上还有一条细细的河,袒露在阳光下,远远看去,像一条发光的银项链,夜幕笼罩着,一盘圆月从鱼鳞般的云隙中闪出,草原上弥漫起朦胧的月光,像是升腾起来的一片淡淡的银雾。牧民们载歌载舞,满面春风,他们是多么高兴,多么幸福呀!(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认真聆听,引导学生了解草原的魅力所在)

  生:畅谈感想

  2、师谈话揭示课题。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场景,你是不是也想去草原看看。

  设计意图:律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观看影片中知道我们的`生活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激发学生对美丽草原的热爱和憧憬,思考草原的保护与牧民生活的关系,明白保护草原的重要性。

  二、新课教学

  1、理解歌曲

  (1)初听音乐,用手击拍。多媒体播放课件音乐《草原赞歌》,孩子们先聆听一遍,对歌曲旋律和音乐的情绪有一个初步了解。

  (2)理解歌词大意。提取歌词中表现草原美的词语(板书),引导学生理解歌词。

  师:歌词中用了哪些词表现了草原的美呢?

  生:在歌词中找词语。

  (3)朗读歌词。

  师:草原如此美丽,那就跟你你此时此刻的心情给歌词划分一下节奏吧!

  生:划分节奏并朗读。

  设计意图:初听音乐可以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歌词大意的理解有助于孩子们准确的理解歌曲想要表达的实际情感,动手划分自己喜欢的节奏来朗读,不仅能表达出孩子们的喜爱之情,也能加深孩子们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

  (1)师范唱。

  师:弹奏范唱,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并找出自己喜欢的旋律。

  生:认真聆听,再一次感受音乐旋律并找出自己喜欢的旋律。

  (2)听录音。

  师:播放课件音乐。

  生:又一次聆听音乐,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

  (3)教唱

  1、两小节一教。

  2、师生接龙唱。

  3、完整演唱旋律。指出不足之处。

  4、练习容易出错的地方“多”“白”还有衬词“啊哈嗬嗬咿”。

  (4)随音乐表演唱。多媒体播放音乐伴奏,学生随伴奏演唱。

  (5)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唱。可以个人,也可以分小组演唱,学生自由练习演唱歌曲,熟悉歌曲。

  (6)轮唱。

  1、师:我们来换个演唱形式看看。请一位同学和老师配合。师生示范轮唱。

  2、小组练习轮唱。

  3、完整表演歌曲。

  4、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片段。

  (1)欣赏。

  师:播放课件音乐。口述:蒙古的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风雪。羊群经不住暴风雪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走越远。姐妹俩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的羊群。龙梅为救一只埋进雪里的羊和玉荣、羊群失散了。待她找到玉荣时,发现妹妹光着一只脚在走路,那只光脚已冻成了坨子了。龙梅急忙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已冻在了脚上,脱不下来。她只好撕下了袍子的一角,包好妹妹冻僵的脚,背着她艰难地往前走,走着走着,终于倒了下去。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及时赶到,姐妹俩和羊群都安全脱险。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谈感想。

  (2)介绍琵琶和协奏曲。

  师: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生:简单了解协奏曲。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音乐故事,从故事中感受热爱集体,不怕困难,敢于奉献的精神。知道保护家园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5、作业布置。收集并欣赏歌颂草原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弘扬民族艺术。

  三、小结

  草原是牧民的家,同学们用自己美妙的歌声和真挚的感情,表达了对草原的热爱,可是要让美丽的环境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就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知道音乐课不仅仅是学习唱歌,而且还能从中认识到音乐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知道学科的综合性。

  《草原赞歌》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欢快自豪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并初步掌握蒙古族歌曲的演唱风格。

  二、通过创设轻松活泼的情境,并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在听,唱,演等情感体验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三、通过歌唱让学生从中感受大草原的美好和对自己家乡“松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教学重点

  运用创新手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并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难点

  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又来到了我们共同唱歌跳舞的欢乐时光!首先让我们跳起来,动起来,一起放松心情好吗?师生共同表演舞蹈《青春舞曲》。

  2、采访客人:

  1)今天教室里来了很多客人,请同学们问一下他们都是什么民族的?

  2)介绍教师的民族:满族

  3、欣赏FLASH影片《家乡》。(藏族歌曲)

  二、实践体验、学唱歌曲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也蕴育了各具风格特色的民族歌曲。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倾听一首歌曲,想一想它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它和哪首歌曲很相像?并在图片中选择出这个民族的服装。初听歌曲。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歌曲《草原赞歌》。(课件1:无画面)

  3、再次感受,当你闭上眼睛倾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脑海中会浮现什么画面?

  4、让我们来一同欣赏草原的美景,再次欣赏歌曲(课件2:声像俱全)

  5、看到美丽的景色,老师都忍不住想唱歌了,你们欢迎吗?教师范唱。

  6、出示图片“美”。提问:你觉得这首歌美在哪里?

  1)旋律美:用“嗒”模唱歌曲。

  2)歌词美:有感情读歌词。

  3)内在情感美:介绍歌曲背景,并欣赏影片《草原英雄小姐妹》。(课件3)

  这首歌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年儿童龙梅和玉荣两姐妹为保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也表现出他们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热爱,更展现了内蒙草原的兴旺发达,日新月异的建设面貌!

  7、这样“美”的一首歌,就让我们用美丽的心情,美丽的表情,美丽的声音来演唱一遍好吗?

  8、自学

  请为歌曲分段,每段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感情来演唱?

  一段、轻快有弹性的`声音,似乎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广阔草原,听到马儿驰骋的哒哒蹄声。

  二段、更加自豪的感情。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同时也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

  9、分组合作学习

  一组用“嗒”伴唱;一组主唱;一组用自制道具伴奏;一组用舞蹈表演。

  三、歌曲创新改编,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1、提问:我们的家乡是哪里?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那么就让我们做一次“小小作词家”,把这首歌改编成《梅区赞歌》。

  2、学生朗读自编的歌词。

  3、随音乐热情的演唱《梅区赞歌》。

  四、小结

  在《爱我中华》中结束这愉快的四十分钟!

  《草原赞歌》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了解蒙古族人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感受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通俗歌曲的演唱。

  2、指导学生用明亮、清脆的声音、赞美的心情演唱《草原赞歌》,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

  3、演唱《草原赞歌》并表演,加深理解歌曲,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教具:VCD、钢琴、录音机、萨克斯、挂图、服饰

  歌曲分析:

  《草原赞歌》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民族五声调式的羽调式二段体结构。

  A段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由8小节组成,第二乐句由9小节到16小节组成,是第一乐句的重复,体现了朝气蓬勃的情绪,赞美草原的感情,具有草原骏马飞奔的节奏特点,使人感到欢快活泼。

  B段由17小节到26小节组成,节奏舒展,把人们一下子带到蒙古人民的美好生活中,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辽阔草原,飞奔的骏马,点缀在草原上的是星星点点的蒙古包,飘香的奶茶,悠扬的牧歌,茂盛的草场,肥状的牛羊。

  教学过程:

  一、入教学

  请同学们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一起走进教室,分四组坐好。(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给同学们创设情境,带到蒙古大草原。

  师:蓝天、白云、小羊、奶牛、真是歌的海洋,舞的.故乡。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大草原。

  师:老师在上节课让同学们搜集少数民族―蒙古族的资料,你们搜集到了吗?

  生:搜集到了。

  师:下面请展示你们的成果吧!

  生:(展示)

  师:你们用文字、图片、服饰、乐器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蒙古族,老师也创编了一条具有蒙古族民族特色的发声练习曲,同学们想和老师一起唱吗?

  生:(想)

  (强调学生声音统一,音色明亮)

  二、歌曲学习

  今天呢,让我们共同学唱一首蒙古族歌曲。(出示歌名)

  师:老师范唱,请你们听歌曲中都描述了什么。

  生:(听)

  (听过范唱后,学生开始描述)

  生:闪烁的星星多、草原的羊儿多、飘浮的云彩白、草原的羊绒白。

  师:大家说的都是歌词,那么和老师一起按照节奏来读歌词吧。(出示节奏)

  师:我们刚才仿打的只是歌曲乐句中的两个小节,请看黑板:这是完整的三条节奏,谁能来试奏?

  生:……

  师:同学们不但掌握了这些节奏,而且还能够填进歌词,你们真棒!

  师:同学们看到了,老师已经按照小组分别准备了卡拉OK、录音机、钢琴、萨克斯,请小组长组织好各组同学,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学习这首歌曲―《草原赞歌》。大家准备好了吗?那么开始吧!

  (分组学唱)

  (每组汇报学习成果)

  三、总结

  师:大家表现的都很出色。希望同学们在以后学唱歌曲时,能够把歌曲的情绪表现得更加饱满。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这首歌曲。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草原赞歌》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内容:

  欣赏《草原小姐妹》,会演唱《草原赞歌》并能歌表演《草原赞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地域、服饰、风俗等特点。学习骑马、挤奶、摔跤等律动,感受蒙古族的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欣赏具有蒙古族风格的儿童歌曲《草原赞歌》,体会歌曲中的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了解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体会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深厚情感。指导学生用欢快自豪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并初步掌握蒙古族歌曲的演唱风格。

  2、能力目标:

  通过演唱和表演,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感及想象力,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草原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歌曲,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通过课件的欣赏,感受草原特有的风光和辽阔。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特点,丰富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四、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演唱、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A、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精美的图片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在轻音乐声中播放蒙古草原的图片。

  B、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

  课件出示:在辽阔的草原上,居住着许多勇敢、热情的人们,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民族吗?(A、汉族B、傣族C、蒙古族)C、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课件播放蒙古族的相关图片:蒙古包、蒙古袍、骑马、摔跤等。

  2、新授歌曲《草原赞歌》

  A、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非常好听的《草原赞歌》吧。聆听并思考:歌曲的速度歌曲的情绪

  B、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不仅旋律而且歌词也美,那么大家就一起有感情的`朗诵一遍歌词吧!

  C、给出节奏,念出并用手拍出。 D、识谱

  ①听老师唱一遍歌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乐句。 ②学唱歌谱。边学教师边指出注意点。 E、学唱歌词

  ①用“la”哼唱。边哼唱边用手划拍子。

  ②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来演唱呢?特别是哪句呢?

  注意:要唱得圆满、喜悦并饱含激情,才会表现出蒙古人豪爽奔放的性格。 ③跟唱两遍,然后齐唱,个别唱。

  3、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

  A、大家说这首歌曲好听吗?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听的故事,和这首歌曲有关叫《草原英雄小姐妹》 。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B、介绍主奏乐器:马头琴

  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问:除了马头琴,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E、简单介绍协奏曲: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F、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让我们再一次一起饱含深情的演唱这首歌吧!

  4、表演《草原赞歌》

  A、下面老师教大家学习几个简单的蒙古舞动作:扬鞭、耸肩、骑马等。 B、边唱边跳,

  C、小组合作表演唱,可自编动作,队型。

  《草原赞歌》教学设计 篇5

  本课开始导入时,我先让同学们聆听了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的草原放牧片段,旋律轻快而活泼,一下子就让人想到了在草原上的快乐生活,接着,慢慢的向同学们讲述了小姐妹与风雪搏斗保护集体羊群的故事。随着琵琶惟妙惟肖的演奏,把同学们渐渐拉入了故事情景中,也被故事深深的打动着。歌曲新授时,我把握住了典型节奏以及骏马飞奔的`特点,让学生反复练习,由拍手到击凳子,再到拧指,最后到弹舌,同学们一边边兴致勃勃的为歌曲加入了马蹄声,尤其弹舌的加入,更是非常形象的再现了草原上的马蹄声,通过伴奏练习,同学们大多兴趣很浓,同时又反复聆听了多遍歌曲,在接下来的唱歌中学习也较顺利。

  歌曲基本会唱后,我又让同学们来感受蒙古族舞蹈,我提前先学了三个动作,左右倒肩看上去很简单,可做起来很多同学不协调,整个身子都在扭,实在有些可笑;左右展臂同学们学得很快,但是还欠舒展;学到“挤奶”的动作时,很多男生都不好意思跳,在底下偷偷的笑。

  虽然,一节课已经结束了,回顾这节课,其实也发现和多问题

  一、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欣赏时间偏长,唱歌时间较短,学生歌曲表现力还不够。

  二、虽然同学们对节奏练习很感兴趣,但是我发现很简单的节奏还有同学不会,影响了节奏教学的顺利进行,平时的教学中还应加强基本节奏等训练。

  三、不能放弃对中年级学生舞蹈的训练,只有平时坚持做,同学们的动作才会越来越协调、越来越有乐感,越来越大方,越来越优美。

  我想,简单的一节课不足以表达出创作者的所有意图,但是,嘹亮的马蹄声和小姐妹的故事却留在了孩子们的记忆中。如果能在音乐课上,永远留住这草原上的马蹄声,其实就是对人物精神的最好传承吧。

  《草原赞歌》教学设计 篇6

  我国的北方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不但风光奇特,还为人们饲养着牲畜,造福人类。从古到今,有多少志士豪杰歌颂它,赞美它,为它的雄风所倾倒!草原上的赞歌代代流传着。

  南北朝时期,北朝东魏有个敕勒(chìlè)人叫斛(hú)律金,是个武将,英勇善战,还性格豪爽,爱唱民歌。有一年,东魏统帅高欢率军和西魏打仗,战事不利,伤亡很多,将士们情绪低落,都低着头闷着声。高欢就对斛律金说:“你给大家唱支歌吧!就唱那支《敕勒歌》!”

  “好!我就唱!”斛律金站在将士们面前,放开喉咙唱起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支非常有名的民歌,生动地描绘了草原上迷人的景色。斛律金当时快60岁了,仍然声音雄壮洪亮。他连唱了几遍,歌声回荡在战场上,给人力量,给人鼓舞,高欢也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将士们的情绪又振奋了,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深情。他们怀着这种情感,又杀上了战场。

  《草原赞歌》教学设计 篇7

  《草原赞歌》这首歌曲具有典型的蒙古族短调民歌特征,a羽调式,旋律起伏不大,节奏规整。歌曲多采用“X·X X X”和“X XX X X”的节奏,具有草原骏马飞奔的节奏特点,表达了赞美草原的喜悦情感,使人感到欢快活泼。在这一课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以下的收获“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一、主动参与

  进行了以下思路的设计:

  ①通过唱歌乐曲,表达音乐情感具有不同作用的各种音乐要素。

  ②通过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片段的欣赏,让学生感受、音乐对表达歌曲情感的不同作用。

  ③通过对《草原赞歌》听赏,以及对其旋律、速度、节奏等要素的进一步感受、分析和理解,通过自由创编和小组练习等活动,学习歌曲。

  ④根据乐曲情境,学生共同活动,即兴地选择各种表演形式进行综合展示汇报。

  在活动中,我没有过多干预学生,始终处于指导地位。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运用原有的`音乐知识,在活动中去感受、分析、理解和巩固,并自由地组合、运用这些音乐知识为自己的创作实践和表现活动服务。

  二、合作学习

  教学活动也是一种交往活动。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各种交往关系的处理是否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和谐发展的环境的关键问题。

  在《草原赞歌》一课的教学中,将小组学习方式较好地运用于课堂上,形成了一个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愉快的氛围。小组内由于每个人学习音乐的条件、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他们的学唱也呈现丰富多样的结果。而由于各小组间处于一种相对平等的竞争状态,所有的小组为了能很好地表现自己,都积极地和同学配合,协调自己的创作,都愿意通过合作,使自己小组的成果超过其他小组。通过我与各组的平等交流和适时点拨,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创造与合作、协调了课堂成果的多样和统一。为学生充分发挥个体能力、协调创作中的个体与群体关系以及师生间平等交往,创设了宽松的环境与和谐的氛围。

  教师采取“合作学习”,充分肯定学生的表现,精心呵护他们的创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现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良好的学习愿望,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既学会了表现自己,也学会了与人合作。

  《草原赞歌》教学设计 篇8

  一、 融合相关文化——前联后延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在情感的表达和沟通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唤起相同的感受,从而在精神的沟通和交流中传递友谊。在小学音乐课这门人文学科中,音乐与其相关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音乐课上,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能通过艺术来体验生活、体验人生。《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它涉及到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等, 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音乐教学不仅是音乐的学习,同时也是文化的学习。学校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所以要让孩子们学习音乐与相关文化知识,在感受与鉴赏中充分表现,充分发挥创造力,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音乐作品的内涵拓展到相关文化中去,丰富学生的艺术感受和体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相关文化的教学和渗透,应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今天这节课我采用了“前联后延”的教学手段,融合了语文、舞蹈等相关文化。前联:即导入新课联系学生学习过的古诗,用赞美草原的古诗引发学生学唱草原歌曲的兴趣,同时将古诗学习与音乐歌唱融为一体,将学生带进“诗中有唱,唱中有诗”的艺术境地。在注重全课教学流程简洁而明快的同时,自然流畅地联系草原美景、舞蹈表演、音乐知识等相关文化。根据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堂进行“滨海赞歌”的创新体验,布置课外收集欣赏草原歌曲,在班级举行“元旦新春歌咏会”。这种前联后延的做法,不仅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提升音乐有效教学,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对话音乐、享受音乐。

  二、 融合思想教育——有机渗透

  对于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音乐可以起到特殊的教育功能,“草原赞歌”颂扬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的英雄故事,是引领单元音乐主题“中国娃”的教育作用。我在突出音乐教学主体的同时,通过看画面、听音乐,说感受、想情景等多种手法有机渗透思想教育,发挥音乐教学的思想性功能。让学生懂得歌曲可以赞美英雄人物,激励学生为祖国,为人民争当英雄人物。也让学生懂得音乐中有故事,故事中有音乐。故事是人类文化的结晶、经验的积累。古今中外的优秀故事,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是令人鼓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 融合艺术教育——唱演链接

  为了满足小学生律动表演的欲望,根据音乐课堂动情结合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学唱时的随意律动,演唱时的激情舞动,让学生从情感的心动到身体的活动进行自然沟通、有效链接。真正达到艺术教育实践体验的教育效果。如:引导学生在欣赏、学唱时身体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摆动,学生分组表演的实践体验以及赞美滨海的创新演唱,都能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快乐的综合实践和有效地提高。

  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所以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从艺术的本质上讲,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各自所有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艺术形式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方面在审美意蕴、表现手法等方面本来就有许多相同之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各艺术门类本是一家的,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另一方面,作为艺术的一个最主要的门类,音乐也同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也使得音乐同其他非艺术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可能。“综合”需要实践创新,“综合”需要快乐体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音乐与相关学科之间配合得合理、恰当,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就会形成一种合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

  《草原赞歌》教学设计 篇9

  教材分析:艺术课《草原赞歌》为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艺术课本第十单元《民族大家庭》中的教学内容。教材注重学生的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的融合。通过各种艺术活动使学生乐于投入到艺术活动中,提高其对艺术的认识,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形体灵巧,比较适合采用歌曲与形体舞蹈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通过演唱、律动、舞蹈、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心感悟艺术,用心表现艺术。与我合作的是一年六班的学生,这个班的特点是学习气氛相对良好,有部分同学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对这些学生应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大多数同学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应给予他们恰当的评价。

  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鼓励创造,弘扬民族艺术,提倡学科综合。”同时,以音乐为主线,通过演唱、律动、舞蹈等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艺术的情趣,发展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地域、服饰、风俗等特点。学习骑马、挤奶、摔跤等律动,感爱蒙古族的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欣赏具有蒙古族风格的儿童歌曲《草原赞歌》,体会歌曲中的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了解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体会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深厚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表演和演唱,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感及想象力,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音像资料的欣赏,感受草原特有的风光和辽阔。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丰富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VCD光盘,草原风光的图片,歌曲《火车开啦》的磁带。

  教学流程:

  一、导入部分

  师: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坐上火车,开始我们今天的旋行吧!

  (播放歌曲《火车开啦》师生共同表演律动。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学习兴趣)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要去哪儿呀?

  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屏幕,一会儿你们就知道啦!(观看课件)

  [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大草原特有的风光和辽阔,激发学生对蒙古族的了解的愿望]

  师: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

  生A: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成群的牛羊。

  生B:我听到了好听的歌曲,是唱草原的。

  生C:我看见了大草原。

  师:优美的音乐,迷人的景色,把我们带进了美丽的草原,那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朋友,他们要邀请我们一起去草原,你们想去吗?

  生:想去!

  师:可是他们有问题要考考大家,如果你们都能答对了,才可以去呢!同学们有信心答对吗?

  生:有!

  师:好,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课件显示:在辽阔的草原上,居住着许多勇敢、热情的人们,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民族。

  A、回族B、汉族C、蒙古族)

  生:蒙古族!

  师:大家要知道蒙古族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我们接着来看第二个问题。(课件显示:蒙古人经常在草原上放马、放羊,所以又称他们为A、农民B、牧民)

  生:牧民。

  师:对,牧民放马,放羊也可以叫放牧!来看第三个问题是什么?

  (课件显示:蒙古人居住的房子叫什么?A、竹楼B、蒙古包)

  生:蒙古包。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蒙古包是什么样的?(黑板上展示:蒙古包)

  师:蒙古包是圆形的,墙壁用木头做成的,大家看看包顶是什么形状?像什么?

  生A:三角形

  生B:椭圆形

  生C:像锅盖

  师:大家说的都不错,但蒙古包顶大多都是伞形的!好,我们一起来看第四个问题。(课件显示:蒙古人喜欢穿的衣服叫什么?A、长袍B、蒙古袍)

  生:蒙古袍。

  (课件显示:蒙古袍的图片。)师:蒙古人一年四季都有喜欢穿蒙古袍,因为很实用,在骑马时,可以防寒,夜晚在野外住宿时还可以当被子盖。

  师:好,让我们来看最后一个问题。

  (课件显示:蒙古族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叫什么?A草原盛会B那达慕盛会)

  生A:草原盛会。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B:那达慕盛会。

  师:那达慕盛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7?8月份举行,那达慕盛会上有许多比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

  (观看课件)

  生A:有赛马,摔跤。

  生B:还有射箭、赛骆驼。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那谁能用动作模仿一下这些比赛?(几名学生分别到讲台前模仿骑马、摔跤、射箭,找学生评价谁模仿的最好。

  师:所有的问题都被大家答对了,表现的真棒。你们听草原上的小牧民正在用蒙语向大家问好呢!(教师用蒙语向学生问好)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好吗?请同学们互相说说!

  师:小牧民说草原上有很多好听的声音,同学们一起来听一听。

  (课件播放:流水声,马的嘶鸣,牛羊的叫声,马奔跑的声音。让学生模仿各种声音,并用节奏听辨声音的强弱。)

  师:老师也听到了声音,是来自草原的歌声,你们想不想听?好,让我们一起欣赏《草原赞歌》(板书课题,学生聆听歌曲)

  师:谁来说说听完这首歌,心情怎样?

  生A:高兴、快乐。

  生B:舒服。

  师:对,因为这首歌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下面就让我们有表情的跟唱歌遍歌曲,看看哪位同学最高兴。(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师:大家表现的不错,这首歌描写的是草原上的小牧民在向我们赞美他的家乡,谁来说说他为什么要赞美家乡?

  生A:因为他的家乡很美丽。

  生B;他想让小朋友们一起去他的家乡做客。

  生C:因为他很热爱自己的家乡。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那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

  生:热爱。

  师:那就请大家把热爱家乡的情感表达在演唱歌曲中,好吗?让我们边拍手边来演唱一遍。(学生表现:注意集中,积极主动,乐于表现)

  师:大家说这首歌曲好听吗?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听的故事,和这首歌曲有关叫《草原英雄小姐妹》

  (教师结合课件讲故事,学生注意集中,认真聆听)

  师:大家听了这个故事,谁来谈谈你学习到了什么?

  生A:学习小姐妹的勇敢、坚强。

  生B:学习她们保护小羊。

  师:老师希望大家能像草原英雄小姐妹一样勇敢、坚强、舍已为公!而我们刚才唱的《草原赞歌》就是专门为《草原英雄小姐妹》这个故事创作的。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歌曲。好吗?

  (学生表现:积极热情、兴趣极大、乐于学习表演)

  师:老师找同学来到前面来表演一下,其它同学仔细看看哪位同学表演的好。为什么?(学生表现:有的跃跃欲试,有的拍手欣赏,有的`就在座位上表演,学习兴趣很大)

  生A:我认为XX同学表演的好,因为他的表情很好。

  生B:我认为XX演的好,因为他的动作很到位。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编动作来表演一下。

  (小组内讨论用什么动作来表演)

  师:找几名同学表演自编的动作,其它同学唱歌。(学生表现:兴高采烈,个个都想表演,有的记着唱忘了跳,有的能边跳边唱,上面的学生在表演,下面的学生或帮忙伴唱,或者情不自禁的跟着上面的同学又唱又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愉快的舞蹈歌唱表演中提高了艺术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最后老师教大家用蒙语说“再见”(师生用蒙语说再见,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带给我的收获很大,我认为课堂的实效性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受益。以前我出公开课时,备课时总是对学生不放心,担心他们答非所问,可是通过这次课,使我感觉到自己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我相信在课堂上,如果老师能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思维是很活跃的,课堂上的生成资源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这次出课让我感到欣慰的就是与我合作的一年六班的孩子,他们带给我很大的触动,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让我感到很满意。在刚开始导课时,由于准备的不够充分,我还有点紧张,突然间大脑一片空白,可是看到孩子们都在积极的配合着我,就好像给了我一种动力,使我很快放松了心情,后面的教学思路就很清晰了,也许是我的亲和力感染了他们,孩子们在课堂上都非常的投入,认真,积极。可能是我们之间的这种默契,使得课堂氛围很轻松、很活跃。

  由于这节课准备的时间很仓促,在课堂上很多语言不够简单,不够到位,说的有点儿罗嗦,还有就是整个的课堂节奏掌握的不够好,有点前紧后松,讲解蒙古袍时,再添加一个内容,让孩子欣赏蒙古袍的图片,说说蒙古袍的特点,这样课堂就完整了。还有在讲《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时,让孩子们边看画面边听故事,效果会更好,我在备课时是这们设计的,可是找不到相关的音像资料,这部分感觉挺遗憾的。

【《草原赞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草原教学设计08-16

《草原》的教学设计05-26

草原教学设计06-29

《草原》教学设计12-17

草原教学设计08-16

《草原》教学设计12-17

《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04-29

《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04-29

《草原》课时教学设计03-13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