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让学生欣赏以舞蹈为题材得艺术品,使学生了解舞蹈有着悠久得历史,是人类源远流长得一种艺术形式,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从而欣赏艺术作品中舞蹈人物造型特征,学习从不同艺术形式作品中发现艺术家独特的表现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了解古今中外有不同形式的舞蹈,各个时代、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艺术家们表现的形式也有多种多样。
应会:学习从艺术品中认识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学习分析、描述作品中线条色彩的表现力以及对人物动态、造型的描绘。
隐性内容与目标:在学习中,对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化的尊重,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感受、分析、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舞蹈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一种艺术形式,指导学生分析作品,学习作品造型、线条的表现。
难点: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不同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四、教具准备:
舞蹈录像带、动态范图。
五、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组织教学。看录像,欣赏美丽的舞姿,感受人物动态的变化。请同学们进行舞蹈表演。
揭示课题:我们来跳舞
(二)探究学习
1、观察与分析。请一位同学面向大家伸平臂站直。教师板演简化了的骨式人:头是圆的,颈和躯体呈直线。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画出各种生动的动态。
2、体会人的动态规律。带领全班同学做健康操。
体会:
(1)颈、腰的活动可以表现出人体的大动势。
(2)肘关节只能前曲,不能后曲。膝关节只能后曲,不能前曲。
3、示范与演示。请一位同学做简单舞蹈动作,教师演示相应骨式动态。
4、联想与回忆。想想、说说、做做有趣的舞蹈动作。
(三)创新实践
记忆与实践相结合,用单色彩笔自由表现人物生动的姿态。最好能画成群的人物。人物各部分要舒展,不要求按比例画准。
(四)、展评。
1、同桌互评。
2、表扬鼓励画的较认真的同学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分析: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有着工具简单、制作简便和便于少儿接受的特点,对启发少儿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不同的折叠方法,便可剪出不同图案,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种,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
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欣赏与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四、[教具准备]:
剪刀、胶水、腊光纸。录像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欣赏录像,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欣赏剪纸作品在生活中运用的录像,如:过年、结婚时人们用剪纸作品布置环境以增加节日气氛。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探究学习
欣赏剪纸作品,认知剪纸作品的图案的特点。
1、教师出示剪纸作品,介绍不同剪纸作品的不同特点。
2、介绍剪纸的有关知识。多面剪纸其实就是民间所称的“团花”,它利用纸的重复折叠,剪出中心对称的图案。团花的历史极为悠久,对称原理在剪纸中的灵活运用,更使着古老的艺术充满迷人的魅力
揭示课题:百变团花
教师示范两种不同的画剪方法,分别剪出分散和连接的两种图案,请学生找出图案分散的原因。
(三)、体验创新
教师示范,要求学生画时注意:先定大,再画细部,剪时且慢要细心。引导制作自己设计的图案,剪出剪纸作品。提醒学生画剪时要注意图案的简洁明快,图案与图案之间要有连接点。
(四)、展评
展示学生制作的剪纸作品,欣赏、互赠。
欣赏用剪纸手法创作的儿童作品。
总结:剪纸作品的内容源于生活,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反思:
本课不仅引导学生接触到了剪纸的艺术魅力而且让他们实践了纸团花剪制的多种方法。这么熟悉的团花可以有许多有趣的变化,学生很感兴趣。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时钟的基本结构 运用造型元素进行时钟的具象或抽象造型设计与装饰。
2、在比较中找出时钟的基本结构。 在想象中,抓住基本结构进行创新设计。在评价中感受美的设计与美化生活的关系。
3、培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和珍惜时间的人文情感
教学要点:
1、重点:能抓住时钟的基本结构进行想象与设计制作。
2、难点:时钟造型与运用统一的设计构思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准备教学用具。
二、情境导入:
视频导入,我们用什么来看时间?(钟,闹钟,表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设计一个《漂亮的钟》
三、新课教学:
1、欣赏钟,寻找共同点
有数字,指针,外形
2、看起来好像很简单。是不是,那老师考考你们,你们觉得哪些钟好看漂亮。
对比下下面的图,你觉得哪个好看?为什么?
对比1:哪个钟的数字好看?为什么?
(数字对齐,艺术数字造型好看)
对比2:哪个的指针搭配好看?为什么?
(指针要有粗细,越长的越细,与外形统一造型)
对比3:哪个钟的外形好看?为什么?
(外形线条要流畅,画面工整)
对比4:哪个钟更加吸引你?为什么?
(造型有趣,夸张,巧妙)
对比5:哪个钟的颜色颜色好看?为什么?
(颜色丰富鲜艳)
四、学生作业:
教师示范:老师准备了很多小卡纸,我们可以把这些小卡纸当成钟面,来设计一个造型漂亮的小闹钟。 观看微课视频。
步骤:
1、先画刻度、指针
2、再画给钟面漂亮的装扮
3、上色调整
要求:
1、画面工整,线条流畅
2、色彩鲜艳丰富
3、装饰漂亮
教师指导
五、作业展评: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指点评价。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都表现得很不错,基本上掌握了设计钟的方法,有一些小朋友设计的钟不仅造型很特别,而且色彩也搭配得很漂亮,装饰得也很美。
七、教学拓展:
我们为什么要珍惜时间?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观察蜻蜓,能够说出它们的外形特征,并能抓住其基本特征进行造型表现。
2.能够结合简单的情境以蜻蜓为主题创作一幅有创意的作品。
3.养成善于观察发现的习惯,懂得珍惜动物、热爱大自然和发现生活的美。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蜻蜓并抓住其基本特征进行表现,表现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难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蜻蜓的图片、有关蜻蜓的绘画作品及有关音乐。
教学流程:
(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蜻蜓的知识)
一、制造悬念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它呀就藏在这张纸中,想知道它是谁吗?现在老师就把它请出来(教师演示剪出对称的蜻蜓)。
(板书:教师将剪好的蜻蜓贴在黑板上加以课题。)
设计意图:用一种魔术般的方法展示了蜻蜓,在学生充满好奇的大眼睛中,让学生直接感知制作蜻蜓的其中的一个方法。
二、感知、探究、欣赏图片、仔细观察蜻蜓都有哪些特征?(知识小问答)
师:现在我们来一个小小的知识抢答,看谁最了解蜻蜓,答对的蜻蜓就会飞到谁那去。
问一:蜻蜓由哪些部分组成的?(生:头、胸、腹)
师:让我们近距离感受这个可爱的精灵,感受它的美。师在学生回答后小结(课件欣赏)
问二:蜻蜓是益虫吗?为什么?
我们了解了它的结构。现在继续抢答,蜻蜓是益虫吗?为什么?
生:
师:所以我们要怎么与它相处呢?
生:
师小结。
问三:蜻蜓喜欢在哪飞来飞去?
师:好,抢答第三个问题。蜻蜓喜欢在哪飞来飞去?
生:水塘边、花丛中……
师结合课件小结。你们知道它们最爱什么花吗?(生:荷花)
师:看,这是一幅潘天寿表现的中国画《诚斋诗意》,这幅画让你们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首诗句呢?
生:《小池》
师生朗诵。(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如复眼、膜质翅、翅脉、感受蜻蜓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此突破教学重点。通过设计小问题引导学生直观的感知蜻蜓的美,培养对蜻蜓的情感。利用画家的作品与诗结合,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在情感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体验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三、教师演示:
师:刚才老师用什么方法使蜻蜓从纸中飞出来的?(生:剪的方法表现的。)师:现在我还想画一画它们飞动的美丽瞬间。我们一起来好吗?
(教师边引导学生说蜻蜓的外形特征,边演示,加以动感:强调翅膀生长的位置和对称有表现,画出动态,体现头,身、尾的变化。)
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使学生加深并抓住蜻蜓的基本特征进行造型。以此解决了教学难点。
四、欣赏学生的作品。
老师这里还有其他小伙伴们表现的蜻蜓呢,如果你喜欢,说出你喜欢的理由好吗?(课件展示不同形式的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学生的作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看到多种形式表面的蜻蜓的翅脉,将不同质感的表现方式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在设计图案时,色彩与线条的变化也会更加的有目的性。
五、学生自由创作:
老师要在黑板上画一个美丽的小池塘,可以将你一会做好的蜻蜓飞到我的池塘中来;还可以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画面,你想让它飞在什么地方,它就飞到哪里好吗?
(教师在黑板上画背景,同学们创作!)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结合多种方法来表现,发展个性、开拓学生思维。
七、展示作品
(师生互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评价,能发现别人作品中的亮点,和对自己作品的肯定。
八、结束
师:你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蜻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更多的小生命等待着你们发现它们美。
设计意图:在思想上得以升华,养成善于观察发现的习惯,懂得珍惜动物、热爱大自然和发现生活的美。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用彩绘、粘贴等方法包饰一个废旧的容器,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环境的装饰品。
2.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多种媒体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
能否根据瓶子的形状及质地选择装饰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各种废弃的容器、包装纸、彩色纸、碎布、缎带等材料,准备彩泥、颜料、胶水等工具。还可准备各种野生植物的花朵、种子、石子、贝壳、泥土等。
2、教师准备范作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教师先出示几个装饰得非常漂亮的瓶子,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提问:这么漂亮的瓶子可以摆在什么地方?
知道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讨论:说说老师是怎样装饰这只瓶子的?
在教材中介绍了几种方法?
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
活动二:
1、学生用装饰材料将容器全部掩盖起来,使它看上去好像穿了一件花衣裳
2、用水粉颜料涂色,应该少加水,也可以现在瓶子上裹一张纸,干后再涂颜色。
3、用纸片拚贴的同学,可以根据需要将纸裁(撕)的小一些,这样比较容易伏贴。还可用绳子、线绕圈捆绑的形式来使纸片固定。
4、还可以用蜡笔画好图案,在水粉涂色,然后用它包装容器。
5、还可以选择贝壳、石子等材料粘贴。
活动三:
将装饰好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看看哪些适合单独放置,哪些适合组合在一起。
收拾多余的材料
课后拓展
将穿上花花衣的瓶子进行装置艺术的摆放。
教学评价:
1、能否合理学用多种媒材进行设计制作
2、能否牢固的拚接、粘贴材料
3、能否在作品中表现出大胆的想象
后记:在设计中有位学生发现“芬达”汽水的瓶子很像一位浑圆肩膀、细腰的妇女,她大胆的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大家。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用皱纹纸为这个瓶子做出了“可体”的“晚礼服”,还用纸条捏出了“花边”贴在衣服上,用金纸剪了好多的亮片来装饰衣服。卡纸剪的头上还贴着毛线做的卷发……这真是“为瓶子穿衣服”了!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智育目标]:指导学生为指偶表演布置剧院,模拟舞台表演。
[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开动脑筋,制作指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指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及技巧。
[教学难点]:能结合不同的材料和表现方法完整的制作一个有特色的指偶。
教学准备
剪刀、双面胶、手工纸、彩色笔、毛线。
学生活动设计
组织引导学生自编小故事,根据故事人物、场景,运用学到的绘画、折纸、剪贴或彩泥等造型技能制作所需各种道,培养造型、表达、思维能力,增强合作、探究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知
1、 欣赏木偶戏表演,并向学生介绍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芝麻绿豆官(木偶人物)。
学生与木偶人物交谈,发掘木偶身上最大的特点?[必须由手来操纵]
2、 引入:
小朋友想不想也做一个可以像芝麻绿豆官一样在手上操作的小玩偶啊?
3、 揭示课题:指偶剧院
三、探索新知
1、尝试:介绍木偶家族的另一个成员—指偶,由各小组的组长来展示。
2、思考:小指偶跟木偶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3、讨论:各小组组长将展示的纸偶带到小组里进行讨论。
A:组长将表演的感受与组员分享。
B:讨论各小组不同指偶的制作方法。
4、探索: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想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出更好的指偶。
5、总结:老师把小朋友的意见进行总结,并稍做示范、引导。
6、欣赏: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欣赏一些不同的指偶作品,学习别人的长处。
四、 作业:
分小组合作,编个故事并根据角色的分配来制作指偶。
要求:合理使用不同的材料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指偶。
五、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六、课后拓展
学生利用自己做的指偶玩具进行表演。
教学反思
本课为二年级上学期美术课中唯一的一次综合探索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制作指偶,表演指偶剧来渗透音乐、指偶表演技巧、舞台装饰、变废为宝等知识。由于知识量大,需用两节以上的课时才能完成任务。作为本次研讨的是第二课时,以《小熊请客》为题材来进行制作与表演,突出新课程的以下几个特征:
1、改变学习方式,以活动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个性与自主学习的特征,并在快乐的活动中渗透技能、技巧。
2、强调综合探究的理念,让美术学科能与音乐、戏剧表演、舞台美术等进行牵手联合,巧妙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气氛中。
3、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教师在学生讨论完小组想制作的角色后,及时进行点拨如何运用现有的废旧材料巧妙地制作所需的角色形象,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还有那些不同的方法,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4、强调评价的展示功能,在评价方式上以小组评价为主,结合教师评价,使评价进一步民主化、多样化,充分体现评价的展示激励的功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篇7
课前准备:
教学光盘、各种叶子、剪刀、胶棒、卡纸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在老师的辅导下,独立完成贴画和运用拓印方法完成作品。
2、训练学生对自然形状的概括和组合处理能力
3、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看光盘,感受树叶。
2、讲解树叶拓印:
3、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树叶,摆放成图案,进行拓印练习。
提醒学生,拓印时如果某一部分模糊了,千万不能反复,月反复越模糊。
用不同颜色的彩笔一部分一部分地拓印会有更好看的画面。
第二节课:
1.让学生把各种树叶自由组合。
2、尽量少用剪刀裁剪,如果才见过多就会失去了树叶贴画中“巧夺天工”的艺术魅力。
树叶贴画的底色衬纸要稍微粗糙些,厚些,以便于粘贴。对有创新的学生及时表扬,拓宽学生创作思路。
三、课后小结:表扬好作业。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篇8
课前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
2、让学生用美术的语言把自己对美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同学们打开书欣赏书中图片引出课题:小小“评家”
2、学生分组讨论欣赏书中图片。老师提示学生可以从造型和色彩两个方面说出自己认为好看的物品是如何好看的。讨论后回答问题,老师可以适时补充。
3、请同学们就自己日常生后中的具体感受如:“你会怎样挑选衣服”、“在生活中看到美丽的景色、好看的物品你有怎样的感觉?”思考后,学生认识到爱美是人的天性,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美。
4、放教学光盘,让学生继续从插花艺术、家居艺术、民间艺术、生活用品、学习用具等方面拓展学生视野。
三、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美,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篇9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能够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画。
2、能够根据所选的儿歌内容进行配画,画面自由、大胆,色彩和谐,构图合理。
3、通过感受儿歌、给儿歌配画,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构图,画面主体突出,色彩和谐,画面完整。
难点:能够根据儿歌构思画面。
(一)引导阶段课前让学生收集自己熟悉的或喜欢的儿歌,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儿歌,并且唱几句。
出示《水果歌》、《小燕子》这两首学生比较熟悉的儿歌配画,请学生根据图意说说这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儿歌?揭示课题:《儿歌变画》(板书课题)
(二)发展阶段刚才同学们很快就能根据图画想出了每幅图所配的儿歌,那现在老师反过来,我出示一首儿歌,想一想配这首儿歌的图画可以怎样画?
1、播放小视频《拔萝卜》
提问:视频中怎么给儿歌配画的?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回答。
先用线勾勒主体——涂色——添加环境
2、教师范画出示《小毛驴》配画,讲解绘画过程。
3、播放儿歌《小蝌蚪》,学生跟唱。
提问:怎么来表现画面呢?主体:小蝌蚪背景环境:池塘、荷花、荷叶等。
4、欣赏儿歌配画的作品。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儿歌进行创作。
5、布置作业:
(1)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
(2)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可以选取某一情节或某一场面来表现。
(3)构图合理,做到主体突出,画面和谐,还可以在画面上添加文字。
(三)展示与评价阶段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选出喜欢的作品,学生代表评价,小作者自评,教师总的评价:激励,鼓励为主。
知识延伸与拓展阶段图画除了可以为儿歌配画外,还可以为什么配画?课下同学们可以根据诗歌、童话故事进行创作。
板书设计:
儿歌变画
1、用线画出主体
2、涂色
3、添加环境
教学反思:
儿歌是少年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歌谣,许多学生也许早就积累了许多朗朗上口、耳熟?详的儿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生活中喜爱的儿歌画成一幅幅有趣生动的画,让学生大胆地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想象力,按照儿歌的内容有目的地进行绘画,同时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将对文字的感受融入绘画表现中。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内容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教材分析
《茂密的花》一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二年级上册,第32到33页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课本中“思考与讨论、艺术实践、评一评”三个板块儿及一些画家作品、学生作品和自然界中花的图片,使学生更好的感受自然界中的花的美感,体验生活的美好,同时欣赏借鉴如何运用大小、疏密、前后遮挡的方法表现茂密的花,拓宽创作思路, 为学生今后表现更多遮挡及茂密的事物做铺垫。
学情分析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在此课之前,孩子们在学过的《各种各样的形》、《我们身边的线条》、《花的世界》等课程中已经奠定了线和形造型表现及对鲜花的特点认知的基础能力,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花,运用大小、疏密、遮挡的关系呈现出茂密的视觉效果,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花的特点及表现方法,学习运用大小、疏密、遮挡关系处理画面,创作一幅绘画作品——茂密的花。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欣赏、交流和感悟学习活动中,在自主感知花的特点——交流分析花的表现方法——合作探究创作茂密的花——评价总结拓展这样一个边学边画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呈现茂密表现方法的艺术活动乐趣,能以积极愉快的学习态度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产生积极的表现热情,从而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花卉的大小、高矮、疏密、前后等变化,感受画面的丰富层次,学习用遮挡关系来表现茂密的花丛。
2、教学难点:大胆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花,合理安排前后关系,使画面富有层次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导趣:创设“受春姑娘邀请去花园画画”的情境。
(二)导疑:以“回答花的名称及花的结构两个问题”为切入点。
(三)导学:启发学生在之前积累的“花”的知识上从浅入深,为学习新知引路。
引语:今天赵老师收到一封春姑娘的的来信,请一位小朋友念给大家听。
学生:念信:“亲爱的小朋友们,听说你们各个都是优秀的小画家,欢迎到我的花园来画画!”
教师:听到这样的消息,你是什么样的心情,有什么样的想法?
学生:很希望去……。(心情描述)怎么样去呢……?(产生各种好奇及疑问)
引语:是呀,听到这样的消息真高兴,你们想要的答案就在信上。我们接着看信,信上说:“想要进入春姑娘的花园,必须能回答出下面两个问题。”
问题一:你知道有哪些花?说说它们的名字吧!(出示部分课题—《花》)
教师:教师根据问题放映视频,引导学生找出答案。
学生:学生欣赏视频,从中观察花的种类,并且根据生活积累回答问题。玫瑰花、石榴花、牡丹花……
小结:肯定通过第一个问题考核。
问题二:花由哪些部分组成?
学生:通过之前学习《花的世界》积累的知识说出花由花蕊、花瓣、花茎、叶子组成。
小结:肯定通过第二个问题考核。
总结:恭喜你们,你们准确答出了有关花特点的两个问题,春姑娘为我们打开了花园的大门。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设置了春姑娘请小朋友去他的花园画画这样一个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以“导趣、导疑、导学”的教学步骤,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以前积累的有关花的知识不但解决了花的特点这一教学最初目标,同时也从浅入深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边学边交、领悟新知
引语:春姑娘先带我们来到花园的画廊,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2页,春姑娘说这里有一些曾今到这里来画画的画家和小朋友的画 ,你们欣赏借鉴一下,如果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可以问她,她很乐意解决你们的问题。
学生:自学课本。找出自学中的困惑。
小结:我们可以把同学们的问题汇集在一起,你就发现了表现茂密的花的创作步骤。
1、先要学会画一朵花。
2、其次学习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很多花。
3、最后通过增加种类利用大小、疏密完成一幅茂密的花。
教师:春姑娘说,可以带你们到她的体验馆和游戏馆去一步步解决这些问题。
交流一:自主探究——解决画花的方法
1、真实的花
引语:请大家看大屏幕,春姑娘给我们从花园里找来几种花,每个同学挑选你自己喜欢的花把它画出来。
学生:自主选花。
我给你们做个示范,每个同学拿出和花相应的颜色,用观察到的线条从花瓣、花蕊、到花茎、叶子一一画出。(边讲边示范画)
2、设计的花
引语:看来同学们画的都不错,那我们要加大难度了。春姑娘请同学们通过你画的花加以想像自己设计一朵花。
学生:观察老师的画法,尝试把选择的花画出来。
教师:出示课件,屏幕中提供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形状,请你们尝试用这些形状设计一些你自己喜欢的花。
学生:运用不同形状设计花
小结:在这个体验馆中我们靠自己的观察,自主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学会画花。
交流二:合作探究——学习用前后遮挡的方法表现很多花。
引语:我们接下来在春姑娘的带领下去游戏馆,解决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很多花。
1、学习前后遮挡关系
教师:以平时的经验及遮挡关系的定义引导学生学习前后遮挡关系。
学生:用老师给的花,在黑板上体会前后遮挡的关系。
2、小组游戏合作运用遮挡关系表现花
教师:组织活动,要求:老师将给每个组发一个贴好纸的画板,每个组派两个小朋友在前面拿着,其余成员将是我们的参赛队员,排好队站在对应各组画板的位置,老师发号施令后将你们各自喜欢的花画在画板上,但是比赛时,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依次画一朵花,要求除第一排外,后面的同学必须从不同的角度用遮挡的方式添花,看哪组又快又好看。
学生:小组讨论前后安排及画什么,小组合作参与游戏运用遮挡关系表现学会的花。
交流三:合作创作——利用大小、疏密完成一幅茂密的花。
引语:游戏过后,我们收获了成果在短短的时间内用遮挡的方法画出了很多花,接下来我们看看用什么方法可以让画面形成茂密的效果。
教师:通过PPT展示种类、大小、疏密的表现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在前面游戏中运用遮挡方法画的很多花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种类,大小、疏密的穿插完成一幅茂密的花的作品。
教学意图:本环节是新知学习环节,通过多种途径启发学生,学生在边学边交、边导边学,边学边悟的过程中分步学习制作方法,并且在一步步的学习中完成了一张美术作品。让学生从中领悟学习方法,最后完成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的目标。
三、汇集作品、展示评价
引语:请同学们将自己完成的作品展示到画架上。
1、组织学生展示作品。
2、学生交流作品创作过程及内容。(可请几名学生上来介绍)
3、生生、师生评价。
小结:同学们通过剪剪撕撕画画贴贴完成了一幅幅美丽的作品,老师老师感到很高兴给与你们鼓励,并且也代表马蒂斯学院为大家颁发优秀奖牌。
教学意图:通过学生对边学边交探究新知的回顾,归纳整理,在展示评价中,给与学生展示及交流的机会,同时通过其他学生的作品提升自身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拓展思维、收获成功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欣赏不同形式的剪贴画作品。
3、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以剪、撕、贴、画为艺术手段进行装饰的地方。
设计意图:梳理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领悟学以致用,从而拓展让学生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的深刻含义。
作业设计
同学们根据纸外形展开想象依形添画,完成一幅你喜欢的画。
教学反思
《茂密的花》是人美版第三册美术教材的第5课,属于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由于学生们对花非常的熟悉,对于本节课,在导入部分我首先让学生通过一封来信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引入本课。
在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在看课件中发挥想象力,打开学生想象的思维,抓住学生非常熟悉花这一点,让学生知道用学过的常见基本型来表现花的不同特点。接下来,让学生发现茂密的花知道数量多还不够,我们还要明白前后遮挡关系。我首先把两朵花分开画出,然后再重叠一部分画出,让学生观察分析两种表现所出现的效果。接着找学生画出这种遮挡关系,让学生理解前后遮挡关系并解决教学难点。
在总结画好茂密花的方法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学生总结对了要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肯定自己。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欣赏课本以外其他画家和小朋友画的茂密的花中让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现学习的困难,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生实践中,让学生完成一幅有前后遮挡关系的茂密的花,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课知识重难点。
在学生展示作品中通过(自评-- 他评 --- 师评)体现全面评价学生作品的优缺点。
我在上这节课中,课堂设置一切以学生为主,通过学习《茂密的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很快进入到画面的表现意境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美术实践。但也有一些不足。今后在教学中还要更突出学生的“学”,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美术实践能力。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本课综合游戏的`基本方法;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2、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了解线条游戏的方法与内容,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难点: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生活的热情。
五、材料准备
图画纸、水彩笔、黑色水笔。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讲授新课
(1)画线游戏。
规则:请你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一条线,要连贯画满画面。(可以闭上眼睛画。)
(2)请你看看这幅画好看吗?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相互观看、分析。
(3)教师利用学生作业演示。(实物投影)
利用学生画面上的图形添加具象和抽象形象,学生观察了解绘画方法。
(4)想象练习
利用实物投影仪放映学生作品中的某一个形状,奖形状上下左右翻转让学生联想像什么。
(5)看书第4页、第5页,讨论:
① 欣赏米罗的作品(色彩、线条、构图)都表现了什么?
② 线的排列,哪张疏密关系处理得好?
③ 你认为画面哪一部分添加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形状巧妙?
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讨论三个问题,组内进行交流,小组代表进行典型发言,其他成员补充。
3、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
① 在一张图画纸上随意画线,最好一笔画完,注意疏密关系。
② 利用自己画好的或与别人交换的图形,联想进行添画,注意巧妙利用随意形。
分析作业要求,准备作业用具,选择作业形式,学生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师辅导要点:
① 随意形的疏密关系。
② 添加内容是否生动。
③ 调整画面的整体感觉。
4、作业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结合。
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
分析创新表现内容。
5、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了解瓶盖的造型特点, 引导学生用瓶盖排列、拼贴图形。
2、引导学生利用废弃的瓶盖进行创作,将各种瓶盖组合起来制作有趣的物品。
3、能够对废旧材料制作物品产生兴趣,体验制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瓶盖的利用、瓶盖的组合以及运用瓶盖做自己喜欢的玩具。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瓶盖进行联想并清楚制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引导阶段
1、教师展示用瓶盖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观察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这些瓶盖,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可是我们平时一般都把它们扔掉了,多可惜啊!今天我们就把这些瓶盖利用起来,出示课题。
二、 发展阶段
1、学生把瓶盖摆放在桌面上。
(1)比较:你们的瓶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再比较:你们的瓶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瓶盖大小、高矮、颜色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圆形的。
2、除了瓶盖是圆形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出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看一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圆形的东西跟我们的瓶盖联系起来呢?
4、想象游戏:
一个瓶盖来像什么?两个瓶盖放在一起像什么?叠在一起呢?如果把三个瓶盖连在一起呢?把三个瓶盖叠在一起又像什么?四个呢?五个呢?很多瓶盖呢?我们可以把它们变成什么?自己在桌面上摆一摆:说说你怎么摆的?
5、教师示范。
6、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开拓学生思维。
三、创作阶段。
动脑筋想一想:你想用瓶盖做什么呢?用你手中的瓶盖做一件小作品。
学生练习:将瓶盖进行摆放、组合,制作成有趣的作品。
出示学习要求,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材料进行创作,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作品展示,教学小结。
介绍自己的作品、评价同学的作品、互相学习。
五、课后拓展。
欣赏用不同废旧材料制作的作品,看一看它们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篇13
【设计意图】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第三册第六课的学习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由于本课是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如果再教学生对瓶子进行包装,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新意。所以我从增强废旧物品的实用性入手,引导学生开发废旧物品的用途,并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装饰,使这些废旧物品既美观又实用。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对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并用包装、彩纸剪贴等方法进行装饰,使其成为一件即能美化生活,又有实用性的装饰品。
2、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媒材及方法。
3、体验制作的乐趣,提高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掌握装饰废旧物品的方法。
难点:能根据用途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具准备】
师:课件、范例、彩色纸、皱纹纸条、剪刀、乳胶等。
生:废旧物品、剪刀、乳胶、彩色纸、纽扣、毛线、彩带等等可以用于装饰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导入阶段
⑴感受历史
现代人很重视对物品的装饰,美的物品能让人赏心悦目,心情愉悦。(课件1)。不过装饰、美化物品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你们看:这是陕西省半坡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距今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懂得要把物品装饰得美美的。这种美化的物品还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瓷盘、瓷瓶、家具上的花纹(课件2-5)。
⑵环保意识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制造了越来越多的垃圾,给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如果我们能把原本要丢弃的物品进行改造、再利用,不就能为保护环境尽点力吗?这些东西就是用不起眼的冰棒棍、螺丝、易拉罐等创造出来的。(课件6-7)
⑶导入课题
这些由废旧物品做成的工艺品是不是非常有创意,上学期咱们也学习了变废为宝的方法,用包装的方式把瓶子进行装饰,你们看小朋友们都把瓶子装饰得可美了。今天老师再教同学们用几种简单的学过的方法来为废旧物品穿上漂亮的花衣裳,让它成为即能装饰生活又实用的宝贝。(课件8-10)
2、发展阶段
⑴老师这里有个空的矿泉水瓶,想把它利用起来装点东西。于是我把它剪开了,当成一个笔筒。你们说这笔筒好看吗?老师把它装饰一下,你们瞧!
老师运用彩纸剪贴的方法,剪出各种点、线、面来装饰这瓶子。(简单讲解)(课件11-12)
⑵老师要把这鞋盒子做成收纳盒,装美术工具,可外观一点儿都不好看,装饰以后,也就成了个艺术品。
示范如何包盒子,怎样用点、线、面,甚至是画画的方法装饰。(准备:盒子装饰成品—半成品—未装饰三种盒子进行较详讲解)(课件13-14)
⑶老师给大家一些时间思考一下,你要对废旧物品进行怎样的改造?你想怎样装饰它?(课件15)
生回答,师对好的创意给予表扬。
3、本课练习: (课件16)
对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并穿上花花衣,使它成为既美观又实用的物品。
要求:大胆想象、制作;构图饱满,颜色搭配合理。做工要细致。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作业展示
评价:发挥了废旧物品的什么用途?是否美观?是否精致?
6、拓展(课件17-19)
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皱纹纸条。(课件:纸条制作方法)
师根据课件,介绍制作方法,并简单示范。展示成品。同学们可以课后会去尝试制作,有完成作品的可以排成照片发送到老师的邮箱。
改造和装饰废旧物品的方法还有很多,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树立起美化生活和环保的意识,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
花花衣【教学反思】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生活中充满着美术”。生活是创作的基础,创作的过程就是对生活理解和感受的过程,儿童手工作品的创作过程无疑也是这样。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是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观察实物——艺术品,观察教师的制作过程,从而发现美、理解美,这样才会进一步去创造美。
容器,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环境的装饰品。通过包装容器的教学,使儿童不断地观察和想象并进行多方构思和尝试,从而提高“因势造型”创新形象的能力和立体塑形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审美情趣,感受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图形组合的方法。
2运用学习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练习画狮子。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添加狮子动作。
教学重点:狮子的特征
教学难点:添加身子和动作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有一种动物经常出现在门前,它象一个卫士庄严地守在门前,你们知道这种动物是什么吗?对了它就是狮子。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张幻灯片(这尊狮子就是北京太和门前的大铜狮,它极其夸张地表现出雄师的威严和神圣。)。这节课我们学习画可爱的狮子。(板书课题:画狮子)。
分析特征
狮子的特征突出表现在它的头部特征,头可以概括成圆形,眼睛可以概括成圆形,鼻子比较大,嘴部有着猫科动物的相同之处,上唇有胡须。前肢比较粗壮,后肢发达,雄师头部的毛较长而且美丽。身体皮毛呈近似土黄-金黄色。
方法步骤
1.安排位置,确定头部及身体的大小比例。
2.利用基本形概括狮子的形体特征。
3.用铅笔轻松勾画起稿。
4.用较重的颜色勾边。
5.涂色。
6.调整、添加背景。
实践操作
在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图片资料,巡回指导,因材施教,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小结
谈收获、谈体会,总结经验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内容
蔬果变变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发展学生的塑造能力及想象力。
[智育目标]:培养学生装的合作能力。
[素质发展目标]:利用当地各种蔬菜、瓜果,制作各种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各种蔬果进行造型。
[教学难点]:利用蔬果的形状和色彩进行设计。
教学准备
教具范例、刀、垫板、各种蔬菜、瓜果、牙签。
学生活动设计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很幼稚,对事物充满好奇感,适宜在“玩”中学习美术。他们在生活中对蔬果、动物并不陌生,应接触过各种形状特征不同的蔬果,但是学生从没有动手用蔬果作成动物,学生也没有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正是因为这样,学生对本课特别感兴趣。让他们用蔬果变成小动物,全班学生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了,他们都有较好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也敢于想象创作,乐于评价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些小动作可爱吗?你能看出它们是些什么动物吗?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小结:这些小动物都是教师用各种蔬菜、瓜果经过想象加工制作成的。今天,你们大家也一起来把自己带来的蔬菜变成小动物,好吗?
学生观赏范例,积极回答提问。
二、示范讲解制作方法:
1、对自己带来的蔬果先进想象,想想看适合制作什么动物。
2、师示范制作小金鱼:
(1)用梨做身子。
(2)将小西红柿用牙签插入做眼睛。
(3)胡萝卜切块做嘴。
(4)芹菜叶做尾巴。
三、组织讨论,激发思维:
1、以同桌为单位,对准备的蔬果进行想象,讨论。
2、提问:有哪几组愿意告诉大家,你们准备用什么蔬果制作什么小动物呢?
四、学生制作:
1、要求切蔬果时要放在垫板上切,注意用刀安全。
2、团结合作,共同完成。
3、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五、赏析:
1、将学生作品放在“动物园”里,组织学生参观。
2、讨论:“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同桌两人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学生观赏作品。学生热烈地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课后拓展
六、活动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利用蔬果、植物制作其他有趣的造型。
教学反思:
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是体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化。传统的教学形式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接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重视;探究能力与想象能力经常被忽视。而小学生有着好动、好幻想的特点,其内心世界和情感都是极其丰富的,本案例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形式:故事游戏导入→实验创作→自我找寻方法→进入故事想象创作;营造一个宽松,探究的课堂学习氛围,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完成的,充分体现了教师较灵活而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引导启发。在一定意义上说,这节课的课堂气氛是十分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也是相应和相互统一的。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关于初一美术上册教学设计06-06
二年级美术上册《漂亮的钟》教学设计01-11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10-20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03-13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06-16
二年级美术上册《泥条头像》教学活动设计08-14
九年级上册《美术的辉煌》教学设计07-27
美术教学设计03-11
美术教学设计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