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07 14:51:31 路燕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下册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下册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四年级下册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能够分清楚声音的强弱和高低,知道声音的强弱用音量表示,声音的高低用音高表示。

  2、初步理解音高的变化是物体的振动快慢变化引起的,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越高;振动得越慢,音越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发出不同音高的物体特点进行描述,通过对物体的振动状态进行分析,把振动状态和声音高低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铝片琴、4个不同水量的啤酒瓶、大小音叉各一个等。

  演示材料:3个试管内装有不同量的水、铝片琴、啤酒瓶、音叉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前面两节课,我们对声音进行了研究,说说你对声音有了哪些新认识?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强弱、高低的变化)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声音的变化”。

  二、声音的强弱

  1、刚才有同学说声音有强弱的变化,强音是怎样的?弱音又是怎样的?

  2、你能发出两个强弱不同的.声音吗?拍手游戏:按照强弱弱的节奏拍手、拍桌子,说说用力的强弱,跟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3、声音的强弱我们用音量来描述,以教室里的广播为例。

  板书:用力大声音强用力小声音弱音量

  三、声音的高低

  1、提问:声音除了强弱变化之外,还有高低变化,高的声音是怎样的?低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学生展示对高低的认识,请学生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体验声音的高低变化:唱音阶。教师示范,学生跟着教师唱音阶。声音的高低我们用音高来描述。

  3、用铝片琴研究声音的高低

  (1)声音的高低和什么有关呢?老师这儿有一件乐器,出示铝片琴,它是由长短不同的铝片组成的,我敲敲这些铝片,它能发出12345671我不给你们看到,你根据声音猜猜,老师是怎么敲的。声音的高低是怎么变化的?猜一猜老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敲的?

  (2)老师发给每小组一个铝片琴和一个敲的棒子。PPT出示友情提醒:

  请每个同学轻轻敲打铝片琴,不要影响别的小组,仔细听,12345671这个声音的高低跟铝片有什么关系?把你们的发现及时填写到实验记录。为什么要用相同的力敲?力的大小相同,说明声音的强弱怎么样?所以我们听到声音的不同主要就是高低的不同。

  (3)学生汇报,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声音的高低与铝片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板书:铝片长声音低铝片短声音高

  4、用啤酒瓶研究声音的高低

  (1)老师这里还有一样乐器,出示6个装有不同水量的啤酒瓶,师演奏“一闪一闪亮晶晶”,啤酒瓶怎么就成为乐器了呢?不信我们来试一试。听出陈老师演奏的是什么歌曲了吗?大家想玩吗?要演奏歌曲,你首先得弄明白这几个啤酒瓶哪个声音高,哪个声音低。你觉得啤酒瓶声音的高低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2)每个小组4个啤酒瓶,让学生按照声音高低排排序,并用低、较低、较高、高表示不同的音高。

  (3)学生汇报交流。

  板书:水多声音低水少声音高

  根据这两个实验,我们来找找规律看,声音的高低可能和什么有关?我们把思路往前挪一挪,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高低不同的声音振动状态会一样吗?高的声音振动是怎样的?低的声音振动又是怎样的呢?

  5、用音叉建立声音的高低和振动快慢之间的联系。

  (1)能看出振动有什么不一样吗?别急,老师还有宝贝,出示大小两个音叉,请你比较一下,它们外观有什么不同?根据前两个活动获得的经验,我们来猜一猜大音叉和小音叉声音的高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让学生敲一敲大小两个音叉。(提醒:每个同学轮流敲一敲,用相同的力敲音叉的上部,为了听得更清楚,可以听共鸣箱)

  (3)师生交流:大小音叉声音有什么不同?大的音叉和小的音叉振动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吗?凭肉眼大家能看出来吗?(不行)。科学工作者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准确的测试,并给它们作了标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音叉,你看到上面的数字了吗?(大音叉:256,小音叉512)这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资料。(音叉上的数字代表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256表示每秒振动256次,512表示每秒振动512次。)

  (4)可能还有同学不太相信,觉得光凭资料不让人信服。别急,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科学的检测软件,它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出物体振动的快慢。我们来检验一下大小音叉,看看是不是大音叉振动慢,小音叉振动快。(用音频软件检测大小音叉的振动快慢)

  (5)现在能解释为什么大音叉声音低,小音叉声音高了吗?铝片琴的铝片长声音低铝片短声音高又怎么解释?啤酒瓶呢?现在谁能说说声音的高低和什么有关呢?

  四、应用拓展

  老师出示三个装有不容水量试管,现在不用敲的方法了,用吹的方法它也能发出声音。猜猜看哪个声音高,哪个声音低?跟我们的猜测不一样,怎么回事呢?在我们学具袋里有5个长短不同的塑料管,同学们回家都去吹吹试试,有了新的想法明天来告诉老师。

  四年级下册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篇2

  一、学习目标

  1、亲身感知声音的强弱变化,用动作等表示声音有强有弱。也能够通过简单的实验了解尺子发出声音的强弱是与尺子振动的幅度有关系。尺子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尺子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2、能够辨别出吉他琴弦、音叉和风铃管发出声音是有高低变化的。

  3、通过具体的音叉、琴弦发现这两种物体的音高是由它们的大小、长短、粗细决定的。

  4、养成善于观察,养成把身边常见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认识到尺子音量大小、声音强弱是由尺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2、音高的变化与该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有关系。

  3、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尺子音量是由它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4、音叉、琴弦的'音高是由它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三、材料准备:

  钢尺(每2人一把)

  512音叉(小)、256音叉(大)(每四人一组)

  吉他三根弦(粗、中、细)4人小组一把:备有拨片

  风铃管四根一组:老师演示

  记录表1张;3张小表

  教学过程

  一、音量(声音的强弱)研究部分:

  1、黑板上写下“声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用手势表示一下什么叫振动。

  今天我们研究声音,研究声音做实验时需要注意一点什么呢?

  轻声讨论反复静听

  大声回答

  2、讨论、回答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

  人的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

  “大声、轻声”这是声音的什么变化呢?

  音量的变化

  我们把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表示。

  3、声音的强弱变化与什么有关?

  声带的振动我们能感觉但无法看见;可以找到一样物体吗?既能能听清它声音强弱变化的又能看清它振动的变化。

  用尺子拨动振动看哪里

  尺子声音强——怎么做到

  尺子声音弱——怎么做到

  做几次

  以2人小组为单位,学老师的方法轻轻拨、用力拨

  先辨认声音的强弱,再仔细观察比较尺子有什么变化。

  完成作业p28活动记录表一

  听到老师的信号停止实验,将尺子放入抽屉

  4、用敲钢片琴的小乐曲来停止实验部分把钢尺放进抽屉,开始汇报部分。

  汇报轻轻拨动尺子……

  用力拨动尺子……

  用手势表示

  尺子发出声音的强弱与尺子振动的幅度有关。

  尺子振动幅度大,发出声音强(音量大)

  尺子振动幅度小,发出声音弱(音量小)

  通过同学们自己的研究发现:尺子振动发出声音的强弱(音量大小)与它们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动幅度大,发出声音强(音量大);振动幅度小,发出声音弱(音量小)。那么其他物体是不是和尺子一样,发出的声音强弱和它的振动幅度大小有关呢?请同学们可以按照研究尺子的方法去研究其他物体。

  把作业本合起来放到抽屉

  二、声音的高低研究部分:

  1、引入:

  刚才同学们听到了一首什么曲子?《一闪一闪亮晶晶》

  我们大家一起来唱一唱吧!

  能边敲边唱出曲子是因为声音有什么变化?

  声音有高低

  用动作来表示音的高低,

  辨辨声音的高低,推测哪个钢片发出的声音最高,哪个最低?

  敲长钢片——声音低(动作表示)

  敲短钢片——声音高(动作表示)

  2、长时间试验过程:钢片琴最长的发出声音最低、最短发出的声音最高,

  那么其他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呢?出现音叉和吉他,我们一起来来研究。

  要求:

  1)先推测(不动手)------再轮流敲、听。(静)

  2)轻声讨论:确定声音高、低

  3)总结填表:音叉发出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4)任务完成后,把音叉交回实验台换取下一个实验的教具

  两个音叉敲击发出的声音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根吉他琴弦呢?拨动发出声音高低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记录:音叉(琴弦)声音的高低与音叉的大小有关

  音叉(琴弦)声音高的,……

  音叉(琴弦)声音低的,……

  音叉(琴弦)声音的高低与音叉的(琴弦)大小(粗细)有关。

  3、两个实验都完成了,放好材料小组里汇总2个实验的结论。

  想想平时还接触过什么物体(乐器)发出声音有高低,推测可能与什么有关。

  4、汇报:

  当提高音叉声音的高低与音叉的大小有关时,问更低的声音和更高的声音音叉会是怎样的形状大小。

  1)老师请你们来推测风铃管,提出三个问题

  哪个风铃管发出的声音高,哪个风铃管发出的声音低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一排推测风铃管发出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小组看着展台讨论1分钟,汇报。

  2)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尺子声音强弱(音量大小)与振动幅度有关

  声音高低与音叉大小、钢片长短、琴弦粗细有关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研究……

  三、这些都是声音的……变化

  那么我们用有变化的声音和老师说再见吧!

  声音的强弱变化

  声音的高低变化

  板书设计:

  声音的变化

  尺子振动幅度

  强(大声汇报、重、响)大

  音量

  弱(小、轻声讨论)小

  钢片琴音叉吉他琴弦吹管

  高短小细短

  音高

  低长大粗长

  四年级下册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音量是由物体的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过程与方法: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认识音量由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感受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变化。

  【教学准备】

  为每一组准备:1把钢尺或塑料尺、2个同样的杯子里面装有不同量的水、1张“杯子声音高低的实验记录单”、一块钉两颗钉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一段音乐给学生欣赏《西班牙斗牛士》,问学生:听了音乐后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初步感受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揭示课题《声音的变化》

  (二)展开新课

  1.观察比较声音的强弱变化

  一把钢尺,怎样使它发出声音?

  (1)实验:使钢尺的一部分伸出约10cm,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另一端。注意拨动尺子时避免尺子和桌面撞击。

  先轻轻拨动钢尺,观察钢尺上下振动的幅度有多大,发出的声音有多强,并用振动幅度的大或小、声音强或弱作记录。再用力拨动钢尺,与前面的实验进行比较,尺的'上下振动幅度和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重复实验3~4次,体会物体振动时,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

  (2)实验活动,记录实验结果。

  (3)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2.观察比较声音的高低变化

  (1)实验: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四个杯子,分别盛水:满杯,3/4杯,1/2杯和1/4杯。试着用铅笔和小木棒敲击杯口,比较发出的声音。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现在记录单上记录预测。由水多到少或少到多的顺序,反复敲击杯口,比较发出的声音,并做记录,与预测进行比较。交流实验结果,比较实验预测,对结果进行分析。

  (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装置:一块木板钉两个钉子,钉子之前绑一个橡皮筋。

  提问:还记得怎样让橡皮筋发出声音吗?在今天的让橡皮筋发声的实验中,老师有新的要求:先拨动橡皮筋,让它发出声音;把橡皮筋拉得紧写,再拨弹。观察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稍稍放松橡皮筋,再拨弹,注意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同时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橡皮筋的振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交流实验发现,对发现进行分析。

  (3)小结: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

  (三)总结

  课外拓展:听听长短、粗细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科学教研员邓老师和叶老师的点播指导下,我感受颇深:

  1、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太少,学生发言的亮点把握不够。

  在我的科学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的时候,我往往想的是我设计的下个环节是什么,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是否在我的欲设之中,对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和他们发言中的亮点却视而不见。

  在探究尺子不同振幅产生声音强弱的变化的实验中,学生对于“重复做3—4次”都有各自的观点,特别是有个学生提出:做1次,不能让我们观察清楚尺子的变化和声音的变化,重复做3—4次,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多么好的发言,的确,反复实验,反复观察,就能给我们新的发现,很多科学规律的发现不就是这样来的吗?但在课堂上,学生这样精彩的回答我却忽视了,如果我当时能对她的发言加以肯定,我想小女孩以后的科学素养多少会有一定的发展。因此,我觉得我们在科学课堂上要多关注学生的问题和他们的发言。

  2、敢于大胆的处理教材。

  新课程科学教材内容的不断修改,不断改动,不断完善。我想,编写教材的专家们和我们一线老师一样,也在不断反思,发现了有些内容编排的不合理。

  《声音的变化》中既有探究声音强弱的活动,又有探究声音高低的活动,而接下来一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整课都是探究声音高低的活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两课的教学内容作一个简单的处理。利用一节课时间设计各种相关活动(尺子振动声音高低的实验探究、橡皮筋松紧声音高低的实验探究、不同长短铁钉震动声音高低的实验探究等),专门探究声音的高低变化,一节课专门探究声音的强弱变化。这样可以理清学生的探究思路,更能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3、科学教师要加大自己的科学知识储备量。

  在这堂课中,我竟然出现了一个严重的科学性错误。我认为同样大小的杯子中,盛入不同量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敲打时,盛水越多的杯子,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越高,盛水越少的杯子,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越低。(主要受第一版《科学教师教学用书》的影响)经过两位专家的解释,我才恍然大悟。水越少,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越高;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越低;看来,我们科学教师真的要加大自己的科学知识储备量。如果有些科学概念,科学实验现象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楚,那么真的是大糊涂教小糊涂,误人子弟。因此,我们平时要多看一些科学杂志,一些科学专著,还要去了解更高年段的科学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必须要有自来水的容量。

  总之,通过本次上课,我受益匪浅。我相信在专家们的指导下,老师们的帮助下,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会成长的更快。

  四年级下册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背景分析:

  在第1课“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活动中,学生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的变化。本节课学生将用不同的力拨动他们熟悉的钢尺,探索声音强弱的变化;通过敲击装有多少不同的水的玻璃杯,以及拨动不同松紧的皮筋、粗细不同的琴弦、敲击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物体,探索声音高低的不同。学生们通过对听到的不同声音的描述,将对声音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音调就越低。

  2、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过程与方法:

  1、利用钢尺(塑料尺)进行实验,找出声音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2、利用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进行试验,找出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声音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2、设计实验探究尺子长度和音调的关系。

  教学难点:

  声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在一定时间里振动的次数。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1把钢尺或塑料尺、4个同样的杯子里面装有不同量的水、1张“尺子声音高低的实验记录单”、1块钉两颗钉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长短不同的3个铁钉、粗细不同的3根钢管、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3根铁管、1把六弦琴。

  动画:尺子振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1、谁会敲鼓?听一听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

  2、提问:这些鼓发出的声音有哪些不同?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4、、出示一把钢尺(或塑料尺),提问:怎样使它发出声音?(提醒学生拨动尺子时要避免尺子和桌面撞击。)

  5、怎样让尺子发出音量不同的声音?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出示钢尺(塑料尺)进行实验的要求:

  用你们的方法进行研究,观察钢尺上下振动的幅度有多大,发出的声音有多强,并用振动幅度大或小、声音强或弱作记录。

  再用力拨动钢尺,与前面的实验进行比较,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和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并记录下来。

  重复做上面的实验3~4次,体会物体振动时,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是什么关系,并能准确地进行描述。

  2、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

  学生开始实验活动,仔细倾听和观察,把听到的声音和观察到的现象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并记录下来。

  3、学生分组交流观察结果。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三、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一)、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每组发一张实验记录单。

  学生对敲击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发出的声音的高低进行预测,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他们的预测。

  2、实验方法:

  按照从1号杯到4号杯的顺序,或从4号杯到1号杯的顺序反复敲击杯口,比较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再与小组的预测进行比较。

  每个小组领取一组(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按要求开始实验。

  3、与全班同学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二)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着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提问:还记得怎样让橡皮筋发出声音吗?

  2、在接下来的让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实验中,老师有新的要求:先拨动橡皮筋,让它发出声音;把橡皮筋拉得紧一些,再拨弹。看一看、听一听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稍稍放松橡皮筋,再拨弹。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又有什么变化?

  3、分小组实验。

  4、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皮筋绷紧时,振动得快,发出的声音高;皮筋松时,振动得慢,发出的声音低。

  (三)探究声音的高低与尺子振动的频率之间的关系

  1、尺子怎样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尺子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2、是这样吗?我们先来预测一下,把预测结果天道记录表中。

  3、交流预测情况,并说出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4、实验要求:要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并能够清楚地听到声音的变化和观察到尺子振动频率的变化,还要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5、学生实验并记录数据

  6.整理数据

  请各个小组根据实验得出的数据,对应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把音高达到的高度以下涂上颜色,制成柱状图。

  7、通过实验和整理出的数据你们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和它发出声音的音高变化有什么规律?

  四、总结

  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声音高;物体振动的慢,声音低。出示尺子振动的动画。

  四年级下册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学生能够分清楚声音的强弱和高低;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发声物体越小、细、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就越低。

  2、通过猜测和验证,获得证据,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3、激发对乐器的研究兴趣。

  教学准备:

  1、学生每组钢尺,每个人4根吸管、剪刀、橡皮筋。

  2、教师:铝片琴、八个装有不同位置水的试管、长短不同的铝管、成品吸管乐器、橡皮筋等。

  教学重点:

  学生能分清楚音强和音高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声音的强弱

  1、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说声音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是一样的?有没有变化?

  2、拍手游戏:按照强弱弱的节奏拍手、拍桌子,说说用力的强弱,跟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强弱弱的节奏和词语,让学生建立起声音有强弱的概念,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

  3、实验:怎样让钢尺发出一个强音和一个弱音?轻轻拔和用力拔,声音的强弱会变化吗?尺子的振动幅度会有什么变化吗?

  轻轻拨动尺子,听听尺子的声音,观察尺子的振动幅度。

  再用力拨动尺子,声音的强弱发生变化了吗?尺子的振动幅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声音强振动快(大、重、响)弱振动慢(小、轻)

  二、声音的高低

  (一)对声音高低的认识

  1、提问:声音除了强弱变化之外,还有高低变化,你知道声音的高低是怎样变化的吗?(了解学生对声音高低的认识,区分强弱和高低)

  学生展示对高低的`认识,请学生发出声音的高低。

  2、体验声音的高低变化:唱音阶。教师示范唱出1-7这里很重要,为学生判断声音的高低打下基础。

  3、学生跟着教师唱音节,体会声音的高低变化。

  小结:声音的强弱和高低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强弱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轻、小和响、重;高低就是我们音乐课里所学的1234。

  (二)研究声音高低变化的规律

  1、乐器都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音调),出示铝片琴和长短不一的小铝棒,观看。敲击(不让学生看到)铝片琴和长短不一的小铝棒,猜测:它们发出的高低不同的声音,跟什么有关系。学生猜测。

  2、教师将铝片琴和长短不一的小铝棒拿出来,再次敲击,研究声音高低跟什么因素有关。要求:学生观察发现相同材质的物体,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3、发橡皮筋,让学生研究音高与发生部分的关系,并用简图和文字进行记录。如果学生不会画简图,则示范画图方法。(皮筋拉长变细声音高,皮筋收缩变粗声音低)

  4、汇报交流:

  (1)呈现记录表,汇报我们的发现,并演示。每组可以派2人汇报。(2)汇报:我们发现橡皮筋拉长变细,声音高;缩短后变粗,声音低。(3)板书:高振动物体小、短、细

  低振动物体大、长、粗

  5、辨别应用:

  出示试管,吹试管发出声音,问谁在振动?加水再吹,声音的高低会产生什么变?发现试管内加水后空间变小变短,吹出的声音高,水越少,空间变大变长,吹出的声音越低。敲击不同水位的水杯,声音的高低又会产生什么变化?

  三、制作吸管乐器

  提问:没有这么多的试管,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代替?出示吸管,推荐一种制作吸管乐器的方法。出示PPT图片,制作过程图,让学生来试试,能否吹出乐音。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声音的变化》教学反思

  在教学《声音的变化》这一课前,我看了喻伯军老师的这课录像,于是就借鉴了喻的教学思路,引用了喻老师的“拍手”游戏,让学生搞清楚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拨动尺子来探索,学生在短时间内准确找到了用力大和用力小的两种情况下拨动尺子,尺子所发出声音的变化和用眼睛看到的变化。目标很快达成。第二个教学目标有些困难,特别是听不同水位音高低变化的时候,学生很难判断。我把这个最难听出音高的实验放在最后来做,由于学校仪器室只有一个示范的铝片琴和长短不同的铝棒,只能做演示实验。于是我就先做简单的铝片琴和长短不同的铝棒的变化规律,然后做琴弦的变化规律,再做铁钉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些例子无非是想让学生能总结出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的规律跟物体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的能力非常强。总结出同样的物体,大物体发出声音低,小物体发出声音高的规律。最后让学生根据结论猜测七根试管里装有不同位置的水,吹不同的试管发出不同的高低音,敲打水位不同的玻璃杯发出的不同声音进行解释,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敲和吹发声体不同,声音的高低也不同。

  虽然借鉴了喻老师的部分设计,使得课堂较为饱满,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准备不充分,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思想不集中,开小差。同时也使我认识到,想要上一节好课,必须要精心准备,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想方设法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探究,分析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

  四年级下册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1.通过欣赏《狮子》、《拉德茨基进行曲》等乐曲,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

  2.感受“渐强、渐弱”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所表现的效果,通过感受和分辨声音的“渐强、渐弱”从而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两首不同风格乐曲的欣赏,了解和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

  教学难点:

  能在乐曲分力度的“渐强、渐弱”

  教学步骤:

  1.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上音乐课吗?好,现在请同学们用目来告诉老师你们对这节音乐课充满了期盼。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问好歌)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这段动画片中有两位我们非常熟悉的朋友,看!他们来了。(课件)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那两只狗的叫声有什么不同?

  生:答

  2.过程

  师: 大家说的真好!通过这两只狗的叫声,我们感受到声音有大小、有小、有强、有弱。同学们,在我们美丽的大自然中,无处不存在着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好,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请你想象一下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生:答

  师:说的真好,你的想象力真丰富。那我们再来欣赏一次,这次欣赏的时候请同学们仔细听辨一下,这段声音有什么变化?

  生:答

  师:对了,刚才我们听到的海浪的声音是慢慢变强的,越来越强了,也就是声音一种特有的表现力,叫做“渐强”。

  师:那你能用自己的声音把海浪声模仿出来吗?

  生:能

  师:那么你想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模仿呢?

  生:哗

  师:那么你能用由弱到强,也就是渐强的力度把海浪的声音模仿出来吗?

  生:模仿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你们看!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课件),他们是谁呀!

  生:猫和老鼠

  师:谁愿意来扮演一下猫和老鼠呢?

  生:两位同学(头饰)

  师:请同学们等一下,老师跟这两位同学说两句悄悄话(按老师鼓点声音的节奏和强弱去走)好了,可以了,为了这只小猫和这只小老鼠表演得更形象,请同学们根据他们的脚步的节奏和强弱自己选择一种表现方式为他们配上声音。

  生:做

  师:同学们真聪明,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俩表演的好不好?

  生:好

  师:那么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刚才我们配的声音,正好体现了我们今天所了解的声音力度的“渐强”。刚才我们通过欣赏和做游戏感受到声音有“渐强”的变化,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声音还可以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答

  师:说的很正确,下面就请你拿起桌面上的打击乐器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想一想,你将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声音“渐弱”的力度和感觉表现出来。可以前后四个同学讨论,研究一下,然后一名代表把你们讨论的结汇报一下(下去指导)

  师:好,请同学们把打击乐放回桌面上,哪组同学能把你们创编的结果汇报一下。

  生:汇报

  师:真不错,可以,我们请这组同学一起来按照他们的方法把渐弱的力度表现出来。

  生:汇报

  师:同学们都运用了自己的方法把声音渐弱的力度表现了出来。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渐强”与“渐弱”的力度,今天老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老师也想当一次学生和你们比一比,那谁愿意来当老师呢?

  生:答

  师:我闭上眼睛,请你用手中的打击乐器任意敲击一组表现声音“渐强”或“渐弱”的力度让我们来分辨。某某老师您现在可以开始了。

  生:提问题

  师: 这几位小老师出的问题可真难啊!看来我还是没有你们聪明。大家请坐好,这节课上我们通过欣赏录像和自己创编表现声音力度“渐强、渐弱”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美丽的大自然和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无处不存在着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如果要想在一首乐曲中把丰富的感情表现出来,乐曲中的旋律就必须要有“渐强、渐弱”的变化。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具有丰富表现力的音乐。请同学们把你看到的和听到的感受尽情的表现出来。

  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乐曲中的“渐强、渐弱”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下面让我们在交响乐〈拉德茨基进行曲〉中再次感受音乐中“渐强、渐弱”那丰富的表现力,请同学们随着乐曲的节奏用你的掌声把它的“渐强、渐弱”表现出来。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

  四年级下册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钢尺、4个同样的被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纸、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使钢尺发出声音:出示钢尺:你能想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注意:拨动钢尺时,避免尺子与桌子发声。

  2、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要求: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下表。

  表格1:

  描述听到的声音(声音的强弱变化)

  第1次实验

  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第2次实验

  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第3次实验

  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发 现

  小结: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钢尺的振动幅度决定的。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三、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同样大小的杯子,内装不同量的水)

  2、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你预测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记录表2第一栏。

  3、分组实验1,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并记录表格

  表格2: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发声预测

  第1次实验

  第2次实验

  第3次实验

  发 现

  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4、分组实验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五、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

  四年级下册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过程与方法: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

  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

  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

  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二、探究内容:

  (一)倾听周围的声音

  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教师演示实验1:出示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

  3、教师演示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4、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

  5、教师演示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图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

  四年级下册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篇9

  【理论指导】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最早提出在科学教育中要运用探究方法进行教与学的是杜威。杜威认为,“探究”是主体在与某种不确定的情境相联系时所产生的解决问题的行动。在行动中,知识不是存在于旁观者的被动的理解中,而是表现为主体对不确定情境的积极反应,知识是个体主动探究的结果。在教学方法上,应该“从做中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做实验,并放开束缚,自主、积极、愉快地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中去亲历探索自然界奥秘。他们运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记录、表达、交流等方式构建知识,提高素养。

  【教学内容】

  《声音的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两个概念,不仅仅是学生,就是成人也很容易搞混。四年级的学生很难用普通的观察方法来分辨出声音的高低,他们更难理解声音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本课从学生熟知的、非常感兴趣的音乐喷泉切入,引导学生分析声音是有区别的、有变化的。再借助教具、信息技术手段以及APP软件等手段,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体验活动,理解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两个概念,并知道他们与振动的关系,继而为声音如何传播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一个初步概念建成时期,也是为以后“大概念”模式的建成打下基础的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有目的地引导孩子们建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有助于他们有形成正确的概念,也有益于锻炼他们形成一个高效的思维模式。

  经过本单元前2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他们还知道了音叉是什么,并学会了怎样利用音叉等物体发出强和弱的声音。但由于年龄小、表达能力弱、缺乏系统的认知等原因,他们对声音的认知还很懵懂。本节课“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强弱”变化的,以及振动幅度、振动频率的含义对现阶段学生来说还是有困难的。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2.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音量与音高的科学概念,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特别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音叉、小锤、乒乓球、自制教具、仿真软件、自制等。

  【课前准备】

  1.见学生时,相互熟悉,相互提问。

  2.教学调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的使用方法。

  3.了解学生对乐器的认识。

  4.教会学生使用平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中秋节老师出去玩,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东西,就拍下来了,今天特地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吗?有什么发现呢?

  【生】声音和喷泉都有变化,喷泉随着声音变。

  【师】对,声音在变化。其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很多声音,变化不断地声音构成了奇妙的大自然,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声音的世界,探究“声音的变化”。

  【板书课题】声音的变化

  二、新知探究

  (一)声音的强弱(音量)

  1.提问

  【师】大家听听这2段声音,(PPT)(播两段音量有明显区别的声音)谁来说说这两段声音有什么不同?

  【生】有大、小的变化,强、弱的变化......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声音的大小有变化,指的就是声音的强弱。(板书)声音大即是强,小即是弱。(PPT)在科学中,声音的大小强弱用音量来表述。

  【板书】强 弱

  2.游戏

  【师】怎么区分声音的强弱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跟你的同学说一句悄悄话,有个小要求,只能让你的同桌听到。开始!

  【师】同学们都玩的很开心哦,王老师也很想参与进来,最后一排的那位小帅哥,能大声地告诉王老师你的名字吗?【生答名字】XXX同学,认识你真高兴!你能和老师说声老师好吗?【生答】

  【师】老师们你们听到打招呼声了吗?

  【师】刚刚的游戏中,你们听到的所有声音,哪个最强,哪个最弱?

  【生答】......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区分声音的强弱了。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发声的力度,来控制声音的强弱。

  3.实验探究一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声音的产生与振动有关,那么,声音的强弱是否也与振动有关呢?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探究实验,请看大屏幕:

  【师】我为大家准备了这些实验器材:音叉、小锤、带线的乒乓球。

  【师】(PPT演示)怎么利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呢?下面来看看实验步骤:

  ①手拿带线的乒乓球,保持静止;

  ②击打音叉发出声音;

  【师】要想使音叉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我们怎么敲击?

  【生答】重一点敲击声音强,轻一点敲击发声弱。

  【师】那我们在使用音叉时,应该击打哪个部位呢?

  【生答】

  【师补充】应该击打音叉侧面的顶端。将乒乓球快速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侧面。

  ③比较音叉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乒乓球弹开的距离远近。

  ④为避免误差,反复实验三次,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前,老师要提示两点:

  【师】A.小组内分工合作,遵守实验纪律,本次实验需要分辨声音强弱,实验时请保持安静。

  B. 提示音乐响起停止实验,将器材放回原位,分析实验结果,准备交流。

  【师】现在开始实验!

  【生】分组实验

  4.交流分享

  【师】我们的探究活动已经完成,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上来,一边演示,一边分享你们的发现。请你大声的告诉大家你的发现。

  【生1】演示实验过程

  【生2】我们先敲出强的声音,再敲出弱的声音,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声音强,小球弹开的距离远,声音弱,距离近。

  【师】其他小组,你们还有补充的吗?

  【师】现在我们回顾一下振动的概念。振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往返运动时离中心点距离远振动幅度就大。(慢)往返运动时离中心点距离远振动幅度就,振动幅度小。

  结合我们刚刚的实验,来说说(小结)声音的强弱和振动幅度大小有关吗?

  【生答】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师补充】是的,发声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

  【板书】 强 大

  音量 振动幅度

  弱 小

  (二)声音的高低(音高 )

  1.声音高低的认识

  【师】声音的变化除了强弱变化之外,还有高低变化。听!

  【教师弹仿真琴不唱】1234567

  【师】有哪位同学听出来了:哪个音高,哪个音低?

  【生答】

  2.体验声音的高低变化

  【师】 跟着老师的演奏我们一起唱一唱

  (唱音阶)。

  【师】由低到高唱,预备唱;

  【生唱】

  【师】由高到低唱,预备唱;

  【生唱】

  【师】声音的强弱和高低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强弱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音量;刚刚我们唱的音阶1234就是声音的高低变化,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板书音高)

  【板书】 高

  音高

  低

  3. 实验探究二

  【师】那么声音高低的变化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我们来看看这3组器材

  (PPT展示)认真观察同组的各个器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大小、粗细、长短

  【师】各小组讨论下,猜猜击打同一组3个材料时声音高低会有变化吗?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师】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了,别着急老师会让你们实验的,我们先来看看实验要求。

  实验步骤:①检查器材,将预测结果填写在报告单上。

  ②用同样的.力敲击器材中部,仔细分辨声音的高低。

  ③同一器材反复实验3次,并填写实验结果。

  ④三组实验都完成后回到座位,整理实验结果。

  【师】声音的高低光用耳朵来分辨有一定的难度,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款APP软件,帮助大家分辨声音的高低。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学习“频率分析仪”使用方法。

  【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PPT:温馨提示:

  A.本实验需要辨别声音的高低,实验全程须保持安静;

  B.各实验区域小组间分工合作、有次序交换;本次实验设四个实验区,每大组到相应区域进行实验。

  C.及时填写实验报告单。

  D.实验结束后,将器材归位,回到座位整理实验报告,准备交流。

  【师】有什么问题吗?开始实验

  【生】用自制教具分组实验,研究声音高低跟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在各组进行巡回指导。

  铃声提示 坐回原位

  4.分享交流

  【师】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你们研究,哪一组上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呈现记录表,汇报发现,并演示。)

  【生】句式:我们小组研究声音的高低是否与物体的大小 有关,我们发现物体 ,声音 ;物体 ,声音 。

  【板书】 高(小、短、细 )

  音高

  低(大、长、粗 )

  5.演示实验

  【师】为什么小、短、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就高呢?为什么大、长、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就低呢?

  为了揭示其中的奥秘,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实验,下面我们来看其中的一个实验:

  【师】(教师演示实验齿轮,慢一点,让学生听清楚)。老师转动齿轮,可以带动金属片振动。齿轮转得慢,金属片振动也慢。接下来老师要从慢到快来转动齿轮,大家听一听发出的音高有什么变化?

  【生答】振动慢,声音低。 振动快,声音高;

  (师板书慢)

  6.小结

  【师】现在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小、短、细的物体振动快,所以声音高;大、长、粗的物体振动慢,所以声音低。

  声音有高低的区别是因为物体振动的快慢,也就是振动频率不同。

  三、总结分享

  【师】今天,我们学了两个概念,音量、音高,通过探究实验,我们发现,振动的幅度决定了声音的强弱(也就是音量),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也就是音高)。

  四、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到振动的幅度和频率的差别可以带来声音的变化。我们的祖先利用科学知识制作了许多乐器,艺术家们利用这些乐器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老师这里有一些仿真乐器,其实这些仿真乐器不仅可以用平板下载,也可以用电脑、手机下载,老师在这里给你们提出一个小挑战:利用仿真乐器创作属于自己的歌曲。

  【板书设计】

  声音的变化

  【实验记录】

  实验探究一: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关系探究实验

  实验过程

  声音的强弱

  乒乓球弹开距离(远、近)

  用力敲击音叉

  轻轻敲击音叉

  实验探究二 :声音高低的变化探究实验

  1.实验名称: 声音高低的变化是否与物体的 有关

  2.我们的预测:物体 ,声音高;物体 ,声音低。

  3.实验过程:

  物体特征

  第一次实验数据(HZ)

  第二次实验数据(HZ)

  第三次实验数据(HZ)

  4.实验结果:

  我们小组研究声音高低的变化是否与物体的( )有关。我们发现物体( ),声音( );物体( ),声音( )。

  四年级下册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钢尺、4个同样的被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纸、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使钢尺发出声音:出示钢尺:你能想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注意:拨动钢尺时,避免尺子与桌子发声。

  2、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要求: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下表。

  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3、分组实验

  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三、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

【四年级下册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册科学《声音的变化》的教学设计07-21

四年级下册科学《声音的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03-31

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01-04

小学科学《声音变化》教学设计07-04

《声音的变化》的教学设计07-02

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02-26

《声音的变化》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12-07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01-29

四年级科学《声音的变化》说课稿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