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熟悉两则文言文中的生字生词,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教案。
2、能根据文后的注释理解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联系生活实际,悟出两个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背诵两则文言文
2、联系生活实际,悟出两个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完成《学奕》的学习任务)
一、预习探究
1.读课文,熟悉本文生字生词。
2、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句话。
3、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生词,指名认读,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指名读文。
(3)检查自己结合注释对文的理解情况
(只要能说出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就行。)
二、合作交流
读熟课文,读懂故事
1、让学生自由反复诵读,重点指导读好"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2、师生共同讨论,再进一步结合注释,联系前后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3、同座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4、练习背诵课文。
三、品读感悟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说一说,教案《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教案》。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联系实际谈谈,目的是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做事的重要性。)
四、扩展延伸
把以前学过的文言成语故事再讲一讲背一背;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文言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第二课时,完成《两小儿辩日》学习任务
一、预习探究
1、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注意停顿。
2、说一说《两小儿辩日》讲的是件什么事。
3、检查预习
二、合作交流
(1)教师指导理解"孰、为"两个字的意思和读音。
(2)生生互动,交流收获,质疑解疑。(你读懂了哪一句?还有哪些问题?谁能解答这些疑问?)
(3)师生合作交流,重点解决文中的两个问题。
(补充资料:太阳距离地球到底有多远。)
三、品读感悟
1、看了两小儿的表现,你想对两小儿说些什么?
2、作为孔子能坦白自己也有所不知,你想对孔子说些什么呢?孔子是一个什么人物,结合手中的资料谈一谈。
3、这么博学的人也有不懂得问题,从中你悟出了什么?
4、练习背诵课文
四、拓展延伸
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读《列子》这本书,试着背诵其中的一两篇。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二、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 其: 为: 也:
如: 此: 乎: 始出: 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四、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
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设计3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3、介绍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的诗句我们熟悉的有: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理解题目,提出质疑
1、弈:下棋学弈:学下棋
2、就题目提出问题
(预设所提问题:谁学下棋?跟谁学?怎样学的?学的结果怎样?)
三、初读课文,寻找节奏
1、自由读,学生提出学习困难:不好读;读不懂
2、老师逐句领读。(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速度,准确处理轻重音和语调。)
3、再自由读,找到读文言文的节奏。
4、齐读,再把没读懂的句子读出来
四、逐句理解,把握语气
师:理解了意思会读得更好
1、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大家讨论,知识的积累
2、理解句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a、对照注释自己来理解
b、联系学过的课文理解
如:"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之",联系《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杨氏的儿子。之:的
"通国之善弈者也。"之:的。
"善弈者也"中的"善",联系《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善于
"善弈者也。"善:善于
"者"联系古诗句:"有志者,事竞成。"者:…的人
"也":肯定的语气。
c、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d、再吟这句,吟出弈秋围棋大家的风度
3、理解②③句"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A、小组讨论理解意思。(对照注释逐词理解)
B、逐词交流汇报②③句的意思
注意:五个"之"的不同意思
"惟弈秋之为听"之:无实在意思
"一人虽听之"之:弈秋讲课
"思援弓缴而射之"之:鸿鹄
"虽与之俱学"之:另一个人
"弗若之矣。"之:另一个人
C、看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讲讲两句话的意思
D、分角色吟诵课文
这两个人学弈的经过文言文只两句话就描述得清清楚楚,可见文言文的简练。
这两个人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下棋,他们是怎么学的?
指一生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再指一生: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各自学得怎样呢?一起回答--
生齐读: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教案《1文言文两则教案》。
E、师生合作吟诵
老师给大家开头,一生读第一个人的表现,一生读第二个人的表现,一生读最后的结果。(师读:使弈秋诲二人弈…三个学生分别接读。
师生合作读两次)
F、成语运用
用两个成语,形容两个人是怎样学习的。(专心致志、三心二意或一心一意、心不在焉)
用两个四字词语,说一下两个人的结果。(学有所成、一无所获)
4、理解④⑤句: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什么原因让两人的结果大不相同?有人提出质疑
A、自由独立逐词理解④⑤
B、交流汇报
C、感情吟诵
难道是因为他不如别人聪明吗?(师读:)为是其智弗若与?(读出反问的的语气)
难道是因为他不如别人聪明吗?
(指生读:)为是其智弗若与?(读出强烈的语气。练习两遍)
回答--生齐读:曰:非然也。(读出肯定的语气)
师:为是其智弗若与?生:非然也。
两种结果不是因为后边的人不如前边的人聪明,而是因为两个人学习的态度不一样。这真是--(板书:)态度决定成败。
D、感悟道理
从这则文言文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学习、做事时,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F、联系生活,深入理解
五、吟诵背诵,欣赏感悟
把古人读诗文的情景能再现在我们的课堂就好了。
1、指名吟诵全文点评2次)
2、试背全文
六、拓展延伸,体验快乐
1、出示文言文
再看一句文言文: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这是《学弈》这则故事的前面的一句话。
2、自由读
3、师生齐读
4、理解大意
大意:比如说,下棋只不过是一种技术,一种小的技术。不专心致志,就学不会。
5、再次齐吟
结束语:
由此可见,专心致志则大有可为也!
七、布置作业:
背诵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专心致志学有所成
一人三心二意一无所获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能读通课文,理解课文意思。背诵课文。
2、能了解古今语言的区别,能根据课后的注释理解课文。
3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 对文言文产生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2.教学难点是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出示常见的文言警句(投影片):
三人行,必有我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些警句,再把你理解的意思讲一讲。
2.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一下,这些警句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文言文的一般特点:有些字与现代的读音、意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深远……)
3.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写成的。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今天我们学习的《学弈》这篇文言文,仅有5句话,70个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警示世人的道理。
二、读通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1.师范读课文(能有声有色背诵更好),也可读两遍。
2.总结老师读文言文的特点:一是速度比较慢,二是句中停顿较多。
3.学生小声跟老师读两遍。
4.学生自由练读,读通为止。
5.学生边读边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句话。
6.讨论交流。(只要能说出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就行。)
三、读熟课文,读懂故事
1.学生自由反复诵读,重点指导读好“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2.再联系前后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3.同座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四、读书明理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
2.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联系实际谈谈,目的是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待学习、工作的重要性。)
五、练习背诵
六、课后扩展
教师把以前学过的“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文言成语故事,印发给学生,练习读文言文,还可以试着背诵一篇。
七、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抄写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2、(表演作业)分小组、分角色,演课本剧;
3、(搜集作业)搜集文言文形式的成语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两小儿辩日
教学步骤:
一、提示课题
1、今天学习第30课《两小儿辩日》(齐读课题)
2、学生汇报预习收获。
3、根据学生汇报,补充有关知识。
二、展示目标
我们已经学过文言文《对弈》,你能结合学习文言文的体会和本课要求,说说这篇课文我们该完成些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明确重点学习任务)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初读课文。
2、学生谈课文大意。(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将学生意见分歧较大的词句写在黑板上)
3、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二)小组交流
1、重点理解分歧较大的词句以及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质疑、释疑。
(三)汇报讨论,交流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用或联系旧知识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突破教学重、难点。
(1)住关键词理解句意。
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以”、“去”各是什么意思?你能把它们的解释放在句中说这名话的意思吗?
(2)联系旧知识理解词意。
(3)古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理解词意。
如“孰为汝多知”中“为”在这两课的注释中有“说”、“是”等意思,它们用在这儿恰当吗?想想现在“为”一般可组哪些词,它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
同样的,“知”可以变成什么词? (此外,“问其故”可补充主语孔子;“车盖、盘盂”不必照注释说,可直接说名称┅┅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只要解释清楚、通顺,可创造地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同桌互说。
4、指名说。
5、集体评说。
6、想一想: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7、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8、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引发学生争辩,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9、刚才你们已经深入理解了内容,你们能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吗?(学生运动自由组合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指导学生把两个孩子说话的语气表演出来。)
10、大家再读读这篇课文,看谁能把两个孩子说话的语气给读出来,齐读课文。
(五)自学方法,背诵课文
1、理解课文结构,即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2、自己背诵课文,比比谁背得快,背得巧。
3、指名背诵,说方法。
4、集体背诵。
5、总结全文。
重点总结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所用方法,充分肯定学生见解,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查阅有关资料,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3、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
板书设计:
日初 盘盂
日初远 日中 车盖
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学奕》是一篇叙事明理的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讲述了围棋高手弈秋教两个学生学下围棋,因两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同,二人学习结果也迥异不同的.故事。告诉人们,并不是他们的智力有别,而是后者不用心学习,三心二意,自然学不好知识。故事告诫人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课文文辞凝练,寓意深刻,是孟子的传世名篇。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的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学情分析】
《文言文两则》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也是小学生第三次接触文言文。尽管学生以前接触了两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学习方法已有了接触和了解,但前两篇相比本文来说比较浅显。因为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因此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从理解课文内容方面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句把句子读通顺。
【教学目标】
1.学习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课文,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节奏停顿得当、讲究抑扬顿挫。
3.理解重点词句,能从课文中领悟道理。
4.对文言文产生一定兴趣,并尝试在课外读一些文言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教法学法】
范读示范法、朗读指导法、点拨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2.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引读“单元导读”。
1.了解单元学习重点。
2.提示学期学习重点。
二、简介孟子,导入新课。
1.出示名言,指名朗读。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问:大家知道这些句子出自何处吗?(《孟子》)
你对孟子这个人又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经典之作——《学弈》。(板书课题)
“弈”字是什么意思?“学弈”呢?
三、范读引领,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个别难度的句子,对照译文多读几遍。同时圈出难理解的词语,在相应的地方标上注释或记号。
2.解决生字词。
ì hóng hú zhuó fú ǐ
学 奕 鸿 鹄 弓 缴 弗 若 之 矣
3.教师范读。要求:边听边想老师在读这篇文言文时与平时读课文有什么不同?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同?
总结:老师读的速度比较慢;在句中的停顿比较多;读出了不同句式的语气。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通过指名读、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练读,解决学生学习文言文难度通顺的困难。
四、研读探究,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2.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等。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同桌互讲故事内容。
五、再读课文,体会道理。
1.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想一想两个人各是怎样学下棋的?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2.学得结果怎么样?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3.学习的结果不同是智力的问题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六、再读课文,总结学法。
1.自由读课文,试着背诵。
2.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学习这篇课文的?
总结:多朗读----看注释----懂句意----释全文----明道理
七、作业超市。
自选其二:
1.抄写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2.分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本剧。
3.选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的文言成语故事,并尝试用学过的方法学习。
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 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
一人 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第二课时
一、品读名句,激趣导入。
1.出示孔子名句:“三人行,必的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你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孔子)
2.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
孔子名丘,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教过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贤者七十二人,可谓学识渊博,可他也曾被难住过,想不想知道是谁,用什么问题把他难住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中的第二则文言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梳理学法,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多读课文;二要结合注释理解句意;三要把句意串起来读懂全文;四要明白一个道理或意境。
3.学生自学课文。
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 其: 为: 也: 如: 此: 乎: 始出: 小儿:
2.交流共议。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东游:向东游学。 辩斗:辩论,争论。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师追问:关于这句话,你还了解什么?
预设生答:全文总起句,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出场人物有三个:孔子和两个小孩
孔子虚心,不耻下问;两小儿的辩论很精彩,连孔子都吸引了。
指导朗读:你想怎样读这句话?指两生读,评价,自读。
②一儿曰:我已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以:认为。 去:离。 日中:中午。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了中午时候远。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而中午的时候近。
引领学生理清两个小儿的观点。相机板书:
日始出 日中
一儿 近 远
一儿 远 近
③一儿曰:日出处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近者大而远者小乎?
一儿曰:日出处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则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及:到。 盘盂:盛东西用的器皿。 为:原因。 探汤:把手伸进热水里。
理清两个小孩各自的理由,教师完善板书:
日始出 日中
一儿 近 (大:如车盖) 远 (小:盘盂)
一儿 远 (冷:苍苍凉凉) 近 (热:如探汤)
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说的?(视觉和感觉)一个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近,一个认为初升时离人远。同样的事物太阳,两个小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看来,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④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决:判断。 孰:谁。 汝:你。 知:知识。
整句话的意思说,孔子不能判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多呀?
师:孔子被尊称为圣人,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形象何其高大,可是面对两个小儿关于太阳远近的辩论,竟然不能决也。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从“两千多年前,人们的科学还不够发达,对于宇宙的探索还不够深入,不知道情有可原。”“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很了不起。”“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就是渊博与孔子,也一定有自己不知的知识。)
四、再读课文,体会道理。
1.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2.通过这篇古文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结果就不一样。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五、作业超市。(自选三项完成)
1.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2.你赞同哪一个小儿的观点,请你用科学知识说明你的观点。课后查一查相关资料吧。
3.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
4.推荐几篇文言文自学,《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日始出 日中
一儿 近 (大:如车盖) 远 (小:盘盂)
一儿 远 (冷:苍苍凉凉) 近 (热:如探汤)
【小学语文《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通用5篇)】相关文章: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3篇)04-05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3篇02-23
《文言文》教学设计02-09
小学语文板书教学设计02-23
小学语文画教学设计02-15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02-17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04-14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设计02-24
小学语文板书教学设计02-23
小学语文《背影》教学设计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