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基本属性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商品的基本属性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框内容是“商品的基本属性”,这是高中政治一年级上册第一课的第二框内容。
本框内容属于经济常识中的基本理论部分,学好本框内容可以为后面的具体经济常识的学习打好基础,因而是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它在知识体系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上框内容的继续和延伸,同时也为下一框学习商品的价值量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识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理解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能举例说明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在能力方面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进行抽象思维,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觉悟方面则是要使学生能够从商品的基本属性的分析中增强质量意识,认识到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对群众的危害性;认识商品的基本属性与生产商品劳动的关系,为批判拜金主义奠定基础。
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课的重点确立为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因为这是全课最基本的内容,以后教材中的一系列内容都离不开这个基本内容。本课的难点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以及他们间的关系,这是因为它们是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高度抽象概括出来的,不是单靠人们的直观所能掌握的,对于初学经济学的高一学生目前所具备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而言太抽象,难以理解。
教学方法上
主要是采用设疑提问法和总结归纳法。根据本节中概念的推理过程,找出理解这些问题的关节点,设置若干具体的问题,题题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在学生学法的指导上,主要是指导学生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维规律,引导学生从接触到的具体经济现象出发,从对其的`比较分析、综合中寻找异同点,从而抽象的概括出概念和原理。
教学流程
在导入新课部分,首先提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并提纲挈领的拉出本课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商品为什么要交换,为什么能交换?从而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和求知欲并过度到新课内容的讲授。
在通过对商品为什么要交换这个问题的分析中概括出商品的第一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后,进一步提出疑问:商品有使用价值,那么其他的物品、劳动产品是否有使用价值?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最终总结归纳出: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到此时已经解决了本课的第一个基本问题:商品为什么要交换?接着,就可以过度到第二个问题:商品为什么能交换?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或者其它的自然属性使其相等吗?在引导学生思考并排除了这些自然属性使商品能按一定比例交换的可能性后,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商品就剩下一种共同的东西: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时商品的第二个属性价值就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出交换价值的概念。此时,学生也就不难得出结论:不同商品能按一定比例交换的原因在于价值相等。
紧接着,我们可以再进一步的提出疑问:是不是所有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都能形成价值?经过师生共同的探讨之后就可以得出结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的、共有的、本质的属性。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
接下来就过度到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缺一不可。再引导学生对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正确认识。强调指出他们的统一表现在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对立则表现在交换中,买卖双方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最后用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件上衣=十公斤大米来说明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再以经济学中最易理解的买卖双方的地位不同来强调等式两边地位不同,位置不可颠倒。
到这里新课的教学内容已经可以结束。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再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角度说明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及其关系的现实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他们的质量意识。
在最后的课堂小结中,将进行归纳总结突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清整个知识体系,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同时为下节课的内容做铺垫。
板书设计
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自然属性)
2、价值:凝结于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特有的、本质的、社会的、共有的属性)
3、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在交换中)(在商品中)
4、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商品的基本属性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03-31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15篇03-3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03-17
水果的属性区分08-08
《荷花》教学的基本资料01-15
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征集启事11-06
绝招的教学设计01-10
《蚕丝》的教学设计04-03
《狼》的教学设计02-21
实用的教学设计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