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4-16 20:20:5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锦集九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锦集九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设计理念]:辛弃疾有诗云“一松一竹皆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正是对本文诗意美的真实写照。如何探讨本文意境,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咀嚼本文哲理呢?我觉得可用梁启超的“三步读书法”,即鸟瞰(整体把握),解剖(捕捉品味、细细探究),会通(融会贯通、探究成因)。而且,设置情景,引导体会。主要是三个环节:捕捉动情点——感受作家之心,寻找精妙处 ——想象小鸟之心,咀嚼哲理处 ——体验自我之心。

  [教学设计]

  一、动画导入课题,名言明确方向

  以介绍珍珠鸟的动画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冯骥才的《珍珠鸟》”。作者到底与珍珠鸟是如何建立情感的呢?珍珠鸟与作者关系如何?这又蕴涵着什么深刻的哲理呢?整篇文章极富诗意美、情理美,语言耐人寻味。这美可用海明威的一句话来形容:“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悟吧。”

  二、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由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从事情或情感方面概括,最后,教师激发一位学生以“我终于取得了珍珠鸟的信任”为题,以我的情感为线索概括全文。

  过渡:我之所以能取得珍珠鸟的信任,是因为我对珍珠鸟的关爱。那么,文中哪些语言能体现作者喜爱小珍珠鸟的情感呢?下面就让我们捕捉动情点——感受作家之心。

  三、深入品味,融会贯通

  1、捕捉动情点——感受作家之心

  听课文录音,边听边划边思考:哪些语言特别能体现作者喜爱小珍珠鸟的情感?

  教师示范,动情点之一: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不惊动”写出了我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心不去打扰小鸟的生活的心理,“决不”突出了态度的坚决,表现了我对小鸟的喜欢。

  学生句读相关语段,并进行赏析点评。

  过渡:作者对珍珠鸟如此的细心,关爱有加,小鸟又有什么感受呢?请同学们寻找精妙处 ——想象小鸟之心。

  2、寻找精妙处 ——想象小鸟之心

  自由朗读课文中描写小珍珠鸟的语句,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小鸟,追寻小珍珠鸟从怕“我”到亲近“我”的心路历程。

  温馨提醒:可以从小鸟的动作、神态和它对父母的态度着手。

  先由学生说说小鸟的心理变化,引导点拨,主要有怕、亲近、信赖三个环节,再创设情境,进行说写训练:

  情境①原文: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

  大鸟说:______

  小鸟说:______

  情境②③反而友好的啄两下我的手指,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

  情境③难道在做梦?它会做什么梦?

  小结:(不写之写)句中无其辞,句外有其意。风流不在谈锋健,袖手无言味最长。

  过渡:此味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作者与珍珠鸟产生信赖的基础是什么?这深邃的哲理仅仅只适用于“我”和鸟之间吗?请咀嚼哲理处 ——体验自我之心。

  3、咀嚼哲理处 ——体验自我之心

  结合课文深入思考,产生信赖的基础是什么呢?这深邃的哲理仅仅只适用于“我”和鸟之间吗?

  投影显示图片,人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的相关图片,请学生说说身边的故事。

  四、总结:成为阅读的主人——当无声的铅字优雅地敞开在面前时,我们能够尽情畅快地品味,随心所欲地想象,自如从容地思考。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在非会计专业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为后续专业课程及其他经济类专业课程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基础会计》学习的需求非常明确:为专业服务,学习《基础会计》的目的是“懂会计”,而不是“做会计”。对他们而言,不是要成为会计岗位上从事记账、算账、报账的专门会计人员,而是要了解会计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抉择,立足于通过“懂会计”达到为其专业服务的目的。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分为10章。

  第一章总论主要介绍会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目标、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和一般会计原则;

  第二章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主要介绍会计对象的具体含义、会计恒等式、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及其结构,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重点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和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第四章会计凭证主要介绍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的填制及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第五章复式记账与会计凭证的应用讲述的是工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中主要业务的核算以及财务成果的核算;

  第六章会计账簿介绍了账簿的种类、登记,对账、结账及错帐更正的规则;

  第七章财产清查主要介绍了财产清查的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

  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主要介绍了财务会计报表的内容、资产负责表和利润表的结构原理、基本编制过程;

  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主要讲述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核算步骤;

  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介绍了我国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职责权限及基本素质要求、会计从业资格及其管理、会计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会计法规体系等内容。

  按照各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把十二章内容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章绪论为第一单元,主要阐述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内容和特点、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的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章为第二单元,主要阐述会计要素的划分及其相互间的数量关系——会计等式,这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因为后面的许多会计核算原理与方法(账户结构、复式记账法、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等)都是建立在会计要素的划分及会计等式基础上的。

  第三章为第三单元,其中的复式记账原理是本课程的方法基础。

  第四章会计凭证、第六章会计帐簿、第七章财产清查、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共同构成第四单元,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会计核算过程的四个主要环节,同时也是四种主要方法。

  第五章为第五单元,主要是以工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的常见经济业务为例,介绍会计核算基本方法的运用。

  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和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为第六单元,这一单元是两个专题,分别介绍了主要的账务处理程序,和会计机构设置、人员要求及会计法规体系等问题。

  由于本课程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因此要求学生学习本课程时既要牢记基本概念,又要理解基本原理,更要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具体要求详见本课程教学大纲。

  四、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

  1.本课程的文字教材:

  《新编基础会计》,曲洪山、禹阿平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2.教学参考书:

  《新编基础会计实训》,禹阿平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基础会计学》,吴良海、张素云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xx

  《中级财务会计学》,葛家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3.电子邮箱:jiong0002@126.com;联系电话:3397811

  五、教学过程指导

  面对这些从未接触过公司、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学生,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

  理解公司、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基础上的各种会计概念和会计原理,并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从会计的角度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而目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基本沿用会计专业的模式,分章节逐一的介绍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等内容。即使教师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将这些内容都讲授完,但由于学生事前事后均没有相应的课程来进行消化和巩固,这些教学内容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的知识点都是彼此孤立的、支离破碎的,从而无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与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非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现实条件导致的有限教学资源的配置,与现有的《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在当前教学状况下无法解决。要达到《基础会计》的教学要求,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增加课时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必须将有限的教学资源配置得更合理。其结论就是必须要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该简化的一定要下决心简化,该强化的一定要化大力气强化,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概念。

  (一)强调课程内容的简约化和结构化

  《基础会计》是会计理论的基础部分, 介绍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包括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复式记账的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以及链接这些方法的会计循环程序, 它是一门会计知识的入门课程且操作性较强。

  根据《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同时为了使得《基础会计》的教学满足高职教育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改善目前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我们将《基础会计》的课程内容分为两大模块。

  第一模块为会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第二模块为业务操作。即在教学中完成对会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授后,就以工业企业为例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核算流程,带领学生进行工业企业经济业务的实训操作。在实际操作中,初步认识每一阶段主要业务的特点和运用复式记账法进行处理。将会计基础理论之后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及会计核算程序等的教学内容完全融入到会计实训的业务操作中去。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得到精简,逻辑结构简化,避免学生对

  繁杂的抽象的各种概念的死记硬背。

  (二)加强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与整体性

  按照上述两大模块的思路,会计基础理论之后的教学, 应不分章节, 完全综合起来, 主线围绕会计核算程序来讲述、练习,即教师首先必须准备一套单步骤的某工业企业一个月的原始凭证( 复印件或自制均可);然后教师根据上述工业企业经济业务的多少确定每个学生应配备的记账凭证、日记账、明细账( 包括三栏金额明细账、多栏式明细账、数量金额式明细账、生产成本明细账、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等)、总账、科目汇总表、报表( 这些凭证、账页及报表均与实际完全相符);最后组织学生从建账( 设置账户) 开始, 进行会计核算程序每一环节的练习, 在练习时随时强调目前所处的环节, 并在每次练习结束后结合教材总结性讲述与本次练习有关的概念内容等。

  这样,教学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单调的说教,而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的体系, 学生在学完《基础会计》之后, 头脑中就有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程序, 也理解了各环节的关系, 在实践中建立起会计核算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概念,同时在这种综合的实训中,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三)结合专业特点,补充相关内容

  不同专业对基础会计教学的需求各有侧重。其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符合各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专设相关章节,以满足其需要。所以对于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总课时中留出8——10课时的时间,让任课教师针对不同专业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相应增加会计规范如会计法、会计准则等相关内容。

  (四)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2、成绩组成:试卷80%+平时成绩20%

  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实训作业完成情况为准。

  撰写人:制定日期: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审定日期:年 月 日

  系主任审核签字: 审定日期:年 月 日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学唱广东话歌曲,初步对广东话、广东歌曲感兴趣。

  2、能有节奏地边唱歌曲,边玩猜拳游戏。

  3、体验和同伴一起歌唱、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乐曲准备《何家公鸡何家猜》,幼儿会演唱歌曲《大公鸡》。

  2、歌曲图谱6张,公鸡图片2张,母鸡、小鸡图片各1张,房子图片8张,石头剪刀布图片4张。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幼共同演唱歌曲《大公鸡》进场。

  二、范唱歌曲,激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和“鸡”有关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提问:

  这首歌曲跟我们平时听到的歌曲一样吗?

  你能听懂歌曲里唱的是什么吗?

  2、介绍广东。

  师:这是一首广东歌,是用广东话唱的。你们知道广东在哪儿吗?

  小结:广东在我们祖国的南方,那可是一个发达、富裕的地方。广东人说话很有趣,广东歌听起来也特别有味道,所以大家都喜欢学说广东话、学唱广东歌。你们想学吗?

  三、出示歌曲图片,并范唱、学习歌曲第一部分。

  1、师:你们能不能猜出来老师刚才唱的是什么意思?

  2、教师把歌词用普通话念一遍。

  3、看课件,学习用广东话说“真奇怪”,“望望公园里”,“鸡”,“谁家”。

  4、教师带领幼儿看着图谱,用广东话把歌词连起来念一遍。

  5、教师加上动作范唱第一段。

  6、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演唱歌曲。

  四、范唱、学习歌曲第二部分。

  1、出示图片,学习用广东话说请公鸡、母鸡、小鸡三个词。

  师:广东话“鸡”叫“该”,“公该”、“母该”、“小该”。

  2、学做公鸡、母鸡、小鸡的'动作。

  3、出示图谱,学唱歌曲第二段。

  4、完整演唱歌曲。

  五、学习音乐游戏《何家公鸡何家猜》。

  1、看视频,介绍游戏规则,幼儿体验探究。

  (石头剪刀布游戏,规则:两位小朋友面对面玩石头剪刀布游戏,赢的人做公鸡的动作,输的人做母鸡的动作,如果两个人同时出一样的话就同时做小鸡的动作)

  2、讨论:在游戏中,你是唱到歌曲的哪里是时应该出拳?

  3、体验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3.能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理解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树立自尊、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功》这一节以前,学生已学习了力和力的作用效果、压强等知识,功是力的另一种效果。学习功是对前面知识的延续和应用,同时也是学习后面功率、机械效率、能等知识的必要知识储备。本节从日常生活常见的具体实例入手,让学生分析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理解做功的必要条件。然后介绍了功的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力学问题时,如果从能量角度研究,有时会更简便。研究功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做功研究能量的变化,为研究能量转化过程奠定定量分析的基础。对功的概念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能的概念的形成和功能关系的建立。

  本节内容由“力学中的功”和“功的计算”两部分构成。其中,“力学中的功”通过研究工作是否有成效使学生认识到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为功的计算打好基础。“功的计算”明确了功的计算方法,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功。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难点是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实例的辨析,对做功有初步的认识。结合实例,区分力是否对物体做功,认识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强调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一致。要求学生能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

  教学难点: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三、教学策略

  学生已学习了力及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但对于什么是做功还没有直观的认识。本节课从物体对放在地面上的物体及其光滑水平面上拉动的物体的受力分析,引出物理学中功的含义。接着让学生对日常生活常见的具体实例入手让学生分析力作用在物体上后,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理解什么是功。对于“功的计算”公式的得出、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均采用演示实验方法,让学生直观观察、思考中使学生总结得出本节所授知识,避免生硬的教学,让学生充分融入到学习中来学习知识。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分钟)

  让学生说一说,含有“功”的成语或词语,指出其中“功”的含义。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点评:现代汉语中的“功”主要有成效、成功、贡献的意思,物理学中的“功”吸收了其中“成效”的意思,但它又有特殊的含义,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力学的“功”。

  板书课题:15.1力学中的“功”

  学生思考并回答。

  将学生的语文知识与物理课堂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新课教学

  (30分钟)

  一、力学中的功

  1.做功的含义

  课件展示:

  (1)叉车把货物举起;(2)小明想把大石头移开,但没有搬起。

  让学生讨论叉车和小明的工作是否有成效?

  引导完成物体的受力分析,明确是哪个力对货物的移动做出了贡献,从而初步得出物理学中的功的含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课件展示:

  (1)人把物体提到楼上;(2)工人推着车向前运动;(3)小孩子用力推车,车未动;(4)吊车吊着重物静止在空中。

  让学生标出物体受到力的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再说出几个事例中哪些是做功的?哪些是不做功的?做功的事例中有哪些相同之处?

  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学生可能举出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

  教师引导:下面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

  例1:起重机吊起重物静止在空中,问拉力是否做功?货物的重力是否做功?

  例2:起重机吊着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

  例3: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外力突然消失,小球将会怎样?

  学生回答后接着问:假如一个小球在光滑水平冰面上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事例分析,总结物体不做功的情况:(1)有力而没有距离,不做功;(2)有力,也有距离,但力与距离垂直(即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不做功。(3)有距离(运动)而没有力,不做功。

  学生思考并回答:叉车的工作有成效,体现在它施了力,并且把货物举高了。小明的工作没有成效,体现在他虽然施了力,但并没有使大石头移动。

  学生分析并回答。(1)人把物体提到楼上时,人施了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人做了功;(2)工人推着车向前运动时,工人施了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工人做了功;(3)小孩子用力推车时,小孩施了力,但车没有移动,小孩没做功;(4)吊车吊着重物静止在空中时,吊车施了力,但重物没有移动,吊车没做功。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分析讨论后回答,

  有力没有距离,不做功。

  有力,也有距离,但力与距离垂直(即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不做功。

  物体靠惯性运动,有距离(运动)而没有力,不做功。

  运用事例对比进行思考,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具体的实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认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对于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特别是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并不完全一致的情况,学生不容易理解,通过对哪几种情况下,不做功情况的分析,突破了难点,加深了学生对做功的理解与认识。

  二、功的计算

  教师引导: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种情况下不做功,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说出你猜想的依据。

  总结出功的计算方法: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

  表达式:W=Fs

  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1焦=1牛?米(1J=1N?m)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例题,引导学生分析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做了功?重力是否做功?为什么?

  学生认识到:力越大,在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越多,做的功越多。所以功与力和在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有关。

  学生明确,物体的运动方向是水平的,马的拉力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因此马的拉力对物体做功。计算功的大小时应该利用拉力大小800N与水平运动的距离3000m。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因此重力不做功。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也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功的计算公式及功的单位。

  通过例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5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写装飘字,掌握两个新部首。

  3.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荡、新生活等重点字词,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感知水乡。

  1.播放课件,欣赏水乡风光,激发学生对水乡的喜爱之情。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拼读生字。

  2.检查反馈,理解驳、帆

  3.齐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水乡什么多?

  三、细读课文,感情朗读。

  (一)学习第一小节。

  1.理解水乡水多的特点。

  (1)出示课文第一小节,自由读,让学生想象:仿佛看到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渠多、河多、池塘多的特点。

  2.理解水乡水美的特点。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画面,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荡。

  (2)指导读好处处绿水荡清波,感受水乡的水美。

  3.有感情地读第一小节,读出文字之美、意境之美。

  (二)学习第二小节。

  1.理解水乡船多的特点。

  (1)方法迁移,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船多的词语并进行感情朗读。

  (2)看图理解白帆片片像云朵。

  (3)指导有层次地朗读,读出船的多、船的美。

  2.想象船上的渔民都在干什么,体会渔民的勤劳。

  (三)学习第三小节

  1.理解水乡歌多的特点。

  (1)自读质疑。

  (2)随文解字箩,想想:水乡人用箩筐来装什么?

  (3)联系上文,想象水乡人民的过上了怎样的新生活?

  2.理解歌的在文中意思,再读课题,。

  3.学生选择不同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小节。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结构上的特点。

  2.师生对答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章结构特点,帮助学生背诵。

  3.拓展思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什么多。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听写生字。

  三、指导写字。

  四、迁移练习。

  1.次感悟文章结构特点,尝试动笔练写。

  2.搜集赞美家乡、歌颂幸福生活的诗歌,举行小型诗歌朗诵会。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学习目标】

  1、会读“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

  2、联系生活,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不同心情。

  3、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真诚地去帮助他。

  4、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

  【课前准备】

  课文朗读录音磁带,生字卡片。

 一、谈话引入

  在你的身边,有许多小伙伴,你们常在一起学习玩耍。有位叫玛莎的小朋友,她也有几个小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小伙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初识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仔细听:是不是读准了字音?

  3、检查自学生字:

  ⑴ 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重点读准“餐”“糟”“粗”等平舌音;“概”念 gài,不念 kǎi)

  ⑵ 同桌互相抽读生字。

  ⑶ 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⑷ 分组练习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播放朗读录音,听完后说一说:

  ⑴ 玛莎有几个小伙伴?他们都是谁?(勾画出维加、安娜、安东的名字)

  ⑵ 玛莎在春游那天遇到了什么麻烦?(引入课文)

  三、朗读课文,明白小伙伴之间应当怎样互相帮助

  1、玛莎装面包和矿泉水的背包丢了,她的心情会怎么样?读玛莎的话,体会她难过的心情。

  2、玛莎的三个小伙伴都来关心她。学生自己读一读第2~8自然段,然后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⑴ 你觉得维加、安娜、安东三个人谁做得最好?为什么?

  ⑵ 安东这样做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⑶ 如果你是玛莎,你希望得到他们三个人中谁的帮助?为什么?

  3、随着学生发表的意见,相机指导朗读和理解:

  读其他小伙伴说的话应该怎么读?读安东的做法时应该怎么读?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人物,边读边配上动作。

  四、分组活动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演一演。通过想象,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演。如:安东把自己的面包分了一大半给玛莎,玛莎会对安东说些什么?表演时加进自己想象的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认识偏旁“人、刂、灬、冫”。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字,指导“不、开”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爷爷和小树的故事,打开书,自己读一遍课文,看看这些字你都会认了吗?一边读一边牢牢地记在心里。

  2、按自然段读:老师读第一自然段,男生读第二自然段,女生读第三自然段。

  3、导语:你们看这棵小树长得多好呀!那你们知道吗?树叶下面可藏着许多秘密呢!谁愿意揭开秘密?

  二、新课:

  1、师将深色叶子翻开(书上词)

  小伞、爷爷、撑开、穿上、暖和、一棵树、冷热、给我、来到

  ⑴两人互读:谁有不正确的及时帮他纠正。

  ⑵请学生当小老师,会读哪个就带着大家读哪个。

  2、这些词里有咱们这节课要认的10个字,他们也在树叶下面藏着呢,快看看都是谁?

  伞、爷、棵、到、冷、热、给、开、穿、暖

  ⑴你都认识他们吗?自己快认一认。

  ⑵指名当小老师,带读这些字。

  ⑶重点字挑出来,再读,“爷、到、冷、热、伞”认识“父、人、刂、灬、冫”偏旁。

  ⑷通过图,用基因识字的方法讲解“父”:古时候,儿子犯错了,爸爸教训儿子的时候,手里要拿着一根棍子,就是父。“爷”的下面部分好象是腿骨弯曲的样子。

  还学了哪个字有“父”?(爸)扩字:爹、斧、釜

  3、游戏:试试谁的反应快!

  将本课要认的字发给学生(两人一组,一组一个字)

  学生说字,拿这个字的学生站起来,带读。

  4、两人一组用字组词,再说一句话。

  5、朗读课文,把这些字记住。

  6、我会写。

  “不”:

  ⑴观察:有几笔写成?

  ⑵每一笔是什么?

  ⑶观察每笔的位置。

  ⑷师范写。

  ⑸生描红笔顺,再独立写一个字。

  “开”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写。

  三、练习

  听老师说词或句子,有今天学的哪个字,请你把它挑出来。

  暖风、暖气、暖洋洋

  冬天到了,天气冷了。

  我有一把漂亮的雨伞。

  热水、热气、热毛巾

  小红送给我一支铅笔。

  开车、开门、开灯、打开

  教室门口有一棵树。

  我扶爷爷过马路。

  穿衣、穿戴、穿鞋、穿着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会写“汇、刮”,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

  (2) 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 引导学生大致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熟悉课文,找出本课“汇、刮”

  2. 准备教学课件。

  3. 准备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制作指导关键字及背诵用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2、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餐.

  3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

  要求和评价指标: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二、提示重点,明确目标

  这节课重点探究课文中间部分的行文顺序和组段的规律。

  三、读中感悟,积累语言

  1.由教师背诵第一段导入,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练习朗读,要求读出树木的生机勃勃。

  (2)学生自读、探究整段,找找还有哪些词“用得真好”。

  (3)交流汇报。

  重点感悟:“汇” 也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第一步,读“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第二步,出示“汇”字。

  课件演示,理解“汇”字的意思,形象记忆字形:三点水就如同积雪化成的水,淙淙地流进小溪(“象形”的半口匡)。

  第三步,指导书写“汇”字。指导要点:偏旁三点水,写在弧线上,上面两点要写紧凑一些。

  第四步,学生练习写“汇”字。

  第五步,再读带有“汇”字的句子。

  师:想象雪水“汇”成小溪的景象,有感情朗读。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写小鹿的句子。

  引导学生有感情齐声朗读:“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引导学生体会关于小鹿的描写也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指导要点:加入动作演示,想象、感受小鹿愉快、得意的心情。

  (5)交流感受,体会春天的活力之美。

  (6)感悟第二自然段的组成

  (不仅写了树木抽枝长叶,还写了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师生合作配乐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强化对组段特点的感受。

  (7)指导学生用立桩记忆法背诵这一段。

  第一步,展示记忆立桩词:

  树木 抽出____ 长出____

  积雪 汇成____ 流着________涨满____

  小鹿 散步 俯下____ 侧着____欣赏____

  第二步,解释立桩词

  师:左边是关于“春天小兴安岭的主要景物”的三个词语,右边是关于“主要景物具体形象”的若干词语。

  第三步,指导立桩记忆的方法

  师:要做到高效背诵,就要找到一根支持背诵的拐杖──先记住要点之间的关系,再利用这种联系加快记忆。

  第四步,练习背诵

  ①学生自己试背。

  ②指名背诵,会背的同学一起背,背不熟的可以读文。

  ③齐声背诵。

  2.学习第三段──感受夏天葱茏之美。

  (1)默读第三自然段,探究发现这段与前一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2)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的。 第一步,读“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第二步,默读,圈出表示特别能表现夏天树木特点的词。第三步, 交流读后的感受。第四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夏季树木的葱茏之美。第五步,背诵这句话,巩固立桩背诵法。

  (3)书写“挡”字。

  第一步,教师指导书写。

  第二步,学生练习书写。

  第三步,师生合作再读这句话。

  (4)再读此段描写树木周围美丽景象的部分。

  学生自读:“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5)交流感受,体会夏季的葱茏之美。

  3.学生分组自学四、五段──感受秋、冬之美

  (1)学生分为自学第四段的和自学第五的两大群体,每一群体

  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四段或五段。探究发现这两段与前面“春”“秋”两个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品味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完成表格练习。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自己组的体会。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两段组段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随文指导学写 “刮”字。重点体会“刮”字左宽右窄,竖勾要长且直。

  五、回归整体,表达感受 ,总结点题。

  第一步,自己准备。

  第二步,学习动情地背诵。

  第三步,师小结。

  六、布置作业,收束全课

  利用老师交给的方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汇挡 献 刮

  春 夏 秋 冬

  ↓

  季节 → 树木 → 其他景物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10以内的数

  ●序数

  1、找座位--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车,分别编上1、2、3号。幼儿每人一张编号的车票,如第三列火车第五节车厢就写3-5。幼儿在音乐中学开火车,音乐一停,幼儿依照车票号码找座位坐下,教师当列车员查票,看谁找得又快又对。(可分小组进行)

  ●10以内数的组成

  2、碰球--交代游戏要求,如两数合起来是8。师"我的一球碰几球",幼"你的1球碰7球"(拍手7下)。游戏速度逐渐加快。

  3、猜纽扣(可用其他东西替代)--教师告诉幼儿纽扣总数后分别把纽扣放在两只手上,先看一只手中的纽扣数量,然后请幼儿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几粒纽扣。

  4、凑数游戏--教师任意发出一种声音(或出示手指或跺脚等),如动物的叫声,幼儿随即附和,要求两人发出的声音次数(或手指数、跺脚数等)合起来是某一总数。该游戏也可让幼儿两两一对合作玩。

  ●顺数与倒数

  5、拍电报--三人一组,每人以右手食指在桌上敲的动作比拟为拍电报。先以石头、剪子、布的形式来确定拍的先后,然后按确定的先后顺序或顺或逆拍出1-10的自然数,拍的同时嘴里发出"嘀"声。

  ●相邻数

  6、接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1-10的扑克牌分发,每位幼儿5张。由一幼儿任出一牌,根据相邻数出牌,三张牌组成相邻数后放一边,游戏继续进行。最后以谁手中的牌最先出完者为胜。

  7、数学娃娃找朋友--幼儿戴上数字头饰并相互观察,知道自己是几号数字娃娃。以数字娃娃5为例:幼儿拉手围成圆圈,老师按一个固定位置点数:"一、二、三",被点到"三"的数字娃娃5,立即跑到圆心处站好并拍手,其他幼儿按顺时针方向边走边朗诵儿歌:"一二三.我是5;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朗诵完毕,数字娃娃4和6迅速跑到圆内.并拍手一起说两遍儿歌:"三二一,我是4(6);七六五四三二一,我是你的小(大)朋友。"

  ●单双数

  8、造房子--在地上画有数字的楼房一幢,三角形的房顶上放一只盒子,上插小红旗若干。

  玩时从格子"1"开始,每个格子都要走到,可以不按顺序。走时,碰到单数必须单脚跳进这格,碰到双数则双脚跳进这格,最后一个若是单数则单脚站立取红旗。在此过程中,若跳错动作则主动退出。

  ●数量对应或匹配

  9、扔扣子--将废旧盒子或空罐头放在地板上,在地板上划一条线,这条线离空罐有适当的距离,可以事先试验一下,找出适当的距离,对孩子说:"站在这条线后面,一次扔1个扣子,看你能把多少颗扣子扔到盒子里去。"当所有的扣子扔完后,数数盒子里的扣子,那就是孩子的成绩,然后,把所有的扣子倒出来放在一起再玩,看孩子最多能扔中多少个扣子。

  ●认数字

  10、按行进路线跳格--在地上画三至四个格子组,每个格子里写上幼儿刚认识的数字(每组书写顺序可不同但不能有重复,幼儿易认错的多写些)。幼儿分成三至四组扮演小兔等会跳跃的动物,分别站到要跳得格子前。请每组幼儿随机抽取本组所有幼儿的行进路线,如8376,并让本组全体幼儿准确记住。

  听口令同时从格子行动,跳错必须回到起点重跳,跳完者跑回来轻轻击本组下一位幼儿的手心后下一位幼儿开始行动,先跳完的一组为胜。

  ●10以内数的加减

  11、猜猜少了多少--教师出示实物若干,让幼儿记住数量,然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拿掉一部分后再请幼儿看看现在还有的数后猜猜少了多少?并说说怎么猜的。

  12、扣碗猜数--先请一幼儿数一数扣子说出总数,然后将其扣子一只碗下,同时从碗中摸出若干颗给幼儿看,然后请其猜一猜碗中还有几粒扣子,说一说是怎么算出来的。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锦集九篇】相关文章: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锦集六篇01-03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锦集七篇02-25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7篇02-16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锦集十篇02-26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锦集4篇03-08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锦集5篇03-03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锦集7篇02-21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锦集10篇02-21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锦集九篇02-09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锦集五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