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4-18 14:42:2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8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8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准词语中多音字的读音,提高据词定音的能力。

  2.能初步分清“激动、感动”等近义词的意思和用法,能在句子中选择填空。

  3.理解两句格言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两句格言的意思。

  教学过程

  1.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①看拼音读准字音,比较每组词语中多音字的不同读音。

  ②通过比较,把多音字的音和义连接起来。

  第一组:“模”读mu时,是指“模子、模样、模具。”除此,都读mo,如“模范、模糊、模仿。”

  第二组:“分”读fen时,表示成分、职责和权利限度的意思,如“分量、分内、分外”等。

  读fen时,表示分开的意思,如“分散、分开、分别、分辨“等。

  第三组:“似”读shi时,如“跟……似的”,除此外都读si 如“似乎、相似、似是而非”等。

  第四组:“转”读zhuan 时,是旋转、绕着某一物体转的意思,如“转椅、转动、转炉”等。

  读zhuan 时,是改变方向、位置、情况的意思,如“转身、转变、转向、转让“等。

  2.读读格言,想想意思。

  ①回忆以前学过的格言,说说格言对自己的帮助。

  ②读格言,想意思。

  第一句是明朝东林书院的一副对联,意思是说读书人要关心国家大事。

  第二句是说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匹夫”原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

  ③抄写这两句格言。

  (三)选词填空

  1.辨析近义词

  审阅与浏览:审阅指审查阅读。浏览指大略地看,使用范围广。

  2.自由读题并独立选词填空。

  3.任选两组近义词写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照样子把陈述句改写为反问句。

  2.能读懂短文的主要内容,划出中心句,体会短文的中心思想,说出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过程

  1.照样子,改写句子。

  ①读例句,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陈述句用表示肯定的词“是”,反问句则用表示否定的词“不是”,并用上“难道……吗?”的句式,使它和陈述句的句意一样。

  ②独立完成,校对答案。

  第一句:难道我们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培养吗?

  第二句:中国人连死都不怕,难道还会怕困难吗?

  2.阅读题

  ①读短文,划出带有“寒碜”、“自卑”的句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寒碜有三种解释:⑴丑陋,难看;

  ⑵丢脸,不体面;

  ⑶讥笑,揭人的短处;

  自卑是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的意思。

  ②第二题:从文中直接能找到答案。学生可用文中的原句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③第三题:短文的最后一句是中心句:“自己在小草小花中间骄傲不对,在名花中间自卑也是没有道理的。”短文告诉我们: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不能骄傲,在比自己强的人面前也用不着自卑。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2、学会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上网发布信息,用网络来帮助学习。

  3、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教学准备:

  网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同学们都会唱吧!我们一起跟着唱一唱。

  2、揭示课题

  你们唱得真好,是呀!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都是她的孩子。今天我们学习只有一个地球。

  二、讲读课文(1-2)自然段

  1、你们看到过地球吗?每三我们都与她亲密接触,相依相伴,却无法看清她的全貌。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为我们拍下了地球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2、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球体?

  3、地球外面裹着一层纱衣,其实就是大气层,它使地球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更加可爱。课文中也有一句描写地球外貌的,快速读课文,找一找。你找到了吗?谁来读。(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地球,你看,它晶莹透亮,多可爱呀!谁能读得更好(指名读)。

  5、你还了解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指名说)点击显示书上的知识点:

  (1)表面积只有5.1亿平方公里。

  (2)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

  (3)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6、就是这样一个星球(齐读知识点)却养育了我们全人类,养育了世间的万物,真是太伟大了。我们一起来走近地球,欣赏一下我们的地球妈妈(学生点击进入录像《地球妈妈》)。要求:边看边听。再说说你的感受。

  7、看完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指名说)v 8、的确,地球太伟大了、太可爱的,是地球孕育了生命,创造了神奇,她就是人类的母亲,就是生命的摇篮。(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是那样和蔼可亲)

  这句话该怎么读?(练读,指名读)

  三、讲读课文(34)自然段

  1、地球是无私的,她向人类慷慨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你能说说她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吗?(指名说)

  2、地球妈妈把所有的资源全部向她的孩子呈献出来,有广袤的沃土,长出金灿灿的粮食和白生生的棉花;有纵横的山脉,生长了茂密的森林,贮藏着丰富的矿产;还有江河湖泽、大洲大洋人类的祖先在这颗星球上劳动生活,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地球最终得到的回报又是什么呢?

  3、请同学们读课文3、4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点击:小助手,让它来帮助你学习。

  4、你想更多地了解地球资源的知识吗?你可以点击小灵通,老师已将有关资料及相关网址放在小灵通网页上。你可以查阅资料,将你最想说的放在显示屏前,然后结合课文,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交流讨论。

  5、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感到很痛心,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合理利用,她是可以不断为人类作贡献的。但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已经使地球千疮百孔,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思格斯早说提醒我们(出示:恩格斯的格言。齐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当中,对于每一次这关的胜利,自然界都会进行报复的。)

  四、讲读课文(57)自然段

  1、可是恩格斯的提醒并没有使所有的人清醒,他们还不以为然,总认为(引读出示: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2、到底能不能移居呢?请同学们先看课文6、7自然段,也可以进入小博士了解更多的有关宇宙空间、火星和月球的知识。

  3、交流讨论。

  4、小结。是呀!如果地球被我们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所以作者才说(引读)只有一个地球。

  五、讲读课文(89)自然段

  1、引读宇航员的话。(引读出示)

  是啊!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要使我们的地球永远年轻,永远美丽可爱,我们就必须精心保护她,我们还有希望,点击看录像《新的希望》。

  3、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正如片子中所说,我们还有希望,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去保护地球,所以我们要(引读出示: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六、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地球妈妈和她的儿女们说说,请你们用一句话说出你的最深感受,句子可以是抒情的、感叹的、赞叹的、呼唤的打开我的心声,写下你的话,让大家都来看一看。

  集体评议。

  2、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写了一句话,我想这一句话一定不能完全表达你的感受,你想说的一定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回去之后将它写下来,可以在网上发表,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地球,也可寄到教师的邮箱中,让老师来看一看你的心声。

  3、总结。保护地球,这个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共识。而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地球越来越美,成为一名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体会丑小鸭离家之后的不幸的遭遇以及他乐观的态度。

  2、体会丑小鸭长成白天鹅之后的快乐的心情。

  3、学生能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一些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丑小鸭,在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丑小鸭的模样以及在家遭受的不幸,那位同学愿意来说说!

  是啊我们都为丑小鸭难过,都为丑小鸭不平!丑小鸭也是离家出走了,可是他有没有想过离家之后的情形呢?

  二、初读

  1、读课文3.4.5.6.小节,自由读!

  2、读了之后,你想对丑小鸭说些什么?

  (估计学生会说自己的不幸和长大后的快乐,适时板书)

  不幸

  幸福

  三、学习3.4小节

  1、指名读3.4小节

  2、自由读,

  3、读了这两节你有什么话?有什么要对要对丑小鸭说的?(估计学生会说丑小鸭你真可怜)

  4、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你会把他读好吗?指导朗读!是啊天气越来越冷,可是丑小鸭有没有想到回家去?家里多好,即使妈妈不疼它,哥哥姐姐欺侮它,可是还是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啊,丑小鸭回去了吗?它怎么想的呢?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

  5、提问、丑小鸭离家出走后,受欺侮的情况改变了吗?他应不应该出走!是不是离开家就会变成白天鹅了呢?那么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丑小鸭发现自己变成白天鹅了呢?

  四、学习5.6小节

  1、请同学们自由读5.6小节,

  2、读了这两节你读懂什么?

  3、你再来读读,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丑小鸭的美丽!那些句子体会到丑小鸭的快乐!那么你会读好这些句子吗?

  4、指导朗读

  A、“啊,多美的鸟!我要是像他们一样美丽,别人就不会瞧不起我了。让我仔细看看他们吧!”

  B、丑小鸭低头往水里一看,看到一个美丽的倒影,雪白油亮的羽毛,又长又软的脖子,丰满有力的翅膀,漂亮极了!

  你会相信这就是曾经的那只怪木怪样的丑小鸭吗?丑小鸭自己相信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你会读吗?

  如此美丽的白天鹅,我们真为丑小鸭感到高兴,丑小鸭也是高兴的不得了,他扬起翅膀,伸长脖子,从心底里发出快乐的呼喊 (生)、“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幸福的一天!”

  五、延伸课文

  你学了这篇文章一定有话说吧,那老师给你一个机会!?

  对小鸭子说————

  对鸭妈妈说————

  对猎狗和小鸟说——

  对同学说——

  对老师说———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疏通并了解课文内容,第9课《海燕》教学设计。

  2、由感知入手,弄清文章内容的表层含义,理清层次结构。

  3、分析理解前两幅画面,学习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精神。

  二、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精神

  难点:理解海燕的自信心与洞察力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读,进入作品情境之中。

  (二)检查预习

  预习作业详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课时导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该课“课前热身”部分内容,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第9课《海燕》教学设计》。

  (三)整体感知

  1、问题一:听了刚才的朗诵,同学们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肯定正确意见:波涛汹涌的大海,暴风雨来临之前,只有海燕在高傲地飞翔

  2、问题二:这画面最使你感动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提问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海燕那勇敢无畏的精神。

  3、刚才同学们眼前的画面是一幅整体的画面,然而,它又可分成几幅小的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看可分解几幅小画面,各说明什么意思?

  教师抽查提问,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评价三幅画面:

  第一幅画面(1—6)暴风雨孕育之时,狂风卷集着乌云的大海上,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海鸥等仓皇逃窜。

  第二幅画面(7—11)暴风雨逼近之时,乌云直压海面,海燕奋勇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

  第三幅画面(12—16)暴风雨即将来临,乌云闪电的大海上,海燕反复呼唤暴风雨。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第1段

  (一)朗读:齐读;单读。

  (二)学生根据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为三层,学生分A、B、C三组,每组一层。然后每组推举代表,向大家翻译课文。

  (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问上有较高造诣的人。

  无:古-无论;今-没有。

  众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词多义

  之: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从而师之

  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吾师道也

  ③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 “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 说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情况分析: 我们生活的地方是四季如春的云南,对于孩子们来说很难亲眼看见下雪。因此我设计此次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视频来感知雪花的外形,再让孩子自己尝试撕“雪花片”,同时也赋予雪花有七彩的颜色。既锻炼了小班幼儿的撕纸的能力,也让孩子认识了三种基本的颜色。

  活动名称:美术

  活动内容:七彩雪花

  活动班级:小班

  活动目标:

  1、学习随意把纸撕成大小不同的碎片,练习撕纸的能力。

  2、认识红色、黄色和绿色。

  活动重、难点:学习随意把纸撕成大小不同的碎片,练习撕纸的能力。

  活动准备:红、黄、绿颜色的彩纸,幼儿每人一个装雪花的篮子,下雪的视频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下雪的视频(或图片),感知雪花的外形特征。

  1、教师:小朋友,你看到的是什么季节?你见过冬天下雪吗?

  2、教师:雪花是怎样的?它是怎么从天空中飘下来的?请你做做看。

  二、引导幼儿学习用撕纸的方法表现雪花。

  1、教师:雪花是什么颜色的?老师这里有七彩的雪花,你们看!(教师撒出七彩雪花,边撒边说“下雪了”。)

  2、教师:老师的雪花有哪些颜色?

  3、教师:你们想不想也来玩下雪呢?你手上有哪些颜色的纸?怎么把 它们变成小雪花呢?

  4、教师边和幼儿互动,边示范讲解: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纸,一只手用力往下撕,这样一片雪花就撕好了。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将撕好的雪花放在篮子里。

  四、做游戏“下雪了”。

  1、教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下雪”吧!

  2、请幼儿拿起装雪花的篮子,一起撒雪花。

  情况分析: 孩子们都喜欢玩玩具车,这也是美术活动的一个契机。因此,我设计本次活动,选择玩具汽车的车轮,让幼儿尝试用车轮来进行滚印画。从而做到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活动名称:美术

  活动内容:开车去旅行

  活动班级:小班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车轮滚印画,基本掌握滚印画的方法。

  2、体会车轮压印在纸上产生痕迹的过程,对印画、色彩产生兴趣。

  活动重、难点:尝试用车轮滚印画,基本掌握滚印画的方法。 活动准备: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玩具车,幼儿每组一盘调好的水粉颜料(盘里垫上棉花),每人一张白色绘画纸,抹布若干,美术画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1、教师:小朋友,放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你去哪里玩了?你们是怎么去的呢?

  2、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出行时乘坐的交通工具。

  二、以讲故事的形式,示范滚印画的操作过程。

  1、教师:老师要开车去旅行了,嘀嘀??嘀嘀??呀!车轮掉到坑里啦!(教师拿起汽车的轮子到颜色盘里蘸颜料。)

  2、教师:老师要赶快开上来,开到大马路上。(教师拿起蘸好颜色的轮子在纸上滚印画。)

  3、教师:你看,老师的汽车轮子把大马路变得多么漂亮!小朋友,这是怎么变出来的?

  三、幼儿在美术画册上操作。

  1、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并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幼儿。

  2、引导幼儿边说故事边操作,印完后用抹布擦干净车轮。

  四、师幼共同欣赏作品。

  1、教师:好漂亮的马路呀,我们来看看马路上有些什么颜色、什么花纹?

  2、幼儿互相欣赏,并说说自己的作品。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

  2、反复朗读,体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

  3、感悟地下森林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教学难点】

  反复朗读,体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展示精美图片,教师适时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镜泊湖的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

  二、整体感知

  1、展示学习目标。

  2、检查字的注音和词语解释。

  3、同学们,课前我们都做了详细的预习,我请一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

  明确:

  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的奇迹,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地下森林形成的过程,满怀激情歌颂了地下森林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4、同学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令你最感动的是哪部分内容?原因是什么?

  明确: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这段文字。作者凭其想象叙写了地下森林是怎样在逆境中诞生、成长、崛起的。

  原因:大自然生命的伟大力量就是在这艰辛的历程中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感动我们,引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一起回顾地下森林艰辛的历程,感受生命的最强音。

  三、精读赏析

  1、教师朗读“那一定是遥远的年代了”……“叫做地下森林”

  学生思考:

  ⑴地下森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

  ⑵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

  2、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⑴地下森林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毁灭、沉寂、没有生命;山顶上有了泥土和种子、有了生命;峡谷里有了泥土和种子、发出了小苗;最后长成了参天大树。

  ⑵不公:阳光的不公和无情、寒冷的霜冻

  ⑶帮助:长空的大风将石块碾成粉末

  洁净的山泉将粉末滋润成泥土

  山顶的鱼鳞松将种子撒入峡谷(白杨、青杨、黄菠莺)

  就这样,幽谷里的树木突破黑暗和冰冷的封杀而发芽生长并蔚然成林,险恶的环境,艰难的成长都没有阻挡地下森林脚步,这正展示地下森林神奇伟大的生命力。从中我们同学们也应该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启迪。请自由朗读你喜欢的语段,品味语句、字词,谈谈你的感受。

  3、学生自由朗读(5分钟~3分钟)。

  4、学生自由发言,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品析关键词句,字词的深刻含义,谈感受。

  例如:

  ⑴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析:详见教参144页

  ⑵“它本可以变成一串明珠似的小湖……”教参P146

  ⑶“总有强者活下来了,长起来了。从没有阳光的深坑里长大了”教参P146

  ⑷太阳的不公一部分课文P82

  明确:学生可以自由地畅谈自己喜欢的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词语,主要用来突出成长的艰辛,表现地下森林的坚韧不屈,分析感受顽强的生命力。总结地下森林的品格:坚忍顽强,沉着谦逊,乐观豪迈,无私奉献。

  教师小结:像地下森林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常常会堕入低谷,像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地质变迁考验森林,禽兽的生命适应性一样,考验人群的品质、适应性、耐力,锤炼人群的意志、生命力。沧海横流,天翻地覆,方显英雄本色;人烟尽灭,劫后余生,更知生命可贵。正如本文的作者张抗抗,19岁的如花岁月正植“文革”,命运之不公,使她在北大荒艰难地生活工作了38个年头,委屈了一个有才华的女青年,但她怀有远大的志向,不羁于田垄之间,在文革结束后凭借自己的写作才华脱颖而出,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为什么这篇文章写得如此动情?作者正是将自己的生活感受写了进去。亲爱的同学们,在读了文章听了作者张抗抗的切身经历后,你有怎样的感受或是启发吗?

  四、拓展延伸

  学生结合自身谈对本文的感受?

  例:

  学生实际:自己遇到困难,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选择,面对挫折。

  学生感受:甘于寂寞等待;坚韧顽强、乐观、沉着谦逊。

  五、小结

  看着眼前这难以形容的地下森林,感慨万千,他不媚俗,阳光不给他光辉,火山制造峡谷、深渊,不给他留下任何生命的痕迹。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屈服于自己的命运,历经磨难,终于发出“我是森林”的豪迈宣言,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踏上人生的征途,人生的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你们启程之际,老师衷心祝福你带着对地下森林的解读勇敢的上路,相信终有一天,你们也会有“我是森林”的豪迈宣言!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一、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指导思想

  思想品德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应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思想品德教学应结合本省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工作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教学工作。本科目教学要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程性质,能用知识解答学习上的课论问题,又能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一般现象,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学生情况简析

  八年级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科目的学习有所了解,但也只是表面上的认识,还欠缺根本上的正确认识。本届八年级学生的总体表现不是很好,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态度还不够认真。有个别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大部分学生还处于学习本科目的门槛边缘。随着难度的加大,学生遇到的困难增多,加上学生对思想品德科目的不重视,难免会在教学中出现许多困难。与其他科目比较,表面上看思想品德容易得分,但要真正取得不错的成绩,却非常让学生头痛。久而久之会打消学生对思想品德科目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思想品德科目教学所面临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责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质;形成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二)能力目标: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三)知识目标:了解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知识,认识处理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

  通过对每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都能有所认识与体会,并能正确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身边的事。同时能够用知识帮助别人解答所遇到的困难,解答别人的问题,并能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第四、教学方法与措施

  学习本册思想品德必须深刻体会课文中的例子,体会课本中的文字。必须要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学习解答课本中的思考题时结合自身实际,多思考,多练习,多感悟,多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其他课程的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8篇】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7篇02-01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8篇01-10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六篇01-08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八篇01-04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7篇03-06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五篇03-04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四篇03-03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10篇03-02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5篇02-24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九篇02-20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8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8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准词语中多音字的读音,提高据词定音的能力。

  2.能初步分清“激动、感动”等近义词的意思和用法,能在句子中选择填空。

  3.理解两句格言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两句格言的意思。

  教学过程

  1.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①看拼音读准字音,比较每组词语中多音字的不同读音。

  ②通过比较,把多音字的音和义连接起来。

  第一组:“模”读mu时,是指“模子、模样、模具。”除此,都读mo,如“模范、模糊、模仿。”

  第二组:“分”读fen时,表示成分、职责和权利限度的意思,如“分量、分内、分外”等。

  读fen时,表示分开的意思,如“分散、分开、分别、分辨“等。

  第三组:“似”读shi时,如“跟……似的”,除此外都读si 如“似乎、相似、似是而非”等。

  第四组:“转”读zhuan 时,是旋转、绕着某一物体转的意思,如“转椅、转动、转炉”等。

  读zhuan 时,是改变方向、位置、情况的意思,如“转身、转变、转向、转让“等。

  2.读读格言,想想意思。

  ①回忆以前学过的格言,说说格言对自己的帮助。

  ②读格言,想意思。

  第一句是明朝东林书院的一副对联,意思是说读书人要关心国家大事。

  第二句是说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匹夫”原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

  ③抄写这两句格言。

  (三)选词填空

  1.辨析近义词

  审阅与浏览:审阅指审查阅读。浏览指大略地看,使用范围广。

  2.自由读题并独立选词填空。

  3.任选两组近义词写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照样子把陈述句改写为反问句。

  2.能读懂短文的主要内容,划出中心句,体会短文的中心思想,说出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过程

  1.照样子,改写句子。

  ①读例句,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陈述句用表示肯定的词“是”,反问句则用表示否定的词“不是”,并用上“难道……吗?”的句式,使它和陈述句的句意一样。

  ②独立完成,校对答案。

  第一句:难道我们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培养吗?

  第二句:中国人连死都不怕,难道还会怕困难吗?

  2.阅读题

  ①读短文,划出带有“寒碜”、“自卑”的句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寒碜有三种解释:⑴丑陋,难看;

  ⑵丢脸,不体面;

  ⑶讥笑,揭人的短处;

  自卑是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的意思。

  ②第二题:从文中直接能找到答案。学生可用文中的原句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③第三题:短文的最后一句是中心句:“自己在小草小花中间骄傲不对,在名花中间自卑也是没有道理的。”短文告诉我们: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不能骄傲,在比自己强的人面前也用不着自卑。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2、学会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上网发布信息,用网络来帮助学习。

  3、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教学准备:

  网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同学们都会唱吧!我们一起跟着唱一唱。

  2、揭示课题

  你们唱得真好,是呀!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都是她的孩子。今天我们学习只有一个地球。

  二、讲读课文(1-2)自然段

  1、你们看到过地球吗?每三我们都与她亲密接触,相依相伴,却无法看清她的全貌。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为我们拍下了地球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2、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球体?

  3、地球外面裹着一层纱衣,其实就是大气层,它使地球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更加可爱。课文中也有一句描写地球外貌的,快速读课文,找一找。你找到了吗?谁来读。(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地球,你看,它晶莹透亮,多可爱呀!谁能读得更好(指名读)。

  5、你还了解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指名说)点击显示书上的知识点:

  (1)表面积只有5.1亿平方公里。

  (2)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

  (3)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6、就是这样一个星球(齐读知识点)却养育了我们全人类,养育了世间的万物,真是太伟大了。我们一起来走近地球,欣赏一下我们的地球妈妈(学生点击进入录像《地球妈妈》)。要求:边看边听。再说说你的感受。

  7、看完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指名说)v 8、的确,地球太伟大了、太可爱的,是地球孕育了生命,创造了神奇,她就是人类的母亲,就是生命的摇篮。(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是那样和蔼可亲)

  这句话该怎么读?(练读,指名读)

  三、讲读课文(34)自然段

  1、地球是无私的,她向人类慷慨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你能说说她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吗?(指名说)

  2、地球妈妈把所有的资源全部向她的孩子呈献出来,有广袤的沃土,长出金灿灿的粮食和白生生的棉花;有纵横的山脉,生长了茂密的森林,贮藏着丰富的矿产;还有江河湖泽、大洲大洋人类的祖先在这颗星球上劳动生活,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地球最终得到的回报又是什么呢?

  3、请同学们读课文3、4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点击:小助手,让它来帮助你学习。

  4、你想更多地了解地球资源的知识吗?你可以点击小灵通,老师已将有关资料及相关网址放在小灵通网页上。你可以查阅资料,将你最想说的放在显示屏前,然后结合课文,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交流讨论。

  5、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感到很痛心,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合理利用,她是可以不断为人类作贡献的。但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已经使地球千疮百孔,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思格斯早说提醒我们(出示:恩格斯的格言。齐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当中,对于每一次这关的胜利,自然界都会进行报复的。)

  四、讲读课文(57)自然段

  1、可是恩格斯的提醒并没有使所有的人清醒,他们还不以为然,总认为(引读出示: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2、到底能不能移居呢?请同学们先看课文6、7自然段,也可以进入小博士了解更多的有关宇宙空间、火星和月球的知识。

  3、交流讨论。

  4、小结。是呀!如果地球被我们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所以作者才说(引读)只有一个地球。

  五、讲读课文(89)自然段

  1、引读宇航员的话。(引读出示)

  是啊!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要使我们的地球永远年轻,永远美丽可爱,我们就必须精心保护她,我们还有希望,点击看录像《新的希望》。

  3、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正如片子中所说,我们还有希望,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去保护地球,所以我们要(引读出示: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六、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地球妈妈和她的儿女们说说,请你们用一句话说出你的最深感受,句子可以是抒情的、感叹的、赞叹的、呼唤的打开我的心声,写下你的话,让大家都来看一看。

  集体评议。

  2、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写了一句话,我想这一句话一定不能完全表达你的感受,你想说的一定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回去之后将它写下来,可以在网上发表,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地球,也可寄到教师的邮箱中,让老师来看一看你的心声。

  3、总结。保护地球,这个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共识。而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地球越来越美,成为一名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体会丑小鸭离家之后的不幸的遭遇以及他乐观的态度。

  2、体会丑小鸭长成白天鹅之后的快乐的心情。

  3、学生能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一些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丑小鸭,在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丑小鸭的模样以及在家遭受的不幸,那位同学愿意来说说!

  是啊我们都为丑小鸭难过,都为丑小鸭不平!丑小鸭也是离家出走了,可是他有没有想过离家之后的情形呢?

  二、初读

  1、读课文3.4.5.6.小节,自由读!

  2、读了之后,你想对丑小鸭说些什么?

  (估计学生会说自己的不幸和长大后的快乐,适时板书)

  不幸

  幸福

  三、学习3.4小节

  1、指名读3.4小节

  2、自由读,

  3、读了这两节你有什么话?有什么要对要对丑小鸭说的?(估计学生会说丑小鸭你真可怜)

  4、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你会把他读好吗?指导朗读!是啊天气越来越冷,可是丑小鸭有没有想到回家去?家里多好,即使妈妈不疼它,哥哥姐姐欺侮它,可是还是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啊,丑小鸭回去了吗?它怎么想的呢?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

  5、提问、丑小鸭离家出走后,受欺侮的情况改变了吗?他应不应该出走!是不是离开家就会变成白天鹅了呢?那么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丑小鸭发现自己变成白天鹅了呢?

  四、学习5.6小节

  1、请同学们自由读5.6小节,

  2、读了这两节你读懂什么?

  3、你再来读读,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丑小鸭的美丽!那些句子体会到丑小鸭的快乐!那么你会读好这些句子吗?

  4、指导朗读

  A、“啊,多美的鸟!我要是像他们一样美丽,别人就不会瞧不起我了。让我仔细看看他们吧!”

  B、丑小鸭低头往水里一看,看到一个美丽的倒影,雪白油亮的羽毛,又长又软的脖子,丰满有力的翅膀,漂亮极了!

  你会相信这就是曾经的那只怪木怪样的丑小鸭吗?丑小鸭自己相信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你会读吗?

  如此美丽的白天鹅,我们真为丑小鸭感到高兴,丑小鸭也是高兴的不得了,他扬起翅膀,伸长脖子,从心底里发出快乐的呼喊 (生)、“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幸福的一天!”

  五、延伸课文

  你学了这篇文章一定有话说吧,那老师给你一个机会!?

  对小鸭子说————

  对鸭妈妈说————

  对猎狗和小鸟说——

  对同学说——

  对老师说———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疏通并了解课文内容,第9课《海燕》教学设计。

  2、由感知入手,弄清文章内容的表层含义,理清层次结构。

  3、分析理解前两幅画面,学习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精神。

  二、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精神

  难点:理解海燕的自信心与洞察力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读,进入作品情境之中。

  (二)检查预习

  预习作业详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课时导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该课“课前热身”部分内容,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第9课《海燕》教学设计》。

  (三)整体感知

  1、问题一:听了刚才的朗诵,同学们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肯定正确意见:波涛汹涌的大海,暴风雨来临之前,只有海燕在高傲地飞翔

  2、问题二:这画面最使你感动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提问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海燕那勇敢无畏的精神。

  3、刚才同学们眼前的画面是一幅整体的画面,然而,它又可分成几幅小的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看可分解几幅小画面,各说明什么意思?

  教师抽查提问,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评价三幅画面:

  第一幅画面(1—6)暴风雨孕育之时,狂风卷集着乌云的大海上,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海鸥等仓皇逃窜。

  第二幅画面(7—11)暴风雨逼近之时,乌云直压海面,海燕奋勇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

  第三幅画面(12—16)暴风雨即将来临,乌云闪电的大海上,海燕反复呼唤暴风雨。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第1段

  (一)朗读:齐读;单读。

  (二)学生根据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为三层,学生分A、B、C三组,每组一层。然后每组推举代表,向大家翻译课文。

  (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问上有较高造诣的人。

  无:古-无论;今-没有。

  众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词多义

  之: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从而师之

  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吾师道也

  ③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 “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 说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情况分析: 我们生活的地方是四季如春的云南,对于孩子们来说很难亲眼看见下雪。因此我设计此次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视频来感知雪花的外形,再让孩子自己尝试撕“雪花片”,同时也赋予雪花有七彩的颜色。既锻炼了小班幼儿的撕纸的能力,也让孩子认识了三种基本的颜色。

  活动名称:美术

  活动内容:七彩雪花

  活动班级:小班

  活动目标:

  1、学习随意把纸撕成大小不同的碎片,练习撕纸的能力。

  2、认识红色、黄色和绿色。

  活动重、难点:学习随意把纸撕成大小不同的碎片,练习撕纸的能力。

  活动准备:红、黄、绿颜色的彩纸,幼儿每人一个装雪花的篮子,下雪的视频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下雪的视频(或图片),感知雪花的外形特征。

  1、教师:小朋友,你看到的是什么季节?你见过冬天下雪吗?

  2、教师:雪花是怎样的?它是怎么从天空中飘下来的?请你做做看。

  二、引导幼儿学习用撕纸的方法表现雪花。

  1、教师:雪花是什么颜色的?老师这里有七彩的雪花,你们看!(教师撒出七彩雪花,边撒边说“下雪了”。)

  2、教师:老师的雪花有哪些颜色?

  3、教师:你们想不想也来玩下雪呢?你手上有哪些颜色的纸?怎么把 它们变成小雪花呢?

  4、教师边和幼儿互动,边示范讲解: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纸,一只手用力往下撕,这样一片雪花就撕好了。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将撕好的雪花放在篮子里。

  四、做游戏“下雪了”。

  1、教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下雪”吧!

  2、请幼儿拿起装雪花的篮子,一起撒雪花。

  情况分析: 孩子们都喜欢玩玩具车,这也是美术活动的一个契机。因此,我设计本次活动,选择玩具汽车的车轮,让幼儿尝试用车轮来进行滚印画。从而做到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活动名称:美术

  活动内容:开车去旅行

  活动班级:小班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车轮滚印画,基本掌握滚印画的方法。

  2、体会车轮压印在纸上产生痕迹的过程,对印画、色彩产生兴趣。

  活动重、难点:尝试用车轮滚印画,基本掌握滚印画的方法。 活动准备: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玩具车,幼儿每组一盘调好的水粉颜料(盘里垫上棉花),每人一张白色绘画纸,抹布若干,美术画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1、教师:小朋友,放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你去哪里玩了?你们是怎么去的呢?

  2、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出行时乘坐的交通工具。

  二、以讲故事的形式,示范滚印画的操作过程。

  1、教师:老师要开车去旅行了,嘀嘀??嘀嘀??呀!车轮掉到坑里啦!(教师拿起汽车的轮子到颜色盘里蘸颜料。)

  2、教师:老师要赶快开上来,开到大马路上。(教师拿起蘸好颜色的轮子在纸上滚印画。)

  3、教师:你看,老师的汽车轮子把大马路变得多么漂亮!小朋友,这是怎么变出来的?

  三、幼儿在美术画册上操作。

  1、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并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幼儿。

  2、引导幼儿边说故事边操作,印完后用抹布擦干净车轮。

  四、师幼共同欣赏作品。

  1、教师:好漂亮的马路呀,我们来看看马路上有些什么颜色、什么花纹?

  2、幼儿互相欣赏,并说说自己的作品。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

  2、反复朗读,体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

  3、感悟地下森林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教学难点】

  反复朗读,体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展示精美图片,教师适时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镜泊湖的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

  二、整体感知

  1、展示学习目标。

  2、检查字的注音和词语解释。

  3、同学们,课前我们都做了详细的预习,我请一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

  明确:

  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的奇迹,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地下森林形成的过程,满怀激情歌颂了地下森林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4、同学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令你最感动的是哪部分内容?原因是什么?

  明确: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这段文字。作者凭其想象叙写了地下森林是怎样在逆境中诞生、成长、崛起的。

  原因:大自然生命的伟大力量就是在这艰辛的历程中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感动我们,引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一起回顾地下森林艰辛的历程,感受生命的最强音。

  三、精读赏析

  1、教师朗读“那一定是遥远的年代了”……“叫做地下森林”

  学生思考:

  ⑴地下森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

  ⑵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

  2、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⑴地下森林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毁灭、沉寂、没有生命;山顶上有了泥土和种子、有了生命;峡谷里有了泥土和种子、发出了小苗;最后长成了参天大树。

  ⑵不公:阳光的不公和无情、寒冷的霜冻

  ⑶帮助:长空的大风将石块碾成粉末

  洁净的山泉将粉末滋润成泥土

  山顶的鱼鳞松将种子撒入峡谷(白杨、青杨、黄菠莺)

  就这样,幽谷里的树木突破黑暗和冰冷的封杀而发芽生长并蔚然成林,险恶的环境,艰难的成长都没有阻挡地下森林脚步,这正展示地下森林神奇伟大的生命力。从中我们同学们也应该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启迪。请自由朗读你喜欢的语段,品味语句、字词,谈谈你的感受。

  3、学生自由朗读(5分钟~3分钟)。

  4、学生自由发言,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品析关键词句,字词的深刻含义,谈感受。

  例如:

  ⑴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析:详见教参144页

  ⑵“它本可以变成一串明珠似的小湖……”教参P146

  ⑶“总有强者活下来了,长起来了。从没有阳光的深坑里长大了”教参P146

  ⑷太阳的不公一部分课文P82

  明确:学生可以自由地畅谈自己喜欢的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词语,主要用来突出成长的艰辛,表现地下森林的坚韧不屈,分析感受顽强的生命力。总结地下森林的品格:坚忍顽强,沉着谦逊,乐观豪迈,无私奉献。

  教师小结:像地下森林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常常会堕入低谷,像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地质变迁考验森林,禽兽的生命适应性一样,考验人群的品质、适应性、耐力,锤炼人群的意志、生命力。沧海横流,天翻地覆,方显英雄本色;人烟尽灭,劫后余生,更知生命可贵。正如本文的作者张抗抗,19岁的如花岁月正植“文革”,命运之不公,使她在北大荒艰难地生活工作了38个年头,委屈了一个有才华的女青年,但她怀有远大的志向,不羁于田垄之间,在文革结束后凭借自己的写作才华脱颖而出,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为什么这篇文章写得如此动情?作者正是将自己的生活感受写了进去。亲爱的同学们,在读了文章听了作者张抗抗的切身经历后,你有怎样的感受或是启发吗?

  四、拓展延伸

  学生结合自身谈对本文的感受?

  例:

  学生实际:自己遇到困难,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选择,面对挫折。

  学生感受:甘于寂寞等待;坚韧顽强、乐观、沉着谦逊。

  五、小结

  看着眼前这难以形容的地下森林,感慨万千,他不媚俗,阳光不给他光辉,火山制造峡谷、深渊,不给他留下任何生命的痕迹。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屈服于自己的命运,历经磨难,终于发出“我是森林”的豪迈宣言,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踏上人生的征途,人生的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你们启程之际,老师衷心祝福你带着对地下森林的解读勇敢的上路,相信终有一天,你们也会有“我是森林”的豪迈宣言!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一、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指导思想

  思想品德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应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思想品德教学应结合本省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工作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教学工作。本科目教学要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程性质,能用知识解答学习上的课论问题,又能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一般现象,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学生情况简析

  八年级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科目的学习有所了解,但也只是表面上的认识,还欠缺根本上的正确认识。本届八年级学生的总体表现不是很好,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态度还不够认真。有个别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大部分学生还处于学习本科目的门槛边缘。随着难度的加大,学生遇到的困难增多,加上学生对思想品德科目的不重视,难免会在教学中出现许多困难。与其他科目比较,表面上看思想品德容易得分,但要真正取得不错的成绩,却非常让学生头痛。久而久之会打消学生对思想品德科目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思想品德科目教学所面临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责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质;形成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二)能力目标: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三)知识目标:了解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知识,认识处理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

  通过对每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都能有所认识与体会,并能正确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身边的事。同时能够用知识帮助别人解答所遇到的困难,解答别人的问题,并能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第四、教学方法与措施

  学习本册思想品德必须深刻体会课文中的例子,体会课本中的文字。必须要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学习解答课本中的思考题时结合自身实际,多思考,多练习,多感悟,多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其他课程的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