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处》教学设计

时间:2020-11-02 09:33:4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巷深处》的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范文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道德、情感、价值观:让文中最精华的思想和最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母爱、赞美母爱。

  【教学设想】

  1、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基础,品味文章事情是重点,激发学生理解爱、感悟爱是难点,这也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价值所在。

  2、按照“理解”“品味”“感悟”三大板块层层推进,以“这是一个故事”、“养母是一个 的人”、“妙在 ,写(用)得好,它表现了(它写出了或它说明了、它点出了) ”贯穿其间,以学生谈感受母爱、理解母爱和根据对“爱”的理解,说一句很美的话的形式,汲取作品人文内涵,升华作品的美点精粹。由浅入深,逐块推进,让学生自由说、主动说、积极讨论,相互质疑,理清作品内容,品味感情,领会深意,感受母爱,学会做人。

  3、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紧扣精彩凝练的语言文字,让文学作品的韵味,情感价值充盈课堂。

  4、用孟郊的《游子吟》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导入,用感动人心的MTV《懂你》创设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冲击与震撼,引起共鸣,真正感悟、理解伟大的母爱。

  5、 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2分钟播放MTV《懂你》,创设氛围,触发学生爱的情感。

  导 入:

  同学们,在唐诗中有一首赞美母爱的诗歌,那就是孟郊的《游子吟》,同学们还能背出这首古诗吗?(全班背诵《游子吟》)

  几年前,香港曾举行过一次“我最喜爱的一首唐诗”的评选活动,孟郊的这首《游子吟》荣登榜首。想一想,人们为什么会如此钟爱这首诗呢?(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这首诗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片爱心,而这种爱心又具有普遍性,所以能拨动无数读者的心弦。看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人,不管是谁,都会潸然泪下,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不知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林莉的《小巷深处》,来聆听一段感人的有关母爱的故事。

  第一个教学板块:理解课文

  1、学生各自圈读字词,借助工具书查阅字词。

  2、教师点出需要认读、积累的字词。

按句式说话:这是一个故事。

  瘦瘪 炫耀 执著 揶揄 落寞 哽咽 蹒跚 憧憬

  3、快速默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了解词语的语境义。

  4、进行写法指导,阅读散文第一步是用“概括”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了解,选择角度用“这是一个 故事”这个句式说话,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学生说出的内容可能有:这是一个爱的故事。一个养母收养弃婴的故事。一个小巷深处的故事。一个弃婴长大后厌贫离开养母最后悔悟的故事等。

  同桌相互讨论,标出“我”对家对母亲感情变化的句子。

  5、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养母为“我”做了哪些事?(学生回答)

  6、分角色朗读:“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又仿佛在等候”,请同学们用“养母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说一句话。(教师示范,学生发言)

  7、同桌相互讨论,标出“我”对家、对母亲感情变化的句子。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我”疏远母亲,淡忘破旧的家?

  8、质疑:再次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学生提出的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只作点拨)。

  小结:

  文章用朴素无华的语言,通过生活琐事表现养母对“我”的爱,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母亲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市场与无私。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养母的感情变化了,最后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这平实的叙事中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

  第二教学板块:品味课文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或事例,有感情地朗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自己先小声地各自说,然后发言)

  2、教师:预习的时候要求同学们“从任何一个角度说说对课文的理解”,这句话应该这样说:“妙在 ,写(用)得好,它表现了(它写出了、它说明了、它点出了)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的第六课,是一篇回忆性的抒情散文,抒发了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情。文章富有感染力,很适合初中生学习。它的语言浅显明了,但情感内涵丰富,可以通过此文教育学生尊敬和爱戴自己的母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加深儿女对母亲的理解;

  2、学习如何选取生活琐事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刚离家到学校念书不久,普遍都有思乡、思家、思亲情结。特别是思念自己的母亲。但是他们又搞不懂自己离不开母亲的真正原因。这正是学生的天真幼稚之处,也是为人处世肤浅的一面。他们的真情需要熏陶、需要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在他们幼稚的心里种下“孝”的种子。

  三、设计理念:

  体现语文人文性,学生的主体性和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创设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水平和审美情趣,使他们敢于说话,敢于质疑,这就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实际,体会母女之间那种真挚的情感,并认识母亲对子女成长所做出的无私奉献。

  2、知识目标: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懂得选取生活琐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流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欣赏歌曲《妈妈的吻》。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的动人旋律及感人的歌词,同时谈一谈自己的内心感受。

  反馈:这个环节学生普遍比较能投入,能够为歌曲优美的旋律所吸引,有些同学甚至产生共鸣,流下了眼泪,特别是女同学。另外同学们在谈自己感受时均认为这首歌很有吸引力,很令人感动,而且容易引起自己对往事的回忆。我想借助一些优美的暗示来上语文课效果的是很好的,同时学生的心底是纯真无邪的。

  2、学生分组讨论,畅谈感受。

  A、母亲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一件事:

  反馈:有的同学谈自己生病时母亲连夜或冒雨送他(她)到医院的故事;有的同学则谈了母亲在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巨大帮助;有的同学甚至提到母亲如何对自己进行呕心沥血的教育,如何为了儿女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总之有回答问题的同学在谈话过程中无不流露出感激和自豪之情。认为自己应该在长大后孝敬和报答自己的母亲。

  反思:学生各式各样的回答,虽然让人应接不暇,但我内心里还是感到欣慰。因为通过他们的回答和谈话,我感受到“人之初,性本善”的含义所在。我想我面前坐着的是一群本性善良、质朴的孩子,如果教师能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教育,我们使学生“学会做人”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B、自己日常生活中曾经做过的对不住母亲的事:

  反馈:一开始学生都不太敢说出自己做错的事,后来在我的带动下(先让他们听我的经历——这也体现师生平等、互动的原则)同学们慢慢踊跃起来了,纷纷打开自己的心扉,把压在自己心中的不快都说了出来。比如有个同学说自己曾经在背后骂过母亲,并取笑她,后来发现自己错了又没胆量向母亲承认错误;还有个同学说自己假装生病,来骗取母亲的同情……

  反思:虽然同学们的话让我感到惊讶,但我同时却也看到了他们诚实、善良的一面和可塑性。作为教师,我想应该从正面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让他们知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

  (二)、学生阅读课文《小巷深处》,并且分组探究:

  1、课文中的“小莉”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母亲的?(主要通过哪些描写)

  2、应如何评价她的这种行为?

  反馈: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们的讨论相对活跃,但是回答的答案比较统一。一般是:喜欢→反感→讨厌→感动。学生能够较全面地去发现问题。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们则由讨论转化为争论,主要形成两种观点:

  1、对“小莉”的行为应持批评态度,因为她忘恩负义,没有尽到做女儿的责任,对不起自己的养母;

  2、认为“小莉”的做法值得同情,可以理解。因为她是一个被捡来的孩子,有自卑的一面。同时她还是一个孩子,是老师、家长没有教育好她。而且她知错能改的做法也是值得表扬的。

  反思:暂且不管谁对谁错,就这一环节同学们的表现来说,已经达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另外,我们也发现了学生自身拥有的人文性。这便是语文教学最需要,也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我想如果能以此为基点,紧紧结合课改新理念,我们的语文教育一定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给学生多一些思考、说话的空间和时间,多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探究,这应该成为语文老师的一种习惯。

  (三)、布置作业:

  1、调查自己母亲的生日并准备祝贺方式(写一写自己的设想);

  2、完成课后练习。

  五、课后反思:

  这一节课在接触语文的人文性后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正确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一失足成千古恨”,孩子是纯真、幼稚的,他们的心地不坏,并充满好奇,只要老师耐心地教育,他们是会明白事理的。我想这一节课最大的成功是我进一步了解了学生,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孝”字的含义。当然,在这一节课中我也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比如:留给学生说话的时间还是不够;课堂形式也较单一,没有让学生更彻底地表现自己能力;同时对个别学生的引导还是不够,以致他们孤芳自赏、顾影自怜,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3

  一、课前分析:

  《小巷深处》是一篇饱含情感的文章,文中那深沉而真挚的母爱催人泪下。因此,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提高他们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应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叛逆期”,在父母的眼里他们仍是孩子;而在这些孩子的心理却常常把自己当作“大人”。因此,他们对父母的'特殊关爱不太理解,有时甚至产生反感,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懂得母爱的内涵,并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文章真挚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描述: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吗?

  生:记得。

  师:那我们就共同背诵一下这首《游子吟》。

  (师生齐背《游子吟》)

  师:诗中的母亲正在做什么?

  生:做衣服。(有的回答:“给儿子做衣服。”)

  师:哪些诗句能体现母亲对儿子的深情?

  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非常正确。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对待孩子的感情总是那样的真挚和深沉。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小巷深处》。(板书课题)

  2、新课学习:

  师:这篇文章很多同学都已读过了,那么哪位同学能为其他同学朗读一下课文呢?(很多同学都举手,要求朗读课文。)这么多同学要求朗读课文,真使老师高兴,又使我感到为难。我想让每个学习小组各推举一名同学来为大家朗读这篇文章,大家说可以吗?(绝大多数同学同意这种做法,只有几位同学很不情愿地说:“行。”)

  第一组推选了董××同学。这位同学平时学习成绩很好,朗读水平也很高。可是在这时她却只是低着头,对同学们的推选表示拒绝。师立刻想到这位同学的母亲是个聋哑人,父亲也是个残疾人,她不愿为大家朗读课文可能是有些心理上的障碍。于是说:“她今天嗓子有些不舒服,我们可以再推举一个人吗?”第一组的同学发出几声叹息。

  新推举的这位同学朗读得很好。当读到“我母亲听着便翻了脸,待在那人家,足足骂了半天。”这一句时,座位上有几个同学笑了。这位同学读到这里停顿了下来,斜眼瞅了一下发笑的同学,然后继续读课文。读到“从此,即使得了表扬,我也不敢说给母亲听了。”告一段落。

  师:走到刚才发笑的同学面前说道:“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发笑的原因吗?”

  生:有意思。

  师:是很有“意思”。一个把拣来的这个女孩当成珍宝的母亲,一个甘愿在太阳最毒的地方为着女儿而守候叫卖的母亲,一个为了女儿的一点成绩而高兴得落泪的母亲,难道还不能使我们为之感动吗?我们常常觉得自己长大了,父母的某些言行在我们的眼里有些可笑了,其实那是没有真正读懂父母的心。让我们继续解读一下母亲灵魂深处的文字吧!

  (第二组推举的同学继续朗读,随着文章情感的发展,教室里的气氛变得浓重起来。)

  当读到“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时,很多同学的眼里噙着泪花。当读到“老远,我看见了。”一段时,竟有几位同学轻声抽咽起来。

  第三组推举的同学想接着读下去,这时师注意到全班同学的神态都充满了朗读的渴望,心里都积蓄了想要表达的感情,便提出建议:“让我们共同朗读课文的后三个自然段吧!”

  (教室里充满了饱含感情的读书声。同学们都像是经受着一次真挚情感的洗礼。)

  师:大家读得非常好,可见同学们都被课文中的真挚情感所感动了。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一首满文军的音乐电视作品《懂你》,并对这部作品和课文谈一点自己的感想。(电视机里出现了感人的画面,响起了动人的歌声。)

  歌曲结束后,许多同学要求发言:

  生甲:以前我虽然听过这首歌,但对歌曲的内容并没有太深的理解,但学了《小巷深处》这篇课文后,我对这首歌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为音乐作品中的母亲形象而感动。

  生乙:这部音乐电视作品与《小巷深处》有异曲同工之妙。它更使我感到文章中的那位盲母亲的伟大;她宁愿忍受孤独寂寞,把全部的爱给了女儿;在女儿还不理解她的时候,依然无怨无悔,无私奉献。

  生丙:我觉得课文中女儿的感情是非常真实的,由于自己的虚荣而不能真正的理解母亲;由读懂了母亲的真情而感到悔悟和自责,这些转变合情合理,非常自然。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对课文的理解也很透彻。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好好地检讨一下自己,对待自己的父母可能都会有一点虚荣:有的同学觉得父母的文化水平低;有的同学觉得父母穿着、说话不够体面;还有的同学觉得父母太普通、太平凡……然而,当我们回想起父母为我们做的一件件含辛茹苦的往事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不下心中的那一点点虚荣呢?还有什么理由不用我们一生的努力来给她们以回报呢?

  (这时第一组的董××同学举手发言:老师,刚才我没有为大家读课文,也是虚荣心在做怪。我的父母都是残疾人,所以一学到关于父母的文章时,我就不自觉地回避。现在我想再给大家朗读一段课文,把它献给老师和同学们,也把它献给视我如珍宝的父亲和母亲。)

  这时下课铃声响了,可没有一个人动,教室里回响着她清脆而富有情感的读书声。

  “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四、教学回顾与反思:

  这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很适合朗读,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朗读这一环节,使学生感悟课文的情感,并运用音乐电视作品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这种教学的整体思路设计是正确的。

  导入新课自然,课堂气氛活跃,体现了师生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思想。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和对音乐电视作品的欣赏,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完成了教学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新语文课标”特别强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利用文本所蕴涵的情感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要注重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课文意义,提出他们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本节课体现了“新课标”的上述要求,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语文课。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4

  一、设计思想

  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学生的主体性和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创设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水平和审美情趣,使他们敢于说话,敢于质疑,这就是本节课的设计思想。

  二、教材分析

  《小巷深处》是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内容以写人的记叙文为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四篇课文都洋溢着强烈的美好情感,这对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陶冶情操,是十分有益的。《小巷深处》是一篇抒写母爱的感人散文。文章以“我”对养母的感情变化发展为主线,内容贴近学生心理特征,语言浅显感人,是一篇唤起学生亲情教育的好文章。我们可以以此培养学生感受、体验亲情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本文无论从情感内容还是从能力培养上都是对前一课的延续和深入,在写人记叙文的单元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该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的他们在心理上渴望成熟独立,叛逆心渐强,但事实上又离不了父母的照顾,不理解父母对他们的良苦用心。这正是他们的幼稚之处,也是为人处世肤浅的一面,他们的真情需要熏陶,更需要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学会珍惜亲情,感恩生活。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理解文中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2)了解写人记叙文的基本要求,懂得把人放到事件中写,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文章选取生活琐事和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和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以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中感受母爱,赞美母爱,从而体会文章强烈的感情色彩。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尽量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父母对子女的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琐事上,认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培养学生孝顺父母的情感。

  【确立依据】新课标中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使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的和记叙文教学要求,确立了以上目标。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从课文中读懂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2、难点:学习本文选取生活琐事和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确立依据】

  1、新课标中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我把“情”字作为教学重点,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体验,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感受、体验爱心的能力。

  2、七年级学生还不能在习作中熟练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讨论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感知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迁移借鉴,以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的水平。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为此,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

  通过吟诵关于母爱的警句诗文、创设情境,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浓浓的母爱氛围。紧扣精彩凝练的语言文字,让文学作品的韵味、情感价值充盈整个课堂。

  2、稍加点拨法

  这篇课文我只在需要时稍加点拨,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不做过多的分析,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3、朗读品味法

  文章不厌百回读,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特别是一些重点段落,语言典范精美,字里行间饱含着真情,我们应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以读促悟,加深对母爱的理解。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吟诵交流写母爱的警句歌词和诗文等,导入课文。

  【确立依据】由此导入新课,创设温馨感人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

  (二) 初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1、检查预习情况:给加点字注音,并解词。

  瘦瘪 炫耀 执著 揶揄 哽咽 蹒跚 憧憬

  2、快速默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了解词语的语境义。

  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了解,选择角度,用句式“这是一个……的故事”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学生说出的内容可能有:这是一个爱的故事。一个养母收养弃婴的故事。一个小巷深处的故事。一个弃婴长大后厌贫离开养母最后悔悟的故事等。

  【确立依据】检查字词的目的在于督促学生认真预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概括文章内容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三)整体感知,讨论交流

  1、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是盲母对女儿的爱的表现?

  (1)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的收入收养了“我”。

  (2)为了“我”,她拿出所有的积蓄换住处。

  (3)为了“我”,她改变了泼辣的性格。

  (4)为了“我”,她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

  (5)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并为“我”读书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骄傲。

  (6)当“我”为家的贫困,母亲的卑微而沉默,回避同学甚至厌恶这个家,想离开这个家时,她抑制自己的感情,表现的很平静。

  (7)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月进城给“我”送营养品和生活费,可是为了照顾“我”的情绪,每次都默默地让别人带到学校,自己孤零零的回家。

  2、齐读文中具体描写盲母爱养女的生活片断的文字。想一想:这些事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章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母亲这一形象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

  (1)时间顺序。

  (2)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3)这些句子表现了母亲为了养育“我”终年劳动、饱尝日晒的艰辛,写出“我”同家隔绝后,母亲既痛苦又坚强的心情与神态,从而可知养母是一个善良宽容、坚韧执着、默默无私奉献的辛勤母亲。

  3、对一个这样疼“我”爱“我”的母亲,“我”是不是一直也如此的爱她呢?“我”对母亲的感情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不是。对母亲的感情变化可分四个阶段:

  (1)对生活满足,并为母亲自豪。

  (2)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

  (3)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殷殷的招呼声,与家完全隔绝。

  (4)悔悟,为自己的虚荣无知而流泪。

  满足——厌恶——淡忘——悔悟(情感变化是贯穿本文的线索)

  原因:很虚荣的在乎外人的看法。

  小结:我最后悔悟了,是母爱的无私伟大感动了我,使我这个虚荣无知的孩子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

  【确立依据】

  1、整体感知课文,获得初步体验。

  2、指导学生学习并掌握通过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和形象生动的具体描述来表现人物、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

  3、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始终保持自主、合作、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提高教学效率。强调归纳总结的方法,以突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文章用朴素无华的语言,通过生活琐事表现养母对“我”的爱,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母亲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养母的感情变化了,最后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这平实的叙事里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

  (五)布置作业

  1、把文中四个字的词和你认为最感人的句子,摘抄在笔记本上。

  2、朗读全文,体会文章强烈的感情色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请一个学生复述课文的内容。

  (二)诵读品味,领悟真情

  1、教师朗读第25、26自然段。

  2、学生伴随着音乐饱含深情地朗读最后三段,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厚感情。并探究:文中小巷和竹棒的描写,起到什么作用?该怎样理解“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这句话?

  明确:

  (1)这几段文字,蕴含了母亲对“我”深切的爱,憧憬女儿早日成才,等候与女儿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深切地表现了“我”被养母的爱所感动,为自己的无知而悔恨之情。

  (2)小巷是母女俩家的所在,竹棒是母亲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二者都是寄托情感的形象。对它们的描写,其实就是情感的形象抒发。

  (3)我回到了小巷深处,回到了母亲的身边。

  【确立依据】

  1、教师朗读主要对学生朗读起示范作用,学生通过朗读品味、体会字里行间的深厚感情,获得启迪。

  2、文章中小巷和竹棒是寄托作者情思的形象。这是文本重要内容,而又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需要教师点拨。

  (三)合作探究

  1、学生可以就文本中任何方面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2、小组讨论 :根据本文内容,你觉得“我”是个坏女孩吗?(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

  (1)对“我”的行为应持批评态度,因为她忘恩负义,没有尽到做女儿的责任,对不起自己的养母;

  (2)认为“我”的做法值得同情,可以理解。因为她是一个被捡来的孩子,有自卑的一面。同时她还是一个孩子,是老师、家长没有教育好她。而且她知错能改的做法也是值得表扬的。(该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3、运用“本文妙在……,它表现了(它写出了、它说明了、它点出了)……”的句式 ,从任一角度说说你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

  (1)妙在“在风中,她的脸是那样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的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的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它描写了母亲的外貌,既写出母亲的痛苦,又写出母亲的坚强。

  (2)妙在用生活琐事,表现了一个母亲伟大而无私的情怀。

  (3)妙在用小巷深处那光亮的青石板,那根长长的竹棒作为情感依托,写出了母女情深。

  (4)妙在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写出了母亲的含辛茹苦,母亲的宽容,母亲的坚强。

  (5)妙在用含蓄的写法,写出母亲对“我”观察细致,了解透彻,表达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确立依据】开放的问题。学生可以借此深入体悟作品带给自己的启示。

  (四)感情拓展

  其实母爱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平常的日子里,不一定非得都是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母爱才感人。细细回想起来,也许只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声儿女远行时的叮咛,一道过早爬上眼角的皱纹……做儿女的,要善于从这些琐事中感受到父母无私的爱。

  1、引导学生回忆与母爱相处中最让自己的感动的瞬间,重温感动,体会母爱的温暖与幸福。

  2、让学生畅谈:该如何对待母爱?如何做一个孝顺母亲的孩子?

  【确立依据】“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母爱引起共鸣,畅谈对母亲的回报,这比空洞说教或是让学生在还没有体验、感悟的情况下就站起来“口上谈兵”更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最崇高、最美好的。母爱像阳光一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你细心感受、观察你身边发生的一些生活琐事,你不难发现你生活在母爱之中,请珍惜这份浓浓的亲情吧!

  (六)布置作业:

  1、用一小段文字描绘母亲的外貌和神态,要求能突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回家后主动与母亲交流,多和母亲相处,主动邀请母亲参加学校活动,用实际行动来珍惜伟大的母爱。

  【确立依据】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我在课后作业里设计了这样的题目:积累(第一课时作业)、习作、体验。让学生借鉴本文的写作手法,进行片段描写,联系生活加深体验,也增强动手实践的能力。

  九、板书设计:

  盲母 爱 养女 描写方法

  收养抚育 满足、自豪 外貌描写

  搬家

  改脾气 沉默、回避 神态描写

  终年辛劳

  为“我”骄傲 淡忘、隔绝 语言描写

  抑制感情

  送生活费、营养品 悔悟、感激 动作描写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小巷深处说课稿11-03

小巷深处读后感04-18

语文版七上二单元导学案:小巷深处12-06

教学设计范文03-03

大街小巷造句01-24

小巷的倾诉作文02-25

背街小巷整治简报09-10

观潮教学设计范文11-13

《观潮》教学设计范文11-04

《离骚》教学设计范文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