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说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够举例说出两栖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标本,小组合作交流,提高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科学发现过程,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提高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
归纳总结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片片段,激发同学们好奇心。教师提问,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学们可能会回答尾巴消失,生出四肢。青蛙的身体形态有什么特点?青蛙属于什么类型的动物?引入本节新课:两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环节二、新课教学
(1)根据生活经验,回忆青蛙生活环境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哪里见过青蛙,青蛙皮肤是什么颜色,与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同学们能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出青蛙生活在池塘、稻田、溪水边,青蛙的皮肤是绿色的,能够保护它不被天敌发现。
(2)小组合作,观察结构特点
接下来学习青蛙的`哪些结构特点适应水陆两栖的生活环境。将准备好的青蛙不同发育阶段的标本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提示观察顺序:按照青蛙的发育过程,先观察外部结构特征,再观察内部结构特点,从左至右,从上到下。
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同学补充。(青蛙发育过程中鳃消失,生出肺;青蛙眼睛后面有鼓膜,可以感知声波;头部前端有一对鼻孔,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这些结构特点使得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
教师补充:手握青蛙有黏滑的感觉,因为青蛙的皮肤能够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而且在皮肤里分布很多毛细血管,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辅助呼吸。
(3)师生合作,总结两栖动物主要结构特征
教师提问还有哪些动物是两栖动物,根据生活经验,同学们能够回答出蟾蜍是两栖动物。教师补充还有大鲵,蝾螈等等。播放大鲵、蝾螈发育过程视频,提问生活环境和发育过程与青蛙的共同点是什么?师生共同总结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共同特点是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里,用肺呼吸。教师补充皮肤可以辅助呼吸。)
环节三、巩固提升
两栖动物种类少,分布范围小的原因?教师提示从两栖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生殖方式,呼吸方式思考。
(师生共同总结:两栖动物的生殖是在水中进行体外受精,幼体用鳃呼吸需要在水中进行)。
环节四、小结与作业
小结: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两栖动物是很多农业害虫的天敌,青蛙消灭害虫可以减少施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但是由于环境污染和滥杀滥捕,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减少,我们应当加大对两栖动物生活环境的保护,同时禁止滥杀滥捕。
作业:课下请同学查阅资料还有哪些两栖动物,并制作一张保护两栖动物的宣传画。
【《两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12-24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和反思12-16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12-26
《牛和鹅》 教学设计03-24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04-02
《牛和鹅》 教学设计03-24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03-15
寒暄和攀谈教学设计01-17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12-27
教学设计教案和课件的区别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