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游戏》教学设计

时间:2021-01-27 14:54:4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水墨游戏》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墨游戏》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水墨游戏》教学设计范文

  《水墨游戏》教学设计1

  一、说教材

  《水墨游戏》一课为人教课标版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课的内容。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尝试各种美术表现方法对学生的美术能力的挖掘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墨的眼光曾经是我们民族的审美眼光,但水墨画长期被儿童美术教育所忽略。其实,可以变化自如的毛笔,奇妙渗化的宣纸等不失为一套吸引孩子的好玩的画具。水墨画自有其随机、变通、接近童趣的一面。如果对教学进程进行一些设计,让孩子们在水墨中玩起来,在游戏中了解传统、感悟自然,创造自己的表达方式,就可能开辟出一块儿童绘画的新天地。

  (一)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从三个方面制定:

  1、认知目标:

  了解水墨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点,认识水墨画的基本概念。

  2、能力目标:

  能控制水墨线条的变化,懂得调配墨色的浓淡层次,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做自由的造型练习。

  3、情感目标:

  感受中国画独特的水墨韵味美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体验探索的自由游戏的快乐。

  (二)重难点

  水墨画有其变化多端的特点,浓、淡,干,湿及不同的运笔方式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因而让初次接触水墨的学生了解掌握多种水墨语言是学习水墨画的基础,也是本课的重点,而要画出水墨的墨韵难在对墨色浓淡以及水分的控制,因而这就成了本课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

  二、说教法

  本课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用故事、游戏穿插于教学中充分营造出了水墨游戏的氛围。在导入时,我采用了对比法,让学生通过对比水墨画作品与其他画种作品的区别,了解水墨画的特点。在水墨欣赏环节,我采用了故事介入法,通过讲齐白石老人的《小鸡图》让学生对水墨画产生兴趣。在讲解技法的尝试水墨环节,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启发法将各种水墨语言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最后在学生创作环节也是以画故事游戏《珍珠泉》进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水墨画创作的乐趣,并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三、说学法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主要采用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观察画种的区别自主发现水墨画与其他画种的区别,了解水墨画的特点。期间各种水墨语言的变化也是通过学生自主地尝试,发现并掌握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巧妙地“引”,学生自主地“学”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在和谐的教育气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生活得到发展。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流程我是这样设计的:认识水墨——欣赏水墨——尝试水墨——水墨故事。

  首先在导入环节,先以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的片段开始。

  让学生在比较喜爱的'动画片中开始自己的水墨画学习,接着再出示几种学生熟悉的画种:水粉、油画棒作品,与之前的水墨动画画面进行对比。思考有什么不同之处。并猜一猜它们分别是用什么工具材料画的。之后揭题,这堂课我们也用这些工具材料来玩一玩水墨游戏——板书课题《水墨游戏》。

  在新知学习环节中首先是欣赏水墨,采用欣赏名作进入,欣赏书本中齐白石老人的水墨作品引导学生对作品中水墨的各种变化进行关注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么优秀的作品是谁画出来的吗?”在这里穿插对齐白石的简单介绍,并让学生了解水墨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画种。接着展示同龄人的作品。大师的作品毕竟离学生太遥远了,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不仅能从中发现技法的运用方法,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的欲望。以上就是欣赏水墨环节接下来进入尝试水墨环节。

  在这一环节的开始,采用游戏的方式进入。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工具,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把墨汁滴到水盆中,观察变化,当墨汁滴入水中时,墨花一朵朵散开,学生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定会惊喜大喊,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此时课堂将进入一个高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宣纸覆盖在水盆上“附印”出墨汁在水中变化的肌理。这时我接着示范运笔方法。

  接下来水墨语言变化的学习我采用游戏“变魔术”的方式进行。

  第一个魔术:小朋友们,看老师手中的这支毛笔会变魔术哦,看老师用它画点(教师示范画点)贴在黑板上,再用它画线(教师示范画线)贴在黑板上,“小朋友们看,这些点、线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学生在观察探究中发现毛笔的运笔的特点:力度大小、速度快慢都会产生变化。

  第二个魔术:老师用这只有一种黑黑的颜色的墨来变出很多种不同深浅的颜色哦。教师用不断加水的方法在纸上画楼梯。贴在黑板上。请学生说说为什么会变出这么多颜色,学生都很聪明同时教师的直观演示,也让学生对这个墨色浓淡的技法一目了然,肯定都知道了因为加了水,加得多颜色就淡,加得少,颜色就浓,此时教师再引出技法——墨色的浓淡变化。

  学生在发现了奥秘之后带着胜利的成就感,进行墨色浓淡的变化练习。本环节我讲水墨枯燥的技法讲解均用游戏“变魔术”的形式一一化解,讲各种水墨语言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玩耍中自主观察,发现,尝试,掌握各种水墨语言。

  本课的重点难点一一迎刃而解之后就进入了水墨故事环节,本环节还是玩游戏,师生一起画语文的《珍珠泉》一文“孩子们准备好了吗?我们来跟着作者一起一步一步的走进珍珠泉,村前的小山包,石板小路,树林,珍珠泉,珍珠泉周围的花草如花环,珍珠泉的水……”在故事游戏中学生结束了创作。

  评价环节:

  让学生将作品贴到黑板上,评一评哪张画最有趣,墨色最丰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顺应儿童的思维,尊重儿童的想法。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这种成功的喜悦和满足会进一步产生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自信心也会随之产生。

  拓展环节:

  让学生用不同的线、形和不同的墨色在宣纸上表现自己心中的故事。小朋友们刚刚我们一起画了一个我们的语文课文里的故事,小朋友肯定还有许多自己的故事,回家可以试着把自己心里的故事画下来。

  《水墨游戏》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欣赏有趣的水墨画,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并体验墨与水调和所产生的焦、浓、重、淡、清的丰富变化。

  3、体验水墨画基本的用笔方法,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

  认识、体验水墨画工具材料的使用。

  教学难点:

  a、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b、工具的使用。

  c、用笔、用墨的训练。

  教学方法:

  欣赏评述法观察体验法实践操作练习法。

  教具:

  国画、工具材料、多媒体图片资料。

  学具:

  毛笔、生宣纸、画毡(3—4张报纸)、墨、小水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教师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新授:

  教师边演示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练习,探索体验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体验焦、浓、重、淡、清的墨色变化。

  2、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四、小结:

  表扬优秀作业

  五、组织学生清理卫生,引导学生保持环境卫生。

  六、板书设计

  水墨游戏

  中国画分类:

  文房四宝:笔(硬毫软毫兼毫)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纸(最早的)

  砚(质地)

【《水墨游戏》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12-23

教学设计范文03-03

《离骚》教学设计范文12-25

离骚教学设计范文10-29

观潮教学设计范文11-13

《观潮》教学设计范文11-04

闯关游戏课件的设计05-10

小班体育游戏飞盘游戏教学反思02-14

小蜗牛教学设计范文01-04

李商隐《嫦娥》教学设计范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