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时间:2021-03-01 17:22:1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通用5篇)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1

  美国教育专家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的理论,为我在教学上解答了许多的困惑。而其中实例和操作又为我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实践的可能。虽然美国的教学体系和中国完全不同,他们的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教材或者设计教材,甚至自己制定富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课程。利用这本著作当中提出的理论设计教学时,他们可以打通所有科目,进行整体的主题设计,而我们是做不到的。不仅是因为工作量太大无法完成,还因为整个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环境不一样。但这个理念可以放在某一个科目当中践行,以下就是我自己的一点尝试。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零碎,不成系统。

  高一、高二阶段对古诗词的教学往往就是教材当中的诗词,再加上一些练习或者考试卷上的题目,遇到的是哪一种艺术手法就讲哪一种,遇到是谁的诗词,就讲讲这一种风格的诗词。当学生再想回忆起所学的诗词时,印象往往不深刻,因为碎片化的东西很难进入长久记忆的。

  2、以考试为导向,失去诗词的韵味。

  因为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存在,教授古诗词时,往往也是按照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套路来讲解,丢失了诗词本身的美感。

  3、虚设目标,教学效果差。

  我们在设计一个教案时,往往会有所谓的三维目标,而这些目标往往是老师一厢情愿,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最终也很少有人真正将这些目标都落实到位,也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特别是语文这一门抽象感性的学科,更是很难用客观精准的标准去评估。所以很多时候三维目标只是几句空话,或者说,是语文教师的美丽想象。

  二、理论基础

  最新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比较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论了。

  这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中提到的概念不谋而合。书中提出一个概念“逆向设计”,它要求教师在开始设计一个单元或课程的时候,就要通过评估证据将内容标准或学习目标具体化。这就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即都只关注“怎么教”,教师花大量时间思考自己教授什么内容,要求学生做什么,而不考虑学生“怎么学”,不思考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学生需要什么。以结果作为导向进行教学,将教材作为一种资源而不是教学大纲,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古诗词教学设想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说“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

  按照书中从“目的”出发的“逆向设计”来看,古诗词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

  首先,做调查,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古诗词知识,以及想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以便在设计和正式实施教学时避免教授重复的内容,还能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其次,学习古诗词,普遍来看,从现实的目的来说,是为了高考,学生需要理解所学知识,迁移到鉴赏新的诗词中去;从长远的目的来说,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之美,也是增长更多的间接经验以应对人生的困境。相对来说,第二种目的比第一种难以实现多了,但潜移默化里第二种在一定程度实现了的时候,实现第一种目的轻而易举。

  实现第一种目的,需要将古诗词的基本常识以及高考常见的艺术手法罗列出来,由易至难,分门别类,按照两年的时间做一个整体的规划,确定好每一个时段甚至每一堂古诗词的课的目标,循序渐进的教授给学生。

  实现第二种目的,根据第一个目的设计的内容,从浩瀚的古诗词海里挑选合适的资源,带领学生一起鉴赏。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常见的评估手段是课后练习和考试,但往往不够灵活和确切,有些学生口头的表述能说到点子上,但一写起来就缺乏逻辑性,得分较低,我们就判定他的学习效果较差,但实际上,他已经感知到诗词的美了。所以,评估的方式要更有针对性、多样性。

  对古诗词学习的评价,大体可以有以下几种:词句理解、朗读背诵、口头表达、书面检测、设计问题、写作运用。还可以有一些活动的形式,比如对比阅读、扩展阅读、撰写小论文、由诗词改编成歌或话剧。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学习笔记、反思日记。

  可以选择几项予以具体的分值,供学生判断自己的学习效果。

  阶段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教师需要选取哪些资源和设计哪些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资源和活动呈现的顺序是什么?

  教师工作:按照阶段一当中所说的内容,将古诗词教学当一个庞大的体系来进行,为期两年,可以按照高考目标来分段实行,比如,比喻类,情景交融类,用典类;也可以按照诗词的派别或主题来设计,比如,李白诗、杜甫诗、苏轼词,等。依据学生的水平,也可以征询学习的意愿。之后便是对诗词进行筛选,除了教材中的诗词,还要选择大量的经典诗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配合设计一些活动教学,比如唱诗、吟诗、追寻诗人去过的地方、一日一首好诗,等等。

  学生工作:阅读并思考,将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现在所学的知识相联系;给教师提学习建议;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并认真写好反思。

  一首诗或词讲了什么,美在哪里,可能没有正确答案,但一些答案却比其他的好,而教师面对的挑战就是要弄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引导学生也弄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就达到我们的目标了。

  其实,从目的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早就在做了,只是实施的程度还不够,如果把教学目标设计得再具体一点,课余的评价与反馈再扎实一点,就是对这本书的理论最好的实践了。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2

  本书作者将“理解”作为教学设计的目标和宗旨。作者引用杜威《我们如何思维》对理解的认识:“理解是学习者探求事实的意义的结果”。“事实”是知识,是知道;“理解”是“意义”或“探求意义”,是思维,最终形成“结果”这样的思想。作者在比较“知道”和“理解”时候,对“理解”提出了如下的理解:事实的意义,提供事实关联和意义的理论(证明),不可靠的、形成中的理论(证伪),有关程度和复杂性(理论间的关系),知识和知识的来由(明辨),对知识的具体使用研究(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括号内容是我的理解,由此看出,作者对“理解”赋予的丰富和高级的意义。

  作者认为,理解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推断,需要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美国教育注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从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到保罗的《批判性思维工具》,都把思维训练提到了教育的重要地位。这一点对我们的核心素养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国内一直坚持批判性思维训练教育的有上海的余党绪老师和董毓教授。他们不遗余力的为批判性思维奔走呼告,而且成就斐然。余党绪老师的思辨,将批判性思维和读写训练结合,提倡整本书的思辨阅读,已经蔚然成风。福建师大的孙绍振教授在文学文本解读领域运用批判性思维解读文本,新意迭出,成就卓著。潘新和教授的皇皇巨著《语文:表现与存在》对当下普遍的“议论文三要素”和高考伪文体进行了批判性的解构和重构,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作者还认为“理解具有可迁移性”。没有理解,就不能获得任何知识的迁移,更不能对新体验产生更好的理解。理解使我们既有创造力又能成功。理解就是透过具体知识的表象而对知识形成和应用的内在原理的探究和把握。按照中国传统哲学对终极原理“道”的理解,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大道至简。在纷繁复杂的知识背后存在一个一致相通的原理,把握住了原理,就能达到“理解具有可迁移性”的目标。

  作者特意提出了“学生的误解以及我们的感悟”。误解不是无知。它是指在一个新情况下用貌似合理但并非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们已经明白,误解具有非常有用的教学价值。误解是将隐含的歧途显性化,误解具有袪魅解蔽的功能。误解不仅仅需要纠正错误,它更重要的价值是一种尝试,教师不但不能抑制这种尝试,而且还要鼓励,并参与共同试误,进而启发探索。歪打正着,因误生奇,“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误解之于生成,价值正在此处。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3

  今年寒假里我们全体教师统一阅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里边的许多章节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基础,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华而不实,不切实际,照抄照搬或者只是应付检查,那我们的课堂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青州云门书院的校训是“养正求真”,即养正气求真理,这是做教育的追求。我想,我们的教学设计何尝不需要“养正求真”呢?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从理论到实践给了我们许多指导,为我们点亮了明灯。

  基于标准让教学“回家”

  本书第三章《明确目标》提到了“标准制定”和“解析标准”等问题。我想,我们的教学在“标准制定”这方面不需要太费脑筋,因为我们有《课程标准》,只要我们的课堂严格按照标准来设计就不会有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存在了。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就要思考“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的问题。拿我们的语文课来说,我们有阶段性的目标——每个年段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达成什么样的标准,在《课标》上写得很清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贯彻和执行力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好好研读标准,严格执行标准。

  有的人可能认为“解析标准”是有一定难度的。的确,对标准的解读非常容易出现偏差,要么拔高了要求,要么降低了要求。达不到目标的要求显然是不行的。同样,我们一定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拔高要求,把目标制定的过高,的确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往往是以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为代价的。

  还是拿语文来讲,要想把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准确,在“解析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就要看明白单元导语,融会贯通课后题要求和梳理好交流平台中的知识点,把握好这些,对于我们“解析标准”是大有帮助的,这样才会让我们的教学“回家”。

  “好的教学设计是改出来的”

  本书第十一章《设计过程》中谈到“修订已有设计”和“调整”等内容。我们语文习作教学有句俗话叫做“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其实,好的教学设计也是改出来的。

  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基于标准的设计,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元素还要充分考虑——那就是学情。

  只有充分研究学生,把握好学情,进行了行为研究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能被“理解”的教学设计。所以,我们要不断的修正和调整我们的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反思”和“复备”等环节。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本册的核心教学内容,还要兼顾以往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学到位,把能力练到家,循序渐进,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在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上,尽量不产生严重错位或缺位。比如,三年级的学生还不会默读,还只会出声读,这就没有达到相应要求,需要进行补课。如书中“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困境”提到的问题和现象一样,我们的教学设计只有基于真实的教学环境才真正被“理解”,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实际的学情对教学设计的调整、修改。

  眼中要有“森林”

  本书第十二章的内容是《宏观设计》,有“围绕表现性任务制定课程框架”“从任务到量规”等内容。这一章节从宏观的角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让教学设计能够被理解。

  建一所房子需要先设计一个框架,做一件事需要一个先后计划。同样,我们的教学设计也需要有个整体架构。我们平时在做教学设计时容易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这个错误青年教师更突出——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往往是“这个资源很好,我可以拿来做导语”“这样表达很新颖,我可以用作环节过渡”……这就是“点”上的关注,而非“面”上的关照。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有“架构”意识。有了这个大的框架才能一点点儿的添砖加瓦,让教学设计的大厦既牢固又美观。如,我们的古诗教学,第一步从题目和作者入手,第二步把古诗读正确,读出停顿,第三步理解意思,体会情感,第四步补充资料,拓展延伸,我们的脑海中有了这样的整体架构,才能让教学设计条理有层次,不至于犯“丢了西瓜保芝麻”的错误。

  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好好读一读的地方,如“逆向设计”、“设计学习”等,这些都给我们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设计启示。

  本书最后一章写道“行动胜于空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设计也要“养正求真”,那就行动起来吧。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4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颁布,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体系不断完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提炼各学科的大概念,挖掘各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可能和应该做出的贡献。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要进行理解性的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我理解的有意义的学习就是具备学习动机和心理准备,通过学习材料等辅助手段,实现知识建构的理解性学习。这里有这样几个关键词:

  动机和心理,即学生明确学习的价值,有学习愿望,有心理准备面对学习中的挑战。学习和辅助,这里的辅助包括学习材料(主要指教材),还有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建构和理解,即问题意识,良好思维,建构系统,善用方法,迁移应用。

  书中提到了当前教学设计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这个总结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课程改革发展到现在,课堂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有些理念虽然受到冲击,依然深深困扰着教师。我所观察的主学科教师总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盲目灌输,忽视了理解和设计。小学科教师往往承担了“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他们花样翻新的搞着课堂活动,快乐的课堂,低效的学习,忘记了初心和目标。

  这本书恰恰针对于这两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理念引领,过程分析,操作步骤,模式引领,体系建构,其中还运用了许多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故事,帮助读者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传递的思想。

  一、理解

  “理解“既有“横切面”上的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六个侧面,又在“纵切面”上分:需要熟悉的知识、需要掌握和完成的重要内容、大概念和核心人物三个层面。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刻的理解过什么是“理解“,一个理解真的将我们现在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深度学习、核心素养诠释了出来,而且为行动指明了方向。

  其实我也在反思一个现象,在我们的学生中间,及时是所谓的“好学生”也并不总能深刻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尽管他们在传统评价方式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伪学习”的疾病蔓延:忘记了,不知道自己已经误解了,以及不会运用所学知识,书中称之为健忘、癔想和呆滞。而老师们展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繁琐辛苦,积劳成疾。最终导致师生双方面对压力都在埋怨,心理压力很大,不快乐,幸福感低。

  二、逆向

  “逆向“是指确定目标后首先考虑评估方案的制定。这就有别于常态教学的思维:教—学—评。而是学—评—教。我们需要把学生想象为我们的主要客户,设计课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学习效果。我们要区分“我愿意教什么”和“学生需要学什么”,“有趣的学习”和“有效的学习”。因此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UbD:逆向设计三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我把他定义为学习目标),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我觉得应该包含表现性和测评基础性),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即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

  三、实践智慧

  “实践智慧“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维和讲解方式,案例、模板、评价工具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正本书就是在贯穿”理解“的设计,能够帮助学习者很快的理解注重的思想,并且明确方向和操作办法,以及达成的效果。

  其中关于“大概念”核心目标的解释,它不只是因为所包含的知识范围“大”,它必须具备教学的能力:使学习者明白需要提前掌握哪些内容;大概念有助于使新的、不熟悉的概念开起来更熟悉。因此,大概念不只是另一个事实或者一个模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种概念性的工具,用于强化思维,连接不同的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大概念具有的独特的特征,在该领域中引发新的知识,同时有助于初学者学习。

  这里让我有深入的理解核心问题和基本问题,问题的提出的价值,需要探究和开放性的思维,回答问题,而不是脱口而出一个答案。中山区正在广泛开展问题化学习实践研究,其中要建构知识和问题系统,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的学习行为。但是如果我们都不清楚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每个问题与核心问题的联系,处于问题系统的什么位置,那很难做好事情。书中不但提出了大概念、核心问题,还高度重视基本问题,指出它必须包含看六个指标:能引起对核心内容的相关探究;激发更多问题的深度思考;考虑其他不同观点;持续反思;与前知识和背景有意义联系;迁移到其他情境。而关于“技能”作为三维目标中的重要一个目标,它能够成为基本问题必须在真正挑战背景中被问及的问题。技巧是手段,不是目的;目标是流畅、灵活、有效的表现。需要老师做出选择,当面对复杂的行为挑战时,指导何时使用何种技能,如何使用及为什么使用这种技能。例如“这是什么模式,你是怎么知道的”是所有数学思想和问题解决得核心。使用基本问题的数量书中也给出了建议,2——5个,少即是多。

  关于“理解”这个复杂、易混淆的目标,书中也进行了各个侧面,不同角度的剖析。指出理解的核心是表现性能力,理解意味着能够智慧的和有效的'一个用于迁移——在实际的任务和环境中,有效的运用知识和技能。理解意味着以正确的方式完成任务。同时也认为“迁移”必须作为学校所有教学的目标,因为我们要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学到更多的知识,远比从教师哪里学到的多。布鲁纳提出迁移的重要性,灌输式教学从长期来讲是不经济的,一是很难使学生对当前所学的知识和日后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二是学习毫无智力成就的快感。三是没有互相关联的结构基础上获得的知识非常容易被遗忘。书中还提到教师要充分认识“误解”的价值,误解也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它不仅仅是一个需要纠正的错误,它意味着一种尝试性的、看似有道理但是并不成功的知识迁移。

  随后书中介绍了有效的评估,评估和测评的意义不同,要比测评更广泛,包含表现性和单纯评价性。文中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是有效评估不是一张快照,更像是收集了纪念品和图片的剪贴簿。有效评估这不会紧紧在教学结束时一考了之,而会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方法和形式收集大量数据。那么当我们计划要收集关于“理解”的证据时。可以用“对理解的非正式检查——观察与对话——随堂检测与考试——问答题——表现性任务”的评估方法,还给出了关于理解的6个内涵的不同评估标准和方法。

  而关于最佳学习设计书中给出了相关特点的表述:有清晰的表现目标;动手操作;有趣的;真实世界应用;反复试验机会;个性化的方法;清晰的模型;预留时间;方法分组任务多样性;安全;教师的角色是协调者或教练;沉浸体验;全局观念。

  而关于理解的教,理解永远不能通过“灌输”实现,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设计正确的体验,还扮演了三个彼此不相关的角色:设计师、学生作品的评估者、个人效能的研究者,这是逆向设计的关键所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既然教师有三个教学角色,那么,哪些角色适合追求理解的教学?”它取决于我们特定的目标、我们的风格、我们的孩子以及一些具体的情况。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让我豁然开朗,如果开车迷路,我希望有人直接告诉我如何直接到达街道,而学习烹饪,那就完全不同。好的教学构想必须考虑目标、学习者特征和具体情境。

  书中也考虑到教师们的畏难情绪,要求我们谨防习惯和舒适引发的自我欺骗。这一点真的是太重要了,在一个岗位上从事久了,形成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往往就会固步自封,自我欣赏,并用习惯的行为和思维做事。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们要考虑学生学习时需要什么?而不只是考虑怎样教才舒服。我们该讲多少,让学习者“做”多少?应该“讲掉”多少,帮助学习者“揭示”多少?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比例很可能时你不习惯的。

  喜欢讲课的老师讲得太多,不喜欢讲课的老师讲的太少。

  热衷于模棱两可风格的老师会使讨论处现不必要的混乱,目的性强和任务导向的老师,经常在研讨上干预太多,并阻断富有成效的探究。

  喜欢辅导的老师有时会给予太多的训练而忽视了知识的迁移,喜欢整体布局的老师往往不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核心技能和能力。

  追求理解的教学向教师习惯的、舒适的教学方式提出挑战,要根据需要,经常性的使用所有三种类型的教学方式。因此任何建议都是基于“如果……那么……”的条件语句。

  如果单元的目标时发展主要技能,那么个别化辅导是关键。(但要记住,促进对大概念策略的理解将是智慧的开展个别化辅导的关键。)

  如果学习目标时理解一个违反直觉的观点,那么就需要大量的精心设计的促进探究的体验,及时我们会因花费大量时间而不安。

  面向学习体验之后的巩固学习,讲授教学法可能时最有效的。

  总之,选择哪种教学方法,选择哪个使用时机,都要根据预期表现所需要的特定学习类型来选择。也就是对于一个理念和教学方法,也需要深刻理解,学会迁移,用了,会用,和用好的区别,也就是一名普通教师和一名专家型教师的区别。

  好的教学设计的表现:清晰的表现性目标;亲自实践;聚焦有趣且重要的观点;真实世界的应用;强大的反馈系统;个性化的方法;清晰的模型和建模;反馈的时间;方法分组任务的多样性;安全;与引导者或教练相似的教师角色;沉浸式体验;学习内容的整体和部分之间转换,明确任务蓝图。

  这些好的“教学设计”与好的“学习设计”的特点是一一对应,互相作证的。教学工作就是对值得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优化,而不是不顾结果的“灌输”教材内容,也不是为了应试而教。逆向设计(而不是教材内容安排)——从内容到绩效标准(以及隐含的评估内容)——是履行教学义务的最好方式。好的教师需要像“教练”一样,更加关注让学习者可以自我表现这一最终目标,也会因为“理解”的教,而拥有智慧幸福的职业生涯。学生会因为“理解”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对生活更加充满兴趣和热情,更愿意为精彩表现而克服困难,甘愿枯燥艰苦的训练,以完成最终的学习目标。实现理解的教学设计对师生的终身发展,都是一件幸福的、且有意义的事情。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5

  寒假中,认真研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这本书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让我受益匪浅。我反复阅读了本书有关“教学目标”中的章节,深刻反思了教学目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

  书中提到,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我觉得,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回归点。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示灯,教学目标指到哪,课堂教学的列车就开到哪。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明确、归纳总结是否清晰,直接指引着教学过程开展的顺利与否,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好与不好。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上课的重点和难点便把握不准确,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便很容易陷入混沌状态。

  二、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它的“三导”功能

  我把本书作者提到的教学目标的功能概括为“三导”:

  (一)导学

  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充分分析学情,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一定要具体、明确,有导向作用。

  (二)导教

  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教师的教学步骤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教学活动既要易操作,又要保证班级纪律。

  (三)导测量

  明确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做出量化、可视、具体的规定,为诊断性测试和阶段性学科质量监测提供依据。在课堂教学中,一旦教学活动有了科学、合理、具体、可操作、易操作的教学目标作为衡量标准,以此进行“逆向设计”,教师的课堂便有了“指挥棒”,学生的学习便有了较为明确的导向,教学质量评估的“命题者”便有了可参考、可衡量的具体测量标准。所以,教学目标越细致、越具体、越一目了然,教师的教学就越有侧重点,学生的复习就越简单,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就越清晰,整个的教学过程便越流畅。

  三、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缘起于对学生“源头”的关注缺失

  (一)将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

  在我们如火如荼开展的集体备课中,我们将集体备课分为全册备课、模块备课和单元备课。通过阅读本书,我们知道,对小学英语而言,课程目标是整个小学阶段英语学习者需要达到的二级目标,以及学生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需要达到的分级目标。而教学目标,则是更细致的模块、单元的话题、功能、情感等具体的目标。二者是统领关系、总分关系,决不能混为一谈。

  (二)关注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忽视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

  在传统的应试模式下,教师备课中的教学目标基本约等于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目标,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的目标意识是缺失的。这样一来,学生只有见到试卷才会两眼放光,学生成了“书呆子”。而对于语言背后的历史演变思考呢?对于文化背后的教育性思考呢?对于不同文化的“和而不同”的理解与接纳呢?我们的教育,在很多年的发展中,正是缺失了思维与文化,才出现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我们的基础教育才错失了很多与更高端的学术接轨的良机。

  读书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保底不封顶”,才能真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水平与能力的源头得到发展。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通用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通用5篇)】相关文章:

教师教学设计培训心得通用03-07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设计01-27

《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通用12-17

范仲淹读书阅读理解的答案11-13

趣味教学设计培训的英语心得03-09

英语阅读理解课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12-18

雷锋读书心得(通用29篇)07-13

边城读书心得(通用15篇)12-28

边城读书心得通用15篇12-23

《边城》读书心得通用15篇12-17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通用5篇)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1

  美国教育专家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的理论,为我在教学上解答了许多的困惑。而其中实例和操作又为我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实践的可能。虽然美国的教学体系和中国完全不同,他们的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教材或者设计教材,甚至自己制定富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课程。利用这本著作当中提出的理论设计教学时,他们可以打通所有科目,进行整体的主题设计,而我们是做不到的。不仅是因为工作量太大无法完成,还因为整个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环境不一样。但这个理念可以放在某一个科目当中践行,以下就是我自己的一点尝试。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零碎,不成系统。

  高一、高二阶段对古诗词的教学往往就是教材当中的诗词,再加上一些练习或者考试卷上的题目,遇到的是哪一种艺术手法就讲哪一种,遇到是谁的诗词,就讲讲这一种风格的诗词。当学生再想回忆起所学的诗词时,印象往往不深刻,因为碎片化的东西很难进入长久记忆的。

  2、以考试为导向,失去诗词的韵味。

  因为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存在,教授古诗词时,往往也是按照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套路来讲解,丢失了诗词本身的美感。

  3、虚设目标,教学效果差。

  我们在设计一个教案时,往往会有所谓的三维目标,而这些目标往往是老师一厢情愿,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最终也很少有人真正将这些目标都落实到位,也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特别是语文这一门抽象感性的学科,更是很难用客观精准的标准去评估。所以很多时候三维目标只是几句空话,或者说,是语文教师的美丽想象。

  二、理论基础

  最新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比较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论了。

  这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中提到的概念不谋而合。书中提出一个概念“逆向设计”,它要求教师在开始设计一个单元或课程的时候,就要通过评估证据将内容标准或学习目标具体化。这就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即都只关注“怎么教”,教师花大量时间思考自己教授什么内容,要求学生做什么,而不考虑学生“怎么学”,不思考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学生需要什么。以结果作为导向进行教学,将教材作为一种资源而不是教学大纲,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古诗词教学设想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说“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

  按照书中从“目的”出发的“逆向设计”来看,古诗词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

  首先,做调查,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古诗词知识,以及想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以便在设计和正式实施教学时避免教授重复的内容,还能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其次,学习古诗词,普遍来看,从现实的目的来说,是为了高考,学生需要理解所学知识,迁移到鉴赏新的诗词中去;从长远的目的来说,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之美,也是增长更多的间接经验以应对人生的困境。相对来说,第二种目的比第一种难以实现多了,但潜移默化里第二种在一定程度实现了的时候,实现第一种目的轻而易举。

  实现第一种目的,需要将古诗词的基本常识以及高考常见的艺术手法罗列出来,由易至难,分门别类,按照两年的时间做一个整体的规划,确定好每一个时段甚至每一堂古诗词的课的目标,循序渐进的教授给学生。

  实现第二种目的,根据第一个目的设计的内容,从浩瀚的古诗词海里挑选合适的资源,带领学生一起鉴赏。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常见的评估手段是课后练习和考试,但往往不够灵活和确切,有些学生口头的表述能说到点子上,但一写起来就缺乏逻辑性,得分较低,我们就判定他的学习效果较差,但实际上,他已经感知到诗词的美了。所以,评估的方式要更有针对性、多样性。

  对古诗词学习的评价,大体可以有以下几种:词句理解、朗读背诵、口头表达、书面检测、设计问题、写作运用。还可以有一些活动的形式,比如对比阅读、扩展阅读、撰写小论文、由诗词改编成歌或话剧。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学习笔记、反思日记。

  可以选择几项予以具体的分值,供学生判断自己的学习效果。

  阶段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教师需要选取哪些资源和设计哪些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资源和活动呈现的顺序是什么?

  教师工作:按照阶段一当中所说的内容,将古诗词教学当一个庞大的体系来进行,为期两年,可以按照高考目标来分段实行,比如,比喻类,情景交融类,用典类;也可以按照诗词的派别或主题来设计,比如,李白诗、杜甫诗、苏轼词,等。依据学生的水平,也可以征询学习的意愿。之后便是对诗词进行筛选,除了教材中的诗词,还要选择大量的经典诗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配合设计一些活动教学,比如唱诗、吟诗、追寻诗人去过的地方、一日一首好诗,等等。

  学生工作:阅读并思考,将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现在所学的知识相联系;给教师提学习建议;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并认真写好反思。

  一首诗或词讲了什么,美在哪里,可能没有正确答案,但一些答案却比其他的好,而教师面对的挑战就是要弄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引导学生也弄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就达到我们的目标了。

  其实,从目的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早就在做了,只是实施的程度还不够,如果把教学目标设计得再具体一点,课余的评价与反馈再扎实一点,就是对这本书的理论最好的实践了。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2

  本书作者将“理解”作为教学设计的目标和宗旨。作者引用杜威《我们如何思维》对理解的认识:“理解是学习者探求事实的意义的结果”。“事实”是知识,是知道;“理解”是“意义”或“探求意义”,是思维,最终形成“结果”这样的思想。作者在比较“知道”和“理解”时候,对“理解”提出了如下的理解:事实的意义,提供事实关联和意义的理论(证明),不可靠的、形成中的理论(证伪),有关程度和复杂性(理论间的关系),知识和知识的来由(明辨),对知识的具体使用研究(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括号内容是我的理解,由此看出,作者对“理解”赋予的丰富和高级的意义。

  作者认为,理解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推断,需要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美国教育注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从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到保罗的《批判性思维工具》,都把思维训练提到了教育的重要地位。这一点对我们的核心素养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国内一直坚持批判性思维训练教育的有上海的余党绪老师和董毓教授。他们不遗余力的为批判性思维奔走呼告,而且成就斐然。余党绪老师的思辨,将批判性思维和读写训练结合,提倡整本书的思辨阅读,已经蔚然成风。福建师大的孙绍振教授在文学文本解读领域运用批判性思维解读文本,新意迭出,成就卓著。潘新和教授的皇皇巨著《语文:表现与存在》对当下普遍的“议论文三要素”和高考伪文体进行了批判性的解构和重构,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作者还认为“理解具有可迁移性”。没有理解,就不能获得任何知识的迁移,更不能对新体验产生更好的理解。理解使我们既有创造力又能成功。理解就是透过具体知识的表象而对知识形成和应用的内在原理的探究和把握。按照中国传统哲学对终极原理“道”的理解,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大道至简。在纷繁复杂的知识背后存在一个一致相通的原理,把握住了原理,就能达到“理解具有可迁移性”的目标。

  作者特意提出了“学生的误解以及我们的感悟”。误解不是无知。它是指在一个新情况下用貌似合理但并非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们已经明白,误解具有非常有用的教学价值。误解是将隐含的歧途显性化,误解具有袪魅解蔽的功能。误解不仅仅需要纠正错误,它更重要的价值是一种尝试,教师不但不能抑制这种尝试,而且还要鼓励,并参与共同试误,进而启发探索。歪打正着,因误生奇,“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误解之于生成,价值正在此处。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3

  今年寒假里我们全体教师统一阅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里边的许多章节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基础,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华而不实,不切实际,照抄照搬或者只是应付检查,那我们的课堂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青州云门书院的校训是“养正求真”,即养正气求真理,这是做教育的追求。我想,我们的教学设计何尝不需要“养正求真”呢?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从理论到实践给了我们许多指导,为我们点亮了明灯。

  基于标准让教学“回家”

  本书第三章《明确目标》提到了“标准制定”和“解析标准”等问题。我想,我们的教学在“标准制定”这方面不需要太费脑筋,因为我们有《课程标准》,只要我们的课堂严格按照标准来设计就不会有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存在了。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就要思考“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的问题。拿我们的语文课来说,我们有阶段性的目标——每个年段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达成什么样的标准,在《课标》上写得很清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贯彻和执行力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好好研读标准,严格执行标准。

  有的人可能认为“解析标准”是有一定难度的。的确,对标准的解读非常容易出现偏差,要么拔高了要求,要么降低了要求。达不到目标的要求显然是不行的。同样,我们一定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拔高要求,把目标制定的过高,的确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往往是以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为代价的。

  还是拿语文来讲,要想把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准确,在“解析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就要看明白单元导语,融会贯通课后题要求和梳理好交流平台中的知识点,把握好这些,对于我们“解析标准”是大有帮助的,这样才会让我们的教学“回家”。

  “好的教学设计是改出来的”

  本书第十一章《设计过程》中谈到“修订已有设计”和“调整”等内容。我们语文习作教学有句俗话叫做“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其实,好的教学设计也是改出来的。

  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基于标准的设计,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元素还要充分考虑——那就是学情。

  只有充分研究学生,把握好学情,进行了行为研究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能被“理解”的教学设计。所以,我们要不断的修正和调整我们的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反思”和“复备”等环节。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本册的核心教学内容,还要兼顾以往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学到位,把能力练到家,循序渐进,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在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上,尽量不产生严重错位或缺位。比如,三年级的学生还不会默读,还只会出声读,这就没有达到相应要求,需要进行补课。如书中“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困境”提到的问题和现象一样,我们的教学设计只有基于真实的教学环境才真正被“理解”,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实际的学情对教学设计的调整、修改。

  眼中要有“森林”

  本书第十二章的内容是《宏观设计》,有“围绕表现性任务制定课程框架”“从任务到量规”等内容。这一章节从宏观的角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让教学设计能够被理解。

  建一所房子需要先设计一个框架,做一件事需要一个先后计划。同样,我们的教学设计也需要有个整体架构。我们平时在做教学设计时容易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这个错误青年教师更突出——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往往是“这个资源很好,我可以拿来做导语”“这样表达很新颖,我可以用作环节过渡”……这就是“点”上的关注,而非“面”上的关照。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有“架构”意识。有了这个大的框架才能一点点儿的添砖加瓦,让教学设计的大厦既牢固又美观。如,我们的古诗教学,第一步从题目和作者入手,第二步把古诗读正确,读出停顿,第三步理解意思,体会情感,第四步补充资料,拓展延伸,我们的脑海中有了这样的整体架构,才能让教学设计条理有层次,不至于犯“丢了西瓜保芝麻”的错误。

  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好好读一读的地方,如“逆向设计”、“设计学习”等,这些都给我们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设计启示。

  本书最后一章写道“行动胜于空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设计也要“养正求真”,那就行动起来吧。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4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颁布,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体系不断完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提炼各学科的大概念,挖掘各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可能和应该做出的贡献。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要进行理解性的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我理解的有意义的学习就是具备学习动机和心理准备,通过学习材料等辅助手段,实现知识建构的理解性学习。这里有这样几个关键词:

  动机和心理,即学生明确学习的价值,有学习愿望,有心理准备面对学习中的挑战。学习和辅助,这里的辅助包括学习材料(主要指教材),还有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建构和理解,即问题意识,良好思维,建构系统,善用方法,迁移应用。

  书中提到了当前教学设计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这个总结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课程改革发展到现在,课堂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有些理念虽然受到冲击,依然深深困扰着教师。我所观察的主学科教师总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盲目灌输,忽视了理解和设计。小学科教师往往承担了“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他们花样翻新的搞着课堂活动,快乐的课堂,低效的学习,忘记了初心和目标。

  这本书恰恰针对于这两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理念引领,过程分析,操作步骤,模式引领,体系建构,其中还运用了许多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故事,帮助读者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传递的思想。

  一、理解

  “理解“既有“横切面”上的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六个侧面,又在“纵切面”上分:需要熟悉的知识、需要掌握和完成的重要内容、大概念和核心人物三个层面。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刻的理解过什么是“理解“,一个理解真的将我们现在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深度学习、核心素养诠释了出来,而且为行动指明了方向。

  其实我也在反思一个现象,在我们的学生中间,及时是所谓的“好学生”也并不总能深刻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尽管他们在传统评价方式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伪学习”的疾病蔓延:忘记了,不知道自己已经误解了,以及不会运用所学知识,书中称之为健忘、癔想和呆滞。而老师们展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繁琐辛苦,积劳成疾。最终导致师生双方面对压力都在埋怨,心理压力很大,不快乐,幸福感低。

  二、逆向

  “逆向“是指确定目标后首先考虑评估方案的制定。这就有别于常态教学的思维:教—学—评。而是学—评—教。我们需要把学生想象为我们的主要客户,设计课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学习效果。我们要区分“我愿意教什么”和“学生需要学什么”,“有趣的学习”和“有效的学习”。因此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UbD:逆向设计三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我把他定义为学习目标),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我觉得应该包含表现性和测评基础性),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即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

  三、实践智慧

  “实践智慧“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维和讲解方式,案例、模板、评价工具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正本书就是在贯穿”理解“的设计,能够帮助学习者很快的理解注重的思想,并且明确方向和操作办法,以及达成的效果。

  其中关于“大概念”核心目标的解释,它不只是因为所包含的知识范围“大”,它必须具备教学的能力:使学习者明白需要提前掌握哪些内容;大概念有助于使新的、不熟悉的概念开起来更熟悉。因此,大概念不只是另一个事实或者一个模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种概念性的工具,用于强化思维,连接不同的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大概念具有的独特的特征,在该领域中引发新的知识,同时有助于初学者学习。

  这里让我有深入的理解核心问题和基本问题,问题的提出的价值,需要探究和开放性的思维,回答问题,而不是脱口而出一个答案。中山区正在广泛开展问题化学习实践研究,其中要建构知识和问题系统,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的学习行为。但是如果我们都不清楚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每个问题与核心问题的联系,处于问题系统的什么位置,那很难做好事情。书中不但提出了大概念、核心问题,还高度重视基本问题,指出它必须包含看六个指标:能引起对核心内容的相关探究;激发更多问题的深度思考;考虑其他不同观点;持续反思;与前知识和背景有意义联系;迁移到其他情境。而关于“技能”作为三维目标中的重要一个目标,它能够成为基本问题必须在真正挑战背景中被问及的问题。技巧是手段,不是目的;目标是流畅、灵活、有效的表现。需要老师做出选择,当面对复杂的行为挑战时,指导何时使用何种技能,如何使用及为什么使用这种技能。例如“这是什么模式,你是怎么知道的”是所有数学思想和问题解决得核心。使用基本问题的数量书中也给出了建议,2——5个,少即是多。

  关于“理解”这个复杂、易混淆的目标,书中也进行了各个侧面,不同角度的剖析。指出理解的核心是表现性能力,理解意味着能够智慧的和有效的'一个用于迁移——在实际的任务和环境中,有效的运用知识和技能。理解意味着以正确的方式完成任务。同时也认为“迁移”必须作为学校所有教学的目标,因为我们要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学到更多的知识,远比从教师哪里学到的多。布鲁纳提出迁移的重要性,灌输式教学从长期来讲是不经济的,一是很难使学生对当前所学的知识和日后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二是学习毫无智力成就的快感。三是没有互相关联的结构基础上获得的知识非常容易被遗忘。书中还提到教师要充分认识“误解”的价值,误解也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它不仅仅是一个需要纠正的错误,它意味着一种尝试性的、看似有道理但是并不成功的知识迁移。

  随后书中介绍了有效的评估,评估和测评的意义不同,要比测评更广泛,包含表现性和单纯评价性。文中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是有效评估不是一张快照,更像是收集了纪念品和图片的剪贴簿。有效评估这不会紧紧在教学结束时一考了之,而会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方法和形式收集大量数据。那么当我们计划要收集关于“理解”的证据时。可以用“对理解的非正式检查——观察与对话——随堂检测与考试——问答题——表现性任务”的评估方法,还给出了关于理解的6个内涵的不同评估标准和方法。

  而关于最佳学习设计书中给出了相关特点的表述:有清晰的表现目标;动手操作;有趣的;真实世界应用;反复试验机会;个性化的方法;清晰的模型;预留时间;方法分组任务多样性;安全;教师的角色是协调者或教练;沉浸体验;全局观念。

  而关于理解的教,理解永远不能通过“灌输”实现,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设计正确的体验,还扮演了三个彼此不相关的角色:设计师、学生作品的评估者、个人效能的研究者,这是逆向设计的关键所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既然教师有三个教学角色,那么,哪些角色适合追求理解的教学?”它取决于我们特定的目标、我们的风格、我们的孩子以及一些具体的情况。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让我豁然开朗,如果开车迷路,我希望有人直接告诉我如何直接到达街道,而学习烹饪,那就完全不同。好的教学构想必须考虑目标、学习者特征和具体情境。

  书中也考虑到教师们的畏难情绪,要求我们谨防习惯和舒适引发的自我欺骗。这一点真的是太重要了,在一个岗位上从事久了,形成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往往就会固步自封,自我欣赏,并用习惯的行为和思维做事。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们要考虑学生学习时需要什么?而不只是考虑怎样教才舒服。我们该讲多少,让学习者“做”多少?应该“讲掉”多少,帮助学习者“揭示”多少?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比例很可能时你不习惯的。

  喜欢讲课的老师讲得太多,不喜欢讲课的老师讲的太少。

  热衷于模棱两可风格的老师会使讨论处现不必要的混乱,目的性强和任务导向的老师,经常在研讨上干预太多,并阻断富有成效的探究。

  喜欢辅导的老师有时会给予太多的训练而忽视了知识的迁移,喜欢整体布局的老师往往不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核心技能和能力。

  追求理解的教学向教师习惯的、舒适的教学方式提出挑战,要根据需要,经常性的使用所有三种类型的教学方式。因此任何建议都是基于“如果……那么……”的条件语句。

  如果单元的目标时发展主要技能,那么个别化辅导是关键。(但要记住,促进对大概念策略的理解将是智慧的开展个别化辅导的关键。)

  如果学习目标时理解一个违反直觉的观点,那么就需要大量的精心设计的促进探究的体验,及时我们会因花费大量时间而不安。

  面向学习体验之后的巩固学习,讲授教学法可能时最有效的。

  总之,选择哪种教学方法,选择哪个使用时机,都要根据预期表现所需要的特定学习类型来选择。也就是对于一个理念和教学方法,也需要深刻理解,学会迁移,用了,会用,和用好的区别,也就是一名普通教师和一名专家型教师的区别。

  好的教学设计的表现:清晰的表现性目标;亲自实践;聚焦有趣且重要的观点;真实世界的应用;强大的反馈系统;个性化的方法;清晰的模型和建模;反馈的时间;方法分组任务的多样性;安全;与引导者或教练相似的教师角色;沉浸式体验;学习内容的整体和部分之间转换,明确任务蓝图。

  这些好的“教学设计”与好的“学习设计”的特点是一一对应,互相作证的。教学工作就是对值得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优化,而不是不顾结果的“灌输”教材内容,也不是为了应试而教。逆向设计(而不是教材内容安排)——从内容到绩效标准(以及隐含的评估内容)——是履行教学义务的最好方式。好的教师需要像“教练”一样,更加关注让学习者可以自我表现这一最终目标,也会因为“理解”的教,而拥有智慧幸福的职业生涯。学生会因为“理解”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对生活更加充满兴趣和热情,更愿意为精彩表现而克服困难,甘愿枯燥艰苦的训练,以完成最终的学习目标。实现理解的教学设计对师生的终身发展,都是一件幸福的、且有意义的事情。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5

  寒假中,认真研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这本书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让我受益匪浅。我反复阅读了本书有关“教学目标”中的章节,深刻反思了教学目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

  书中提到,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我觉得,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回归点。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示灯,教学目标指到哪,课堂教学的列车就开到哪。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明确、归纳总结是否清晰,直接指引着教学过程开展的顺利与否,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好与不好。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上课的重点和难点便把握不准确,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便很容易陷入混沌状态。

  二、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它的“三导”功能

  我把本书作者提到的教学目标的功能概括为“三导”:

  (一)导学

  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充分分析学情,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一定要具体、明确,有导向作用。

  (二)导教

  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教师的教学步骤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教学活动既要易操作,又要保证班级纪律。

  (三)导测量

  明确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做出量化、可视、具体的规定,为诊断性测试和阶段性学科质量监测提供依据。在课堂教学中,一旦教学活动有了科学、合理、具体、可操作、易操作的教学目标作为衡量标准,以此进行“逆向设计”,教师的课堂便有了“指挥棒”,学生的学习便有了较为明确的导向,教学质量评估的“命题者”便有了可参考、可衡量的具体测量标准。所以,教学目标越细致、越具体、越一目了然,教师的教学就越有侧重点,学生的复习就越简单,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就越清晰,整个的教学过程便越流畅。

  三、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缘起于对学生“源头”的关注缺失

  (一)将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

  在我们如火如荼开展的集体备课中,我们将集体备课分为全册备课、模块备课和单元备课。通过阅读本书,我们知道,对小学英语而言,课程目标是整个小学阶段英语学习者需要达到的二级目标,以及学生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需要达到的分级目标。而教学目标,则是更细致的模块、单元的话题、功能、情感等具体的目标。二者是统领关系、总分关系,决不能混为一谈。

  (二)关注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忽视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

  在传统的应试模式下,教师备课中的教学目标基本约等于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目标,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的目标意识是缺失的。这样一来,学生只有见到试卷才会两眼放光,学生成了“书呆子”。而对于语言背后的历史演变思考呢?对于文化背后的教育性思考呢?对于不同文化的“和而不同”的理解与接纳呢?我们的教育,在很多年的发展中,正是缺失了思维与文化,才出现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我们的基础教育才错失了很多与更高端的学术接轨的良机。

  读书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保底不封顶”,才能真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水平与能力的源头得到发展。